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629A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58629A CN110958629A CN201911425682.XA CN201911425682A CN110958629A CN 110958629 A CN110958629 A CN 110958629A CN 201911425682 A CN201911425682 A CN 201911425682A CN 110958629 A CN110958629 A CN 1109586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path
- information
- target
- node
- communication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己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自动寻找路由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本申请通过多个节点多路径来实现转发数据信息,可以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联网技术,其具备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无线传输部分是心电遥测系统的关键,在心电遥测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线传输方式很多,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在某些场合存在很大问题。例如,蓝牙传输距离仅为几米,并且传输速率低,不适合在距离较远的大型物联网中使用;wifi成本高,需要单独网卡,需要路由器或AP设备;而zigbee技术必须有根路由设计,出现单节点故障时,会导致数据传输故障。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任一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
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
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多个节点来实现转发数据信息,且根据路由状态表来选择合适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一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通过跳数进行传输路径的筛选,从而得到目标传输路径,可以降低数据信息的中转次数以及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延时信息;
根据所述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传输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通过跳数进行传输路径的筛选,并结合传输路径的延时信息从而得到最优化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信号强度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通过跳数进行传输路径的筛选,并结合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从而得到最优化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提高通信稳定性,降低数据掉包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
根据所述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通过跳数进行传输路径的筛选,并结合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从而得到最优化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提高通信稳定性,降低数据掉包率的同时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第二小的传输路径作为备用传输路径;
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下一节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下一节点的接收响应信息,所述接收响应信息为所述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数据信息后返回给当前终端设备的信息;
若未接收到所述接收响应信息,则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包括接收自其他节点的第一数据和\或当前终端设备产生的第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所述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进行更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装置,应用于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包括:一台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置以及多个终端设备;
其中,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以及每一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每一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其上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与有效通信范围内的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自组网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节点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由上可知,本申请通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节点来实现转发数据信息,且根据路由状态表来选择合适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及装置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中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及装置的应用场景图。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中。该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于给病人佩戴的终端设备10、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20以及一台服务器30。其中,每一终端设备10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病人的身体参数信息的检测模组11以及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12,例如,检测模组11可以为用于检测心电信息的心电检测模组或者检测体温的体温检测模组,当然,也可以为同时检测多种身体参数的复合检测模组。其中,该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及装置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集成在终端设备10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12中或者该传输节点设备20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12中,从而执行以下步骤:当一终端设备10基于自身的检测操作产生数据信息或者接收到其他终端设备10或者传输节点设备20发送的数据信息时,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实时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然后,该终端设备10根据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目标传输路径从当前终端设备指向目标设备;最后,该终端设备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在下一节点接收到该数据信息时,如果该节点不是最终节点,则该节点同样执行当前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根据当前实时的路由状态表来重新规划目标传输路径,然后将该数据信息传递给下下一个节点,直至传输到目标设备为止。
当然,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输节点设备20可以为服务器本身,也即是将该传输节点设备20以及一台服务器30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内。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该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
S102、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S103、根据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目标传输路径从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
S104、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在该步骤S101中,当前的终端设备获取的该数据信息可以是自身执行检测操作产生的数据信息,也即是说该当前的终端设备为发送该数据信息的起始设备。该数据信息也可以是接收自其它终端设备或者传输节点设备的数据信息,也即是该当前终端设备为该数据信息传输的一个中间节点。该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以及第一标识信息。该目标数据为需要传输至服务器的检测或者服务器要下发至某一个终端设备的核心数据。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信息传输的终点。
在该步骤S102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来获取整个系统的链路连接情况,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描述。然后,建立以起包括各个节点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其中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终端设备或者对应一个传输节点设备。如图3所示,该当前终端设备通过节点A-节点I形成的网络与该传输节点设备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其中的相连的两个节点可以是双向互通的,也可以是单向连接的。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该步骤S102之前,还需要执行以下步骤:当检测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进行更新。也即是说,每次发送数据信息时都要对路由状态表进行实时更新,以避免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与当前的状况不相符合。
在该步骤S103中,通过该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建立一条由当前终端设备到达目标设备的最优传输路径,也即是目标传输路径。其中,建立目标路径时,尽量以跳数最小为原则,从而减少中间节点的转发次数,以提高传输效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一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当然,在这种情况中,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只有一条,因此不需要采用其他参数来进行进一步筛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S1031、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S1031、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延时信息;S1033、根据所述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传输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其中,该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跳数相同,因此需要基于其他参数来进行判断。该延时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获取。每一终端设备均具有两个信道,一个控制信息传输信道,一个数据信息传输信道。该延时信息通过该控制信息传输信道广播得到。其中,在该步骤S1033中,在满足跳数最小的多个传输路径中,选择平均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也即是采用各个节点的传输延时求和并除以传输路径上的节点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S1034、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S1035、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S1036、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信号强度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其中,该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跳数相同,因此需要基于其他参数来进行判断。该延时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获取。每一终端设备均具有两个信道,一个控制信息传输信道,一个数据信息传输信道。该信号强度信息通过该控制信息传输信道广播得到。该信号强度信息是指传输路径上任意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信号的强度。其中,在该步骤S1036中,在满足跳数最小的多个传输路径中,选择平均信号强度最大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S1037、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S1038、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S1039、根据所述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通过结合延时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均衡选择,例如,可以预先设定信号强度和延时的权重系数,然后基于所设置的权重系数进行选择,筛选出信号强度较强且延时较小的传输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以下子步骤: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延时信息、链路质量参数以及路径上每一节点的电量信息;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延时信息、链路质量参数以及路径上每一节点的电量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其中,该链路质量参数根据预先定义的参数计算得出,例如,信道状态、任务量等。该电量信息为该路径上各个终端设备的电池的电量信息,以避免中途断电导致传输中断。
在该步骤S104中,在得到目标传输路径之后,可以直接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该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在下一节点接收到该数据信息时,如果该节点不是最终节点,则该节点同样执行当前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根据当前实时的路由状态表来重新规划目标传输路径,然后将该数据信息传递给下下一个节点,直至传输到目标设备为止。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103包括: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第二小的传输路径作为备用传输路径。也即是需要建立两条传输路径,一条先使用一条作为备用。
对应地,在执行完该步骤S1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5、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下一节点的接收响应信息,所述接收响应信息为所述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数据信息后返回给当前终端设备的信息。
S106、若未接收到所述接收响应信息,则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其中,在该步骤S105中,该预设时间段的设置可以均设置为5s或者6s,3s等。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基于该数据信息的大小来设置该预设时间段,数据信息越大,预设时间段越长。
在该步骤S106中,其执行与该步骤S104相同,只是将该目标传输路径替换为该备用传输路径。
由上可知,本申请通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节点来实现转发数据信息,且根据路由状态表来选择合适的目标传输路径,可以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请参照图4,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第二获取模块202、第三获取模块203以及发送模块204。
其中,该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当前的终端设备获取的该数据信息可以是自身执行检测操作产生的数据信息,也即是说该当前的终端设备为发送该数据信息的起始设备。该数据信息也可以是接收自其它终端设备或者传输节点设备的数据信息,也即是该当前终端设备为该数据信息传输的一个中间节点。该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以及第一标识信息。该目标数据为需要传输至服务器的检测数据或者服务器要下发至某一个终端设备的核心数据。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信息传输的终点。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其中,该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来获取整个系统的链路连接情况,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描述。然后,建立以起包括各个节点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其中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终端设备或者对应一个传输节点设备。如图3所示,该当前终端设备通过节点A-节点I形成的网络与该传输节点设备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其中的相连的两个节点可以是双向互通的,也可以是单向连接的。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获取模块202还用于:当检测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进行更新。也即是说,每次发送数据信息时都要对路由状态表进行实时更新,以避免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与当前的状况不相符合。
其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通过该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建立一条由当前终端设备到达目标设备的最优传输路径,也即是目标传输路径。其中,建立目标路径时,尽量以跳数最小为原则,从而减少中间节点的转发次数,以提高传输效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一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当然,在这种情况中,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只有一条,因此不需要采用其他参数来进行进一步筛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延时信息;根据所述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传输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其中,该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跳数相同,因此需要基于其他参数来进行判断。该延时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获取。每一终端设备均具有两个信道,一个控制信息传输信道,一个数据信息传输信道。该延时信息通过该控制信息传输信道广播得到。其中,在满足跳数最小的多个传输路径中,选择平均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也即是采用各个节点的传输延时求和并除以传输路径上的节点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信号强度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其中,该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跳数相同,因此需要基于其他参数来进行判断。该延时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获取。每一终端设备均具有两个信道,一个控制信息传输信道,一个数据信息传输信道。该信号强度信息通过该控制信息传输信道广播得到。该信号强度信息是指传输路径上任意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信号的强度。在满足跳数最小的多个传输路径中,选择平均信号强度最大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根据所述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通过结合延时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均衡选择,例如,可以预先设定信号强度和延时的权重系数,然后基于所设置的权重系数进行选择,筛选出信号强度较强且延时较小的传输路径。
其中,该发送模块204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在得到目标传输路径之后,可以直接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该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在下一节点接收到该数据信息时,如果该节点不是最终节点,则该节点同样执行当前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根据当前实时的路由状态表来重新规划目标传输路径,然后将该数据信息传递给下下一个节点,直至传输到目标设备为止。
由上可知,本申请通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节点来实现转发数据信息,且根据路由状态表来选择合适的目标传输路径,避免单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故障,可以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输的目标设备。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3,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过通信总线303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标出)互连并相互通讯,存储器302存储有处理器301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301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置以及多个终端设备;其中,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以及每一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每一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其上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与有效通信范围内的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自组网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节点通信连接。其中,该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一终端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所述方法由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
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
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一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延时信息;
根据所述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传输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信号强度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
根据所述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延时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至少两条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路由状态表获取每一所述传输路径的信号强度信息、延时信息、链路质量参数以及路径上每一节点的电量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延时信息、链路质量参数以及路径上每一节点的电量信息从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筛选出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跳数第二小的传输路径作为备用传输路径;
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下一节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下一节点的接收响应信息,所述接收响应信息为所述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数据信息后返回给当前终端设备的信息;
若未接收到所述接收响应信息,则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包括接收自其他节点的第一数据和\或当前终端设备产生的第二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进行更新。
10.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所述装置由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携带有最终接收所述数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或传输节点设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查询当前终端设备的路由状态表,以获取所述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上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独立维护自身的路由状态表内的路由信息,无需节点之间进行路由绑定;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拓扑结构获取目标传输路径,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从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目标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所述下一节点为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
12.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台服务器、至少一个传输节点设置以及多个终端设备;
其中,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以及每一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每一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其上的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模组与有效通信范围内的每一所述传输节点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自组网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节点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25682.XA CN110958629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25682.XA CN110958629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58629A true CN110958629A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8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25682.XA Pending CN110958629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5862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3061B (zh) * | 2020-09-28 | 2022-05-01 | 國立中央大學 | 自組織網路組建方法、自組織網路及其節點裝置 |
CN115865779A (zh) * | 2023-03-02 | 2023-03-28 |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路径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8381761A (zh) * | 2024-06-24 | 2024-07-23 | 浙江恒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提升hplc与hrf通信效率的混合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9359A (zh) * | 2002-08-05 | 2005-10-05 | 哈里公司 |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
JP2009296262A (ja) * | 2008-06-04 | 2009-12-17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無線通信装置 |
CN105813099A (zh) * | 2016-04-20 | 2016-07-2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LoRa自组网的户外无线通信系统 |
CN109067654A (zh) * | 2018-09-27 | 2018-12-21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通信最佳路径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9379283A (zh) * | 2018-12-11 | 2019-02-22 |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异构设备的自组网通信方法、装置及自组网 |
CN109451055A (zh) * | 2018-12-20 | 2019-03-08 | 大同裕隆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无线跳传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CN110167099A (zh) * | 2019-05-22 | 2019-08-23 | 南京大学 | 一种适用于窄带条件的自组网路由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11425682.XA patent/CN1109586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9359A (zh) * | 2002-08-05 | 2005-10-05 | 哈里公司 |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
JP2009296262A (ja) * | 2008-06-04 | 2009-12-17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無線通信装置 |
CN105813099A (zh) * | 2016-04-20 | 2016-07-2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LoRa自组网的户外无线通信系统 |
CN109067654A (zh) * | 2018-09-27 | 2018-12-21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通信最佳路径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9379283A (zh) * | 2018-12-11 | 2019-02-22 |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异构设备的自组网通信方法、装置及自组网 |
CN109451055A (zh) * | 2018-12-20 | 2019-03-08 | 大同裕隆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无线跳传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CN110167099A (zh) * | 2019-05-22 | 2019-08-23 | 南京大学 | 一种适用于窄带条件的自组网路由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3061B (zh) * | 2020-09-28 | 2022-05-01 | 國立中央大學 | 自組織網路組建方法、自組織網路及其節點裝置 |
US11470684B2 (en) | 2020-09-28 | 2022-10-11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Method for building self-organized network, and self-organized network and node device thereof |
CN115865779A (zh) * | 2023-03-02 | 2023-03-28 |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路径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8381761A (zh) * | 2024-06-24 | 2024-07-23 | 浙江恒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提升hplc与hrf通信效率的混合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法 |
CN118381761B (zh) * | 2024-06-24 | 2024-09-24 | 浙江恒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提升hplc与hrf通信效率的混合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17846B2 (en) |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mote management techniques | |
US10952143B2 (en) | Sleeping and wake-up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master-slave network, and power saving system of master-slave network | |
US8767627B2 (en) | Path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 |
EP2721772B1 (en) | Data routing for power outage management | |
US9712433B2 (en) | Maintaining and communicating nodal neighboring information | |
CN105591937B (zh) | 一种网络拓扑信息的采集方法和设备 | |
US2009024527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10958629A (zh)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 |
TW200915788A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routing in a utility smart-grid network | |
CN103887886A (zh) | 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电力网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2008301268A (ja) | 通信ルートの探索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通信端末 | |
CN108737510A (zh) | 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消防监控系统 | |
CN109348459A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自组网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7316451B (zh) | 基于无线表计的集群型网络抄表方法及装置 | |
CN108551679A (zh) | 基于局域网Mesh技术的无线设备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02437963B (zh) |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及路由器 | |
KR101960736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해 프로그램을 업데이트하는 무선기기 및 무선시스템 | |
CN110445720A (zh) | 路由表更新方法、装置、飞行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2311827A (zh) | 智能电表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4813640B (zh) | 一种Sink节点路由方法和节点设备 | |
CN113259251A (zh) | 一种多模融合通信的路由组网方法及装置 | |
CN105356612B (zh) | 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
Al-Fares et al. | A hierarchical routing protocol for survivabilit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 |
CN101547188A (zh) | 一种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通用路由协议的系统及方法 | |
CN211296950U (zh) |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