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8610A -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18610A CN110918610A CN201911249908.5A CN201911249908A CN110918610A CN 110918610 A CN110918610 A CN 110918610A CN 201911249908 A CN201911249908 A CN 201911249908A CN 110918610 A CN110918610 A CN 1109186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aeration
- generator set
- gas
- hot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4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evapo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ng on gaseous fuels; Plants including such engines
- F02B43/10—Engines or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other specific gases, e.g. acetylene, oxyhydroge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2—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2260/00—Recuperating heat from exhaust gases of combustion engines and heat from cooling circu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将生物干化仓内经干化的垃圾装入裂解气化炉裂解气化,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将冷却水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内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而得到热水,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内和高温烟气换热后得到热水;将热水输送至生物干化仓的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和/或第二换热器内,热水在第二换热器内和曝气用的气体进行换热,经加热后气体进入生物干化仓曝气,热水冷却后重新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这既实现了高温烟气和缸套冷却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又利用回收余热实现干化和提高曝气温度,缩短干化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的生物干化、裂解气化及可燃气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活垃圾主要采用裂解气化处置方法,但是在裂解气化之前未对垃圾进行前置处理,垃圾含水率较高且很难控制,这会极大影响到裂解气化的效率和产气的稳定性和品质。而且在裂解气化过程中,垃圾含水率过高会导致裂解气化过程的温度很难控制,容易产生大量的焦油和污染物。即使有对垃圾进行垃圾生物干化的前置处理,现有的生物干化技术大多采用曝气系统对生物干化仓内部进行曝气,气源主要来自外部的新风,外部的新风温度较低会导致干化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冬天的干化周期延长,不利于工程上的应用,虽然部分情况下会向生物干化仓内添加生物菌落来予以弥补周期延长的不足,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经济成本。
另一方面,目前可燃气发电机组产生的烟气余热一般采用换热的方式得到热水,而发电机组本身的缸套冷却水热量则是直接通过外部换热再采用换热器将热量散掉,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组余热未能充分利用以及向生物干化仓进行曝气的气源温度较低,干化时间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裂解气化步骤,将生物干化仓内经干化的垃圾装入裂解气化炉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可燃气和炉渣;
可燃气发电步骤,将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
换热步骤,将冷却水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内和发电机组进行换热,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内和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冷却水换热升温后得到热水;
干化曝气步骤,将得到的热水输送至生物干化仓底部的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和/或第二换热器内,热水在第二换热器内和曝气用的气体进行换热,经加热后气体进入生物干化仓进行曝气,热水经换热冷却后重新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换热步骤中,先将冷却水输送至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升温后的发电机组缸套出水再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内和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再次升温而得到热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发电机组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发电机组缸套的出水口一一对应地和两个第一换热器连通,以使冷却水先分别输送至两个发电机组缸套后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两个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也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换热步骤中,当不需要利用发电机组缸套出水的热能时,发电机组缸套出水进入冷却器冷却后再次流入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和冷却器之间循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换热步骤中,当不需要部分或者全部的高温烟气热量时,将发电机组产生的部分或者全部高温烟气外排,通过阀门控制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和外排高温烟气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干化曝气步骤中,得到的热水先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和加热泵加热后进入第二换热器,热水流经第二换热器被冷却后流出,新风先输送至第二换热器内被加热后再通过风机吹入生物干化仓底部的曝气管中,经曝气后的气体通过风门被排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干化曝气步骤中,当经曝气后的气体仍然符合预定温度和含氧量要求时,经曝气后通过风门排出的气体再次输送至第二换热器加热并通过风机吹入曝气管中。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干化曝气步骤中,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生物干化仓的曝气用气体温度,且在热水进入第二换热器的路径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截止阀联动,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曝气用气体温度过高时,控制所述截止阀调整进入第二换热器的热水流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干化曝气步骤中,通过气体分析仪分析经曝气后通过风门排出的气体的含氧量,当含量量高于预定值时,逐步减少进入生物干化仓和从生物干化仓排出的气体量,或者停止向生物干化仓曝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干化曝气步骤中,生物干化仓的地板加热模块数量为多个,得到的热水先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和加热泵加热之后再通过多个阀门分别控制进入生物干化仓的各个地板加热模块,热水流经各个地板加热模块被冷却后汇集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发电,然后将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和冷却水进行换热得到热水;另外,也可以将冷却水输送至发电机组缸套以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水升温从而也能获得热水;这样获得的热水一方面可以输送至生物干化仓底部的地板加热模块以对放置于仓底地板上的垃圾进行干化,另一方面热水可以和曝气用气体进行换热,以使气体加热后进入生物干化仓进行曝气,从而提高了曝气温度,有利于加速干化过程,缩短干化时间和周期;而热水经过换热而被冷却后成为冷却水再次和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和/或输送至发电机组缸套,实现循环利用。本发明既实现了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和缸套冷却水余热的回收,避免热能的浪费,又实现了对生物干化仓的干化加热和提高曝气温度,解决了干化时间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实现了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缩短了干化时间。具体地,所述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裂解气化步骤,将生物干化仓内经干化的垃圾装入裂解气化炉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可燃气和炉渣;
可燃气发电步骤,将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
换热步骤,将冷却水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内和发电机组进行换热,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内和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冷却水换热升温后得到热水;
干化曝气步骤,将得到的热水输送至生物干化仓底部的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和/或第二换热器内,热水在第二换热器内和曝气用的气体进行换热,经加热后气体进入生物干化仓进行曝气,热水经换热冷却后重新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
其中在裂解气化步骤之前,还需对垃圾进行分选。具体而言,首先在生物干化仓69内对待干化垃圾70进行干化,干化完成后,打开生物干化仓69的舱门71,并用装载机72将垃圾70送至智能分选系统88,将不可燃物和可燃物进行分离,其中分离出来的可燃物进一步装入裂解气化炉89进行裂解反应。进入裂解气化炉89的垃圾含水率优选在30%以下。垃圾经裂解气化后生成可燃气和炉渣,其中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在可燃气发电步骤中,发电机组为内燃机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数量根据具体的垃圾处理量和产气量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以2台发电机组为例进行说明。将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分别输送进入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发的电可以自用、上网或者用于其他用途。可燃气经过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利用发电后产生高温烟气尾气。
在换热步骤中,可以通过两种换热方式实现余热回收,获得热水。其一是将冷取水输入发电机组缸套,以使冷却水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而冷却水经换热后升温,从而获得热水,实现发电机组余热的回收。其二是将冷却水输入第一换热器内,同时将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也输入第一换热器内,以使冷却水和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冷却水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而升温,从而获得热水。
特别地,先将冷却水输送至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升温后的发电机组缸套出水再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内和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再次升温而得到热水。这样冷却水经过两次换热之后,可以获得温度更高的热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却水池32储存大量用于冷却的软化水且温度为65℃,并且设有软化水补水装置以向冷却水池32补充冷却水。相对应地,热水池10用于储存热水。冷却水池32中的冷却水通过水泵34分别输送至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缸套的冷却管路,其中水泵34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水压。在冷却水池32通往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缸套的主路径上设有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3,用于测量主路上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在冷取水池32通往发电机组45缸套的支路上设有温度压力测量装置40和截止阀41,温度压力测量装置40用于测量这一支路上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截止阀41用于调节支路的冷却水流量;相应地,在冷却水池32通往发电机组46缸套的支路上设有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5和截止阀36,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5用于测量这一支路上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截止阀36用于调节支路的冷却水流量。通过温度压力测量装置40、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5以及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3,可以获知进入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缸套冷却管路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数据,并更精确地控制和调节。冷却水分别进入发电机组45和发电机组46后缸套进行冷却后水温得到提升,此时水温会提升6-7℃,即此时发电机组45缸套出水温度和发电机组46缸套出水温度均大约为72℃。
由于发电机组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也相应的为两个,即分别为第一换热器51和第一换热器56。两个发电机组缸套的出水口一一对应地和两个第一换热器连通,以使冷却水先分别输送至两个发电机组缸套后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两个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也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具体而言,发电机组45缸套出水通过截止阀01和温度压力测量装置02进入第一换热器51,同时发电机组45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烟道47、电动三通阀门50以及烟道49后进入第一换热器51。高温烟气和发电机组45缸套冷却水出水在第一换热器51内进行换热,烟气被降温后排放至烟囱57,冷取水被进一步升温后变成热水流经温度压力测量装置03和截止阀04后进入热水主路。同样地,发电机组46缸套出水通过截止阀05和温度压力测量装置06进入第一换热器56,同时发电机组46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烟道42、电动三通阀门55以及烟道54后进入第一换热器56。高温烟气和发电机组46缸套冷却水出水在第一换热器56内进行换热,烟气被降温后排放至烟囱57,冷取水被进一步升温后变成热水流经温度压力测量装置07和截止阀08后进入热水主路。其中截止阀01和截止阀04主要用于调节相应支路的冷却水流量,冷却水经过和高温烟气换热后温度达到80℃。温度压力检测装置02和温度压力检测装置03用于分别检测进入和流出第一换热器51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以分别测量换热前后的水温和压力,为精确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温度压力检测装置06和温度压力检测装置07用于分别检测进入和流出第一换热器56的冷却水温度和压力,以分别测量换热前后的水温和压力,为精确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两条支路升温后的热水汇集至热水主路并流经温度压力测量装置09后最终进入热水池10,热水池中水温为80℃。
特别地,当不需要利用发电机组缸套出水的热能时,例如获得的热水温度足够高,或热能过剩的情况下,发电机组缸套出水进入冷却器冷却后再次流入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和冷却器之间循环,这样冷却水不会进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如图2所示,发电机组45缸套冷却管路还和冷却器43连通,冷却水进入发电机组45缸套,升温后的出水经截止阀44进入冷却器43并被冷却降温至65℃再经截止阀42重新进入发电机组45缸套,形成循环冷路径。同样地,发电机组46缸套冷却管路还和冷却器37连通,冷却水进入发电机组46缸套,升温后的出水经截止阀39进入冷却器37并被冷却降温至65℃再经截止阀38重新进入发电机组46缸套,形成循环冷路径。在线路切换过程中,自截止阀41过来的冷却水应及时补充进发电机组45内,待冷却器43循环冷却运行稳定后再关闭截止阀41;同理,自截止阀36过来的冷却水应及时补充进发电机组46内,待冷却器37循环冷却运行稳定后再关闭截止阀36,确保两个发电机组的缸套冷却稳定运行。
同理,当不需要部分或者全部高温烟气热量时,例如热水温度不够高,或者热能过剩的情况下,将发电机组产生的部分或者全部高温烟气外排,通过阀门控制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和外排高温烟气的流量。如图2所示,发电机组45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烟道47和电动三通阀门50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高温烟气通过烟道49可以进入第一换热器51和冷却水进行换热,换热之后的烟气其温度优选为120℃以上并进入烟囱57排放。另一条支路高温烟气可以直接通过烟道48排到烟囱57,此时进入烟囱57的温度一般为500-550℃。烟道48其实相当于对第一换热器51形成短路,电动三通阀50可以根据需求切换烟气的排放线路。例如,高温烟气可以全部进入第一换热器51,或者全部排放至烟囱57,也可以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51,部分排放至烟囱57。同样地,发电机组46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烟道52和电动三通阀门55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高温烟气通过烟道54可以进入第一换热器56和冷却水进行换热,另一条支路高温烟气可以直接通过烟道53排到烟囱57。电动三通阀55可以根据需求切换烟气的排放线路。例如,高温烟气可以全部进入第一换热器56,或者全部排放至烟囱57,也可以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56,部分排放至烟囱57。
至此,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热水池10中可得到大量的80℃软化热水,热水可为后续干化曝气步骤提供稳定热源。
在干化曝气步骤中,每个生物干化仓69均具有地板加热模块和曝气系统73。热水池10中的热水可以起到两个作用,其一是为生物干化仓69的地板加热模块提供热源,实现干化过程;其二是为生物干化仓69的曝气系统73提供热源,实现曝气。
如图3所示,热水池10通向生物干化仓69的进水主路上设有温度测量装置11,在冷却水从生物干化仓69回流至热水池10的回水主路上设有温度测量装置91。在利用热水对生物干化仓69进行曝气加热的管路中,热水池10中的热水先依次通过蝶阀12、过滤装置13、加热泵14、止回阀15、蝶阀16,以有效调节控制加热泵14,从而控制热水流量;热水接着流经截止阀17、过滤装置18、止回阀19后进入第二换热器20。而曝气用新风气体经过风门58进入第二换热器20,气体和热水在第二换热器20内进行换热,气体温度升高后通过风机61吹入生物干化仓69的曝气管中。热水则被降温并经过蝶阀21进入回水管道,最终回流至冷水池32。在第二换热器20和风机61之间设有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换热升温后进入曝气管的气体温度。在生物干化仓69内经曝气降温后的气体依次经风门62和风门68排出,在风门62和风门68之间设有温度测量装置67以测量曝气降温后的气体温度。
特别地,当经曝气后的气体仍然符合预定温度和含氧量要求时,经曝气后通过风门排出的气体再次输送至第二换热器加热并通过风机吹入曝气管中。如图4所示,风门59设置于风门58和第二换热器20之间,在风门68和温度测量装置67之间设置旁路连通于风门59。经曝气后的气体如果温度仍然较高,含氧量也较高,那么经过曝气后的气体从生物干化仓69排出之后通过风门59再次输送至第二换热器20加热后通过风机61吹入生物干化仓69的曝气管中,实现再次循环利用。风门68和风门59均与温度测量装置67联动。温度测量装置67与风门62之间设置有检测口,检测口通过球阀63与一气体分析仪66相连,且气体分析仪66的信号与风门62相连,气体分析仪66的气路路径上还设有球阀64和压力测量装置65。
在控制过程中,根据温度测量装置67的测量结果判别和控制风门68、风门58和风门59。当风门68和风门58关闭,而风门59开启时,则曝气后气体可以全部循环再次进入曝气系统73的曝气管进行循环曝气,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经曝气后气体中的热量含氧量。气体分析仪66主要分析经曝气后排出生物干化仓69的气体中的含氧量以判别整个生物干化仓的活跃性。当气体中的含氧量始终保持一个较高量时,则说明生物干化仓69内的菌种活跃性已经降低,可控制阀门62和风机61以逐步减少或关闭曝气系统73。温度测量装置60和截止阀17联动,温度测量装置60主要是测量进入生物干化仓69的气体温度,通过测量数据与实际设计数据的差别联动调整截止阀17,,以逐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20进行换热的热水量。
在利用热水对生物干化仓69的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干化的管路中,热水池10中的热水依次经过蝶阀22、过滤装置23、加热泵24、止回阀25、蝶阀26可以有效控制和调节加热泵24,从而控制进入生物干化仓69对地板加热模块的进水流量;热水接着再经截止阀27、过滤装置28、止回阀29进入生物干化仓69的各个地板加热进水模块。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生物干化仓69具有6个单独的地板加热模块,将整个生物干化仓69的地板均分成6个单独的加热区域。进入生物干化仓69的热水分成6条支路一一对应进入每个地板加热模块的加热管道74,各个支路进水路径上均设有一个控制流量的球阀,分别为球阀75、球阀76、球阀77、球阀78、球阀79、球阀80。各个支路出水路径上均设有一个控制流量的球阀,分别为球阀81、球阀82、球阀83、球阀84、球阀85、球阀86。所有加热管道74的出水又汇集后经蝶阀30进入回水主路,并最后流入冷却水池32。将温度测量装置91与温度测量装置11的数据对比,当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温差小于5℃时,则此时生物干化仓69内的垃圾70的干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可进行出料。
在生物干化仓69内的待干化垃圾70中有部分渗滤液经曝气系统73的管道流入排水沟90,排水沟90底部设有排水管道与液封池87相连。此外曝气系统73的曝气管末端也和液封池87相连,液封池87内部被分为至少两个隔开的区域,液封池87其中一侧区域始终保持一定液面高度以保证整个曝气系统73的压力,而液封池87另一侧区域内则通过抽水泵定时将多余的渗滤液排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裂解气化可燃气发电机组的缸套冷却水与烟气余热进行垃圾生物干化曝气的循环利用方法,实现垃圾的生物干化、裂解气化、可燃气发电,并利用发电机组缸套冷却水与烟气余热为生物加热干化过程和自循环供气曝气过程提供热源,而且通过对生物干化曝气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的检测和控制,达到很好的生物干化效果,实现垃圾的发电利用及热能自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热电联产效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冷却水池32中的冷却软化水作为发电机组本身的缸套冷却水使用,使冷却水温度从65℃上升到72℃;而通过高温烟气和冷却水之间的换热又进一步使得冷却水从72℃加热至80℃,发电机组的余热利用效率更高。由于设置了冷却水池32,当冷却水不需要再经发电机组缸套换热升温时,冷却水池32可以及时补充软化水进入发电机组缸套进行冷却,确保整个发电机组缸套冷却系统正常使用;
2、充分高效利用发电机组余热,获得80℃热水并储存至热水池10,以供生物干化曝气过程使用。本实施例中既可以输入新鲜空气曝气,也可以对已经曝气排出的气体进行循环曝气;可以对曝气用气体进行加热,也可以对生物干化仓69的地板加热模块加热,且每个生物干化仓69设置了6个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分区加热,能更好的控制整个生物干化的过程,提高能源利用率,生物干化周期快;
3、整个生物干化曝气过程中设置了空气分析仪66,以及多个温度压力测量装置进行压力和温度的多项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的对比实现整个生物干化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4、快速的生物干化进程使得垃圾含水率降低,干化后的垃圾本身更有利于高温裂解气化反应,使得整个垃圾裂解气化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垃圾裂解气化处理量大、产气稳定性好、可燃气质量好,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裂解气化步骤,将生物干化仓内经干化的垃圾装入裂解气化炉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可燃气和炉渣;
可燃气发电步骤,将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气输送至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
换热步骤,将冷却水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内和发电机组进行换热,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内和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冷却水换热升温后得到热水;
干化曝气步骤,将得到的热水输送至生物干化仓底部的地板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和/或第二换热器内,热水在第二换热器内和曝气用的气体进行换热,经加热后气体进入生物干化仓进行曝气,热水经换热冷却后重新输入发电机组缸套和/或第一换热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热步骤中,先将冷却水输送至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升温后的发电机组缸套出水再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内和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再次升温而得到热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电机组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发电机组缸套的出水口一一对应地和两个第一换热器连通,以使冷却水先分别输送至两个发电机组缸套后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两个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也分别一一对应进入两个第一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热步骤中,当不需要利用发电机组缸套出水的热能时,发电机组缸套出水进入冷却器冷却后再次流入发电机组缸套进行换热,以使冷却水在发电机组缸套和冷却器之间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热步骤中,当不需要部分或者全部的高温烟气热量时,将发电机组产生的部分或者全部高温烟气外排,通过阀门控制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和外排高温烟气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化曝气步骤中,得到的热水先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和加热泵加热后进入第二换热器,热水流经第二换热器被冷却后流出,新风先输送至第二换热器内被加热后再通过风机吹入生物干化仓底部的曝气管中,经曝气后的气体通过风门被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化曝气步骤中,当经曝气后的气体仍然符合预定温度和含氧量要求时,经曝气后通过风门排出的气体再次输送至第二换热器加热并通过风机吹入曝气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化曝气步骤中,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生物干化仓的曝气用气体温度,且在热水进入第二换热器的路径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截止阀联动,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曝气用气体温度过高时,控制所述截止阀调整进入第二换热器的热水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化曝气步骤中,通过气体分析仪分析经曝气后通过风门排出的气体的含氧量,当含量量高于预定值时,逐步减少进入生物干化仓和从生物干化仓排出的气体量,或者停止向生物干化仓曝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化曝气步骤中,生物干化仓的地板加热模块数量为多个,得到的热水先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和加热泵加热之后再通过多个阀门分别控制进入生物干化仓的各个地板加热模块,热水流经各个地板加热模块被冷却后汇集流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49908.5A CN110918610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49908.5A CN110918610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18610A true CN110918610A (zh) | 2020-03-27 |
CN110918610B CN110918610B (zh) | 2021-05-04 |
Family
ID=6985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49908.5A Active CN110918610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18610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68989A1 (en) * | 2001-12-03 | 2004-04-15 | Kenji Wantanabe | Exhaust heat recovery system |
CN1869553A (zh) * | 2006-06-23 | 2006-11-29 | 东南大学 | 太阳能-燃气机热泵加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201569268U (zh) * | 2009-10-28 | 2010-09-01 | 山东华义玉米科技有限公司 | 热能利用装置 |
CN201666196U (zh) * | 2010-04-22 | 2010-12-08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柴油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
CN102745877A (zh) * | 2012-06-06 | 2012-10-24 | 石文政 | 一种利用风机余热干化污泥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202902797U (zh) * | 2012-09-17 | 2013-04-24 | 上海新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电联产热风干燥系统 |
JP5734001B2 (ja) * | 2011-02-02 | 2015-06-10 | 株式会社チサキ | 下水汚泥の乾燥ガス化装置 |
CN106363006A (zh) * | 2016-08-25 | 2017-02-01 | 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抑制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时产生恶臭的方法 |
CN107008735A (zh) * | 2017-05-19 | 2017-08-04 | 贵州欧瑞信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工艺 |
JP2018034099A (ja) * | 2016-08-30 | 2018-03-08 |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 有機汚泥類乾燥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製造方法 |
CN109201706A (zh) * | 2018-10-09 | 2019-01-15 | 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N109385287A (zh) * | 2018-11-22 | 2019-02-26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生物干化和自清洁热解技术的有机垃圾全组分资源化处理工艺 |
CN208898735U (zh) * | 2018-08-06 | 2019-05-24 | 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复合热干化系统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11249908.5A patent/CN1109186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68989A1 (en) * | 2001-12-03 | 2004-04-15 | Kenji Wantanabe | Exhaust heat recovery system |
CN1869553A (zh) * | 2006-06-23 | 2006-11-29 | 东南大学 | 太阳能-燃气机热泵加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201569268U (zh) * | 2009-10-28 | 2010-09-01 | 山东华义玉米科技有限公司 | 热能利用装置 |
CN201666196U (zh) * | 2010-04-22 | 2010-12-08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柴油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
JP5734001B2 (ja) * | 2011-02-02 | 2015-06-10 | 株式会社チサキ | 下水汚泥の乾燥ガス化装置 |
CN102745877A (zh) * | 2012-06-06 | 2012-10-24 | 石文政 | 一种利用风机余热干化污泥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202902797U (zh) * | 2012-09-17 | 2013-04-24 | 上海新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电联产热风干燥系统 |
CN106363006A (zh) * | 2016-08-25 | 2017-02-01 | 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抑制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时产生恶臭的方法 |
JP2018034099A (ja) * | 2016-08-30 | 2018-03-08 |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 有機汚泥類乾燥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製造方法 |
CN107008735A (zh) * | 2017-05-19 | 2017-08-04 | 贵州欧瑞信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工艺 |
CN208898735U (zh) * | 2018-08-06 | 2019-05-24 | 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复合热干化系统 |
CN109201706A (zh) * | 2018-10-09 | 2019-01-15 | 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N109385287A (zh) * | 2018-11-22 | 2019-02-26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生物干化和自清洁热解技术的有机垃圾全组分资源化处理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18610B (zh)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13598B (zh)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在线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 |
CN105005275B (zh) | 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0895097B (zh) | 利用裂解可燃气燃烧或发电机组余热控制烘干垃圾的方法 | |
CN110918610B (zh) | 循环利用裂解可燃气发电余热进行生物干化曝气的方法 | |
CN204901785U (zh) |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 | |
CN101476770B (zh) | 一种连续供水热水炉 | |
CN107355790B (zh) | 多炉体生物质固体废物气化炉并联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11739522U (zh) | 一种太阳能熔盐储能的污泥煤泥干燥装置 | |
CN201983281U (zh) | 卧式燃煤锅炉节能型排烟烟道 | |
CN108644782B (zh) | 一种小型垃圾焚烧的结构及其方法 | |
CN211977290U (zh) | 模块化拼装太阳能微动热水系统 | |
CN210740416U (zh) | 双向流全混介质再循环垃圾热解炉 | |
CN215951424U (zh) |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的耦合系统 | |
CN105420084B (zh) | 太阳能耦合生物发酵及鸡舍供温水系统 | |
CN204648192U (zh) | 一种温差进水余热循环锅炉 | |
CN201476605U (zh) | 提高烧结机余热发电烟气温度及烟气量的控制装置 | |
CN201228964Y (zh) | 一种分选式冷渣机 | |
CN205188222U (zh) | 一种生物质、污泥气化火电锅炉 | |
CN110686417A (zh) | 一种多能互补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20453670U (zh) | 垃圾燃烧用恒温发酵装置 | |
CN212792368U (zh) | 一种利用空气能太阳能供热的餐厨垃圾发酵仓 | |
CN104006389A (zh) | 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方法及系统 | |
CN116293694A (zh) | 垃圾卸料大厅垃圾仓加热系统 | |
CN104099134B (zh) | 一种干馏气化装置及煤粉快速干馏方法 | |
CN212511058U (zh)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