CN111051724A - 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51724A CN111051724A CN201880043520.7A CN201880043520A CN111051724A CN 111051724 A CN111051724 A CN 111051724A CN 201880043520 A CN201880043520 A CN 201880043520A CN 111051724 A CN111051724 A CN 1110517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able unit
- clutch system
- rotatable
- abutment surface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2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16D41/3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12—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12—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 F16D41/1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the effective stroke of the pawl being adjustab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2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16D41/2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a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46—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2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built in, or adjacent to, the ground-wheel hu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6—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therwise than only axial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44—Mechanical mechanisms transmitting rotation
- F16D2125/46—Rotating members in mutual engagement
- F16D2125/50—Rotating members in mutual engagement with parallel non-stationary axes, e.g. planetary gea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8/00—Electrically-actuated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1)。离合器系统包括:第一可旋转单元(2),其可与输入连接且包括至少第一抵靠表面(6);以及第二可旋转单元(4),其可与输出连接且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第二抵靠表面。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接合。该系统包括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第三可旋转单元(10),其中第三可旋转单元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将该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选择性地锁定成与该至少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第一可旋转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该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车辆、风车的传动系统是已知的。在自行车,特别是比赛用自行车中,该传动系统通常包括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用于使该传动系统的齿轮换档。变速器的替代物由齿轮轮毂形成,其中齿轮的换档由在通常是后轮毂内的齿轮换档机构来提供。具有至少二个可选择齿轮比的齿轮轮毂转矩传递机构在该后轮毂与该后链轮之间联接的混合形式是已知的。在这里,后链轮可包括可经由后变速器选择的多个齿轮。在这里,该齿轮轮毂可取代前变速器。
该齿轮轮毂换档机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包括至少三个旋转构件,诸如太阳齿轮、行星架和环齿轮。离合器系统可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旋转构件中的两个,例如行星架和环齿轮。当联接时,轮毂齿轮换档机构根据第一齿轮比操作。当脱离联接时,轮毂齿轮换档机构根据第二齿轮比操作。
发明内容
一个目的是提供符合经济效益、可用小尺寸制造、容易操作和/或耐用的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替代地或另外地,一个目的是提供可在负载下,例如踩踏时操作的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替代地或另外地,一个目的是提供可在负载下,例如踩踏时操作,以便联接和脱离联接的、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替代地或另外地,一个目的是提供可在负载下,例如踩踏时操作,以便升档和降档的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更大体而言,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改良离合器系统、或至少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替代离合器系统。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离合器系统可使用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第一抵靠表面。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联接,例如以便在负载下脱离联接。离合器系统包括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可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应了解的是,第一位置可为第一旋转和/或轴向位置,且第二位置可为第二不同旋转和/或轴向位置。该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第一抵靠表面接合,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该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而与至少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因而,当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联接或在负载下脱离联接时,第二可旋转单元与第三可旋转单元的相对定位可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且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而与至少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因而,在第一位置,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第一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且在第二位置,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因而,可提供简单且有效的离合器系统。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且该系统配置成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加速、减速或停止,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便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离合器系统包括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和/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的致动器。致动器可诸如经由控制单元,由离合器系统的外侧触发。致动器可例如通过外部装置触发。致动器可例如通过电气装置或机械装置触发。致动器可例如通过诸如用户操作按钮或杠杆的手动装置触发。致动器可例如通过诸如控制器的自动装置触发。离合器系统可包括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可配置成用于接收用于触发致动器的触发器。致动器的触发可与离合器系统中的内部力、转矩和/或旋转速度无关。因而,离合器系统可在用户或用户装置的控制下操作。
可选地,离合器系统包括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和/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的致动器。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这种离合器系统可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使用。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离合器系统包括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的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该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旋转位置使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该系统配置成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加速、减速或停止,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便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因而,第二可旋转单元与第三可旋转单元可以以简单方式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第三可旋转单元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角度大于360度。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角度无限制。离合器系统可没有限制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角度的挡止装置。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且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第三可旋转单元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以连续向前旋转方式旋转,以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三可旋转单元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以连续向后旋转方式旋转,以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多个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一个。第三可旋转单元在多个第一位置的各第一位置中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在多个第二位置的各第二位置中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第三可旋转单元可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一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一第二位置,且由第一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二第一位置。第三可旋转单元可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朝相同一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二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第二位置,且由第二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三第一位置(或至第三第一位置)。多个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可例如环绕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等距地分开。多个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可例如环绕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等距地分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环绕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交错地且最好等距地分开。例如,三个第一位置和三个第二位置环绕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以60度交错地分开。
可选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第三可旋转单元彼此没有偏置力,使得第三可旋转单元未由例如弹力的力迫入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可选地,第二抵靠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的接合或脱离接合与输入转矩和/或旋转速度无关,而只取决于第二可旋转单元与第三可旋转单元在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
可选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铰接至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剩余部分。可选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铰接至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剩余部分,以便具有单一枢轴。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例如至少二个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
可选地,离合器系统还包括例如不可旋转的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在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配置成用于夹持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配置成用于未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可允许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一起自由地旋转。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这种离合器系统可使用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该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离合器系统包括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的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该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旋转位置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例如至少二个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该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该离合器系统还包括例如不可旋转的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或未夹持模式中。在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配置成用于夹持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配置成用于未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可允许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一起自由地旋转。
可选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该至少一个保持构件配置成用于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可选地,致动构件例如通过弹力偏置成与选择器接触。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且第二本体包括至少一个致动构件。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二个致动构件,且第二本体包括致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例如全部致动构件。
可选地,第一本体例如通过弹簧与第二本体旋转地且弹性地联接。
可选地,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使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移动成与选择器脱离接合的回缩构件。
可选地,选择器包括槽,槽包括第一部分槽和第二部分槽。在夹持模式中,这些部分槽允许例如对齐以便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在未夹持模式中,这些部分槽允许例如未对齐,以防止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二个致动构件,致动构件选择性地配置成用于使得当第一致动构件偏置成而与选择器接触时,第二致动构件例如与选择器未接合而与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且反之亦然。可选地,选择器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或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一模式中,选择器在第一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且在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在第二模式中,选择器在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第二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
可选地,选择器包括槽,槽包括第一部分槽、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在第一模式中,第一部分槽与第二部分槽允许例如对齐,以便夹持第一致动构件,和可选地未接合第二致动构件,且在第二模式中,第二槽与第三槽允许例如对齐,以便夹持第二致动构件和可选地未接合第一致动构件。
可选地,第一部分槽、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在第四单元的圆柱形表面上朝与圆柱形表面的轴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配置成例如相对第一部分槽移动,例如正切地位移。可选地,第二部分槽与第三部分槽配置成例如同时地朝相反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二部分槽配置成用于当第二部分槽由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朝与第一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且第三部分槽配置成用于当第三部分槽由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朝与第二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因而,在选择器上的力最小且对二个致动构件对称。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为夹持构件,夹持构件配置成用于径向地移动,例如枢转,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或脱离接合。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径向地移动,例如枢转,而与第四单元接合或脱离接合。
可选地,第一抵靠表面和/或第二抵靠表面被偏置而脱离联接。因而,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默认为处于脱离接合模式。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的相对位置则决定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是否接合或脱离接合。
可选地,离合器系统包括分别沿着第一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分布的多个第一抵靠表面和/或第二抵靠表面。可选地,第一抵靠表面和/或第二抵靠表面分别沿着第一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大致均匀地分布。可选地,第一抵靠表面的数目等于第二抵靠表面的数目。
可选地,离合器系统包括多个保持构件。
可选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和/或第四单元同轴。可选地,第四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三可旋转单元内,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二可旋转单元内,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一可旋转单元内。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转矩传递机构,其包括在这里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和行星齿轮。离合器系统可配置在转矩传递机构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行星架和环齿轮中的二者。可选地,离合器系统配置在转矩传递机构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行星架和环齿轮。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轮轴组件,诸如自行车轮轴组件,其包括转矩传递机构。轮轴组件可配置成用于接收具有多个齿轮的链轮组。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自行车轮毂,其包括在这里所述的离合器系统。自行车轮毂可包括上述的转矩传递机构。可选地,轮毂配置成用于接收具有多个齿轮的链轮组。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包括在这里所述的离合器系统。自行车可包括转矩传递机构,其包括在这里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和行星齿轮。离合器系统可配置在转矩传递机构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行星架和环齿轮中的二者。可选地,离合器系统配置在转矩传递机构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行星架和环齿轮。可选地,转矩传递机构包括于自行车的后轮毂中。可选地,具有多个齿轮的后链轮组附接至后轮毂。自行车可包括用于选择后小齿轮的多个齿轮中的一个的后变速器。可选地,自行车包括单个前小齿轮。在这种情况下,转矩传递机构可模拟前变速器的功能。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实施。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与用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该方法包括提供离合器系统。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接合,例如以便在负载下脱离接合。离合器系统包括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可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应了解的是,第一位置可为第一旋转和/或轴向位置,且第二位置可为第二不同旋转和/或轴向位置。第三可旋转单元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该方法包括: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以使离合器系统脱离接合;以及,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以便接合离合器系统。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使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以及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加速、减速或停止,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在第三可旋转单元由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或由第二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后,自动地回复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共同旋转。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实施。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该方法包括提供离合器系统。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离合器系统包括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的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该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旋转位置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该方法包括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加速、减速或停止,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使第三可旋转单元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且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例如至少二个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该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离合器系统包括例如不可旋转的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且该方法包括:使选择器在夹持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以及,使选择器处于未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可允许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一起自由地旋转。
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诸如自行车或汽车的车辆、风车等中实施。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更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联接时和在脱离联接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优选地,离合器系统可在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和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操作。该方法包括提供离合器系统。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入连接的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壳体。离合器系统包括可与输出连接的第二可旋转单元。还可能的是,第一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出连接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可与输入连接。离合器系统包括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的第三可旋转单元。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该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第二旋转位置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例如至少二个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该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离合器系统包括例如不可旋转的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该方法包括:使选择器在夹持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以及,使选择器处于未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在未夹持模式中的选择器可允许第三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一起自由地旋转。
可选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且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并且该方法包括:在第一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以及,在第二位置释放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第一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可选地,致动构件偏置成与选择器接触。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在第三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后,例如主动地使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移动而与选择器脱离接合。
可选地,选择器包括槽,槽包括第一部分槽和第二部分槽,且该方法包括:在夹持模式中,允许例如这些部分槽对齐,以便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以及,在未夹持模式中,允许例如这些部分槽未对齐,以防止接合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可选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二个致动构件,这二个致动构件可选性地配置成用于使得当第一致动构件与选择器接触时,第二致动构件与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且反之亦然,且该方法包括:选择性地设定选择器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中,其中在第一模式中,选择器处于第一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且处于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第二模式中,选择器处于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处于第二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
可选地,选择器包括槽,槽包括第一部分槽、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其中在第一模式中,第一部分槽与第二部分槽允许例如对齐,以便夹持第一致动构件和可选地未接合第二致动构件,且在第二模式中,第二槽与第三槽允许例如对齐,以便夹持第二致动构件和可选地未接合第一致动构件。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使第二部分槽与第三部分槽例如同时地朝相反方向移动。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当第二部分槽由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使第二部分槽朝与第一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以及当第三部分槽由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使第三部分槽朝与第二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
应了解的是,可组合上述方面、特征和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应了解的是,关于这些方面中的一个所述的选项中的任一选项可同等地应用于其他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还可了解的是,关于离合器系统所述的全部方面、特征和选项同等地应用于该方法,且关于该方法所述的全部方面、特征和选项同等地应用于离合器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依据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非限制说明提出。应注意的是,这些附图只是通过非限制示例提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
图1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3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4a、4b与4c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5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6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7示出离合器系统的示例;
图8a至图8d示出夹持及未夹持致动构件的示例;
图9a至图9c示出转矩传递机构的示意性示例;
图10a至10c示出转矩传递机构的示意性示例;以及
图11示出轮轴组件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与图3示出离合器系统1的示例。该示例的离合器系统1用于自行车的转矩传递机构,但是也可想到其他使用的领域。该离合器系统1具有配置成用于与诸如踏板或链条/带的驱动源连接的输入。该离合器系统具有配置成用于与诸如后轮毂的负载连接的输出。该示例性离合器系统1可例如在踩踏时在负载下在该输入与该输出之间操作。因而,该离合器系统1可在负载下联接或脱离联接。在此,该离合器系统可在该转矩传递机构的升档及降档时在负载下在该输入与该输出之间操作。
图1、图2与图3中的离合器系统包括第一可旋转单元2。第一可旋转单元2配置成用于与该输入连接。在此,第一可旋转单元2系设计为该离合器系统1的壳体部件。该离合器系统1包括第二可旋转单元4。第二可旋转单元4配置成用于与该输出连接。第一可旋转单元2包括至少第一抵靠表面6。在该示例中,第一可旋转单元2包括9个第一抵靠表面6,且这些第一抵靠表面6在此沿着第一可旋转单元2的周边以40度的间隔均匀地分布。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至少第二抵靠表面8。在该示例中,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三个第二抵靠表面8,且这些第二抵靠表面8在此沿着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周边以120度的间隔均匀地分布。应了解的是,在该示例中,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多个夹持构件4a,且这些夹持构件4a在此用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本体部分4b铰接的分开件来实施。在该示例中,这些第二抵靠表面8是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夹持构件4a的部分。在此为夹持构件4a的第二抵靠表面8各自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第一抵靠表面6中的一个。在图1的示例中可看到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分别相对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径向定向呈角度。这允许第一抵靠表面与第二抵靠表面可在负载下脱离接合。在该示例中,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配置成用于偏置第二抵靠表面8成与第一抵靠表面6脱离接合的多个弹性构件4c,在此为多个螺旋弹簧。
图1、图2与图3中的离合器系统1包括第三可旋转单元10。第三可旋转单元10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共同旋转。即,在使用时,当输出旋转时(例如当自行车的从动轮旋转时),即当第二可旋转单元4旋转时,第三可旋转单元10通常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共同旋转。
第三可旋转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2。在该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包括三个保持构件12,且保持构件12在此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周边以120度的间隔均匀地分布。第三可旋转单元10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请参见图1)或第二位置(请参见图3)。应了解的是,在该示例中,第一位置为第一旋转位置且第二位置为第二不同旋转位置。
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中,保持构件12旋转地定位成与夹持构件4a的多个凸轮4d对齐,在此为在凸轮下方。因而,在第一位置,夹持构件4a被迫朝径向外位置枢转。在第一位置,第二抵靠表面8定位成接触或靠近第一抵靠表面6。在凸轮4a下方具有保持构件12防止第二抵靠表面径向向内枢转到足以与第一抵靠表面6脱离接合。因而,保持构件12在第一位置将第二抵靠表面8锁定成与第一抵靠表面6接合。当第二抵靠表面8锁定成与第一抵靠表面6接合时,第二可旋转单元4与第一可旋转单元2旋转地联接。
在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中,保持构件12旋转地定位成未与夹持构件4a的多个凸轮4d对齐,在此脱离凸轮的可到达范围。因而,在第二位置,夹持构件4a可自由地枢转至径向内位置。在该示例中,弹性构件4c的偏置力使第二抵靠表面8径向向内地枢转到足以与第一抵靠表面6脱离接合。因而,第一可旋转单元2可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无关地自由旋转。因而,由第一可旋转单元2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脱离联接。
因而,当第一抵靠表面6及第二抵靠表面8互相适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接合或在负载下脱离接合时,第二可旋转单元4与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相对定位可选择性地在第一位置以将第二抵靠表面8锁定成与第一抵靠表面6接合,以及在第二位置以释放第二抵靠表面8以便与第一抵靠表面6脱离接合。应了解的是,当第一可旋转单元2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脱离联接时,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会联接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当第一可旋转单元2和第二可旋转单元4联接时,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可使第一可旋转单元与第二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来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位置可用许多不同方式实施。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来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位置可通过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朝向前方向旋转来实施,以及由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来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位置可通过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朝相反向后方向旋转来实施。也可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以及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可提供致动器,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和/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在图1、图2与图3的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共同旋转。因而,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位置可通过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地加速、减速或停止来实施,用于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在图1、图2与图3的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自由地旋转。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旋转位移没有限制。在该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配置成用于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多个第一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多个第一位置中的每个通过第三可旋转单元10限定,第三可旋转单元10定位成将第二抵靠表面8锁定成与第一抵靠表面6接合,以便旋转地使第二可旋转单元4和第一可旋转单元2联接。在该示例中,有三个夹持构件4a和三个保持构件12,因而有三个不同的第一位置。在此,三个第一位置沿着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周边以120度的间隔均匀地分布。多个第二位置中的每个通过第三可旋转单元10限定,第三可旋转单元10定位成释放第二抵靠表面8而脱离与第一抵靠表面6接合,以便与第一可旋转单元2旋转地脱离联接第二可旋转单元4。在该示例中,有三个夹持构件4a和三个保持构件12,因而有三个第二位置。在此,三个第二位置系沿着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周边以120度的间隔均匀地分布。应了解的是,三个第一位置和三个第二位置沿着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周边交错地配置。例如,三个第一位置和三个第二位置环绕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周边以60度交错地分开。
在此,第三可旋转单元10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第一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一第二位置,由第一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二第一位置,由第二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第二位置,由第二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三第一位置,由第三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第二位置,以及由第三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第一位置。该离合器系统1可配置成例如通过使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或第三可旋转单元暂时地加速、减速或停止来暂时地改变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旋转速度,以便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因而,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三可旋转单元可以以简单方式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
图4a、图4b、图4c与图5示出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例如第二位置或多个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的机构的示例。
第三可旋转单元10包括在此为两个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10a,该至少一个致动构件10a配置成用于使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该致动构件10a与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本体部分10b铰接。在该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本体部分10b包括第一本体部分10b1及第二本体部分10b2。第一本体部分10b1枢转地接收致动构件10a。第二本体部分10b2包括保持构件12。第一本体部分10b1可相对第二本体部分10b2旋转,在此在角行程S上旋转。第一本体部分10b1与第二本体部分10b2被偏置而抵靠弹性元件10c,在此为拉伸弹簧。这允许第一本体部分与第二本体部分相对彼此旋转。例如,当该保持构件12尚无法径向向外地推动该夹持构件4a成抵靠第一抵靠表面6时,该弹性元件10c允许第一本体部分10b1相对第一可旋转单元2旋转,而第二本体部分10b2则未相对第一可旋转单元2旋转。
在图4a、图4b、图4c与图5中,该离合器系统1还包括在这里为不可旋转的第四单元16。第四单元16可配置成不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第四单元16进一步示出在图6与图7中。第四单元16包括选择器18。该选择器18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
如图4a至图7所示,在此第三可旋转单元10包括二个致动构件10a。在该示例中,致动构件10a由在这里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元件10d朝向第四单元16偏置。在该示例中,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三个回缩构件4e。回缩构件4e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的本体部分4b共同旋转。回缩构件4e可例如与该本体部分4b固定地连接或一体成形。如图4a所示,在此为4e1的回缩构件4e中的一个允许第一致动构件10a1接合第四单元16,而在此为4e3的回缩构件4e中的另一个防止第二致动构件10a2接合第四单元16。因而,当第一致动构件10a1被偏置而与选择器18接触时,第二致动构件10a2例如与该选择器18未接合而与该选择器保持一距离且反之亦然。
如图6与图7所示,在该示例中该选择器18包括槽20。在该示例中,该槽20包括第一部分槽20a、第二部分槽20b和第三部分槽20c。在第一模式中,第一部分槽20a与第二部分槽20b对齐,如图6与图7所示。应注意的是,在这第一模式中,第三部分槽20c未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在第二模式中,第一部分槽20a与第三部分槽20c对齐。应注意的是,在这第二模式中,第二部分槽20b未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如图6所示,第一部分槽20a与第二部分槽20b对齐,因而允许第一致动构件10a1进入第一部分槽20a,亦如图4a所示。应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第一致动构件10a1的形状使第一部分槽20a与第二部分槽20b对齐,以允许第一致动构件10a1进入第一部分槽20a。然后,第一部分槽20a支承第一致动构件10a1,从而允许力可经由第一致动构件10a1由第四单元16引导至第三可旋转单元10。因而,第三可旋转单元10可停止,且在使用时,当第二可旋转单元4会保持旋转时,第三可旋转单元10可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旋转。通过第一部分槽20a夹持第一致动构件10a1后,当第二可旋转单元4已旋转大约60度时,该回缩构件4e1将第一致动构件10a1撞出第一部分槽20a,如图4b与图4c所示,且第三可旋转单元10回复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共同旋转。
在该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10包括保持件24。在该示例中,该保持件24与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本体部分10b铰接。在此,该保持件24包括齿26。该齿26由在此为弹簧的弹性元件28偏置。第二可旋转单元4包括缺口30,且在此为三个缺口。在此,该缺口30具有倾斜表面30a。如图4b所示,当该回缩构件4e1已将第一致动构件10a1撞出第一部分槽20a时,该保持件24的齿26在该缺口30的倾斜表面30a上。由于该弹性元件28的偏置力,该齿26沿着该倾斜表面30a被推至该缺口30的底部,如图4b所示。因而,第三可旋转单元10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呈现预定角位置。另外,由第一致动构件10a1刚脱离该槽20的、从而图4b所示的情形稍微角移动至图4c所示的情形,可使该回缩构件4e1将该致动构件10a1向上推离该槽20,使得可避免第一致动构件10a1与第四单元16间的机械接触。
旋转60度后,第三可旋转单元10已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或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致动构件10a1由回缩构件4e维持在未使用位置,且与该选择器18维持一定距离。
在大致同时,另一回缩构件4e3也旋转且释放第二致动构件10a2,以与第四单元16接合。但是,如图7所示,因为第二致动构件10a2的形状需要第三部分槽20c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以允许第二致动构件10a2进入第一部分槽20a,所以第二致动构件10a2无法进入第一部分槽20a。第二致动构件10a2会沿着该选择器18的表面滑动且不会被夹持。
为了再次致动第三可旋转单元10,第二部分槽20b移动而未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且第三部分槽20c移动而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在这情况下,第二致动构件10a2可进入第一部分槽20a。应了解的是,当第一部分槽20a和第三部分槽20c尚未完全对齐时,第二致动构件10a2可以已进入第一部分槽20a。因而,当第三部分槽20c仍在移动而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时,第二致动构件10a2可以已进入第一部分槽20a。当第二致动构件10a2已进入第一部分槽时,第一部分槽20a支承第二致动构件10a2,从而允许力可经由第二致动构件10a2由第四单元16引导至第三可旋转单元10。因而,第三可旋转单元10可再停止,且在使用时,当第二可旋转单元4会保持旋转时,第三可旋转单元10会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旋转。该保持件24的齿26可通过滑过该缺口的第二倾斜表面30b而移出该缺口30。在通过第一部分槽20a夹持第二致动构件10a2后,当第二可旋转单元4已旋转大约60度时,此时为4e2的回缩构件4e将第二致动构件10a2撞出第一部分槽20a,且第三可旋转单元10再回复与第二可旋转单元4共同旋转。保持件24的齿26可再放置在缺口30的底部。在旋转60度后,第三可旋转单元10已相对第二可旋转单元4由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或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致动构件10a2再通过回缩构件4e维持在非使用位置,且与该选择器18维持一定距离,如图4a所示。
在大致同时,另一回缩构件4e1也旋转且再释放第一致动构件10a1,以便接合第四单元16。但是,因为第一致动构件10a1的形状需要第二部分槽20b与第一部分槽20a对齐以允许第一致动构件10a1进入第一部分槽20a,所以第一致动构件10a1无法进入第一部分槽20a。第一致动构件10a1此时会沿着该选择器18的表面滑动且不会被夹持。
因而,该选择器18可处于用于夹持第一致动构件以及用于未接合第二致动构件的第一模式,以及可处于用于夹持第二致动构件以及未接合第一致动构件的第二模式。
应了解的是,在该示例中,经由致动构件10a来自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力仅由通过一部分槽20a支承。第二部分槽20b与第三部分槽20c未吸收任何力或几乎未吸收任何力。第二部分槽与第三部分槽只作为选择第一致动构件或第二致动构件是否可进入第一部分槽20a的钥匙。
在图6的示例中,可看到第四单元16包括二齿条22a、22b。第一齿条22a与承载第二部分槽20b的轴衬连接。第二齿条22b与承载第三部分槽20c的轴衬连接。齿条22a、22b可由一个或二个电动马达的小齿轮驱动。
在图6与图7的示例中,第二部分槽20b和第三部分槽20c配置成相对第一部分槽20a以正切位移移动。在此,第二部分槽20b与第三部分槽20c配置成同时朝相反方向移动。在该示例中,第二部分槽20b配置成用于当第二部分槽20b由第一致动构件10a1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朝与第一致动构件10a1相同的方向移动,即沿着该选择器18的表面与第一致动构件10a1一起滑动。第三部分槽20c配置成用于当第三部分槽20c由第二致动构件10a2的未夹持模式移动至夹持模式时,朝与第二致动构件10a2相同的方向移动,即沿着选择器18的表面与第二致动构件10a2一起滑动。因而,在该选择器18上的力最小且对两个致动构件10a对称。
图8a至图8d示出在槽20中夹持及未夹持致动构件10a的示例。在图8a中,第一致动构件10a1被停止在该回缩构件4e1上。第二致动构件10a2准备由该槽20夹持。在图8b中,具有回缩构件4e的第二可旋转单元4已相对图8a中的位置旋转30度。在图8b中,第二致动构件10a2被停止在回缩构件4e2上。第一致动构件10a1准备由槽20夹持。在图8c中,第一致动构件10a1已由槽20夹持。第三可旋转单元10未旋转。该回缩构件4e2由第二致动构件10a2下方滑过。夹持构件4a未与第一抵靠表面接合。因为没有力作用在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第二本体部分10b2上,因而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第二本体部分10b2未被带动而旋转自由升档角度。但是,第一可旋转单元2相对第三可旋转单元10继续旋转可使夹持构件4a接合。接着,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第二本体部分10b2通过接合的夹持构件4a而与第一可旋转单元2共同旋转。当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第一本体部分10b1因该被夹持第一致动构件10a1而仍然无法旋转时,弹性元件10c接着被压缩(图8d)。当第一可旋转单元2被驱动时,夹持构件4a可自动地脱离接合。当第一可旋转单元2未被驱动时,夹持构件4a可维持接合,同时第一致动构件10a1由该槽升起,且第一致动构件被停止在回缩构件4e3上(将第一致动构件10a1停止在该回缩构件4e3上的力必须大于该压缩的弹性元件10c的力)。当夹持构件4a脱离接合(例如通过驱动第一可旋转单元,例如通过施力在自行车踏板上)时,第三可旋转单元10的第二本体部分10b2反转该弹性升档角度,同时放松该弹性元件10c。在此,夹持构件4a由保持构件12保持。因而,再成为图8的情形。
图9a示出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性示例。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输入120及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齿轮传递机构124。在此,该齿轮传递机构124是用于将在输入120的旋转速度转变成在输出122的减少旋转速度的减速机构。该转矩传递机构还包括例如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该齿轮传递机构124选择性地包括于转矩传递机构108中。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未改变地传递至该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二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脱离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减少地传递至该输出122。在该示例中,包括与该齿轮传递机构124串联的超速离合器126。
图10a示出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性示例。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输入120及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齿轮传递机构124。在这里,该齿轮传递机构124配置成用于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转变成在该输出122的增加旋转速度。该转矩传递机构还包括例如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该齿轮传递机构124选择性地包括于该转矩传递机构108中。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脱离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未改变地传递至该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二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增加地传递至该输出122。在该示例中,包括与该齿轮传递机构124并联的超速离合器126。
图9b示出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性示例。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输入120及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齿轮传递机构124。在这里,该齿轮传递机构124是用于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转变成在该输出122的减少旋转速度的行星齿轮系统124A。在该示例中,该输入120与该行星齿轮系统124A的环带124Aa连接。在这里,该输出122与该行星齿轮系统124A的支架124Ac连接。该转矩传递机构还包括例如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且该离合器系统在这里被包括成选择性地连接该环带及该支架。该行星齿轮系统124A的太阳轮124As经由该超速离合器126与非旋转部件连接。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未改变地传递至该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二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脱离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减少地传递至该输出122。为允许该输出122朝相反方向,需要该超速离合器126脱离联接。为了例如在未踩踏而驱动时空转,需要输入超速离合器128。
图9c示出在诸如自行车后轮组件的轴组件100中根据图9b的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10b示出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性示例。该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输入120及输出122。转矩传递机构108包括齿轮传递机构124。在这里,该齿轮传递机构124是用于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转变成在该输出122的增加旋转速度的行星齿轮系统124B。在该示例中,输入120与该行星齿轮系统124B的支架124Bc连接。在这里,输出122与该行星齿轮系统124B的环带124Ba连接。该转矩传递机构还包括例如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且该离合器系统在这里,被包括成选择性地均该行星齿轮系统124B的太阳轮124Bs连接至非旋转部件。该支架经由超速离合器126与该环带连接。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脱离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未改变地传递至该输出122。该转矩传递机构配置成在第二模式中,当与该离合器系统1接合时,将在该输入120的旋转速度减少地传递至该输出122。为允许该输出122朝相反方向,需要该超速离合器126脱离联接。为了例如在未踩踏而驱动时空转,需要输入超速离合器128。
图10c示出在诸如自行车后轮组件的轴组件100中依据图10b的转矩传递机构108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11示出轴组件100的示例。在该示例中,该轴组件是后自行车组件。该轴组件100在这里包括中空轴101。在该示例中,该中空轴101配置成用于不可旋转地固定在例如自行车架的车架上。在该示例中,该轴组件是用于自行车的轴组件。该轴组件100包括轮毂102。在这里,该轮毂102具有例如用于连接车轮的轮辐的多个孔104。该轮毂102还包括驱动器106。该驱动器106在该示例中配置成用于接收齿轮的链轮组(未图示)。
该轴组件100在该示例中包括转矩传递机构108。在这里,该转矩传递机构包括例如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以及在这里为行星齿轮110的齿轮装置。该行星齿轮110包括太阳齿轮112、具有多个行星齿轮116的行星架114及环齿轮118。该离合器系统1配置在该转矩传递机构108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该太阳齿轮、该行星架及该环齿轮中的两个。在该示例中,该离合器系统1配置在该转矩传递机构108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该行星架114和该环齿轮118。
该行星架114还与该轮毂102固定地联接。因而,依据第一可旋转单元2和第二可旋转单元4是否旋转地联接或旋转地脱离接合,驱动该驱动器106可使该轮毂102依据相对该驱动器106的第一齿轮比或第二齿轮比来旋转。超速离合器可定位于该太阳齿轮112与该轴101之间。在图1至图7与图8的示例中,第一可旋转单元2、第二可旋转单元4、第三可旋转单元10和第四单元16同轴。在这里,第四单元16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三可旋转单元10内。在这里,第三可旋转单元10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二可旋转单元4内。在这里,第二可旋转单元4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第一可旋转单元2内。
离合器系统1可例如用于当第二可旋转单元与第一可旋转单元接合时依据第一模式时或当第二可旋转单元由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接合时依据第二模式选择性地操作行星齿轮。因而,离合器系统1可用于转矩传递机构,以便在第一模式中用第一传递比及在第二模式中用第二不同传递比来操作该转矩传递机构。该离合器系统可例如用于自行车的后轮毂中。另外,该离合器系统可用于例如仿真前变速器的功能,以便可从而该自行车省略该前变速器。本发明还与包括该离合器系统的自行车相关。
在这里,本发明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来说明。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本质的情形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及改变。为清楚和简明地说明,在这里,用相同或不同示例或实施方式的部分来说明多个特征,但是也可想到具有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全部或某些特征的多个组合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示例中,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9个第一抵靠表面。应了解的是,也可为其他数目的第一抵靠表面,例如一、二、三、四、六或任何其他适当数目。在示例中,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三个第二抵靠表面。应了解的是亦可为其他数目的第二抵靠表面,例如一、二、四、六或任何其他适当数目。在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三个保持构件。应了解的是,也可为其他数目的保持构件,例如一、二、四、六或任何其他适当数目。在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二个致动构件。应了解的是,也可为其他数目的致动构件,例如一、三、四、六或任何其他适当数目。
在示例中,夹持构件是与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本体部分铰接的分开对象。应了解的是,夹持构件也可与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本体部分一体成形。
在示例中,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第一本体部分和第二本体部分。应了解的是,第一本体部分与第二本体部分也可为一体的部分。
在示例中,致动构件是与第三可旋转单元的本体部分铰接的分开对象。应了解的是,致动构件也可与第三可旋转单元的本体部分一体成形。
在示例中,夹持构件配置成用于朝径向枢转。应了解的是,夹持构件也可配置成用于朝轴向枢转。另外,例如第二可旋转单元和第一可旋转单元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成轴向地相邻。另外,第三可旋转单元和第二可旋转单元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成轴向地相邻。
在示例中,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朝径向枢转。应了解的是,夹持构件也可配置成用于朝轴向枢转。另外,例如第三可旋转单元和第四可旋转单元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成轴向地相邻。
在这里,本发明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本质的情形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变化、替换及改变。为清楚及简明地说明,在这里,用相同或不同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多个特征,但是也可想到及了解的是,具有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全部或某些特征的多个组合的其他实施方式落在由权利要求界定的本发明的架构内。因而,说明书、附图及示例应被视为说明用而非限制用。本发明意图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与范畴内的所有替代例、修改例及变化例。另外,所述的许多组件是可以任何适当组合和位置用分开或分散组件或与其他组件组合来实施的多个功能实体。
在权利要求中,放在括号间的任何符号均不应被视为限制该权利要求。术语‘包括’未排除存在权利要求中列举的其他特征或步骤以外的其他特征或步骤。另外,术语‘一’不应被视为限定于‘只有一个’,而是用于表示‘至少一个’,且不排除多个。唯一的事实是在互不相同的权利要求中说明某些方法不表示方法的组合不能用来获益。
Claims (51)
1.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及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且包括至少第一抵靠表面;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且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所述第一抵靠表面与所述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接合;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且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暂时地改变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便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包括致动器,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和/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离合器系统的外部例如经由控制单元触发。
5.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及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其中,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暂时地改变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便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且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角度无限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且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多个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一个。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和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于彼此没有偏置力。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抵靠表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的接合或脱离接合与输入转矩和/或旋转速度无关。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系统,还包括第四单元,所述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
在所述夹持模式中的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夹持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未夹持模式中的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未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14.一种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第四单元,其包括选择器,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
在所述夹持模式中的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夹持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未夹持模式中的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未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构件配置成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构件,且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旋转地且弹性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本体。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移动而与所述第四单元脱离接合的回缩构件。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选择器包括槽,所述槽包括第一部分槽和第二部分槽,其中,在所述夹持模式中,所述部分槽允许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且在所述未夹持模式中,所述部分槽允许防止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包括二个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可选地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致动构件被偏置成与所述选择器接触时,所述第二致动构件与所述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且当所述第二致动构件被偏置成与所述选择器接触时,所述第一致动构件与所述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选择器配置成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中,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选择器在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选择器在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选择器包括槽,所述槽包括第一部分槽、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槽与所述第二部分槽允许夹持所述第一致动构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三槽允许夹持所述第二致动构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槽、所述第二部分槽和所述第三部分槽在所述第四单元的圆柱形表面上大致轴向地延伸。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槽和所述第三部分槽配置成移动。
25.如权利要求24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槽与所述第三部分槽配置成朝相反方向移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槽配置成用于当所述第二部分槽由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移动至所述夹持模式时,朝与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三部分槽配置成用于当所述第三部分槽由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移动至所述夹持模式时,朝与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
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为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配置成用于径向地移动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或脱离接合。
28.如权利要求1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径向地移动而与所述第四单元接合或脱离接合。
29.如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抵靠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偏置为脱离接合。
30.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包括多个第一抵靠表面和/或第二抵靠表面。
31.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包括多个保持构件。
32.如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所述第二单元、所述第三单元和/或所述第四单元同轴。
33.如权利要求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中,所述第四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内,和/或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内,和/或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至少部分地定位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内。
34.一种转矩传递机构,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和行星齿轮,其中,所述离合器系统配置在所述转矩传递机构中,以便选择性地联接太阳齿轮、行星架和环齿轮中的二者。
35.一种轮轴组件,诸如自行车轮轴组件,其包括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转矩传递机构。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轮轴组件,其配置成用于接收具有多个齿轮的链轮组。
37.一种自行车,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转矩传递机构、或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轮轴组件。
38.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及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离合器系统,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且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所述第一抵靠表面与所述第二抵靠表面互相配合以允许在负载下脱离接合;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在所述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从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以及
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离合器系统脱离接合,以及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以便使所述离合器系统接合。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以及暂时地改变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或由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后,自动地回复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共同旋转。
41.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离合器系统,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共同旋转,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以及
暂时地改变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的旋转速度,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42.如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朝一个相同旋转方向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且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43.如权利要求38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且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第四单元,所述第四单元包括选择器,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选择器处于夹持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所述夹持模式中,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使所述选择器处于未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中。
44.一种用于操作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的方法,所述转矩传递机构具有配置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输入和配置成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输出,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离合器系统,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
第一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入连接;
第二可旋转单元,其能够与所述输出连接;
第三可旋转单元,其配置成用于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系统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且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配置成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第四单元,其包括选择器,所述选择器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处于夹持模式或未夹持模式中;以及
使所述选择器处于夹持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所述夹持模式中,用于使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使所述选择器处于未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中。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且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抵靠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且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锁定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接合,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表面,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表面脱离接合,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可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可旋转单元脱离联接。
46.如权利要求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或由所述第二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后,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移动而与所述选择器脱离接合。
47.如权利要求4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器包括槽,所述槽包括第一部分槽和第二部分槽,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夹持模式中,允许所述部分槽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以及
在所述未夹持模式中,允许所述部分槽防止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构件。
48.如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可旋转单元包括二个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选择性地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致动构件偏置成与所述选择器接触时,所述第二致动构件与所述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且当所述第二致动构件偏置成与所述选择器接触时,所述第一致动构件与所述选择器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性地设定所述选择器处于第一模式或在第二模式中,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选择器处于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选择器处于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未夹持模式中且在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夹持模式中。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器包括槽,所述槽包括第一部分槽、第二部分槽和第三部分槽,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槽与所述第二部分槽允许夹持所述第一致动构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三槽允许夹持所述第二致动构件。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使所述第二部分槽与所述第三部分槽朝相反方向移动。
51.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当所述第二部分槽由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移动至所述夹持模式时,使所述第二部分槽朝与所述第一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以及
当所述第三部分槽由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的所述未夹持模式移动至所述夹持模式时,使所述第三部分槽朝与所述第二致动构件相同的方向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NL2018802 | 2017-04-27 | ||
NL2018802 | 2017-04-27 | ||
NL2020191A NL2020191B1 (en) | 2017-12-28 | 2017-12-28 | Clutch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
NL2020191 | 2017-12-28 | ||
PCT/NL2018/050273 WO2018199757A2 (en) | 2017-04-27 | 2018-04-26 | Clutch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51724A true CN111051724A (zh) | 2020-04-21 |
CN111051724B CN111051724B (zh) | 2021-12-21 |
Family
ID=62223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3520.7A Active CN111051724B (zh) | 2017-04-27 | 2018-04-26 | 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46405B2 (zh) |
EP (1) | EP3615826B1 (zh) |
CN (1) | CN111051724B (zh) |
TW (1) | TWI773752B (zh) |
WO (1) | WO2018199757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8712A (zh) * | 2020-10-26 | 2020-12-15 | 周大海 | 一种电动车混合增程器及反转离合分离、能量回收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021891B1 (en) | 2018-10-26 | 2020-05-13 | Advancing Tech B V |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15867482A (zh) * | 2019-10-25 | 2023-03-28 | 科勒斯菲特塞克凌有限公司 | 传动系统 |
EP4162170A1 (en) * | 2020-06-08 | 2023-04-12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Clutch or brake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with a planetary gear |
NL2025786B1 (en) * | 2020-06-08 | 2022-01-28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Clutch or brake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
WO2022248136A2 (en) | 2021-05-28 | 2022-12-01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such as for a bicycle |
CN117836202A (zh) | 2021-05-28 | 2024-04-05 | 克拉瑟法特赛科凌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特别是诸如自行车之类的人力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
WO2022248134A1 (en) | 2021-05-28 | 2022-12-01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preferably a bicycle |
NL2028336B1 (en) | 2021-05-28 | 2022-12-12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EP4347373A1 (en) | 2021-05-28 | 2024-04-10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preferably a bicycle |
NL2028558B1 (en) | 2021-06-28 | 2023-01-02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 bicycle transmission ratio of a bicycle transmission |
NL2030082B1 (en) | 2021-12-08 | 2023-06-22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drivetrain system, bicycle drivetrain, method, and use |
WO2023203108A1 (en) | 2022-04-19 | 2023-10-2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WO2024114887A1 (en) | 2022-11-28 | 2024-06-0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NL2034230B1 (en) | 2023-02-27 | 2024-09-05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Clutch syste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
NL2032587B1 (en) | 2022-07-25 | 2024-02-02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Hub assembly for a bicycle wheel |
NL2035164B1 (en) | 2022-10-07 | 2024-07-04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NL2033260B1 (en) | 2022-10-07 | 2024-04-19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
WO2024114886A1 (en) | 2022-11-28 | 2024-06-0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such as for a bicycle |
NL2033743B1 (en) | 2022-12-16 | 2024-06-20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Drive systems for human powered vehicles |
WO2024126825A1 (en) | 2022-12-16 | 2024-06-20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Drive systems for human powered vehicles. |
NL2036303B1 (en) | 2023-02-27 | 2024-09-09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
WO2024180089A2 (en) | 2023-02-27 | 2024-09-0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
WO2024180094A1 (en) | 2023-02-27 | 2024-09-0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WO2024261315A1 (en) | 2023-06-23 | 2024-12-26 | Classified Cycling Bv | Bicycle transmission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1419A (zh) * | 2003-02-13 | 2004-08-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旋转工作型单向离合器 |
CN2702910Y (zh) * | 2004-06-16 | 2005-06-01 | 朱青山 | 摩托车节能调整器 |
CN101224783A (zh) * | 2007-01-18 | 2008-07-2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的轮毂变速器及用于变换这种轮毂变速器的方法 |
JP4536220B2 (ja) * | 2000-06-20 | 2010-09-01 | 克則 大西 | 圧縮空気蓄積装置 |
US20100264619A1 (en) * | 2009-04-21 | 2010-10-21 | Ernesto Haynes | Bicycle pedaling system |
CN102120481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毂组件 |
EP2586694A1 (en) * | 2010-06-23 | 2013-05-01 | NTN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
DE102012010907A1 (de) * | 2012-06-01 | 2013-12-05 | Sergej Belaew | Freilaufkörper aus faserverstärktem Kunststoff für die Kettenräder eines Fahrradrades. |
US20160186821A1 (en) * | 2014-12-30 | 2016-06-30 | Profile Racing, Inc. | Releasable Freewheel Clutch |
CN107965532A (zh) * | 2017-10-24 | 2018-04-27 | 四川大学 | 一种非摩擦式超越离合器 |
CN108290616A (zh) * | 2015-08-28 | 2018-07-17 | 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链轮托架和轮毂之间的自行车传动装置以及设有传动装置的后轴和后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43121A (en) * | 1937-11-24 | 1939-01-10 | Cox Leon Oscar | Clutch |
US7621842B2 (en) * | 2007-02-14 | 2009-11-24 | Shimano Inc. | Bicycle hub assembly |
US8312976B2 (en) * | 2008-04-03 | 2012-11-20 | Bear Corporation | High efficiency bicycle hub |
TWI670186B (zh) * | 2018-01-31 | 2019-09-01 | 大陸商明倫運動器材(淮安)有限公司 | 可轉換左右驅的輪轂驅動裝置 |
-
2018
- 2018-04-26 TW TW107114269A patent/TWI773752B/zh active
- 2018-04-26 EP EP18726537.6A patent/EP3615826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4-26 WO PCT/NL2018/050273 patent/WO2018199757A2/en unknown
- 2018-04-26 CN CN201880043520.7A patent/CN11105172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4-26 US US16/608,514 patent/US1134640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36220B2 (ja) * | 2000-06-20 | 2010-09-01 | 克則 大西 | 圧縮空気蓄積装置 |
CN1521419A (zh) * | 2003-02-13 | 2004-08-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旋转工作型单向离合器 |
CN2702910Y (zh) * | 2004-06-16 | 2005-06-01 | 朱青山 | 摩托车节能调整器 |
CN101224783A (zh) * | 2007-01-18 | 2008-07-2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的轮毂变速器及用于变换这种轮毂变速器的方法 |
US20100264619A1 (en) * | 2009-04-21 | 2010-10-21 | Ernesto Haynes | Bicycle pedaling system |
CN102120481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毂组件 |
EP2586694A1 (en) * | 2010-06-23 | 2013-05-01 | NTN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
DE102012010907A1 (de) * | 2012-06-01 | 2013-12-05 | Sergej Belaew | Freilaufkörper aus faserverstärktem Kunststoff für die Kettenräder eines Fahrradrades. |
US20160186821A1 (en) * | 2014-12-30 | 2016-06-30 | Profile Racing, Inc. | Releasable Freewheel Clutch |
US9599172B2 (en) * | 2014-12-30 | 2017-03-21 | Profile Racing, Inc. | Releasable freewheel clutch |
CN108290616A (zh) * | 2015-08-28 | 2018-07-17 | 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链轮托架和轮毂之间的自行车传动装置以及设有传动装置的后轴和后轮 |
CN107965532A (zh) * | 2017-10-24 | 2018-04-27 | 四川大学 | 一种非摩擦式超越离合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永华: "新型单向步进传动棘爪的设计与制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8712A (zh) * | 2020-10-26 | 2020-12-15 | 周大海 | 一种电动车混合增程器及反转离合分离、能量回收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99757A2 (en) | 2018-11-01 |
CN111051724B (zh) | 2021-12-21 |
EP3615826B1 (en) | 2021-09-22 |
TWI773752B (zh) | 2022-08-11 |
EP3615826A2 (en) | 2020-03-04 |
TW201842278A (zh) | 2018-12-01 |
US20200182313A1 (en) | 2020-06-11 |
US11346405B2 (en) | 2022-05-31 |
WO2018199757A3 (en) | 2019-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1724B (zh) | 用于转矩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系统 | |
CN115867482A (zh) | 传动系统 | |
US12145689B2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7743678B2 (en) | Selectable one-way rocker clutch | |
US12163561B2 (en) | Clutch or brake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with a planetary gear | |
JP4785873B2 (ja) | 自転車用変速ハブ | |
JP3599109B2 (ja) | 自転車用ハブ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EP2586694A1 (en) |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 |
CN112368486B (zh) | 用于能够由肌肉力量驱动的交通工具的离合器装置和齿轮机构单元 | |
US8371984B2 (e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having automatic and manual modes | |
US6651793B2 (en) | Power-split transmission with a controllable friction clutch | |
JP3457688B2 (ja) | 内装変速ハブ | |
TWI344429B (en) | Hub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 |
CN116507821A (zh) | 用于扭矩传动装置的离合器或制动系统 | |
NL2025786B1 (en) | Clutch or brake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 |
US10766362B2 (en) | Locking transfer case | |
NL2020191B1 (en) | Clutch system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 |
CN119325439A (zh) | 自行车变速器 | |
JP2024544990A (ja) | 切替可能なフリーホイールを備えるクラッチアセンブリ及びクラッチ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ドライブトレ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