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4353A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94353A CN110994353A CN201911332884.XA CN201911332884A CN110994353A CN 110994353 A CN110994353 A CN 110994353A CN 201911332884 A CN201911332884 A CN 201911332884A CN 110994353 A CN110994353 A CN 1109943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ser
- light
- optical waveguide
- laser beam
- shaping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05—Optical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homogenisation or merging of the beams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5/0057—Optical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homogenisation or merging of the beams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for temporal shaping, e.g. pulse compression, frequency chirp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Re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5—Len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属于光束整形技术领域,能够在基本不增加模组长度的基础上,减少光能平顶分布两端的能量损失,提高激光光束的出光均匀性,并获得较好的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的光束整形模组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和整形光单元,由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平板光波导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激光束通过整形光单元出射。平板光波导直接对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进行光学处理,能够使得由平板光波导出射的激光束的形状光斑边缘的光能量较为均衡,避免了光斑边缘的断崖式能量损失,使得出射的形状光斑的均匀度提升,且形状光斑的亮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束整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背景技术
在激光的光学应用中,如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常需要使用均匀规则的形状光斑,如矩形光斑、圆形光斑等,这就需要对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进行整形。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半导体激光器后依次使用快轴准直透镜(FAC)和慢轴准直透镜(SAC)对激光光束整形。
但是,在经过FAC和SAC的准直后所获得的激光光束在远场光强度分布中存在平顶分布区域的光强不均匀,以及慢轴和/或快轴的两边沿处的光强陡然下降的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出射的激光光束中可利用的激光能量损失高达30%。
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在FAC和SAC后增加匀化透镜的方式以求获得理想的光斑,但是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光强均匀性以及减少能量损失的贡献较小,且会明显增大光学模组的长度以及光学器件的体积,进而导致制得的光学器件的可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能够在基本不增加模组长度的基础上,减少光能平顶分布两端的能量损失,提高激光光束的出光均匀性,并获得较好的能量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和整形光单元,由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平板光波导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激光束通过整形光单元出射。
可选地,平板光波导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以根据反射面调节通过的激光束的出光方向。
可选地,整形光单元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和/或设置在快轴准直透镜的出光面的慢轴准直透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器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光束整形模组,还包括激光器,激光器设置在光束整形模组的入光面。
可选地,激光器的出光面与光束整形模组中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光束整形模组中的平板光波导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激光器的出光面贴合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激光束由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入射,经反射面反射并由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出射。
可选地,光束整形模组中的平板光波导为直角棱镜,直角棱镜的两直角侧边分别为入光面和出光面、斜边为反射面,激光器的出光面与直角棱镜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激光器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点。
可选地,激光器包括多个发光点,平板光波导的厚度方向对应于多个发光点排列方向的垂直方向。
可选地,多个发光点沿激光器快轴方向均布设置,平板光波导的厚度方向对应于激光器的慢轴方向。
可选地,激光器为激光芯片,激光芯片键合于热沉结构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和整形光单元,由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平板光波导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激光束通过整形光单元出射。激光器直接出射的激光束具有较大的原始发散角,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中进行单一方向的光学处理,由平板光波导中出射的激光束再经过整形光单元进行整形后出射。这样一来,平板光波导直接对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进行光学处理,能够使得由平板光波导出射的激光束的形状光斑边缘的光能量较为均衡,避免了光斑边缘的断崖式能量损失,使得出射的形状光斑的均匀度提升,且形状光斑的亮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器件采用上述的光束整形模组,还包括激光器,激光器设置在光束整形模组的入光面。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由光束整形模组的入光面进入光束整形模组中,光束整形模组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和整形光单元,激光束首先耦合入平板光波导进行单一方向的光学处理,然后通过整形光单元整形后出射,经过光束整形模组的处理,匀化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的形状光斑边缘的光能量,避免了光斑边缘的断崖式能量损失,使得出射的形状光斑的均匀度提升,且形状光斑的亮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整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整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整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标:01-光束整形模组;02-激光器;03-热沉结构;11-平板光波导;111-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2-平板光波导的反射面;113-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20-整形光单元;21-快轴准直透镜;22-慢轴准直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整形模组0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01,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11和整形光单元20,由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平板光波导11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激光束通过整形光单元20整形后出射。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通常可与激光器02配合形成光学器件,应用于激光雷达、3D感知等领域,对出射激光束进行匀化整形后的使用。例如,以手机的3D感知功能为例,为了能够实现准确的人脸识别或手势识别,对于光照形状以及光输出的平顶光强分布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领域的常规认知和使用中,由半导体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的原始发散角通常较大,在应用前通常都需要首先进行光束的准直处理,然后再根据具体应用对光源的要求,进一步进行匀化或其他光学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整形模组01,如图1所示,首先对由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进行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原始出射的激光束在平板光波导11中得到匀化等光学处理,并且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出射的形状光斑的边缘处的能量损失,对于光斑边缘的能量损失的降低效果较为明显。
经过平板光波导11匀化处理后的激光束,再入射整形光单元20中进行准直整形。这样能够使得出射的激光束在获得同样的整形效果的基础上,其光束匀化效果较好,而且减少能量损失后,使得出射激光束的均匀度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光斑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中,对于激光束的产生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示例地,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产生激光的器件,根据工作介质划分,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满足条件产生激光的器件,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通过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入射平板光波导11中即可。但是,至少需要明确,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射平板光波导11中的激光束应当是由激光器02中直接出射的原始激光束,而不包括受激发光后又经过光纤传输或其他传送处理的激光束。以下的说明中,均以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中,平板光波导11和整形光单元20沿光路的方向依次设置,即,依据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的出射方向,根据光束整形模组01的设置方式,激光束应当为首先经过平板光波导11,由平板光波导11的出光面出射后再进入整形光单元20。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中对于整形光单元20的组成不作具体限定,整形光单元20用于对入射的激光束进行准直整形,示例地,准直透镜、光纤准直器等光学器件均可实现对光束的准直整形,除此之外,其他能够对于激光束进行准直处理并出射的光学器件也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整形光单元20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定整形光单元20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对入射激光束的准直出射即可。
此外,光波导是一种能够对光束进行引导传播的光学结构,光波导包括有平板(薄膜)介质光波导、条形介质光波导、集成光波导、柱形光波导(光纤)以及楔形光波导等类型。平板光波导11是结构最为基本和简单的一种光波导,在不同领域的光学器件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平板光波导11作为模组中实现光束引导、耦合和匀化的光学部件,图1中所示即为平板光波导11,平板光波导11通常由三层均匀介质组成的,中间的介质层称为波导层或芯层,芯层两侧的介质层称为包层。芯层的介电常数比芯两侧包层的介电常数稍高,以使得光束能够集中在芯层中引导传播,因而起到导波的作用。
如图1所示,平板光波导11设置于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的光路上,如图1中箭头所示,激光束能够首先由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中进行光学处理,并引导激光束传播至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再入射整形光单元20进行准直整形后出射。
需要说明的是,平板光波导11根据在光路中作用方向的转换设置,通常仅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具体表现为对激光束单一方向发散的两边沿具有限制作用,以限制光强分布在该方向上两边沿处发生的陡然下降。例如,图1中示出的是慢轴视图,平板光波导11仅作用于慢轴,使得慢轴方向的激光束收到平板光波导11的引导传播以及匀化限制,而对于激光束的快轴方向,平板光波导11可以仅作为使激光束通过的平行板通道,而不对快轴方向的发散角产生影响。
又例如,如图3所示,图3中示出的是快轴方向视图,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对应于激光束的慢轴方向,从而使得平板光波导11的薄层对激光束的慢轴方向的发散具有限制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束整形模组01,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11和整形光单元20,由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平板光波导11作用于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激光束通过整形光单元20准直出射。激光器02直接出射的激光束具有较大的原始发散角,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激光束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中进行单一方向的光学处理,由平板光波导11出射的激光束再经过整形光单元20进行准直整形后出射。这样一来,平板光波导11直接对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进行光学处理,能够使得由平板光波导11出射的激光束的边沿处的能量分布较为均匀,避免了出射的形状光斑边缘的断崖式能量损失,使得出射的形状光斑的均匀度提升,且形状光斑的亮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平板光波导11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以根据反射面调节通过的激光束的出光方向。如图2所示,以平板光波导11为直角棱镜结构为例,直角棱镜通常具有一个反射面,如图2所示,直角棱镜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作为入光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作为出光面,直角棱镜的斜边所在的面作为反射面,激光束沿着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由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入射平板光波导11中,经过平板光波导的反射面112的反射改变光路方向,由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出射,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平板光波导的反射面112的设置,调整光路的方向,从而缩小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在一个单一方向的长度以及整体的体积,也能够适应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在特殊应用场景中的适应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以直角棱镜作为平板光波导11包括有至少一个反射面的实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直角棱镜具有一个反射面,利用直角棱镜的一个反射面来改变光路的方向,或者,平板光波导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包括多个反射面,反射面用于调节激光束经过平板光波导11后的出射方向,只要能够通过反射面对激光束的出光进行方向的调节即可。而且,当平板光波导11为直角棱镜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直角棱镜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的夹角也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为夹角45°的等腰直角棱镜,也可以为夹角为其他角度的直角棱镜。
此外,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中各部件在沿光路方向的设置位置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示意图并不限制各部件之间的间隔以及间隔距离,易于理解,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应用于手机终端等小型光学设备时,为了尽可能缩小模组的结构尺寸,应当尽可能缩小各部件之间的间隔,或者使相邻部件之间相互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整形光单元20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21和/或设置在快轴准直透镜21的出光面的慢轴准直透镜22。
快轴准直透镜21和慢轴准直透镜22用于分别针对于激光束的快轴和慢轴进行准直整形,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21,则能够对激光束的快轴方向出光进行准直整形,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准直透镜包括慢轴准直透镜22,则能够对激光束的慢轴方向出光进行准直整形,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21和慢轴准直透镜22,通常设置慢轴准直透镜22在快轴准直透镜21的出光面,则能够分别针对于激光束的快轴和慢轴进行准直整形,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当整形光单元20在包括快轴准直透镜21的基础上还包括慢轴准直透镜22时,应当尽可能使得二者的通光孔径相匹配。或者,准直透镜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透镜组合形式,以在对快轴和/或慢轴进行光束准直的同时进行其他的光学处理,例如,要同时对光束的快轴和慢轴实现准直整形的作用,还可以选用快慢轴一体镜作为准直透镜等。
其中,快轴准直透镜21和慢轴准直透镜22均可选用柱面镜,柱面镜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与经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出射的激光束的形状光斑相匹配的或近似匹配的形状,例如,当出射的形状光斑为圆形,可以设置柱面镜的截面为圆形,从而使得光组结构的有效利用率提高,避免空间和结构的浪费。
其中,快轴准直透镜21可以选用平凸柱面镜,其中,平面一侧作为快轴准直透镜21的入光面,凸面一侧作为快轴准直透镜21的出光面。慢轴准直透镜22可选用平凸柱面镜、双凸柱面镜、凹凸柱面镜等各种准直透镜形式。较为优选地,慢轴准直透镜22选用凹凸柱面镜,其中凹面一侧作为慢轴准直透镜22的入光面,凸面一侧作为慢轴准直透镜22的出光面。采用凹凸柱面镜作为慢轴准直透镜22,且凹面作为入光面、凸面作为出光面,能够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束整形模组01具有更小的提及。而且,慢轴准直透镜22的入光面的凹面尺寸可以设置为与经快轴准直透镜21准直后的激光束的光斑形状和直径一致或近似一致的尺寸,保证入射慢轴准直透镜22的光斑光束能够均由凹面入射即可。
同样的,位于整形光单元20的光路前侧的平板光波导11,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也应当与其后的整形光单元20的通光孔径相匹配,即,平板光波导11的高度与快轴准直透镜21和/或慢轴准直透镜22的通光孔径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器件,如图4所示,包括前述任一项的光束整形模组01,还包括激光器02,激光器02设置在光束整形模组01的入光面,即,由激光器02受激辐射发出的激光束入射光束整形模组01中,进行匀化处理和准直整形。
在前述对于光束整形模组01的工作过程说明中已经说明,受激辐射产生激光束的器件可以为激光器02,激光器02受激辐射产生激光束,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例,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的准直性较差,将光束整形模组01设置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光面,且光束整形模组01的入光面对应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路方向,这样一来,由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即可直接入射光束整形模组01中进行匀化以及准直等光束质量处理,以整形为质量较好的激光束出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器件采用上述的光束整形模组01,还包括激光器02,激光器02设置在光束整形模组01的入光面。由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由光束整形模组01的入光面进入光束整形模组01中,光束整形模组01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11和整形光单元20,激光束首先耦合入平板光波导11进行匀化处理,然后通过整形光单元20整形后出射,经过光束整形模组01的处理,匀化了激光器02发出的激光束的形状光斑边缘的光能量,避免了光斑边缘的断崖式能量损失,使得出射的形状光斑的均匀度提升,且形状光斑的亮度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激光器02的出光面与光束整形模组01中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贴合设置。
如图4所示,激光器02的出光面与光束整形模组01中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贴合设置,这样一来,激光器02出射的激光束能够较为完整的耦合入光束整形模组01中平板光波导11内,一方面,尽可能避免耦合位置处可能发生的光能损失,另一方面,激光器02的出光面与光束整形模组01中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紧密贴合,也能够尽可能的使得光学器件的结构紧凑。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5所示,光束整形模组01中的平板光波导11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激光器02的出光面贴合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激光束由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入射,经平板光波导的反射面112反射并由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出射。
平板光波导11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入射平板光波导11的激光束,经过一个反射面的反射转向,或者依次经过多个反射面的多次转向,能够根据反射面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夹角等,调节通过平板光波导11的激光束的出光方向,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器件能够适用于各种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功能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为了获得较好的传输效果,平板光波导11的长度(如图6中的Z方向)不超过激光器02发光侧至快轴准直透镜21的入光面的距离的前提下,应使得激光器02的出光面与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111尽可能贴合,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113与快轴准直透镜21的入光面尽可能贴合,从而使得平板光波导11的长度尽可能加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5所示,光束整形模组01中的平板光波导11为直角棱镜,直角棱镜的两直角侧边分别为入光面和出光面、斜边为反射面,激光器02的出光面与直角棱镜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如图5所示,平板光波导11选用直角棱镜结构,且直角棱镜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作为入光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作为出光面,直角棱镜的斜边所在的面作为反射面,激光器02的出光面紧贴直角棱镜的入光面入射激光束,激光束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经直角棱镜的反射面反射后改变光路方向,如图5所示,光路由向上的方向入射,反射后转变为向右侧快轴准直透镜21的入光面方向,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器件应用于具有特殊结构的装置或在单一发光方向上距离不能设置过大的装置时,可以通过选取直角棱镜作为平板光波导11的方式,对激光束的传播方向进行调整和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器件中,平板光波导11选用直角棱镜,缩小了光学器件在一个方向的器件长度尺寸以及整体器件的体积,通过选取不同形状和角度的棱镜,能够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光路方向进行调整,使得能够适用于各种特殊应用场景。
可选地,激光器02为半导体激光器。
可选地,激光器02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器件中,激光器02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点,即,激光器02可以为仅包括一个发光点,发光点出射的激光束直接入射光束整形模组01,或者,激光器02还可以为包括多个发光点,多个发光点同时出射激光束,以便应用于特殊的需要多点发光的领域和装置中。
可选地,激光器02包括多个发光点,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对应于多个发光点排列方向的垂直方向。
示例地,可以为激光器02沿快轴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发光点,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与发光点的排列方向相垂直,即为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沿激光器02的慢轴方向。反之,也可以为激光器02沿慢轴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发光点,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即为沿激光器02的快轴方向。如图3所示,以激光器02沿快轴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发光点为例,每一个发光点受激发出一个形状光斑的激光束,通过在快轴方向设置包括平板光波导11以及整形光单元20的光束整形模组01,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快轴方向,就能够同时对沿快轴方向出射的多个激光束进行导向、耦合、匀化和准直,设置光束整形模组01为如图3的快轴视图所示的方式。
可选地,如图6所示,多个发光点沿激光器02快轴方向均布设置,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对应于激光器02的慢轴方向。
以nanostack(纳米堆叠)结构的激光芯片为激光源进行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多个发光点沿快轴方向均布设置,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如图6中X方向)与激光器02慢轴方向对应,优选地,如图4所示,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与激光器02的宽度一致,能够使得激光束尽可能完整的入射平板光波导11内,平板光波导11的高度方向(如图6中Y方向)沿激光器02的快轴方向延伸,这样一来,平板光波导11仅作用于激光束慢轴方向,使得经过平板光波导11的激光束受到限制,限制激光束在慢轴方向的发散,使得经过平板光波导11后出射的激光束在慢轴的远场光强平顶分布中,在平顶两边沿处的能量分布较为均匀,有效提高整个远场光强平顶分布的均匀性,而对于激光束在快轴方向光通过没有影响,不会对快轴的发散角造成影响。
或者,激光器02也可以为激光巴条,激光巴条沿慢轴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发光点。
与nanostack(纳米堆叠)结构的激光芯片相反的,平板光波导11的厚度方向与激光巴条的快轴方向对应,平板光波导11的高度方向沿激光巴条的慢轴方向延伸,以使得平板光波导11对沿快轴方向出射的激光束进行匀化和准直,限制激光束在快轴方向的发散。
可选地,如图6所示,激光器02为激光芯片,在激光芯片上还键合有热沉结构03。
激光器02可以选用激光芯片,如前述的nanostack(纳米堆叠)结构的激光芯片,激光芯片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单发光点的激光芯片,或者多发光点的激光芯片。然而,激光芯片由于其体积小、受激发光范围相对集中,在受激发光的工作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容易蓄积一定的热量,因此,在激光芯片上键合设置有热沉结构03,以改善和提高激光芯片的散热性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热沉结构03的具体材料和结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对激光芯片的工作升温进行限制和改善,提供激光芯片有效的散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平板光波导和整形光单元,由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耦合入所述平板光波导,所述平板光波导作用于所述激光束的单一方向,所述激光束通过所述整形光单元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整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光波导具有至少一个反射面,以根据所述反射面调节通过的所述激光束的出光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整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光单元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和/或设置在所述快轴准直透镜的出光面的慢轴准直透镜。
4.一种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束整形模组,还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光束整形模组的入光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的出光面与所述光束整形模组中平板光波导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光波导的出光面与所述整形光单元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整形模组中的平板光波导为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的两直角侧边分别为入光面和出光面、斜边为反射面,所述激光器的出光面与所述直角棱镜的入光面贴合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多个发光点,所述平板光波导的厚度方向对应于多个所述发光点排列方向的垂直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点沿所述激光器快轴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平板光波导的厚度方向对应于所述激光器的慢轴方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2884.XA CN110994353A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2884.XA CN110994353A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4353A true CN110994353A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7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2884.XA Pending CN110994353A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9435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8711A (zh) * | 2020-07-23 | 2020-10-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EP4187437A4 (en) * | 2020-07-23 | 2024-01-2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8722A (en) * | 1996-03-08 | 2000-02-22 | Sdl, Inc. | Optical beam reconfiguring device and optical handling system for device utilization |
CN1752797A (zh) * | 2005-10-27 | 2006-03-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改善激光光束均匀性的装置 |
CN103345013A (zh) * | 2013-07-16 | 2013-10-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异形棱镜及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平顶光束整形器 |
CN105092216A (zh) * | 2015-08-29 | 2015-11-25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一种激光二极管面阵泵浦均匀性检测装置 |
CN211295690U (zh) * | 2019-12-20 | 2020-08-18 |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32884.XA patent/CN1109943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8722A (en) * | 1996-03-08 | 2000-02-22 | Sdl, Inc. | Optical beam reconfiguring device and optical handling system for device utilization |
CN1752797A (zh) * | 2005-10-27 | 2006-03-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改善激光光束均匀性的装置 |
CN103345013A (zh) * | 2013-07-16 | 2013-10-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异形棱镜及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平顶光束整形器 |
CN105092216A (zh) * | 2015-08-29 | 2015-11-25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一种激光二极管面阵泵浦均匀性检测装置 |
CN211295690U (zh) * | 2019-12-20 | 2020-08-18 |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8711A (zh) * | 2020-07-23 | 2020-10-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EP4187436A4 (en) * | 2020-07-23 | 2024-01-2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EP4187437A4 (en) * | 2020-07-23 | 2024-01-2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10278B2 (en) | Semiconductor laser | |
KR101696055B1 (ko) | 레이저 처리 장치를 위한 다중 빔 결합기 및 방사 소스 | |
CN204575981U (zh) | 激光合光装置及投影设备 | |
CN107121781B (zh) | 光束整形装置 | |
CN201199288Y (zh) | 直角棱镜组实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列阵的光束耦合装置 | |
CN205790934U (zh)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 |
WO2024098826A1 (zh) | 光学整形模组、装置及激光雷达系统 | |
KR101738155B1 (ko) | 라인 빔 형성 장치 | |
Lin et al. | Beam-shaping technique for fiber-coupled diode laser system by homogenizing the beam quality of two laser diode stacks | |
CN105846311A (zh)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 |
CN110994353A (zh)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
CN103199439A (zh) | 半导体激光装置 | |
CN110635354A (zh) | 基于to封装的绿光单管的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模块 | |
CN102004320A (zh) |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阵列快慢轴光束质量均匀化装置 | |
US11249317B2 (en) | Device for collimating a light beam, high-power laser, and focusing optical unit and method for collimating a light beam | |
CN211295690U (zh) | 一种光束整形模组及光学器件 | |
CN107450191A (zh) | 一种消散斑激光背光电视的光学系统 | |
WO2025001788A1 (zh) | 一种激光模组和医疗装置 | |
CN103293694A (zh) | 一种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合束系统 | |
CN107703636A (zh) | 抗反射的激光匀光装置 | |
CN214899327U (zh) | 一种多管半导体激光器 | |
CN207557536U (zh) | 一种红光光源模组 | |
CN215219331U (zh) | 环形光斑激光器 | |
CN116780344A (zh) | 激光模组及医疗装置 | |
CN116960741A (zh) | 一种激光模组和医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