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907B - 紧凑型组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组合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3907B CN111033907B CN201780094211.8A CN201780094211A CN111033907B CN 111033907 B CN111033907 B CN 111033907B CN 201780094211 A CN201780094211 A CN 201780094211A CN 111033907 B CN111033907 B CN 1110339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onnector
- opening
- section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50000003071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可在高配合力下与互补连接器配合的紧凑型连接器。连接器(100)可具有壳体(102),壳体具有:构件(104),其具有多个侧面(106)和在第一侧面(110)处的开口(108);和从第一侧面(110)安装到构件(104)且具有多个壁(116)以界定开口(108)的框架(114)。框架(114)可由能经受在配合期间施加于连接器(100)的力的材料制成。构件(104)可由强度较小的材料制成,例如具有薄壁(116)的塑料,以实现紧凑的连接器。框架(114)和构件(104)可具有接合特征,包括可帮助将框架(114)安装到构件(104)的闩锁、互补倒角和斜切特征和防止框架(114)及构件(104)脱离接合的锁定特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互连电子组件的电气互连系统,例如包括电连接器的那些电气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被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通常,将系统制造为单独的电子子组件,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可以更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益,电子子组件可以与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已知的用于连接若干PCB的布置方式是用一个PCB作为背板。可以通过背板连接称为“子板”或“子插件板”的其它PCB。
与连接多个子组件相关联的电连接器有各种类型。例如,电能连接器在互连的PCB之间传输电力;信号连接器在互连的PCB之间传输操作信号。传导元件可以被成形且定位以承载信号或电能,其中传导元件配置成承载更宽的电能以支持更高的电流。信号导体除了较窄之外还可以相对于其它信号导体或较宽的指定用于接地的传导元件进行定位,以便在信号导体中提供期望的阻抗。将信号传导元件和电能传导元件都集成在一个连接器中的组合连接器也是已知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各方面涉及改进的互连系统。发明人已经认识并意识到用于配置连接器以减小尺寸或增加连接器的可靠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一起使用、分开使用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使用。
因此,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由该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所述多个传导元件中的每个具有配合端、与配合端相反的安装端、以及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壳体可以具有构件,所述构件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第一开口。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可以在第一开口内暴露。第一开口可以具有被所述构件的一部分隔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侧面安装到所述构件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具有限定第二开口的多个壁。第二开口可以与第一开口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和安装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可以包括壳体和由所述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所述多个传导元件中的每个包括配合端、与配合端相反的安装端、以及在配合端与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壳体可以具有构件,所述构件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可以由周边界定。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具有多个壁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安装到所述构件,并且框架的所述多个壁与所述构件的周边对准。所述框架的特征可以在所述周边处与所述构件的特征互锁。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安装端可以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口内暴露。
在另一方面,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制造包括壳体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开口的构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从第一侧面将具有多个壁的金属框架安装到构件,以界定开口。安装过程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构件移动所述框架,以使所述框架上的闩锁与所述构件上的互补闩锁接合,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侧面,接合所述框架的边缘与所述构件的边缘以使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进一步使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接合开口中的突起,由此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运动被阻挡。
前述内容是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非限制性概述。
附图说明
附图并非旨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几乎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数字表示。为了清楚起见,并非每个组件都在每个附图中被标记。在图中:
图1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的透视图;
图1C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框架的放大透视图;
图1D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互锁特征的放大正视图;
图2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B是要安装到图2A中的连接器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透视图;
图4A-4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3中的连接器的安装步骤;
图4E是图4C中用4E标记的圆圈区域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意识到电连接器的设计可以支持电子工业中对更小、更快和功能上更复杂的电子系统的需求。发明人认识到,尽管包含多个传导元件但是较小的连接器可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例如,减少连接器壳体壁上的材料可以减小连接器的尺寸,从而实现更小的电子系统。然而,发明人还认识并意识到,功能复杂的系统将多个传导元件包装到连接器中以满足尺寸限制。大量的传导元件需要相对较大的力才能插入并配合互补的连接器。对于组合连接器,这些力可能特别大。增加的插入力和配合力单独地且与厚度减小的连接器壳体结合地增加在配合操作期间连接器未对准会损坏连接器壳体的风险,这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意识到这样一种连接器设计,其可以满足对减小尺寸的连接器的需求而不会出现不可接受的损坏风险。
根据一些实施例,连接器可具有框架,该框架安装至接收传导元件的壳体构件。壳体构件可以是全部或部分绝缘的,并且可以具有相对薄的壁。例如,本文所述类型的现代组合连接器可具有大约2mm厚(例如1.8mm)的壁,该壁围绕形成配合接口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可具有较薄的壁(例如1.0mm或更小)。这些壁可以在开口周围建立周边,在该开口中可以暴露传导元件的配合端以形成配合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可以被分成多个区段。在组合连接器中,信号和电能导体可以被暴露在不同的区段中。
不管具体的连接器构造如何,框架都可以与壳体构件中的开口的周边对准。如果在配合过程中未对准,则插入开口中的互补连接器将接触框架,而不是壳体构件的壁。框架可以由比壳体构件的薄壁更坚固的材料制成。作为特定示例,壳体构件可以由不厚于1.0mm的塑料壁制成。框架例如可以由压铸金属制成。
可以使用框架上的特征和接合框架的壳体构件上的特征而将框架固定到壳体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特征可以包括在使用中抵抗框架和壳体构件脱离的锁定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和壳体构件可分别具有闩锁特征和闩锁接收特征,以提供足够的保持力以避免意外的框架分离。闩锁特征和闩锁接收部件可选地可以包括防止解锁的锁。替代地或附加地,框架和壳体构件上的接合特征可包括在一个组件上具有燕尾形横截面的肋、以及在另一组件上接收肋的配合槽。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接合,接合特征就可以阻止框架相对于构件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侧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和壳体构件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在安装接口处可具有互补的倒角和斜切特征。接合倒角和斜切特征可以帮助将框架安装到壳体构件。此外,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框架的安装,因为这些特征将把框架和壳体构件推向一起的沿安装方向的力转换成使框架和安装构件中的开口对准以使闩锁特征对准并接合的侧向力。
这种构造技术可以与具有高插入力的连接器一起使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信号导体和/或接地导体代替或补充,连接器可具有其它配合元件,因为这样的附加配合元件可增加插入力。作为示例,连接器可以具有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配置成与互补连接器的互补引导构件接合,以使所述连接器与互补连接器对准。引导构件可选地可以配置成使所述连接器极化,使得两个互补连接器只能单向装配。引导构件可以与壳体构件一体地模制。可替代地,引导构件可以单独地形成并安装到邻近于壳体构件的印刷电路板。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引导构件可以与框架一体地模制。
所述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合适样式的连接器,包括组合连接器。组合连接器的壳体构件可以在一侧上保持信号传导元件并且在另一侧上保持电能传导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构件可具有专用区段,以分别保持信号和电能传导元件。专用区段可以由引导构件连接。专用区段可具有沿安装方向的不同的深度,例如,电能区段可具有比信号区段小的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与互补连接器热配合,在电能区段处的传导元件的配合端比在信号区段处的传导元件的配合端更长。相应地,框架可以在电能侧比在信号侧具有更大的深度,以增加壳体构件的强度。可替代地,可以将信号区段的深度减小到与电能区段的深度相同,并且可以相应地增加框架的信号侧以增加额外的支撑。引导构件可以定位在信号区段和电能区段之间,以平衡配合力和/或解除配合力。信号区段可具有更多的闩锁和/或燕尾形肋的特征,以容纳更高密度的信号传导元件。
图1A-1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100。连接器可以包括壳体102和由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120。壳体102可以包括构件104和框架114。该构件可以具有多个侧面106和在第一侧面110处的开口108。所述多个侧面可以由多个壁112形成。这些壁可以是绝缘的,例如,由塑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壁中的一些或所有具有小于1.8mm的厚度,例如1.2mm或1.0mm或更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壁具有大于0.5mm的厚度。框架114可以具有传导性,并且可以由例如金属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可以由压铸金属制成。
所述多个传导元件120中的每个可具有配置成与互补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122、与配合端相反并且配置成附接到另一电气设备(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安装端126、在配合和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124。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可以在构件的开口108内暴露。在示出的示例中,连接器是具有信号传导元件120A和电能传导元件120B的组合连接器。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连接器设计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连接器,并且仅作为示例提供组合连接器。
构件10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区段,这里由第一区段134和第二区段136示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中的每个可以保持不同类型的传导元件,例如分别保持信号传导元件和电能传导元件。这些区段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构件可以包括将开口108分成多个区段的内壁或其它构件。构件104可以由周边162界定。
框架114可以包括限定开口160的多个壁116。开口160可以与构件104的开口108对准,使得当框架安装到壳体构件时,框架的所述多个壁116与壳体构件的开口108的周边162对准。为了将配合连接器与连接器100配合,可以将配合连接器穿过框架插入开口中。在配合过程中,通过框架114保护壳体构件的壁免受损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114可以从第一侧面110安装到构件104。为了安装框架和构件,框架和构件可以在垂直于第一侧面的安装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
为了在安装后将框架114固定就位,框架114和构件104可具有互补的接合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14可以包括多个闩锁128A和突起128B,以与构件104上的配合闩锁接收器130配合。闩锁128A可以被成形为装配在开口142内,并且突起128B可以成形为装配在开口146内。互补闩锁140A可定位在开口142内。壁144可将开口142和开口146隔开。闩锁128A长于突起128B。这些相对长度使得闩锁128能够在突起128B进入开口146之前进入开口142。
闩锁128A可具有尖端129,所述尖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钩形的,并且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具有从顶壁116A延伸的闩锁和从底壁116B延伸的另一闩锁。两个闩锁可以在侧向方向(T)上对准,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合适数量和位置的闩锁。每个闩锁可具有相邻的较短突起。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相反壁上的闩锁的钩形尖端129面向相反的方向。突起128B在闩锁的与钩形尖端129面对的方向相反的一侧上。
为了将框架组装到壳体构件,可以将框架和构件结合在一起。闩锁128A可进入构件中的开口142,该开口包含互补闩锁140A。在这种状态下,闩锁128A可以与闩锁140A例如通过钩住它们各自的尖端而接合。互补闩锁140A可以柔性地安装在开口142内。替代地或附加地,壁144可以是柔性的,从而允许闩锁128弯曲。互补闩锁140A和/或闩锁128A的这种挠曲使得闩锁的钩状尖端能够在框架和构件被结合在一起时滑过彼此。
当框架被带向接收构件时,突起128B可以进入开口146。在该位置,框架相对于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110的方向上的运动被阻止。在壁144是柔性的实施例中,一旦突起128B进入开口146,就可以限制壁144的挠曲。在这种构造中,接合互补闩锁140A和闩锁128A的钩状尖端,将框架114保持到构件104。突起128B因此可以用作将闩锁锁定在锁定位置的锁定元件。
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使用其它锁定特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包括凹口152,该凹口由形成唇部150的壁界定。当框架114和构件104被放在一起时,互补闩锁140A的远端可进入凹口152。唇部150可阻止互补闩锁140A的挠曲,从而减少可能使互补闩锁140A和闩锁128A的尖端脱离接合的其它运动。
为了帮助定位框架114和构件104以使得闩锁和/或锁定特征接合并提供牢固的接合,框架114可以具有斜切壁150。该构件的开口108可以由斜切壁界定(在图2A中示出)。安装框架与构件可以包括将斜切壁与倒角壁互锁。另外,倒角表面相对于斜切表面的滑动将在安装方向上的力转换成在侧向方向上的力,从而推动框架和构件对准。
本文所述的构造技术可用于具有相对较高插入力的连接器,例如包括用于信号传导元件120A的区段和用于电能传导元件120B的区段的组合连接器。然而,那些技术可以与任何合适类型的连接器一起使用,并且这种连接器可以包括作为上文标识的那些区段的替代或补充的区段。例如,连接器1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118,该引导构件118配置成接合互补连接器的互补引导构件,以使连接器与互补连接器对准。引导构件可定位在第一区段134和第二区段136之间。互补连接器可延伸穿过所述开口108的所述周边162,以与在开口的开口109内暴露的传导元件120的配合端122形成电连接。互补连接器可以安装到第二印刷电路板。
在所示的示例中,引导构件和构件104是单件式的。“单件”可以例如通过模制一体件而形成。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构件可以单独地形成并安装到与该构件相邻的印刷电路板。补充地或可替代地,引导构件可以与框架一体地模制。通过使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连接器移动,连接器可以与互补连接器配合。引导构件的设计可以使连接器极化,以通过特定单向地移动连接器而将引导构件装配在互补引导构件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构件具有十字形的开口。然而,引导构件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星号,并且可以是突起或任何合适的结构。
图2A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200。连接器可以包括壳体202和由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所述多个传导元件可以包括信号传导元件220A和电能传导元件220B。信号传导元件可以包括专用于分配差分信号220AA、单信号220AB和参考值220AC的传导元件。
壳体202可以包括具有多个侧面206和在第一侧面210处的开口208的构件。所述开口可以由多个倒角壁248界定。构件204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区段234和第二区段236。第一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信号传导元件,而第二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电能传导元件。信号传导元件可以由引线框架240保持。引线框架240可以被单独地制造然后插入到构件204中。为了简化示意,示出一个引线框架;然而,依据特定应用的要求,引线框架和由引线框架保持的对应信号传导元件的数量可以是复数。
图2B示出框架214,框架214可以从第一侧面210安装到连接器200的壳体构件。框架的边缘244可以是斜切的。框架可以包括闩锁228A和突起228B,以与构件204上的配合闩锁接收器230配合。闩锁228A可以被成形为进入开口242,并且突起228B可以被成形为装配在开口246内。开口242可以包括互补闩锁240A。
为了制造连接器200,框架214可以从第一侧面210安装到构件204以便界定开口208。将框架安装到构件可以包括在垂直于第一侧面210的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构件移动框架,以使闩锁228A与闩锁240A接合,接合框架的边缘244和构件的边缘以使框架相对于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移动,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构件进一步移动框架以接合开口246中的突起228B,从而阻止框架相对于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过程可包括将框架上的唇部229与闩锁240A接合,使得闩锁240A被锁定地接合到闩锁228A。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框架的边缘244和构件的边缘以使框架相对于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移动,可以包括使斜切边缘244滑动地接合到倒角壁248的倒角部。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气系统303的透视图,电气系统303包括安装至印刷电路板301的连接器300。连接器可包括用于保持多个传导元件(未示出)的连接器壳体302。连接器壳体可包括构件304和框架314。
构件304可以包括第一区段334和第二区段336。第一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信号传导元件;第二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电能传导元件。沿侧向方向,第一区段可以具有在第一过渡区域332和后端340之间的W1的宽度,和在第一过渡区域和前端338之间的W2的宽度。W1和W2的不同尺寸值可以使得例如连接器300的配合接口的尺寸能够接收配合连接器,同时使得第一区段比其它部分具有更小的尺寸。
第二区段可以沿着侧向方向、遍及与垂直于侧向方向的纵向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W3。在一些实施例中,W3可以等于W2。不同的宽度可以允许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体积在后端处根据所保持的传导元件的数量和尺寸而设置,且在前端处为了确保适当的配合和/或解除配合而设置。
连接器300的区段可以在其它方面有所不同。例如,第一区段334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1。第二区段336可以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2。D2可能小于D1。然而,电能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可以比信号传导元件的配合端更长,以实现热配合。当安装到印刷电路板时,第二区段的前边缘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352对准。当安装到印刷电路板时,第一区段可以具有第二过渡区域333,第二过渡区域333延伸超出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并且在垂直于侧向和纵向的横向方向上延伸,以抵接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这种设计为配合和/或解除配合过程增加坚固性,因为印刷电路的边缘可以在配合和/或解除配合时提供反作用力,从而减少或消除对在连接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进行安装连接的干扰。
连接器3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318,该引导构件318配置成与互补连接器的互补引导构件接合,以便将连接器与互补连接器对准。引导构件可以定位在第一区段334和第二区段336之间,使得配合力和/或解除配合力可以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区段上。通过使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连接器移动,连接器可以与互补连接器配合。引导构件的设计可以使连接器极化,使得可以通过特定单向地移动连接器而将引导构件装配在互补的引导构件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构件具有十字形的开口。然而,引导构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半圆形或具有底切凹口的圆形,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
框架314可包括第一部分342和第二部分344。框架和引导构件318可以是单件。可以通过一体模制该结构来生成“单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单件框架可以是T形的,如图3的示例所示。引导构件可以在纵向(L)上延伸。第一部分342可以从引导构件沿平行于侧向轴线(A)的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3。第二部分可以从引导构件在平行于侧轴(A)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区段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4。D3可能小于D4。D3和D4之间的差值可以等于D2和D1之间的差值。因此,第一部分可以被安装到第一区段334,而第二部分可以被安装到第二区段336,使得连接器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侧面上具有相同的深度。
框架314可以包括有助于连接器300的操作的任何合适的特征。例如,框架314可以包括贯穿其中的孔370。孔370可以定位在电能传导元件上方并且可以促进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孔370可以与安装在第二区段336中的电能传导元件的配合接口对准。
图4A-4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3中的连接器的安装步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连接器300的壳体的构件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被制成为单独的部件。安装步骤可以包括:4A)将第一区段334安装到印刷电路板301;4B)将第二区段336安装到印刷电路板;4C)将框架314安装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和4D)将螺钉插入开口450以固定框架。应当理解,安装连接器可能不需要所有上述步骤和/或按照所描述的安装顺序。例如,可以通过在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之前将框架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区段来安装连接器。
图4E示出由图4C中的4E标记的圆圈区域的正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或第二区段可具有燕尾形肋446,而框架可具有用于接收肋的对应凹槽448。当将框架安装到这些区段上时,这些肋可以用作引导件,并且可以使连接器更坚固并且避免在与互补的连接器配合和/或解除配合期间壳体变形。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连接器的信号侧可以包括额外的燕尾形结构546、548,以便增加额外的强度。应当理解,附加的燕尾形特征可以不限于用于信号侧,并且可以用于在任何合适的位置处增强壳体的坚固性。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安装至印刷电路板601的连接器600的电气系统603的透视图。连接器可以具有连接器壳体602,该连接器壳体包括构件604和框架614。
构件604可以包括第一区段634和第二区段636。第一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信号传导元件;第二区段可以专用于保持电能传导元件。第一区段634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1。第二区段636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2。D2可以被设计为使得电能传导元件的足够的配合端被暴露以进行热配合。D1可以被设计为等于D2。当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时,第一和第二区段的前边缘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652对准。
T形框架614可以包括第一部分642、第二部分644和第三部分618。第三部分可以配置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构件。第一部分可以从引导构件沿着侧向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3。第二部分可以从引导构件沿着与侧向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可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深度D4。D3可以等于D4。因此,第一部分可以安装到第一区段634,而第二部分可以安装到第二区段636,使得连接器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侧面上具有相同的深度。图6和图3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部分642的D3等于第二部分644的D4,而第一部分342的D3小于第二部分344的D4。应当理解,在框架的信号侧上增加的深度可以为连接器提供额外的强度。
框架614可以在垂直于侧向和纵向的横向方向上延伸超出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以抵接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这种设计为配合和/或解除配合过程增加坚固性,因为印刷电路的边缘可以在配合和/或解除配合时提供反作用力,从而减少对连接器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的干扰。
连接器可以具有引线框架640,以保持信号传导元件。引线框可以沿纵向方向延伸深度D5。D5可以大于D1但是小于D1和D3的总和,使得电能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可以长于信号传导元件的配合端,以实现热配合。
尽管以上描述了传导元件、壳体构件和框架的具体配置的细节,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细节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因为本文公开的概念能够以其它方式实现。在这方面,本文描述的各种连接器设计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来使用,因为本公开的方面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组合。
例如,用于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的连接器用于说明本文所述的构造技术。相同的技术可以与也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的这样的连接器一起使用,该连接器与作为电缆组件一部分的连接器配合。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具有框架和壳体构件的连接器或配合连接器都可能不安装到印刷电路板。
至此已经描述了几个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各种改变、修改和改进。这样的改变、修改和改进旨在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因此,前面的描述和附图仅作为示例。
可以对本文所示和所述的说明性结构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描述了与安装到互补连接器的连接器结合的框架。框架可以与安装到任何适当设备的任何适当构件结合使用。作为可能的变型的具体示例,框架可以与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一起使用。
此外,尽管参考具有直角构造的连接器示出和描述许多发明性方面,但是应当理解,作为任何发明性概念,无论是否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发明构思结合使用,本公开的各方面均不限于此,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电连接器,例如夹层连接器、电缆连接器、堆叠连接器、I/O连接器、芯片插座等。
本公开不限于在前面的描述和/或附图中阐述的构造细节或部件的布置。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各种实施例,并且本文所描述的概念能够以其它方式来实践或执行。同样,本文所使用的措词和术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文中“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或“涉及”及其变体的使用意在涵盖其后列出的项目(或其等同物)和/或作为附加项目。
Claims (31)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包括:
构件,其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由所述构件的一部分隔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和
框架,其在所述第一侧面处安装到所述构件并具有限定第二开口的多个壁,其中,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和由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所述多个传导元件中的每个包括配置成与互补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与配合端相反且配置成附接到另一电气设备的安装端、以及在配合端与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其中:
配合端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构件是绝缘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构件是塑料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构件的所述多个侧面由不厚于1.0mm的塑料壁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框架具有传导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框架是金属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框架是压铸金属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至少一个闩锁;和
所述构件包括配置成接收所述闩锁的至少一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第一开口由多个倒角壁界定;
所述框架的所述多个壁是斜切壁;且
所述多个倒角壁与所述多个斜切壁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至少一个闩锁;
所述构件包括接收所述闩锁的至少一个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传导元件包括信号导体和电能导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信号导体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触头和至少一个单信号触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第一区段保持所述信号导体,并且第二区段保持所述电能导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定位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引导构件,并且
所述引导构件配置成接合互补连接器的互补引导构件,以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互补连接器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构件是单件式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框架是单件式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侧面的纵向方向,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的深度等于所述构件的第二区段的深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侧面的纵向方向,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的深度大于所述构件的第二区段的深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框架的第一部分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并且
所述框架的第二部分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构件的第二区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所述框架的第一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框架的第二部分的深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具有燕尾形横截面的至少一个肋;并且
所述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尺寸和位置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肋。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构件包括具有燕尾形横截面的至少一个肋;并且
所述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尺寸和位置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肋。
23.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第一印刷电路板;和
安装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壳体,包括:
构件,其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由周边界定;和
由多个壁界定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安装到所述构件,使得所述框架的所述多个壁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所述周边对准并且所述框架的特征与所述构件的特征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所述周边处互锁;和
由所述壳体保持的多个传导元件,所述多个传导元件中的每个包括配置成与互补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与配合端相反且配置成附接到另一电气设备的安装端、以及在配合端与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
其中,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安装端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口内暴露。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所述构件是绝缘的,并且所述框架是金属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组件,还包括:
第二印刷电路板;和
安装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所述周边,以与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口内暴露的所述多个传导元件的配合端形成电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闩锁和突起;并且
所述构件包括闩锁接收器,所述闩锁接收器包括:
第一开口,
布置在第一开口内的互补闩锁;
第二开口;
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隔开的壁,
其中,所述框架的特征与所述构件的特征互锁包括:
所述闩锁延伸到第一开口中并接合所述互补闩锁,
所述突起装配到第二开口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由多个倒角壁界定;
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斜切壁;并且
所述框架的特征与所述构件的特征互锁还包括所述多个倒角壁与所述多个斜切壁互锁。
28.一种制造包括壳体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多个侧面和在第一侧面处的开口的构件,所述方法包括:
将具有多个壁的框架在所述第一侧面处安装到所述构件,以界定所述开口,安装过程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构件移动所述框架,以使所述框架上的闩锁与所述构件上的互补闩锁接合,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
接合所述框架的边缘和所述构件的边缘以使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进一步使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框架的突起接合在开口中,由此阻止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运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安装过程还包括使所述框架上的唇部与所述互补闩锁接合,使得所述互补闩锁锁定地接合到所述闩锁。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开口由倒角壁界定;
所述框架的边缘是斜切的;并且
接合所述框架的边缘与所述构件的边缘以使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构件在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移动的步骤,包括使所述框架的斜切边缘滑动地接合到所述构件的倒角壁的倒角部。
31.一种制造包括壳体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在第一侧面处的开口的构件,所述开口包括配置成保持多个信号导体的第一区段和配置成保持多个电能导体的第二区段,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侧面将框架安装到所述构件,以界定开口,所述框架包括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隔开的第一部分,安装过程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构件移动所述框架,以使所述框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接合;以及
相对于所述构件进一步移动所述框架,以使所述框架的第一部分接合于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并使所述框架的第二部分接合于所述构件的第一区段,并使所述框架的第三部分接合于所述构件的第二区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090043 WO2019000183A1 (en) | 2017-06-26 | 2017-06-26 | COMPACT MIXED CONNECT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3907A CN111033907A (zh) | 2020-04-17 |
CN111033907B true CN111033907B (zh) | 2022-04-26 |
Family
ID=6474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4211.8A Active CN111033907B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紧凑型组合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89946B2 (zh) |
CN (1) | CN111033907B (zh) |
WO (1) | WO20190001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75024S1 (en) | 2019-04-12 | 2023-01-10 | Fci Connectors Dongguan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WO2022084750A1 (en) * | 2020-10-22 | 2022-04-28 |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cable connector |
US12057663B2 (en) | 2020-10-22 | 2024-08-06 |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 Integrally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
US12212100B2 (en) | 2021-04-30 | 2025-01-28 | Amphenol Corporation | Miniaturized high speed connector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8582Y (zh) * | 1998-12-29 | 2000-01-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有夹扣装置的电连接器 |
CN1474481A (zh) * | 2001-10-02 | 2004-02-11 | ��Ī������ | 带有端子尾部对准装置的电连接器 |
CN2636448Y (zh) * | 2003-06-12 | 2004-08-25 | 琏宥企业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
CN1739223A (zh) * | 2002-12-04 | 2006-02-22 | 莫莱克斯公司 |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
CN201181760Y (zh) * | 2007-09-28 | 2009-01-14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JP2009123450A (ja) * | 2007-11-14 | 2009-06-04 | Molex Inc | ラッチコネクタ |
CN201829698U (zh) * | 2010-07-27 | 2011-05-11 | 李洋银 | 电连接器 |
CN102185196A (zh) * | 2009-12-29 | 2011-09-14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CN102377060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183503U (zh) * | 2011-03-31 | 2012-04-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其卡扣垫 |
CN202737156U (zh) * | 2012-08-02 | 2013-02-13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CN105284009A (zh) * | 2013-02-27 | 2016-01-27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小型化连接器系统 |
CN106785542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可插拔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8315A (en) * | 1990-11-08 | 1992-03-24 | Dill Products Incorporated | Seal retain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
TW356295U (en) * | 1996-11-27 | 1999-04-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shell |
US6007379A (en) * | 1997-02-10 | 1999-12-28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JP3494885B2 (ja) * | 1998-04-27 | 2004-02-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結合コネクタ |
NL1023662C2 (nl) | 2003-06-13 | 2004-12-14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 Afschermingsbehuizing. |
US7557305B2 (en) | 2007-11-01 | 2009-07-07 | Nextronics Engineering Corp. | Connector housing for a small and portable transmitting-receiving module |
WO2010030631A1 (en) | 2008-09-09 | 2010-03-18 | Molex Incorporated | Connector guide |
CN201430309Y (zh) * | 2009-04-02 | 2010-03-2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1590517U (zh) * | 2009-11-30 | 2010-09-22 |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2017
- 2017-06-26 CN CN201780094211.8A patent/CN11103390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6 WO PCT/CN2017/090043 patent/WO201900018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6-26 US US16/625,621 patent/US1118994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8582Y (zh) * | 1998-12-29 | 2000-01-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有夹扣装置的电连接器 |
CN1474481A (zh) * | 2001-10-02 | 2004-02-11 | ��Ī������ | 带有端子尾部对准装置的电连接器 |
CN1739223A (zh) * | 2002-12-04 | 2006-02-22 | 莫莱克斯公司 |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
CN2636448Y (zh) * | 2003-06-12 | 2004-08-25 | 琏宥企业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
CN201181760Y (zh) * | 2007-09-28 | 2009-01-14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JP2009123450A (ja) * | 2007-11-14 | 2009-06-04 | Molex Inc | ラッチコネクタ |
CN102185196A (zh) * | 2009-12-29 | 2011-09-14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CN201829698U (zh) * | 2010-07-27 | 2011-05-11 | 李洋银 | 电连接器 |
CN102377060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183503U (zh) * | 2011-03-31 | 2012-04-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其卡扣垫 |
CN202737156U (zh) * | 2012-08-02 | 2013-02-13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CN105284009A (zh) * | 2013-02-27 | 2016-01-27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小型化连接器系统 |
CN106785542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可插拔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89946B2 (en) | 2021-11-30 |
US20210159624A1 (en) | 2021-05-27 |
CN111033907A (zh) | 2020-04-17 |
WO2019000183A1 (en) | 2019-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46025B2 (en) |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637767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1033907B (zh) | 紧凑型组合连接器 | |
KR970004219B1 (ko) | 플러그및소켓전기커넥터장치 | |
KR101198491B1 (ko) | 상호체결식 모듈형 헤더 및 그것의 헤더 조립체 | |
US676723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tention system for mounting on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1024330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9673560B2 (en) | Laminated connector | |
JP6307755B2 (ja) |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US2018016682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with releasable latching device | |
US6159040A (en) | Insulator for retaining contacts of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US20210399451A1 (en) |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1796693A (zh) | 电连接器模块 | |
CN210350162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08003256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KR200495065Y1 (ko) | 플로팅 커넥터 | |
US2012028907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0453642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用ラッチシステム | |
CN105917530B (zh) | 具有电力盒和信号盒的插头组件 | |
US6068522A (en) | Block connector | |
US683048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in stabilizing plate | |
CN112753136B (zh) | 插头连接器 | |
US6162068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0156593U (zh) | 电连接器 | |
US5174771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ternally mounted ground plat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