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71C - 用于码分多址移动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码分多址移动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471C CN1109471C CN99121617A CN99121617A CN1109471C CN 1109471 C CN1109471 C CN 1109471C CN 99121617 A CN99121617 A CN 99121617A CN 99121617 A CN99121617 A CN 99121617A CN 1109471 C CN1109471 C CN 11094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iming
- encryption
- correlator
- sequent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41000269799 Perca fluviatili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35 defic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8—Parallel implemen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54—Setting of search window, i.e. range of code offsets to be search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04B1/7093—Matched filter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顺序接收终端附近的基站的高位信道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包括一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一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一序列发生器装置、一时序校正器装置、一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以及一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CDMA(码分多址)执行移动无线通信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perch channel)接收设备和高位信道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象蜂窝电话这样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被广泛使用。一般,当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源被启动时,或者在预定的时间周期中,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必须搜索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并获得由每个基站所发送的基站信息(关于基站的信息,例如基站的当前时间、基站的标识、基站的发送功率,等等)。
由基站所发送并且被在该基站小区(区域)内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所接收的基站信息包括在称为“高位信道”的信道中。因此,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必须首先接收并解调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以获得该基站的基站信息。
在根据CDMA(码分多址)执行无线通信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中,通过与基站的预定加密时序同步地提取所接收调制的无线电波与基站的预定加密码之间的相关,由所期望基站发送的信息可以从复用信息(即,已经根据CDMA进行调制并由基站发送的所接收无线电波)中解调而得。
由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所接收的调制无线电波包括在该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帧边界标记,其中每个帧边界标记表示关于基站的加密时序的信息以及由该基站所用的加密码。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检测包含于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而检测加密时序和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加密码。
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完成后,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开始用于建立与其中一个最适合的基站之间的通信的下一个过程。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与最适合的基站之间的通信开始之后,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定期地执行在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并执行与最适合的基站之间的通信。
图1为示出根据CDMA的无线电通信终端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方框图,其用于对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执行高位信道接收。
图1中所示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包括一延迟曲线产生器1、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一带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以及一高位信道解调器5。
延迟曲线产生器1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在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多个基站,因此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包括对应于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多个峰值。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根据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并且从而产生表示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每个基站的所检测加密时序的基站加密时序表。然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并且把所选择基站的加密时序(即,基站加密时序)通知给时序校正器3。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还根据对应于所选基站的帧边界标记确定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时序的类型,并把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时序的类型(即,基站加密码的类型)通知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对应于基站加密时序附近的固定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即,当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基站加密码之间的比较开始的时间),具有固定大小的时间窗的校正器4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基站加密码(即,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比较),以产生相关数据。高位信道解调器5把已经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解调为表示所选基站的基站信息的逻辑数据,该基站信息例如所选基站的当前时间、所选基站的标识、所选基站的发送功率,等等。
如上文所述,在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中,对应于在基站加密时序附近固定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产生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和基站加密码之间的相关数据。
通常,每个基站具有一个高精度振荡器,而每个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的精度不够高。由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所使用的环境的变化、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有限尺寸和价格等等,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具有PPM(百万分之一)量级的误差。另外,在图1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中,延迟曲线的产生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之间具有较大的时间差。如果与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相比由移动无线通信终端所使用的加密时序位移一个码片(chip)(码片:当逻辑数据被加密时对应于一个加密码的时间段),则不可能进行高位信道的接收。因此,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必须具有非常大的时间窗,以吸收和补偿在所有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过程中的加密时序的位移。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具体说明基站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加密时序的位移。另外,为了简单起见,下文的说明将针对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数目为三个、该加密频率(码片频率)为4MHz、以及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所需的接收时间为50毫秒的情况给出。参见图2,在用于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50毫秒的接收时间中加密码通过200000个码片。此后,开始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如果我们假设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误差是+3PPM,则在50毫秒的高位信道接收之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加密时序位移变为0.6码片,如图2中所示。同样,在第三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开始的时间点处,该加密时序位移变为1.2个码片。在CDMA中,如果加密时序位移达到1个码片,则通常不可能进行高位信道接收(信号解调),因此,具有时间的相关器4必须具有大的时间窗以吸收和补偿加密时序位移。
通常,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数目为5-20个,因此,如果我们假设加密频率(码片频率)是4MHz,并且对于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时间是50毫秒,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频率误差是±3PPM,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必须具有可以覆盖±12个码片的时间窗。
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通常由多个相关器所实现,并且通常相关器的数目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的时间窗的大小成比例。因此,在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中,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必须具有大量相关器以吸收和补偿大的加密时序位移,因此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的电路规模必须变得相当大。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限制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的电路规模,则需要增加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的频率精度,因此,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必须增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即使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和基站的加密频率(振荡器频率)之间的差别相当大,该设备也可以通过小的电路构成吸收和补偿加密时序的位移,从而成功执行高位信道接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方法,即使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和基站的加密频率之间的差别相当大,该方法也可以通过小的电路构成吸收和补偿加密时序的位移,从而成功执行高位信道接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用于指示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来执行顺序接收由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即使移动无线通信终端和基站的加密频率之间的差别相当大,该程序也可以通过小的电路构成吸收和补偿加密时序的位移,从而成功执行高位信道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此提供一种根据CDMA(码分多址)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用于顺序接收由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包括: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用于执行当前所接收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的装置;计算时序校正量作为时间差的累计值,从而利用该时序校正量校正已经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的装置;以及利用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执行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中,该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包括一时序校正器装置,用于利用已经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与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所检测的时间差的累计值计算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并且把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提供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以用于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第一方面中,该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包括一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一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一序列发生器装置、一时序校正器装置、一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以及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根据已经由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所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根据已经由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所检测的帧边界标记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码的类型。该序列发生器装置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作为高位信道接收的目标。时序校正器装置利用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和时序校正量,计算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对应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已经由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产生关于所选基站的相关数据。当所选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检测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并把该时间差作为时序校正量提供给时序校正器装置。该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把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所产生相关数据解调为包括关于所选基站的信息的逻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第三个方面中,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包括三个或更多的相关器、一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一输出选择器装置、以及一累计器装置。在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不同比较器起始时间被设置给三个或更多的相关器,每个相关器与其比较起始时间同步地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输出相关数据和相关强度。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执行从相关器提供的相关强度之间的比较,选择一个具有最大相关强度的相关器,并输出表示所选相关器的选择信号。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还输出表示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的时序位移数据。输出选择器装置被提供来自相关器的相关数据,选择从由来自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的选择信号所指定的相关器提供的相关数据,并把所选相关数据输出到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该累计器装置累计从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提供的时序位移数据,并把所累计的时序位移作为时序校正量提供给时序校正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第四个方面中,包含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中的每个相关器由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所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第四个方面中,包含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中的每个相关器由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所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在第三个方面中,该时序校正器装置由一加法器所实现,用于把来自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的时序校正量加到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在此提供一种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方法,用于顺序接收由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在该高位信道接收方法中,在每次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用于执行当前所接收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并且计算时序校正量作为该时间差的累计值,从而利用该时序校正量校正已经根据一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是利用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而执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在第八个方面中,该高位信道接收方法包括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一基站加密码检测步骤、一选择步骤、一时序校正步骤、一高位信道接收步骤、一时序校正计算步骤、以及一高位信道解调步骤。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中,根据已经在延迟曲线产生步骤中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在基站加密码检测步骤中,根据已经在延迟曲线产生步骤中所检测的帧边界标记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码的类型。在选择步骤中,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作为高位信道接收的目标。在时序校正步骤中,利用已经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和时序校正量计算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在高位信道接收步骤中,对应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已经在基站加密码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产生关于所选基站的相关数据。在时序校正计算步骤中,当对于所选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步骤结束时,检测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作为高位信道接收步骤的结果,从而计算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在高位信道解调步骤中,把在高位信道接收步骤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解调为包括关于所选基站的信息的逻辑数据。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中,本发明的目的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方框图;
图2为示出基站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加密时序位移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方框图;
图4为示出在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三个基站的情况下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加密时序的时序图;
图5为示出由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延迟曲线产生器所产生的延迟曲线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
图6为示出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时序校正器的构成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的构成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
图8为示出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
图9为示出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
图10为示出到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完成三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接收为止的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1为示出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N个基站的情况下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加密时序的时序图;
图12为示出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有N个基站的情况下,由延迟曲线产生器所产生的延迟曲线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以及
图13为示出到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完成N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接收为止的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给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方框图,该设备执行关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在图3中,与图1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位。
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包括一延迟曲线产生器1、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一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以及一高位信道解调器5,这与图1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相类似。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还包括一时序校正器3。
延迟曲线产生器1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在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多个基站,因此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包括对应于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多个峰值。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根据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并且从而产生表示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每个基站的所检测加密时序的基站加密时序表。然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并且把所选择基站的加密时序(即,基站加密时序)通知给时序校正器3。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还根据对应于所选基站的帧边界标记确定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时序的类型,并把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时序的类型(即,基站加密码的类型)通知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
时序校正器3利用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提供的基站加密时序和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提供的时序校正量6计算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7,并把该校正加密时序7提供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
对应于从时序校正器3提供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固定时间窗中的多个(例如5个)比较起始时间(即,当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基站加密码之间的比较开始的时间),具有固定大小的时间窗的校正器4A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基站加密码(即,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比较),从而产生相关数据和时序校正量6。具有时间窗4A的相关器时间窗的中央是校正的加密时序7,与图1中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的情况不同之处在于该时间窗的中央是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基站加密时序。
高位信道解调器5把已经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解调为表示所选基站的基站信息的逻辑数据,该基站信息例如所选基站的当前时间、所选基站的标识、所选基站的发送功率,等等。
该延迟曲线产生器1例如由一个或多个LSI(大规模集成电路)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例如由一LSI或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该时序校正器3例如由一加法器实现。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例如由一个或多个LSI或FPGA实现。该高位信道解调器5例如由一LSI或一DSP实现。另外,也可以由一DSP和由该DSP所执行的适当软件实现图2中所示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部件。
如上文所述,延迟曲线产生器1和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具有利用包含于由该基站所发送的调制无线电波的高位信道中的帧边界标记检测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的功能。
图4为示出在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三个基站的情况下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加密时序的时序图。每个基站把在高位信道中包括基站信息的逻辑数据(图4中的“高位信道逻辑数据”)打包,并在每个高位信道逻辑数据的末端插入一个帧边界标记。下一个逻辑数据包在该帧边界标记后面。该帧边界标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插入在该高位信道中。图4示出每个基站#1、#2和#3的高位信道的组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基站#1、#2和#3的加密时序分别是T1、T2和T3。由移动无线通信终端所接收的调制无线电波包括三个基站#1、#2和#3的三个高位信道。
图5为示出通过检测包含于由三个基站#1、#2和#3所发送的高位信道中的帧边界标记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参见图5,可以在时刻T1、T2和T3看到对应于三个基站#1、#2和#3的三个(调制无线电波与帧边界标记之间的相关强度的)峰值。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及时检测相关强度的峰值,从而检测每个基站#1、#2和#3的加密时序。
另外,尽管对应于延迟曲线的三个峰值的三个基站被称为“基站#1、#2和#3”,但是在该阶段中这三个基站是未识别的基站。这三个基站将在对这三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识别。更准确地说,在此有由于噪声所造成的一个或多个延迟曲线峰值的情况,并且没有实际对应于该峰值的基站。当对应于该峰值的峰值信道接收结束时,可以判断延迟曲线的一个峰值是否由一基站所产生。但是,为简单起见,在下文描述中假设每个延迟曲线峰值都是由实际基站所产生的。
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也作为序列发生器进行操作。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一个接一个地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即,从多个峰值中选择一个峰值)作为高位信道接收的目标,并且把所选基站的所检测加密时序(基站加密时序)通知给时序校正器3。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是根据由序列发生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的选择所确定的次序执行的。
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还作为一加密码检测器而进行操作。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根据对应于所选基站的帧边界标记判断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码的类型,并把由所选基站所用的加密码的类型通知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
时序校正器3把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输出的基站加密时序和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所输出的时序校正量6相加,从而获得关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7。图6为示出时序校正器3的构成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其中时序校正器3由一加法器10所构成。
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是具有用于吸收和补偿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加密时序(即,校正加密时序7)与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的位移的一时间窗的一相关器。在CDMA中,如果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加密时序位移一个码片(码片:当逻辑数据被加密时对应于一个加密码的时间段),即使接收端(即,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加密码与发送端(即,所选基站)的加密码相匹配,通常也不可能进行信号接收。甚至加密时序约位移1/2个码片也会严重的损害接收增益。因此,根据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相关器通常设计为具有能够吸收和补偿加密时序位移的结构,以避免接收状态的破坏。
图1为示出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结构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在该情况下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具有±2个码片的时间窗。图7中所示的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包括五个相关器11A-11E、五个加法器12A-12E、一个相关强度比较器13、一个输出选择器14和一个累计器15。把五个不同的比较起始时间(即,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基站加密码之间的比较开始的时间)设置给五个相关器11A-11E。来自时序校正器3的校正加密时序7分别由加法器12A-12E位移-2码片、-1码片、±0码片、+1码片和+2码片,并且把每个位移的加密时序提供给相应相关器的比较起始时间端。每个相关器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基站加密码之间的相关(比较),从而与其位移的加密时序(比较起始时间)同步地执行对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的解密。相关强度比较器13执行来自五个相关器11A-11E的相关强度之间的比较,选择一个具有最大相关强度的比较器,并把表示所选相关器的选择信号提供给输出选择器14。该输出选择器14被提供来自五个相关器11A-11E的五个相关数据,并选择从由相关强度比较器13提供的选择信号所指示的相关器提供的相关数据。由输出选择器14所选择的相关数据被提供给高位信道解调器5。相关强度比较器13还把时序位移数据输出到累计器15。时序位移数据是表示对应于所选相关器(11A、11B、11C、11D或11E)的加法器(12A、12B、12C、12D或12E)的时序位移(-2码片、-1码片、±0码片、+1码片和+2码片)。累计器15累计从相关强度比较器13提供的时序位移数据,并把该累计的时序位移作为时序校正量输出到时序校正器3。
相关器通常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相关器组类型和匹配滤波器类型。图8为示出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以及图9为示出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
图8的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每个码片上的基站加密码之间的相关,并把该相关数据存储到象D锁存器这样的寄存器中。按照每个符号(例如,256个码片)读出存储于寄存器中的相关数据,并把其作为相关数据提供到输出选择器14。比较起始时间也意味着基站加密码的起始时间,因此,相关器的加密时序产生器在比较起始时间开始产生并输出基站加密码。由加密码产生器所输出的基站加密码的每个位被由“异或非”门依次与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相比较,从而取相关计算。
图9的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具有用于暂存对应于一个符号(例如,256个码片)的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的位移寄存器。图9中所示的每个“异或非”门取该位移寄存器(例如,D锁存器)的对应电路级的输出与由加密码产生器输出的基站加密码的每个位之间的相关。该相关数据是通过把各个“异或非”门的输出相加而获得的。按照每个符号对基站加密码进行更新。比较起始时间被用作为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
图8的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或者图9的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可以用作为本实施例的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中的相关器。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操作。
首先,将参照图10描述高位信道接收设备接收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三个基站#1、#2和#3的高位信道的情况。图10为示出到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完成三个基站#1、#2和#3的高位信道的接收为止的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延迟曲线产生器1检测包含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在步骤S2中,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利用由延迟曲线产生器1所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并产生表示每个基站#1、#2和#3的加密时序的一个加密时序表。另外,如上文所述,在这一阶段中基站#1、#2和#3是未识别的基站。步骤S1和S2的延迟曲线产生和基站加密时序检则仅仅在图10的其他步骤之前执行一次。此后,具有序列发生器的功能的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依次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一个接一个地执行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并把所选基站的所检测加密时序(基站加密时序)提供到时序校正器3。
例如,当作为序列发生器的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首先选择(未识别的)基站#1时,基站#1的基站加密时序被提供给时序校正器3,以通过利用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提供的时序校正量6进行校正,并且基站#1的校正加密时序7被提供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从而基站#1的校正加密时序7被设置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步骤S3)。此后,基站#1的高位信道接收开始(步骤S4)。此外,在第一高位信道接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基站#1进行),时序校正器3把基站#1的基站加密时序作为校正加密时序7发送到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而不执行校正(因为时序校正量6为0)。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需要50毫秒的接收时间来获得关于该基站的必要信息。
当基站#1的高位信道接收完成时,如上文所述,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计算基站#1的实际加密时序与该基于延迟曲线的加密时序(即,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输出的基站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步骤S5),并且把关于该时间差α1的信息作为时序校正量6发送到时序校正器3。
接着,时序校正器3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接收(例如)基站#2的加密时序,利用时序校正量6(α1)校正基站#2的加密时序,并且把校正的加密时序7发送到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从而基站#2的加密时序7被设置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步骤S6)。因此,在对于下一个基站#2的下一次高位信道接收中(步骤S7),根据校正加密时序7(即,与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基站#2的加密时序相差时间差α1的时序)取相关数据。基站#2的高位信道接收也在50毫秒内完成。
当基站#2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计算基站#2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基站#2的校正加密时序7之间的时间差(α2),从而获得基站#2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基于延迟曲线的加密时序(即,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基站#2的基站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α2+α1),如上文中所述(步骤S8),并且把关于时间差(α2+α1)的信息作为时序校正量6发送到时序校正器3。
接着,时序校正器3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的接收(例如)基站#3的加密时序,利用时序校正量6(α2+α1)校正基站#3的加密时序,并且把校正加密时序7发送到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从而基站#3的校正加密时序7被设置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步骤S9)。因此,在对于下一个基站#3的下一次高位信道接收中(步骤S10),根据校正加密时序7(即,与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所检测的基站#2的加密时序相差时间差(α1+α2)的时序)取相关数据。基站#3的高位信道接收也在50毫秒内完成,从而基站#1、#2和#3的整个高位信道接收过程结束。
另外,尽管在上文中描述了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数目为3个的情况,但是当基站的数目是2个、或4个或更多个时本实施例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也类似地进行操作。图11为示出在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有N个基站的情况下每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加密时序的时序图。图12为示出通过检测包含于由N个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中的帧边界标记而由延迟曲线产生器所产生的延迟曲线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图13为示出到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完成N个基站的高位信道的接收为止的图3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如上文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中,在基站的每次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校正加密时序7(已经用于当前所接收计算的高位信道接收的时序)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作为该时间差的累计值的时序校正量6(其表示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时序校正器3根据从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2提供的下一个基站的基站加密时序和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提供的时序校正量6,产生用于下一个基站的下一次高位信道接收的校正加密时序7。此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根据校正加密时序7产生关于下一个基站的相关数据。上述过程对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所有基站重复进行(即,对在延迟曲线中检测的所峰值进行)。
因此,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的时间窗仅仅需要吸收和补偿在对于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中发生的加密时序的位移(由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与基站之间的加密频率的差别所造成),因此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的时间窗的大小可以远小于图1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时间窗。因此,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的相关器的数目与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的情况相比具有很大的减小,因此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的电路规模可以大大减小。
如上文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和高位信道接收方法中,在每次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用于执行当前所接收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并且计算一个时序校正量作为该时间差的累计值,从而利用该时序校正量校正已经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以及利用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执行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因此,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时间窗仅仅需要覆盖对于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中的加密时序位移(例如,50毫秒),因此,时间窗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当大的减小,并且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路规模可以大大减小。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可以得到降低。
例如,在加密频率(码片频率)为4MHz,并且对于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时间是50毫秒,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振荡器频率误差是±3PPM的情况下,在上述实施例中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的时间窗的大小可以小到±0.6码片,因为根据延迟曲线计算的加密时序在每次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由时序校正量6所校正,并且校正加密时序7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4A所使用。
另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和高位信道接收方法,即使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数目(即,延迟曲线峰值数目)变得非常大,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时间窗也就需要加大,这不同于图1的常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的情况。因此,可以实现通常利用小电路规模的时间窗依次执行大量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它不由这些实施例所限制而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改变或改进这些实施例而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根据CDMA(码分多址)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用于顺序接收由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包括:
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用于执行当前所接收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的装置;
计算时序校正量作为时间差的累计值,从而利用该时序校正量校正已经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的装置;以及
利用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执行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时序校正器装置,用于利用已经根据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与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所检测的时间差的累计值计算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并且把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提供给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以便用于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
一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用于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
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用于根据已经由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所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
一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用于根据已经由延迟曲线产生器装置所检测的帧边界标记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码的类型;
一序列发生器装置,应用于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作为高位信道接收的目标;
一时序校正器装置,用于利用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和时序校正量,计算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
一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用于对应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已经由基站加密码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产生关于所选基站的相关数据,并且检测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并把该时间差作为时序校正量提供给时序校正器装置;以及
一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用于把由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所产生相关数据解调为包括关于所选基站的信息的逻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包括:
三个或更多的相关器,在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不同比较器起始时间被设置给该三个或更多的相关器,每个相关器与其比较起始时间同步地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输出相关数据和相关强度;
一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用于执行从相关器提供的相关强度之间的比较,选择一个具有最大相关强度的相关器,并输出表示所选相关器的选择信号,并且输出表示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的时序位移数据;
一输出选择器装置,其被提供有来自相关器的相关数据,用于选择从由来自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的选择信号所指定的相关器提供的相关数据,并把所选相关数据输出到高位信道解调器装置;以及
一累计器装置,用于累计从相关强度比较器装置提供的时序位移数据,并把所累计的时序位移作为时序校正量提供给时序校正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中的每个相关器由相关器组类型的相关器所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于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中的每个相关器由匹配滤波器类型的相关器所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时序校正器装置由一加法器所实现,用于把来自具有时间窗的相关器装置的时序校正量加到已经由基站加密时序检测器装置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上。
8.一种根据CDMA(码分多址)的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方法,用于顺序接收由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所发送的高位信道,其特征在于:
检测包括在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中的帧边界标记,从而产生该移动无线通信终端附近的基站的延迟曲线;
在每次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结束时,检测当前所接收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用于执行当前所接收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并且计算时序校正量作为该时间差的累计值,从而利用该时序校正量校正已经根据一延迟曲线检测的下一个基站的加密时序,以及
下一个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是利用下一个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而执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位信道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根据已经在延迟曲线产生步骤中产生的延迟曲线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时序;
一在基站加密码检测步骤,根据已经在延迟曲线产生步骤中所检测的帧边界标记检测每个基站的加密码的类型;
一选择步骤,一个接一个地从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作为高位信道接收的目标;
一时序校正步骤,利用已经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和时序校正量计算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
一高位信道接收步骤,其中对应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附近的时间窗中的多个比较起始时间,获取所接收调制无线电波与已经在基站加密码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码之间的相关,从而产生关于所选基站的相关数据;
一时序校正计算步骤,当对于所选基站的高位信道接收步骤结束时,检测实际加密时序与所选基站的校正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作为高位信道接收步骤的结果,从而计算所选基站的实际加密时序与已经在基站加密时序检测步骤中所检测的所选基站的加密时序之间的时间差;
一高位信道解调步骤,在其中把在高位信道接收步骤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解调为包括关于所选基站的信息的逻辑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387598A JP3257522B2 (ja) | 1998-10-06 | 1998-10-06 | 移動通信端末機 |
JP283875/1998 | 1998-10-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0341A CN1250341A (zh) | 2000-04-12 |
CN1109471C true CN1109471C (zh) | 2003-05-21 |
Family
ID=1767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21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471C (zh) | 1998-10-06 | 1999-10-08 | 用于码分多址移动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41667B1 (zh) |
JP (1) | JP3257522B2 (zh) |
CN (1) | CN1109471C (zh) |
GB (1) | GB23442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30187B2 (ja) * | 1999-03-03 | 2007-06-13 |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 同期制御方法、受信機、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
US6807242B1 (en) * | 1999-10-07 | 2004-10-19 | Advantest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a correlation value corresponding to a frequency error, and a recording medium with a recorded correlation value calculation program |
JP3884896B2 (ja) * | 2000-04-06 | 2007-02-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品質取得装置および通信品質取得方法 |
JP3740953B2 (ja) * | 2000-06-13 | 2006-02-0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位置測定端末および無線位置測定システム |
JP2002084257A (ja) * | 2000-07-05 | 2002-03-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直交符号生成装置、スクランブル符号生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携帯無線端末 |
US20030099314A1 (en) * | 2001-11-28 | 2003-05-29 | Srikanth Gummadi | Boundary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correlations |
US7136436B2 (en) * | 2001-11-28 | 2006-11-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Boundary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correlations |
DE60337035D1 (de) | 2003-07-29 | 2011-06-16 | Fujitsu Ltd | Pilot-Multiplex-Verfahren und Sendeeinrichtung für einem OFDM-System |
GB2446192B (en) * | 2007-01-30 | 2009-03-18 | Motorola Inc |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
JP5156498B2 (ja) * | 2008-06-18 | 2013-03-0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JPWO2016194563A1 (ja) | 2015-06-02 | 2018-03-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メディア処理装置、メディア処理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
JP7472437B2 (ja) * | 2019-06-12 | 2024-04-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1016A (en) * | 1993-05-21 | 2000-12-12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Broadcast channel seizure with allocated single traffic channel per occupied cell in a cellular system |
CN1163009C (zh) * | 1994-02-09 | 2004-08-18 |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JP2986388B2 (ja) * | 1995-10-19 | 1999-12-06 |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とまり木チャネル設定方法 |
US6011787A (en) * | 1996-03-21 | 2000-01-04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cheme with effective use of sector configuration |
JP3361694B2 (ja) * | 1996-06-07 | 2003-0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イロットチャネル送信およびセル選択方法、移動局 |
JP3406167B2 (ja) | 1996-12-25 | 2003-05-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同期装置 |
US6144650A (en) * | 1997-09-25 | 2000-11-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870534B1 (ja) * | 1998-01-14 | 1999-03-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マッチドフィルタおよびcdma受信機 |
US6208632B1 (en) * | 1998-01-29 | 2001-03-27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DMA channel estimation |
JP3028800B2 (ja) * | 1998-05-01 | 2000-04-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セルラシステム及びcdma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拡散符号検出方法 |
-
1998
- 1998-10-06 JP JP28387598A patent/JP32575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10-01 GB GB9923295A patent/GB2344259B/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10-04 US US09/411,233 patent/US674166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0-08 CN CN99121617A patent/CN11094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9923295D0 (en) | 1999-12-08 |
CN1250341A (zh) | 2000-04-12 |
JP3257522B2 (ja) | 2002-02-18 |
JP2000115060A (ja) | 2000-04-21 |
US6741667B1 (en) | 2004-05-25 |
GB2344259A (en) | 2000-05-31 |
GB2344259B (en) | 2003-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471C (zh) | 用于码分多址移动终端的高位信道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53377C (zh) | 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接收装置和移动无线终端装置 | |
US7760690B2 (en) | High-speed cell search system for CDMA | |
CN1160888C (zh) | 同时多代码序列产生器和采用其的码分多址无线接收机 | |
JP3394530B2 (ja) | セルサーチ装置およびセルサーチ方法 | |
CN1230988C (zh) | 采用特定码调制的信号接收机的相关和解调电路 | |
CN1476192A (zh) | 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移动站对基站发送的识别码解码的方法 | |
CN1659795A (zh) | 用于改进小区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05773C (zh) | 校正频率偏移的方法和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 | |
CN1345138A (zh) | 获得时隙定时和频率偏移校正的方法及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1056140A (zh) | 用于同步的前置码 | |
CN1221100C (zh) | 前同步码搜索设备和方法 | |
CN1901715A (zh) |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 | |
CN1138368C (zh) | 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中搜索伪噪声序列相位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44241C (zh) | 在移动电信网中优化小区搜索的方法 | |
CN1551668A (zh) | 码分多址系统中客户端设备搜寻小区的弹性化交联运算 | |
CN165248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小区搜索方法及其程序 | |
CN105187151B (zh) | 一种wcdma系统下行扰码序列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 |
CN1196289C (zh) | 用于使接收机与发射机同步的方法 | |
CN1531366A (zh) | Wcdma系统中的小区搜索方法和设备 | |
CN1538630A (zh) | 估测封包数据通道上干扰与噪声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595861A (zh)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同步方法和装置 | |
CN1653712A (zh) | 处理cdma搜索器中的导频和非导频信道 | |
CN1307756A (zh) | 存储和读取不同码片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 |
CN1797992A (zh) | 一种用于搜索广播中同步位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EC ELECTRONICS TAIWAN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PPON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30704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704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1 Termination date: 2009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