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0140B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硼注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0140B CN110970140B CN201811161338.XA CN201811161338A CN110970140B CN 110970140 B CN110970140 B CN 110970140B CN 201811161338 A CN201811161338 A CN 201811161338A CN 110970140 B CN110970140 B CN 1109701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ric acid
- storage tank
- pipeline
- interface
- acid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02—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passages in which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coolant; Coolant flow control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硼注入系统,用于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入硼酸溶液,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用于传输冷却剂的冷管段,硼注入系统包括:硼酸贮存箱,硼酸贮存箱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的位置高于第二接口;压力平衡管线,压力平衡管线分别与冷管段连接和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连接,压力平衡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离阀;和硼酸注入管线,硼酸注入管线与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连接,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连接;其中,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高于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且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高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冷却剂的密度小于硼酸溶液的密度。这样,有效降低了硼注入系统失效的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安全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硼注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要性,核电技术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清洁能源技术;而核电厂的安全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在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Design Basis Accident,简称DBA)工况下,需要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 Coolant System,简称RCS)进行持续的降温、降压,而在降温、降压过程中,由于一回路冷却及氙毒减少,反应堆将引入正反应性,其具有重返临界状态的风险,从而对核电厂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硼注入系统向RCS注入高浓度硼溶液,以补偿正反应性,保证堆芯处于次临界状态,进而确保反应堆的安全。然而,现有的硼注入系统通常采用泵驱动硼酸注入,而泵的运行需要交流电源支持,在厂外交流电源失效的情况下,需要切换至应急柴油发电机供电,这样硼注入系统驱动电源切换及且其支持系统复杂,系统失效概率高。由此,现有的硼注入系统需要交流电源支持,在交流电源失效的情形下将导致硼注入系统失效,使得硼注入系统容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硼注入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硼注入系统容易失效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硼注入系统,用于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入硼酸溶液,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用于传输冷却剂的冷管段,所述硼注入系统包括:
贮存有所述硼酸溶液的硼酸贮存箱,所述硼酸贮存箱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接口;
压力平衡管线,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冷管段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离阀;和
硼酸注入管线,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且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高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所述冷却剂的密度小于所述硼酸溶液的密度;
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开启的情形下,所述硼酸贮存箱第一接口处的压力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保持平衡,所述硼酸溶液在密度差和位差的作用下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硼酸注入隔离阀。
可选的,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包括:
保持常开的上游隔离阀,所述上游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和
保持常闭的下游隔离阀,所述下游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上游隔离阀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硼酸贮存箱包括:
第一硼酸贮存箱,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硼酸贮存箱,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高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溶度大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
第一硼酸源切换阀,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管线上;和
第二硼酸源切换阀,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管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6000ppm,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00ppm。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第一温度测量仪,所述第一温度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与所述冷管段之间的位置;和
第一压力测量仪,所述第一压力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与所述冷管段之间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第二温度测量仪,所述第二温度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之间的位置;和
第二压力测量仪,所述第二压力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之间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流量测量仪,所述流量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补给管线,所述补给管线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补给接口连接,所述补给管线用于向所述硼酸贮存箱补充硼和/或水。
可选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均通过蓄电池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开启的情形下,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能够在流体密度差及位差造成的压差作用下通过硼酸注入管线注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这样,可以使得硼注入系统以非能动的方式运行,从而有效降低硼注入系统失效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硼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硼注入系统1,用于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注入硼酸溶液,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包括用于传输冷却剂的冷管段21,所述硼注入系统1包括:
贮存有所述硼酸溶液的硼酸贮存箱11,所述硼酸贮存箱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接口;
压力平衡管线12,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冷管段21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的第二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11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
硼酸注入管线13,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第一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11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第二端用于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的入口22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的第一端,且所述硼酸贮存箱11的第二接口高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22,所述冷却剂的密度小于所述硼酸溶液的密度;
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开启的情形下,所述硼酸贮存箱11第一接口处压力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压力平衡,所述硼酸贮存箱11、硼酸注入管线13中的流体密度大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中的流体的密度,由于所述硼酸贮存箱11的布置位置高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第二端,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中的硼酸溶液在密度差和位差造成的压差的作用下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冷管段的压力是RCS中压力最大的管段,若选用其他管段作为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连接管段,则可能导致不能与入口22中的压力平衡,即使反应堆冷却剂与硼酸溶液之间存在由于密度差和位差造成的压差,也难以产生使硼酸溶液能够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的驱动力。上述硼酸贮存箱11可以是带有椭球形上封头、椭球形下封头的立式圆柱体不锈钢容器;那么第一接口可以是指上封头,第二接口可以是指下封头。当然,上述硼酸贮存箱1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贮存容器,对此并不做限定。此外,上述硼酸贮存箱11应包括贮存不同浓度硼酸溶液的多个硼酸贮存箱,以便根据事故应对要求选择不同浓度的硼酸溶液,从而降低对系统的整体保温要求,同时节约硼酸溶质。上述压力平衡管线12,其主要用于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22压力保持平衡,进而确保硼酸溶液能够进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应理解的是,所述硼注入系统1在备用的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处于关闭状态,这是由于冷管段21中的冷却剂为高温度的流体,可以达到300摄氏度以上,若在备用状态下不关闭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或者所述硼注入系统1没有设置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那么冷却剂将会向硼酸溶液传递热量,长时间备用使得两者的温度趋于相同,导致两者之间的温差和密度差消失,那么在需要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入硼酸溶液的时候,将会无法产生驱动力,从而导致硼注入系统1失效。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的入口,可以是设置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的直接注入管线或安注管线上的接口,当然,还可以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相连的其他管线上的接口,对此并不作限制。
此外,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工作原理是:在核电厂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硼酸溶液不会注入RCS,从而所述硼注入系统1处于备用状态。而在出现需要向RCS注入硼酸溶液的事故工况的情形下,例如在设计基准事故情况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降温、降压的过程中、以及在未能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等情况下,则可以开启压力平衡隔离阀121,使得所述冷管段21与所述硼酸贮存箱11之间连通,此时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的第一端的压力与注入口22的压力平衡;由于冷管段21中的流体为温度高、密度小的冷却剂,硼酸贮存箱11中的流体为温度低、密度高的硼酸溶液,通过冷却剂与硼酸溶液之间存在密度差及位差可以产生压差,从而使所述硼酸溶液在所述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从而达到补偿正反应性,保证堆芯处于次临界状态,以确保反应堆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开启的情形下,硼酸贮存箱11中的硼酸溶液能够在密度差和位差造成的压差作用下,通过硼酸注入管线13以非能动方式注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这样,可以使得硼注入系统1以非能动的方式运行,不需要交流电源等支持系统,从而有效降低硼注入系统1失效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此外,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结构比较精简,所用到的阀门和管线较少,承压边界仅为所述硼酸贮存箱和管线,不需用到驱动泵,因此还具有成本较低以及运行要求较低的优点。同时,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全部部件位于反应堆厂房内,没有安全壳贯穿件,在系统管道破裂时不会造成反射性物质向外界环境泄漏。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1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上的硼酸注入隔离阀13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可以用于与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配合,以决定所述硼注入系统1是否向RCS注入硼酸溶液,即只有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一起打开的情况下才会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注入硼酸溶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硼注入系统1误启动,避免影响核电厂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包括:
保持常开的上游隔离阀1311,所述上游隔离阀1311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13;和
保持常闭的下游隔离阀1312,所述下游隔离阀1312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上游隔离阀1311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所述保持常开的上游隔离阀311和所述保持常闭的下游隔离阀1312的配合,可以以决定所述硼注入系统1是否向RCS注入硼酸溶液;即只有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所述保持常开的上游隔离阀1311和所述保持常闭的下游隔离阀1312均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硼注入系统1才会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注入硼酸溶液。上述下游隔离阀1312为失效保持开启的设计,这样,在所述下游隔离阀1312失效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所述上游隔离阀1311进行控制以确保所述硼注入系统1可正常运,且防止系统误启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硼注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硼酸贮存箱11包括:
第一硼酸贮存箱111,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硼酸贮存箱112,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的第二接口高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中的硼酸溶液的溶度大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
第一硼酸源切换阀113,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113设置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管线上;和
第二硼酸源切换阀114,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114设置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的管线上。
以下是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在需要注入浓度较低的硼酸溶液时,可以打开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113,并关闭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114;此时,若所述硼注入系统1处于运行状态,则所述硼注入系统1会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注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中的较低浓度的溶液;而在需要注入浓度较高的硼酸溶液时,可以关闭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113,并打开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114,此时,若所述硼注入系统1处于运行状态,则所述硼注入系统1会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注入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4中的较高浓度的溶液;或者也可以同时打开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113和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114,以较快地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注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和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中的溶液。
这样,可以对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的硼酸溶液的浓度灵活地进行调节,对硼酸源灵活地进行切换,节省大量富集硼,并降低对系统的整体保温要求,进而提高所述硼注入系统的经济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6000ppm,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00ppm。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6000ppm,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00ppm;这样,可以具备较高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大部分核电厂的运行要求,同时两者的浓度均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不会造成浪费,经济性也较高。当然,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111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和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112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还可以是其他浓度,对此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1还包括:
第一温度测量仪31,所述第一温度测量仪31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与所述冷管段21之间的位置;和
第一压力测量仪32,所述第一压力测量仪32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与所述冷管段21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温度测量仪31可以观测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与所述冷管段21之间的流体的温度,以判断该流体的温度是否出现异常;而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测量仪则可以观测所述压力平衡管线12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与所述冷管段21之间的流体的压力,以确定压力是否仍处于系统需要的压力,避免压力发生异常而导致所述硼注入系统1失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1还包括:
第二温度测量仪41,所述第二温度测量仪41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之间的位置;和
第二压力测量仪42,所述第二压力测量仪42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二温度测量仪41可以用于观测从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中流出的硼酸溶液,亦即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的硼酸溶液的温度,以确保该硼酸溶液的温度不会过低,防止硼酸溶质在贮存箱和管道内结晶,从而避免管道堵塞并确保注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硼酸溶液浓度满足要求;而所述第二压力测量仪42可以用于观测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硼酸溶液的压力,以判断该压力是否为所述硼注入系统运行而需要的压力。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1还包括:
流量测量仪5,所述流量测量仪5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上的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之间的位置。其中,通过所述流量测量仪5可以检测所述硼酸注入管线13传输的硼酸溶液的流量,以判断该流量是否满足要求,从而指导操作维护人员进行正确干预。
可选的,所述硼注入系统1还包括:
补给管线6,所述补给管线6与所述硼酸贮存箱11的补给接口110连接,所述补给管线6用于向所述硼酸贮存箱11补充硼和/或水。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补给管线6,可以在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中的硼和/或水不足的情形下,对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中的硼和/或水进行补给,以确保所述硼注入系统1仍能够正常运行,或者也可以通过向所述硼酸贮存箱11中注入硼和/或水来调节硼酸溶液的浓度。
可选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均通过蓄电池驱动。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均通过蓄电池驱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电池的提供的驱动力来驱动隔离阀开关,而不需要人力和交流动力电源,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可选的,可以使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与控制系统连接,从而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来决定是否开启隔离阀,即决定所述硼注入系统1是否运行。例如,在控制系统接收到应当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注入硼酸溶液的信号时,可以向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121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131发送指令以开启这两个隔离阀,从而向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注入硼酸溶液。这样,通过蓄电池驱动可以使所述硼注入系统1的运行更加可靠和稳定,有效降低系统失效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硼注入系统,用于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入硼酸溶液,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用于传输冷却剂的冷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包括:
贮存有所述硼酸溶液的硼酸贮存箱,所述硼酸贮存箱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硼酸贮存箱为带有椭球形上封头、椭球形下封头的立式圆柱体不锈钢容器,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上封头,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下封头;
压力平衡管线,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冷管段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离阀;和
硼酸注入管线,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一端,且所述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高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入口,所述冷却剂的密度小于所述硼酸溶液的密度;
在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开启的情形下,所述硼酸贮存箱第一接口处的压力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保持平衡,所述硼酸溶液在密度差和位差的作用下注入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所述硼酸贮存箱包括:
第一硼酸贮存箱,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硼酸贮存箱,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的第二接口高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
第一硼酸源切换阀,所述第一硼酸源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管线上;和
第二硼酸源切换阀,所述第二硼酸源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连接所述硼酸注入管线的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硼酸注入隔离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包括:
保持常开的上游隔离阀,所述上游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和
保持常闭的下游隔离阀,所述下游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上游隔离阀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6000ppm,所述第二硼酸贮存箱中的硼酸溶液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第一温度测量仪,所述第一温度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与所述冷管段之间的位置;和
第一压力测量仪,所述第一压力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上的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与所述冷管段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第二温度测量仪,所述第二温度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之间的位置;和
第二压力测量仪,所述第二压力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贮存箱与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之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流量测量仪,所述流量测量仪设置于所述硼酸注入管线上的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注入系统还包括:
补给管线,所述补给管线与所述硼酸贮存箱的补给接口连接,所述补给管线用于向所述硼酸贮存箱补充硼和/或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隔离阀和所述硼酸注入隔离阀均通过蓄电池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1338.XA CN110970140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1338.XA CN110970140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0140A CN110970140A (zh) | 2020-04-07 |
CN110970140B true CN110970140B (zh) | 2024-12-27 |
Family
ID=70029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61338.XA Active CN110970140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0140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6418A (zh) * | 2013-02-14 | 2014-08-20 | 韩国原子力研究院 | 多阶段安全注入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无源安全注入系统 |
CN208861676U (zh) * | 2018-09-30 | 2019-05-14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80543A (en) * | 1989-06-26 | 1993-01-1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Passive safety injection system using borated water |
CN207541957U (zh) * | 2017-10-19 | 2018-06-26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堆芯注水系统 |
-
2018
- 2018-09-30 CN CN201811161338.XA patent/CN1109701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6418A (zh) * | 2013-02-14 | 2014-08-20 | 韩国原子力研究院 | 多阶段安全注入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无源安全注入系统 |
CN208861676U (zh) * | 2018-09-30 | 2019-05-14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0140A (zh) | 2020-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50358B2 (en) | PWR decay heat removal system in which steam from the pressurizer drives a turbine which drives a pump to inject water into the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 |
KR101389276B1 (ko) | 원자로의 피동안전계통 | |
KR101234570B1 (ko) | 냉각재 상실사고 완화가 가능한 일체형 원자로 및 그 완화방법 | |
CN101720488B (zh) | 在应急系统的闭合回路中使用纳米颗粒的核电设备及相关方法 | |
KR101242746B1 (ko) | 원자력 발전소의 격납건물 외부 통합피동안전계통 시스템 | |
WO2010038358A1 (ja) | 加圧水型原子力プラント | |
CN111081399B (zh) | 核电厂应急堆芯冷却系统 | |
CN110097982B (zh) | 一种核电厂安全注入及余热排出系统 | |
JP2010520481A (ja) | 非常時にナノ粒子を使用する原子力発電所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 |
MX2013003220A (es) | Sistemas y metodos de seguridad de reactor de baja presion. | |
WO2014048290A1 (zh) |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腔注水冷却系统 | |
KR101434532B1 (ko) | 안전주입탱크를 이용한 피동안전주입계통 | |
GB2523949A (en) | High-pressure safe injection system for nuclear power stations | |
CN210956180U (zh) | 核电安全注入系统及核电系统 | |
KR101463441B1 (ko) | 고농축 붕산 주입 설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안전주입계통 | |
CN109841288B (zh) |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冷却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 | |
CN210956182U (zh) | 安全注入系统及核电系统 | |
CN110424493A (zh) | 一种冷却水应急供水系统及方法 | |
CN110970140B (zh)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
EP3985685A1 (en) | Safety system for handling severe accid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208861676U (zh) | 一种硼注入系统 | |
RU2758159C1 (ru) | Система пассивного отвода тепла | |
CN109801722A (zh) | 核电厂seu系统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试验方法及系统 | |
CN116364318A (zh) | 钠冷却反应堆系统 | |
JPH04109197A (ja) | 加圧水型原子炉の炉心崩壊熱除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