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1630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1630B CN110971630B CN201811151716.6A CN201811151716A CN110971630B CN 110971630 B CN110971630 B CN 110971630B CN 201811151716 A CN201811151716 A CN 201811151716A CN 110971630 B CN110971630 B CN 1109716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u session
- network device
- access network
- message
- core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PDU会话。通过该方法,可在不具备实施可靠性传输的条件(例如请求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该第二PDU会话的终端不能连接到除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之外的其它接入网设备)时,通知核心网设备挂起PDU会话,后续在具备实施可靠性传输的条件时,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激活挂起的PDU会话,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入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数据的重复发送机制,该机制的大致思想是,如果为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配置并激活了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则PDCP层产生的原始数据包被复制,得到相同的数据包,然后原始数据包和复制数据包由PDCP层递交给不同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通过不同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传输到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传输到MAC层的原始数据包和复制数据包不能通过同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传输,因为只有通过不同的PDU传输,其中一个PDU丢掉才不会影响另外一个PDU的传输。因此,两个RLC实体通过不同的LCH将两个数据包传输到不同的MAC实体后,形成两个PDU在不同的载波上进行传输。
为保证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在5G NR中基于上述机制,还引入了端到端(例如终端到核心网设备)数据冗余传输。以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下终端到核心网设备的数据冗余传输为例,在终端形成的两个PDU会通过不同的基站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下将这两个基站分别称为主基站和辅基站。
目前,针对DC场景,在终端通过两个不同的基站与核心网设备进行数据冗余传输之前,需要通过终端、主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建立一个PDU会话,以及,通过终端、辅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建立另一个PDU会话,进而通过这两个PDU会话分别传输原始数据包和复制数据包。然而,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终端不能连接到两个基站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如何处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在DC场景中终端不能连接到两个基站的情况下,优化终端已连接的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的处理过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接入网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执行,在本申请中,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在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核心网设备或能够支持核心网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执行,在本申请中,以由核心网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在该方法中,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核心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六方面的程序。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在不具备实施可靠性传输的条件(例如请求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该第二PDU会话的终端不能连接到除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之外的其它接入网设备)时,通知该核心网设备挂起PDU会话,后续在具备实施可靠性传输的条件时,可通知该核心网设备激活挂起的PDU会话。这样,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激活信息后,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PDU会话。通过该方法,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可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此外,核心网设备还可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用于标识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标识,并根据该第二标识确定建立第二PDU会话,核心网设备在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后,还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来自该核心网设备的第二消息。
本申请中对第二标识携带于何种消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不做限定。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中还包括关联指示,关联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二PDU会话。在该种设计中,当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存在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去激活信息,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去激活信息后,还可根据该去激活信息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去激活信息包括待去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去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指示信元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二信元用于指示挂起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激活信息包括待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指示信元用于指示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终端实现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2)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或核心网(corenetwork,CN)设备。接入网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或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目前,一些接入网设备的举例为:继续演进的节点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等。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核心网设备可以是LTE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也可以是网关(Gateway),还可以是5G网络中的控制面(control plan,CP)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或用户面(user plan,UP)网络功能,例如公共控制面网络功能(common control plannetwork function,CCNF),会话管理网络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network function,SMF),或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
RAN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RAN设备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等协议层的功能;或者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这些协议层的功能;例如,在一种演进结构中,RAN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
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3)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也就是终端同时连接两个基站。终端连接的两个基站可以是同一无线接入技术下的基站,例如都是LTE系统中的基站或都是NR系统中的基站,或者终端连接的两个基站也可以是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下的基站,例如一个是LTE系统中的基站,另一个是NR系统中的基站,这种情况也称为多无线接入技术DC(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C,multi-rat DC),为了描述方便,以下都称为DC。
4)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采用CA技术可以将多个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在一起为一个终端提供服务,实现更大的传输带宽,可有效提高上下行传输速率。
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可以是B,可以是C,也可以是A和B,也可以是A和C,也可以是B和C,也可以是A和B和C。同理,对于“至少一种”等描述的理解,也是类似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或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PDU会话,并不是表示这两种PDU会话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上述内容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在5G NR系统中,为保证超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 reliability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等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引入了PDCP层数据的重复(duplication)发送机制。
下面介绍终端侧如何实现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
请参见图1,为终端实现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所涉及的流程。假设为一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配置并激活了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则PDCP层产生的每个原始数据包,例如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都被复制,然后原始数据包和复制的数据包由PDCP层递交给不同的RLC实体,如图1中的RLC1和RLC2,通过不同的LCH传输到MAC层。在此以两个RLC实体为例,也可以将数据包复制为多份,交由两个以上RLC实体传输。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传输到MAC层的原始数据包和复制的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载波/小区传输,从而保证原始数据包和复制的数据包通过两个独立的发送路径传输,因为通过不同发送路径传输,其中一个传输链路发送的数据包丢掉才不会影响另外一个传输链路发送的数据包的传输,相当于可靠性提高了一倍。因此终端内RLC1和RLC2通过不同的LCH将两个数据包传输到MAC实体后,两个数据包分别在不同的载波/小区上进行传输,如图1所示,形成两个PDU后分别在载波1和载波2上发送。
下面以两个RLC实体以及DC场景为例,介绍PDCP层的传输功能如何实现。
请参见图2,为DC场景下实现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所涉及的网络架构。对于基站来讲,DC场景涉及到主基站和辅基站,主基站和辅基站针对一个无线承载的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而终端针对该无线承载的网络架构,包括图2所示的主基站的网络架构和辅基站的网络架构,也就是,终端针对该无线承载,包括一个PDCP实体、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其中,PDCP实体、PDCP层以及PDCP可理解为同一概念,类似的,RLC实体、RLC层以及RLC可理解为同一概念,MAC实体、MAC层以及MAC可理解为同一概念。在DC场景下,一个终端同时连接两个基站,也就是主基站和辅基站,如果为某个无线承载配置了PDCP层的重复传输功能,那么在PDCP层经过复制的两个数据包将被传输给不同的两个RLC实体,并通过不同的逻辑信道传输给MAC实体,最终两个数据包在不同的载波上进行传输。这个过程对于基站和终端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对于基站来说,主基站中的PDCP层会将原始数据包和经过复制的数据包分别传输给不同的RLC实体,这两个RLC实体分别位于主基站和辅基站中,之后,主基站中的RCL实体将接收的数据包传输给主基站中的MAC实体,辅基站中的RCL实体将接收的数据包传输给辅基站中的MAC实体,这两个MAC实体会通过各自的载波传输数据包。而对于终端来说,两个RCL实体和两个MAC实体都位于该终端中,其他过程都是一样的。
在5G NR系统中,为保证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基于上述机制,还引入了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也可以称为端到端数据冗余传输)。
下面以两个RLC实体以及DC场景为例,介绍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重复传输。
请参见图3,为DC场景下实现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所涉及的网络架构。DC场景下,以上行数据传输为例,终端可以形成两个相同的数据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通过现有协议,例如可靠性帧重复以及消除(frame replication andelimination for reliablity)协议生成复制(duplication)数据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在接入层,例如PDCP层生成两个相同的PDCP PDU,本申请中可将这相同的数据包称为复制(duplication)数据包,本申请对终端如何生成复制数据包不做限制。终端形成两个复制数据包后可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发送给核心网设备。终端在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复制数据包之前,通过终端、主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建立一个PDU会话,如图3中的PDU会话1,以及,通过终端、辅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建立另一个PDU会话,如图3中的PDU会话2,进而通过这两个PDU会话传输复制数据包。这样,终端可针对同一数据包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两次,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终端连接到两个基站以实现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而由于终端的移动性以及空口信道的时变特性,在一些场景下,终端可能不能连接到两个基站,那么,在终端只能连接到一个基站,且核心网设备已准备好为终端建立两个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的PDU会话的资源的场景下,如何实现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终端仅连接到一个主基站,终端可通过连接的主基站发起建立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PDU会话,核心网设备可通过该主基站发送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准备用于承载PDU会话的资源,若该主基站确定终端当前不可同时连接到另一个辅基站,则该主基站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终端所请求建立的PDU会话,以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第一消息挂起终端所请求建立的PDU会话,并在后续该主基站确定终端可同时由该主基站和另一个辅基站提供服务时,通过该主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PDU会话,以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 NR系统,或者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DC场景,或者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请参考图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外网(例如因特网)的服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终端通信。该无线网络包括两个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这两个接入网设备分别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图4所示的场景可理解为DC场景,终端可同时连接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与这两个接入网设备均可以通信。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的主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的辅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的辅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的主接入网设备。这两个接入网设备例如均为基站,那么主接入网设备也就是主基站,辅接入网设备也就是辅基站。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工作在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系统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工作在NR系统中,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工作在NR系统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工作在E-UTRA系统中,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都工作在NR系统中或E-UTRA系统中。核心网设备用于对终端进行管理并提供与外网通信的网关。
图4中的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又例如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中可以对应gNB。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图4所示的场景,其中,如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场景,则该方法中涉及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场景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该方法中涉及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场景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该方法中涉及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场景中的核心网设备。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基站,核心网设备例如可以为MME,AMF或SMF等。
参见图5所示,该通信方法可包括如下处理流程。
S1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可以理解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其中该第一PDU会话和该第二PDU会话可以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可以理解为互为复制或者冗余的PDU会话,本申请中为便于描述将互为复制或者冗余的PDU会话统一称为复制PDU会话。
其中,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可以由同一终端主动发起建立,也可以由同一终端被动发起建立。当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由同一终端被动发起建立时,该终端在发起建立PDU会话之前,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消息,该触发消息中可包括应用指示,该应用指示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希望该终端触发PDU会话建立请求的应用,终端可基于该触发消息触发PDU会话建立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发起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可以是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终端,也可以理解为由该第一接入网设备提供服务的终端。本申请中以下所涉及的终端若无特殊说明均是指该类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制数据包可以是指携带相同内容的数据包。以终端向网络设备(例如核心网设备或者网关)发送数据包的上行传输为例,假设终端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终端将该第一数据包复制得到与该第一数据包相同的第二数据包,进而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和该第二数据包,本申请中将该第一数据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统称为复制数据包。相应的,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类似,区别在于复制数据包在网络设备生成。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数据包的数量,第一数据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由第一数据包复制得到的数据包,故当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一个时,相应的第二数据包的数量也为一个,当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多个时,相应的第二数据包的数量也为多个。
以DC场景为例,本申请中第一PDU会话可以是该终端请求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的PDU会话,例如可以是图3中的PDU会话1,此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图3中的主基站,第二PDU会话可以是该终端请求并通过不同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其它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的PDU会话,例如可以是图3中的PDU会话2,此时该其它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图3中的辅基站。本申请中,以第一PDU会话为该终端请求并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的PDU会话,以及,第二PDU会话为该终端请求并通过其它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的PDU会话为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PDU会话资源建立响应(PDU session resourcesetup response)消息,或者是用于挂起PDU会话的专用消息,例如该专用消息可以是PDU会话挂起消息。
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标识。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PDU会话的标识和第二PDU会话的标识。又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PDU会话的标识。又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二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PDU会话的标识。
其中,第一PDU会话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第一PDU会话,第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第二PDU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将第一PDU会话的标识记为第一标识,将第二PDU会话的标识记为第二标识。
可选的,第一消息可以显式或隐式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当第一消息显示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时,可携带第一信元(又可以称为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信元指示核心网设备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下文中会对显示以及隐式指示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详述。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在第一消息里携带第二信元,第二信元可以用于指示挂起原因。该挂起原因例如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无法为发起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准备好建立DC,又例如挂起原因还可以是资源短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无法提供第一PDU会话或第二PDU会话建立所需的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消息用于通知该核心网设备暂时不需要释放用于承载该第一PDU会话和/或该第二PDU会话的资源,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消息用于通知该核心网设备暂时不需要释放该第一PDU会话和/或该第二PDU会话。其中,用于承载该第一PDU会话和/或该第二PDU会话的资源,例如可以是用于承载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核心网隧道(tunnel)以及预留的资源,在该举例中该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暂时保留已经建立好的用于承载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核心网隧道(tunnel)以及预留的资源待后续使用。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是PDU会话资源建立响应(PDU sessionresource setup response)消息,或者可以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建立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专用消息,例如该专用消息可以是PDU会话拒绝消息。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元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二信元可以用于指示拒绝原因。该拒绝原因可以包括暂时无法建立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原因,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无法为发起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准备好建立DC,又例如拒绝原因还可以包括资源短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无法提供第一PDU会话或第二PDU会话建立所需的资源。
可选的,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携带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又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一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标识。又例如,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二PDU会话,则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标识。
其中,本申请中暂时拒绝可以理解为在预设时间内拒绝,预设时间可以理解为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的时间,第一时刻可以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时刻,第二时刻可以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S103)的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可以理解为对应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第二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
第三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二PDU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案均可适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已准备好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资源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均以该种场景为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在确定满足如下挂起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时,挂起条件也可以称为暂时拒绝条件,本申请对名称不做限定。
挂起条件1,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本申请中若无特殊说明,第二接入网设备均是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的接入网设备,下文再次出现第二接入网设备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没有可为该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没有信道状况满足通信需求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不存在可为该终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负载状况,判断没有可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到的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过重,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不存在可为该终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挂起条件2,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不可连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终端不可连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理解为该终端不可接入第二接入网设备。
挂起条件3,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可以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建立DC。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可为终端建立DC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不能添加第二接入网设备同时为该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可以为该终端建立DC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请求,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实体拒绝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请求,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不可以为该终端建立DC。
挂起条件4,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服务质量(quaility of service,QoS)流对应的QoS参数,例如可靠性要求,判断仅在一个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一个PDU会话(第一PDU会话或第二PDU会话),即可满足可靠性要求,不需要分别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PDU会话。
S102: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根据该第一消息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可以理解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针对S101对应的三种方案,S102相应的也对应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第一消息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第二种方案: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第一消息挂起第一PDU会话。
第三种方案: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第一消息挂起第二PDU会话。
其中,当S101实施其对应的第一种方案时,相应的,S102也实施其对应的第一种方案。当S101实施其对应的第二种方案时,相应的,S102也实施其对应的第二种方案。当S101实施其对应的第三种方案时,相应的,S102也实施其对应的第三种方案。
以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例,对挂起的含义进行描述。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可以是指不释放已准备好的建立/承载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资源。
S1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也可以理解为用于恢复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激活/恢复后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可理解为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激活信息后,还可向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用于确认收到该激活信息。
其中,该激活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的消息中,例如可携带在PDU会话资源修改指示消息(PDU session resource modify indication)中,也可以携带在新增的专用消息中,例如可以携带在新增的PDU会话激活消息或者PDU会话恢复消息中。
可选的,该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例如,若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则该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又例如,若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则该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又例如,若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则该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
可选的,激活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信元,该指示信元可以指示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S101以及S102对应的三种方案,S103相应的也对应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该种方案可适用于,仅通过第一PDU会话或第二PDU会话传输数据包不可满足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可靠传输需求的场景。
第二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该种方案可适用于,仅通过第二PDU会话传输数据包不可满足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可靠传输需求的场景。
第三种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该种方案可适用于,仅通过第一PDU会话传输数据包不可满足终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可靠传输需求的场景。
当S101以及S102实施其对应的第一种方案时,相应的,S103实施其对应的第一种方案。当S101以及S102实施其对应的第二种方案时,相应的,S103实施其对应的第二种方案。当S101以及S102实施其对应的第三种方案时,相应的,S103实施其对应的第三种方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二PDU会话。此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建立第二PDU会话。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此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而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只激活第一PDU会话或第二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在确定满足如下激活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激活条件又可以称为满足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条件,且以下第二接入网设备是泛指,并不特指某个接入网设备,不满足激活条件的接入网设备和满足激活条件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不存在满足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条件的接入网设备,但是随着接入网设备负载或信道质量的变化,当出现满足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条件的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
激活条件1,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存在可为该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存在信道状况满足通信需求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存在可为该终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负载状况,判断存在可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到的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较轻,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存在可为该终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激活条件2,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
激活条件3,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可以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建立DC。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建立DC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添加第二接入网设备同时为该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可以为该终端建立DC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请求,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发起建立该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已经准备好为该终端提供无线资源,进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确定可以为该终端建立DC。
激活条件4,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服务质量(quaility of service,QoS)流对应的QoS参数,例如可靠性要求,判断需要分别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PDU会话(例如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二PDU会话)才可满足可靠性要求。
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流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做更详细的描述。如图6所示,通信方法的流程如下所述。
其中,S201-S203可参见S101-S1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激活信息后,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参见图6中S204。示例性地,若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则该核心网设备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示例性地,若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则该核心网设备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被激活后,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PDU会话挂起流程之前,还可执行PDU会话建立过程,以下描述PDU会话建立过程,参见图6中的S200a-S200f。
S200a: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
其中,核心网设备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是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
S200b: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
S200c:核心网设备还可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标识。
其中,核心网设备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标识。
本申请中第二标识可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以下为两种终端发送第二标识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可选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关联指示,该关联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其中,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可以是指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以下为方便描述将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的PDU会话称为复制或者冗余的PDU会话。若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该关联指示可以包括第一关联标识,第一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若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该关联指示可以包括第一关联标识和第二关联标识,第一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第二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或者指示第二个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
可选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关联指示,该关联指示可以包括第二关联标识,第二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需要说明的是,当该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时,图6中S200a与S200c可合并为一条。
S200d:核心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确定建立第二PDU会话。
S200e:核心网设备在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后,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可选的,第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关联指示,该关联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其中,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可以是指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该关联指示可以包括第一关联标识和第二关联标识,第一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第二关联标识可以指示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不包括关联指示,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第一PDU会话以及第二PDU会话是否为复制PDU会话。当然,核心网设备也可通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第一PDU会话以及第二PDU会话中哪个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哪个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
可选的,第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限制指示,该限制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与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接入网设备的限制关系。该限制指示可以包括第一限制标识,第一限制标识可以指示第一PDU会话限制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限制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任意接入网设备建立。该限制指示还可以包括第二限制标识,第二限制标识可以指示第二PDU会话限制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限制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任意接入网设备建立。可以理解的是,该限制关系可通过关联指示来表征,此时可以不采用限制指示,通过关联指示隐式的确定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与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接入网设备的限制关系。例如,若关联指示包括第一关联标识和第二关联标识,第一关联标识指示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第二关联标识指示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则可通过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表征该PDU会话限制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且可通过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表征该PDU会话限制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分别单独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网设备分别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建立第一PDU会话和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流程。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依次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分别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核心网设备分别根据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后,依次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和第四消息,其中可在第三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可在第四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第四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可选的,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中还可携带第一指示(又称为第一关联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标识所标识的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第四消息中还可携带第二指示(又称为第二关联标识),用于指示第二标识所标识的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
S200f: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二PDU会话。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起端到端的复制或者冗余的PDU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完S200e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或者,执行完S200e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CA duplication的方式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提供冗余传输。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完S200e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对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通过DC duplication的方式提供冗余传输。
以第二消息中携带关联指示为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根据关联指示确定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和第二个PDU会话,例如,可将第一PDU会话确定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并可将第二PDU会话确定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进而可将第一个PDU会话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并将第二个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消息可以是PDU会话请求(PDU 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可以是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quest)消息等。
参见表1所示,为一种可能的第二消息的组成结构,表1中以将第二标识携带在第二消息中为例示意。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仅示意出第二消息的部分信息元素,除表1中示出的信息元素之外,第二消息中还包括其它信息元素,表1仅作为一种可能的第二消息的示例而非限定。
表1
其中,表1中PDU Session ID可以是指第一标识,duplicated PDU session ID可以是指第二标识,以第二消息为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消息为例,该duplicated PDUsession ID为新增内容。可选的,表1中还可新增关联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例如用于指示PDU Session ID以及duplicated PDU session ID分别对应的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可选的,表1还可以新增限制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与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接入网设备的限制关系。例如,可以用于指示PDU Session ID对应的PDU会话限制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用于指示PDU Session ID对应的PDU会话限制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或者用于指示PDU SessionID对应的PDU会话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任意接入网设备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包括显式实现方式和隐式实现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1、显式实现方式。
示例性地,若第一消息采用显示实现方式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在第一消息里携带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在第一消息中,第一信元例如可以占用1个或多个比特,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这1个或多个比特来指示,是否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以第一信元占用1个比特为例,该1个比特的取值为“0”,可以表示不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该1个比特的取值为“1”,可以表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或者,以第一信元占用1个比特为例,该1个比特的取值为“0”,可以表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该1个比特的取值为“1”,可以表示不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具体是何种指示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在显式实现方式中,直接通过第一消息携带了第一信元,使得指示更为明确。
参见表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第一消息组成结构,以第一消息中携带PDU会话标识(PDU session ID)和第一信元(suspend)为例示意,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挂起PDU session ID对应的PDU会话。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PDU session ID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若第一消息为PDU会话资源建立响应消息,则表2中第一信元(suspend)为新增内容。
表2
参见表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第一消息组成结构,以第一消息中携带PDU会话标识(PDU session ID)和第一信元(reject)为例示意,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暂时拒绝PDU session ID对应的PDU会话。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的PDU session ID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若第一消息为PDU会话资源建立响应消息,则表3中第一信元(reject)为新增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元(reject)在PDU会话资源建立响应消息中的位置不做限定。
表3
示例性地,若携带激活信息的消息采用显示实现方式指示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在携带激活信息的消息中携带指示信元,使用该指示信元指示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示例性地,若携带去激活信息的消息采用显示实现方式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在携带去激活信息的消息中携带指示信元,使用该指示信元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2、隐式实现方式。
示例性地,若第一消息采用隐式实现方式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无需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可以利用第一消息本身作为指示信息。
例如协议或网络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可以预先规定,如果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的标识,则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通过隐式实现方式来进行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无需在消息里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等内容,有助于节省传输资源。
示例性地,若携带激活信息的消息采用隐式实现方式指示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携带激活信息的消息无需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可以利用消息本身作为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若携带去激活信息的消息采用隐式实现方式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携带去激活信息的消息无需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可以利用消息本身作为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还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去激活信息,参见图6中S205,该去激活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该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去激活信息后,可根据该去激活信息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参见图6中S206。
其中,去激活PDU会话后,PDU会话不可用于传输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再次挂起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可在执行激活流程后执行去激活流程,也就是图6中S205-S206。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可在执行PDU会话建立流程后执行去激活流程。例如终端可同时连接至两个接入网设备,并可通过两个接入网设备分别建立PDU会话。
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在确定满足如下去激活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发起去激活流程。
去激活条件1,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
去激活条件2,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信道质量不佳,不能维持DC。
去激活条件3,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仅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包即可满足可靠性传输需求。
可选的,该去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例如,若该去激活信息用于去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则该去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又例如,若该去激活信息用于去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则该去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又例如,若该去激活信息用于去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则该去激活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
可选的,去激活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信元,该指示信元可以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去激活信息后,还可向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用于确认收到该去激活信息。
下面结合图7-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7,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图7中以终端为UE、第一接入网设备为RAN1、第二接入网设备为RAN2、核心网设备为SMF为例示意说明。参阅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SMF接收来自UE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
其中,SMF可通过RAN1和AMF接收UE发送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示例性地,RAN1接收到UE发送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后向AMF转发该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进而由AMF经过处理(例如添加一些标识信息)转发至SMF。
S302:SMF根据UE发送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
S303:SMF接收来自UE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标识,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同样的,SMF也可通过RAN1和AMF接收UE发送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详细过程参见S301,此处不再赘述。
S304:SMF根据UE发送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二PDU会话。
S305:SMF在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后,可向RAN1发送消息M31,消息M31中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消息M31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关于消息M31中可携带的内容以及消息M31的含义可参见图6中关于第二消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SMF可通过AMF向RAN1发送消息M31。
该实例中下面以消息M31中携带关联指示,且关联指示包括第一关联标识和第二关联标识为例说明。
S306:RAN1接收到消息M31后,可根据消息M31中携带的第一关联标识确定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可根据第二关联标识确定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进而可确定在RAN1建立第一PDU会话,在RAN2建立第二PDU会话。此时RAN1若确定满足挂起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向SMF发送消息M32。该实例中以消息M32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RAN1也可确定在RAN1建立第二PDU会话,在RAN2建立第一PDU会话,本申请不做限定。
S307:SMF接收到RAN1发送的消息M32后,根据该消息M32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通过该方法,在RAN1未准备好建立DC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当不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RAN2时,RAN1可发起会话挂起流程,如图7中S306-S307,这样,SMF在收到RAN1发送的消息M32后,挂起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也就是SMF暂时不释放建立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的资源,待后续RAN1准备好建立DC时,可通知该SMF激活挂起的PDU会话。这样,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该实例中,RAN1发起挂起会话流程后,若RAN1确定满足激活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还可向SMF发起会话激活流程,参见图7中的S308-S309。
S308:RAN1向SMF发送激活信息。该实例中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例示意。其中,RAN1可以通过AMF向SMF发送激活信息。
S309:SMF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该实例中,RAN1发起激活会话流程后,若RAN1确定满足去激活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还可向SMF发起会话去激活流程,参见图7中的S310-S311。
S310:SMF接收来自RAN1的去激活信息。该实例中以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为例示意。
S311:该SMF接收到RAN1发送的去激活信息后,可根据该去激活信息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请参考图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图8中以终端为UE、第一接入网设备为RAN1、第二接入网设备为RAN2、核心网设备为SMF为例示意说明。参阅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SMF通过RAN1接收来自UE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
S402:SMF根据UE发送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
该实例中S401-S402可参见图7实例中的S301-S302,此处不再赘述。
S403:SMF在确定建立第一PDU会话后,可向RAN1发送消息M41,消息M41中携带第一标识,消息M41用于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
可选的,消息M41中还可携带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标识所标识的第一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一个PDU会话。
S404:RAN1根据消息M41完成第一PDU会话的建立。
该实例中,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分开建立,这样,当完成第一PDU会话的建立后,UE与SMF之间可通过第一PDU会话传输数据包。
S405:SMF通过RAN1接收来自UE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标识,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S406:SMF根据UE发送的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第二PDU会话。
该实例中S405-S406可参见图7实例中的S303-S304,此处不再赘述。
S407:SMF在确定建立第二PDU会话后,可向RAN1发送消息M42,消息M42中携带第二标识,消息M42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可选的,消息M42中还可携带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第二标识所标识的第二PDU会话为复制PDU会话中的第二个PDU会话。
S408:RAN1确定在RAN2建立第二PDU会话。此时RAN1若确定满足暂时拒绝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向SMF发送消息M43。该实例中以消息M43用于指示暂时拒绝第二PDU会话为例说明。
S409:SMF接收到RAN1发送的消息M43后,根据该消息M43确定挂起第二PDU会话。
通过该方法,在RAN1未准备好建立DC的情况下,即,不存在可建立第二PDU会话的RAN2时,RAN1可暂时拒绝建立第二PDU会话,此时并不影响已经完成建立的第一PDU会话,也就是说此时UE和RAN1以及SMF之间还可通过第一PDU会话传输数据包。SMF在收到RAN1发送的消息M43后,暂时不释放建立第二PDU会话的资源,待后续RAN1准备好建立DC时,可通知该SMF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这样,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S410:RAN1向SMF发送激活信息。由于该实例中以暂时拒绝第二PDU会话为例示意,故相应的,以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为例示意。其中,RAN1可以通过AMF向SMF发送激活信息。
S411:SMF可根据该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第二PDU会话。
该实例中,RAN1发起激活会话流程后,若RAN1确定满足去激活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还可向SMF发起会话去激活流程。
示例性地,假设激活的第二PDU会话传输一段时间的数据包后,用于建立第二PDU会话的RAN2的信道质量变差,使得UE与RAN2之间的连接断开,则此时RAN1可发起对第二PDU会话的去激活流程,参见图8中的S412-S413。
S412:SMF接收来自RAN1的去激活信息。该实例中以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二PDU会话为例示意。
S413:该SMF接收到RAN1发送的去激活信息后,可根据该去激活信息去激活第二PDU会话。
上述主要从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用于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的装置,例如,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再如,还提供另一种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中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900。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900可包括发送单元901。在实施中,通信装置900还可包括接收单元902和处理单元903。
基于如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0中的发送单元901可用于通信装置900执行如S101或S103所示步骤。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应用于核心网设备。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0所示,该通信装置1000可包括接收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在实施中,通信装置1000还可包括发送单元1003。
基于如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1000中的接收单元1001可用于通信装置1000执行如S101或S103所示步骤,通信装置1000中的处理单元1002可用于通信装置1000执行如S102所示步骤。
当通信装置900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1000应用于核心网设备时,还可执行如下操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902,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901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通过该方法,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可节省建立PDU会话的信令开销。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激活信息后,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1001还用于:
在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10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用于标识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
所述发送单元1003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标识携带于何种消息发送至通信装置1000不做限定。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二PDU会话。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中还包括关联指示,关联指示用于指示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9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在所述装置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
所述发送单元901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处理单元903确定不存在满足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901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处理单元903确定存在满足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激活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901还用于: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或所述第二PDU会话。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1001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去激活信息后,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去激活信息,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或所述第二PDU会话。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去激活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去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指示信元用于指示去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挂起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第二信元用于指示挂起原因。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激活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指示信元用于指示激活第一PDU会话和/或第二PDU会话。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请参考图1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操作。如图11所示,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天线1101、射频装置1102、基带装置1103。天线1101与射频装置11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102通过天线11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1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103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102,射频装置1102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01发送给终端。
基带装置11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110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基带装置1103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11032和接口电路11033,存储元件11032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接口电路11033用于与射频装置1102交互信息,该接口电路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以上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103,例如,以上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可以为基带装置1103上的芯片,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也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第一接入网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包括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请参考图1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为以上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操作。
如图12所示,该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和接口1230,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和接口1230信号连接。
以上通信装置1000位于该核心网设备中,且各个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器1210调用存储器1220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即,以上通信装置1000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调用,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例如CPU。或者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的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涉及的通信方法的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中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关联指示,所述关联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满足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条件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存在满足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条件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激活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待去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所述指示信元用于指示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所述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设备挂起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或所述第二PDU会话,所述第二信元用于指示挂起原因。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息包括待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所述指示信元用于指示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挂起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为同一终端请求建立的PDU会话,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用于传输复制数据包;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挂起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激活信息,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激活信息,激活挂起的PDU会话。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用于标识所述第二PDU会话的第二标识;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
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关联指示,所述关联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具备关联关系。
18.如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所述核心网设备去激活所述去激活信息指示的PDU会话。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待去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所述指示信元用于指示去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21.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元和/或第二信元,所述第一信元用于指示挂起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或所述第二PDU会话,所述第二信元用于指示挂起原因。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息包括待激活的PDU会话的标识。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息包括指示信元,所述指示信元用于指示激活所述第一PDU会话和所述第二PDU会话之一或全部。
24.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各步骤的单元或手段。
25.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23各步骤的单元或手段。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51716.6A CN110971630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23178627.8A EP4266814A3 (en) | 2018-09-29 | 2019-09-27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CN201980066420.0A CN112889258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9/108722 WO2020063914A1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19867207.3A EP3846411B1 (en) | 2018-09-29 | 2019-09-27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KR1020217012011A KR102527135B1 (ko) | 2018-09-29 | 2019-09-27 |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237014038A KR20230058558A (ko) | 2018-09-29 | 2019-09-27 |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202210541276.5A CN114900547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7/216,244 US11375025B2 (en) | 2018-09-29 | 2021-03-29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7/751,284 US11799968B2 (en) | 2018-09-29 | 2022-05-23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51716.6A CN110971630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1630A CN110971630A (zh) | 2020-04-07 |
CN110971630B true CN110971630B (zh) | 2021-05-04 |
Family
ID=6995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5171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71630B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1980066420.0A Active CN112889258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541276.5A Active CN114900547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6420.0A Active CN112889258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541276.5A Active CN114900547B (zh) | 2018-09-29 | 2019-09-27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375025B2 (zh) |
EP (2) | EP3846411B1 (zh) |
KR (2) | KR102527135B1 (zh) |
CN (3) | CN110971630B (zh) |
WO (1) | WO20200639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28917B2 (en) * | 2019-02-15 | 2024-07-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698290B (zh) * | 2020-05-19 | 2021-06-15 |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 Pdu会话复用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811021B (zh) * | 2020-06-16 | 202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205059B (zh) * | 2020-08-28 | 2023-08-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699887B (zh) * | 2020-09-02 | 2025-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202787B (zh) * | 2020-09-30 | 2023-06-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控制媒体流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1470003B2 (en) * | 2021-02-24 | 2022-10-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Flow reliability in multi-tier deterministic networking |
CN114158067B (zh) * | 2021-11-26 | 2023-11-1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4007301A1 (en) * | 2022-07-08 | 2024-01-1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Pdu set handling capability indication for xr traffic |
KR20240150289A (ko) * | 2023-04-07 | 2024-10-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7479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8131984A1 (ko) * | 2017-01-16 | 2018-07-19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 설정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8347727A (zh) * | 2017-01-24 | 2018-07-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21059B1 (ko) * | 2007-11-07 | 2011-03-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의 연결 수락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US8489750B2 (en) * | 2008-02-28 | 2013-07-16 |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 Load-balancing cluster |
RU2603626C2 (ru) * | 2012-08-23 | 2016-11-27 |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 Работа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планировщиков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
JP5640061B2 (ja) * | 2012-10-30 | 2014-12-1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 |
US9844089B2 (en) * | 2013-04-29 | 2017-12-12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CN104955064B (zh) * | 2014-03-28 | 2019-01-1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US10652910B2 (en) * | 2015-11-05 | 2020-05-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Long-term evolution (LTE)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ggregation (LWA) connection procedures |
CN112087283A (zh) * | 2016-02-18 | 2020-12-1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控制平面优化的数据速率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US10362511B2 (en) * | 2016-05-17 | 2019-07-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592331B (zh) * | 2016-07-08 | 2021-1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会话连续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3557905A4 (en) * | 2016-12-15 | 2020-08-12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IT |
EP3566413B1 (en) * | 2017-01-09 | 2022-09-14 | IDAC Holdings, Inc. |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
US10631357B2 (en) * | 2017-03-20 | 2020-04-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lay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12615702B (zh) * | 2017-05-05 | 202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包复制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 |
US12096292B2 (en) * | 2017-05-05 | 2024-09-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equipment supporting PDCP duplication fun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supplementary uplink carrie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nnection mobility adjustment |
CN109150432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EP3643116B1 (en) * | 2017-06-19 | 2022-05-11 | IDAC Holdings, Inc. | User plane relocation |
WO2019011398A1 (en) * | 2017-07-10 | 2019-01-1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ONNECTING MULTIPLE ACCESS DATA IN A MOBILE NETWORK |
CA3066646C (en) * | 2017-08-04 | 2022-07-2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WO2019035670A1 (en) * | 2017-08-16 | 2019-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UBLE PACKETS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855814B2 (en) * | 2017-10-20 | 2020-12-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Non-access stratum capability information |
US10869223B2 (en) * | 2018-02-13 | 2020-12-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operation upon packet duplicat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MX2020008249A (es) * | 2018-02-14 | 2020-09-2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on de datos, y medio de almacenamiento en computadora. |
WO2019158973A1 (en) * | 2018-02-15 | 2019-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providing a breakout pdu session for local ip access |
KR102412441B1 (ko) * | 2018-04-04 | 2022-06-22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무결성 보호를 관리하기 위한 기술 |
US11399304B2 (en) * | 2018-09-28 | 2022-07-26 | Ofinno, Llc | Packet duplication by core network |
-
2018
- 2018-09-29 CN CN201811151716.6A patent/CN1109716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80066420.0A patent/CN112889258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CN CN202210541276.5A patent/CN11490054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EP EP19867207.3A patent/EP38464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KR KR1020217012011A patent/KR102527135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WO PCT/CN2019/108722 patent/WO2020063914A1/zh unknown
- 2019-09-27 EP EP23178627.8A patent/EP4266814A3/en active Pending
- 2019-09-27 KR KR1020237014038A patent/KR20230058558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21
- 2021-03-29 US US17/216,244 patent/US1137502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23 US US17/751,284 patent/US1179996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31984A1 (ko) * | 2017-01-16 | 2018-07-19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 설정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8347727A (zh) * | 2017-01-24 | 2018-07-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147479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TE.Consideration on fast duplicat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ver F1.《3GPP TSG RAN WG3 NR ADHOC R3-180135》.201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46411A1 (en) | 2021-07-07 |
CN110971630A (zh) | 2020-04-07 |
US11375025B2 (en) | 2022-06-28 |
KR102527135B1 (ko) | 2023-05-02 |
US20220286514A1 (en) | 2022-09-08 |
KR20210055774A (ko) | 2021-05-17 |
EP4266814A3 (en) | 2023-12-20 |
WO2020063914A1 (zh) | 2020-04-02 |
CN114900547B (zh) | 2023-11-10 |
EP3846411A4 (en) | 2021-10-06 |
CN112889258B (zh) | 2022-05-31 |
KR20230058558A (ko) | 2023-05-03 |
CN114900547A (zh) | 2022-08-12 |
CN112889258A (zh) | 2021-06-01 |
EP3846411B1 (en) | 2023-08-02 |
US20210218817A1 (en) | 2021-07-15 |
EP4266814A2 (en) | 2023-10-25 |
US11799968B2 (en) | 2023-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89258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1240699B2 (en) | Insufficient resources in the UE dur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 |
CN109246839B (zh) | 一种失败处理方法、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CN110809866B (zh) |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2110168A1 (zh) | 通信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3747516B (zh) | 一种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0216133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4424612A (zh) |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 |
CN115052284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2040873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装置 | |
CN11372736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1258766A1 (zh) | 一种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325995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1835477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WO2021134763A1 (zh) | 一种恢复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1097689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1127943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4095978B (zh) | 一种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22141298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0164614A1 (zh) | 一种辅助信息及其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7121583A (zh) | 用户设备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19014113A (zh) | 多路径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