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725B - 一种漏波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波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09725B CN111009725B CN201911336505.4A CN201911336505A CN111009725B CN 111009725 B CN111009725 B CN 111009725B CN 201911336505 A CN201911336505 A CN 201911336505A CN 111009725 B CN111009725 B CN 1110097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metal patch
- periodic
- leaky
-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波天线,通过设置天线主体起到漏波作用,通过设置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进行激励,以便用于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通过设置天线反射结构,漏波天线的辐射特性经过天线反射结构的反射之后增益得到正相叠加,从而实现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天线传输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波天线。
背景技术
当电磁波沿行波结构传播时,若沿此结构不断地产生辐射,所辐射的波称为漏波,这种产生漏波的结构称为漏波天线;漏波天线是一种行波天线,所谓行波天线指的是,馈入的电磁场会呈现行波状态分布的天线;行波天线一般都需要在终端连接匹配负载,以消除反射波,而由于行波天线中的电磁波呈行波状态,各处反射一般很小,因此行波天线在其输入端的输入阻抗近似于纯电阻,因而一般拥有较宽工作频带;漏波天线便继承了行波天线宽带的特点,并且具有主瓣波束随频率扫描的特性。
天线增益是表征天线辐射性能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现有的提高天线增益的方式有:
1、使用反射地板,反射面通常有理想电导体PEC(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和人工磁导体AMC(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此方式占用较大面积,剖面高,不利于电路的小型化设计。
2、在天线上方加载电磁超表面覆层起部份反射作用,比如电磁带隙结构EBG(Eletromagnetic Band Gap),由于EBG结构的窄带特性,此类天线的阻抗带宽和增益带宽较窄,并且剖面高。
3、使用透镜进行二次辐射,透镜的引入增加设计难度和体积,天线效率降低,并且不利于系统集成。
4、使用阵列天线,阵列的使用增加面积的同时需要复杂的功分馈电网络,导致损耗的增加,降低天线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天线增益的漏波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表面设有天线主体、天线反射结构和位于介质基板表面相对两端的共面波导转接结构,所述天线主体和天线反射结构均位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之间,所述天线主体分别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天线主体起到漏波作用,通过设置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进行激励,以便用于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通过设置天线反射结构,漏波天线的辐射特性经过天线反射结构的反射之后增益得到正相叠加,从而实现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天线传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漏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漏波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漏波天线的天线测试方向对比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漏波天线的天线增益测试结果对比图;
标号说明:
1、介质基板;
2、周期表面单元;201、第一金属贴片;202、第二金属贴片;
3、天线第一周期单元;301、第三金属贴片;
4、天线第二周期单元;401、第四金属贴片;
5、共面波导;
6、渐变转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漏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表面设有天线主体、天线反射结构和位于介质基板表面相对两端的共面波导转接结构,所述天线主体和天线反射结构均位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之间,所述天线主体分别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天线主体起到漏波作用,通过设置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进行激励,以便用于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通过设置天线反射结构,漏波天线的辐射特性经过天线反射结构的反射之后增益得到正相叠加,从而实现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天线传输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反射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等间距排列的周期表面单元,所述周期表面单元包括一个第一金属贴片和两个以上的第二金属贴片,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金属贴片均位于第一金属贴片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天线反射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等间距排列的周期表面单元,能够保证周期表面单元的反射特性,即反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在漏波天线的辐射特性经过天线反射结构的反射之后增益得到的正相叠加更加明显,进一步提高天线的增益与带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的宽度与第二金属贴片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贴片的长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的形状均为方形,第一金属贴片的宽度与第二金属贴片的宽度相等,第一金属贴片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贴片的长度,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优化周期表面单元的反射特性,即反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天线增益与带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贴片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相邻两个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优化周期表面单元的反射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能够保证其金属贴片与金属贴片之间传输的稳定性,提高发射特性,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主体包括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和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与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天线周期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与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之间通过第一高宝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周期单元之间通过第二高宝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单元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所述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的直边与所述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的直边相互靠近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上述的结构,使得天线的漏波效果更好,可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共面波导转接结构包括共面波导和渐变转接结构,所述渐变转接结构位于所述共面波导和天线主体之间且分别与共面波导和天线主体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计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调节天线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共面波导包括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与位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渐变转接结构包括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地线、第四地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所述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均位于第三地线和第四地线之间;
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和第四信号线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三地线的一端和第四地线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与第三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线的一端与第四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和第四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均与天线主体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计上述的结构,实现共面波导转接高宝线进行激励,能够有效调节天线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漏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在所述介质基板1表面设有天线主体、天线反射结构和位于介质基板1表面相对两端的共面波导转接结构,所述天线主体和天线反射结构均位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之间,所述天线主体分别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连接。
所述介质基板1的型号为Rogers 4003C,介电常数为3.38,损耗角为0.0027rad,厚度1.52mm,本方案中的介质基板1也可选用其他同等类型的介质基板1。
所述天线反射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等间距排列的周期表面单元2,所述周期表面单元2包括一个第一金属贴片201和两个以上的第二金属贴片202,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金属贴片202均位于第一金属贴片201的一侧。
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01和第二金属贴片202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01的宽度与第二金属贴片202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01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贴片202的长度。
所述第二金属贴片20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01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20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范围为0-1/4λ,最优为1/4λ,其中λ为介质波长,与介质基板的所采用的介质有关),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金属贴片20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范围为0-1/4λ,最优为1/4λ,其中λ为介质波长,与介质基板的所采用的介质有关)。
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01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202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金属贴片202之间的间距。
所述天线主体包括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和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与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天线周期单元3,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4,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3与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4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3之间通过第一高宝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周期单元之间通过第二高宝线连接。
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3与第二天线周期单元4的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3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301,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单元4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401,所述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301的直边与所述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401的直边相互靠近设置。
所述共面波导转接结构包括共面波导5和渐变转接结构6,所述渐变转接结构6位于所述共面波导5和天线主体之间且分别与共面波导5和天线主体连接。
所述共面波导5包括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与位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之间。
所述渐变转接结构6包括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地线、第四地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所述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均位于第三地线和第四地线之间;
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和第四信号线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三地线的一端和第四地线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与第三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线的一端与第四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和第四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均与天线主体连接。
所述第三信号线与第四信号线组成的结构的形状类似Vivaldi天线,Vivaldi天线,也称锥形槽天线(TSA),是一种针对宽带应用的理想天线,它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是作为高宝线激励的常用方法。
对于漏波天线而言,天线增益与天线周期单元的数量正相关,即天线周期单元的数量越多,天线增益越大。
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第三金属贴片和第四金属贴片的材质均采用铜或银。
请参照图3,为天线测试方向对比图,图3中的实线表示的是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增益曲线,虚线表示的是传统的天线增益曲线,可以看出,本方案设计的天线增益明显比传统的天线增益好。
请参照图4,为天线增益测试结果对比图,图4中的实线表示的是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增益曲线,虚线表示的是传统的天线增益曲线,可以看出,在7-13GHz频段内,本方案设计的天线增益可达到1.8dB-4.2dB的提高。
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是平面化设计,且结构简单,具有低剖面(即整体的厚度小)的优势;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不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天线效率高,利于加工与集成,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辐射装置,成本低,体积小,而且具有宽带宽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漏波天线,通过设置天线主体起到漏波作用,通过设置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进行激励,以便用于特征阻抗、传输模式以及波数的匹配,通过设置天线反射结构,漏波天线的辐射特性经过天线反射结构的反射之后增益得到正相叠加,从而实现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本方案设计的漏波天线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天线传输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漏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基板表面设有天线主体、天线反射结构和位于介质基板表面相对两端的共面波导转接结构,所述天线主体和天线反射结构均位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之间,所述天线主体分别与两个共面波导转接结构连接;
所述天线反射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等间距排列的周期表面单元,所述周期表面单元包括一个第一金属贴片和两个以上的第二金属贴片,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金属贴片均位于第一金属贴片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的宽度与第二金属贴片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贴片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贴片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金属贴片之间设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贴片与其相邻的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金属贴片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主体包括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和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与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天线周期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子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与两个以上的第二天线周期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之间通过第一高宝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单元之间通过第二高宝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周期单元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所述第二天线周期单元包括呈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所述半椭圆状的第三金属贴片的直边与所述半椭圆状的第四金属贴片的直边相互靠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波导转接结构包括共面波导和渐变转接结构,所述渐变转接结构位于所述共面波导和天线主体之间且分别与共面波导和天线主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波导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与位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转接结构包括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地线、第四地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所述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第三高宝线和第四高宝线均位于第三地线和第四地线之间;
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和第四信号线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三地线的一端和第四地线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与第三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线的一端与第四高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和第四高宝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均与天线主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6505.4A CN11100972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漏波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6505.4A CN11100972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漏波天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09725A CN111009725A (zh) | 2020-04-14 |
CN111009725B true CN111009725B (zh) | 2024-09-17 |
Family
ID=7011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6505.4A Active CN111009725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漏波天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097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86067A (zh) * | 2020-06-23 | 2020-10-16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射频前端的宽带定向耦合电路结构 |
CN114614264B (zh) * | 2022-02-15 | 2024-12-06 | 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漏波天线及电子设备 |
CN114530697B (zh) * | 2022-02-15 | 2024-12-06 | 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端射天线及电子设备 |
CN119234354A (zh) | 2022-06-13 | 2024-12-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
CN116315634A (zh) * | 2023-03-15 | 2023-06-23 | 河海大学 | 一种低剖面毫米波磁电偶极子天线阵列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556129U (zh) * | 2019-12-23 | 2020-09-2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漏波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7545A1 (fr) * | 2006-07-14 | 2008-01-17 | Yamaguchi University | Ligne composite de système droite/gauche de type circuit à bande ou ligne de système de gauche et antenne les utilisant |
CN105428774A (zh) * | 2015-12-21 | 2016-03-2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增加伪表面等离子体传输带宽的方法 |
CN108321519B (zh) * | 2018-02-07 | 2019-09-17 | 南京邮电大学 | 双边双周期表面等离激元漏波天线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11336505.4A patent/CN1110097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556129U (zh) * | 2019-12-23 | 2020-09-2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漏波天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09725A (zh) | 2020-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09725B (zh) | 一种漏波天线 | |
US8193990B2 (en) |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 |
CN106571532B (zh) | 一种具有圆极化波束扫描范围的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
US4931808A (en) | Embedded surface wave antenna | |
CN112072294B (zh) | 一种宽带低剖面高隔离度双圆极化二维宽角扫描稀疏阵列 | |
de Lera Acedo et al. | Study and design of a differentially-fed tapered slot antenna array | |
CN109935972B (zh) |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激元的宽带天线 | |
CN111969308B (zh) | 一种周期漏波天线 | |
CN118448855B (zh) |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四单元紧凑宽带mimo天线 | |
CN111541031A (zh) | 一种宽带低剖面传输阵列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17748119A (zh) | 一种堆叠式圆极化时域天线及阵列 | |
CN114566795B (zh) | 一种平顶方向图毫米波雷达天线及系统 | |
CN108376841B (zh) | 一种具有边墙结构的高前后比宽带双极化天线 | |
Galli et al. | Leaky‐Wave Antennas | |
CN211556129U (zh) | 一种漏波天线 | |
CN111092293B (zh) | 一种基于复合左右手结构的波束扫描天线 | |
CN111740230B (zh) | 一种微带准八木天线 | |
CN210866495U (zh) | 波导缝隙天线阵 | |
JP3776412B2 (ja) | アンテナ | |
Sakakibara et al. | Broadband millimeter-wave microstrip comb-line antenna using corporate feeding system | |
CN117691361B (zh) | 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 | |
CN114530697B (zh) | 端射天线及电子设备 | |
Scattone et al. | Leaky-wave-based dual-band phased array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 |
Karmokar et al. | A dual-band half-width microstrip leaky-wave antenna for beam scanning in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directions | |
KR102633315B1 (ko) | 마이크로 스트립 진행파 직렬 급전 어레이 안테나 및 그 설계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