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9233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89233A CN110989233A CN201911322928.0A CN201911322928A CN110989233A CN 110989233 A CN110989233 A CN 110989233A CN 201911322928 A CN201911322928 A CN 201911322928A CN 110989233 A CN110989233 A CN 1109892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nding
- pads
- pad
- region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8—Terminal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绑定区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分别位于第一绑定区的两侧;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以及多个第三焊盘;第一焊盘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的数量,且第二焊盘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的数量;第一绑定区包括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且第一绑定区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间隔排列;第二绑定区包括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第三绑定区包括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本发明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的宽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屏占比、窄边框的显示屏由于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而越来越受欢迎。屏占比指的是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例,高屏占比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指纹是一种与生俱来且具有唯一性的生物学特征,进而使得指纹识别的安全性能较强,同时由于指纹识别操作简单,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指纹识别可以应用于解锁、支付等各种场景中。为了提高屏占比而且兼有指纹识别功能,内嵌于显示面板内的指纹识别方案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显示面板中,指纹识别功能和显示功能以及触控功能设置在不同的集成电路中,这势必会占据显示面板边框上大量的空间,不符合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绑定区和所述第三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两侧;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以及多个第三焊盘;所述第一焊盘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且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所述第一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且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所述第三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其中,所述显示焊盘用于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显示信号,所述触控焊盘用于向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所述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所述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绑定区内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焊盘,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其中,显示焊盘用于向显示单元提供显示信号,触控焊盘用于向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信号;并且将这三种焊盘分区设置和间隔排布,使得绑定区和显示区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的走线可以缩短,不易出现走线斜向拉线过长的情况,有效减小了走线的电阻,而且还减小了绑定区和显示区之间的走线区的宽度,从而能够实现将指纹识别功能和显示功能以及触控功能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同时满足显示面板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绑定区的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指纹识别单元的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绑定区的另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绑定区的又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绑定区的再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绑定区的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绑定区的另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装置,但这些装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装置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装置,类似地,第二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装置。
有鉴于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显示面板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绑定区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在第一方向上,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分别位于第一绑定区的两侧;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以及多个第三焊盘;第一焊盘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的数量,且第二焊盘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的数量;第一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焊盘、至少一个第二焊盘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焊盘,且第一绑定区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间隔排列;第二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第三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其中,显示焊盘用于向显示单元提供显示信号,触控焊盘用于向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信号。
具体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绑定区的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多个显示单元110、多个触控电极120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130;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A,绑定区BA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绑定区BA包括第一绑定区BA1、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分别位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两侧。
绑定区BA设置有多个焊盘140,多个焊盘140包括多个第一焊盘141、多个第二焊盘142以及多个第三焊盘143;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第一绑定区BA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且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列;第二绑定区BA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三绑定区BA3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其中,显示焊盘用于向显示单元110提供显示信号,触控焊盘用于向触控电极1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120的触控感应信号,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指纹识别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绑定区BA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列,是指,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可以一一间隔排列,也可以两两间隔排列,也可以采用任意数量间隔排列,只要至少部分同一类型的焊盘被间隔开即可。图2中,第一绑定区BA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列的方式仅为示意,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间隔排布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绑定区BA内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焊盘140,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其中,显示焊盘用于向显示单元110提供显示信号,触控焊盘用于向触控电极1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120的触控感应信号,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指纹识别信号;并且将这三种焊盘140分区设置,至少第一绑定区BA的三种焊盘140间隔排布,使得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可以缩短,不易出现走线斜向拉线过长的情况,有效减小了走线的电阻,而且还减小了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区LA(即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所在区域)的宽度(该宽度为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从而能够实现将指纹识别功能和显示功能以及触控功能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同时满足显示面板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100和对置基板20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00,阵列基板100包括多条扫描线101和多条数据线102,多条扫描线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布,多条数据线102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设置,多条扫描线101和多条数据线102绝缘交叉设置并限定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区,每个子像素区中设置有显示单元110,显示单元110包括像素电极111和薄膜晶体管112,薄膜晶体管112的栅极与一条扫描线101电连接,薄膜晶体管112的源极与一条数据线102电连接,薄膜晶体管112的漏极与像素电极111电连接。阵列基板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显示面板显示时,在对应的扫描线101的控制下,薄膜晶体管112的源极对应的数据线102通过薄膜晶体管112向漏极对应的像素电极111实施充放电,像素电极111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平行电场驱动液晶旋转以实现显示功能。每条数据线102通过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图中未示出)与一个显示焊盘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显示区AA内显示单元110的数量仅为示意,实际上显示单元110的数量可以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公共电极可以在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电极120,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120呈m×n阵列排布,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图中以m=3,n=2为例),触控电极120阵列行方向即为第一方向x,列方向即为第二方向y。多个触控电极120在触控阶段通过自电容进行触控检测。阵列基板100还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103,每个触控电极120通过一条触控信号线103以及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与一个触控焊盘电连接。通常,触控电极120的面积大于显示单元110的面积,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每个触控电极120与多个显示单元110相交叠。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显示区AA内触控电极120的数量仅为示意,实际上触控电极120的数量可以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阵列基板100还包括多条指纹识别信号线104,每个指纹识别单元130连接一条指纹识别信号线104,每个指纹识别单元130通过一条指纹识别信号线104以及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与一个指纹识别焊盘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显示区AA内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数量仅为示意,实际上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数量可以更多,此处不再赘述。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单元的电路示意图,该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电容C和光电二极管D。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控制端与复位控制扫描线Reset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端与驱动电压信号端VDD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二端与光电二极管D的负极电连接,光电二极管D的正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bias电连接,电容C和光电二极管D并联。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控制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驱动电压信号端VDD电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端与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控制端与输出控制扫描线Select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二端与输出端Vout电连接。每个指纹识别单元的输出端Vout连接一条指纹识别信号线104。相应地,该指纹识别单元对应的指纹识别过程依次包括复位阶段、第一读取阶段和第二读取阶段;第一读取阶段和第二读取阶段之间间隔一个积分阶段。
示例性地,图5是图4中指纹识别单元的工作时序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该指纹识别单元的工作过程是:在复位阶段t1,复位控制扫描线Reset提供的高电平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T1导通,驱动电压信号端VDD上的电压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T1传输至Q节点,使Q节点的电位复位;在第一读取阶段t2、积分阶段T和第二读取阶段t3,第一薄膜晶体管T1截止,光电二极管D由于受到光照而产生漏电流,电容C放电,Q节点的电位逐渐降低,第二薄膜晶体管T2工作在线性区,其漏电流大小和Q节点的电位成正比,在其中的第一读取阶段t2,控制第三薄膜晶体管T3导通,驱动电压信号端VDD提供的电压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流向输出端Vout,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导通程度决定了输出端Vout上的电位,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导通程度由Q节点的电压决定,即Q节点的电位决定了输出端Vout上的电位,第一读取阶段t2读取到的输出端Vout上的电压值为V1,第二读取阶段t3读取到的输出端Vout上的电压值为V2,则V1-V2由光电二极管D的漏电流大小决定,光电二极管D的漏电流大小由其所受到的光照强度决定,因此不同光照强度下的V2不同,在指纹检测时,不同的指纹区域,反射至光电二极管D的光照强度不同,因此,通过检测指纹识别区域中各位置处光感单元对应的VI-V2,即可实现指纹识别。
此外,用于实现指纹识别的区域为指纹识别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指纹识别单元130即位于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可以与显示区AA部分重叠,通过指纹识别区即可实现显示面板显示区AA局部的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区也可以与显示区AA完全重叠,即指纹识别单元130布满显示区AA,手指触摸在显示面板上任一位置均可触发指纹识别单元进行指纹识别,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功能,使指纹识别的精度更高更方便快捷。当指纹识别区与显示区完全重叠时,可以每个显示单元对应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或者多个显示单元对应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指纹识别区与显示区AA完全重叠,每个显示单元110对应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130。
通常,显示面板中,显示单元的数量≥指纹识别单元的数量>触控电极的数量。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第一焊盘141为显示焊盘,第二焊盘142为指纹识别焊盘,第三焊盘143为触控焊盘。当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只需满足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即可。
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间隔排布,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间隔排布。从而,位于第一绑定区BA1、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的三种焊盘都间隔排布,使得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连接焊盘140的走线可以缩短,不易出现走线斜向拉线过长的情况,有效减小了走线的电阻,而且还减小了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区LA的宽度,从而进一步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并提高屏占比。
接下来请参考图6,图6是图1中绑定区的另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与图2示出的绑定区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其中,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即图中的第二方向y。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是指,第二绑定区BA2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和第三绑定区BA3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以图6为例,沿第一方向x,若第二绑定区BA2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为第一焊盘141、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第二焊盘142,则第三绑定区BA3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为第二焊盘142、第二焊盘142、第一焊盘141、第一焊盘141。设置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可以使得第二绑定区BA2与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的走线和第三绑定区BA3与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的走线也具有更好的对称性,更有利于走线的排布,从而进一步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并提高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6所示的绑定区中,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中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均为两两间隔设置,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任意数量间隔排列,只要至少部分同一类型的焊盘被间隔开即可,如图7所示,是图1中绑定区的又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中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均为一一间隔设置,同样能起到缩短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长度的效果。
此外,上述图2、图6和图7所示的绑定区中,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三焊盘143的数量,而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中可以只设置有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不设置第三焊盘143,以使得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当第一焊盘141为显示焊盘,第二焊盘142为指纹识别焊盘,第三焊盘143为触控焊盘,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即显示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触控焊盘的数量。结合图1,本实施方式适用于指纹识别区与显示区AA完全重叠,每个显示单元110对应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绑定区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一绑定区的第三焊盘的数量,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中也可以设置有第三焊盘。具体请参考图8,图8是图1中绑定区的再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除设置有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第三绑定区BA3除设置有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当显示面板对第三焊盘143的需求较多时,可以在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也设置有第三焊盘143,从而在第一绑定区BA1、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均设置有第三焊盘143,防止由于第三焊盘143集中设置在第一绑定区BA1中而导致走线斜向拉线过长的情况。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进一步使得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可以缩短,有效减小了走线的电阻,减小了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走线区LA的宽度。
继续参考图8,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相等,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相等;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一一间隔排列,以缩短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也满足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当第一焊盘141为显示焊盘,第二焊盘142为指纹识别焊盘,第三焊盘143为触控焊盘,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即显示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触控焊盘的数量。结合图1,本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指纹识别区与显示区AA完全重叠,每个显示单元110对应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显示面板。
接下来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绑定区的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多个显示单元110、多个触控电极120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130;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A,绑定区BA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绑定区BA包括第一绑定区BA1、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分别位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两侧。
绑定区BA设置有多个焊盘140,多个焊盘140包括多个第一焊盘141、多个第二焊盘142以及多个第三焊盘143;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第一绑定区BA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且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列;第二绑定区BA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三绑定区BA3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其中,显示焊盘用于向显示单元110提供显示信号,触控焊盘用于向触控电极1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120的触控感应信号,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指纹识别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相等。绑定区BA除第一绑定区BA1以外的其他绑定区内,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的数量>指纹识别单元的数量>触控电极的数量,可选为第一焊盘141为显示焊盘,第二焊盘142为指纹识别焊盘,第三焊盘143为触控焊盘,即第一焊盘141的数量>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可选地,第一绑定区BA1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一一间隔排列,以缩短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的长度。
继续参考图10,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绑定区BA还包括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第四绑定区BA4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第五绑定区BA5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在第一方向x上,第四绑定区BA4位于第二绑定区BA2远离第一绑定区BA1的一侧,第五绑定区BA5位于第三绑定区BA3远离第一绑定区BA1的一侧。第二绑定区BA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三绑定区BA3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和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第四绑定区BA4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第五绑定区BA5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盘141;从而使得绑定区BA中第一焊盘141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且第二焊盘142的数量大于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第三绑定区BA3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当第三焊盘143的数量也较多时,可以在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内也设置第三焊盘143,以使得焊盘140在绑定区BA的排布更加合理。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且大于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绑定区BA4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和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第五绑定区BA5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焊盘142和至少一个第三焊盘143,当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在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中也设置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以使得焊盘140在绑定区BA的排布更加合理;第四绑定区BA4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第五绑定区BA5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间隔排布,以缩短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四绑定区BA4的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相等,且小于第四绑定区BA4的第一焊盘141的数量;第五绑定区BA5的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的数量相等,且小于第五绑定区BA5的第一焊盘141的数量,以满足绑定区BA中第一焊盘141的数量>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其中,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即图10中第二方向y。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是指,第四绑定区BA4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和第五绑定区BA5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以图10为例,沿第一方向x,若第四绑定区BA4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为第一焊盘141、第三焊盘143、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则第五绑定区BA5中不同焊盘的排布顺序为第二焊盘142、第一焊盘141、第三焊盘143、第一焊盘141。设置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可以使得第四绑定区BA4与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的走线和第五绑定区BA5与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的走线也具有更好的对称性,更有利于走线的排布,从而进一步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并提高屏占比。
请参考图11,图11是图9中绑定区的另一种焊盘分布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0示出的绑定区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仅设置有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而不设置第三焊盘143,第三绑定区BA3仅设置有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而不设置第三焊盘143。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的数量>指纹识别单元的数量>触控电极的数量,可选为第一焊盘141为显示焊盘,第二焊盘142为指纹识别焊盘,第三焊盘143为触控焊盘,即第一焊盘141的数量>第二焊盘142的数量>第三焊盘143的数量。
可选地,第二绑定区BA2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一一间隔排列,第三绑定区BA3的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一一间隔排列,以缩短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的用于连接焊盘140的走线的长度。
继续参考图11,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绑定区BA4仅设置有第一焊盘141,而不设置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第五绑定区BA5仅设置有第一焊盘141,而不设置第二焊盘142和第三焊盘143。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三焊盘143的数量较少时,可以仅在第一绑定区BA1设置有第三焊盘143;当第一焊盘141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在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中仅设置第一焊盘141,以使得焊盘140在绑定区BA的排布更加合理。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绑定区BA4和第五绑定区BA5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
需要说明的是,图10和图11中,第二绑定区BA2和第三绑定区BA3也关于第一绑定区BA1的中线L轴对称,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请参考图12和图13,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中,绑定区BA用于绑定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150,集成电路150通过显示焊盘向显示单元110提供显示信号,通过触控焊盘向触控电极1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120的触控感应信号,通过指纹识别焊盘接收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指纹识别信号。
图13中,绑定区BA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60,并且在柔性电路板160上绑定有集成电路150,即采用COF(Chip on FPC)技术,集成电路150通过柔性电路板160和绑定区BA的焊盘电连接,通过显示焊盘向显示单元110提供显示信号,通过触控焊盘向触控电极1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触控电极120的触控感应信号,通过指纹识别焊盘接收指纹识别单元130的指纹识别信号。采用COF技术无需在显示面板上设置集成电路绑定区域,能够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500,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等结构,图14中并未示出这些结构,此处对这些结构不再赘述。指纹识别的光源可以设置在该背光模组上,当然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装置是手机,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装置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等任意具备显示、触控和指纹识别功能的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或集成电路;
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和第三绑定区,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绑定区和所述第三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两侧;
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以及多个第三焊盘;
所述第一焊盘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且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
所述第一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且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
所述第三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
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分别为显示焊盘、触控焊盘和指纹识别焊盘中的一种并且各不相同;
其中,所述显示焊盘用于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显示信号,所述触控焊盘用于向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和/或接收所述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所述指纹识别焊盘用于接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间隔排布,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和所述第三绑定区关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中线轴对称,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中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所述第三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
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相等;
所述第二绑定区和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一一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一一间隔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还包括第四绑定区和第五绑定区;
所述第四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
所述第五绑定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焊盘;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四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一侧,所述第五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三绑定区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绑定区和所述第五绑定区关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中线轴对称,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中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所述第三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
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
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所述第五绑定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焊盘;
所述第四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所述第五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间隔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绑定区的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小于所述第四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的数量;
所述第五绑定区的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数量相等,且小于所述第五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仅包括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所述第三绑定区仅包括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相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一一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绑定区的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一一间隔排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绑定区仅包括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五绑定区仅包括所述第一焊盘。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2928.0A CN11098923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823,858 US11042238B1 (en) | 2019-12-20 | 2020-03-19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2928.0A CN11098923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89233A true CN110989233A (zh) | 2020-04-10 |
CN110989233B CN110989233B (zh) | 2022-09-30 |
Family
ID=7007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22928.0A Active CN11098923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42238B1 (zh) |
CN (1) | CN11098923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33241A (zh) * | 2020-10-29 | 2020-12-2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覆晶薄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380864A (zh) * | 2021-05-31 | 2021-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母板 |
CN114170904A (zh) * | 2021-12-06 | 2022-03-1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605994A (zh) * | 2020-10-22 | 2023-01-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 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39274B1 (ko) * | 2019-12-06 | 2020-07-29 | 실리콘 디스플레이 (주) | 센서 화소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서 장치 |
TWI800822B (zh) * | 2020-04-27 | 2023-05-0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驅動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6795174A (zh) * | 2022-03-15 | 2023-09-22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5032834B (zh) * | 2022-06-23 | 2023-11-1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基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WO2024106801A1 (ko) * | 2022-11-16 | 2024-05-23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지문센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지문센서 패키지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18525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Sarnoff Corporatio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back-illuminated imaging sensors |
CN107180594A (zh) * | 2017-06-30 | 2017-09-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329336A (zh) * | 2017-07-11 | 2017-1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014664A1 (en) * | 2017-07-07 | 2019-01-10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US20190064979A1 (en) * | 2017-08-28 | 2019-02-28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CN109459895A (zh) * | 2018-12-13 | 2019-03-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8722489U (zh) * | 2018-09-11 | 2019-04-09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绑定部件和显示装置 |
CN208737164U (zh) * | 2018-09-27 | 2019-04-1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WO2019072230A1 (zh) * | 2017-10-13 | 2019-04-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10117A (zh) * | 2017-10-25 | 2019-05-03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输入传感器和包括该输入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
CN110174968A (zh) * | 2019-05-24 | 2019-08-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US20190281699A1 (en) * | 2013-04-29 | 2019-09-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
US20190305070A1 (en) * | 2018-03-30 | 2019-10-0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51013B1 (ko) * | 2003-12-16 | 2011-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구동 칩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KR101274649B1 (ko) * | 2010-05-27 | 2013-06-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8994690B2 (en) * | 2012-04-29 | 2015-03-31 | Weidong Shi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of transparent fingerprint imager integrated with touch display device |
KR102081606B1 (ko) * | 2013-09-04 | 2020-02-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ic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4881196B (zh) * | 2015-06-23 | 2018-04-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板及显示屏 |
CN105094490B (zh) | 2015-08-24 | 2019-01-0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KR20170024664A (ko) * | 2015-08-26 | 2017-03-0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접촉 감지 장치 |
US9710689B2 (en) * | 2015-10-30 | 2017-07-18 | Essential Products, Inc. |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mobile devices |
CN106709405B (zh) * | 2015-11-16 | 2021-01-0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设备及其屏幕模组、指纹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KR101929281B1 (ko) * | 2016-05-19 | 2019-03-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KR102556965B1 (ko) * | 2016-05-30 | 2023-07-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미러 디스플레이 |
US10082918B2 (en) * | 2016-11-08 | 2018-09-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cell capacitive touch and fingerprint detector |
TWI621972B (zh) * | 2017-01-12 | 2018-04-21 |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裝置及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之方法 |
TWI658387B (zh) * | 2017-02-23 | 2019-05-01 |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指紋辨識面板及其指紋辨識電路 |
CN113721787B (zh) * | 2017-05-10 | 2024-11-22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和制作方法 |
CN108171199B (zh) * | 2018-01-12 | 2021-0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
JP6979373B2 (ja) * | 2018-02-26 | 2021-12-1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CN108845714B (zh) * | 2018-08-24 | 2021-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22928.0A patent/CN11098923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19 US US16/823,858 patent/US11042238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18525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Sarnoff Corporatio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back-illuminated imaging sensors |
US20190281699A1 (en) * | 2013-04-29 | 2019-09-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
CN107180594A (zh) * | 2017-06-30 | 2017-09-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20190014664A1 (en) * | 2017-07-07 | 2019-01-10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7329336A (zh) * | 2017-07-11 | 2017-1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064979A1 (en) * | 2017-08-28 | 2019-02-28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WO2019072230A1 (zh) * | 2017-10-13 | 2019-04-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10117A (zh) * | 2017-10-25 | 2019-05-03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输入传感器和包括该输入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
US20190305070A1 (en) * | 2018-03-30 | 2019-10-0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208722489U (zh) * | 2018-09-11 | 2019-04-09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绑定部件和显示装置 |
CN208737164U (zh) * | 2018-09-27 | 2019-04-1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CN109459895A (zh) * | 2018-12-13 | 2019-03-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74968A (zh) * | 2019-05-24 | 2019-08-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05994A (zh) * | 2020-10-22 | 2023-01-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 显示装置 |
CN112133241A (zh) * | 2020-10-29 | 2020-12-2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覆晶薄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380864A (zh) * | 2021-05-31 | 2021-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母板 |
CN113380864B (zh) * | 2021-05-31 | 2024-04-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母板 |
CN114170904A (zh) * | 2021-12-06 | 2022-03-1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89233B (zh) | 2022-09-30 |
US20210191545A1 (en) | 2021-06-24 |
US11042238B1 (en)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8923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079884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02176195B (zh) | 触敏计算系统、电容性触摸传感板及相关屏蔽方法 | |
CN11086716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013121B2 (en) |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 |
CN104020912B (zh) | 电容式触摸结构、内嵌式触摸屏、显示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 |
US12008191B2 (en) | Single-chip device for driving a panel including fingerprint sensing pixels, display pixels and touch sensors, electronic module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ingle-chip device | |
US20160291753A1 (en) | Array substrate, touch panel, touch apparatu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100973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TWI386711B (zh) | 結合有觸摸面板的平面顯示裝置 | |
US9830028B2 (en) | In-cell touch panel with self-capacitive electrodes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50029148A1 (en) |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40111707A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 |
KR20160142382A (ko) | 인-셀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 |
CN106293212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70153724A1 (en) | Touch panel module with conductive through hole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11142708B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85741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7422903A (zh) |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2201155A (zh) | 显示面板 | |
KR20120078099A (ko) |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1290662A (zh) | 触控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176835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9990092B2 (en) | Touch-detec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detection function, and touch-detection method | |
KR101757929B1 (ko) |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