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997419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7419A
CN110997419A CN201880052391.8A CN201880052391A CN110997419A CN 110997419 A CN110997419 A CN 110997419A CN 201880052391 A CN201880052391 A CN 201880052391A CN 110997419 A CN110997419 A CN 11099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ounting
fastening
locking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3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原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9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7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备:气囊;罩部,覆盖气囊;装配部件,装配于罩部的表面侧;装配部件侧的卡定部,设置于装配部件的背面;安装用的孔,贯穿罩部的表面及背面地设置,在装配装配部件时使卡定部贯穿于罩部的背面侧;罩侧的卡定部,设置于罩部的背面,与贯穿了安装用的孔的卡定部并排配置;及紧固部件,通过插通于卡定部而在罩部的背面侧对装配部件进行紧固。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的进行转向操作的手柄(方向盘)的中央部安装有驾驶座用的气囊装置,有时会在气囊装置的罩部的表面侧装配汽车公司的标志等装配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33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像这样的安装于方向盘的气囊装置在工作时,罩部沿设置于装配部件的周围的撕裂线破裂,气囊向驾驶座侧膨胀。此时,例如在装配部件的中央部为开放的形状的情况下等,因装配部件的设计,在气囊膨胀时,罩部向驾驶座侧的挠曲变形变大而撕裂线的破裂花费时间,结果,有时会使到气囊的展开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能够不依赖于装配部件的设计而防止气囊的展开时间的增加。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观点的气囊装置具备:气囊;罩部,覆盖所述气囊;装配部件,装配于所述罩部的表面侧;至少一个装配部件侧卡定部,设置于所述装配部件的背面;安装用的孔,贯穿所述罩部的表面及背面地设置,在装配所述装配部件时使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贯穿于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至少一个罩侧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罩部的背面,与贯穿了所述安装用的孔的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并排配置;及紧固部件,通过插通于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及所述罩侧卡定部而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对所述装配部件进行紧固。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于装配部件的设计而防止气囊的展开时间的增加的气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从罩部的背面侧观察在图1中示出的气囊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将供装配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部放大示出的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装配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装配部件向罩部进行紧固的紧固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的理解,在各附图中尽可能地对同一结构要素附以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X方向、Y方向、Z方向是互相垂直的方向,X方向及Y方向是水平方向,Z方向是铅垂方向。Y方向是在车辆安装了气囊装置1时的车辆的前后方向。
【气囊装置1的结构】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的主视图。图2是从罩部20的背面22侧观察在图1中示出的气囊装置1的后视图。气囊装置1具备气囊10、罩部20、装配部件30及紧固部件50。
气囊10通过从构成于气囊装置1的未图示的充气机供给的气体而膨胀并使罩部20裂开,在与乘员之间膨胀展开。罩部20在覆盖了被折叠而收纳的气囊10的状态下,由构成于气囊装置1的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所固定,利用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材料成形。
装配部件30是以乘员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装配于罩部20的表面21侧的部件。作为装配部件30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汽车公司的标志等装饰部件。装配部件30的图示的形状、大小及图案只是一个例子,不限于图示的情况。在罩部20的表面21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供装配部件30进行装配的安装部40。气囊装置1及罩部20例如配置于搭载有气囊装置1的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央部。
图3是将供装配部件30进行安装的安装部40放大表示的图。在罩部20的安装部40,从罩部20的表面侧贯穿于背面侧地形成有供设置于装配部件30的U字状的卡定部32-1、32-2(装配部件侧卡定部)插入的长方形的安装用的孔42-1、42-2。在安装用的孔42-1、42-2的周围,从罩部20的表面侧贯穿于背面侧地形成有圆形或者四边形的安装用的孔44-1~44-10。另外,在罩部20的背面22侧的安装部40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的卡定部46(罩侧卡定部)。
【装配部件30的结构】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装配部件30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2个形成为U字状的卡定部32-1、32-2从装配部件30的背面突出。在背面的周缘部竖立定位用的凸起34-1、34-2及卡定于罩部20的卡定用钩部36-1~36-8。
装配部件30通过使定位用的凸起34-1、34-2插入于罩部20的安装部40的安装用的孔44-1、44-2(参照图3)来相对于罩部20的安装部40进行定位。另外,装配部件30通过使8处卡定用钩部36-1~36-8卡定于安装部40的安装用的孔44-3~44-10(参照图3)而以装配部件30的背面侧与安装部40紧贴的状态被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用的凸起34-1、34-2、卡定用钩部36-1~36-8的数量、配置主要依赖于装配部件30的设计,而不受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所限定。
卡定部32-1、32-2以相对于装配部件30的背面侧门形地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与装配部件30的背面侧之间形成供紧固部件50插入的紧固用的孔32-1a、32-2a。
装配部件30既可以利用实施了发纹加工的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成形,也可以利用ABS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树脂材料成形,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材质成形。
【装配部件30的紧固结构】
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装配部件30向罩部20进行紧固的紧固结构的图。紧固结构包含罩部20、向罩部20的背面22侧突出的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设置于罩部20的背面22侧的安装部40的卡定部46(罩侧卡定部)及在背面22侧将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紧固于罩部20的紧固部件50而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汽车公司的标志即装配部件30装配于罩部20的表面侧的情况作为一例,但是在对除标志以外的装配部件进行紧固的情况下当然也可适用本发明。
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以从罩部20的背面22门形地突出的方式形成,基本的结构与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相同。卡定部46在与罩部20的背面22之间形成供紧固部件50插入的紧固用的孔46a。
在对装配于罩部20的表面侧的装配部件30进行紧固时,通过将紧固部件50插通于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的紧固用的孔32-1a、32-2a及罩部20的背面22侧的安装部40的卡定部46的紧固用的孔46a的所谓的闩结构,使卡定部32-1、32-2紧固于罩部20的背面22侧。
另外,在向罩部20装配装配部件30时,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以配置于装配部件3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罩部20的背面22侧的安装部40。贯穿了安装用的孔42-1、42-2的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分别相对于罩部20的卡定部46而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因此,从X正方向侧按照卡定部32-1、卡定部46、卡定部32-2的顺序排列配置。各卡定部32-1、32-2、46以在各自的X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设置有紧固用的孔32-1a、32-2a、46a,由此以能够使紧固部件50从宽度方向上插通的方式形成。
【紧固部件50的结构】
紧固部件50利用例如热塑性树脂等成型,例如如图5所示,具有形成为棒状以X方向上延伸的紧固部51及防止该紧固部51从上述的卡定部32-1、32-2、46脱落的防止脱落部52、53。
紧固部51从X正方向侧按照前端部51a、第一中间部51b、第二中间部51c、基端部51d的顺序具备各个部分。紧固部51的前端部51a形成为越向顶点部侧越薄的锥形形状,以容易进行向卡定部32-1、32-2、46的紧固用的孔32-1a、32-2a、46a的插入。
紧固部51以基端部51d侧与前端部51a侧相比在Z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方式形成。相对于前端部51a及第一中间部51b能够插通全部的卡定部32-1、32-2、46,而第二中间部51c及基端部51d无法插通孔较小的卡定部32-1。即,为了使紧固部51的第二中间部51c及基端部51d无法插通于卡定部32-1,第二中间部51c及基端部51d的Z方向上的宽度的尺寸大于紧固用的孔32-1a的开口尺寸。
因此,紧固部件50以能够从装配部件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负方向侧)插通于罩部20的卡定部46及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而无法从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正方向侧)插通的方式形成。通过像这样形成,即使从与紧固部件50的组装时的紧固部件50的插入方向是从X负方向侧向X正方向侧的正确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由于第二中间部51c会在卡定部32-1卡住而无法插入,因此也能够容易地防止紧固部件50的错误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装配部件30进行装配的罩部20的安装部40向表面21侧形成为凸形状,紧固部件50的紧固部51沿安装部40的凸形状向Y正方向侧弯曲而形成。由此,能够防止虽然紧固部件50的插入方向正确但将紧固部件50翻转地插入这一情况。
防止脱落部52设置于紧固部51的第一中间部51b,并与卡定部32-1的前端部51a侧(X正方向侧)的侧面部抵接。防止脱落部53设置于紧固部51的第二中间部51c,并与卡定部32-2的第一中间部51b侧(X正方向侧)的侧面部抵接。
防止脱落部52、53以相对于紧固部51的上表面与前端部51a侧相比基端部51d侧更高的方式在紧固部51的上表面侧被削出。另外,防止脱落部52、53能够进行相对于卡定部32-1、32-2、46的紧固用的孔32-1a、32-2a、46a的在插入方向(X正方向)上的移动,并限制相对于卡定部32-1、32-2、46的紧固用的孔32-1a、32-2a、46a的在脱落方向(X负方向)上的移动,以预定角度倾斜从而能够防止紧固部件50的脱落。
在紧固部51的基端部51d设置有凸缘部54。凸缘部54形成为Z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卡定部32-2的紧固用的孔32-2a的开口尺寸。由此,凸缘部54向与紧固部51的第二中间部51c、基端部51d相比更宽幅的方向(Z方向)突出,从凸缘部54与卡定部32-2抵接的位置对插入紧固部51进行限制。
在此,对使用紧固部件50将装配部件30紧固于罩部20时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将装配部件30安装于在罩部20的表面侧形成的安装部40。此时,使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从表面21侧插入于安装部40的安装用的孔42-1、42-2并向背面22侧突出。另外,使装配部件30的定位用的凸起34-1、34-2及卡定用钩部36-1~36-8插入于安装部40的安装用的孔44-1~44-10而卡定于罩部20(第一紧固操作)。
(步骤2)在从背面22观察罩部20的状态下,将紧固部件50设为防止脱落部52、53朝向上方、且基端部51d位于X负方向侧(图5的右侧)的朝向。通过对该状态下的紧固部件50向X正方向进行滑动操作,使紧固部51的前端部51a从X负方向侧插入于配置于安装部40的X负方向侧并向罩部20的背面侧突出的卡定部32-2的紧固用的孔32-2a。
(步骤3)使紧固部件50向X正方向滑动并使紧固部51的前端部51a插入于配置于安装部40的中央部的卡定部46的紧固用的孔46a。进一步地,使紧固部件50向X正方向滑动,并从X负方向侧插入于配置于安装部40的X正方向侧且向罩部20的背面侧突出的卡定部32-1的紧固用的孔32-1a。在该插入过程中,紧固部件50的防止脱落部52以一边与卡定部32-1的紧固用的孔32-1a的内周面滑动抵接一边接近水平方向的方式弯曲。并且,防止脱落部52当端部通过了卡定部32-1的紧固用的孔32-1a时,端部恢复到原本的倾斜状态的高度并与卡定部32-1的侧面部抵接。另外,防止脱落部53也与防止脱落部52同样地与卡定部32-2的侧面部抵接。此时,紧固部件50的凸缘部54的端面与卡定部32-2的X负方向侧的侧面部抵接(第二紧固操作)。
由此,紧固部件50能够通过闩结构以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不会从罩部20脱落的方式牢固地进行紧固,并且能够保持为使装配部件30的背面相对于罩部20的安装部40紧贴的稳定状态。
另外,紧固部件50限制防止脱落部52相对于卡定部32-1在X负方向上的移动,同时限制防止脱落部53相对于卡定部32-2在X负方向上的移动。还限制了凸缘部54相对于卡定部32-2在X正方向上的移动。因此,紧固部件50能够对装配部件30的卡定部32-1、32-2相对于罩部20牢固地进行紧固,并且能够阻止例如施加了振动、冲击而从卡定部32-1、32-2脱落的情况。另外,由于作为紧固部件50的紧固操作仅为使其在X正方向上滑动,也能够改善组装工序的操作性而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在拆卸紧固部件50时,防止脱落部52、53以在X负方向上能够通过卡定部32-1、32-2的方式将防止脱落部52、53按下并将基端部51d向X负方向拔出即可。因此,在使装配部件30从罩部20分离时也能够不使用特殊的工具等而较容易地拆卸紧固部件50并解除装配部件30相对于罩部20的紧固。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通过将紧固部件50插通于装配部件30侧的卡定部32-1、32-2及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而将装配部件30在罩部20的背面22侧紧固。由此,能够将装配部件30向罩部20更牢固地固定。
然而,装配部件30大多如上述那样主要基于汽车公司的标志等外观设计而形成。因标志的设计可能在中央部分产生空间。当在标志的中央有空间时,在气囊装置1工作而内部的气囊10膨胀、为了使撕裂线破裂而从内侧按压罩部20时,安装有标志的罩部20的中央的安装部40的挠曲变形增大,罩部20首先向驾驶座侧隆起。因此,应力向罩部20的撕裂线传递变慢,到撕裂线破裂为止的时间变慢。其结果,可能发生直到气囊10展开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的状况。即,存在取决于装配部件30的设计而气囊10的展开时间增加的担忧。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在向罩部20装配装配部件30时以配置于装配部件3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罩部20的背面22,将贯穿了安装用的孔42-1、42-2的装配部件30侧的卡定部32-1、32-2分别相对于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而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各卡定部46、32-1、32-2以能够使紧固部件50从宽度方向(X方向)插通的方式形成。
通过这样的结构,罩部20的安装部40的中央附近能够无关于装配部件30的设计在中央处有无空间,而总是通过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而与紧固部件50紧固。由此,气囊装置1在工作时即使气囊10膨胀并从内侧按压罩部20,也能够良好地抑制罩部20的中央的安装部40的挠曲变形,能够使罩部20不易向驾驶座侧隆起。因此,由于罩部20通过气囊10的膨胀受到的按压力不会分散,因此能够迅速地向罩部20的撕裂线传递应力,能够加快到撕裂线破裂为止的时间。结果,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能够不依赖于装配部件30的设计而防止气囊10的展开时间的增加。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配置于方向盘的中央部,因此罩部20也兼为车辆用喇叭的操作部。车辆的驾驶者例如通过从表面侧按压罩部20而进行喇叭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能够抑制安装部40的弯曲,因此能够抑制因用于喇叭操作的载荷而罩部20、装配部件30挠曲变形这一情况。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具体例所限定。在这些具体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添加适宜的设计变更而成的发明只要具备了本发明的特征,则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前述的各具体例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条件、形状等不应该受例示出的方式所限定而可以适当地变更。前述的各具体例具备的各要素只要不产生技术性的矛盾,则可以适当地改变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气囊装置1及罩部20配置于方向盘的中央部,但气囊装置及罩部的形状及安装位置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限。例如,在内置于仪表盘的副驾驶座用的气囊装置、内置于前座的座位靠背的后座用的气囊装置、为侧面冲撞而准备的内置于车体的侧面的气囊装置中,在这些气囊装置的罩部装配有装配部件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适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在罩部20的背面22的安装部40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一个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装配部件30侧的卡定部32-1、32-2的结构,但是各卡定部的数量、配置模式不限于此。只要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与装配部件30侧的卡定部32-1、32-2由同一个紧固部件50的紧固部51插通即可。例如,既可以设置多个罩部20侧的卡定部46,也可以使配置于卡定部46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卡定部32-1、32-2的一方或者双方为多个。另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在中央位置配置装配部件30侧的卡定部并在其宽度方向两侧配置罩部20侧的卡定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出了紧固部件50具有一根棒状的紧固部51的结构,但也可以设置多根紧固部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将紧固部件50的紧固部51从水平方向(X方向)插通于卡定部32-1、32-2、46的结构,但是紧固部51的插通方向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铅垂方向(Z方向)等。例如可以根据装配部件30的横向长度、纵向长度等的装配部件30的设计而适当地选择能够利用同一紧固部51插通的、能够使卡定部的数量更多的插通方向。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8月22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17-159651号的优先权,在此在本国际申请中援引2017-159651号的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 气囊装置
10 气囊
20 罩部
21 表面
22 背面
30 装配部件
32-1、32-2 卡定部(装配部件侧卡定部)
42-1、42-2 安装用的孔
46 卡定部(罩侧卡定部)
50 紧固部件

Claims (4)

1.一种气囊装置,具备:
气囊;
罩部,覆盖所述气囊;
装配部件,装配于所述罩部的表面侧;
至少一个装配部件侧卡定部,设置于所述装配部件的背面;
安装用的孔,贯穿所述罩部的表面及背面地设置,在装配所述装配部件时,使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贯穿于所述罩部的背面侧;
至少一个罩侧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罩部的背面,与贯穿了所述安装用的孔的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并排配置;及
紧固部件,通过插通于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及所述罩侧卡定部而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对所述装配部件进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在向所述罩部装配所述装配部件时,所述罩侧卡定部以配置于所述装配部件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罩部的背面,
贯穿了所述安装用的孔的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相对于所述罩侧卡定部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至少各设置一个,
所述罩侧卡定部及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以能够使所述紧固部件从所述宽度方向插通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紧固部件以能够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方插通于所述罩侧卡定部及所述装配部件侧卡定部、而不能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方插通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供所述装配部件进行装配的所述罩部的安装部在表面侧形成为凸形状,
所述紧固部件沿所述安装部的凸形状弯曲地形成。
CN201880052391.8A 2017-08-22 2018-08-21 气囊装置 Pending CN1109974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9651 2017-08-22
JP2017159651A JP2019038299A (ja) 2017-08-22 2017-08-22 エアバッグ装置
PCT/JP2018/030868 WO2019039476A1 (ja) 2017-08-22 2018-08-21 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7419A true CN110997419A (zh) 2020-04-10

Family

ID=65439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391.8A Pending CN110997419A (zh) 2017-08-22 2018-08-21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38299A (zh)
CN (1) CN110997419A (zh)
WO (1) WO201903947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30A (zh) * 1996-08-12 1998-03-11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的方向盘和气囊存放组件
US20100102538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Autoliv Asp, Inc. Method for illuminating colors in a backlit driver airbag emblem
JP2011134647A (ja) * 2009-12-25 2011-07-07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3227001A (ja) * 2012-03-27 2013-11-07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締結構造及び締結部材
JP2016505453A (ja) * 2013-01-29 2016-02-25 ティーケ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Tk Holdings Inc.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に接続するための照明エンブレムアセンブ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4780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Paxton Donald J Printed el foil for backlit airbag embl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30A (zh) * 1996-08-12 1998-03-11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的方向盘和气囊存放组件
US20100102538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Autoliv Asp, Inc. Method for illuminating colors in a backlit driver airbag emblem
JP2011134647A (ja) * 2009-12-25 2011-07-07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3227001A (ja) * 2012-03-27 2013-11-07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締結構造及び締結部材
JP2016505453A (ja) * 2013-01-29 2016-02-25 ティーケ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Tk Holdings Inc.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に接続するための照明エンブレムアセンブ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9476A1 (ja) 2019-02-28
JP2019038299A (ja)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9914B2 (ja) 車両内装部材
US7708309B2 (en) Driver's airbag module assembly structure
US7293794B2 (en) Cover attachment
US7097199B2 (en) Airbag cover emblem 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WO2009063715A1 (ja) 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
EP1491411B1 (en) Head-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JP4508383B2 (ja) エアバッグ内蔵式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US7213833B2 (en) Emblem, module cover and airbag apparatus
JP4504828B2 (ja) キャップ取付構造およびキャップ
CN210793086U (zh) 膝部气囊安装构造
JP5158815B2 (ja) 車両内装部材
US10532638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unting interior component
CN110997419A (zh) 气囊装置
US6076849A (en) Motor vehicle dashboard assembly
JP3895896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JP3620305B2 (ja)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267903B2 (ja) 車両のピラートリム取付構造
JP4259197B2 (ja) 頭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部構造
JP7032187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5136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52421B2 (ja) カーテン式エアバッグ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2011218877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取付装置
JP2003247517A (ja) クリップとカーテン式エアバッグ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KR100989998B1 (ko) 조수석 에어백 도어
JPH11255059A (ja)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