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6869A -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6869A CN111036869A CN201911403006.2A CN201911403006A CN111036869A CN 111036869 A CN111036869 A CN 111036869A CN 201911403006 A CN201911403006 A CN 201911403006A CN 111036869 A CN111036869 A CN 1110368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t air
- pressure hot
- ingot
- crystallizer
- cast ing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工艺,包括:熔炼,得到熔融金属;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所述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铸造系统,包括用于获得熔融金属的熔炼装置、用于将熔融金属凝固形成铸锭的结晶器和高压热风机,所述高压热风机设置于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出口处,且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热风的温度在60℃‑300℃范围内。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表面的水吹干,高压热风不会因与铸锭接触磨损而损坏,因而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铸锭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开裂失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造工艺,还涉及一种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连铸是一种高效的连续铸造方式,结晶器是其中的关键部件,熔融金属经结晶器作用,凝固形成铸锭。离开结晶器的铸锭表面残留有冷却水,为防止残留水对铸锭质量的不良影响及影响后续加工工序,需将铸锭表面的水去除。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通过刮水器将铸锭表面的水刮干。刮水器常用的为胶皮,然而胶皮易损,导致刮水失效,进而容易出现铸锭开裂报废等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刮水器易损导致刮水失效进而易引起铸锭开裂报废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工艺,该铸造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刮水器易损导致刮水失效进而易引起铸锭开裂报废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工艺,包括:
熔炼,得到熔融金属;
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
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所述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铸造工艺中,所述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100℃~250℃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铸造工艺中,所述高压热风的压力范围在0.3MPa-0.9MPa的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铸造工艺中,所述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
采用压力型高压热风机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所述压力型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所述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所述风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
优选地,上述铸造工艺中,所述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
翻转所述铸锭使得所述高压热风分别与所述铸锭的各表面呈10°~45°以将所述铸锭的各表面吹干。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首先熔炼,得到熔融金属;而后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表面的水吹干,高压热风不会因与铸锭接触磨损而损坏,因而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铸锭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开裂失效。且采用温度范围在60℃-300℃的高压热风,一方面高压能够将铸锭表面的水滴吹走,同时高温有助于铸锭表面的水滴蒸发为气体而离开铸锭表面,因而高压热风对铸锭表面吹干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系统,包括用于获得熔融金属的熔炼装置、用于将熔融金属凝固形成铸锭的结晶器和高压热风机,所述高压热风机的风孔设置于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出口处,且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热风的温度在60℃-300℃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铸造系统中,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压力在0.3MPa-0.9MPa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铸造系统中,所述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所述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所述风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
优选地,上述铸造系统中,还包括用于翻转所述铸锭的机械手,以使所述高压热风与所述铸锭的几个面分别呈10°~45°将铸锭表面吹干。
本发明提供的铸造系统,包括熔炼装置、结晶器和高压热风机。其中,熔炼装置用于获得熔融金属,结晶器用于将熔融金属凝固形成铸锭,高压热风机设置于结晶器的铸锭出口之后,且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温度在60℃-300℃范围内。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铸造系统,首先经熔炼装置得到熔融金属;而后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再采用高压热风机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表面的水吹干,高压热风不会因与铸锭接触磨损而损坏,因而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铸锭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开裂失效。且采用温度范围在60℃-300℃的高压热风,一方面高压能够将铸锭表面的水滴吹走,同时高温有助于铸锭表面的水滴蒸发为气体而离开铸锭表面,因而高压热风对铸锭表面吹干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铸造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熔炼装置1,结晶器2,风道3,铸锭4,底盘5,熔融金属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铸造工艺,以避免铸锭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开裂失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铸造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S1:熔炼,得到熔融金属。
具体可以通过保温炉等设备进行熔炼,以获得熔融金属。根据产品需要,熔融金属可以经过喂丝机、除气除渣装置和过滤装置等处理后再进入结晶器。具体熔炼的温度、时间等参数设置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熔炼工序,此处不再赘述。
S2: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
熔融金属输送至结晶器,经结晶器的作用凝固形成铸锭。具体结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及该过程中各项具体工艺参数的设置均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3: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
铸锭离开结晶器后,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表面残留的水吹干,以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胶皮将铸锭表面的水刮干。高压热风的温度控制在60℃-300℃范围内,优选的,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100℃-250℃范围内。高压热风具体可以采用高压热风机等高压热风源提供。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首先熔炼,得到熔融金属;而后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100℃-300℃范围内。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表面的水吹干,高压热风不会因与铸锭接触磨损而损坏,因而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铸锭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开裂失效。且采用温度范围在100℃-300℃的高压热风,一方面高压能够将铸锭表面的水滴吹走,同时高温有助于铸锭表面的水滴蒸发为气体而离开铸锭表面,因而高压热风对铸锭表面吹干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具体的,高压热风的压力范围在0.3MPa-0.9MPa的范围内。将高压热风的压力控制在上述压力范围内,一方面能够快速将铸锭表面的水吹干,同时不会对铸锭造成损伤。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相应调整高压热风的压力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中,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采用压力型高压热风机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压力型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风孔为圆孔,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通过将风孔尺寸设置如上尺寸,使得高压热风对铸锭吹干时更好的将铸锭表面的冷却水吹干。且高压热风对铸锭吹干时对铸锭以外的区域影响较小,避免将环境中的尘土等吹起。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采上述步骤S3中,用高压热风对离开结晶器的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
S31:将铸锭的一个面与高压热风呈10°~45°以将该表面吹干;
S32:翻转铸锭使得高压热风与铸锭的另一个面呈10°~45°以将该面表面吹干,而后继续翻转铸锭使得铸锭各个表面被均吹干。
也就是在铸锭多个面均残留有水需要吹干时,可以通过将铸锭的一个面与高压热风呈10°~45°以将该面表面吹干后,翻转铸锭使得高压热风与铸锭的另一个面呈10°~45°以将该面表面吹干。再然后继续翻转铸锭使得铸锭各个表面被均吹干。具体的,翻转铸锭时,可以通过机械手将铸锭翻转。根据需要也可以移动高压热风,可以通过机械手等结构将输出高压热风的高压热风机移动以改变风孔位置,或者可以通过将风孔通过管路连接以改变出风口位置,以将铸锭的不同面吹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铸造系统,包括熔炼装置1、结晶器2和高压热风机。
其中,熔炼装置1用于获得熔融金属6,结晶器2用于将熔融金属6凝固形成铸锭4,高压热风机的风口设置于结晶器2的铸锭出口之后,且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温度在60℃-300℃范围内。具体熔炼装置1和结晶器2的结构及原理等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高压热风机的风口设置于结晶器2的铸锭出口之后,也就是铸锭4离开结晶器后经过高压热风机时,高压热风机输出温度在60℃-300℃范围内的高压热风,以将铸锭4表面残留的水吹干。具体的,高压热风机产生的高压热风经风道3传输,而后经由风口吹出。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4表面残留的水吹干,以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胶皮将铸锭4表面的水刮干。高压热风的温度优选的控制在100℃-250℃范围内。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铸造系统,首先经熔炼装置1得到熔融金属6;而后熔融金属6经结晶器2后凝固形成铸锭4;再采用高压热风机对离开结晶器2的铸锭4的表面吹干,且控制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采用高压热风将铸锭4表面的水吹干,高压热风不会因与铸锭4接触磨损而损坏,因而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铸锭4表面因水残留而引起的铸锭4开裂失效。且采用温度范围在60℃-300℃的高压热风,一方面高压能够将铸锭4表面的水滴吹走,同时高温有助于铸锭4表面的水滴蒸发为气体而离开铸锭4表面,因而高压热风对铸锭4表面吹干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具体的,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压力在0.3MPa-0.9MPa范围内。将高压热风的压力控制在上述压力范围内,一方面能够快速将铸锭4表面的水吹干,同时不会对铸锭4造成损伤。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相应调整高压热风的压力范围。
进一步地,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风孔为圆孔,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通过将风孔尺寸设置如上尺寸,使得高压热风对铸锭4吹干时更好的将铸锭4表面的冷却水吹干。且高压热风对铸锭4吹干时对铸锭4以外的区域影响较小,避免将环境中的尘土等吹起。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翻转铸锭4的机械手,使高压热风与铸锭的各表面分别呈10°~45°将各表面吹干。也就是在铸锭4的多个面均残留有水需要吹干时,可以通过将铸锭4的一个面与高压热风呈10°~45°以将该面表面吹干后,机械手作用于铸锭4,如抓取铸锭4等并将铸锭4翻转,使得高压热风与铸锭4的另一个面呈10°~45°以将该面表面吹干。再然后继续通过机械手翻转铸锭4使得铸锭4各个表面被均吹干。通过机械手的设置以便于快速将铸锭4的各个表面均吹干。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炼,得到熔融金属;
熔融金属经结晶器后凝固形成铸锭;
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且控制所述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60℃-300℃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热风的温度范围在100℃~25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热风的压力范围在0.3MPa-0.9MPa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
采用压力型高压热风机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所述压力型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所述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所述风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高压热风对离开所述结晶器的所述铸锭的表面吹干,具体包括:
翻转所述铸锭使得所述高压热风分别与所述铸锭的各表面呈10°~45°以将所述铸锭的各表面吹干。
6.一种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得熔融金属的熔炼装置、用于将熔融金属凝固形成铸锭的结晶器和高压热风机,所述高压热风机的风孔设置于所述结晶器的铸锭出口之后,且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温度在60℃-300℃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热风机输出的高压热风的压力在0.3MPa-0.9MPa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热风机的风孔为条孔,且所述条孔的长度范围为400~1620mm,宽度范围为0.5~1mm,或者所述风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范围为Φ0.5~Φ3mm。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翻转所述铸锭的机械手,以使所述高压热风与所述铸锭的各表面分别呈10°~45°将各表面吹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3006.2A CN111036869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3006.2A CN111036869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6869A true CN111036869A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4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03006.2A Pending CN111036869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3686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4742A (zh) * | 2021-04-21 | 2021-06-18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一种减少大规格2000系铝合金铸锭底部开裂的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77643A (en) * | 1980-06-13 | 1981-12-23 | British Aluminium | Wiping cooling water from a continuous casting |
JPH09271903A (ja) * | 1996-04-01 | 1997-10-21 | Nippon Steel Corp | 鋼の連続鋳造用鋳型 |
CN101450372A (zh) * | 2008-12-18 | 2009-06-10 |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 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铸锭区域水冷工艺 |
CN101745611A (zh) * | 2009-12-28 | 2010-06-23 | 东北大学 | 一种生产高强铝合金板坯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325611A (zh) * | 2009-02-20 | 2012-01-18 | 法国肯联铝业 | 铝合金的铸造方法 |
CN102909333A (zh) * | 2012-10-23 | 2013-02-06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铸坯角部横裂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962414A (zh) * | 2012-11-20 | 2013-03-13 | 东北大学 | 一种大尺寸铝合金板坯的连铸装置及方法 |
CN105108080A (zh) * | 2015-08-05 | 2015-12-02 | 东北大学 | 抑制镁合金锭坯开裂的半连续铸造结晶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206169218U (zh) * | 2016-11-08 | 2017-05-17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一种降低连铸坯边裂缺陷的喷扫装置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11403006.2A patent/CN1110368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77643A (en) * | 1980-06-13 | 1981-12-23 | British Aluminium | Wiping cooling water from a continuous casting |
JPH09271903A (ja) * | 1996-04-01 | 1997-10-21 | Nippon Steel Corp | 鋼の連続鋳造用鋳型 |
CN101450372A (zh) * | 2008-12-18 | 2009-06-10 |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 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铸锭区域水冷工艺 |
CN102325611A (zh) * | 2009-02-20 | 2012-01-18 | 法国肯联铝业 | 铝合金的铸造方法 |
CN101745611A (zh) * | 2009-12-28 | 2010-06-23 | 东北大学 | 一种生产高强铝合金板坯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09333A (zh) * | 2012-10-23 | 2013-02-06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铸坯角部横裂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962414A (zh) * | 2012-11-20 | 2013-03-13 | 东北大学 | 一种大尺寸铝合金板坯的连铸装置及方法 |
CN105108080A (zh) * | 2015-08-05 | 2015-12-02 | 东北大学 | 抑制镁合金锭坯开裂的半连续铸造结晶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206169218U (zh) * | 2016-11-08 | 2017-05-17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一种降低连铸坯边裂缺陷的喷扫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4742A (zh) * | 2021-04-21 | 2021-06-18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一种减少大规格2000系铝合金铸锭底部开裂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7638B (zh) | 用于冷却阳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036869A (zh) | 一种铸造工艺及铸造系统 | |
CN103831597A (zh) | 一种铜合金阀门锻件的生产工艺 | |
JP5035086B2 (ja) | 粗材冷却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3464684A (zh) |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方法 | |
JP6136071B2 (ja) | アノード鋳張り防止方法と、アノード鋳張り防止用のアノード鋳型乾燥用空気配管 | |
JP6179773B2 (ja) | 銅電解用アノードの鋳造方法及び鋳造装置 | |
JP2012183556A (ja) | 銅電解用アノードの鋳造方法および鋳造装置 | |
CN105478671A (zh) | 一种铝合金熔模精密铸造微震浇注工艺 | |
JP4712513B2 (ja) | タンディッシュの整備装置 | |
JP6107835B2 (ja) | 鉛蓄電池用極板群の製造方法 | |
CN203382784U (zh) | 一种脱硫喷枪 | |
JP2003275852A (ja) | 鋼の連続鋳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4741529A (zh) | 汽车耐热钢排气歧管熔模铸造方法 | |
CN208214297U (zh) | 金属熔液清除装置 | |
JP2955044B2 (ja) | 環状鋼製品の連続鋳造方法および連続鋳造装置 | |
JP4525690B2 (ja) | 鋼の連続鋳造方法 | |
KR20160064502A (ko) | 마그네슘 잉곳 제조용 컨베이어 | |
JP2014200793A (ja) | 熱間鍛造用金型の残留付着物の除去方法 | |
CN207325899U (zh) | 一种连铸切割在线吹渣枪 | |
JP2000015428A (ja) | 金属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H01312060A (ja) | ワイピングノズル | |
JP3564312B2 (ja) | 熱間圧延機の縦型ロール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 | |
JP4102152B2 (ja) | タンディッシュの熱間整備方法 | |
KR20140114123A (ko) | 마그네슘 판재의 에지부 균열 방지를 위한 마그네슘 주조 노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