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5083A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5083A CN110975083A CN201911297178.6A CN201911297178A CN110975083A CN 110975083 A CN110975083 A CN 110975083A CN 201911297178 A CN201911297178 A CN 201911297178A CN 110975083 A CN110975083 A CN 1109750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s
- gun
- rest
- medicine
- nasal sp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922 nasal spra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29940097496 nasal spray Drug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2377 drug deli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3695 paranasal sinu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4373 mandib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928 nas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850 nasal mucos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765 processed proteins & peptid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85 syste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44 Brain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344 Nas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0880 Nos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79 first pass effec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61 laser diffra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85 liv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47 new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75 path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8—Inhaling devices inserted into the no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01—Particle size contro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65—Inhalators with dosage or measuring devices
- A61M15/0066—Inhalators with dosage or measuring devic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dose siz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包括:支架底盘;位于支架底盘上的鼻体位调整组件,鼻体位调整组件包括:前额靠件;下颚靠件;与前额靠件连接的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与下颚靠件连接的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位于支架底盘上的X‑Y轴电动导轨组件;给药枪,给药枪用于被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给药枪具有药液喷口,药液喷口的位置适于在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与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控制系统。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鼻喷剂是一种用于在鼻腔内使用的给药制剂。鼻喷剂在鼻腔中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的作用,如用于鼻部疾病治疗、脑部疾病治疗或全身性疾病治疗。鼻喷剂经鼻腔给药,具有以下优点:生物利用度高、无肝脏首过效应、吸收迅速、起效快、给药方便和无损伤性;能够提高肽类及蛋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特别是能够为肽类和蛋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有效给药途径。因此,将药物制成鼻喷剂近年来新药研发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
鼻喷剂装置是将鼻喷剂喷送至鼻腔的装置,鼻喷剂的使用依赖鼻喷剂装置。在鼻喷剂研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药物本身的因素,还需要考虑鼻喷剂装置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对鼻喷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美国FDA和中国NMPA均要求对采用的鼻喷剂装置进行等效性研究,也就是说,对待研发的鼻喷剂采用的鼻喷剂装置与已经上市相似药性的鼻喷剂采用的鼻喷剂装置之间进行等效性研究,具有研究内容包括:容器寿命期内每掀主药含量;激光衍射法测定雾滴大小分布;显微镜法测定药物雾粒大小分布;喷雾图形和几何形状;启动和再启动。鼻喷剂装置设计的不同将会影响这些测试内容的结果。
其次,鼻喷剂的生物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则要求在不同的给药周期内,分别采用研究药物与参比制剂,对一定数量的受试者进行给药,之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试受试者经鼻腔黏膜等部分局部吸收至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并根据测试的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的数据,对研究药物与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参数的计算并进行统计学的评价,当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等效的评价标准时,认为研究药物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在鼻喷剂的生物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给药过程较为复杂,具体的过程包括:基于被反复培训过的研究者的个人经验,研究者将装有鼻喷剂的鼻喷剂装置的喷口以一定的角度送入受试者的鼻腔后方,之后研究者用手以一定的速度和力度按压鼻喷剂装置中的鼻喷泵,使鼻喷剂药液能够从鼻喷剂装置的药液出口尖端以合适的粒径分布之鼻腔,从而达到理想的给药剂量,并使得喷出的药液被鼻腔吸收。可见,上述给药环节非常依赖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对于同一受试者,研究者的给药手法和力度在不同的时期难以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受试者,不同受试者的鼻腔内部生理结构及病理情况差异极大,每一位受试者的给药具体细节均不同。
如果在给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好上述给药过程,极有可能对生物体内等效性试验无法正确评估,这对研究者在鼻喷剂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给药过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的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包括:支架底盘;位于所述支架底盘上的鼻体位调整组件,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包括:前额靠件;下颚靠件,所述下颚靠件位于所述前额靠件的侧部;与所述前额靠件连接的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与所述下颚靠件连接的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位于所述支架底盘上的X-Y轴电动导轨组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侧部;给药枪,所述给药枪用于被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具有药液喷口,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适于在所述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可选的,所述下颚靠件至所述支架底盘的距离小于所述前额靠件至所述支架底盘的距离;所述前额靠件在前额靠件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所述下颚靠件在下颚靠件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所述前额靠件、下颚靠件、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共同控制受试者的鼻子的方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所述前额靠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架底盘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位于所述下颚靠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架底盘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
可选的,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Y轴滑轨;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上的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上的第二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给药枪的高度;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给药枪用于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侧部的第二移动座上且与所述升降装置紧固;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给药枪和所述升降装置,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螺丝。
可选的,所述给药枪包括:药瓶外壳,所述药瓶外壳包括药瓶卡接筒和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侧部且与所述药瓶卡接筒一体成型的侧部壳,所述药瓶卡接筒的底部区域的内部与所述侧部壳的内部连通;药瓶,所述药瓶设置于所述药瓶卡接筒内,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药瓶沿药瓶中心轴方向的第一端,且所述药液喷口延伸至药瓶卡接筒的外部;给药推杆,给药推杆具有相对的第一推杆端和第二推杆端,所述第一推杆端从药瓶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药瓶内且与所述药瓶的周侧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位于所述侧部壳内;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机驱动轮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的底部区域内,且所述电机驱动轮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并受减速电机的驱动;电机连杆,所述电机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轮连接且受所述电机驱动轮的驱动,所述电机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杆端连接;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减速电机的运行,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电学连接串口,所述电学连接串口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的电学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电学连接串口控制所述给药枪的给药剂量。
可选的,还包括:外部电脑,所述外部电脑中安装有和所述控制系统相对应的软件操作系统。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所述药液喷口背向所述支架底盘;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使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进行位置调整后的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喷药。
可选的,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用于使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中心轴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垂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用于使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正中间;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Y轴滑轨;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上的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上的第二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伺服电机;紧固件;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的过程包括:将所述给药枪置于所述固定板侧部的第二移动座上,并将所述给药枪和所述升降装置紧固;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的过程包括: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移动调节所述给药枪在X轴和Y轴的位置;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移动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升降装置位置的移动调节给药枪的高度,将给药枪置于目标位置。
可选的,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还包括:外部电脑,所述外部电脑中安装有和所述控制系统相对应的软件操作系统;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外部电脑的软件操作系统的界面中设置第一组调整参数、第二组调整参数和第三组调整参数,第一调整参数表证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的位置,第二组调整参数表证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位置,第三组调整参数表证所述给药枪喷药的剂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中,包括鼻体位调整组件、给药枪和控制系统。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中,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位置调整后使得受试者的鼻窦处于合适的位置。所述给药枪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被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使得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即能够使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在所述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由于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因此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中,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位置调整后使得受试者的鼻窦处于合适的位置。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使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进行位置调整后的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即能够使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喷药,这样在所述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由于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因此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
进一步,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外部电脑的软件操作系统的界面中设置第一组调整参数、第二组调整参数和第三组调整参数,第一调整参数表证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的位置,第二组调整参数表证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位置,第三组调整参数表证所述给药枪喷药的剂量。因此对于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次的施药过程中,设置相同的第一组调整参数、第二组调整参数和第三组调整参数,就可以严格控制好给药过程的一致性,能够保证对生物体内等效性试验正确评估。
进一步,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Y轴滑轨;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上的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上的第二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伺服电机;紧固件。不仅能够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移动调节所述给药枪在X轴和Y轴的位置,还能够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升降装置位置的移动调节给药枪的高度,将给药枪置于目标位置。通过对给药枪在X轴、Y轴和Z轴方向的分别调节,能够实现给药枪的喷口的位置的准确的调节,一方面,在不同次的给药过程中实现给药枪的喷口与同一受试者的鼻窦之间的位置相同;另一方面,能够针对不同的受试者的鼻腔的生理结构,对给药枪喷口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给药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3,包括:
支架底盘203;
位于所述支架底盘203上的鼻体位调整组件,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包括:前额靠件201;下颚靠件202,所述下颚靠件202位于所述前额靠件201的侧部;与所述前额靠件201连接的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与所述下颚靠件202连接的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
位于所述支架底盘203上的X-Y轴电动导轨组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侧部;
给药枪30,所述给药枪30用于被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30具有药液喷口,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适于在所述给药枪30进行喷药的过程中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30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所述支架底盘203作为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架底盘203的材料可选择金属,如钢。所述支架底盘203的材料还可以选择硬度较高的塑料。所述支架底盘203的材料还可以选择木质材料。
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调整前额靠件201的位置。
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2101和第一基座2103,所述第一基座2103位于所述支架底盘203表面且与所述支架底盘203固定,所述第一基座2103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电动推杆2101伸缩的第一马达。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位于所述前额靠件201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位于所述前额靠件201和所述第一基座2103之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2103内的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额靠件201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与所述支架底盘203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101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203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
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调整下颚靠件202的位置。
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210和第二基座2102,所述第二基座2102位于所述支架底盘203表面且与所述支架底盘203固定,所述第二基座2102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推杆210伸缩的第二马达。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位于所述下颚靠件202的下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位于所述下颚靠件202和所述第二基座2102之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2102内的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颚靠件202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与所述支架底盘203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203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
所述前额靠件201、下颚靠件202、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共同控制受试者的鼻子的方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额靠件201在前额靠件201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用于增加前额靠件201的表面与受试者的前额的贴合程度;所述下颚靠件202在下颚靠件202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用于增加下颚靠件202的表面与受试者的下颚的贴合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额靠件201的弯曲孤度可调,下颚靠件202的弯曲孤度可调,这样保证对于不同的受试者,前额靠件201的表面与受试者的前额的贴合程度均较好,下颚靠件202的表面与受试者的下颚的贴合程度均较好。
所述下颚靠件202至所述支架底盘203的距离小于所述前额靠件201至所述支架底盘203的距离。
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参考图1和图2,包括:X轴滑轨205和Y轴滑轨206;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205上的第一移动座208;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206上的第二移动座209;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209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207,所述固定板207与所述第二移动座209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207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207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207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212,所述升降装置212用于调节给药枪的高度;伺服电机211,所述伺服电机21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208沿所述X轴滑轨205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209沿所述Y轴滑轨206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X轴滑轨205的数量为两条,两条X轴滑轨205平行,两条X轴滑轨205间隔设置,一条X轴滑轨205位于所述下颚靠件202和前额靠件201之间的支架底盘203上且靠近支架底盘203表面,另一条X轴滑轨205位于鼻体位调整组件整体的侧部,前额靠件201位于两条X轴滑轨205之间的支架底盘203上。
所述Y轴滑轨206的数量为两条,两条Y轴滑轨206平行,所述Y轴滑轨206位于所述两条X轴滑轨205之间,且Y轴滑轨206的延伸方向与X轴滑轨205的延伸方向垂直。对于每个所述Y轴滑轨206,所述Y轴滑轨206的一端与一条X轴滑轨205上设置的第一移动座208固定连接,所述Y轴滑轨206的另一端与另一条X轴滑轨205上设置的第一移动座208固定连接。
在第一移动座208沿X轴滑轨205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Y轴滑轨206整体随着第一移动座208沿X轴滑轨205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给药枪30沿X轴滑轨205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第二移动座209沿Y轴滑轨206的延伸方向移动时,实现给药枪30沿Y轴滑轨206的延伸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给药枪30用于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7侧部的第二移动座209上且与所述升降装置212紧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212用于调节给药枪30的高度。所述升降装置212包括第一升降模块和第二升降模块,第一升降模块为电动伸缩杆或丝杠,第二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块。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升降模块为电动伸缩杆,第二升降模块为升降块时,所述升降块固定套接在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当第一升降模块为丝杠,第二升降模块为升降块时,所述升降块螺纹套接在丝杠上。相应的,所述给药枪用于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7侧部的第二移动座209上且与所述升降装置212中的第二升降模块紧固,所述给药枪能够随着第二升降模块的升降而升降。
所述给药枪30具有药液喷口,当所述给药枪30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座209上且与所述升降装置212紧固时,所述药液喷口背向所述支架底盘,所述给药枪30的枪身侧壁与所述升降装置212的侧壁接触,具体的,所述给药枪30的枪身侧壁与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的侧壁接触。
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还包括:紧固件2071,所述紧固件2071用于紧固所述给药枪30和所述升降装置212,具体的,所述紧固件2071用于紧固所述给药枪30和第二升降模块,所述紧固件2071包括固定螺丝。
所述给药枪30,请参考图3,包括:药瓶外壳,所述药瓶外壳包括药瓶卡接筒307和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307侧部且与所述药瓶卡接筒307一体成型的侧部壳303,所述药瓶卡接筒307的底部区域的内部与所述侧部壳303的内部连通;药瓶301,所述药瓶301设置于所述药瓶卡接筒307内,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药瓶301沿药瓶中心轴方向的第一端,且所述药液喷口延伸至药瓶卡接筒307的外部;给药推杆302,给药推杆302具有相对的第一推杆端和第二推杆端,所述第一推杆端从药瓶301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药瓶301内且与所述药瓶301的周侧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减速电机304,所述减速电机304位于所述侧部壳303内;电机驱动轮308,所述电机驱动轮308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307的底部区域内,且所述电机驱动轮308与所述减速电机304连接并受减速电机304的驱动;电机连杆309,所述电机连杆309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轮308连接且受所述电机驱动轮308的驱动,所述电机连杆3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杆端连接;控制电路板306,所述控制电路板306用于控制所述减速电机304的运行。
所述减速电机304为减速机和电机的集成体。
所述控制电路板306用于控制所述减速电机304的启动、停止和工作时的功率。
所述控制电路板306具有电学连接串口305,所述电学连接串口305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电路板306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的电学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30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开关模块204,所述开关模块204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控制模块。
当第一开关导通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当第一开关断开时,第一开关切断第一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的控制。
当第二开关导通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当第二开关断开时,第二开关切断第二控制模块对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的控制。
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212中的第二升降模块在Z轴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中的第二升降模块在Z轴方向移动。
当第三开关导通时,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给药枪30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当第三开关断开时,第三开关切断第三控制模块对所述给药枪30进行喷药的控制。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电学连接串口控制所述给药枪的给药剂量。
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电脑,所述外部电脑中安装有和所述控制系统相对应的软件操作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中具有多个电路芯片单元。具体的,第一控制模块中具有第一电路芯片单元,第二控制模块中具有第二电路芯片单元,第三控制模块中具有第三电路芯片单元。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中,包括鼻体位调整组件、给药枪和控制系统。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中,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位置调整后使得受试者的鼻窦处于合适的位置。所述给药枪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被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使得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即能够使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在所述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由于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因此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给药力度、精确剂量和精确粒径大小分布。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请参考图4,包括:
S01:提供上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S02: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所述药液喷口背向所述支架底盘;
S03: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
S04: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使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进行位置调整后的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
S05: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喷药。
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用于使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中心轴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垂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用于使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正中间。
在将给药枪30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前,还包括:将药液装于药瓶301内,之后将所述药瓶301的瓶身卡在所述药瓶卡接筒307内,且所述药液喷口延伸至所述药瓶卡接筒307的外部。
将所述给药枪30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包括:将所述给药枪30放置于所述固定板侧部的所述第二移动座209上,采用紧固件把给药枪30和所述升降装置紧固,具体的,采用紧固件把给药枪30和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紧固,所述给药枪30的枪身侧壁与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的侧壁接触,所述药液喷口背向所述支架底盘。
将所述给药枪30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后,将电学连接串口305与第三控制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电脑和设置于所述计算机电脑内部的调节软件,根据需要,依药物雾化的颗粒大小,剂量的多少,给药速度来设定软件参数,反复确定后,用于直接写入给药枪30。
受试者的下颚与所述下颚靠件接触,受试者的前额与所述前额靠件接触之后,导通第一开关,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位置调整后使得受试者的鼻窦处于合适的位置,具体的,使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中心轴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垂直。
对所述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的位置调整后,导通第二开关,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使得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即能够使药液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位置相互对应,具体的,使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正中间。
之后,导通第三开关,使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外部电脑的软件操作系统的界面中设置第一组调整参数、第二组调整参数和第三组调整参数,第一调整参数表证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的位置,第二组调整参数表证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位置,第三组调整参数表证所述给药枪喷药的剂量。
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的过程包括: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移动调节所述给药枪在X轴和Y轴的位置;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移动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升降装置位置的移动调节给药枪的高度,将给药枪置于目标位置。具体的,通过第二升降模块在Z轴方向移动调节给药枪的高度,将给药枪置于目标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底盘;
位于所述支架底盘上的鼻体位调整组件,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包括:前额靠件;下颚靠件,所述下颚靠件位于所述前额靠件的侧部;与所述前额靠件连接的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与所述下颚靠件连接的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
位于所述支架底盘上的X-Y轴电动导轨组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侧部;
给药枪,所述给药枪用于被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具有药液喷口,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适于在所述给药枪进行喷药的过程中与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颚靠件至所述支架底盘的距离小于所述前额靠件至所述支架底盘的距离;所述前额靠件在前额靠件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所述下颚靠件在下颚靠件的延伸方向呈现弧形;所述前额靠件、下颚靠件、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用于共同控制受试者的鼻子的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所述前额靠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架底盘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
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位于所述下颚靠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架底盘的表面垂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的方向上可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Y轴滑轨;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上的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上的第二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给药枪的高度;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给药枪用于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侧部的第二移动座上且与所述升降装置紧固;
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给药枪和所述升降装置,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枪包括:
药瓶外壳,所述药瓶外壳包括药瓶卡接筒和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侧部且与所述药瓶卡接筒一体成型的侧部壳,所述药瓶卡接筒的底部区域的内部与所述侧部壳的内部连通;
药瓶,所述药瓶设置于所述药瓶卡接筒内,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药瓶沿药瓶中心轴方向的第一端,且所述药液喷口延伸至药瓶卡接筒的外部;
给药推杆,给药推杆具有相对的第一推杆端和第二推杆端,所述第一推杆端从药瓶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药瓶内且与所述药瓶的周侧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
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位于所述侧部壳内;
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机驱动轮位于所述药瓶卡接筒的底部区域内,且所述电机驱动轮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并受减速电机的驱动;
电机连杆,所述电机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轮连接且受所述电机驱动轮的驱动,所述电机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杆端连接;
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减速电机的运行,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电学连接串口,所述电学连接串口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的电学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电学连接串口控制所述给药枪的给药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部电脑,所述外部电脑中安装有和所述控制系统相对应的软件操作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和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的运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进行喷药。
8.一种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所述药液喷口背向所述支架底盘;
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位置调整件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前额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前额接触,所述下颚靠件用于与受试者的下颚接触;
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使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进行位置调整后的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药液喷口的位置和所述鼻体位调整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给药枪执行从所述药液喷口喷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前额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对所述下颚靠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用于使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中心轴与所述支架底盘表面垂直;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用于使所述药液喷口位于所述受试者的鼻窦的正中间;
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Y轴滑轨;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上的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Y轴滑轨上的第二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边缘表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具有在固定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开槽;设置于所述开槽中的升降装置;伺服电机;紧固件;
将所述给药枪安装在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上之的过程包括:将所述给药枪置于所述固定板侧部的第二移动座上,并将所述给药枪和所述升降装置紧固;
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X-Y轴电动导轨组件驱动所述给药枪移动的过程包括: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X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所述Y轴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移动调节所述给药枪在X轴和Y轴的位置;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移动之后,采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在Z轴方向移动,通过升降装置位置的移动调节给药枪的高度,将给药枪置于目标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还包括:外部电脑,所述外部电脑中安装有和所述控制系统相对应的软件操作系统;
所述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外部电脑的软件操作系统的界面中设置第一组调整参数、第二组调整参数和第三组调整参数,第一调整参数表证前额靠件和下颚靠件的位置,第二组调整参数表证X-Y轴电动导轨组件的运行位置,第三组调整参数表证所述给药枪喷药的剂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7178.6A CN11097508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7178.6A CN11097508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5083A true CN110975083A (zh) | 2020-04-10 |
CN110975083B CN110975083B (zh) | 2024-11-08 |
Family
ID=70094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97178.6A Active CN110975083B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508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629A (ja) * | 1990-11-29 | 1993-01-08 | Topcon Corp | 眼科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US20020026934A1 (en) * | 2000-08-24 | 2002-03-07 | Lithgow Perry D. | Forehead support for facial mask |
US20040039352A1 (en) * | 2002-06-28 | 2004-02-26 | Paul Bergeson | Nasal dosing device |
US20050254009A1 (en) * | 2004-05-12 | 2005-11-17 | Chris Baker | Motorized patient support for eye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
CN206518764U (zh) * | 2016-10-26 | 2017-09-26 | 宋伟伟 | 一种肿瘤局部给药器 |
WO2019222451A1 (en) * | 2018-05-16 | 2019-11-21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Nasal airway device and kit |
CN211512982U (zh) * | 2019-12-17 | 2020-09-18 | 长沙市第三医院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
-
2019
- 2019-12-17 CN CN201911297178.6A patent/CN1109750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629A (ja) * | 1990-11-29 | 1993-01-08 | Topcon Corp | 眼科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US20020026934A1 (en) * | 2000-08-24 | 2002-03-07 | Lithgow Perry D. | Forehead support for facial mask |
US20040039352A1 (en) * | 2002-06-28 | 2004-02-26 | Paul Bergeson | Nasal dosing device |
US20050254009A1 (en) * | 2004-05-12 | 2005-11-17 | Chris Baker | Motorized patient support for eye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
CN206518764U (zh) * | 2016-10-26 | 2017-09-26 | 宋伟伟 | 一种肿瘤局部给药器 |
WO2019222451A1 (en) * | 2018-05-16 | 2019-11-21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Nasal airway device and kit |
CN211512982U (zh) * | 2019-12-17 | 2020-09-18 | 长沙市第三医院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5083B (zh) | 2024-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46138B (zh) | 测量与药物施用相关联的参数和结合参数测量的药物施用装置 | |
CN103006436B (zh) | 一种自动配药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 |
CN211512982U (zh)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 | |
KR20040022438A (ko) | 진피 내 전달 물질의 강화된 전신 흡수 | |
JP2006506103A (ja) | 治療上の用量を低減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208641537U (zh) | 一种经皮给药装置 | |
JP2020501715A (ja) | 経鼻流体投与装置アセンブリ | |
JP2004525713A (ja) | 全身吸収のために皮膚の皮内層中に物質を投与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0975083A (zh) | 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247476A (zh) | 一种相隔一预定距离喷送流体或粉末用的装置 | |
US20220379009A1 (en) | Drug administration system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drug dosing scheme | |
CN208612856U (zh) | 一种生物试剂喷射设备 | |
CN212498963U (zh) | 一种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装置 | |
US20230233373A1 (en)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ing bioactive compositions to ocular tissue using microneedle devices | |
CN112336997B (zh) | 一种三维空间内可自动定位的超声波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473923B (zh) | 一种安瓿瓶自动配药系统和方法 | |
CN221451485U (zh) | 一种用于精准控制注射量的颜层皮肤注射器 | |
CN221470072U (zh) | 一种可调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器 | |
JP7447446B2 (ja) | 薬液投与方法 | |
US20230248952A1 (en) | Methods for delivering bioactive compositions and formulations to the skin using microchannel delivery device | |
CN218529530U (zh) | 一种鼻喷剂触发器及系统 | |
RU2829795C1 (ru) | Система введ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средств, выполненная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хемы дозирова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212370040U (zh) | 一种内科三氧疗法气液混合装置 | |
CN209997022U (zh) | 一种微针调节结构 | |
CN209899902U (zh) | 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