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6599B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46599B CN111046599B CN202010184309.6A CN202010184309A CN111046599B CN 111046599 B CN111046599 B CN 111046599B CN 202010184309 A CN202010184309 A CN 202010184309A CN 111046599 B CN111046599 B CN 1110465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color sub
- display panel
- electrod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该方法通过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能够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像素排布优化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及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在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得同时,降低透光区域得衍射现象,提高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在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之后,方法还包括:
按照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各第一电极对应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设置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中对应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包括:
获取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按照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包括:
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
若否,则不断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直至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使得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布优化装置,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共同形成初始第一电极矩阵,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层,位于阵列基板上,发光层包括重复单元,重复单元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呈图案化排布,且图案化排布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满足以下关系式:
在第三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组及第二像素组,第一像素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分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二像素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分布的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第一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8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长轴范围为10μm-30μm、短轴范围为8μm-20μm;
和/或,第一像素组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45μm-65μm,第一像素组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0μm-40μm,第一像素组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5μm-30μm;
和/或,第二像素组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25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0μm-20μm,第二像素组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30μm-50μm,第二像素组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40μm-55μm。
在第三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个像素组,各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每一像素组中的三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一个像素组沿第一方向翻转180度后的排布结构与重复单元中另一个像素组的排布结构相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
和/或,各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5μm-50μm,和/或,各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
或者,第一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八边形,且八边形的其中四条边的虚拟延伸线构成矩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对应的矩形长边范围为10μm-30μm、短边范围为5μm-25μm,
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30μm-90μm,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及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在第三方面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组及第二像素组,第一像素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分布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二像素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分布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及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且第一像素组及第二像素组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40μm;
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50μm-250μm,各像素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30μm,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60μm;和/或,重复单元整体构成平行四边形。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相互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其中,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配置为根据第三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的透光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排布优化方法,通过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并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子像素得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到得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增加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得到能够降低衍射现象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光显示面板,透光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能够增加透光显示面板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其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能够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提高屏下集成的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透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第一种示例提供的图3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第二种示例提供的图3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第三种示例提供的图3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第四种示例提供的图3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透光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
30-阵列基板;40-发光层;
410-重复单元;01-第一像素组;02-第二像素组;
411-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
O-重复单元的中心点;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需要在设置显示面板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在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目前显示面板的透光显示区域中,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衍射现象,影响屏下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像素排布优化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像素排布优化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像素排布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0及步骤20。
步骤10,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并设置该像素排布结构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进而在仿真软件中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取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按照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目标透光显示面板可以是按照既定工艺生产的实际的透光显示面板,可以将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导入到仿真软件,利用仿真软件构建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数字化模型,仿真软件可以是comsol,fdtd,rsoft等软件。目标透光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还包括阵列基板、各种走线结构、发光结构、第二电极等,构建的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可以包括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膜层参数。
构建目标透光显示面板对应的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进而利用该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得到目标透光显示面板对应的优化参数,相比较于实际成产出各种参数下的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以得到优化参数,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步骤20,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示例性的,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越大,会更好的降低采用该优化像素排布结构的显示面板的衍射效应,进而会更好的提升位于显示面板非出光侧的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
若否,则不断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直至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使得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照射波长的波长范围可以是400纳米至800纳米。视场为屏下感光组件的感光视场,例如摄像头的视场。可以构建虚拟物体模型,并设置该虚拟物体模型与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各种距离。光透过能量为像素排布结构模型能够透过的光的能量。
示例性的,首先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若该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符合上述条件,则该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即为最优参数,若该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不符合上述条件,则不断调整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的至少一者,并判断每次调整之后的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是否符合上述条件,直至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最终得到的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其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从而得到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够降低衍射现象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按照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各第一电极对应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设置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中对应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得到优化后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之后,按照优化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生产实际的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使得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能够增加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能够降低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使得集成在目标透光显示面板非出光侧的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得到提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初始图形参数可以是第一电极的形状参数及尺寸参数,初始位置参数可以是第一电极的坐标参数或者第一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
另外,申请人发现,显示面板中周期性排布的阳极对透光区的衍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各子像素对应的阳极的形状、大小和排布,可以降低非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提高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更多地集中在几何像点,降低衍射效应,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是阳极。
至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排布优化方法,通过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并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子像素得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到得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增加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得到能够降低衍射现象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优化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模型构建模块201,用于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共同形成初始第一电极矩阵,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参数调整模块202,用于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像素排布优化结构还包括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按照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各第一电极对应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设置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中对应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型构建模块201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按照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202具体用于:
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
若否,则不断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直至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使得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排布优化装置,通过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并调整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子像素得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到得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增加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得到能够降低衍射现象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透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7示出四种示例的图3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的示出第一电极的结构,图4至图7对透光显示面板100的其他结构进行隐藏绘示。
如图3及图4至图7所示,透光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30及发光层40。发光层40位于阵列基板30上。发光层40包括重复单元410,重复单元410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呈图案化排布,且图案化排布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透光显示面板100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满足关系式(1):
该透光显示面板10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30可以包括像素电路、走线结构等,为了提高透光显示面板100的透光率,阵列基板30中的像素电路可以尽量设置在各子像素的正下发,走线结构可以弯曲布置,尽量少占用子像素之间的区域。子像素的发光材料蒸镀在透光率低的阳极上,子像素的阴极为一整面材料。进一步的,申请人发现,显示面板中周期性排布的阳极对透光区的衍射影响较大,通过设置各子像素对应的阳极的形状、大小和排布,可以降低非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提高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更多地集中在几何像点,降低衍射效应,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因此,第一电极可以是子像素的阳极。
示例性的,该透光显示面板中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可以是根据上述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得到的优化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光显示面板,透光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能够增加透光显示面板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其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能够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提高屏下集成的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颜色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为阳极、另一个为阴极。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是阳极、第二电极是阴极为例进行说明。
发光结构可以包括OLED发光层,根据发光结构的设计需要,OLED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层或氧化铟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包括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是ITO、氧化铟锌等,反射层可以是金属层,例如是银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包括镁银合金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可以互连为公共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4,重复单元410包括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第一像素组01及第二像素组02,第一像素组01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分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二像素组02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分布的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第一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3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椭圆形。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直径范围为8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的长轴范围为10μm-30μm、短轴范围为8μm-20μm。
示例性的,在优化之前,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三种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椭圆形,此时透光显示面板的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较高,存在明显的衍射现象,本发明对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进行优化设置,调整部分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形状及尺寸,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的周期性结构,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占比得到提高,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设置各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的坐标,进一步的,第一像素组01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45μm-65μm,第一像素组01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20μm-40μm,第一像素组01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15μm-30μm。
和/或,第二像素组02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25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0μm-20μm,第二像素组02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30μm-50μm,第二像素组02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中心点与重复单元410的中心点O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范围为40μm-55μm。
如此设置,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的周期性结构,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占比得到提高,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重复单元410包括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两个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像素组01及第二像素组02。各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每一像素组中的三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一个像素组沿第一方向X翻转180度后的排布结构与重复单元410中另一个像素组的排布结构相同,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2、413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
和/或,各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2、413中心点的距离为15μm-50μm,和/或,各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2、413中心点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
示例性的,在优化之前,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三种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菱形,此时透光显示面板的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较高,存在明显的衍射现象,本发明对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进行优化设置,调整第一电极的形状及尺寸,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的周期性结构,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占比得到提高,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重复单元410包括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两个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像素组01及第二像素组02。各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每一像素组中的三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2、413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一个像素组沿第一方向X翻转180度后的排布结构与重复单元410中另一个像素组的排布结构相同,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一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3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八边形,且八边形的其中四条边的虚拟延伸线构成矩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对应的矩形长边范围为10μm-30μm、短边范围为5μm-25μm。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中心点的距离为30μm-90μm,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中心点及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中心点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示例性的,在优化之前,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菱形,第二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八边形,此时透光显示面板的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较高,存在明显的衍射现象,本发明对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进行优化设置,调整部分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形状及尺寸,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的周期性结构,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占比得到提高,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重复单元410包括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第一像素组01及第二像素组02,第一像素组01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布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二像素组02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布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及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且第一像素组01及第二像素组02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Y分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各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412、413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的直径范围为10μm-40μm;和/或,两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1中心点的距离为50μm-250μm,各像素组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2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30μm,两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413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60μm;和/或,重复单元410整体构成平行四边形。
示例性的,在优化之前,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颜色子像素及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六边形,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五边形,此时透光显示面板的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较高,存在明显的衍射现象,本发明对原始透光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进行优化设置,调整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形状及尺寸,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的周期性结构,使得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的能量占比得到提高,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可以将重复单元410的分布密度设置的更大,以降低透光显示面板的衍射现象。
在上述示例中,第一颜色子像素可以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可以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可以为蓝色子像素。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20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显示区AA2以及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显示区AA2的非显示区NA,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本文中,优选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15%。为确保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大于85%。
显示面板2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显示面。可以将感光组件设置于显示面板200的第二表面侧,且感光组件与第一显示区AA1位置对应。
感光组件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采集装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形式的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感光组件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此外,在显示面板200的第二表面还可以集成其它部件,例如是听筒、扬声器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2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图像采集装置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AA1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第一显示区AA1中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即能够增加显示面板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降低其非零级衍射光斑能量占比,从而能够降低透光显示区的衍射现象,提高屏下集成的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感光质量。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和位于封装层上方的偏光片和盖板,也可以直接在封装层上方直接设置盖板,无需设置偏光片,或者至少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封装层上方直接设置盖板,无需设置偏光片,避免偏光片影响对应第一显示区AA1下方设置的感光元件的光线采集量,当然,第一显示区AA1的封装层上方也可以设置偏光片。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像素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调整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其中,所述调整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包括:
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
若否,则不断调整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直至得到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使得在所述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各第一电极对应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设置目标透光显示面板中对应的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包括:
获取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所述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按照所述目标透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结构及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构建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
4.一种像素排布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共同形成初始第一电极矩阵,各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得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其中,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在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是否均大于等于85%;
若否,则不断调整所述初始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初始图形参数和初始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直至得到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使得在所述不同的照射波长、视场及物距条件下,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优化像素排布结构模型的光透过能量之比大于等于85%。
5.一种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发光层包括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呈图案化排布,且图案化排布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I0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Ix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组及第二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分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布的第三颜色子像素、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及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8μm-30μm,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长轴范围为10μm-30μm、短轴范围为8μm-20μm;
和/或,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45μm-65μm,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0μm-40μm,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30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5μm-30μm;
和/或,所述第二像素组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μm-25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0μm-20μm,所述第二像素组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30μm-50μm,所述第二像素组中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25μm-40μ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40μm-55μm。
7.一种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发光层包括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呈图案化排布,且图案化排布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I0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Ix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个像素组,各所述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每一所述像素组中的三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一个所述像素组沿第一方向翻转180度后的排布结构与所述重复单元中另一个像素组的排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
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
和/或,各所述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5μm-50μm,和/或,各所述像素组中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及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八边形,且所述八边形的其中四条边的虚拟延伸线构成矩形;
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25μm,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30μm,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对应的矩形长边范围为10μm-30μm、短边范围为5μm-25μm;
和/或,两个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30μm-90μm,两个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25μm-60μm;和/或,两个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及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10.一种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发光层包括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呈图案化排布,且图案化排布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参数和位置参数的组合使得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与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I0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零级衍射光斑能量,Ix为所述透光显示面板的光透过能量;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组及第二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分布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及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布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及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且所述第一像素组及所述第二像素组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为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5μm-30μm,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μm-40μm;
和/或,两个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50μm-250μm,各所述像素中的两个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30μm,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中心点的距离为10μm-60μm;和/或,所述重复单元整体构成平行四边形。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显示区配置为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4309.6A CN111046599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PCT/CN2021/071414 WO2021184938A1 (zh) | 2020-03-17 | 2021-01-13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JP2022521690A JP7422868B2 (ja) | 2020-03-17 | 2021-01-13 | 画素配列最適化方法、透光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 |
KR1020227012124A KR102766543B1 (ko) | 2020-03-17 | 2021-01-13 | 화소 배열 최적화 방법, 투광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패널 |
EP21771919.4A EP4123714B1 (en) | 2020-03-17 | 2021-01-13 | Pixel arrangement optimization method, light-trans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
US17/685,598 US20220310712A1 (en) | 2020-03-17 | 2022-02-02 | Method for optimizing pixel arrangement, light-trans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4309.6A CN111046599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46599A CN111046599A (zh) | 2020-04-21 |
CN111046599B true CN111046599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023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84309.6A Active CN111046599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10712A1 (zh) |
EP (1) | EP4123714B1 (zh) |
JP (1) | JP7422868B2 (zh) |
KR (1) | KR102766543B1 (zh) |
CN (1) | CN111046599B (zh) |
WO (1) | WO20211849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70033B2 (en) | 2015-10-26 | 2019-04-23 | Oti Lumionics Inc. | Method for patterning a coating on a surface and device including a patterned coating |
CN118215323A (zh) | 2016-12-02 | 2024-06-18 | Oti照明公司 | 包括设置在发射区域上面的导电涂层的器件及其方法 |
CN110785867B (zh) | 2017-04-26 | 2023-05-02 | Oti照明公司 | 用于图案化表面上覆层的方法和包括图案化覆层的装置 |
CN110832660B (zh) | 2017-05-17 | 2023-07-28 | Oti照明公司 | 在图案化涂层上选择性沉积传导性涂层的方法和包括传导性涂层的装置 |
US11751415B2 (en) | 2018-02-02 | 2023-09-05 | Oti Lumionics Inc. | Materials for forming a nucleation-inhibiting coating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
WO2020105015A1 (en) | 2018-11-23 | 2020-05-28 | Oti Lumionics Inc. |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 |
WO2020178804A1 (en) | 2019-03-07 | 2020-09-10 | Oti Lumionics Inc. | Materials for forming a nucleation-inhibiting coating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
US12101987B2 (en) | 2019-04-18 | 2024-09-24 | Oti Lumionics Inc. | Materials for forming a nucleation-inhibiting coating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
CN114072705A (zh) | 2019-05-08 | 2022-02-18 | Oti照明公司 | 用于形成成核抑制涂层的材料和结合所述成核抑制涂层的装置 |
KR20240134240A (ko) | 2019-06-26 | 2024-09-06 |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 광 회절 특성을 갖는 광 투과 영역을 포함하는 광전자 디바이스 |
US11832473B2 (en) | 2019-06-26 | 2023-11-28 | Oti Lumionics Inc. |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
WO2021028800A1 (en) | 2019-08-09 | 2021-02-18 | Oti Lumionics Inc. |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 auxiliary electrode and a partition |
CN112599577B (zh) * | 2019-12-03 | 2023-03-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CN111046599B (zh) * | 2020-03-17 | 2020-06-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KR20210146499A (ko) * | 2020-05-26 | 2021-12-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3823756B (zh) * | 2020-06-19 | 2024-05-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US12113279B2 (en) | 2020-09-22 | 2024-10-08 | Oti Lumionics Inc. | Device incorporating an IR signal transmissive region |
CN114373784A (zh) * | 2020-10-14 | 2022-04-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7769303A (zh) | 2020-10-27 | 2024-03-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289276B (zh) * | 2020-11-04 | 2022-02-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A3240373A1 (en) | 2020-12-07 | 2022-06-16 | Michael HELANDER | Patterning a conductive deposited layer using a nucleation inhibiting coating and an underlying metallic coating |
CN112687193B (zh) * | 2020-12-28 | 2022-09-16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3809139A (zh) * | 2021-09-16 | 2021-12-1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结构及显示面板 |
CN118434211A (zh) * | 2023-02-01 | 2024-08-02 | 台州观宇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103345A (ko) * | 2016-03-04 | 2017-09-13 |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엘시디/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 시스템 및 검사 방법 |
CN110017969A (zh) * | 2019-05-05 | 2019-07-16 | 清华大学 | 透明oled的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0808267A (zh) * | 2019-11-07 | 2020-02-1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9704A (en) * | 1996-02-08 | 1999-09-28 | Fujitsu Limited |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ffraction grating |
KR102030799B1 (ko) * | 2013-03-11 | 2019-10-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
US9312312B1 (en) * | 2014-12-30 | 2016-04-1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Display |
KR20180038112A (ko) * | 2016-10-05 | 2018-04-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433274B1 (ko) * | 2017-11-28 | 2022-08-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CN110808263B (zh) * | 2018-08-06 | 2020-09-22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CN110767672B (zh) * | 2018-08-06 | 2020-11-1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CN110767692B (zh) * | 2018-12-14 | 2022-03-0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CN110767694B (zh) * | 2018-12-28 | 2020-12-29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448575B (zh) * | 2018-12-29 | 2020-12-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
CN110767715B (zh) * | 2019-03-29 | 2022-03-0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oled透光基板、oled基板 |
CN110323259B (zh) * | 2019-06-28 | 2022-04-15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掩膜板及显示面板 |
CN110782807B (zh) * | 2019-10-30 | 2020-08-2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83390B (zh) * | 2019-10-31 | 2023-02-2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046599B (zh) * | 2020-03-17 | 2020-06-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
2020
- 2020-03-17 CN CN202010184309.6A patent/CN111046599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13 KR KR1020227012124A patent/KR102766543B1/ko active Active
- 2021-01-13 EP EP21771919.4A patent/EP4123714B1/en active Active
- 2021-01-13 WO PCT/CN2021/071414 patent/WO2021184938A1/zh unknown
- 2021-01-13 JP JP2022521690A patent/JP7422868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02 US US17/685,598 patent/US20220310712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103345A (ko) * | 2016-03-04 | 2017-09-13 |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엘시디/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 시스템 및 검사 방법 |
CN110017969A (zh) * | 2019-05-05 | 2019-07-16 | 清华大学 | 透明oled的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0808267A (zh) * | 2019-11-07 | 2020-02-1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553513A (ja) | 2022-12-23 |
KR102766543B1 (ko) | 2025-02-12 |
US20220310712A1 (en) | 2022-09-29 |
JP7422868B2 (ja) | 2024-01-26 |
WO2021184938A1 (zh) | 2021-09-23 |
CN111046599A (zh) | 2020-04-21 |
KR20220053677A (ko) | 2022-04-29 |
EP4123714A1 (en) | 2023-01-25 |
EP4123714B1 (en) | 2025-02-05 |
EP4123714A4 (en) | 2023-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46599B (zh) | 像素排布优化方法、装置、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
CN11078338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I723799B (zh) | 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 |
JP7280979B2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JP7329685B2 (ja) | 表示パネル | |
US1201620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2200970B2 (en) | Display panel having display areas with different transmittances | |
CN11314060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201683B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1261677B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21103667A1 (zh) | 透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121115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34182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029391A (zh) | 透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0133977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400239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1424275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3159512A1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942834A (zh) | 一种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