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340B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4340B CN111034340B CN201880051898.1A CN201880051898A CN111034340B CN 111034340 B CN111034340 B CN 111034340B CN 201880051898 A CN201880051898 A CN 201880051898A CN 111034340 B CN111034340 B CN 1110343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rc
- terminal
- scell
- pdcp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1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5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94 diacet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5632 oculopharyngodistal myopat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2135 Stomatitis necrotis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585 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IoT技术与用于支持高于4G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传输速率的5G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技术及其系统。本公开能够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的技术被应用于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安全和与安全相关的服务等)。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和基站的操作。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其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其中建立了RRC连接的基站接收包括关于DRB的PDCP重建信息的消息;检查PDCP重建信息是否包括SDAP层的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执行PDCP重建过程以用于将作为第一系统的PDCP操作的DRB改变为第二系统的PDCP。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PDCP的版本改变的重建方法和设备。
此外,本公开涉及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终端在从非激活状态(inactivestate)到连接状态(connected state)转变时无延迟地执行载波聚合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4G通信系统商业化后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正在努力开发增强型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因此,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
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考虑在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5G通信系统。为了减小毫米波频带中电波的损耗并增加毫米波频带中电波的传输距离,正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形成、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全尺寸MIMO(full dimensional 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和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为了改进系统的网络,正在5G通信系统中开发诸如改进的小小区、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s,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等技术。此外,正在5G系统中开发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dvancedcoding modulation,ACM)方案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SK and QAM modulation,FQAM)以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liding window superposition coding,SWSC)、改进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非正交多址(non-quadrature multiple access,NOMA)和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在5G系统中,考虑了对现有4G系统的各种服务的支持。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服务可以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eMBB)、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evolved 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eMBMS)等。此外,提供URLLC服务的系统可以被称为URLLC系统,并且提供eMBB服务的系统可以被称为eMBB系统。此外,诸如服务和系统等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在这些服务中,与现有4G系统不同,URLLC服务是5G系统中新考虑的服务,并且与其他服务相比,URLLC服务需要满足超高可靠性(例如,大约10-5的分组错误率)和低延迟(例如,大约0.5毫秒)条件。为了满足如此严格的要求,与eMBB服务相比,URLLC服务可能需要应用更短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考虑使用TTI的各种操作方法。
互联网从作为人在其中生成并且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演变为其中在诸如事物的分布式元素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正出现其中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和云服务器的连接与IoT技术相组合的万物网(Internet ofEverything,IoE)技术。为了实现IoT,需要诸如感测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等的技术元素。因此,最近研究了用于事物之间的连接的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在IoT环境中,可以提供其中通过收集和分析从互联事物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的智能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IT)服务。IoT可以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和各种行业的融合和组合,应用于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高级医疗服务等领域。
因此,正在做出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的各种尝试。例如,通过诸如波束形成、MIMO和阵列天线的方案来实现5G通信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TC)。云无线电接入网(云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5G技术和IoT技术融合的示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在LTE和新引入的NR的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中出现切换(handover)或序列号(sequence number)改变操作时的承载改变中的操作。特别地,如果承载改变的PDCP版本(version)改变是必要的,本公开通过PDCP重建(PDCP re-establishment)操作提供从LTE PDCP到NR PDCP的改变操作以及其相关的操作。
此外,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供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发送延迟的服务,基站需要在终端中快速配置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或双连接(DC)技术。特别地,在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如果这种转变以类似于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现有转变进行操作,则要花大量时间来新建立连接并且激活载波聚合。因此,本公开提出了用于终端在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无延迟地执行载波聚合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本公开中要实现的技术目标不限于上述技术目标,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明显地理解上面未描述的其他技术目标。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数据无线电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的PDCP重建信息的消息,该基站配置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识别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的配置信息是否包括在PDCP重建信息中,以及基于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PDCP重建过程以将作为第一系统的PDCP操作的DRB改变为第二系统的PDCP。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终端,包括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收发器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经由该收发器从基站接收包括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PDCP重建信息的消息,该基站配置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识别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的配置信息是否包括在PDCP重建信息中,以及基于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将作为第一系统的PDCP操作的DRB改变为第二系统的PDCP的PDCP重建过程。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基站改变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的方法,包括确定其中与终端的小区配置被保持的辅小区,并且向终端发送关于该辅小区的控制消息信息。在终端的RRC非激活(RRC inactive)状态下,终端和辅小区之间的小区配置被保持。
此外,在该方法中,控制消息可以是包括指示辅小区的第一SCell列表并指示终端到RRC非激活状态的转变的消息。
此外,在该方法中,控制消息可以是包括指示辅小区的第二SCell列表的RRC连接恢复(RRC connection resume)消息。
此外,在该方法中,RF同步和调谐(tuning)操作可以由终端在辅小区上执行。
此外,在该方法中,辅小区可以是存在于已经建立与终端的RRC连接的基站内的辅小区、或者存在于RAN寻呼区域内的基站内的辅小区。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终端发送对于其中辅小区配置被保持的小区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
此外,在该方法中,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可以包括指示辅小区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SCell列表,并且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终端改变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的方法,包括识别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从基站接收到的控制消息中,基于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在RRC非激活状态保持辅小区的小区配置,以及保持在确定是否保持小区配置中确定的小区配置。
此外,在该方法中,识别是否包括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识别控制消息是否是指示终端到RRC非激活状态的转变的消息,以及识别指示辅小区的第一SCell列表是否被包括在该信息中。
此外,在该方法中,识别是否包括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识别控制消息是否是RRC连接恢复消息、以及识别指示辅小区的第二SCell列表是否被包括在该信息中。
此外,在该方法中,确定是否保持小区配置还可以包括如果识别到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多条信息,则基于最近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是否保持小区配置。
此外,在该方法中,保持小区配置还可以包括保持和调谐辅小区的RF同步。
此外,在该方法中,关于辅小区的信息可以是关于存在于该基站内的辅小区或存在于RAN寻呼区域内的基站内的辅小区的信息。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该基站接收对于其中保持小区配置的辅小区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并且执行CA激活。
此外,在该方法中,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可以包括指示辅小区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SCell列表,并且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发送。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基站,包括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收发器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其中保持与终端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并且向终端发送关于该辅小区的控制消息信息。在终端的RRC非激活状态下,终端和辅小区之间的小区配置被保持。
此外,在基站中,控制消息可以是包括指示辅小区的第一SCell列表并指示终端向RRC非激活状态的转变的消息。
此外,在基站中,控制消息可以是包括指示辅小区的第二SCell列表的RRC连接恢复消息。
此外,在基站中,RF同步和调谐操作可以由终端在辅小区上执行。
此外,在基站中,辅小区可以是存在于已经与终端建立RRC连接的基站内的辅小区,或者存在于RAN寻呼区域内的基站内的辅小区。
此外,在基站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对于其中保持辅小区配置的小区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
此外,在基站中,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可以包括指示辅小区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SCell列表,并且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终端,包括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收发器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识别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从基站接收到的控制消息中,基于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在RRC非激活状态下保持辅小区的小区配置,并且保持在确定是否保持小区配置时确定的小区配置。
此外,在终端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识别控制消息是否是指示终端到RRC非激活状态的转变的消息,并且识别指示辅小区的第一SCell列表是否被包括在该信息中。
此外,在终端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识别控制消息是否是RRC连接恢复消息,并且识别指示辅小区的第二SCell列表是否包括在该信息中。
此外,在终端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如果识别到关于要保持与其的小区配置的辅小区的多条信息,则基于最近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保持小区配置。
此外,在终端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保持和调谐辅小区的RF同步。
此外,在终端中,关于辅小区的信息可以是关于存在于基站内的辅小区或存在于RAN寻呼区域内的基站内的辅小区的信息。
此外,在终端中,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对于其中保持小区配置的辅小区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并且执行CA激活。
此外,在终端中,激活载波聚合(CA)的消息可以包括指示辅小区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SCell列表,并且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发送。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中,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实施最小化PDCP重建操作的方法来优化从LTE PDCP到NR PDCP的改变操作,特别是由于LTE和NR之间的PDCP版本改变而导致的数据的丢失。
在本公开中,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因为当终端进入非激活状态时,基站适当地提供配置信息,所以当终端切换到连接状态时,终端可以快速地执行载波聚合激活。
本公开中可以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显地理解上面未描述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的架构的图。
图1B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1C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的图。
图1D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1E是示出LTE系统中PDCP层中基于推(PUSH-based)的窗口操作的图。
图1F是示出在本公开中提出的指示从LTE PDCP到NR PDCP的改变的整个PDCP重建操作的图。
图1G是示出在本公开中考虑的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1H是示出执行应用本公开的PDCP重建操作的UE操作的图。
图1I是示出已经应用了本公开的UE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J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2A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的架构的图。
图2B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2C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的图。
图2D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2E是描述在本公开中参考的LTE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激活的操作的图。
图2F是示出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在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执行载波聚合的操作的图。
图2G是描述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在非激活状态保持辅小区配置的给定情况的图。
图2HA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UE的整个操作的图。图2HB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UE的整个操作的图。
图2I是示出已经应用了本公开的UE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2J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操作原理。在描述本公开时,如果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被认为使得本公开的要点不必要地模糊,则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此外,已经通过考虑本公开中的功能定义了下面将要描述的术语,并且术语可以取决于用户、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而不同。因此,应该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定义每个术语。
以下,在本公开中,为了描述方便,使用了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标准中定义的术语和名称或者基于3GPP LTE标准修改的术语和名称。然而,本公开不受术语和名称的限制,并且可以同样地适用于符合其他标准的系统。
<实施例1>
图1A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的架构的图。
参考图1A,如图所示,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下一代演进节点B(以下称为“eNB”、“节点B(Node B)”或“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a-25以及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1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1a-35通过eNB 1a-05~1a-20和S-GW 1a-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A中,eNB 1a-05~1a-20对应于现有UMTS系统的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UE 1a-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复杂的功能。在LTE系统中,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包括通过互联网协议的实时业务(诸如IP语音(voice over IP,VoIP))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因此,通过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缓冲器状态、可用发送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来执行调度的设备是必要的。eNB 1a-05~1a-20负责这种设备。通常,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率,LTE系统例如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20MHz带宽中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LTE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以下称为“AMC”)方案,以用于基于UE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在MME 1a-25的控制下,S-GW 1a-30提供数据承载并且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MME除了负责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
图1B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1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分别包括UE和eNB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1b-05和1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1b-10和1b-35、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1b-15和1b-30。PDCP 1b-05和1b-40负责诸如IP头压缩/恢复的操作。PDCP 1b-05、1b-40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头(header)压缩(compression)和解压缩(decompression)功能(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输)
-按序递送(in-sequence delivery)功能(在用于RLC AM的PDCP重建过程中的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序列重新排序(reordering)功能(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发送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duplicate)检测功能(在用于RLC AM的PDCP重建过程中的更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传(retransmission)功能(对于RLC AM,在切换时的PDCP SDU的重传以及在PDCP数据恢复过程中的PDCP SDU的重传(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
-加密(ciphering)和解密(deciphering)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删除功能(上行链路中的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RLC 1b-10、1b-35以适当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并且执行ARQ操作。RL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输)
-ARQ功能(通过ARQ的纠错(仅用于AM数据传输))
-级联(concatenation)、分段(segmentation)和重组(reassembly)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重新分段(re-segmentation)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输))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用于AM数据传输))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MAC 1b-15、1b-30被连接到配置在一个UE中的多个RLC层设备,并且执行将RLCPDU复用到MAC PDU以及从MAC PDU解复用出RLC PDU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和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传输信道上被递送到物理层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从在传输信道上从物理层递送的传输块(TB)解复用出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的UE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padding)功能(填充)
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1b-20、1b-25执行以下操作:对更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更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OFDM符号,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到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PDM符号发送到更高层。
图1C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的图。
参考图1C,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配置有新无线电节点B(以下称为“NR NB”或“NR gNB”)1c-10以及新无线电核心网络(new radio core network,NR CN)1c-05。新无线电用户设备(以下称为“NR UE”或“终端”)1c-15通过NR gNB 1c-10和NR CN1c-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C中,NR gNB 1c-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中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1c-15,并且与现有节点B相比可以提供出色的服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用于通过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缓冲器状态、可用发送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来执行调度的设备,因为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都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NR gNB 1c-10负责该设备。通常,一个NR gNB控制多个小区。为了实现与现有LTE相比的超高速数据传输,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现有最大带宽或更大的带宽,并且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另外移植波束形成技术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基于UE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以下称为“AMC”)方案。NR CN 1c-05执行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建立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配置等功能。除了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NR CN 1c-05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此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结合现有LTE系统来操作。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1c-25。MME连接到基站1c-30,即现有基站。
下文中,LTE系统可以被称为第一系统,并且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第二系统。
图1D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1D,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在UE和NR基站中分别配置有NRPDCP 1d-05和1d-40、NR RLC 1d-10和1d-35以及NR MAC 1d-15和1d-30。NR PDCP 1d-05、1d-40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头压缩和解压缩:仅限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输)
-按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更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传功能(PDCP SDU的重传)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删除功能(上行链路中的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在以上描述中,NR PDCP实体的重新排序功能(重新排序(reordering))指的是基于PDCP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对从更低层接收到的PDCP PDU顺序地重新排序的功能,可以包括以重新排序的序列向更高层递送数据的功能,可以包括通过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PDCP PDU的功能,可以包括向发送侧做出关于丢失的PDCP PDU的状态报告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请求对丢失的PDCP PDU的重传的功能。
NR RLC 1d-10、1d-35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输)
-按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无序递送(Out-of-sequence delivery)功能(上层PDU的无序递送)
-ARQ功能(通过ARQ的纠错)
-级联、分段和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在上面的描述中,NR RLC实体的按序递送功能是指将从更低层接收到的RLC SDU按序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如果一个RLC SDU最初已经被分段为多个RLC SDU并且已经被接收则重组多个RLC SDU并递送重组的RLC SDU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基于RLC序列号(SN)或PDCP SN对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重新排序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通过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向发送侧做出关于丢失的RLC PDU的状态报告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请求对丢失的RLC PDU的重传的功能。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如果存在丢失的RLC SDU则仅将丢失的RLC SDU之前的RLCSDU按序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以下功能:如果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定时器已经到期,则也将在定时器启动之前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按序递送到更高层,或者可以包括以下功能:如果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给定的定时器已经到期,则也将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递送到更高层。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按RLC PDU被接收到的顺序处理RLC PDU(按照到达顺序,而不考虑诸如序列号的顺序),并且将RLCPDU无序地递送到PDCP实体(即无序递送)的功能。此外,当接收到分段时,NR RLC实体可以接收存储在缓冲器中或随后被接收的分段,可以将分段重新配置为一个完整的RLC PDU,可以处理RLC PDU,并且可以将RLC PDU递送到PDCP实体。NR RLC层可以不包括级联功能。可以在NR MAC层中执行级联功能,或者可以用NR MAC层的复用功能来代替级联功能。
在以上描述中,NR RLC实体的无序递送功能可以指将从更低层接收到的RLC SDU直接无序地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如果一个RLC SDU最初已经被分段为多个RLC SDU并且已经被接收则重组该多个RLC SDU并递送重组的RLC SDU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存储接收到的RLC PDU的RLC SN或PDCP SN、对它们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以及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
NR MAC 1d-15、1d-30可以连接到配置在一个UE中的多个NR RLC层设备。NR MAC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和解复用功能(MAC SDU的复用/解复用)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的UE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NR PHY层1d-20、1d-25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对更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更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FDM符号传输到更高层。
图1E是示出LTE系统中PDCP层中的基于推(PUSH-based)的窗口操作的图。
在LTE系统中执行重新排序的方法根据基于推的窗口来操作。这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该窗口基于窗口的下边缘(lower edge)前进的。窗口的下边缘被定义为PDCP序列号和超帧号(hyper frame number,HFN)或最近递送到更高层的COUNT值。这可以被定义为称为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和RX_HFN的变量。在以上描述中,COUNT值被配置为32比特,并且可以被配置具有PDCP序列号和HFN的组合。每当PDCP序列号增加到最大值并且再次被设置为0时,HFN值就会增加1。如图1E的1e-05所示,当从窗口外接收到分组时,该分组可以被认为是旧分组并被丢弃。然而,当在如1e-10中的窗口内接收到分组时,该分组可以被认为是正常分组。在检查分组是否已经被冗余地(redundantly)接收后,可以在PDCP层中执行数据处理。此外,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变量值被递送到更高层的分组的PDCP序列号(或COUNT值)更新,并且因此窗口前进。在上面的描述中,窗口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可以分派给PDCP序列号的空间的一半。例如,如果PDCP序列号的长度是12比特,窗口的大小可以设置为2^(12-1)。在图1E中,诸如1e-05或1e-10的圆圈指示窗口,并且该圆圈内的更小圆圈可以用于确定HFN值。也就是说,具有不同颜色或图案的圆圈可以意味着其具有不同的HFN。
在NR中,与LTE相比,稳定变量已经减小。也就是说,定义为现有PDCP序列号和HFN的值可以被定义为基于COUNT的统一值。作为参考,LTE和NR中的Tx/Rx PDCP状态变量(用于LTE和NR的Tx PDCP状态变量,用于LTE和NR的Rx PDCP状态变量)可以与表1和表2中的那些变量相同。
[表1]
[表2]
图1F是示出在本公开中提出的指示从LTE PDCP到NR PDCP的改变的整个PDCP重建操作的图。
在本公开中,基本上,gNB需要LTE和NR两者。特别地,假设gNB支持LTE PDCP和NRPCDP功能。这对于基于EN-DC模式的非独立方法的NR实现方式至关重要,其中在EN-DC模式下,LTE和NR以双连接(DC)操作。也就是说,支持EN-DC的基站需要支持两种版本的PDCP配置,因为该基站必须同时支持LTE和PDCP功能。基本上,PDCP重建指示承载类型的改变。这可以根据切换的改变过程或序列号(SN)来执行。在本公开中,如果版本相对于作为LTE PDCP操作的DRB x被改变为NR PDCP,则处理整个PDCP重建过程。
回到图1F,在步骤1f-10,UE 1f-01可以在RRC连接状态1f-05下从基站1f-02接收给定的DRB x的配置信息。DRB配置包括相应的DRB x的初始配置。相应的DRB x可以是用于向LTE UE发送数据和从LTE UE接收数据的通道,并且可以包括PDCP、RLC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在步骤1f-15,取决于配置,可以生成DRB x,并且可以在UE 1f-01和基站1f-02之间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在步骤1f-20,当在通过步骤1f-15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诸如切换(handover,HO)的事件发生时,UE 1f-01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消息从基站1f-02接收PDCP重建的指示。RRC重新配置消息对应于承载改变,并且可以指示RLC或逻辑信道的重建或者MAC重置。在本公开中,LTE中的这种PDCP重建操作被定义为第一PDCP重建操作。在步骤1f-25,已经接收到RRC重新配置消息的UE 1f-01的PDCP可以在DRB x的PDCP上执行第一PDCP重建操作,诸如表3中所示的。
[表3]
此外,在步骤1f-30,UE 1f-01可以通过PDCP配置向基站1f-02发送数据和从基站1f-02接收数据,其中通过第一PDCP重建过程应用该PDCP配置。在步骤1f-35,作为LTE操作的UE 1f-01可以通过切换从支持NR的基站1f-02接收用于与NR相关的数据传输的指示。也就是说,需要执行通过NR DRB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消息从基站接收包括NR PDCP设置值的第二PDCP重建指示。例如,PDCP重建配置可以是对相对于DRB x的NR PDCP-config进行新配置的控制消息。在这种情况下,PDCP重建配置还可以包括SDAP层的配置信息(SDAP模式信息、QoS流ID配置信息、反射指示(reflective indication)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在LTE中,当指示从LTE到NR的PDCH改变时,因为不存在SDAP层,所以新SDAP的配置是必要的。当UE 1f-01接收到包括第二PDCP重建指示的RRC消息时,在步骤1f-40,UE 1f-01可以在DRB x上执行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和第二PDCP重建操作。
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是指在LTE PDCP的接收实体中将所有第二组PDCP PDU处理为PDCP SDU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组PDCP PDU是指由于更低层的重建操作而接收到的PDCP PDU。也就是说,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是基于从LTE到NR的PDCP的版本改变来处理在PDCP操作之前接收到的LTE PDCP PDU的步骤。第二组PDCP PDU配置有LTE PDCP格式。因此,在LTE PDCP中执行上述操作,以便正确地解释LTE PDCP头的信息。将使用图1G中的示例来描述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
第二PDCP重建操作是指在接收到从LTE PDCP到NR PDCP的改变的指示之后在UE1f-01的PDCP中执行的操作。例如,可以执行表4中列出的操作。
[表4]
图1G是示出在本公开中考虑的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的示例的图。
由于在图1F中已经描述了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是指在LTEPDCP的接收实体中将所有第二组PDCP PDU处理成PDCP SDU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组PDCP PDU是指由于更低层的重建操作而接收到的PDCP PDU。也就是说,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是基于从LTE到NR的PDCP的版本改变来处理在PDCP操作之前接收到的LTE PDCP PDU的步骤。为了正确地解释LTE PDCP头的信息,因为第二组PDCP PDU配置有LTE PDCP格式,所以在LTE PDCP中执行上述操作。
在图1G中,如果UE 1g-25~1g-40从基站1g-05~1g-20接收PDCP分组,其中基站1g-05~1g-20发送LTE PDCP数据并通过承载重新配置接收NR PDCP中的版本改变的指示,对于给定的原因,例如通过切换,预操作是必要的,使得SDAP不需要区分已经附加SDAP头的分组(在NR PDCP中新接收的一个)和没有附加SDAP头的分组(在LTE PDCP中已经接收的一个)。这是基于图中所示的示例来描述的。基站已经向UE发送其PDCP SN为0、1、2、3、4、5、6和7的PDCP PDU,并且UE还没有从更低层接收对其PDCP SN为4和5的PDCP PDU的确认(acknowledgement)。
1.非透明的SDAP配置(即,如果存在SDAP头内容)
:无序的PDCP SDU(对应于其PDCP SN为6和7的PDCP PDU)被立即递送到上层,使得它们不经过SDAP。这是指其接收还未完成的PDCP SN不处理PDCP SDU 4和5。也就是说,不应用PDCP分组的无损(lossless)。
2.透明的SDAP配置(或者如果没有配置SDAP头)
:UE将无序的PDCP SDU(对应于其PDCP SN为6和7的PDCP PDU)存储在缓冲器中。此后,如果从改变后的NR PDCP接收到其PDCP SN为4和5的PDCP PDU,则UE将这些PDCP PDU按序递送到上层。
如上所述,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是使得SDAP不需要在接收到第二PDCP重建操作之后从基站接收的DRB中区分已经附加SDAP头的分组(在NR PDCP中新接收的一个)和没有附加SDAP头的分组(在LTE PDCP中已经接收的一个)。
图1H是示出执行应用本公开的PDCP重建操作的UE操作的图。
当其中触发切换或SN改变过程的事件发生时,在步骤1h-05已经配置了其与基站的RRC连接的UE可以在步骤1h-10识别从基站接收到的RRC重新配置消息的DRB配置。在步骤1h-15,UE可以识别PDCP重建配置是否被包括在相应的DRB配置中。此外,如果满足第一条件,则在步骤1h-20,UE执行第一PDCP重建操作。在以上描述中,第一条件对应于UE已经从基站接收到LTE PDCP配置的情况,并且将在图1F中描述其详细的操作。相反,如果PDCP重建配置被包括在相应的DRB配置中并且满足第二条件,则在步骤1h-25,UE执行第二PDCP重建预操作。此后,在步骤1h-30,UE执行第二PDCP重建操作。在以上描述中,第二条件对应于UE基于LTE PDCP配置进行操作并且从基站接收NR PDCP配置的指示的情况,将在图1F和1G中描述其详细的操作。
图1I是示出已经应用了本公开的UE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附图,该UE包括射频(RF)处理器1i-10、基带处理器1i-20、存储器1i-30和控制器1i-40。
RF处理器1i-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放大等。也就是说,RF处理器1i-10将从基带处理器1i-2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该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i-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mixer)、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or,DAC)和模数转换器(analogto digital convertor,ADC)。在图1I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该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i-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i-10可以执行波束形成。对于波束形成,RF处理器1i-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的/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一个的相位和大小。此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当RF处理器执行MIMO操作时,其可以接收多个层。
基带处理器1i-20基于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i-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i-20通过解码和解调来从自RF处理器1i-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重构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i-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并且然后通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i-20以OFDM符号单位对从自RF处理器1i-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操作重构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并且通过解调和解码重构接收比特流。
基带处理器1i-20和RF处理器1i-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i-20和RF处理器1i-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1i-20和RF处理器1i-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便支持不同的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1i-20和RF处理器1i-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便处理不同频带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例如,IEEE802.11)、蜂窝网络(例如,LTE)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uper highfrequency,SHF)(例如,2NRHz、NR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1i-3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UE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特别地,存储器1i-30可以存储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接入节点相关的信息。存储器1i-30响应来自控制器1i-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i-40控制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i-40通过基带处理器1i-20和RF处理器1i-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i-4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i-30,并且从存储器1i-3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i-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i-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和控制更高层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诸如应用程序)。
图1J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1j-10、基带处理器1j-20、回程通信单元1j-30、存储器1j-40和控制器1j-50。
RF处理器1j-10执行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1j-10将从基带处理器1j-2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该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j-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在图1J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j-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j-10可以执行波束形成。对于波束形成,RF处理器1j-10可以调整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的/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一个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下行链路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1j-20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解调和解码来从自RF处理器1j-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重构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了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并且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以OFDM符号单位对从自RF处理器1j-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FFT操作重构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并且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重构接收比特流。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1j-30提供了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1j-30物理地将从主基站发送到另一个节点(例如,辅基站、核心网络等)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且将从另一节点接收到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存储器1j-4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1j-40可以存储关于被分配给接入的UE的承载的信息和由接入的UE报告的测量结果。此外,存储器1j-40可以存储信息,即,通过其确定是否向UE提供多个连接的准则。此外,存储器1j-4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1j-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j-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j-50通过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1j-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j-5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j-40,并且从存储器1j-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j-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下是本公开中描述的内容的概要内容。
本公开用于定义从LTE PDCP到NR PDCP的PDCP重建操作。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整个操作可以如下。
1.UE在LTE中建立RRC连接
2.接收指示DRB x配置的控制消息:LTE PDCP配置(LTE PDCP-config)、LTE RLC配置(LTE RLC-config)等。
3.DRB x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4.接收指示DRB x的PDCP的第一重建执行的控制消息(例如,指示切换的控制消息)
5.DRB x的PDCP的第一重建执行
6.DRB x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7.接收指示DRB x的PDCP的第二重建执行的控制消息(例如,对DRB x的NR PDCP-config进行新配置的控制消息)。该消息还可以包括SDAP配置信息。
8.DRB x的第二重建预操作和第二重建操作执行
-预操作(仅在接收实体中的执行)
LTE PDCP接收实体可以将所有第二组PDCP PDU处理成PDCP SDU(第二组PDCP PDU可以指由于更低层的重建操作而接收到的PDCP PDU)。->在LTE PDCP中执行上述操作,以便正确地解释LTE PDCP头的信息。
如果要配置非透明的SDAP(不应用无损),则无序的PDCP SDU将被立即递送到上层,而没有经过SDAP。此外,如果要应用透明的SDAP,则无序的PDCP SDU存储在缓冲器中。->这是为了使得SDAP不需要区分附加了SDAP头的分组(在NR PDCP中新接收的一个)和没有附加SDAP头的分组(在LTE PDCP中已经接收的一个)。
-第二重建操作
9.DRB x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实施例2>
图2A是示出了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的架构的图。
参考图2A,如图所示,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下一代演进节点B(以下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a-25和服务网关(S-GW)2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2a-35通过eNB 2a-05~2a-20和S-GW2a-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2A中,eNB 2a-05~2a-20对应于现有UMTS系统的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UE 2a-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复杂的功能。在LTE系统中,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包括通过互联网协议的实时业务(诸如IP语音(VoIP))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因此,通过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缓冲器状态、可用发送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来执行调度的设备是必要的。eNB 2a-05~2a-20负责这种设备。通常,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率,例如,LTE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20MHz带宽中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LTE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以下称为“AMC”)方案,以用于基于UE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在MME 2a-25的控制下,S-GW 2a-30提供数据承载并且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MME除了负责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
图2B是示出参考其描述本公开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2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分别包括UE和eNB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2b-05和2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2b-10和2b-35、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2b-15和2b-30。PDCP 2b-05和2b-40负责诸如IP头压缩/恢复的操作。PDCP 2b-05、2b-40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输)
-按序递送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过程中的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发送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RLC AM的PDCP重建过程中的更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传功能(对于RLC AM,切换时的PDCP SDU的重传,以及在PDCP数据恢复过程中的PDCP SDU的重传(对于DC的分离承载))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删除功能(上行链路中的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RLC 2b-10、2b-35以适当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并且执行ARQ操作。RL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输)
-ARQ功能(通过ARQ纠错(仅用于AM数据传输))
-级联、分段和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输))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用于AM数据传输))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MAC 2b-15、2b-30连接到配置在一个UE中的多个RLC层设备,并且执行将RLC PDU复用到MAC PDU以及从MAC PDU解复用出RLC PDU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和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传输信道上被递送到物理层的传输块(TB)/从在传输信道上从物理层递送的传输块(TB)中解复用出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的UE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物理层(PHY)2b-20、2b-25执行以下操作:对更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更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OFDM符号,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到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PDM符号发送到更高层。
图2C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的图。
参考图2C,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被配置有新无线电节点B(以下称为“NR NB”或“NR gNB”)2c-10和新无线电核心网络(NR CN)2c-05。新无线电用户设备(以下称为“NR UE”或“终端”)2c-15通过NR gNB 2c-10和NR CN 2c-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2C中,NR gNB 2c-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中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2c-15,并且与现有节点B相比可以提供出色的服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用于通过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缓冲器状态、可用发送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来执行调度的设备,因为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都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NR gNB 2c-10负责该设备。通常,一个NR gNB控制多个小区。为了实现与现有LTE相比的超高速数据传输,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现有最大带宽或更大的带宽,并且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另外移植波束形成技术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基于UE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以下称为“AMC”)方案。NR CN 2c-05执行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建立和QoS配置等的功能。除了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NR CN 2c-05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此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结合现有LTE系统来操作。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2c-25。MME连接到eNB2c-30,即现有基站。
图2D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2D,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在UE和NR基站中分别配置有NRPDCP 2d-05和2d-40、NR RLC 2d-10和2d-35、以及NR MAC 2d-15和2d-30。NR PDCP 2d-05、2d-40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输)
-按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更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传功能(PDCP SDU的重传)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删除功能(上行链路中的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在以上描述中,NR PDCP实体的重新排序功能(重新排序)指的是基于PDCP序列号(SN)对从更低层接收的PDCP PDU进行顺序重新排序的功能,可以包括以重新排序的序列向更高层递送数据的功能,可以包括通过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PDCP PDU的功能,可以包括向发送侧做出关于丢失的PDCP PDU的状态报告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请求对丢失的PDCP PDU的重传的功能。
NR RLC 2d-10、2d-35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输)
-按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无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无序递送)
-ARQ功能(通过ARQ的纠错)
-级联、分段和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在上面的描述中,NR RLC实体的按序递送功能是指将从更低层接收到的RLC SDU按序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如果一个RLC SDU最初已经被分段为多个RLC SDU并且已经被接收则重组多个RLC SDU并递送重组的RLC SDU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基于RLC序列号(SN)或PDCP SN对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重新排序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通过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向发送侧做出关于丢失的RLC PDU的状态报告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请求丢失的RLC PDU的重传的功能。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如果存在丢失的RLC SDU则仅将丢失的RLC SDU之前的RLCSDU顺序地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以下功能:如果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定时器已经到期,则将在定时器启动之前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按序递送到更高层,或者可以包括以下功能:如果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给定的定时器已经到期,则将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递送到更高层。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按RLC PDU被接收到的顺序处理RLC PDU(按照到达顺序,而不考虑诸如序列号的顺序)并且将RLC PDU无序地递送到PDCP实体(即无序递送)的功能。此外,当接收到分段时,NR RLC实体可以接收存储在缓冲器中或随后被接收的分段,可以将分段重新配置为一个完整的RLC PDU,可以处理RLC PDU,并且可以将RLC PDU递送到PDCP实体。NR RLC层可以不包括级联功能。可以在NRMAC层中执行级联功能,或者可以用NR MAC层的复用功能来代替级联功能。
在以上描述中,NR RLC实体的无序递送功能可以指将从更低层接收到的RLC SDU直接无序地递送到更高层的功能。此外,NR RLC实体可以包括如果一个RLC SDU最初已经被分段为多个RLC SDU并且已经被接收则重组该多个RLC SDU并递送重组的RLC SDU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存储接收的RLC PDU的RLC SN或PDCP SN、对它们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以及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
NR MAC 2d-15、2d-30可以连接到配置在一个UE中的多个NR RLC层设备。NR MAC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和解复用功能(MAC SDU的复用/解复用)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的UE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NR PHY层2d-20、2d-25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对更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更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到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FDM符号传输到更高层。
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当UE做出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UE无延迟地执行载波聚合激活的方法。
从网络角度看,如果UE想要尽可能快地对相应的UE的载波聚合进行激活(activate)和去激活(deactivate),但是UE做出了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则基于当做出从先前的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的操作来进行配置是可能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UE必须执行对载波聚合进行新的重新配置的所有过程。这作为对激活快速载波聚合的目标的限制。首先,描述LTE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并提出解决方案。
图2E是描述在本公开中参考的LTE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激活的操作的图。
参考图2E,如果存在下行链路数据,在步骤2e-05,UE 2e-01可以从基站2e-02接收寻呼。此外,在步骤2e-10至步骤2e-20,UE 2e-01可以执行用于建立RRC连接的步骤。也就是说,在步骤2e-10,UE 2e-01可以向基站2e-02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在步骤2e-15,UE 2e-01可以从基站2e-02接收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此外,在步骤2e-20,UE 2e-01可以向基站2e-02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如果来自UE 2e-01的数据出现,则可以省略接收寻呼的步骤(步骤2e-05)。在步骤2e-25,UE 2e-01通过步骤2e-05至2e-20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此后,基站2e-02可以从UE 2e-01接收UE能力(UE capability),并且可以确定是否配置用于相应的UE中的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在步骤2e-30和2e-35,基站2e-02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过程(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和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来指示UE 2e-01中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配置。此后,在步骤2e-40,基站2e-02可以确定所配置的辅小区当中的实际上必要的定时,并且可以向UE 2e-01发送指示对载波聚合的激活的MAC CE。
在当前的LTE系统中,激活辅小区(SCell)的载波聚合会出现时间延迟。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主服务小区在辅小区中激活载波聚合之前发送所有数据,所以辅小区没有被优化和配置。也就是说,UE并不总是处于RRC连接状态,而是可以做出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另外应用辅小区的载波聚合。总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执行通过辅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1.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出现
2.UE做出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
3.基站确定辅小区的载波聚合
4.在接收到辅小区的载波聚合激活信号后,通过相应的小区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5.UE做出到空闲状态的转变(在转变到非激活状态后或者在经过给定的时间后)
此外,在LTE中,通过RRC消息来配置辅小区的载波聚合,并且所配置的小区的初始状态被设置为去激活(关闭(off))。相应的小区的载波聚合通过其中递送了基站所需的定时的MAC CE激活(打开(on))。在载波被实际激活后,时间延迟在MAC CE的传输、和数据发送与接收的出现之间发生。该时间延迟是以下过程所花的时间。
1.MAC CE传输延迟
2.MAC CE处理时间
3.辅小区的UE RF同步和调谐时间
4.实际的传输
如果UE做出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与所列出的过程相比,整体消耗延迟时间可能大得多。其原因是首先需要包括用于UE接收RRC重新配置消息的过程。
图2F是示出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在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下执行载波聚合的操作的图。
如果在LTE或NR系统中,UE处于非激活状态,则可以考虑使用UE上下文(UEcontext)的方法。也就是说,当UE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时,基站可以指示UE应该保持辅小区的配置。也就是说,基站确定辅小区的配置必须被保持的配置,并且向UE递送相应的列表。该列表可以与UE在连接状态下从基站接收到的辅小区的配置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在UE进入非激活状态的定时处提供合适的辅小区配置。如果已经接收到列表并且进入非激活状态的UE再次做出到连接状态的转变,则该UE快速地在所配置的列表的辅小区上执行载波聚合。作为其方法,本公开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法。
1.选项1
-在恢复过程期间,UE执行在包括在RRC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或RRC连接释放(RRC connection release))中配置的列表中的所有辅小区/载波上主动执行RF同步和调谐的操作,其中在该RRC消息中,基站指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例如,接收寻呼或将上行链路数据存储在缓冲器中)。
-对于已经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的UE,基站立即通过MAC CE激活给定的辅小区的载波聚合。
2.选项2
-基站在指示UE应该做出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的恢复消息(Resumemessage)中显式地(explicitly)配置给定的辅小区的载波聚合(可以包括对于其载波聚合将被激活的辅小区或多个候选辅小区)。
-对于已经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的UE,基站立即通过MAC CE激活给定的辅小区的载波聚合。
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因为UE执行在配置的辅小区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的操作,所以这两种方法可以减小相应的操作所需的时间延迟。将通过图2F描述详细的操作。
参考图2F,如果下行链路数据存在,则在步骤2f-05,UE 2f-01可以从基站2f-02接收寻呼。此外,在步骤2f-10至2f-20,UE 2f-01可以执行用于建立RRC连接的步骤。也就是说,在步骤2f-10,UE 2f-01可以向基站2f-02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在步骤2f-15,UE 2f-01可以从基站2f-02接收RRC连接建立消息。此外,在步骤2f-20,UE 2f-01可以向基站2f-02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如果来自UE 2f-01的数据出现,则可以省略接收寻呼的步骤(步骤2f-05)。在步骤2f-25,UE 2f-01通过步骤2f-05至2f-20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此后,基站2f-03从UE 2f-01接收UE能力,并且可以确定是否配置用于相应的UE中的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在步骤2f-30和2f-35,基站2f-03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过程(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和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来指示用于UE 2f-01中的载波聚合的辅小区配置。例如,假设包括编号2、3、4和5辅小区的设置值。此后,基站2f-02可以确定所配置的辅小区当中实际上必要的定时,并且可以在步骤2f-40向UE 2f-01发送指示对载波聚合的激活的MAC CE。例如,可以指示编号2、3和4辅小区的载波聚合激活。此后,所配置的辅小区被激活,并且通过相应的小区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此后,在步骤2f-45,基站2f-02可以指示UE 2f-01由于某种原因(诸如下行链路数据的缺失)应该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RRC连接重新配置、RRC连接释放消息或相应的不同RRC消息可以用于该指示。例如,RRC消息可以包括用于需要在编号2和3辅小区中被保持的配置的指示。在步骤2f-50,UE 2f-01可以向基站2f-02发送对于该消息的确认消息(例如,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RRC连接释放完成(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消息),并且可以在步骤2f-55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此后,在步骤2f-60,如果下行链路数据存在,则UE 2f-01可以从基站2f-02接收寻呼。此外,UE可以执行用于建立RRC连接的步骤。准确地说,UE可以执行用于从非激活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的恢复过程(Resume procedure)。首先,在步骤2f-65,UE 2f-01向基站2f-02发送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消息)。在步骤2f-70,UE 2f-01从基站2f-02接收恢复消息(RRC连接恢复(RRC connectionresume)消息)。恢复消息可以包括用于辅小区的载波聚合激活的配置信息。例如,恢复消息可以包括编号2辅小区的载波聚合配置信息。该信息可以不同于在步骤2f-45由基站2f-02提供的信息。此后,在步骤2f-75,UE 2f-01可以通知基站2f-02恢复完成(ResumeComplete),并且可以发送消息以请求连接重新配置。RRC恢复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消息或RRC连接重建完成(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消息或者包括该信息的另一RRC消息可以用于该消息。
在非激活状态期间,UE 2f-01根据本公开中提出的两种方法执行以下操作中的每一个。
1.UE 2f-01可以在由基站2f-02在步骤2f-45配置的辅小区上执行匹配RF同步和调谐的操作。
2.UE 2f-01可以在由基站2f-02在步骤2f-70配置的辅小区上执行匹配RF同步和调谐的操作。
UE 2f-01通过这些过程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2f-80)。此后,通过指示基站2f-02的载波聚合激活的MAC CE激活给定的辅小区的载波聚合(步骤2f-85)。在步骤2f-90,UE通过相应的小区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图2G是描述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其中在非激活状态保持辅小区配置的给定情况的图。
基本上,当UE做出从非激活状态或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转变时,尽管基站提供了给定的辅小区的载波聚合设置值,但是UE不能期望配置的相应的辅小区的链路特性。因此,尽管UE应用了所配置的相应的辅小区,但是不能保证性能。在本公开中,假设由基站配置的辅小区是基于由该基站拥有的信息存在于基站内的辅小区,或者是在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配置的。当在网络中实现这些辅小区时,将通过考虑该条件来配置它们。
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情况,即,能够配置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基站可以列举如下。
1.配置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基站是指示UE中的非激活状态的服务小区2g-10
2.存在于RAN寻呼区域内的基站2g-10~2g-35
3.存在于新定义的第一小区组内的基站2g-10~2g-25
RAN寻呼区域是当UE在非激活状态下操作时共享UE的UE上下文的小区的集合。对于处于非活动状态的UE 2g-05,存在于相应的区域内的基站可以指示到连接状态的转变。第一小区组包括指示UE中的非激活状态的服务小区,并且可以包括小于或等于RAN寻呼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此外,RAN寻呼区域和新定义的第一小区组需要是能够保证对于UE的快速载波聚合激活配置的性能的小区的集合。也就是说,由基站配置的辅小区包括基于由该基站拥有的信息存在于基站内的辅小区,或者包括尽管UE连接在相应的小区中但尽管配置的载波聚合被激活但是在性能得到保证时配置的小区的集合。
图2HA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UE的整个操作的图。图2HB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UE的整个操作的图。
本公开具有在从非激活状态(RRC非激活(RRC INACTIVE)状态)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下快速地执行载波聚合的目标,并且提供几种类型的信令以及接收相应的信令的UE的操作。
在步骤2h-05,UE识别其中基站指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的消息是否包括指示载波聚合配置的第一SCell配置列表。第一SCell配置列表是被包括在指示去激活的RRC消息中的消息,并且指示即使在UE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后UE应该在配置的列表的SCell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操作。如果该消息包括第一SCell配置列表,则在步骤2h-10,UE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并在配置的SCell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操作。此后,在步骤2h-15,由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的出现的原因,UE执行与基站的RRC连接,即恢复操作。当基站发送RRC恢复消息或RRC重建消息时,执行该操作。在步骤2h-20,UE识别包括给定的SCell的载波聚合配置的第二SCell配置列表是否已经被包括在该消息中。第二SCell配置列表可以与第一SCell配置列表相同或不同。如果第二SCell配置列表存在,则在步骤2h-25,UE在被包括在相应的SCell列表中的小区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操作。此后,在步骤2h-30,UE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在步骤2h-35,UE可以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三SCell配置列表的MAC CE以用于载波聚合激活。此外,在步骤2h-40,UE激活相应的小区并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如果在步骤2h-20第二SCell配置列表不存在于指示RRC连接或恢复的消息中,则在步骤2h-45,UE在被包括在步骤2h-05接收的第一SCell配置列表中的小区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操作。此后,在步骤2h-50,UE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在步骤2h-55,UE可以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三SCell配置列表的MAC CE以用于载波聚合激活。此外,在步骤2h-60,UE激活相应的小区并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如果在步骤2h-05,第一SCell配置列表不存在于指示去激活的RRC消息中,则在步骤2h-65,UE做出到非激活状态的转变。在步骤2h-70,由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的出现的原因,UE执行与基站的RRC连接,即恢复操作。当基站发送RRC恢复消息或RRC重建消息时,该操作被执行。在步骤2h-75,UE识别包括给定的SCell的载波聚合配置的第二SCell配置列表是否已经被包括在该消息中。如果第二SCell配置列表存在,在步骤2h-80,UE在被包括在相应的SCell列表中的小区上执行RF同步和调谐操作。此后,在步骤2h-85,UE做出到RRC连接状态的转变。在步骤2h-90,UE可以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三SCell配置列表的MAC CE以用于载波聚合激活。此外,在步骤2h-95,UE激活相应的小区并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如果在步骤2h-75第二SCell配置列表不存在于指示RRC连接或恢复的消息中,则在步骤2h-100,UE执行LTE中的现有操作。也就是说,基站再次从UE接收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消息。UE接收SCell的配置,接收指示相应的小区的激活的MAC CE,执行RF同步和调谐,并且然后与相应的小区一起执行数据传输(步骤2e-30~2e-40)。
图2I是示出已经应用了本公开的UE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附图,该UE包括射频(RF)处理器2i-10、基带处理器2i-20、存储器2i-30和控制器2i-40。
RF处理器2i-10执行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放大等。也就是说,RF处理器2i-10将从基带处理器2i-2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该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i-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在图2I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该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i-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i-10可以执行波束形成。对于波束形成,RF处理器2i-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的/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一个的相位和大小。此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当RF处理器执行MIMO操作时,其可以接收多个层。
基带处理器2i-20基于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i-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i-20通过解调和解码来从自RF处理器2i-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重构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i-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并且然后通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i-20以OFDM符号单位对从自RF处理器2i-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操作重构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并且通过解调和解码重构接收比特流。
基带处理器2i-20和RF处理器2i-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i-20和RF处理器2i-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2i-20和RF处理器2i-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便支持不同的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2i-20和RF处理器2i-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便处理不同频带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例如,IEEE802.11)、蜂窝网络(例如,LTE)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NRHz、NR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2i-3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UE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特别地,存储器2i-30可以存储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接入节点相关的信息。存储器2i-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i-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i-40控制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i-40通过基带处理器2i-20和RF处理器2i-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i-4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2i-30,并且从存储器2i-3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2i-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2i-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更高层的应用处理器(AP)(诸如应用程序)。
图2J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2j-10、基带处理器2j-20、回程通信单元2j-30、存储器2j-40和控制器2j-50。
RF处理器2j-10执行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2j-10将从基带处理器2j-2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该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j-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在图2J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j-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j-10可以执行波束形成。对于波束形成,RF处理器2j-10可以调整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的/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一个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下行链路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2j-20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j-20通过解调和解码来从自RF处理器2j-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重构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了OFDM方案,则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并且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j-20以OFDM符号单位对从RF处理器2j-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FFT操作重构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并且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重构接收比特流。基带处理器2j-20和RF处理器2j-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j-20和RF处理器2j-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2j-30提供了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2j-30物理地将从主基站发送到另一个节点(例如,辅基站、核心网络等)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且将从另一节点接收到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存储器2j-4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2j-40可以存储关于被分配给接入的UE的承载的信息和接入的UE报告的测量结果。此外,存储器2j-40可以存储信息,即,通过其确定是否向UE提供多个连接的准则。此外,存储器2j-4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j-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j-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j-50通过基带处理器2j-20和RF处理器2j-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2j-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j-5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2j-40,并且从存储器2j-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2j-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已经给出了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以便容易地描述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但是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是,除了所公开的实施例之外,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其他修改的示例也是可能的。
已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尽管已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它们以共同的含义使用以便容易地描述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但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是,除了所公开的实施例之外,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其他的修改示例也是可能的。
Claims (12)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用于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辅小区(SCell)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从基站接收指示所述终端的RRC非活动状态的配置的RRC释放消息;
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从RRC连接状态进入RRC非活动状态;
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RRC连接的RRC恢复消息;
识别所述RRC恢复消息是否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
在所述RRC恢复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的情况下,保持所述至少一个SCell;以及
基于所述RRC恢复消息,从RRC非活动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RRC连接被恢复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SCell被配置为处于去激活状态,并且
其中,基于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指示从基站接收到激活,所述至少一个SCell被激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请求所述RRC连接的恢复的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RRC恢复消息是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而接收到的。
4.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用于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辅小区(SCell)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向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终端的RRC非活动状态的配置的RRC释放消息;以及
向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从RRC连接状态进入RRC非活动状态的终端发送用于恢复RRC连接的RRC恢复消息,
其中,所述RRC释放消息指示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恢复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SCell基于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被保持,并且
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RRC恢复消息,从RRC非活动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指示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激活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SCell基于所述MAC CE,从去激活状态被激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终端接收请求所述RRC连接的恢复的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RRC恢复消息是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被发送的。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用于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辅小区(SCell)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经由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指示所述终端的RRC非活动状态的配置的RRC释放消息;
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从RRC连接状态进入RRC非活动状态;
经由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RRC连接的RRC恢复消息;
识别所述RRC恢复消息是否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
在所述RRC恢复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的情况下,保持所述至少一个SCell;以及
基于所述RRC恢复消息,从RRC非活动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
其中,在所述RRC连接被恢复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SCell被配置为处于去激活状态,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指示从基站接收到激活,激活所述至少一个SCel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收发器,向基站发送请求所述RRC连接的恢复的请求消息,并且
其中,所述RRC恢复消息是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而接收到的。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向终端发送用于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辅小区(SCell)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经由所述收发器,向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终端的RRC非活动状态的配置的RRC释放消息;以及
经由所述收发器,向基于所述RRC释放消息从RRC连接状态进入RRC非活动状态的终端发送用于恢复RRC连接的RRC恢复消息,
其中,所述RRC释放消息指示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恢复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SCell基于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配置的信息被保持,并且
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RRC恢复消息,从RRC非活动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收发器,向终端发送指示所述至少一个SCell的激活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SCell基于所述MAC CE,从去激活状态被激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收发器,从终端接收请求所述RRC连接的恢复的请求消息,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经由所述收发器向终端发送所述RRC恢复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93029.1A CN117715135A (zh) | 2017-08-10 | 2018-08-09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101945 | 2017-08-10 | ||
KR1020170101945A KR102376115B1 (ko) | 2017-08-10 | 2017-08-10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버전 변경에 따른 재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PCT/KR2018/009121 WO2019031883A1 (ko) | 2017-08-10 | 2018-08-09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재수립 방법 및 장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93029.1A Division CN117715135A (zh) | 2017-08-10 | 2018-08-09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4340A CN111034340A (zh) | 2020-04-17 |
CN111034340B true CN111034340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527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1898.1A Active CN111034340B (zh) | 2017-08-10 | 2018-08-09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CN202311193029.1A Pending CN117715135A (zh) | 2017-08-10 | 2018-08-09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93029.1A Pending CN117715135A (zh) | 2017-08-10 | 2018-08-09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330660B2 (zh) |
EP (1) | EP3654729A4 (zh) |
KR (1) | KR102376115B1 (zh) |
CN (2) | CN111034340B (zh) |
WO (1) | WO20190318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76115B1 (ko) * | 2017-08-10 | 2022-03-1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버전 변경에 따른 재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413639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可达性管理方法、核心网及接入网 |
CN109548194B (zh) * | 2017-08-17 | 2021-07-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WO2019033399A1 (zh) * | 2017-08-18 | 2019-02-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反射业务质量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0786074B (zh) * | 2017-09-28 | 2024-10-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11576085B2 (en) | 2017-10-25 | 2023-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enhancements in new radio |
US11546798B2 (en) * | 2018-05-17 | 2023-01-03 | Ntt Docomo, Inc. | Network node |
CN118354384A (zh) * | 2018-06-19 | 2024-07-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装置 |
EP3799515B1 (en) * | 2018-06-28 | 2022-10-26 | Kyocera Corporation |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rrc idle mode |
KR20200017110A (ko) | 2018-08-08 | 2020-02-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유실 없이 pdcp의 버전을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3911100A4 (en) * | 2019-01-10 | 2022-01-19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
EP3912407A4 (en) * | 2019-01-17 | 2022-08-03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DEVICE AND SYSTEMS FOR DATA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13225361B (zh) * | 2020-01-21 | 2022-1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JP2024512073A (ja) | 2021-04-02 | 2024-03-18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機器 |
CN115278929A (zh) * | 2021-04-30 | 2022-11-0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KR20230146405A (ko) * | 2022-04-12 | 2023-10-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더넷 헤더 압축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의 pdcp 재수립 절차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3309A1 (en) * | 2013-04-02 | 2014-10-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ell change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5075314A (zh) * | 2013-02-13 | 2015-11-18 | 株式会社Kt | 激活或去激活小小区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230077A (zh) * | 2013-04-12 | 2016-01-06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双重连接的pdcp操作 |
WO2016056869A1 (ko) * | 2014-10-10 | 2016-04-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979601A (zh) * | 2015-03-11 | 2016-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授权辅助接入进行基站的数据调度的装置和方法 |
CN105992285A (zh) * | 2015-01-30 | 2016-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状态切换方法及终端 |
WO2016159731A1 (ko) * | 2015-04-03 | 2016-10-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른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이용한 다중 연결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GB201621072D0 (en) * | 2016-12-12 | 2017-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NR QOS handl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25083B2 (ja) * | 2013-03-22 | 2018-05-16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二重接続モード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ーを行う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
US9538575B2 (en) * | 2014-01-30 | 2017-01-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WO2016021822A1 (en) | 2014-08-07 | 2016-02-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acket data unit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me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16021820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ordering function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142920B2 (en) | 2015-08-24 | 201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96126A1 (en) | 2016-05-12 | 2017-11-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ght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09262B2 (en) * | 2017-07-20 | 2021-08-31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09438B2 (en) * | 2017-07-28 | 2021-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to optimize SCell configuration and activation through UE idle mode SCell measurements and quick reporting |
WO2019031751A1 (en) * | 2017-08-10 | 2019-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ALIZING A PDCP ENTITY ASSOCIATED WITH A UM RLC ENT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
KR102376115B1 (ko) * | 2017-08-10 | 2022-03-1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버전 변경에 따른 재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9031948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MAKING A MEDIA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CONFIGURED MEDIA FOR USER EQUIPMENT |
WO2020167203A1 (en) * | 2019-02-14 | 2020-08-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scell state during ue suspend/resume |
US20220264686A1 (en) * | 2019-11-07 | 2022-08-18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scg) suspension and resumption or primary secondary cell (pscell) deactivation and activation |
-
2017
- 2017-08-10 KR KR1020170101945A patent/KR102376115B1/ko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09 WO PCT/KR2018/009121 patent/WO2019031883A1/ko unknown
- 2018-08-09 US US16/638,085 patent/US113306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9 CN CN201880051898.1A patent/CN111034340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09 EP EP18844633.0A patent/EP365472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8-09 CN CN202311193029.1A patent/CN11771513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4-07 US US17/715,839 patent/US11751271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9-01 US US18/460,455 patent/US1220733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5314A (zh) * | 2013-02-13 | 2015-11-18 | 株式会社Kt | 激活或去激活小小区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4163309A1 (en) * | 2013-04-02 | 2014-10-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ell change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5103610A (zh) * | 2013-04-02 | 2015-11-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变化过程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20150137064A (ko) * | 2013-04-02 | 2015-1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변경 절차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5230077A (zh) * | 2013-04-12 | 2016-01-06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双重连接的pdcp操作 |
WO2016056869A1 (ko) * | 2014-10-10 | 2016-04-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992285A (zh) * | 2015-01-30 | 2016-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状态切换方法及终端 |
CN105979601A (zh) * | 2015-03-11 | 2016-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授权辅助接入进行基站的数据调度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6159731A1 (ko) * | 2015-04-03 | 2016-10-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른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이용한 다중 연결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GB201621072D0 (en) * | 2016-12-12 | 2017-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NR QOS handl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36331_CR2635_(Rel-14)_R2-1701547_Introduction of user inactivity timer".3GPP tsg_ran\WG2_RL2.2017,全文. * |
"R2-1704846".《3GPP tsg_ran\wg2_rl2》.2017, * |
Ericsson.NR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procedure and signalling baseline.《3GPP tsg_ran WG2_RL2》.2017, * |
Ericsson.R2-1706571 "RRC procedure and signalling for harmonised bearers".《3GPP tsg_ran\WG2_RL2》.201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031883A1 (ko) | 2019-02-14 |
US12207334B2 (en) | 2025-01-21 |
EP3654729A4 (en) | 2020-07-01 |
KR102376115B1 (ko) | 2022-03-18 |
US20220232657A1 (en) | 2022-07-21 |
CN117715135A (zh) | 2024-03-15 |
US20230422333A1 (en) | 2023-12-28 |
EP3654729A1 (en) | 2020-05-20 |
CN111034340A (zh) | 2020-04-17 |
US11330660B2 (en) | 2022-05-10 |
US20200221526A1 (en) | 2020-07-09 |
KR20190017309A (ko) | 2019-02-20 |
US11751271B2 (en) | 2023-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34340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建pdcp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425202B (zh) |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分类和处理sdap控制pdu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1113441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DCP control data in system supporting high-reliability low-latency service | |
US1225626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9038753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acket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77071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lossless PDCP version chang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47042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加密和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43236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tivation of RLC lay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91771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tivation of RLC lay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1013178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669201A (zh) |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条件PSCell改变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428492A (zh) | 回程与接入孔组合系统中向分布式单元分配ip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5006342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ac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10125854A (ko)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r에서 en-dc로 핸드오버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US2023013326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dcch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through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trps)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3020940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performing header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procedur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20052244A (ko)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intra-band UL CA를 고려한 Uplink Tx direct current location을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