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4578B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44578B CN111044578B CN201911412363.5A CN201911412363A CN111044578B CN 111044578 B CN111044578 B CN 111044578B CN 201911412363 A CN201911412363 A CN 201911412363A CN 111044578 B CN111044578 B CN 1110445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area
- detection
- line
- display
- l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HKBLLJHFVVWMTK-UHFFFAOYSA-N alumane;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H3].[Ti].[Ti] HKBLLJHFVVWMT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879758 Homo sapiens Sjoegren syndrome nuclear autoantige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7330 Sjoegren syndrome nuclear autoantige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检测显示面板中是否存在裂纹,并定位裂纹的存在位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非显示区包括多条检测线和多个第一检测开关;多条检测线沿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一边缘为非显示区远离显示区的边缘,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开关电连接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检测信号用于在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相连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中,检测线的位置与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按预设规律设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容易出现裂纹。裂纹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在显示面板的切割过程中切割应力所导致的。另外,对于柔性显示面板来说,当对其进行弯曲时,如果曲率半径过小,超过柔性屏幕的可承受范围,也容易在边缘处存在裂纹。裂纹将导致相应位置处的走线断裂。并且,若裂纹从显示面板的边缘延伸至显示区内,还会影响显示区内布置的走线及电路,严重影响产品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用以检测显示面板中是否存在裂纹,并定位裂纹的存在位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多条检测线和多个第一检测开关;
多条所述检测线沿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非显示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所述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电连接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检测信号用于在所述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所述检测线的所述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所述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所述检测线的所述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
且,相连的所述检测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中,所述检测线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按预设规律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纹位置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向所述检测线提供检测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导通;
根据所述预设规律,以及所述显示区中裂纹的存在位置确定所述非显示区中的裂纹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设置多条检测线,并令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检测开关与位于显示区的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连接,其中,检测信号被设置为在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基于检测线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检测非显示区中是否存在裂纹时,可以将第一检测开关导通,并向检测线提供上述检测信号,如果显示区中出现亮线,即可判断非显示区中存在裂纹。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多条检测线沿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且,按照预设规律设置电连接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的位置,这样,在显示区中出现亮线时,即可根据亮线的位置和预设规律准确定位裂纹的产生位置,便于后续对裂纹的解析,以及有针对性地改善切割等工艺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挖孔区附近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挖孔区附近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裂纹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数据线,但这些数据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连接关系不同的数据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数据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数据线,类似地,第二数据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数据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其中,显示区AA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11,以及与第一数据线11相连的多个像素(未示出)。像素的发光亮度可根据第一数据线11提供的数据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非显示区NA包括多条检测线2和多个第一检测开关31。多条检测线2沿非显示区NA的第一边缘41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一边缘41为非显示区NA远离显示区AA的边缘,即第一边缘41为显示面板的边缘。在显示面板中检测线2所在区域出现裂纹时,检测线2也会断裂使信号传输中断。在显示面板中检测线2所在区域无裂纹时,检测线2能够正常传递信号。
如图1所示,检测线2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J,检测线2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开关31电连接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检测信号J用于在检测线2未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2的第一数据线11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检测信号还用于在检测线2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2的第一数据线11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并且,在该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在设置检测线2和与其电连接的第一数据线11时,对于检测线2和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按照预设规律设置。根据该预设规律,已知检测线2和第一数据线11中其中一者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者的位置。
例如,以图1所示的非显示区NA中位于显示区AA左侧的区域为例,在设置该区域内的检测线2时,预设规律可以为:令检测线2自上向下依次排布,沿自上向下的顺序,第一条检测线2与显示区AA中沿自左向右排布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以此类推,第N条检测线2与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
或者,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仍以非显示区NA中位于显示区AA左侧的区域为例,在设置该区域内的检测线2时,预设规律可以为:令检测线2自上向下依次排布,沿自下向上的顺序n1,第一条检测线2与显示区AA中沿自左向右n2排布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第二条检测线2与显示区AA中沿自左向右排布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以此类推,第N条检测线2与显示区AA中沿自左向右排布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
或者,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令其中至少一条检测线2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检测开关31与至少两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这至少两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与电连接的检测线2的位置也按照预设规律进行设置。
在检测该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是否存在裂纹时,使第一检测开关31导通,在显示面板中检测线2所在位置没有裂纹时,检测线2完好,检测信号J能够通过检测线2和第一检测开关31传递至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数据线11,使该第一数据线11驱动的像素不发光。在显示面板中检测线2所在位置出现裂纹时,检测线2断裂,检测信号J无法传输至相应位置处的第一数据线11,第一数据线11驱动的像素发光。因此,在进行裂纹检测时,如果显示区AA中出现亮线,即可说明非显示区NA存在裂纹。而且,根据显示区AA中亮线的位置,以及设置检测线2和第一数据线11时的预设规律,即可定位裂纹的位置。
通过上述裂纹检测过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设置多条检测线,并令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检测开关与位于显示区的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连接,其中,检测信号被设置为在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基于检测线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检测非显示区中是否存在裂纹时,可以将第一检测开关导通,并向检测线提供上述检测信号,如果显示区中出现亮线,即可判断非显示区中存在裂纹。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多条检测线沿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且,按照预设规律设置电连接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的位置,这样,在显示区中出现亮线时,即可根据亮线的位置和预设规律准确定位裂纹的产生位置,便于后续对裂纹的解析,以及有针对性地改善切割等工艺条件。
示例性的,上述非显示区NA在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设计。例如,如图1所示,上述非显示区NA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第一非显示区NA1。其中,第一非显示区NA1中可以设置用于控制像素显示的移位寄存器等电路。在检测第一非显示区NA1中是否存在裂纹时,可以沿第一非显示区NA1远离显示区AA的边缘的延伸方向设置多条检测线2。
示例性的,在上述非显示区NA和显示区AA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将非显示区NA和显示区AA分别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在设置相互电连接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时,挑选距离较近的非显示区和显示区,使距离较近的非显示区和相应的显示区中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按照预设规律进行电连接,以减短连接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之间的走线长度。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位于显示区AA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沿第一方向x排列,沿第二方向y延伸。
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非显示区NA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显示区AA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其中,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一显示区AA1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的位置成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例如,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一条检测线2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N条检测线2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或者,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也可以为图2或图3所示出的对应关系。
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二显示区AA2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成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例如,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第一条检测线2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的第N条检测线2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上述非显示区NA还包括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和显示区AA沿第二方向y排列。上述显示区AA还包括第三显示区AA3,沿第一方向x,第三显示区AA3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其中,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三显示区AA3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成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例如,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沿自左向右的方向,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中的第一条检测线2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中的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中的第N条检测线2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上述第三子非显示区划分为靠近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一侧且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相邻的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以及靠近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一侧且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相邻的第五子非显示区NA15。相应的,将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第三显示区划分为靠近第一显示区AA1一侧且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的第四子显示区AA4,以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一侧且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的第五子显示区AA5。
其中,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四子显示区AA4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成第四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四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例如,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以图6所示的方位为例,沿自左向右的方向,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中的第一条检测线2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中的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以此类推,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中的第N条检测线2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
第五子非显示区NA15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五子显示区AA5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的位置成第五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五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仍以图6所示的方位为例,沿自右向左的方向,第五子非显示区NA15中的第一条检测线2与第五显示区AA5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五子非显示区NA15中的第二条检测线2与第五显示区AA5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五子非显示区NA15中的第N条检测线2与第五显示区AA5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
另外,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并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内部设置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的设计。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挖孔区H。该挖孔区H后续可以设置上述功能器件。上述非显示区NA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H的第二非显示区NA2。上述显示区AA至少部分围绕第二非显示区NA2。在通过切割工艺来形成该挖孔区H时,挖孔区H附近也容易出现裂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第二非显示区NA2设置上述检测线,如图8所示,图8为图7中挖孔区附近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二非显示区NA2包括远离显示区AA的第一边缘41,在第二非显示区NA2中设置检测线2时,多条检测线2沿第二非显示区NA2远离显示区AA的边缘41的延伸方向排列。
示例性的,在设置检测线2时,可以将检测线2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位置距离最近的非显示区的边缘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相同。具体的,在对大尺寸显示面板进行切割以形成目标尺寸的显示面板时,切割线即为后续形成的目标尺寸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因此,在设置检测线时,可以沿切割线的延伸方向设置上述多条检测线2。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检测线2的延伸方向也设置为与切割线(即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在利用检测线检测非显示区在切割工艺中产生的裂纹的基础上,还能够将非显示区的宽度设置的尽量窄,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挖孔区H的形状仅为示意,实际上,还可以将挖孔区H设置为圆形或其他形状。在变换挖孔区H的形状时,检测线的排列方向和延伸方向也可随之进行调整。例如,在将挖孔区H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时,设置的多条检测线可沿沿圆形的圆周方向排列。并且,其中每条检测线也可相应变换为弧线。
在应用于包括挖孔区的显示面板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图7所示的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中均设置上述检测线,以对这两个非显示区中是否有裂纹均进行检测和定位。
与前述图4和图5所示的对第一非显示区的划分类似,如图9所示,图9为图7中挖孔区附近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在应用于包括挖孔区H的显示面板时,也可以将第二非显示区NA2设置为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A2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22,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非显示区NA21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和挖孔区H之间。第二子非显示区NA22位于第二显示区AA2和挖孔区H之间。
其中,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21中的多条检测线2的位置和第一显示区AA1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成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例如,以图9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一子非显示区NA21中的第一条检测线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一条数据线电连接。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二条检测线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N条检测线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右向左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第二子非显示区NA22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第二显示区AA2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成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例如,以图9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二子非显示区NA22中的第一条检测线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二子非显示区NA22中的第二条检测线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第N条检测线与第一显示区AA1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上述非显示区NA还包括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和挖孔区H沿第二方向y排列。显示区AA还包括第三显示区AA3。如图9所示,沿第二方向y,第三显示区AA3位于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远离挖孔区H的一侧。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第三显示区AA3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成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例如,以图9所示的方位为例,沿自左向右的方向,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中的第一条检测线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中的第二条检测线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第一条数据线电连接。以此类推,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中的第N条检测线与第三显示区AA3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如图9所示,上述非显示区NA还包括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和挖孔区H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位于挖孔区H远离第三子非显示区NA23的一侧。显示区AA还包括第四显示区AA4。沿第一方向x,第四显示区AA4位于第二显示区AA2远离挖孔区H的一侧。或者,第四显示区AA4位于第一显示区AA1远离挖孔区H的一侧。图9中以沿第一方向x,第四显示区AA4位于第二显示区AA2远离挖孔区H的一侧为例。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第四显示区AA4中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的位置成第四预设对应关系。例如,以图9所示的方位为例,沿自左向右的方向,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中的第一条检测线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中的第二条检测线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二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以此类推,第四子非显示区NA2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检测线与第四显示区AA4中沿自左向右方向的第N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示例性的,在设置检测线2和第一数据线11时,可以令一条检测线2和一条第一数据线11一一对应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其中,上述第一检测开关31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包括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非显示区NA还包括控制信号线5和测试信号线6。控制信号线5用于传输控制第一晶体管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测试信号线6用于传输上述测试信号J。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线5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检测线2的第一端电连接。检测线2的第二端电连接测试信号线6,其中,测试信号线6传输的检测信号可以使显示面板的像素不发光。在检测非显示区NA中是否存在裂纹时,令上述控制信号线5传输控制第一晶体管导通的信号,并向上述测试信号线5提供测试信号J。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一种示意图,其中,非显示区NA包括还包括多个第二检测开关32;第二检测开关32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包括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显示区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12;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线5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数据线1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测试信号线6直接连接,并直接接收测试信号线6传输的检测信号。在检测非显示区NA中是否存在裂纹时,向控制信号线5提供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导通的信号,其中,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不通过上述检测线,而是直接接受测试信号线6传输的测试信号,由于测试信号线6相比于检测线不容易断裂,因此,第二数据线12所驱动的像素能够在测试信号的作用下不发光。因此,在与第一数据线11相连的检测线断裂时,第一数据线11所驱动的像素发光能够产生明显的亮线,便于人眼或者光学仪器发现亮线位置,从而方便后续对裂纹的定位。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可以将第二数据线12设置在显示区AA的中间,将第一数据线11设置在第二数据线12的两侧,以减短连接检测线2和第一数据线11之间的走线的长度。
示例性的,上述检测线2的材料包括钼,沿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检测线的厚度d1满足0.2μm≤d1≤0.4μm,以保证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出现裂纹时,检测线2能够随着位于非显示区NA的基底或其他膜层的断裂而断裂,也就是说,能够让非显示区NA中膜层的断裂体现在检测线2中,使检测线2能够反映显示面板的断裂情况。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绑定区B包括数据焊盘7和多条连接线8,数据焊盘7通过连接线8与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相连;连接线8的材料包括钼,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连接线的厚度d2满足0.2μm≤d2≤0.4μm;连接线8能够复用为用于检测裂纹的检测线2,在绑定区B出现裂纹时,连接线8会断裂,影响数据焊盘7传输的信号向第一数据线11的传递。在绑定区B正常无裂纹时,数据焊盘7传输的信号能够正常传输至第一数据线11,以供第一数据线11驱动的像素工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来连接线8复用为检测线2,避免了在绑定区B额外设置走线以作为检测裂纹的检测线,能够减小显示面板的绑定区B的尺寸。
示例性的,上述测试信号线6包括高电平信号线,高电平信号线用于传输高电平信号VGH作为上述检测信号。示例性的,该高电平信号VGH可大于等于显示面板工作时的正电源电压PVDD。高电平信号线的材料包括钛铝钛合金;沿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高电平信号线的厚度d3满足0.7μm≤d3≤0.8μm;相对于检测线来说,减小高电平信号线断裂的可能性。如图12所示,高电平信号线位于检测线2靠近显示区的一侧,如此设置能够使检测线2更靠近显示面板中容易出现裂纹的位置,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断裂最先体现在检测线2上。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位于非显示区NA中的无机层中形成凹槽,以释放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可选的,可以将上述检测线2设置在凹槽靠近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的,上述非显示区NA还包括环绕显示区AA的挡墙。该挡墙可以由层叠设置的有机层形成。在采用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机层和无机层形成的薄膜封装层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时,挡墙的设置能够限定其中有机封装层的边界,避免有机封装层距离显示面板的边缘过近所导致的外界环境中的水氧等沿着有机封装层进入显示区内,保证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上述检测线设置于挡墙远离显示区的一侧,能够避免检测线的设置对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裂纹位置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裂纹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S1:向检测线提供检测信号;控制第一检测开关导通。
步骤S2:根据预设规律,以及显示区中裂纹的存在位置确定非显示区中的裂纹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纹位置定位方法,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设置多条检测线,并令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检测开关与位于显示区的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连接,其中,检测信号被设置为在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检测线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基于检测线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检测非显示区中是否存在裂纹时,可以将第一检测开关导通,并向检测线提供上述检测信号,如果显示区中出现亮线,即可判断非显示区中存在裂纹。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多条检测线沿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且,按照预设规律设置电连接的检测线和第一数据线的位置,这样,在显示区中出现亮线时,即可根据亮线的位置和预设规律准确定位裂纹的产生位置,便于后续对裂纹的解析,以及有针对性地改善切割等工艺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多条检测线和多个第一检测开关;
多条所述检测线沿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非显示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缘,
所述检测线的一端接收检测信号,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电连接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检测信号用于在所述检测线未断裂时,使连接所述检测线的所述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不发光,以及,在所述检测线断裂时,使连接所述检测线的所述第一数据线驱动相连的像素发光;
且,相连的所述检测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中,所述检测线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按预设规律设置;
所述检测线和与其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检测开关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检测线和与其不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检测开关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数据焊盘和多条连接线,所述数据焊盘通过所述连接线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相连;所述连接线复用为所述检测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和第二子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成第一预设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成第二预设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三子非显示区,所述第三子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沿第二方向y排列;所述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第三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三子非显示区中的多条检测线的位置和第三显示区中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位置成第三预设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检测线和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多条所述检测线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挖孔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非显示区;
多条所述检测线沿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控制信号线;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检测线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检测线的第二端电连接测试信号线,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传输的检测信号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不发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二检测开关;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测试信号线直接连接,并直接接收所述测试信号线传输的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线的材料包括钼,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所述检测线的厚度d1满足0.2μm≤d1≤0.4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的材料包括钼,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所述连接线的厚度d2满足0.2μm≤d2≤0.4μ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信号线包括高电平信号线,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材料包括钛铝钛合金;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法线方向,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的厚度d3满足0.7μm≤d3≤0.8μm;
所述高电平信号线用于提供所述检测信号,且,所述高电平信号线位于所述检测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3.一种裂纹位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向所述检测线提供检测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导通;
根据所述预设规律,以及所述显示区中裂纹的存在位置确定所述非显示区中的裂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2363.5A CN111044578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2363.5A CN111044578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44578A CN111044578A (zh) | 2020-04-21 |
CN111044578B true CN111044578B (zh) | 2022-10-28 |
Family
ID=7024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12363.5A Active CN111044578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445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59587B (zh) * | 2020-10-21 | 2024-02-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2289837A (zh) * | 2020-10-27 | 2021-01-29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2581893B (zh) * | 2020-12-16 | 2023-03-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362742B (zh) * | 2021-06-21 | 2022-09-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CN119301665A (zh) * | 2023-05-08 | 2025-01-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裂纹检测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7712A (zh) * | 2017-09-08 | 2018-01-0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显示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97226A (zh) * | 2018-12-25 | 2019-04-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3769A (zh) * | 2014-11-28 | 2017-08-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具有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
KR102561277B1 (ko) * | 2016-08-01 | 2023-07-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55323B1 (ko) * | 2016-09-28 | 2023-07-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90316B1 (ko) * | 2016-12-05 | 2023-10-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97900B1 (ko) * | 2016-12-08 | 2022-05-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91459B1 (ko) * | 2017-06-01 | 2022-04-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432386B1 (ko) * | 2017-07-12 | 2022-08-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22135B1 (ko) * | 2017-09-15 | 2021-11-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CN208111041U (zh) * | 2018-05-17 | 2018-11-16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08922462B (zh) * | 2018-07-20 | 2022-05-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 |
CN109142447B (zh) * | 2018-08-30 | 2021-04-1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493772B (zh) * | 2018-11-30 | 2021-08-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裂纹检测方法 |
CN109559668B (zh) * | 2019-01-28 | 2022-04-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634467B (zh) * | 2019-02-20 | 2022-05-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935571B (zh) * | 2019-04-02 | 2020-06-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979366B (zh) * | 2019-04-10 | 2022-07-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333268A (zh) * | 2019-07-11 | 2019-10-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裂纹检测方法 |
CN110264951B (zh) * | 2019-07-22 | 2021-0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11412363.5A patent/CN1110445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7712A (zh) * | 2017-09-08 | 2018-01-0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显示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97226A (zh) * | 2018-12-25 | 2019-04-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44578A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44578B (zh)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位置定位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2583232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 |
EP3654322B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inspec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8922462B (zh) | 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 | |
KR101888995B1 (ko) | 플렉서블 인쇄 회로 필름을 갖는 oled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 |
KR102018733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EP3489939B1 (en) |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1881359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ubstrate | |
CN110286794B (zh) |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1048021B (zh)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19254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裂纹检测方法 | |
JP4881030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8400147B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80913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452493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2779446B1 (ko) | 표시 모듈 검사 장치 및 표시 모듈 검사 방법 | |
WO2020215176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5467737B2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 |
KR102795800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 |
KR100910568B1 (ko)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 |
KR20220030498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506457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50022554A (ko) | 인쇄 회로 기판 어셈블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