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9754B -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29754B CN111029754B CN201911416713.5A CN201911416713A CN111029754B CN 111029754 B CN111029754 B CN 111029754B CN 201911416713 A CN201911416713 A CN 201911416713A CN 111029754 B CN111029754 B CN 111029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body
- metal shell
- antenna
- gap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接地;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缝隙,缝隙将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连接件,设置于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缝隙内;第一天线本体通过连接件与金属壳体电连接;第二天线本体,设置于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及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天线设置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天线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全金属外壳因为其美观的外观,良好的质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无线设备外观设计的趋势。但是由于全金属外壳对笔记本电脑的天线辐射具有屏蔽作用,会导致天线的带宽变窄,性能恶化,无法满足天线的性能要求。传统设计方案是在金属外壳上开窗,但是对于采用5G的无线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5G的5G Sub 6g天线和毫米波天线加起来数量非常多,要开很多窗,这样就会破坏整机外观和结构完整性。
5G的5G Sub 6g天线和毫米波天线分别放置会占用整机大量空间,使得整机难以满足轻薄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接;
第二天线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与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收发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天线本体,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线本体能够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天线本体能够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本体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设置方法,应用于具有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金属壳体接地;
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
在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天线本体;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收发所述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将所述第二天线本体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填设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三天线本体;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将所述第三天线本体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本体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金属壳体接地,将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将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二者且通过间隙内的连接件电连接。形成净空区域,将第二天线本体设置于净空区域内,使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和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二天线本体能够对应不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射信号;实现了区域复用,在一个区域放置至少两个天线,有效减少了金属壳体电子设备的开窗的数量,提高了整机外观和结构完整性。
附图说明
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电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天线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电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电子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为平板电脑,还可以为手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101、连接件104、第一天线本体 102和第二天线本体103;其中,
金属壳体101,金属壳体101接地;金属壳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缝隙,缝隙将金属壳体101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102;第一天线本体102与金属壳体101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天线本体 102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第一天线本体102能够与设置于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一天线本体102在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本体102通过馈线的内导体与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馈线的屏蔽层金属与金属壳体101连接,以使金属壳体101通过馈线的屏蔽层金属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金属壳体101接地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金属壳体101可以与底线直接相连;或者,金属壳体101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工作电路与第一天线本体102相连的馈线的屏蔽层金属导体连接,进而实现金属壳体101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本体102可以包括Sub 6g天线;对应地,第一信号可以包括Sub 6g信号。
连接件104,设置于第一天线本体102与金属壳体101之间的间隙内;第一天线本体102通过连接件104与金属壳体101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4可以为电线或电缆;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4可以为金属壳体101的至少部分形成的金属导体部件。
第二天线本体103,设置于第一天线本体102与金属壳体101之间的间隙内;第二天线本体103与第一天线本体102及金属壳体101之间均具有间隙;第二天线本体103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第二天线本体103能够与工作电路电连接,第二天线本体103能够接地,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二天线本体103在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本体104可以包括毫米波天线;对应地,第二信号可以包括毫米波信号。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包括与金属平面满足垂直条件的方向;其中,垂直条件包括垂直或近似垂直。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电流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由于第一天线本体102靠近第二天线本体102的一侧通过连接件104与金属壳体101连接,金属壳体101接地,因此,第一天线本体102靠近第二天线本体103的一侧的电势为零或近似为零,第一天线本体102 靠近第二天线本体102的一侧向第二天线本体102发出的信号为零或近似为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本体102为全向天线本体,在第一天线本体102靠近第二天线本体102的一侧向第二天线本体102发出的信号为零或近似为零的基础上,第一方向可以包括第二方向至少部分以外的方向;第二天线本体103在第二方向上收发第二信号能够有效减少与第一天线本体102在第一方向上收发第一信号的互相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电路的结构不作限定,工作电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中用于无线通信的电路或元器件,例如:无线网卡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本体103与第一天线本体102及金属壳体101 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能够用于维持第二天线本体103与第一天线本体102及金属壳体101之间的间隙,避免第二天线本体103与第一天线本体102及金属壳体101之间发生接触,减少天线本体之间的信号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材料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绝缘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塑料,或其它电子设备工艺中常用的绝缘填充材料。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天线本体105,设置于金属壳体101 的另一侧;第三天线本体105与第一天线本体102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预设距离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场景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用于承载用户手腕的壳体部分,一侧设置有第一天线本体102,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天线本体105,预设距离根据用户手腕通常所占据的宽度进行设定,以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手腕不易遮挡天线;这样,既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设置有多个天线,又能减少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时手腕对天线的遮挡。
第三天线本体105能够与工作电路电连接,第三天线本体105能够接地,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三天线本体105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天线本体105可以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Output,MIMO)天线;对应地,第三信号可以包括MIMO信号。
在第三天线本体105与第一天线本体102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基础上,预设距离应远大于天线之间有效干扰的距离;因此,第一天线本体102和第二本体103对第三天线本体105的干扰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向可以包括全向或定向,对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影响可以忽略。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金属壳体501、Sub 6g天线辐射体502、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Sub 6g天线接地线504和Sub 6g天线馈线 505。
在无线设备主体的金属壳体501上切割缝隙,采用金属边框构建Sub 6g天线辐射体502,Sub 6g天线辐射体502与金属壳体501之间具有缝隙。
如图5所示,将Sub 6g天线辐射体502的一端和金属壳体501通过Sub 6g 天线接地线504电连接,将Sub 6g天线辐射体502的另一端和金属壳体501通过Sub 6g天线馈线505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在此区域内放置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将Sub 6g天线辐射体502的另一端和金属壳体501通过Sub 6g天线馈线505 连接,具体包括:
Sub 6g天线馈线505具有内导体506和屏蔽层507,其中,Sub 6g天线馈线505的屏蔽层507接地;如图7所示,Sub 6g天线辐射体502通过Sub 6g天线馈线505的内导体506与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工作电路508电连接,金属壳体 501与Sub 6g天线馈线505的屏蔽层507电连接。通过对Sub 6g天线馈线505 的复用,利用馈线的结构在实现天线馈电连接的同时对金属壳体501接地;使金属壳体501、Sub 6g天线辐射体502、Sub 6g天线接地线504和Sub 6g天线馈线505形成连接的封闭区域,将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设置于该封闭区域,能够有效避免Sub 6g天线辐射体502和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之间的信号干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电流示意图,如图6所示,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的辐射方向与此封闭区域垂直,不会对Sub 6g天线辐射体502上的电流产生影响,因此不会影响Sub 6g天线辐射体502的性能,同理 Sub 6g天线辐射体502也不会影响毫米波天线辐射体503性能。
图4为本申请一种天线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具有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将金属壳体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本体通过馈线的内导体与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馈线的屏蔽层金属与金属壳体连接,以使金属壳体通过馈线的屏蔽层金属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金属壳体接地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金属壳体可以与底线直接相连;或者,金属壳体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工作电路与第一天线本体相连的馈线的屏蔽层金属导体连接,进而实现金属壳体101接地。
步骤402,在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缝隙,缝隙将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本体可以包括Sub 6g天线;对应地,第一信号可以包括Sub 6g信号。
步骤403,将第一天线本体通过连接件与金属壳体电连接;其中,连接件设置于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为电线或电缆;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为金属壳体的至少部分形成的金属导体部件。
步骤404,在第一天线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天线本体;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及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本体可以包括毫米波天线;对应地,第二信号可以包括毫米波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包括与金属平面满足垂直条件的方向;其中,垂直条件包括垂直或近似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电路的结构不作限定,工作电路至少包括电子设备中用于无线通信的电路或元器件,例如:无线网卡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天线本体与设置于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一天线本体在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将第二天线本体与工作电路电连接,将第二天线本体接地,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二天线本体在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及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填设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能够用于维持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及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第二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及金属壳体之间发生接触,减少天线本体之间的信号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材料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绝缘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塑料,或其它电子设备工艺中常用的绝缘填充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金属壳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三天线本体;第三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预设距离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场景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用于承载用户手腕的壳体部分,一侧设置有第一天线本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天线本,预设距离根据用户手腕通常所占据的宽度进行设定,以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手腕不易遮挡天线;这样,既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设置有多个天线,又能减少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时手腕对天线的遮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三天线本体与工作电路电连接,将第三天线本体接地,以使工作电路能够通过第三天线本体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天线本体可以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Output,MIMO)天线;对应地,第三信号可以包括MIMO信号。
在第三天线本体与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基础上,预设距离应远大于天线之间有效干扰的距离;因此,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二本体对第三天线本体的干扰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向可以包括全向或定向,对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影响可以忽略。
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接;
第二天线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馈线的内导体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馈线的屏蔽层金属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以使所述金属壳体通过所述馈线的屏蔽层金属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与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收发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天线本体,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三天线本体能够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天线本体能够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本体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6.一种天线设置方法,应用于具有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金属壳体接地;
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一侧开设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金属壳体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天线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一方向收发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
在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天线本体;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能够用于向第二方向收发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天线本体通过馈线的内导体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所述馈线的屏蔽层金属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以使所述金属壳体通过所述馈线的屏蔽层金属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将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与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工作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收发所述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将所述第二天线本体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在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及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填设绝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三天线本体;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将所述第三天线本体与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将所述第三天线本体接地,以使所述工作电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本体在第三方向收发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6713.5A CN111029754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设置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6713.5A CN111029754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设置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29754A CN111029754A (zh) | 2020-04-17 |
CN111029754B true CN111029754B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0201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16713.5A Active CN111029754B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设置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2975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7601A (zh) * | 2018-07-18 | 2019-01-08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 |
CN109494447A (zh) * | 2017-09-11 | 2019-03-19 | 苹果公司 | 具有隔离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2254B (zh) * | 2015-10-14 | 2020-03-0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背盖及移动终端 |
KR101827275B1 (ko) * | 2015-11-27 | 2018-0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CN105789831A (zh) * | 2016-04-11 | 2016-07-20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
CN108155459B (zh) * | 2016-12-05 | 2020-06-30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
CN106953176B (zh) * | 2017-03-24 | 2021-03-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
US10305453B2 (en) * | 2017-09-11 | 2019-05-28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s having multiple operating modes |
CN207818883U (zh) * | 2018-03-12 | 2018-09-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9037910B (zh) * | 2018-07-27 | 2021-06-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11416713.5A patent/CN111029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4447A (zh) * | 2017-09-11 | 2019-03-19 | 苹果公司 | 具有隔离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 |
CN109167601A (zh) * | 2018-07-18 | 2019-01-08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29754A (zh) | 2020-04-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8250B (zh) |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 |
US9401539B2 (en) | Integrated antenna with the device housing | |
CN102881997B (zh) | 移动通信装置以及天线装置 | |
CN103247844B (zh) | 无线终端装置的天线系统 | |
US2014020397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unit thereof | |
CN108321542B (zh) |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 |
EP4195409A1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6887671B (zh) | 移动装置 | |
US10276938B2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 |
CN105655701B (zh) |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
EP3001649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3579754B (zh) | 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 |
US8310406B2 (en) | Antenna device | |
CN103427162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2216958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55569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3540786A (zh) | 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311209A (zh) | 穿戴式电子设备 | |
CN108054491A (zh) |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 |
WO2018211791A1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
CN114095591A (zh) | 按键、卡托、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1222081A (zh) | 耦接电磁干扰防制板的无线信号收发天线 | |
CN109301447B (zh) | 一种终端 | |
CN106549208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6099317A (zh) | 边框、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