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9113B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9113B CN110979113B CN201911255859.6A CN201911255859A CN110979113B CN 110979113 B CN110979113 B CN 110979113B CN 201911255859 A CN201911255859 A CN 201911255859A CN 110979113 B CN110979113 B CN 1109791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sleeve
- plate
- base
- backrest
- slid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的外套筒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所述外套筒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远离外套筒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滑块右端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底座与定位装置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底座与定位孔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该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为了方便驾驶员的操作,现有的座椅的角度通常是可以调节的。
申请号201320159462.9公开了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椅背、椅面以及座椅支架结构,椅面后部铰装椅背,该发明采用内齿调角器配合盘式拉簧,角度调节精度高,可以根据乘坐者的身形需求将座椅调节到最为适合的角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可调座椅调节座椅角度后,不能对靠背进行单独的定位操作,降低了靠背的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的外套筒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所述外套筒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远离外套筒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滑块右端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底座与定位装置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底座与定位孔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且固定轴套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内侧面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且外套筒的内侧面中部通过发条弹簧与固定轴连接,带有轴承的固定轴可以使外套筒转动,同时发条弹簧可以带动外套筒复位,使外套筒可以带动背靠机构自动复位,便于固定板的复位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靠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外套筒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位于固定板的内部,且伸缩杆伸缩端的表面设有螺纹,且伸缩杆伸缩端的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顶板,便于对背靠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背靠垫的安装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有三根,且三根伸缩杆在固定板的上表面等距分布,可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和顶板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孔,且固定板侧面的第一螺孔有四个,且顶板侧面的第一螺孔有两个,便于将外部的背靠垫与背靠机构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外套筒转动连接,且连接板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滑块转动连接,使外套筒可以间接通过连接板带动滑块移动,便于外套筒的转动,从而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穿插有与底座固定连接滑轨,且滑块的右侧面设有卡槽,所述滑块与卡槽对应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使滑块可以通过第二铰接座带动连接板沿滑轨移动,从而使外套筒转动,便于靠背的倾斜,同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对卡板进行固定,便于定位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左端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活动卡接,且卡板与第二螺孔对应的上表面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与固定螺栓活动卡接,所述横板的右侧面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减震器,可以通过第一减震器与定位孔的卡接对横板进行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卡板和滑块的作用,便于对靠背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与定位孔对应的左侧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推杆,所述推杆与定位孔活动卡接,且按压板的左侧面边缘设有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左端位于底座的内部,可以通过挤压按压板推动推杆移动,使推杆可以推动第一减震器缩短,从而使第一减震器不再与定位孔卡接,便于对定位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减震器有六个,且六个第二减震器在按压板的左侧面边缘呈矩形分布,可以提高第二减震器对按压板的推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架、3复位装置、31固定轴、32轴承、33发条弹簧、34外套筒、4背靠机构、41固定板、42伸缩杆、43定位螺母、44顶板、5第一螺孔、6连接装置、61第一铰接座、62连接板、63第二铰接座、7移动装置、71滑块、72通孔、73滑轨、74卡槽、75第二螺孔、76固定螺栓、8定位装置、81横板、82卡板、83圆形孔、84第一减震器、9按压装置、91按压板、92第二减震器、93推杆、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包括固定轴31,固定轴31的两端均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且固定轴31套接有外套筒34,外套筒34的内侧面两端均通过轴承32与固定轴31转动连接,且外套筒34的内侧面中部通过发条弹簧33与固定轴31连接,带有轴承32的固定轴31可以使外套筒34转动,同时发条弹簧33可以带动外套筒34复位,使外套筒34可以带动背靠机构4自动复位,便于固定板41的复位操作,挤压靠背,靠背带动固定板41固定,固定板41带动外套筒34绕固定轴31转动,同时外套筒34带动发条弹簧33发生形变,复位装置3的外套筒34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4,背靠机构4包括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下表面与外套筒34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1的上表面设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固定端位于固定板41的内部,且伸缩杆42伸缩端的表面设有螺纹,且伸缩杆42伸缩端的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43,伸缩杆42的伸缩端设有顶板44,便于对背靠机构4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背靠垫的安装固定,伸缩杆42有三根,且三根伸缩杆42在固定板41的上表面等距分布,可以提高顶板44的稳定性,固定板41和顶板44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孔5,且固定板41侧面的第一螺孔5有四个,且顶板44侧面的第一螺孔5有两个,便于将外部的背靠垫与背靠机构4进行固定连接,调节伸缩杆42的长度,转动定位螺母43,并使定位螺母43的下表面与伸缩杆42的固定端接触,将座椅靠背套在顶板44和固定板41的表面,通过外部螺栓将靠背与顶板44和固定板41固定连接,外套筒34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远离外套筒34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7,移动装置7的滑块71右端设有定位装置8,底座1与定位装置8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0,底座1与定位孔10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9,整个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的外套筒34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4,外套筒34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板62,连接板62的后端通过第一铰接座61与外套筒34转动连接,且连接板62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63与滑块71转动连接,使外套筒34可以间接通过连接板62带动滑块71移动,便于外套筒34的转动,从而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连接装置6远离外套筒34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7,移动装置7包括滑块71,滑块71的侧面设有通孔72,通孔72的内部穿插有与底座1固定连接滑轨73,且滑块71的右侧面设有卡槽74,滑块71与卡槽74对应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螺孔75,第二螺孔7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6,使滑块71可以通过第二铰接座63带动连接板62沿滑轨73移动,从而使外套筒34转动,便于靠背的倾斜,同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76对卡板82进行固定,便于定位装置8的安装和拆卸,移动装置7的滑块71右端设有定位装置8,外套筒34通过第一铰接座61推动连接板62移动,连接板62通过第二铰接座63带动滑块71沿滑轨73移动,滑块71带动定位装置8移动,底座1与定位装置8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0,底座1与定位孔10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9,整个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三: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的外套筒34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4,外套筒34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远离外套筒34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7,移动装置7的滑块71右端设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包括横板81,横板81的左端设有卡板82,卡板82与卡槽74活动卡接,且卡板82与第二螺孔75对应的上表面设有圆形孔83,圆形孔83与固定螺栓76活动卡接,横板81的右侧面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减震器84,可以通过第一减震器84与定位孔10的卡接对横板81进行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卡板82和滑块71的作用,便于对靠背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底座1与定位装置8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0,底座1与定位孔10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9,按压装置9包括按压板91,按压板91的与定位孔10对应的左侧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推杆93,推杆93与定位孔10活动卡接,且按压板91的左侧面边缘设有第二减震器92,第二减震器92的左端位于底座1的内部,可以通过挤压按压板91推动推杆93移动,使推杆93可以推动第一减震器84缩短,从而使第一减震器84不再与定位孔10卡接,便于对定位装置8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二减震器92有六个,且六个第二减震器92在按压板91的左侧面边缘呈矩形分布,可以提高第二减震器92对按压板91的推动效果,当需要对靠背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用力按压按压板91,按压板91挤压第二减震器92,第二减震器92缩短,同时按压板91推动推杆93移动,推杆93推动第一减震器84缩短,同时推杆93的左侧面刚好裸露在底座1的内侧面,且第一减震器84不与定位孔10卡接,当靠背角度调节完成后,松开按压板91,第二减震器92通过按压板91推动推杆93移动,并使推杆93的左端进入到定位孔10内部,同时缓慢松开靠背,靠背受力较小时,发条弹簧33向初始位置发生形变,同时发条弹簧33带动外套筒34反向转动,外套筒34通过第一铰接座61推动连接板62反向移动,连接板62通过第二铰接座63带动滑块71沿滑轨73反向移动,滑块71通过卡板82带动横板81反向移动,横板81带动第一减震器84反向移动,当第一减震器84与定位孔10卡接后,靠背不再倾斜,从而完成靠背角度的调节和定位操作,整个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使用时:调节伸缩杆42的长度,转动定位螺母43,并使定位螺母43的下表面与伸缩杆42的固定端接触,将座椅靠背套在顶板44和固定板41的表面,通过外部螺栓将靠背与顶板44和固定板41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靠背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用力按压按压板91,按压板91挤压第二减震器92,第二减震器92缩短,同时按压板91推动推杆93移动,推杆93推动第一减震器84缩短,同时推杆93的左侧面刚好裸露在底座1的内侧面,且第一减震器84不与定位孔10卡接;
挤压靠背,靠背带动固定板41固定,固定板41带动外套筒34绕固定轴31转动,同时外套筒34带动发条弹簧33发生形变,且外套筒34通过第一铰接座61推动连接板62移动,连接板62通过第二铰接座63带动滑块71沿滑轨73移动,滑块71通过卡板82带动横板81移动,横板81带动第一减震器84移动;
当靠背角度调节完成后,松开按压板91,第二减震器92通过按压板91推动推杆93移动,并使推杆93的左端进入到定位孔10内部,同时缓慢松开靠背,靠背受力较小时,发条弹簧33向初始位置发生形变,同时发条弹簧33带动外套筒34反向转动,外套筒34通过第一铰接座61推动连接板62反向移动,连接板62通过第二铰接座63带动滑块71沿滑轨73反向移动,滑块71通过卡板82带动横板81反向移动,横板81带动第一减震器84反向移动,当第一减震器84与定位孔10卡接后,靠背不再倾斜,从而完成靠背角度的调节和定位操作。
本发明靠背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和定位操作,提高靠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侧面设有复位装置(3),所述复位装置(3)的外套筒(34)侧面上端设有背靠机构(4),所述外套筒(34)的侧面下端设有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远离外套筒(34)的一端设有移动装置(7),所述移动装置(7)的滑块(71)右端设有定位装置(8),所述底座(1)与定位装置(8)对应的右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0),所述底座(1)与定位孔(10)对应的右侧面设有按压装置(9);所述复位装置(3)包括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的两端均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且固定轴(31)套接有外套筒(34),所述外套筒(34)的内侧面两端均通过轴承(32)与固定轴(31)转动连接,且外套筒(34)的内侧面中部通过发条弹簧(33)与固定轴(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机构(4)包括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下表面与外套筒(34)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1)的上表面设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的固定端位于固定板(41)的内部,且伸缩杆(42)伸缩端的表面设有螺纹,且伸缩杆(42)伸缩端的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43),所述伸缩杆(42)的伸缩端设有顶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2)有三根,且三根伸缩杆(42)在固定板(41)的上表面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和顶板(44)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孔(5),且固定板(41)侧面的第一螺孔(5)有四个,且顶板(44)侧面的第一螺孔(5)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板(62),所述连接板(62)的后端通过第一铰接座(61)与外套筒(34)转动连接,且连接板(62)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63)与滑块(7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7)包括滑块(71),所述滑块(71)的侧面设有通孔(72),所述通孔(72)的内部穿插有与底座(1)固定连接滑轨(73),且滑块(71)的右侧面设有卡槽(74),所述滑块(71)与卡槽(74)对应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螺孔(75),所述第二螺孔(7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6)。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8)包括横板(81),所述横板(81)的左端设有卡板(82),所述卡板(82)与卡槽(74)活动卡接,且卡板(82)与第二螺孔(75)对应的上表面设有圆形孔(83),所述圆形孔(83)与固定螺栓(76)活动卡接,所述横板(81)的右侧面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减震器(84)。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9)包括按压板(91),所述按压板(91)的与定位孔(10)对应的左侧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推杆(93),所述推杆(93)与定位孔(10)活动卡接,且按压板(91)的左侧面边缘设有第二减震器(92),所述第二减震器(92)的左端位于底座(1)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器(92)有六个,且六个第二减震器(92)在按压板(91)的左侧面边缘呈矩形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5859.6A CN110979113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5859.6A CN110979113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9113A CN110979113A (zh) | 2020-04-10 |
CN110979113B true CN110979113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70091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58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79113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911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0676Y (zh) * | 2004-09-29 | 2005-10-05 | 莫志强 | 靠背倾角气动调节的座椅 |
CN2872973Y (zh) * | 2006-03-06 | 2007-02-28 | 莫志强 | 一种可气动调节靠背倾角的座椅 |
CN101234611A (zh) * | 2007-01-31 | 2008-08-06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机动车座椅的带有具有两个侧部件的座椅托架的座椅框架 |
DE102014214148A1 (de) * | 2014-04-01 | 2015-10-01 |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 Co. KG | Sitz mit einer Betätigungshebelanordnung |
CN204801946U (zh) * | 2015-07-09 | 2015-11-25 | 陈琳 | 一种新型童车靠背调节装置 |
CN109398163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陈亚龙 | 一种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汽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 |
CN110239400A (zh) * | 2019-05-24 | 2019-09-1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座椅调节装置、手动座椅及手动座椅控制方法 |
CN209650101U (zh) * | 2019-02-19 | 2019-11-19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汽车座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216220A1 (en) * | 2014-01-29 | 2019-07-18 | Billy Joe Griggs, Jr. | Motor assembly for converting reclining furniture to powered mode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11255859.6A patent/CN1109791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0676Y (zh) * | 2004-09-29 | 2005-10-05 | 莫志强 | 靠背倾角气动调节的座椅 |
CN2872973Y (zh) * | 2006-03-06 | 2007-02-28 | 莫志强 | 一种可气动调节靠背倾角的座椅 |
CN101234611A (zh) * | 2007-01-31 | 2008-08-06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机动车座椅的带有具有两个侧部件的座椅托架的座椅框架 |
DE102014214148A1 (de) * | 2014-04-01 | 2015-10-01 |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 Co. KG | Sitz mit einer Betätigungshebelanordnung |
CN204801946U (zh) * | 2015-07-09 | 2015-11-25 | 陈琳 | 一种新型童车靠背调节装置 |
CN109398163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陈亚龙 | 一种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汽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 |
CN209650101U (zh) * | 2019-02-19 | 2019-11-19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汽车座椅 |
CN110239400A (zh) * | 2019-05-24 | 2019-09-1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座椅调节装置、手动座椅及手动座椅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9113A (zh) | 2020-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11660U (zh) | 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 | |
CN110979113B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 |
CN201261408Y (zh) |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椅背宽度调节装置 | |
CN109497751B (zh) | 一种椅座的腰垫结构 | |
CN109017463B (zh) | 一种适用于座椅的可调靠肩 | |
CN213676465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用头部支撑结构 | |
CN211641959U (zh) | 一种suv座椅用的腿托机构 | |
CN211300821U (zh) | 一种儿童脑瘫康复护理头部支撑装置 | |
CN220966877U (zh) | 一种调节机构及座椅扶手 | |
CN207759040U (zh) | 一种角度可调式的航空座椅 | |
CN217396305U (zh) | 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架的调角机构 | |
CN222323224U (zh) | 一种儿童座椅背靠连接装置 | |
CN212889967U (zh) | 一种便于汽车用安装底座 | |
CN215993324U (zh) | 一种电脑座舱的电脑屏幕调节装置以及电脑座舱 | |
CN221307716U (zh) | 一种同步调节坐高与靠背深度的学习椅 | |
CN206579495U (zh) | 商务汽车座椅整体旋转调角机构 | |
CN112658381A (zh) | 一种方便放条定位的分条机前端机构 | |
CN214929713U (zh) |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用可调节座椅 | |
CN113287895B (zh) | 多功能的休闲沙发 | |
CN221616616U (zh) | 一种靠背可调节座椅 | |
CN215936592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三立柱 | |
CN217743554U (zh) | 一种简易高强度学生用座椅 | |
CN219382270U (zh) | 一种汽车扶手铰链机构 | |
CN215359461U (zh) | 一种办公椅座垫装配辅助组件 | |
CN220293310U (zh) | 一种弹簧伸缩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