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0785A -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60785A CN110960785A CN201911413734.1A CN201911413734A CN110960785A CN 110960785 A CN110960785 A CN 110960785A CN 201911413734 A CN201911413734 A CN 201911413734A CN 110960785 A CN110960785 A CN 110960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section
- pipe
- negative pressure
- sem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61M25/0052—Localized reinforcement, e.g. where only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atheter is reinforced, for rapid exchange guidewire por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61M25/007—Side holes, e.g. their profiles or arrangements; Provisions to keep side holes unblock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00—Medical syringes, e.g. 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79—Cannula; Nozzles; Tips; their connection means
- A61M3/0283—Cannula; Nozzles; Tips; their connection means with at least two inner passageways, a first one for irrigating and a second for evacua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负压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另一段为导流管段,吸引管段和导流管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吸引管段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组合形成的圆形,在两个半圆弧形段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通过支撑筋将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的侧面开有过流孔,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在支撑筋与两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冲洗管,通过冲洗管进行冲洗。本发明一管多用,并能有效防止引流管堵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手术用辅助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外科手术用的负压引流管,该种负压引流管不仅可进行引流,还可以在引流中对引流区域进行冲洗,或注射药物,实现一管多用的效果;属于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中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中引流。所谓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扩散与影响伤口愈合。这是目前手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在引流中一般都会插入引流管来帮助引流。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引流管绝大部分功能单一,只能引流,无法冲洗,只有少部分可以冲洗的引流管,但其设计不合理,尤其是术后出血或引流液较多者,常因堵塞无法引流顺畅,并常常导致术区液体自引流管皮肤接口处流出,使切口敷料及衣服湿透,因此不仅导致患者不适,更易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如无法及时疏通,甚至需要再次穿刺或二次手术重新置管,这样一来,不仅影响术后康复、增加患者花费负担,更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近来也有不少发明人在对此进行研究,但总的看来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推广采用;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申请号为CN201811103203.8,名称为“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申请人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该专利的外导管和内导管均为软质塑料管,外导管与内导管通过内连接结构与外连接结构匹配连接,对患者进行引流时,外导管与内导管联合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挤压内导管而无法引流。当内导管发生引流堵塞时,可把内导管从外导管上活动拆下更换,这样可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外导管上的注水管的密封塞取下后可与注射器连接,可用于腔内灌注药物治疗或者冲洗。如遇到感染伤口需要负压吸引,可关闭引流袋阀门,在内导管的负压管上连接负压抽取装置进行负压引流。
2、申请号为CN201710900594.5,名称为“一种新型医用腹腔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申请人为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新型医用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负压管,第一侧管、第二侧管和固定圈套;其中:引流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负压管通过固定圈套固定于引流管内部;所述固定圈套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侧管和所述第二侧管均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一侧管用于向所述引流管内部输入冲洗液;所述第二侧管用于向体腔内部输入冲洗液;所述第二侧管端部延伸至所述引流管端部的外部。
3、申请号为CN201420139542.2,名称为“一种可冲洗的抗压引流管”,申请人为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冲洗的抗压引流管,包括引流段管体和空心段管体、冲洗管和冲洗管接头,所述引流段管体中设有截面为十字型的加强筋,引流段管体通过十字型加强筋分隔成三个引流腔和一个冲洗腔,引流腔的管壁上轴向设有引流槽口,冲洗腔管壁设有冲洗孔,冲洗管和冲洗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十字型加强筋大大增强了引流段管体的抗压性,在增加引流管抗压性的还同时保证了引流速度,当遇到较大血块堵塞引流段时,可以通过从冲洗管注入冲洗液的方式疏通引流段,避免了堵塞的发生,从而实现持续引流,降低了感染率,有效减少了治疗费用。
通过对上述这些专利的仔细分析,这些专利虽然都涉及了医用引流管,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技术方案,而且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39542.2,名称为“一种可冲洗的抗压引流管”的专利中也提到了可冲洗抗压引流管,但通过仔细分析,该专利都仍存在一些不足,该专利的开口槽过多,而且过宽,从表面来看应该不会出现堵塞,但在实际应用中槽过宽会出现很容易将体内组织吸入管内的问题,这仍就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而且将增大患者的创口损伤,而且该专利通过十字型加强筋分隔成三个引流腔和一个冲洗腔,这样也更将使得引流管的每一个吸入截面积被缩小,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堵塞,所以仍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负压引流管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负压引流管;该种新的负压引流管可以不仅有效防止堵塞,而且又能在进行有效清洗的状况下,防止体内组织的损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负压引流管,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另一段为导流管段,吸引管段和导流管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所述的吸引管段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组合形成的圆形,在两个半圆弧形段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通过支撑筋将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的侧面开有过流孔,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在支撑筋与两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冲洗管,通过冲洗管进行冲洗。
进一步地,所述的冲洗管为与两个半圆弧形段分离的独立管子,冲洗管嵌入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基体内,冲洗管在导流管的中间部位引出到导流管外壁外。冲洗管直径为2-6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引管段的两个半圆弧形段内面为非圆形曲面,从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为非圆形的曲面,形成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壁厚为不等厚管壁,且是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处最薄,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
进一步地,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是二次曲线,根据引流的环境要求确定曲面的形状,曲面的形状从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往引流缝隙槽的起点按照二次曲线的变化率逐步缩小,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形成类似牛角状的管壁截面,以确保在负压引流时吸引管段不会出现整体内陷或瘪凹。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次曲线的变化率按照引流负压压力和管径大小予以确定;设定吸引管段的外径为Φ,以圆心为中心,二次曲线任意一点C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Δs,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二次曲线与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B;所引流的负压压力的绝对值为P,则由A点到B点的二次曲线上任意一点C的曲率半径R为:
R=(2A-Δs)+p(Φ+α);
其中,A为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A=(Φ-3)/2+3p;
Φ为吸引段管直径,Φ=8-16mm;
α为曲率半径与起点转动角度, α=0-90;
P为吸引负压绝对值,P的取值在P=0.017~0.060。
进一步地,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与支撑筋板和引流缝隙槽的起点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引流缝隙槽的起点的连接圆弧半径为2-3mm;支撑筋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3-6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缝隙槽的宽度控制在2-3mm,以确保在引流时,在负压的状况下尖部向内收缩时,不会完全堵死。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筋的侧面的过流孔的孔径与引流管的管径大小相配,为引流管的管径的1/2-2/3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引管段的前端面为开放式结构,吸引管段的管径为相同的管径,吸引管段的外表面,沿着吸引管段的长度方向刻有刻度尺,方便根据需要对吸引管段的长度进行裁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将引流管设计成二段结构,且在引流管内设置独立的冲洗管,并将引流管的吸入管段设置成牛角结构的“工”字形截面,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
1、通过将引流管设计成二段结构可以将吸入段设计得更加有利于引流和冲洗;
2、采取“工”字形的截面,及具有强度好的特点,又能增加倒流的内部截面积,有效防止堵塞;
3、在中间加强筋侧面设置过流孔,有助于防止一面局部堵塞后,通过过流孔的连通,仍就可以保持整个引流管的畅通;
4、通过采取牛头结构的壁厚结构,根据吸引力和管径的大小,可以有效保证吸入段不会在引流过程中出现吸瘪的现象;
5、本发明结构可根据腔隙大小制成多种粗细,广泛应用于腹腔,胸腔的常规引流,及特殊的胰腺,肝脏,肠腔脓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吸引管段的管壁二次曲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引流管在负压下的收缩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 吸引管段,2. 导流管段,3. 两个半圆弧形段,4. 引流缝隙槽,5. 支撑筋板,6.过流孔,7. 冲洗管,8.刻度尺,9.端点,10.非圆形的曲面,11. 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处,12. 连接点,13. 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直径Φ10mm的腹腔负压引流管,吸引负压压力为-0.060MPa;负压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1,另一段为导流管段2,吸引管段1和导流管2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所述的吸引管段1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1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3组合形成的圆形,两个半圆弧形段3组合形成的圆形的直径与导流管段2的外径是一样大的;在两个半圆弧形段3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4;在两个半圆弧形段3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5,通过支撑筋板5将两个半圆弧形段3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板5的侧面开有过流孔6,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6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在支撑筋板5与两个半圆弧形段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7,冲洗管的直径为Φ3mm,通过冲洗管7进行冲洗。
所述的冲洗管7为与两个半圆弧形段3分离的Φ3mm独立管子,冲洗管3嵌入在两个半圆弧形段3的基体内,冲洗管7在导流管段2的中间部位引出到导流管外壁外。
所述的吸引管段1的两个半圆弧形段3内面为非圆形曲面截面,从两个半圆弧形段3的引流缝隙槽的起点11到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12为非圆形的曲面10,形成两个半圆弧形段3的壁厚为不等厚管壁,且是引流缝隙槽4的起点处11最薄,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12最厚。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10是二次曲线,根据引流的环境要求确定曲面的形状,曲面的形状从与支撑筋板5连接的连接点处12最厚,往引流缝隙槽4的起点11按照二次曲线的变化率逐步缩小,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3形成类似牛角状的管壁截面,以确保在负压引流时吸引管段1,只会出现尖部13局部先行收缩,而不会出现整体内陷或瘪凹的现象。
所述的二次曲线的变化率按照引流负压压力和管径大小予以确定(如附图5所示);设定吸引管段的外径为Φ为10mm,以圆心为中心,二次曲线任意一点C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Δs,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12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二次曲线与引流缝隙槽的起点11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B;所引流的负压压力的绝对值为P;
其中,A为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A=(10-3)/2+3×0.060=3.18mm;
Φ为吸引段管直径,Φ=10mm;
α为曲率半径与起点转动角度;
P为吸引负压绝对值,P的取值在P=0.060;
则由A点到B点的二次曲线上任意一点C的曲率半径R为:
R=(2A-Δs)+p(Φ+α)=(6.36-Δs)+0.6+0.06α=6.3-Δs+0.06α。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10与支撑筋板5和引流缝隙槽4的起点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引流缝隙槽的起点的连接圆弧半径为2mm;支撑筋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3mm。
所述的引流缝隙槽4的宽度控制在2-2.5mm,以确保在引流时,在负压的状况下尖部13向内收缩时(如附图6所示),不会完全堵死。
所述的支撑筋板5的侧面的过流孔6的孔径与引流管的管径大小相配,为引流管的管径的1/2大小。支撑筋板5的端点9到端口的长度为L ,L根据不同的管子需要确定。
所述的吸引管段1的前端面为开放式结构,吸引管段的管径与导流管段的管径为相同的管径,吸引管段1的外表面,沿着吸引管段1的长度方向刻有刻度尺8,方便根据需要对吸引管段的长度进行裁剪。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原理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只是结构上稍微有所不同,所述的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胸腔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Φ12mm胸腔负压引流管,吸引负压压力为-0.017MPa;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另一段为导流管段,吸引管段和导流管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所述的吸引管段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203组合形成的圆形,在两个半圆弧形段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205,通过支撑筋将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的侧面开有过流孔206,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只是在支撑筋与两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两侧都设置有冲洗管207(如附图7所示),冲洗管直径为Φ3mm,通过冲洗管207对胸腔进行冲洗。
所述的冲洗管为与两个半圆弧形段分离的独立管子,冲洗管嵌入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基体内,冲洗管在导流管的中间部位引出到导流管外壁外。
所述的吸引管段的两个半圆弧形段内面为非圆形曲面,从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为非圆形的曲面,形成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壁厚为不等厚管壁,且是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处最薄,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是二次曲线,根据引流的环境要求确定曲面的形状,曲面的形状从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往引流缝隙槽的起点按照二次曲线的变化率逐步缩小,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形成类似牛角状的管壁截面,以确保在负压引流时吸引管段不会出现整体内陷或瘪凹。
所述的二次曲线的变化率按照引流负压压力和管径大小予以确定;设定吸引管段的外径为Φ,以圆心为中心,二次曲线任意一点C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Δs,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二次曲线与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B;所引流的负压压力的绝对值为P,则由A点到B点的二次曲线上任意一点C的曲率半径R为:
R=(2A-Δs)+p(Φ+α)=(9.1-Δs)+0.017(12+α);
其中,A为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A=(Φ-3)/2+3p;
Φ为吸引段管直径,Φ=12mm;
α为曲率半径与起点转动角度, α=0-90;
P为吸引负压绝对值,P的取值在P=0.017。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与支撑筋板和引流缝隙槽的起点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引流缝隙槽的起点的连接圆弧半径为2-3mm;支撑筋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3-6mm。
所述的引流缝隙槽的宽度控制在2-3mm,以确保在引流时,在负压的状况下尖部向内收缩时,不会完全堵死。
所述的支撑筋的侧面的过流孔的孔径与引流管的管径大小相配,为引流管的管径的1/2-2/3大小。
所述的吸引管段的前端面为开放式结构,吸引管段的管径为相同的管径,吸引管段的外表面,沿着吸引管段的长度方向刻有刻度尺,方便根据需要对吸引管段的长度进行裁剪。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的原理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只是结构上稍微有所不同,所述的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胸腔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Φ16mm胸腔负压引流管,吸引负压压力为-0.057MPa;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另一段为导流管段,吸引管段和导流管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所述的吸引管段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组合形成的圆形,在两个半圆弧形段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通过支撑筋将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的侧面开有过流孔,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在支撑筋与两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两侧都设置有冲洗管,冲洗管直径为Φ4mm,通过冲洗管对胸腔进行冲洗。
所述的冲洗管为与两个半圆弧形段分离的独立管子,冲洗管嵌入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基体内,冲洗管在导流管的中间部位引出到导流管外壁外。
所述的吸引管段的两个半圆弧形段内面为非圆形曲面,从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为非圆形的曲面,形成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壁厚为不等厚管壁,且是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处最薄,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是二次曲线,根据引流的环境要求确定曲面的形状,曲面的形状从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往引流缝隙槽的起点按照二次曲线的变化率逐步缩小,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形成类似牛角状的管壁截面,以确保在负压引流时吸引管段不会出现整体内陷或瘪凹。
所述的二次曲线的变化率按照引流负压压力和管径大小予以确定;设定吸引管段的外径为Φ,以圆心为中心,二次曲线任意一点C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Δs,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二次曲线与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B;所引流的负压压力的绝对值为P,则由A点到B点的二次曲线上任意一点C的曲率半径R为:
R=(2A-Δs)+p(Φ+α)=(13.34-Δs)+0.057(16+α);
其中,A为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A=(Φ-3)/2+3p;
Φ为吸引段管直径,Φ=16mm;
α为曲率半径与起点转动角度, α=0-90;
P为吸引负压绝对值,P的取值在P=0.057。
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与支撑筋板和引流缝隙槽的起点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引流缝隙槽的起点的连接圆弧半径为3mm;支撑筋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6mm。
所述的引流缝隙槽的宽度控制在3mm,以确保在引流时,在负压的状况下尖部向内收缩时,不会完全堵死。
所述的支撑筋的侧面的过流孔的孔径与引流管的管径大小相配,为引流管的管径的2/3大小。
所述的吸引管段的前端面为开放式结构,吸引管段的管径为相同的管径,吸引管段的外表面,沿着吸引管段的长度方向刻有刻度尺,方便根据需要对吸引管段的长度进行裁剪。
上述所列实施例,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且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同时,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将引流管设计成二段结构,且在引流管内设置独立的冲洗管,并将引流管的吸入管段设置成牛角结构的“工”字形截面,实现一管多用,并能有效防止引流管堵死,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
1、通过将引流管设计成二段结构可以将吸入段设计得更加有利于引流和冲洗;
2、采取“工”字形的截面,及具有强度好的特点,又能增加倒流的内部截面积,有效防止堵塞;
3、在中间加强筋侧面设置过流孔,有助于防止一面局部堵塞后,通过过流孔的连通,仍就可以保持整个引流管的畅通;
4、通过采取牛头结构的壁厚结构,根据吸引力和管径的大小,可以有效保证吸入段不会在引流过程中出现吸瘪的现象;
5、本发明结构可根据腔隙大小制成多种粗细,广泛应用于腹腔,胸腔的常规引流,及特殊的胰腺,肝脏,肠腔脓肿;
6、外型成圆柱形,光滑,缝隙大小合适,不容易与体腔内组织黏连影响引流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管为负压引流管,引流管采用两段复合结构;其中,一段为吸引管段,另一段为导流管段,吸引管段和导流管段无缝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段为“工”字形圆形管,吸引管段的外形为两个半圆弧形段组合形成的圆形,在两个半圆弧形段交接处开有引流缝隙槽;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面中间设置有支撑筋板,通过支撑筋将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内边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工”字形截面的吸引管段;在支撑筋的侧面开有过流孔,以防一侧管道堵塞后,可以通过过流孔导入另一侧进行引流;在支撑筋与两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冲洗管,通过冲洗管进行冲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管为与两个半圆弧形段分离的独立管子,冲洗管嵌入在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基体内,冲洗管在导流管的中间部位引出到导流管外壁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段的两个半圆弧形段内面为非圆形曲面,从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为非圆形的曲面,形成两个半圆弧形段的壁厚为不等厚管壁,且是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处最薄,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是二次曲线,根据引流的环境要求确定曲面的形状,曲面的形状从与支撑筋板连接的连接点处最厚,往引流缝隙槽的起点按照二次曲线的变化率逐步缩小,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使得两个半圆弧形段形成类似牛角状的管壁截面截面,以确保在负压引流时吸引管段不会出现整体内陷或瘪凹或瘪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曲线的变化率按照引流负压压力和管径大小予以确定;设定吸引管段的外径为Φ,以圆心为中心,二次曲线任意一点C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Δs,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二次曲线与引流缝隙槽的起点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为B;所引流的负压压力的绝对值为P,则由A点到B点的二次曲线上任意一点C的曲率半径R为:
R=(2A-Δs)+p(Φ+α);
其中,A为二次曲线与支撑筋板连接的交叉连接点处到园中心的垂直距离,A=(Φ-3)/2+3p;
Φ为吸引段管直径,Φ=8-16mm;
α为曲率半径与起点转动角度, α=0-90;
P为吸引负压绝对值,P的取值在P=0.017~0.06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圆形的曲面与支撑筋板和引流缝隙槽的起点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引流缝隙槽的起点的连接圆弧半径为2-3mm;支撑筋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3-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缝隙槽的宽度控制在2-3mm,以确保在引流时,在负压的状况下尖部向内收缩时,不会完全堵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筋板的侧面的过流孔的孔径与引流管的管径大小相配,为引流管的管径的1/2-2/3大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筋板厚度根据引流管的管径大小和负压压力确定,并保证冲洗管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段的前端面为开放式结构,吸引管段的管径为相同的管径,吸引管段的外表面,沿着吸引管段的长度方向刻有刻度尺,方便根据需要对吸引管段的长度进行裁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3734.1A CN110960785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3734.1A CN110960785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60785A true CN110960785A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3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13734.1A Pending CN110960785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60785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23238A (ja) * | 1996-10-31 | 1999-05-11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医療用ドレーンチューブ |
JP2007130273A (ja) * | 2005-11-11 | 2007-05-31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WO2013177549A1 (en) * | 2012-05-25 | 2013-11-28 | C.R. Bard, Inc. | Multi-lumen catheter with enhanced flow features |
CN203750000U (zh) * | 2014-03-26 | 2014-08-06 | 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压引流管 |
CN204275135U (zh) * | 2014-07-14 | 2015-04-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脑脓肿双腔穿刺冲洗引流管 |
JP2017077262A (ja) * | 2015-10-19 | 2017-04-27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 |
JP2018187254A (ja) * | 2017-05-11 | 2018-11-29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
JP2019025212A (ja) * | 2017-08-02 | 2019-02-21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チューブ製造装置 |
CN109847116A (zh) * | 2019-01-14 | 2019-06-07 | 上海长征医院 | 一种大创面术后简易多功能伤口引流装置 |
CN209108385U (zh) * | 2018-04-11 | 2019-07-16 | 辛建 | 一种多用型y形抗压可冲洗引流管 |
CN215135670U (zh) * | 2019-12-31 | 2021-12-14 | 株洲市中心医院 | 一种工字形截面负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11413734.1A patent/CN1109607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23238A (ja) * | 1996-10-31 | 1999-05-11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医療用ドレーンチューブ |
JP2007130273A (ja) * | 2005-11-11 | 2007-05-31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WO2013177549A1 (en) * | 2012-05-25 | 2013-11-28 | C.R. Bard, Inc. | Multi-lumen catheter with enhanced flow features |
CN203750000U (zh) * | 2014-03-26 | 2014-08-06 | 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压引流管 |
CN204275135U (zh) * | 2014-07-14 | 2015-04-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脑脓肿双腔穿刺冲洗引流管 |
JP2017077262A (ja) * | 2015-10-19 | 2017-04-27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 |
JP2018187254A (ja) * | 2017-05-11 | 2018-11-29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
JP2019025212A (ja) * | 2017-08-02 | 2019-02-21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ドレーン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チューブ製造装置 |
CN209108385U (zh) * | 2018-04-11 | 2019-07-16 | 辛建 | 一种多用型y形抗压可冲洗引流管 |
CN109847116A (zh) * | 2019-01-14 | 2019-06-07 | 上海长征医院 | 一种大创面术后简易多功能伤口引流装置 |
CN215135670U (zh) * | 2019-12-31 | 2021-12-14 | 株洲市中心医院 | 一种工字形截面负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08385U (zh) | 一种多用型y形抗压可冲洗引流管 | |
CN106552312A (zh) | 负压冲洗器 | |
CN205913576U (zh) | 新型腹膜透析管 | |
CN111135434A (zh) | 一种十字形冲洗引流管 | |
CN208927199U (zh) | 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管组件 | |
CN215135670U (zh) | 一种工字形截面负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
CN205598405U (zh) | 一种设置有止液夹的医用导尿管 | |
CN204601219U (zh) | 具有莲蓬头的引流冲洗管 | |
CN210933368U (zh) | 一种用于冲洗膀胱血块的导尿管 | |
CN106512180B (zh) | 腹腔引流管 | |
CN110960785A (zh) | 一种基于负压状况的工字型医用多功能引流管 | |
KR102311674B1 (ko) | 수술 후 통증 완화를 위한 카테터 장치 | |
CN217409412U (zh) | 一种瘘口负压引流套管 | |
CN216703154U (zh) | 一种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套件 | |
CN108295354A (zh) | 一种负压式骨科用引流管 | |
CN212940977U (zh) | 一种双腔猪尾引流导管 | |
CN211157715U (zh) | 一种外科冲洗引流管 | |
CN209827704U (zh) | 引流冲洗管及集穿刺、冲洗、引流、给药功能一体化装置 | |
CN203089997U (zh) | 一种腹腔引流管 | |
CN205964683U (zh) | 一种冲洗式引流管 | |
CN209019703U (zh) | 一种螺旋体式腔静脉插管 | |
CN201510623U (zh) | 一种腹腔引流管 | |
CN219662612U (zh) | 一种简易腹腔冲洗引流管 | |
CN221814890U (zh) | 泌尿外科护理用冲洗装置 | |
CN208193334U (zh) | 能够全面扩张肠道的引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