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5360B -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5360B CN111035360B CN201911385024.2A CN201911385024A CN111035360B CN 111035360 B CN111035360 B CN 111035360B CN 201911385024 A CN201911385024 A CN 201911385024A CN 111035360 B CN111035360 B CN 1110353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ye
- reflector
- hole
- driving device
- fundus camer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spac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6—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bloc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6—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blocking
- A61B3/158—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blocking of corneal ref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该双目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与外壳体相连的面部隔垫,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按键组,以及安设在外壳体内的滑轨组和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在外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组;当按下按键组内的按键时,驱动装置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本发明能根据瞳距的大小不同,调节左右两支眼底相机的距离,以达到跟人眼瞳孔匹配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底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对人眼的检测设备越来越多。其中,在进行人眼检查时,需要对眼睛成像。采用眼底照相系统进行眼底成像时,需要光源进入人眼,接收经人眼反射的光进行成像分析。现有的双目眼底相机其左右眼底相机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而每个人脸庞上的瞳距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因此距离固定的左右眼底相机不能适应所有的双目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与外壳体相连的面部隔垫,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按键组,以及安设在外壳体内的滑轨组和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在外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组;当按下按键组内的按键时,驱动装置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本发明能根据瞳距的大小不同,调节左右两支眼底相机的距离,以达到跟人眼瞳孔匹配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组包括左眼按键组和右眼按键组,所述左眼按键组包括左眼左移按键和左眼右移按键,所述右眼按键组包括右眼左移按键和右眼右移按键;
所述左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左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轨组包括左滑轨组和右滑轨组,所述左滑轨组包括横向放置的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所述右滑轨组包括横向放置的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
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包括左眼底相机和右眼底相机;
所述驱动装置组包括左眼驱动装置和右眼驱动装置;
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当按下左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当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左眼底相机或/和右眼底相机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在反射镜一上开孔,在反射镜二上开孔,以及在聚光镜上开孔;
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一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其中,反射镜一与X轴呈α1,所述α1∈(0,π/2],反射镜二与X轴呈α2,所述α2∈(0,π/2],聚光镜与X轴呈β,所述β∈(0,π/2],物镜与X轴呈γ,所述γ∈(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成像镜组与X轴呈γ1,所述γ1∈[0,π/2)。本发明巧妙的把眼底相机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合在一起,消除杂散光,让结构紧凑布局,无空间浪费以及达到光学上各项指标等。
照明光学系统,照明圆环发光光线之后经过一个平面镜(反射镜一)和一个球面反射镜(反射镜二)的共同作用,使得光线能充分均匀的照明人眼,如果缺少这两个反射镜,势必会让LED环更小,也就是布置LED的圈更小,也即是LED灯的个数减少。照明使用的两个反射镜(反射镜一和反射镜二)以及聚光镜,均采用中间打孔,这样的发明,使得光既能够被整合汇聚反射到眼底,更重要的是不会挡住成像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液体透镜,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或/和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或/和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液体透镜实现改变液体的曲率来改变焦距,自动化程度高。另外液体透镜位于接续镜组附近10mm以内,可以让光线更好的穿过液体透镜,这样既能光路变简单缩短,也使得体积变得小巧。照明和成像系统的组合,刚好在液体透镜镶嵌在聚光镜里面,打孔的三个镜片避开了成像光路,这样安排,让整个系统结构小巧简便。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反射镜三,反射镜三与X轴呈α3,所述α3∈(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和反射镜三;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反射镜三改变成像光路方向,降低横向光程,使其头戴式眼底相机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反射镜四,反射镜四与X轴呈α4,所述α4∈(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反射镜四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反射镜四改变成像光路方向,便于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眼底图像信息。
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偏振片一、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二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偏振片一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偏振片一便于滤除照明圆环发出的干扰光,其偏振片一中的孔便于眼底成像后直接通过该孔。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中的孔、偏振片二、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偏振片二有利于滤除进入成像光路上的的干扰光,提高图像采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续镜组,接续镜组与X轴呈β2,所述β2∈(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接续镜组有利于消除像差,增强图像采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照明圆环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M个照明LED灯,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分别为第1照明LED灯、第2照明LED灯、第3照明LED灯、……、第M照明LED灯,第i照明LED灯位于以半径为R的圆周上,在半径为R的圆开孔,所述i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即在支撑板上的所有照明LED灯构成圆形。环状LED灯为眼底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为支撑圆板;支撑圆板的半径大于R;第i照明灯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i照明灯的正极与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反射镜一、反射镜三和反射镜四为平面反射镜;
反射镜为球面反射镜;
图像采集装置为CCD;
在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支撑圆板上开的孔为圆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双目眼底相机佩戴或者手持于人眼前;
S2,控制器向驱动模块发送LED灯点亮信号,照明圆环点亮;
S3,调整人眼与物镜间的距离,包括步骤S31,S32,S33,S34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步骤,使其人眼正对物镜:
S31,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左移按键信号时,则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2,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S33,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4,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巧妙的把眼底相机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合在一起,消除杂散光,让结构紧凑布局,以及达到光学上各项指标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双目眼底相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照明光学系统和成像光学采集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照明圆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与外壳体相连的面部隔垫,其面部隔垫考虑到人体舒适性,充分依照人体工程学设计成额托和鼻托功能,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按键组,以及安设在外壳体内的滑轨组和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在外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组;当按下按键组内的按键时,驱动装置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手持区域或者在外壳体上设置有缠绕带,通过缠绕带将双目眼底相机佩戴在头部,实现既可以手持,也可以头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组包括左眼按键组和右眼按键组,所述左眼按键组包括左眼左移按键和左眼右移按键,所述右眼按键组包括右眼左移按键和右眼右移按键;
所述左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左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轨组包括左滑轨组和右滑轨组,如图1所示,所述左滑轨组包括横向固定放置的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所述右滑轨组包括横向固定放置的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其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相对于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对称。
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包括左眼底相机和右眼底相机;
所述驱动装置组包括左眼驱动装置和右眼驱动装置;
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当按下左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当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体中还包括无线连接模块,无线连接模块的收发端与控制器的收发端相连,双目眼底相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将左眼底相机和右眼底相机采集的左右眼底图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作为大群体的筛查,让使用者得到眼底病变的筛查。其中,左眼驱动装置和右眼驱动装置为相同结构,其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移动以及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移动的结构为现有技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左眼底相机或/和右眼底相机包括:内壳体,在内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在反射镜一上开孔,在反射镜二上开孔,以及在聚光镜上开孔;
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一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其中,反射镜一与X轴呈α1,所述α1∈(0,π/2],反射镜二与X轴呈α2,所述α2∈(0,π/2],聚光镜与X轴呈β,所述β∈(0,π/2],物镜与X轴呈γ,所述γ∈(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
其中,成像镜组与X轴呈γ1,所述γ1∈[0,π/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液体透镜,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或/和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或/和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液体透镜的曲率信号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曲率信号控制输出端相连。
其中,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在聚光镜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在聚光镜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在聚光镜中的孔中安设液体透镜,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反射镜三,反射镜三与X轴呈α3,所述α3∈(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和反射镜三;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反射镜四,反射镜四与X轴呈α4,所述α4∈(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反射镜四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偏振片一、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二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偏振片一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中的孔、偏振片二、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续镜组,接续镜组与X轴呈β2,所述β2∈(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照明圆环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M个照明LED灯,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分别为第1照明LED灯、第2照明LED灯、第3照明LED灯、……、第M照明LED灯,第i照明LED灯位于以半径为R的圆周上,在半径为R的圆开孔,所述i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即在支撑板上的所有照明LED灯构成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上设置的照明LED灯的个数为30个。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为支撑圆板;支撑圆板的半径大于R;
第i照明灯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i照明灯的正极与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反射镜一、反射镜三和反射镜四为平面反射镜;
反射镜为球面反射镜;
图像采集装置为CCD;
在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支撑圆板上开的孔为圆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反射镜一上开孔,在反射镜二上开孔,在聚光镜上开孔,在偏振片一上开孔;以及照明圆环上的孔;它们孔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左眼底相机(右眼底相机)包括:内壳体,在内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偏振片一、照明圆环、偏振片二、接续镜组、反射镜三,在反射镜的下方依次有成像镜组和反射镜四;这些元器件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其中,在反射镜一上开孔,在反射镜二上开孔,在聚光镜上开孔,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在偏振片一上开孔;
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偏振片一、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一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偏振片一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偏振片二、接续镜组、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反射镜四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α1=π/2,α2=π/2,α3=π/4,α4=π/4,β=π/2,γ=π/2,γ1=0,β2=π/2。其中,夹角为与X轴的较小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目眼底相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双目眼底相机佩戴或者手持于人眼前;
S2,控制器向驱动模块发送LED灯点亮信号,照明圆环点亮;
S3,调整人眼与物镜间的距离,包括步骤S31,S32,S33,S34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步骤,使其人眼正对物镜:
S31,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左移按键信号时,则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2,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S33,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4,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步骤S4,S4,人眼与物镜间的距离正对位置调节完毕后,控制器向液体透镜发出控制命令,控制液体透镜通过曲率来改变焦距,使其左眼底相机上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左眼眼底图像信息,以及右眼底相机上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右眼眼底图像信息更加清晰完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与外壳体相连的面部隔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按键组,以及安设在外壳体内的滑轨组和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在外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组;
所述按键组包括左眼按键组和右眼按键组,所述左眼按键组包括左眼左移按键和左眼右移按键,所述右眼按键组包括右眼左移按键和右眼右移按键;
所述左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左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左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左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右眼右移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右眼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轨组包括左滑轨组和右滑轨组,所述左滑轨组包括横向放置的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所述右滑轨组包括横向放置的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
眼部图像采集装置组包括左眼底相机和右眼底相机;其左眼底相机或/和右眼底相机包括: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在反射镜一上开孔,在反射镜二上开孔,以及在聚光镜上开孔;
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圆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聚光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一中的孔、物镜后抵达人眼;
反射镜一为平面反射镜;
反射镜二为球面反射镜;
其中,反射镜一与X轴呈α1,所述α1∈(0,π/2],反射镜二与X轴呈α2,所述α2∈(0,π/2],聚光镜与X轴呈β,所述β∈(0,π/2],物镜与X轴呈γ,所述γ∈(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成像镜组与X轴呈γ1,所述γ1∈[0,π/2);
所述驱动装置组包括左眼驱动装置和右眼驱动装置;
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左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左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右眼驱动装置右移信号输出端与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相连;
当按下左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当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当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透镜,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一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液体透镜、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透镜,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
液体透镜安设在反射镜二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液体透镜、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透镜,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
液体透镜安设在聚光镜中的孔中时,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液体透镜、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镜三,反射镜三与X轴呈α3,所述α3∈(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和反射镜三;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镜四,反射镜四与X轴呈α4,所述α4∈(0,π/2];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反射镜三、成像镜组、反射镜四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续镜组,接续镜组与X轴呈β2,所述β2∈(0,π/2];从左至右依次为人眼、物镜、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照明圆环、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和图像采集装置;
成像光学采集系统包括:人眼的成像光线依次经物镜、反射镜一中的孔、反射镜二中的孔、聚光镜中的孔、照明圆环上的孔、接续镜组、成像镜组后抵达图像采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照明圆环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M个照明LED灯,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分别为第1照明LED灯、第2照明LED灯、第3照明LED灯、……、第M照明LED灯,第i照明LED灯位于以半径为R的圆周上,在半径为R的圆开孔,所述i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即在支撑板上的所有照明LED灯构成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为支撑圆板;支撑圆板的半径大于R;
第i照明灯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i照明灯的正极与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驱动模块的第i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i信号输出端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反射镜三和反射镜四为平面反射镜;
图像采集装置为CCD;
在反射镜一、反射镜二、聚光镜、支撑圆板上开的孔为圆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双目眼底相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双目眼底相机佩戴或者手持于人眼前;
S2,控制器向驱动模块发送LED灯点亮信号,照明圆环点亮;
S3,调整人眼与物镜间的距离,包括步骤S31,S32,S33,S34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步骤,使其人眼正对物镜:
S31,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左移按键信号时,则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2,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左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左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左眼驱动装置带动左眼底相机在左导轨一和左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S33,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左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左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左移动;
S34,当控制器接收到按下右眼右移按键时,控制器向右眼驱动装置的右移信号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右眼驱动装置带动右眼底相机在右导轨一和右导轨二上向右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85024.2A CN111035360B (zh) | 2019-12-28 | 2019-12-28 |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85024.2A CN111035360B (zh) | 2019-12-28 | 2019-12-28 |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5360A CN111035360A (zh) | 2020-04-21 |
CN111035360B true CN111035360B (zh) | 2022-06-14 |
Family
ID=70241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85024.2A Active CN111035360B (zh) | 2019-12-28 | 2019-12-28 |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35360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2466A (en) * | 1975-10-09 | 1979-01-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hthalmoscopic optical system |
US4146310A (en) * | 1976-03-09 | 1979-03-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hthalmoscopic optical system |
WO1990009142A1 (en) * | 1989-02-09 | 1990-08-23 | Eye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tina Foundation | Scanning laser vitreous camera |
JPH03109032A (ja) * | 1989-09-22 | 1991-05-09 | Canon Inc | 眼底カメラ |
EP2057939A1 (en) * | 2006-09-01 | 2009-05-13 | Kowa Company, Ltd. | Ophthalmic image pickup device |
WO2011022803A1 (en) * | 2009-08-31 | 2011-03-03 | Masidah Corp. | Handheld portable fundus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750815A (zh) * | 2013-12-25 | 2014-04-30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变曲率式液体透镜便携眼底照相机 |
CN108378819A (zh) * | 2018-05-02 | 2018-08-10 | 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眼底照相机以及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
CN208851461U (zh) * | 2018-05-02 | 2019-05-14 | 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眼底照相机以及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843287A1 (de) * | 1977-10-05 | 1979-04-19 | Canon Kk | Augenuntersuchungsinstrument |
AUPP062197A0 (en) * | 1997-11-28 | 1998-01-08 | Lions Eye Institute Of Western Australia Incorporated, The | Stereo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
US6464375B2 (en) * | 1998-03-12 | 2002-10-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Lens element and illumination optical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
US7621638B2 (en) * | 2006-11-29 | 2009-11-24 | Clarity Medical Systems, Inc. | Delivering a short Arc lamp light for eye imaging |
CN201044743Y (zh) * | 2007-06-16 | 2008-04-09 | 金成鹏 | 人眼屈光系统成像摄影装置 |
CN201379553Y (zh) * | 2009-02-27 | 2010-01-13 |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眼底相机的精密瞳孔定位装置 |
CN103271717B (zh) * | 2013-05-30 | 2014-12-2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可视度调节的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 |
CN104523221A (zh) * | 2014-12-17 | 2015-04-22 | 严俊文 |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调焦式的眼底相机成像系统 |
US20160227998A1 (en) * | 2015-02-06 | 2016-08-11 | Carl Zeiss Meditec, Inc. | Rotating slit-scan fundus imager |
CN105030190A (zh) * | 2015-08-27 | 2015-11-11 | 上海莫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目视力检测仪 |
CN205913327U (zh) * | 2016-06-29 | 2017-02-01 | 许宝华 | 按键操作与数码显示一体化检眼仪 |
CN106291933A (zh) * | 2016-09-06 | 2017-01-04 | 深圳酷酷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眼镜佩戴调节方法及装置 |
WO2018133100A1 (zh) * | 2017-01-23 | 2018-07-26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 |
CN107224267B (zh) * | 2017-06-12 | 2023-05-02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一种眼底高光谱成像装置 |
CN109893085A (zh) * | 2019-04-11 | 2019-06-18 | 北京悦琦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导入照明光源的手持式眼底相机 |
-
2019
- 2019-12-28 CN CN201911385024.2A patent/CN1110353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2466A (en) * | 1975-10-09 | 1979-01-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hthalmoscopic optical system |
US4146310A (en) * | 1976-03-09 | 1979-03-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hthalmoscopic optical system |
WO1990009142A1 (en) * | 1989-02-09 | 1990-08-23 | Eye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tina Foundation | Scanning laser vitreous camera |
JPH03109032A (ja) * | 1989-09-22 | 1991-05-09 | Canon Inc | 眼底カメラ |
EP2057939A1 (en) * | 2006-09-01 | 2009-05-13 | Kowa Company, Ltd. | Ophthalmic image pickup device |
WO2011022803A1 (en) * | 2009-08-31 | 2011-03-03 | Masidah Corp. | Handheld portable fundus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750815A (zh) * | 2013-12-25 | 2014-04-30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变曲率式液体透镜便携眼底照相机 |
CN108378819A (zh) * | 2018-05-02 | 2018-08-10 | 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眼底照相机以及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
CN208851461U (zh) * | 2018-05-02 | 2019-05-14 | 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眼底照相机以及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5360A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76422B (zh) | 不可见光可视化自动配准型增强现实眼镜 | |
US6637882B1 (en) | Eye viewing device for retinal viewing through undilated pupil | |
US7364297B2 (en) | Digital documenting ophthalmoscope | |
CN109381158B (zh) | 适配器、包含适配器的眼底照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657516B (zh) | 视网膜自动成像系统 | |
CN204542052U (zh) | 用于眼底成像的手机式结构装置 | |
US20200084430A1 (en) | Stereoscopic mobile retinal imager | |
US20110085137A1 (en) | Ring light fundus camera | |
CN104398236B (zh) | 一种大视场眼底成像装置 | |
JP2022037062A (ja) | 携帯電話ベースの眼底カメラのための広角瞳孔リレー | |
US6065837A (en) | Ophthalmoscope comprising defocused light source | |
CN102657515B (zh) | 应用于视网膜成像系统的对准光路装置 | |
CN201044743Y (zh) | 人眼屈光系统成像摄影装置 | |
CN102613957B (zh) | 一种眼底检查设备 | |
CN204445823U (zh) | 大视场眼底成像装置 | |
CN111035360B (zh) | 一种双目眼底相机及其工作方法 | |
TW201936112A (zh) | 眼科光學系統、眼科裝置、及眼科系統 | |
KR101780669B1 (ko) | 단일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양안 촬영 장치 | |
CN205621023U (zh) | 一种虹膜图像采集装置 | |
CN111035361B (zh) | 一种眼底相机成像和照明系统 | |
WO2006013579A1 (en) | A retinal or fundus camera | |
CN213097817U (zh) | 一种可更换镜头的手持式数字诊断系统 | |
CN116367767A (zh) | 用于捕获眼睛的视网膜的图像的适配器和方法 | |
CN111035359A (zh) | 一种立体成像眼底照相机系统 | |
CN114711714B (zh) | 一种大视场小型化眼底成像光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