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5418B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5418B CN110975418B CN201911308624.9A CN201911308624A CN110975418B CN 110975418 B CN110975418 B CN 110975418B CN 201911308624 A CN201911308624 A CN 201911308624A CN 110975418 B CN110975418 B CN 1109754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ven fabric
- layer
- fabric layer
- fiber
- filter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5—More than one layer present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68—The layers being joined by heat or melt-bo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0—Filter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环保除尘用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复合纤维毡经热定型、表面处理及加热固化后,再与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热压覆合;所述加热固化包括第一加热固化和第二加热固化,本发明在第一加热固化后还增设第二加热固化,对经表面处理后的纤维毡进行快速高温烧结,使处理液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团聚,并形成二次粒径为3~8μm的混合团聚颗粒附着在滤料表面,该粒径满足结构式疏水的要求,同时,对纤维毡进行表面处理,使滤料表面具有憎水的性能,实现了滤料同时具有化学疏水与结构疏水的功能,在使用中不易粘附粉尘,而不至于堵塞孔隙,有效提高滤料的过滤性能,延长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环保除尘用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如冶炼行业和发电行业迅速发展,而这些行业大部分都以煤炭作为主要燃烧材料,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煤烟污染,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我国对烟尘的排放有严格的限制,且标准越来越严格。袋式除尘具有超高的除尘效率,实际应用中除尘效率可达99.99%。粉尘排放浓度达到10mg/Nm3以下,有的甚至达到1mg/Nm3,基本上达到零排放。而且粉尘比电阻、烟气成分、烟气量等对除尘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甚微,因此,作为细微粉尘排放控制的有效手段,袋式除尘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过滤材料作为袋式除尘器的核心,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除尘器性能。
为解决部分高温烟气过滤行业烟尘温度过高、成分复杂导致除尘器使用寿命短及过滤效果不高的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覆膜滤料,该滤料是将玄武岩纤维膨体纱经表面处理后烘焙,再与聚四氟乙烯膜高温热压覆合而成,然而,在利用该滤料的袋式除尘器处理含湿量大的含尘气体时,粉尘易粘附滤料,且不易除去,导致滤料孔隙被堵塞,导致滤料过滤性能下降,缩短了袋式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处理含湿量大的含尘气体时,粉尘易粘附滤料导致滤料孔隙被堵塞进而影响过滤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内部不易积尘和堵塞,过滤效率高的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滤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将复合纤维毡经热定型、表面处理及加热固化后,再与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热压覆合;
所述加热固化包括第一加热固化和第二加热固化;所述第一加热固化温度为190~300℃,时间为5~10min,所述第二加热固化温度为300~360℃,时间为1~5min;所述第二加热固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固化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纤维毡以机织布层为增强结构层,所述机织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非织造布层和第二织造布层;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第二织造布层及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逐层减小;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作为所述复合纤维滤料的迎尘面。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纤维毡还包括第三非织造布层,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织造布层的上方,并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相接;
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孔径为0.5~1μm,厚度为3~15μm,透气率为4~15cm/s(127Pa);
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8~12旦,所述第一非织造布的克重为180~300g/m2;
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2~4旦,所述第二非织造布的克重为100~200g/m2;
所述机织布层的纤维细度为4.5~7.5旦,所述机织布层的克重为80~150g/cm2;
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0.5~1.5旦,所述第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20~100g/m2。
进一步地,所述机织布层的纵横向强力不小于750N/5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第二非织造布层及第三非织造布层为将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短切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成网和交叉铺网后经针刺或水刺加工而成;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为3~10cm;
所述机织布层为将聚四氟乙烯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经纺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热定型的温度为210~300℃,时间为4~10min。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处理为对经所述热定型后的复合纤维毡进行表面处理液浸渍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四氟乙烯乳液5~30份;硅烷型偶联剂1~3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乳液0~30份;丙烯酸树脂乳液0~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覆合的温度为220~320℃,压强为0.1~1MPa。
更进一步地,采用覆膜机组进行所述热压覆合;所述覆膜机组的车速为3~20m/min。
本发明中,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聚四氟乙烯微细颗粒和润滑剂混合后,再依次经制坯、推挤、压延、纵拉及横拉后,形成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滤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复合纤维毡经热定型、表面处理及加热固化后,再与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热压覆合;所述加热固化包括第一加热固化和第二加热固化,所述第二加热固化为在300~360℃下加热1~5min,本发明在第一加热固化阶段后还增设第二加热固化阶段,对表面处理后的复合纤维毡进行快速高温烧结,使处理剂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团聚,并形成二次粒径为3~8μm的混合团聚颗粒附着在滤料表面,该粒径满足结构式疏水的要求,同时,对复合纤维毡进行表面处理,使滤料表面具有憎水的性能,实现了滤料同时具有化学疏水与结构疏水的功能,在使用中不易粘附粉尘,而不至于堵塞孔隙,容易清灰,有效提高滤料的过滤性能,延长袋式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将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作为所述复合纤维滤料的迎尘面,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具有膨化微孔、多节点、多层拉丝网状结构,这种多层交错的空间网状结构,有效拦截大部分粉尘,提高了粉尘的过滤效率。在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下方设置第三非织造布层,其为纤维细度0.5~1.5旦的短切纤维形成的超细纤维层,增强了滤料对粉尘的二次拦截功能,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膜层相结合,实现了深层过滤向表面过滤的转化,保证了滤料对粉尘的拦截稳定性,为粉尘的超低排放提供了多重保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滤料的孔径由迎尘面到净气面逐层放大,形成了类似喇叭口状的通道,从而进一步避免内部灰尘的集聚和堵塞,保证了排放要求的同时还延长了滤料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对经所述热定型后的复合纤维毡进行聚四氟乙烯乳液浸渍处理,提高了滤料表面的憎水性能,在使用中不易粘附粉尘,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也使所得的滤料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热防腐性能。
4.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滤料,力学性能优良,经纬向强力均大于1300N/50cm,经纬向断裂伸长率均低于30%。而且,本发明的复合滤料可在300℃高温下长期使用,透气性及防水性能强,防水性能达到5级,对超细粉尘过滤效率可达到99.9995%,保证了滤料较低的运行阻力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可广泛适用于普通滤料不可企及的高温高湿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复合纤维滤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2-第三非织造布层;3-第二非织造布层;4-机织布层;5-第一非织造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复合纤维滤料有五层结构,包括依次叠合在一起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1、第三非织造布层2、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和第一非织造布层5,其中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1为迎尘面层。
本实施例中,第三非织造布层2为超细芳纶非织造布层,第二非织造布层3为常规聚酰亚胺非织造布层,机织布层4为芳纶平纹机织布层,第一非织造布层5为常规聚酰亚胺非织造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非织造布层5的制备:将长度为10cm、细度为12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30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机织布层4的制备:将细度为7.5旦的芳纶纤维经纺织形成克重为150g/cm2的芳纶纤维平纹机织布;
第二非织造布层3的制备:将长度为5cm、细度为4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20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第三非织造布层2的制备:将长度为3cm、细度为1.5旦的芳纶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00g/m2的超细芳纶纤维非织造布;
(2)将上述第三非织造布层2、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及第一非织造布层5依次叠合后经针刺,得复合针刺纤维毡;
(3)将上述复合针刺纤维毡在220℃下热定型处理5min,再经由配比为聚四氟乙烯乳液30wt%,硅烷型偶联剂3wt%,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乳液30wt%,丙烯酸树脂乳液20%和余量的水所形成的表面处理液中浸渍,完成浸渍后,取出,在240℃下烘焙5min;然后在320℃下快速烧结2min;
(4)通过覆膜机组将上述固化后的复合针刺纤维毡与孔径为1μm,厚度为15μm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320℃,压强为0.2MPa,车速为8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压覆合,即得所述复合纤维滤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其结构同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率料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非织造布层5的制备:将长度为7cm、细度为10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24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机织布层4的制备:将细度为6旦的芳纶纤维经纺织形成克重为120g/cm2的芳纶纤维平纹机织布;
第二非织造布层3的制备:将长度为7cm、细度为3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5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第三非织造布层2的制备:将长度为5cm、细度为1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00g/m2的超细芳纶纤维非织造布;
(2)将上述第三非织造布层2、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及第一非织造布层5依次叠合后经针刺,得复合针刺纤维毡;
(3)将上述复合针刺纤维毡在230℃下热定型处理5min,再经由配比为聚四氟乙烯乳液20wt%,硅烷型偶联剂2wt%,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乳液15wt%,丙烯酸树脂乳液20%和余量的水所形成的表面处理液中浸渍,完成浸渍后,取出,在230℃下烘焙5min;然后在330℃下快速烧结3min;
(4)通过覆膜机组将上述固化后的复合针刺纤维毡与孔径为0.8μm,厚度为9μm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310℃,压强为0.25MPa,车速为10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压覆合,即得所述复合纤维滤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其结构同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率料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非织造布层5的制备:将长度为10cm、细度为8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8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机织布层4的制备:将细度为4.5旦的芳砜纶纤维经纺织形成克重为80g/cm2的芳砜纶纤维平纹机织布;
第二非织造布层3的制备:将长度为7cm、细度为2旦的芳砜纶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00g/m2的常规芳砜纶纤维非织造布;
第三非织造布层2的制备:将长度为5cm、细度为0.5旦的芳纶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20g/m2的超细芳纶纤维非织造布;
(2)将上述第三非织造布层2、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及第一非织造布层5依次叠合后经水刺,得复合针刺纤维毡;
(3)将上述复合针刺纤维毡在210℃下热定型处理10min,再经由配比为聚四氟乙烯乳液5wt%,硅烷型偶联剂1wt%,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乳液10wt%,丙烯酸树脂乳液10%和余量的水所形成的表面处理液中浸渍,完成浸渍后,取出,在190℃下烘焙10min;然后在300℃下快速烧结5min;
(4)通过覆膜机组将上述固化后的复合针刺纤维毡与孔径为0.5μm,厚度为3μm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220℃,压强为1MPa,车速为3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压覆合,即得所述复合纤维滤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其结构同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率料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非织造布层5的制备:将长度为10cm、细度为12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30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机织布层4的制备:将细度为7.5旦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经纺织形成克重为150g/cm2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平纹机织布;
第二非织造布层3的制备:将长度为5cm、细度为4旦的聚酰亚胺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200g/m2的常规聚酰亚胺纤维非织造布;
第三非织造布层2的制备:将长度为3cm、细度为1.5旦的芳纶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形成单层纤维网,再经多层铺网后经针刺形成克重为100g/m2的超细芳纶纤维非织造布;
(2)将上述第三非织造布层2、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及第一非织造布层5依次叠合后经针刺,得复合针刺纤维毡;
(3)将上述复合针刺纤维毡在300℃下热定型处理4min,再经由配比为聚四氟乙烯乳液5wt%,硅烷型偶联剂1wt%和余量的水所形成的表面处理液中浸渍,完成浸渍后,取出,在300℃下烘焙5min;然后在360℃下快速烧结1min;
(4)通过覆膜机组将上述固化后的复合针刺纤维毡与孔径为0.8μm,厚度为10μm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320℃,压强为0.1MPa,车速为20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压覆合,即得所述复合纤维滤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该复合纤维滤料有四层结构,包括依次叠合在一起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1、第二非织造布层3、机织布层4和第一非织造布层5,其中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1为迎尘面层。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其结构同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率料结构,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浸渍后的复合针刺纤维毡在230℃下烘焙5min后即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热压覆合。
实验例1
按照GB/T6719-2009、HJ/T324-2006及GB/T 4745-2012的检测标准,对本发明实施例1-5及对比例1的复合纤维滤料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复合纤维滤料性能测试结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复合纤维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纤维毡经热定型、表面处理及加热固化后,再与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进行热压覆合;
所述加热固化包括第一加热固化和第二加热固化;所述第一加热固化温度为190~300℃,时间为5~10min,所述第二加热固化温度为300~360℃,时间为1~5min;所述第二加热固化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固化的温度;
其中,所述复合纤维毡以机织布层为增强结构层,所述机织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非织造布层和第二非织造布层;
所述复合纤维毡还包括第三非织造布层,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的上方,并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相接;
所述热定型的温度为210~300℃,时间为4~10min;
所述表面处理为对经所述热定型后的复合纤维毡进行表面处理液浸渍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四氟乙烯乳液5~30份;硅烷型偶联剂1~3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乳液0~30份;丙烯酸树脂乳液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毡以机织布层为增强结构层,所述机织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非织造布层和第二非织造布层;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第二非织造布层及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逐层减小;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作为所述复合纤维滤料的迎尘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毡还包括第三非织造布层,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的上方,并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相接;
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为0.5~1μm,厚度为3~15μm;
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8~12旦,所述第一非织造布的克重为180~300g/m2;
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2~4旦,所述第二非织造布的克重为100~200g/m2;
所述机织布层的纤维细度为4.5~7.5旦,所述机织布层的克重为80~150g/cm2;
所述第三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0.5~1.5旦,所述第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20~1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第二非织造布层及第三非织造布层为将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短切纤维经均匀开松、梳理成网和交叉铺网后经针刺或水刺加工而成;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为3~10cm;
所述机织布层为将聚四氟乙烯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经纺织而成。
6.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覆合的温度为220~320℃,压强为0.1~1MPa。
7.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覆膜机组进行所述热压覆合;所述覆膜机组的车速为3~20m/min。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滤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8624.9A CN11097541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PCT/CN2020/087322 WO2021120484A1 (zh) | 2019-12-18 | 2020-04-27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8624.9A CN11097541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5418A CN110975418A (zh) | 2020-04-10 |
CN110975418B true CN110975418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0095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8624.9A Active CN11097541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5418B (zh) |
WO (1) | WO20211204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5418B (zh) * | 2019-12-18 | 2021-08-17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221257B (zh) * | 2020-09-29 | 2022-04-22 | 江苏恒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缝圆筒过滤袋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169469A (zh) * | 2020-09-30 | 2021-01-05 | 南通市辉鑫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温耐腐蚀玻纤除尘布袋的制作工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6473A (en) * | 1991-03-01 | 1992-03-17 |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 Filtration fabric laminates |
CN101869789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上海科格思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 聚四氟乙烯涂膜滤料 |
CN103170183A (zh) * | 2013-04-01 | 2013-06-26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低伸型芳砜纶耐高温覆膜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3208798U (zh) * | 2013-04-01 | 2013-09-25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低伸型芳砜纶耐高温覆膜滤料 |
CN104801109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高性能耐高温玻纤覆膜无纺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71629A (zh) * | 2016-10-08 | 2018-10-19 | 浙江宇邦滤材科技有限公司 | 改良型耐高温窑尾用针刺滤袋的制备方法 |
CN209173583U (zh) * | 2018-11-28 | 2019-07-30 | 上海华成针刺材料有限公司 | 耐高温p84覆膜滤袋 |
CN110393992A (zh) * | 2019-09-02 | 2019-11-01 | 辽宁新洪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膨化无机纤维复合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16328A (en) * | 1987-11-13 | 1989-03-28 |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 Breathable, non-linting laminate |
CN110975418B (zh) * | 2019-12-18 | 2021-08-17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9
- 2019-12-18 CN CN201911308624.9A patent/CN110975418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7 WO PCT/CN2020/087322 patent/WO202112048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6473A (en) * | 1991-03-01 | 1992-03-17 |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 Filtration fabric laminates |
CN101869789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上海科格思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 聚四氟乙烯涂膜滤料 |
CN103170183A (zh) * | 2013-04-01 | 2013-06-26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低伸型芳砜纶耐高温覆膜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3208798U (zh) * | 2013-04-01 | 2013-09-25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低伸型芳砜纶耐高温覆膜滤料 |
CN104801109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高性能耐高温玻纤覆膜无纺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71629A (zh) * | 2016-10-08 | 2018-10-19 | 浙江宇邦滤材科技有限公司 | 改良型耐高温窑尾用针刺滤袋的制备方法 |
CN209173583U (zh) * | 2018-11-28 | 2019-07-30 | 上海华成针刺材料有限公司 | 耐高温p84覆膜滤袋 |
CN110393992A (zh) * | 2019-09-02 | 2019-11-01 | 辽宁新洪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膨化无机纤维复合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20484A1 (zh) | 2021-06-24 |
CN110975418A (zh) | 2020-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75418B (zh) | 一种复合纤维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
US4522876A (en) | Integral textile composite fabric | |
WO2015115418A1 (ja) | フィルター用多層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ーフィルター | |
US20020004348A1 (en) | Imaged nonwoven fire-retardant fiber blend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 |
WO2007074997A1 (en) | Filter element for cleaning ai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
AU2001243383A1 (en) | Imaged nonwoven fire-retardant fiber blend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 |
JP2014224648A (ja) | 防炎断熱材、及び車両用防炎断熱材 | |
CN104711775A (zh) | 一种连续分散型长丝纤维针刺毡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7050081A1 (zh) | 大幅度降低噪音的汽车轻量化用的聚酯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 |
JP7468505B2 (ja) | 吸音材用不織布、吸音材、および吸音材用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 |
CN106335258A (zh) | 多层缓冲隔离垫及包括其的车辆 | |
KR20100093680A (ko) | 기체필터용 제전 세사 부직포 | |
CN106362484A (zh) | 一种提高聚苯硫醚无纺布复合滤料层间结合强度的方法 | |
KR100678338B1 (ko) | 공기 정화용 필터 소재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USRE33023E (en) | Integral textile composite fabric | |
CN106422526B (zh) | 一种高温烟粉尘用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94538A (zh) | 高温烟气/粉尘一体化处理用覆膜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 |
JPH11137930A (ja) | 耐熱性フィルタ材 | |
CN110552114B (zh) | 一种耐高温超细复合纤维空气净化纺织品及制备方法 | |
CN114889256A (zh) | 高温作业用多功能热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H09155128A (ja) | 換気扇フィルタ用シート | |
CN209907114U (zh) | 一种高强度燃油滤清器的滤纸 | |
CN212383335U (zh) | 非织造布和多层复合空气滤料结构 | |
JPH06310A (ja) | 集塵用濾材 | |
CN210331994U (zh) | 耐腐蚀过滤材料及过滤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210000 No.30, Andri, Yuhua West Road,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FIBERGLASS R&D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Sino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30, Andri, Yuhua West Road,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FIBERGLASS R&D INSTITUTE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