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156A - 用于自主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主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99156A CN110999156A CN201880050523.3A CN201880050523A CN110999156A CN 110999156 A CN110999156 A CN 110999156A CN 201880050523 A CN201880050523 A CN 201880050523A CN 110999156 A CN110999156 A CN 1109991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s
- uplink transmission
- window
- wireless device
- harq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11—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进行自主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包括:无线设备,其接收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永久性调度(SPS)配置,其中,SPS配置包括与指示允许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段的SPS窗口有关的信息;该无线设备在DL信道上接收具有指示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该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标识符(HARQid);以及当通过在SPS窗口中执行先听后说(LBT)而确认无线介质处于空闲状态时,该无线设备在SPS窗口中执行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HARQid与第二HARQid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自主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在2015年9月举行的研讨会上就5G标准化的总体进度和概念达成了一致意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等被指定为顶级用例。为了满足服务场景和新要求,在3GPP中,确定定义不同于现有长期演进(LTE)的新无线电(NR),并且LTE和NR均被定义为5G无线电接入技术。
通常,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首先由基站(BS)分配UL资源,然后用户设备(UE)根据所分配的资源发送数据。因为UL资源是动态分配的,所以这被称为动态UL传输。当UL资源被预先配置并且然后基于所配置的UL资源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执行传输时,这被称为自主UL传输或半永久性调度(SPS)UL传输。自主UL传输在由各种通信协议共享的免许可频带中特别有用,因此使得难以确定无线介质何时将是空闲的。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也被引入了免许可频带,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通常,UE可以同时操作多个HARQ处理。需要一种在动态UL传输和自主UL传输共存的情况下能够操作HARQ处理而不冲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进行自主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进行自主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无线设备接收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永久性调度(SPS)配置,其中,该SPS配置包括与指示允许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区域的SPS窗口有关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信道上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具有指示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标识符(HARQid);并且当通过在SPS窗口中执行先听后说(LBT)来确认无线介质为空闲的时,通过无线设备在SPS窗口中执行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HARQid与第二HARQid不同。
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进行自主传输的设备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以及处理器,其操作性地联接到收发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接收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永久性调度(SPS)配置,其中,SPS配置包括与指示允许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区域的SPS窗口有关的信息;控制收发器在下行链路(DL)信道上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具有指示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标识符(HARQid);并且控制收发器在通过在SPS窗口中执行先听后说(LBT)来确认无线介质为空闲的时,在SPS窗口中执行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HARQid与第二HARQid不同。
有益效果
在动态UL传输和自主UL传输共存的情况下,可以避免HARQ处理的冲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无线电帧结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基于动态调度的UL HARQ操作的示例。
图3示出了基于半永久性调度(SPS)的UL HARQ操作的示例。
图4示出了SPS窗口的示例。
图5示出了用于SPS的HARQ重传的示例。
图6示出了当分配具有与动态调度相同的SPS的HARQid时发生的冲突的示例。
图7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组织的通信规范中应用,或者可以在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化组织的通信规范中应用。例如,3GPP标准化组织的通信规范包括长期演进(LTE)和/或LTE系统的演进。LTE系统的演进包括LTE-A(高级)、LTE-A Pro和/或5G新无线电(NR)。IEEE标准化组织的通信规范包括无线局域网系统,诸如IEEE 802.11a/b/g/b/ac/ax。上述系统针对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使用诸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各种多址技术。例如,仅OFDMA可用于下行链路,仅SC-FDMA可用于上行链路,并且OFDMA和SC-FDMA可混合使用以用于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
无线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称为其它术语,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终端(MT)、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等。无线设备还可以是仅支持数据通信的设备,诸如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
基站(BS)通常是指与无线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称为其它术语,诸如演进NodeB(eNB)、g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发送接收点(TRP)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BS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RP。
新无线电(NR)(其是5G无线电接入技术)支持各种带宽和频带,以实现更灵活调度。NR还支持6GHz或更高的频带以及6GHz或更低的频带。所支持的带宽为在6GHz或更低的频率下最大100MHz、在6GHz或更高的频率下最大400MHz。此外,与固定为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3GPP LTE不同,NR可以支持15kHz、30kHz、60kHz、120kHz和240kHz的各种子载波间隔。
NR规范支持各种参数集。根据参数集改变无线电帧的结构。表1表示所支持的参数集的示例。
[表1]
图1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无线电帧结构的示例。示出了表1的参数集索引μ=0的示例。
时隙可以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表1的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仅是示例。OFDM符号仅用于表示时域中的一个符号时段,并且不限制多址方案或术语。例如,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符号时段等。
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被分类为下行链路(DL)、灵活(flexible)和上行链路(UL)。该分类被称为时隙格式。基站可以将关于时隙格式的信息通知给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可以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上层信号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接收关于时隙格式的信息。无线设备假定DL传输发生在DL OFDM符号或灵活OFDM符号中。无线设备在UL OFDM符号或灵活OFDM符号中执行UL传输。可以基于时隙内的哪个OFDM符号是D、X或U来确定时隙的格式。
资源块(RB)包括在频域中的多个连续子载波。例如,RB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公共RB(CRB)是根据参数集确定索引的RB。物理RB(PRB)是在带宽部分(BWP)中定义的RB。假定特定参数集的总带宽为20RB。从0到19给CRB编索引。当BWP包括20个RB中的四个CRB(CRB 4到CRB 7)时,从0到3给BWP中的PRB编索引。
可以根据给定载波上的CRB 0通过起始偏移和大小来定义BWP。可以将特定数量(例如,最多四个)的BWP配置给无线设备。在特定时间点,每小区仅特定数量(例如,一个)的BWP被激活。可配置的BWP的数量或激活的BWP的数量可以对于UL和DL共同地设置或者单独地设置。无线设备可以仅在激活的DL BWP中期望DL传输。无线设备可以仅在激活的UL BWP中执行UL传输。
无线设备可以执行小区搜索以获得与小区的时间和/或频率同步并获得小区ID。对于小区搜索,可以使用诸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助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之类的同步信道。
以下实施方式可以在许可频带或免许可频带中操作。许可频带是保证特定通信协议或特定服务提供商的排他性使用的频带。免许可频带是各种通信协议共存并保证共享使用的频带。例如,免许可频带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的2.4GHz频带和/或5GHz频带。在免许可频带中,假定通过各个通信节点之间的竞争来占用信道。因此,在免许可频带中的通信中,需要通过执行信道感测来确认其它通信节点未实现信号传输。为方便起见,这称为先听后说(LBT)或空闲信道评估(CCA)。当确定另一个通信节点在特定信道中未发送任何信号时,将其称为“信道是空闲的”,“已确认CCA”或“已确认LBT”。当说到“执行LBT”,“执行CCA”或“执行载波感测(CS)”时,这意味着首先确认信道是空闲的还是由另一个节点使用,然后再访问该信道。在免许可频带中操作的小区被称为免许可小区或许可辅助访问(LAA)小区。在许可频带中操作的小区被称为许可小区。
DL信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UL信道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PDSCH承载DL数据。PBCH承载初始接入所需的主信息块(MIB)。PUSCH承载UL数据。
PDCCH承载DCI。DCI包括具有调度PUSCH传输的资源分配的UL授权或具有调度PDSCH传输的资源分配的DL授权。控制资源集(CORESET)被定义为用于监视PDCCH的资源。唯一标识符被掩蔽到DCI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以便无线设备可以识别PDCCH中的DCI的所有者或内容。该标识符被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当DCI包括针对特定无线设备的UL授权或DL授权时,将使用Cell-RNTI(C-RNTI)。当DCI承载系统信息时,将使用系统信息-RNTI(SI--RNTI)。
PUCCH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UCI可以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根据PUCCH格式在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中发送PUCCH。
图2示出了基于动态调度的UL HARQ操作的示例。在动态UL调度中,BS使用PDCCH将UL资源动态地分配给无线设备。
无线设备接收具有初始UL授权的PDCCH 210。初始UL授权包括关于用于发送PUSCH220的起点和长度的信息。可以通过使用PUSCH 220的传输开始的时隙和该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索引来指示该起始点。长度指示发送PUSCH 220的OFDM符号的数量。初始UL授权可以进一步包括标识HARQ处理的HARQ处理标识符(HARQid)。
无线设备基于初始UL授权来发送具有UL传输块的PUSCH 220。
无线设备接收具有重传UL授权的PDCCH 230。重传UL授权可以包括关于用于发送PUSCH 240以用于重传的起始点和长度的信息以及HARQid。
无线设备基于重传UL授权来发送具有重传块的PUSCH 240。
BS通过使用PDCCH传输来调度UL传输和重传。PDCCH到PUSCH传输定时可以被灵活地调整,而不是固定的。
对于缓冲管理,为无线设备预先确定每小区可以配置的HARQ处理的数量。可以分别给出用于PDSCH的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和用于PUSCH的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可以被固定为特定值(例如8或16),或者可以由BS配置。
图3示出了基于半永久性调度(SPS)的UL HARQ操作的示例。在SPS中,无线设备基于预先给定的UL资源来执行UL传输。可以根据用于UL数据的缓冲状态来给予UE资源。
无线设备从BS接收SPS配置310。可以通过PDCCH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来接收SPS配置310。SPS配置320可以包括UL传输所需的一个或更多个UL资源集。每个UL资源集可以包括用于PUSCH的频率分配、SPS窗口、HARQ信息以及用于PUSCH的发射功率命令(TPC)中的至少一个。
无线设备可以从BS接收SPS DCI 320。SPS DCI 320可以指示SPS传输的开始或停止。SPS DCI 320可以包括指示SPS传输开始的时间和/或SPS传输停止的时间的信息。专用RNTI(例如,SPS RNTI)可以被掩蔽到用于承载SPS DCI 320的PDCCH。如果不需要附加开始/停止,则可以不需要SPS DCI 320的接收。
无线设备可以在SPS窗口中在PUSCH上发送UL数据330。
如果需要重传,则BS可以在PDCCH上向无线设备发送重传DCI 340。重传DCI340在PUSCH调度中用于重传。专用RNTI(例如,SPS C-RNTI)可以被掩蔽到PDCCH,以承载传输DCI340。
图4示出了SPS窗口的示例。
SPS窗口是允许无线设备执行UL传输的持续时间。在存在要发送的UL数据的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在每个SPS窗口中发送PUSCH。
SPS窗口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子帧(SF)。SPS窗口可以包括多个连续SF。SPS窗口可以周期性地出现,并且该周期性被称为SPS窗口时段。
关于SPS窗口的信息可以包括在SPS配置或SPS DCI中。SPS窗口信息可以包括SPS窗口开始的起始SF、SPS窗口时段以及SPS窗口中包括的SF的数量。
尽管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将SF用作配置SPS窗口的单元,但这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可以在时隙、OFDM符号或调度间隔中表示SPS窗口。在时隙单元的情况下,SPS窗口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时隙。
尽管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术语“SPS传输”,但这仅是出于示例目的。由于UL传输基于预先配置的资源被自主地执行,因此这可以称为“自主传输”。用于UL传输的SPS窗口可以被称为自主上行链路(AUL)窗口。
现在,描述在SPS传输和动态调度传输共存的免许可频带中无线设备的ULHARQ操作。
无线设备获得在SPS窗口内CCA成功的时间t1和该时间t1所属的SF的最后时间t2。如果t2-t1的值大于第一阈值,则无线设备可以发送PUSCH。如果PUSCH的编码率小于第二阈值(例如,如果编码率小于2/3),则无线设备可以发送PUSCH。例如,假设第一阈值对应于4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SF包括14个OFDM符号。如果t1对应于第7个OFDM符号,则无线设备可以在SF中发送PUSCH。BS可以将关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信息报告给无线设备。
假设在SPS窗口内LBT成功的SF被称为发起SF。无线设备可以在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COT)期间发送PUSCH而没有附加LBT,该最大信道占用时间被保留到从SPS窗口内的发起SF到下一个SF结束为止。即使剩余MCOT,也可以仅发送PUSCH,直到下一个SF为止。MCOT表示在无线设备通过LBT操作确认信道是空闲的之后可以进行连续传输而没有附加LBT的时间(或SF的数量)。
可以在每个SPS窗口中定义参考HARQid(RHARQid)。RHARQid可以是应用于SPS窗口的第一个SF的HARQid。另选地,RHARQid可以是应用于发送PUSCH的第一个SF的HARQid。
HARQid的增加/减小可以是指HARQid值本身的增加/减小。当定义了包括应用于SPS传输的一个或更多个HARQid的集合并且HARQid(i)表示与该集合中的第i个元素相对应的HARQid时,HARQid的增加/减小可以是指取决于i的增加/减小的相应HARQid。HARQid的增加/减小偏移可以是指i的增加/减小偏移。最小/最大HARQid值可以是指对应于集合中的第一个/最后一个元素的HARQid值。
假设SPS窗口包括N个SF,并且SPS窗口时段为P。此处,N>=1、P>=1,其中,N和P为整数。当无线设备仅可以在每个SPS窗口内的一个SF中发送PUSCH时,可以如下定义用于PUSCH传输的HARQid。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不管无线设备使用SPS窗口内的哪个SF来发送PUSCH,都可以共同应用RHARQid。如果在SPS窗口中RHARQid=0,则HARQid=0可以应用于SPS窗口内的所有SF。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将RHARQid应用于SPS窗口的第一个SF,并且从下一个SF应用从RHARQid开始依次增加的HARQid。例如,如果在SPS窗口中N=4并且如果RHARQid=0,则HARQid=0、1、2、3可以分别应用于SPS窗口内的四个SF。
假设SPS窗口包括N个SF,并且SPS窗口时段为P。此处,N>=1、P>=1,其中,N和P为整数。当无线设备可以在每个SPS窗口内以多达M个SF(M>=1,其中,M是整数)发送PUSCH时,可以如下定义用于PUSCH传输的HARQid。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RHARQid应用于SPS窗口的第一个SF,并且从下一个SF应用从RHARQid开始依次增加的HARQid。例如,如果在SPS窗口中RHARQid=0并且如果N=4,则HARQid=0、1、2、3可以分别应用于SPS窗口内的四个SF。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将RHARQid应用于SPS窗口的第一个SF,并且从下一个SF应用从RHARQid重复增加到RHARQid+M-1的HARQid。例如,如果在SPS窗口中RHARQid=0并且如果N=4、M=2,则可以将HARQid=0、1、0、1分别应用于SPS窗口内的四个SF。如果在SPS窗口中RHARQid=3并且如果N=4、M=2,则HARQid=3、4、3、4可以分别应用于SPS窗口内的四个SF。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将RHARQid应用于在SPS窗口内实际发送PUSCH的SF,并且从下一个SF应用从RHARQid重复增加到RHARQid+M-1的HARQid。例如,如果N=4、M=2并且RHARQid=0,则当在SPS窗口中从第二个SF针对2个SF发送PUSCH时,HARQid=0、1可以分别应用于第二个SF和第三个SF的PUSCH传输。
在以上方案中,如果HARQid增加以达到可以在SPS窗口中使用的最大HARQid,则分配可以再次从最小HARQid开始。
现在,描述确定RHARQid的方法。
假设SPS窗口包括N个SF,并且SPS窗口时段为P。此处,N>=1、P>=1,其中,N和P为整数。当无线设备可以在每个SPS窗口内以多达M个SF(M>=1,其中,M是整数)发送PUSCH时,可以如下定义每个SPS窗口的RHARQid。
(方案1)公共RHARQid可以应用于所有SPS窗口。例如,RHARQid=0可以应用于所有SPS窗口。无线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或SPS DCI接收关于RHARQid的信息。
(方案2)在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的约束下,RHARQid可以顺序地增加。例如,如果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是4,则可以针对8个连续SPS窗口以0、1、2、3、0、1、2、3的顺序分配RHARQid。
(方案3)RHARQid可以根据HARQid重用周期顺序地增加。每个HARQid重用周期重置RHARQid。例如,如果SPS窗口时段为6个SF,并且如果HARQid重用周期为18,则HARQid重用周期内将存在三个SPS窗口。可以在HARQid重用周期内针对三个SPS窗口按0、1、2的顺序分配RHARQid。
(方案4)可以应用方案2和方案3的组合。如果HARQid重用周期内的SPS窗口数量大于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则RHARQid增加到不超过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如果HARQid重用周期内的SPS窗口数量少于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则RHARQid将基于HARQid重用周期而增加。
(方案5)应用于前一个SPS窗口的最后一个SF的HARQid的下一个HARQid可以是下一个SPS窗口的RHARQid。例如,如果N=4,M=3,并且如果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为6,则四个SPS窗口内的HARQid为{0,1,2,0}、{1,2,3,1}、{2,3,4,2}、{3,4,5,3}。如果N=4,M=4,并且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为6,则四个SPS窗口内的HARQid为{0,1,2,3}、{4,5,0,1}、{2,3,4,5}、{0,1,2,3}。
在以上方案1至5中,可以如下定义RHARQid根据SPS窗口而增加的增加间隔。
-RHARQid的增加间隔可以为1。
-当不同HARQids应用于SPS窗口中的不同SF时,RHARQid的增加间隔可以是SPS窗口中包括的SF的数量N。
-当在SPS窗口内应用多达M个不同HARQid时,RHARQid的增加间隔可以是无线设备在SPS窗口内可以发送PUSCH的SF的最大数量M。
现在,描述应用所提出的方案的示例。假设N=4,M=3,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为6,并且HARQid的范围为0到5。{}内的数字表示分配给每个SPS窗口内的SF的HARQid。
(示例1)当RHARQid的增加间隔为N时,{0,1,2,3}、{4,5,0,1}、{2,3,4,5}、{0,1,2,3},...。该方案可以被理解为通过针对SPS窗口内的每个SF增加来分配分配给SPS传输的HARQid集合中的HARQid的方案。该方案也可以被理解为基于前一个SPS窗口的最后一个SF的HARQid分配当前SPS窗口的第一个SF的HARQid的方案。
(示例2)当RHARQid的增加间隔为M,并且SPS中的HARQid增加到RHARQid+M-1时,{0,1,2,0}、{3,4,5,3}、{0,1,2,0}、{3,4,5,3}、...。
(示例3)当RHARQid的增加间隔为M,并且SPS中的HARQid增加到RHARQid+N-1时,{0,1,2,3}、{3,4,5,0}、{0,1,2,3}、{3,4,5,0}、...。
(示例4)HARQid的增加间隔可以是1,并且SPS中的HARQid可以增加到高达RHARQid+N-1。该方案可以被理解为以下方案:当分配给SPS的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小于M时,改变要分配给相邻SPS窗口之间的第一个SF的HARQid。例如,当M=3、N=4以及当分配给SPS的HARQ处理的最大数量为3(HARQid:0~2)时,{0,1,2,0}、{1,2,0,1}、{2,0,1,2}、{0,1,2,0}、...。
图5示出了用于SPS的HARQ重传的示例。
假设将公共HARQid=x应用于SPS窗口1和SPS窗口2。无线设备在第一PUSCH上发送第一初始UL数据,且HARQid=x在SPS窗口1中。无线设备在第二PUSCH上发送第二初始UL数据,且HARQid=x在SPS窗口2中。
无线设备在SPS窗口2之后接收重传DCI 510。重传DCI 510包括关于用于重传的HARQid的信息。如果重传DCI 510指示HARQid=x,则由无线设备指示的重传是用于窗口1的PUSCH传输还是用于窗口2的PUSCH传输可能是模棱两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包括相同HARQid的SPS窗口在稍后时间出现的时间开始,在SPS窗口中发送的PUSCH的HARQid可能是无效的。另选地,从特定定时偏移之后的时间开始,在SPS窗口中发送的PUSCH的HARQid可能是无效的。如果HARQid无效,则无线设备不执行HARQ重传,或者不期望重传DCI。
即使在特定SPS窗口中发送PUSCH,在特定时间过去之后,用于PUSCH的HARQ也可能是无效的。从在特定SPS窗口中发送PUSCH之后的下一个SPS窗口出现的时间开始,用于PUSCH的HARQ可能是无效的。在特定SPS窗口中发送PUSCH之后,从定时偏移之后的一时间开始,用于PUSCH的HARQ可能是无效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针对分配给SPS窗口的HARQid的重传DCI时,无线设备可以认为该DCI指示最近发送的具有相同HARQid的PUSCH的重传。在图5的示例中,无线设备可以认为重传DCI 510指示针对SPS窗口2的PUSCH的重传。如果BS可以可靠地确定无线设备是否已经在SPS窗口中发送了PUSCH,则该方案会是有用的。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重传DCI可以包括与发送需要重传的PUSCH的SPS窗口有关的窗口信息。窗口信息可以指示第一SPS窗口或第二SPS窗口,该第一SPS窗口或第二SPS窗口出现在重传DCI的传输时间处或在用于重传DCI的传输时间的定时偏移之前(同时,其包括与由重传DCI指示的HARQid相同的HARQid)。
重传DCI中的窗口信息可以如下实现。
-窗口信息作为独立字段被包括在重传DCI中。
-窗口信息被表示为重传DCI的加扰序列或CRC掩码序列。
-可以通过重新使用重传DCI中的另一个字段来指示窗口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诸如UL TPC、DM RS循环移位/OCC、MCS等的现有SPS DCI中的固定为特定值的字段来指示窗口信息。可以通过使用在SPS DCI中未使用的字段(诸如HARQ处理数量、两阶段PUSCH授权(PUSCH触发类型A、PUSCH触发类型B等))来指示窗口信息。
可以一起指示窗口信息与指示重传DCI将被调度用于SPS PUSCH初始传输或重传的信息。例如,2比特字段可以指示“SPS PUSCH初始传输”、“在重传DCI之前针对第一SPS窗口的重传”、“在重传DCI之前针对第二SPS窗口的重传”和“在重传DCI之前针对第三SPS窗口的重传”。
无线设备可以不在由重传DCI指示的SPS窗口中发送具有相同HARQid的PUSCH。另选地,即使无线设备发送PUSCH,在由重传DCI指示的调度和PUSCH传输之间可能存在不匹配。无线设备可以通过PUSCH传输将上述错误通知BS。更具体地,无线设备可以通过仅在由重传DCI调度的PUSCH上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来向BS通知上述错误。
窗口信息可以被包括在PUSCH中用于SPS重传,以报告其重传对应于重传PUSCH的特定SPS窗口。窗口信息可以以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形式被插入到PUSCH数据的传输区域的一部分中。窗口信息可以被表示为与PUSCH一起发送的DM-RS、用于DM-RS的正交覆盖码(OCC)、PUSCH的加扰序列或用于PUSCH数据的CRC的掩码序列。
可以给予每个无线设备多个SPS配置。前述HARQid分配方案可以被共同地应用于多个SPS配置。另选地,可以将上述HARQid分配方案单独地应用于每个SPS配置的每个SPS窗口。
图6示出了当分配具有与动态调度相同的SPS的HARQid时发生冲突的示例。
预先分配给SPS窗口的HARQid可以被应用于SPS传输和重传。当将许多HARQid分配给SPS窗口时,可以在HARQ中用于动态调度的HARQ中的HARQid的数量减少,这可能导致动态调度的自由度降低。但是,当将相同HARQid应用于SPS传输和动态调度传输时,可能会出现歧义。为了避免HARQid的冲突,提出了以下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在SPS窗口之前的k个SF内接收到分配给SPS窗口的HARQid被应用到的用于动态调度的DCI时,无线设备可以基于动态调度执行PUSCH传输,并且可以不在SPS窗口中执行针对HARQid的SPS传输。在此,k>=0,其中,K是整数。当在SPS窗口之前接收到分配给SPS窗口的HARQid被应用到的用于动态调度的DCI时,无线设备可以基于动态调度执行PUSCH传输,并且可以不在SPS窗口中执行针对HARQid的SPS传输。在接收到HARQid=x的用于动态调度的DCI时,直到基于DCI的HARQ完成为止,无线设备才可以执行HARQid=x的SPS传输。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即使当在SPS窗口之前在y个SF之后接收到分配给SPS窗口的HARQid被应用到的用于动态调度的DCI时,无线设备也可以在SPS窗口中执行HARQid的SPS传输。此处,y>=1,其中y是整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在接收到HARQid=x的用于动态调度的DCI之后接收到HARQid=x的用于SPS配置和SPS传输的DCI时,无线设备可以忽略用于动态调度的DCI并执行SPS传输。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动态调度的DCI可以包括指示UL调度的有效时间的有效性计时器的值。当有效性计时器正在运行时,无线设备可能不执行与用于动态调度的DCI的HARQid相同的HARQid的SPS传输。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对由BS发送的DCI进行解码以指示在无线设备执行HARQid=x的SPS传输之后的特定时间内的针对HARQid=x的重传(或初始传输)时,基于DCI的调度可以被忽略。这可以特别地应用于SPS传输对应于初始传输的情况。
前述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HARQid被预先分配给SPS窗口或者无线设备可以通过随机选择HARQid来发送PUSCH的方案。
无线设备可以在SPS传输时随机选择和使用HARQid。在SPS窗口内的特定SF中,不仅可以在PUSCH上执行初始传输,而且可以执行重传。在这种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在PUSCH上发送附加传输以及初始/重传UL数据。附加信息可以包括无线设备的标识符、HARQid、冗余版本(RV)、新数据指示符(NDI)以及发送PUSCH的SF的数量中的至少任一个。
当无线设备在多个连续SPS SF中发送多个PUSCH时,可以应用以下方案。
(方案1)在前Q(Q>=1,其中Q是整数)个SF中发送无线设备的ID,而不在其余SF中发送的PUSCH上发送无线设备的ID。BS可以识别出在其余SF中接收到的PUSCH是由同一无线设备发送的。
BS可以在第一个SF中省略PUSCH接收。可以在最后W个SF中发送无线设备的ID(W>=1,其中W是整数),并且可以不在其余SF中发送的PUSCH上发送无线设备的ID。
(方案2)在第一个SF中发送HARQid,并且在其余SF中不发送HARQid。BS可以基于在第一个SF中发送的PUSCH的HARQid来获得通过连续SF发送的PUSCH的HARQid。例如,可以假设对于每个下一个SF,HARQid增加到特定值(例如,1)。考虑到BS可以省略在第一个SF中的PUSCH接收,可以在最后一个SF中发送HARQid,并且可以在其余SF中不发送HARQid。
(方案3)在第一个SF中发送RV,并且在其余SF中不发送RV。BS和无线设备可以假设通过其余连续SF发送的PUSCH的RV与在第一个SF中发送的PUSCH的RV相同。考虑到BS可以在第一个SF中省略PUSCH接收,可以在最后一个SF中发送RV,并且可以在其余SF中不发送RV。
(方案4)可以报告在第一个SF中发送PUSCH的SF的数量。无线设备可以在发送PUSCH的第一个SF(或最后一个SF或所有SF)中发送将发送PUSCH的SF的数量。
发送附加信息的SF可以被限制为通过使用所有OFDM符号来发送PUSCH的SF或者通过使用至少特定数量的(例如,13或12个)OFDM符号来发送PUSCH的SF。
现在,描述发送用于SPS传输的HARQ ACK的方法。
关于SPS发送,BS可以发送HARQ ACK以通知接收在DL信道上是否成功。HARQ ACK可以被包括在DCI中并且在PDCCH上被发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线设备可以从BS接收用于监视承载HARQ ACK和/或包括与HARQ-ACK相对应的HARQid的配置信息的PDCCH的RNTI。可以通过RRC消息来接收配置信息。
假设无线设备被配置为通过N个HARQid执行SPS传输。在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DCI中的多个HARQ-ACK中的最小HARQid相对应的HARQ-ACK的比特字段的位置。关于其余HARQid,可以以HARQid的升序顺序地确定比特字段的位置。
如果在一个DCI中不包括针对所有HARQid的HARQ-ACK,则可以给出针对附加DCI的RNTI以及HARQ-ACK的比特字段在附加DCI中的位置。还可以以与HARQ-ACK反馈相同的格式为RV(和NDI)配置字段。在以上描述中,比特字段的位置可以是指编码器中的用于联合编码多个HARQ-ACK(或RV、NDI)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无线设备可以从BS接收包括用于监视承载HARQ ACK的PDCCH的RNTI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消息来接收配置信息。
DCI可以包括与HARQ-ACK相对应的HARQid。DCI可以包括至少一个HARQid字段和与每个HARQid相对应的HARQ-ACK。如果一个DCI包括用于多个无线设备的多个HARQ-ACK,则可以给出将由每个无线设备确认的字段在DCI中的位置。
HARQ-ACK可以指示包括ACK或NACK或DTX的三种状态之一。ACK表示接收成功,NACK表示实现了接收但存在错误,而DTX表示接收失败。特别地,如果RV/NDI一起被包括在DCI中,则可以使用特定RV值(例如,不包括系统信息的RV、RV1)或特定NDI值(例如,指示重传的NDI)来表示DTX状态。
如果无线设备在第i个SF中接收到HARQ ACK,则可以在第(i+K)个SPS SF之后执行PUSCH重传。K>=1,其中K是整数。值K可以被预先确定为K=4,或者可以由BS设置。
图7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无线设备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收发器53。存储器52联接到处理器51,并且存储由处理器51执行的各种指令。收发器53联接到处理器5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51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无线装置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51实现。当前述实施方式由软件指令实现时,该指令可以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51执行以执行上述操作。
BS 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和收发器63。BS 60可以在免许可频带中操作。存储器62联接到处理器61,并且存储由处理器61执行的各种指令。收发器63联接到处理器6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61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前述实施方式中,BS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61实现。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设备。收发器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以软件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时,可以使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处理或功能)来实现上述方案。该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内部或外部设置到处理器,并且使用各种众所周知的方式连接到处理器。
在以上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已经基于使用一系列步骤或块的流程图描述了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并且某些步骤可以按照与其余步骤不同的顺序执行,或者可以与其余步骤同时执行。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删除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中进行自主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无线设备接收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永久性调度SPS配置,其中,所述SPS配置包括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区域的SPS窗口有关的信息;
由所述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信道上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具有指示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标识符HARQid;并且
当通过在所述SPS窗口中执行先听后说LBT而确认无线介质是空闲的时,由所述无线设备在所述SPS窗口中执行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
其中,用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HARQid与所述第二HARQid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SPS配置还包括与能够用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参考HARQid有关的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HARQid是基于所述参考HARQid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HARQid由所述无线设备随机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是在所述SPS窗口之前接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SPS窗口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时隙,并且
其中,每个时隙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是从已经确认所述无线介质在所述SPS窗口的时隙内空闲的OFDM符号执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无线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开始的SPSDC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无线设备接收重传DCI,所述重传DCI具有针对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重传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重传DCI包括所述第一HARQid。
9.一种用于在免许可频带内进行自主传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用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永久性调度SPS配置,其中,所述SPS配置包括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区域的SPS窗口有关的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器在下行链路DL信道上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具有指示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标识符HARQid;并且
当通过在所述SPS窗口中执行先听后说LBT而确认无线介质是空闲的时,控制所述收发器在所述SPS窗口中执行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
其中,用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HARQid与所述第二HARQid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SPS配置还包括与能够用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参考HARQid有关的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HARQid是基于参考HARQid获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HARQid由无线设备随机地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SPS窗口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时隙,并且
其中,每个时隙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是从已经确认所述无线介质在所述SPS窗口的时隙内空闲的OFDM符号执行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41102P | 2017-08-04 | 2017-08-04 | |
US62/541,102 | 2017-08-04 | ||
US201762564273P | 2017-09-28 | 2017-09-28 | |
US62/564,273 | 2017-09-28 | ||
PCT/KR2018/008843 WO2019027285A1 (ko) | 2017-08-04 | 2018-08-03 | 자율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9156A true CN110999156A (zh) | 2020-04-10 |
CN110999156B CN110999156B (zh) | 2022-04-12 |
Family
ID=6523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0523.3A Active CN110999156B (zh) | 2017-08-04 | 2018-08-03 | 用于自主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115859B2 (zh) |
EP (1) | EP3664337B1 (zh) |
JP (1) | JP7047061B2 (zh) |
KR (1) | KR102565631B1 (zh) |
CN (1) | CN110999156B (zh) |
WO (1) | WO20190272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01100A (zh) | 2017-09-28 | 2024-06-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CN110351874B (zh) * | 2018-04-03 | 2021-07-23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通知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CN108702777B (zh) * | 2018-05-03 | 2022-04-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AU2020264459A1 (en) * | 2019-04-30 | 2021-11-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on configured grants |
US12207240B2 (en) * | 2019-05-02 | 2025-01-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for multiple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with downlink (DL)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US11277844B2 (en) * | 2019-08-16 | 2022-03-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ion of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s and dynamic downlink transmissions |
WO2021090409A1 (ja) * | 2019-11-06 | 2021-05-1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20210088228A (ko) * | 2020-01-06 | 2021-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및 비동기 데이터의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TWI772094B (zh) * | 2020-07-13 | 2022-07-2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經配置上行鏈路准予集束的非連續接收計時器的方法和設備 |
US11943768B2 (en) * | 2020-11-18 | 2024-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for requesting semi-persistently scheduled resources |
WO2023014110A1 (ko) * | 2021-08-06 | 2023-0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 송신 또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91360A1 (ko) * | 2012-06-20 | 2013-1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20150263829A1 (en) * | 2013-06-04 | 2015-09-17 | Nec Corporation | DL Scheduling and HARQ-ACK Feedback for DL Transmissions in Flexible-TDD Systems Without and With Cross-Subframe Scheduling |
WO2016122258A1 (ko) * | 2015-01-29 | 2016-08-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7078501A1 (ko) * | 2015-11-05 | 2017-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20170208577A1 (en) * | 2012-12-21 | 2017-07-20 | Blackberry Limited |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15139B1 (ko) * | 2005-10-18 | 2006-08-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구간의 할당 방법과 장치및 그 시스템 |
CN101252422B (zh) * | 2008-03-20 | 2013-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 |
KR20110033858A (ko) * | 2008-07-18 | 2011-03-31 | 리서치 인 모션 리미티드 |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청 프로세스 매핑 규칙 |
JP5164903B2 (ja) * | 2009-03-25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US8472391B2 (en) | 2009-04-13 | 2013-06-2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US9166758B2 (en) * | 2010-09-20 | 2015-10-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S9510365B2 (en) * | 2012-04-26 | 2016-11-29 | Lg Electronics Inc. | Signal-trans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9999039B2 (en) | 2015-07-23 | 2018-06-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US10135594B2 (en) * | 2015-08-13 | 2018-11-2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Schedul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
US9622237B2 (en) * | 2015-09-14 | 2017-04-11 |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nnel access in unlicensed band |
WO2018032000A1 (en) * | 2016-08-12 | 2018-02-15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Period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device |
-
2018
- 2018-08-03 EP EP18840250.7A patent/EP366433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JP JP2020506239A patent/JP7047061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KR KR1020207002049A patent/KR102565631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WO PCT/KR2018/008843 patent/WO2019027285A1/ko unknown
- 2018-08-03 CN CN201880050523.3A patent/CN110999156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US US16/636,614 patent/US1111585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09 US US17/397,503 patent/US1183879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19 US US17/968,992 patent/US1158926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91360A1 (ko) * | 2012-06-20 | 2013-1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20170208577A1 (en) * | 2012-12-21 | 2017-07-20 | Blackberry Limited |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20150263829A1 (en) * | 2013-06-04 | 2015-09-17 | Nec Corporation | DL Scheduling and HARQ-ACK Feedback for DL Transmissions in Flexible-TDD Systems Without and With Cross-Subframe Scheduling |
WO2016122258A1 (ko) * | 2015-01-29 | 2016-08-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7078501A1 (ko) * | 2015-11-05 | 2017-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RICSSON: "R1-1709098 "On SPS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
LG ELECTRONICS: "R1-1707536 "Discussion on UL HARQ for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 in 1ms TTI"", 《3GPP TSG_RAN\WG1_RL1》 * |
ZTE: "Consideration on SP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98 R2-170469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38795B2 (en) | 2023-12-05 |
KR102565631B1 (ko) | 2023-08-10 |
EP3664337A4 (en) | 2021-04-28 |
EP3664337B1 (en) | 2022-10-12 |
US20210368387A1 (en) | 2021-11-25 |
US11115859B2 (en) | 2021-09-07 |
WO2019027285A1 (ko) | 2019-02-07 |
JP7047061B2 (ja) | 2022-04-04 |
EP3664337A1 (en) | 2020-06-10 |
CN110999156B (zh) | 2022-04-12 |
JP2020530233A (ja) | 2020-10-15 |
US11589260B1 (en) | 2023-02-21 |
US20230038241A1 (en) | 2023-02-09 |
US20200374748A1 (en) | 2020-11-26 |
KR20200027954A (ko) | 2020-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9156B (zh) | 用于自主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929833B2 (en) | HARQ feedback for unscheduled uplink | |
CN108271430B (zh) | 用于在非授权频带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终端 | |
EP3566368B1 (en) | Signaling,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 |
US10904879B2 (en) | Rach preamble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with data and/or control signals | |
CN110832930B (zh) | 用于未许可频谱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多个起始位置 | |
EP3909358B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that achieve mini-slot-based repetitions | |
US11140713B2 (en) | Preemptive retransmissions on Listen-Before-Talk cells | |
EP4236140B1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uplink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 |
WO201707846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verlap of different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00110359A (ko) | 상향링크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3639590B1 (en)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 |
US2025003122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