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703A - 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92703A CN110892703A CN201880045616.7A CN201880045616A CN110892703A CN 110892703 A CN110892703 A CN 110892703A CN 201880045616 A CN201880045616 A CN 201880045616A CN 110892703 A CN110892703 A CN 110892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optical axis
- shield plate
- axis direction
- imag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具有:拍摄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第一基板,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第二基板,用于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以及透镜镜筒,用于保持透镜,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基板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由此,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配置为与光轴水平的结构相比,能够构成为缩短了光轴方向的长度的比较小型的拍摄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拍摄装置等。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采用将保持透镜的透镜镜筒和搭载有拍摄元件的基板容纳于壳体的拍摄装置,但是近年来,对于装置的小型化的要求变高。在这样的拍摄装置中,由于伴随着小型化而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面积变小等,因此,有时采用提高搭载拍摄元件的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的集成率或者将搭载拍摄元件的基板和搭载电子部件的基板形成为不同的基板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拍摄装置,其为在搭载拍摄元件的面的背面安装有电路芯片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拍摄装置,其具有设置有拍摄元件的第一基板、安装有电子部件等的第二基板以及第三基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9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44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近年来正在普及的车载照相机中供搭载的空间受限,因此,与以往相比,对于小型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另外,在除了车载照相机以外的拍摄装置中,也同样地存在对小型化的要求。针对这些对小型化的要求,如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结构存在无法充分地应对的情况。另外,在小型的拍摄装置中,小的部件的组装并不容易,需求组装容易的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对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等加了括号来进行标记,但本发明的各结构构件不限定于这些标记的结构构件,而应宽泛地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技术上能够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拍摄装置,
具有:
拍摄部(511),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51),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52),用于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以及
透镜镜筒(1),用于保持透镜,
所述第二基板(52)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基板(51)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中,由于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因此,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平行地配置的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减小)厚度方向(光轴方向)的长度。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基板(51)与光轴垂直地配置,
所述第二基板(52)相对于光轴以具有45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例如,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因此,能够在第一基板的光轴方向后方配置连结第一基板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等的结构。即,能够成为提高设计自由度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拍摄装置还具有屏蔽板(6),所述屏蔽版由金属形成,以包围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通过屏蔽板抑制电磁噪音等从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向外部释放。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二基板(52)具有突起部(521a、521b),
所述屏蔽板(6)具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部(61a、61b)。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通过突起部与嵌合部嵌合来固定第二基板与屏蔽板的位置。由此,与以往那样使用粘接剂的结构相比,能够成为容易组装也容易进行组装后的修理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具有第一施力部(62或63),所述第一施力部(62或63)对所述第二基板向规定的方向施力。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形成利用第一施力部一边对第二基板向规定方向施力一边对其进行固定的结构,由此,成为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施力部是形成于所述屏蔽板的板簧。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具有第二施力部(63或62),所述第二施力部(63或62)对所述第二基板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力。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第二基板一边被向两个方向施力一边被固定,由此,能够成为进一步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二施力部是形成于所述屏蔽板的板簧(62、63)。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进一步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施力部(62或63)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成为进一步提高屏蔽板对电磁噪音的遮蔽效果的结构。另外,能够强化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接地电位,成为更抗噪音的电路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连接器(512),所述连接器(512)向光轴方向后方突出,并与其他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以在光轴方向的俯视时不与所述连接器重叠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第二基板与连接器的位置成为相互不干扰的位置,容易进一步减小拍摄装置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拍摄装置,
具有:
拍摄部(511),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51),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52),用于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以及
透镜镜筒(1),用于保持透镜,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连接器(512),所述连接器向光轴方向后方突出,并与其他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以在光轴方向的俯视时不与所述连接器重叠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第二基板与连接器的位置成为相互不干扰的位置,容易减小拍摄装置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
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拍摄装置,
具有:
拍摄部(511),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51),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52),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并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
透镜镜筒(1),用于保持透镜;
屏蔽板(6),由金属形成,以包围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式配置;以及
壳体(3、7),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透镜镜筒、以及所述屏蔽板,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部(521a、521b),
所述屏蔽板具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部(61a、61b),
在所述突起部(521a、521b)与所述嵌合部(61a、61b)嵌合时,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嵌合部突出的长度长于所述屏蔽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即使成为屏蔽板最大限度地向外侧扩展而与壳体接触的状态,突起部与嵌合部的连结状态也不被解除。由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第二基板从屏蔽板脱落。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能够从开口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开口方向的端部具有向外侧折弯的折弯部(64a、64b)。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通过形成具有折弯部的结构,能够成为容易从屏蔽板的开放方向插入第二基板的结构,从而能够成为容易组装的结构。另外,由于折弯部向外侧折弯,因此,成为屏蔽板的一部分即折弯部接近壳体的结构,能够抑制屏蔽板的开放方向的端部过度地向外侧扩展,从而能够抑制第二基板脱落。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配置在比所述前壳体靠光轴方向后方,
所述屏蔽板的开口方向的端部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面上与所述前壳体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在屏蔽板的开口方向的端部向外侧扩展时,成为该端部容易接触前壳体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基板的脱落。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缘部具有钝角而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相对于第二基板产生朝向屏蔽板的内侧的应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二基板从屏蔽板脱落。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缘部具有95度以上的角度而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形成为在第二基板与屏蔽板之间容易产生一定以上的应力的结构,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二基板从屏蔽板脱落。更优选地,所述突起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缘部具有105度以上的角度而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在能够看到柔性基板53的位置处的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在能够看到板簧部63的位置处的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从后侧观察在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使后壳体7、屏蔽板6、以及第二基板52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从后侧观察在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中使后壳体7、屏蔽板6、以及第二基板52连结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中的图11的C-C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拍摄装置中的图11的C-C位置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特征之一在于: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不平行,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于:构成为第二基板不容易从以包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方式配置的屏蔽板脱落。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透镜的中心位置即向拍摄元件入射的光的中心位置称为“光轴”。将相对于透镜位于与拍摄元件相反的一侧的拍摄对象称为“被拍摄体”。将相对于拍摄元件被拍摄体所在的方向称为“前侧”或“光轴方向前方”,将相对于被拍摄体拍摄元件所在的方向称为“后侧”或“光轴方向后方”。
基于以下的结构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不能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此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构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有时省略对其的说明。
1.实施方式1
2.实施方式2
3.实施方式3
4.补充事项
<1.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拍摄装置的外观图,图1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3和图4是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4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5和图6是拍摄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在能够看到柔性基板53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图6是在能够看到板簧部63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图7是从后侧观察使后壳体7、屏蔽板6、以及第二基板52连结的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透镜镜筒1、防水密封件2、前壳体3、防水密封件4、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屏蔽板6、以及后壳体7。
<前壳体3>
前壳体3是与后壳体7一起形成拍摄装置的框体(壳体)的构件,由树脂或者金属等形成。前壳体3在光轴方向前方具有以光轴为中心的开口部,光轴方向后方以能够与后壳体7连结的方式开放,并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周面以覆盖光轴。通过将前壳体3和后壳体7连结,从而形成容纳透镜镜筒1、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内部空间。如图1所示,由透镜镜筒1保持的透镜1a位于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前方的开口部。
<后壳体7>
如上所述,后壳体7通过与前壳体3连结,形成容纳透镜镜筒1、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空间。后壳体7具有沿着屏蔽板6的形状,在光轴方向后方具有相对于光轴大致垂直的面,并且具有从该面朝向光轴方向前方以覆盖光轴的方式突出的大致矩形状的周面。另外,后壳体7从该面朝向光轴方向后方沿着屏蔽板6的形状突出。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是与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大致相同的形状,在组装状态下,通过连结螺钉85、86而连结。在后壳体7与前壳体3之间配置有防止密封件4。后壳体7在光轴方向后方具有用于将第一基板51的连接器512与外部设备连结的连接器部74。
如图7所示,后壳体7具有向光轴方向后方延伸的基板引导部71、72。在基板引导部71、72之间形成有比第二基板52的厚度稍厚的槽。基板引导部71在光轴方向前方且在插入第二基板52的一侧的角部具有切口,由此,第二基板52容易插入于基板引导部71与72之间。在组装状态下,在该基板引导部71与72之间配置有第二基板52。另外,后壳体7具有向光轴方向后方延伸的突出部73。在组装状态下,由突出部73和屏蔽板6的板簧部63来保持第二基板52。
<透镜镜筒1>
透镜镜筒1是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构件,用于保持包括透镜1a在内的一个以上的光学构件。在被透镜镜筒1保持的光学构件中,除了透镜1a以外,还包括透镜、间隔件、口径板、以及光学滤光片等。包括透镜1a的透镜由玻璃或塑料等的具有透过性的材料形成,使来自光轴方向前方的光一边折射一边向光轴方向后方透过。间隔件是在光轴方向具有适当的厚度的板状且圆环状的构件,用于调整各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位置。间隔件在包括光轴的中心部具有开口部。口径板决定通过的光的最外位置。光学滤光片抑制或遮蔽规定波长的光。光学滤光片包括例如抑制通过的红外线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这些光学构件的数量能够任意地变更。
<防水密封件2>
防水密封件2是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形成的圆环状的构件,通过配置在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之间,起到使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无间隙地连结的作用。防水密封件2为沿前壳体3的开口部的外缘的位置的圆环状。
<防水密封件4>
防水密封件4是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形成的矩形状的构件,通过配置在前壳体3与后壳体7之间,起到使前壳体3与后壳体7无间隙地连结的作用。防水密封件4形成为沿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以及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的矩形状。
此外,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的开放部分、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的开放部分、以及防水密封件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状,也可以是圆状,还可以是多边形状等。
<第一基板51>
第一基板51是搭载有拍摄元件511的刚性基板。在第一基板51上也可以搭载有拍摄元件511以外的电子部件。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的面上搭载有连接器512。由于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上搭载有拍摄元件511,因此,第一基板51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配置,以使在拍摄时对拍摄元件511照射光。如图5所示,在第一基板51上连接有柔性基板53,第一基板51经由该柔性基板53与第二基板52电连接。由拍摄元件511所获取的电信号在通过搭载于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的电子部件实施特定的电处理或信号处理后,作为图像数据从连接器512经由后壳体7的连接器部74向拍摄装置的外部输出。第一基板51由连结螺钉81、82与前壳体3连结而被固定位置。
拍摄元件511是将照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例如C-MOS传感器、CCD等,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拍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拍摄元件511以外的需要拍摄功能的拍摄部。拍摄元件是本发明的“拍摄部”的一例。
<第二基板52>
第二基板52是搭载有电子部件的刚性基板。第二基板52在光轴上水平且沿着与第一基板51垂直的方向延伸地配置。通过这样地配置第二基板52,能够使第二基板52不与连接器512以及连接器部74干扰地配置。另外,与将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双方均与光轴垂直地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成为缩短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的结构。
第二基板52具有相对于光轴朝向外侧且从外缘部突出的突起部521a、521b。这些突起部521a、521b以在组装状态下插入分别形成于屏蔽板6的嵌合部61a、61b的方式,形成于与嵌合部61a、61b相对的位置。另外,第二基板52受到从屏蔽板6的板簧部62向光轴方向前方的作用力,并受到从板簧部63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作用力。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通过从板簧部62受到的作用力,被向屏蔽板6的嵌合部61a、61b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缘部施力。另外,第二基板52通过从板簧部63受到的作用力,被向后壳体7的突出部73施力。这样,通过第二基板52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相对于屏蔽板6以及后壳体7被稳定地保持。
如图7所示,第二基板52以插入到形成于后壳体7的基板引导部71与72之间的方式配置。
<柔性基板53>
柔性基板(FPC)53是具有挠性的基板,将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电连接,能够相互进行信号的交换。
<屏蔽板6>
屏蔽板6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的板状的构件形成,在被组装的状态下,以覆盖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的方式配置。更具体而言,屏蔽板6具有分别向光轴方向前方开放的包围第一基板51的第一箱状部分和包围第二基板52的第二箱状部分。在组装时,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从光轴方向前方的开放部分插入而被组装。
如图3~图6所示,屏蔽板6具有嵌合部61a、61b、板簧部62、以及板簧部63。嵌合部61a、61b是配置在与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相对的位置的通孔。在组装状态下,突起部521a插入嵌合部61a,突起部521b插入嵌合部61b,突起部521a、521b向外侧突出。
板簧部62形成于屏蔽板6的光轴方向后方的面,如图5和图6所示,对第二基板52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端部向光轴方向前方施力。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插入屏蔽板6的嵌合部61a、61b,因此,突起部521a、521b利用光轴方向前方的端部被按压在嵌合部61a、61b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端部,从而稳定地被保持。
板簧部63在屏蔽板6中的用于包围第二基板52的第二箱状部分中形成于与板簧部62不同的面,如图6所示,在与由板簧部62的施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第二基板52施力。板簧部63与形成于第二基板52的接地电位的布线图案接触,由此,屏蔽板6的整体成为接地电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在像这样具有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的结构中,第二基板52相对于第一基板51大致垂直地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将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相互水平地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拍摄装置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特别地,通过将连接器部74与第二基板52以相互不干扰的方式配置,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拍摄装置的小型化。
在上述结构中,第二基板52并非一定需要相对于第一基板51垂直配置,只要配置成具有规定的角度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例如,若是连接器部74的长度短于第二基板52的一边的长度的结构,则通过将第二基板52配置为比垂直稍倾斜,能够使拍摄装置更有效地实现小型化。
特别优选地,第二基板52相对于第一基板51具有45度以下的角度而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重叠的区域,因此,能够容易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配置第一基板51的连接器512以及连接器部74等。即,能够成为提高设计自由度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由于构成为具有包围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而配置的屏蔽板6,因此,能够抑制电磁噪音等从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向外部释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第二基板52具有突起部521a、521b,屏蔽板6具有嵌合部61a、61b,构成为两者相互嵌合。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固定第二基板52和屏蔽板6的位置的结构。由此,与以往的使用粘接剂的结构相比,能够构成为容易组装、也容易进行在组装后再次解体而重新组装的修理处理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能够成为由屏蔽板6的板簧部62、63对第二基板52向规定方向施力而构成的结构,由此,能够成为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52的结构。此外,板簧部62、63即使仅有其中一方,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52的效果。
此外,板簧部62、63也可以是代替与屏蔽板6一体地形成的板簧的其他施力构件。但是,通过具有与屏蔽板6一体地形成的上述板簧部62、63的结构,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稳定地保持第二基板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由于板簧部63与第二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因此,能够成为进一步提高屏蔽板6对电磁噪音的遮蔽效果的结构。另外,能够强化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的接地电位,能够形成更抗噪音的电路结构。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二基板52相对于第一基板51垂直或者具有角度地配置,但也可以以不与第一基板51所具有的连接器512发生干扰的方式配置第二基板52。即,在光轴方向上俯视观察时,第二基板52以不与第一基板51的连接器512重叠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第二基板52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基板51水平地配置。
在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中,由于第二基板52与连接器512不相互干涉地配置,因此,能够成为容易减小拍摄装置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的结构。
<2.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8~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相比,屏蔽板6的形状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仅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和图9是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9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10是从后侧观察将后壳体7、屏蔽板6、以及第二基板52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从前侧观察拍摄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C-C位置处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屏蔽板6具有折弯部64a、64b,所述折弯部64a、64b是将包围第二基板52的第二箱状部分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端部朝向外侧折弯而成的。更具体而言,第二基板52能够从屏蔽板6的开放方向即光轴方向前方插入,在屏蔽板6中,与第二基板52的侧面相对的面的端部以相对于光轴朝向外侧扩展的方式折弯,该折弯的部分成为折弯部64a、64b。
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如上所述地构成为屏蔽板6具有折弯部64a、64b,能够成为容易从屏蔽板6的开放方向(例如,光轴方向前方)插入第二基板52的结构。另外,由于折弯部64a、64b向外侧折弯,因此,成为折弯部接近前壳体3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屏蔽板6的开放方向的端部过度地向外侧扩展,从而能够抑制第二基板52脱落。
如图12所示,在组装状态下,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插入屏蔽板6的嵌合部61a、61b。此时,构成为屏蔽板6的内侧(靠近光轴的一侧)的面P1与突起部521a的外侧(远离光轴的一侧)的面P2之间的距离(P1-P2)长于折弯部64a的外侧(远离光轴的一侧)的点P3与前壳体3的内侧(靠近光轴的一侧)的面P4的距离(P3-P4)。另外,突起部521b以及嵌合部61b也是同样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即使在折弯部64a、64b向外侧(远离光轴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扩展而与前壳体3接触的状态下,由于仅移动比P1-P2短的P3-P4的距离,因此,也能够成为突起部521a或521b与嵌合部61a、61b的连结状态不被解除的结构。由此,能够构成为防止第二基板52从屏蔽板6脱落。
此外,屏蔽板6并非一定需要具有折弯部64a、64b,也可以是屏蔽板6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端部的外侧的点与前壳体3的内侧的面P4的距离短于屏蔽板6的内侧的点P1与突起部521a的外侧的点P3的结构。即使为这样的结构,与上述同样地,也能够得到第二基板52不容易从屏蔽板6脱落的效果。
另外,屏蔽板6也可以具有在光轴方向前方的端部附近设置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向外部突出的突出部等,来缩短屏蔽板6与前壳体3之间的距离的结构。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缩窄屏蔽板6的端部扩展的范围,成为第二基板52不容易从屏蔽板6脱落的结构。
另外,在与光轴水平的面上,屏蔽板6的端部不是必须构成为与前壳体3重叠,也可以构成为屏蔽板6的端部与后壳体7重叠。即使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也能够成为抑制第二基板52从屏蔽板6脱落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成为屏蔽板6的开口方向的端部的折弯部64a、64b的端部为以成为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面上与前壳体3重叠的位置的方式从后侧朝向前侧突出的形状。由此,当折弯部64a、64b向外侧扩展时,由于端部成为容易与前壳体3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基板52的脱落。
<3.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相比,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的形状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仅对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不同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图13是图11的C-C位置处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相对于第二基板52的缘部具有钝角而突出。换言之,突起部521a以及521b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端部即与嵌合部61a、61b接触的部分具有倾斜。即,由第二基板52的缘部与突起部521a、521b形成的切口形状部分为锐角形状。
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屏蔽板6的端部附近产生朝向内侧(靠近光轴的方向)的应力。由此,屏蔽板6的嵌合部61a、61b与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的嵌合被解除,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二基板52脱落。
此外,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优选为相对于第二基板52的缘部具有95度以上的角度而突出的结构。换言之,优选地,突起部521a、521b形成为相对于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具有5度以上的角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在屏蔽板6与第二基板52之间容易产生一定以上的应力的结构,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二基板52从屏蔽板6脱落。
更优选地,构成为第二基板52的突起部521a、521b相对于第二基板52的缘部具有105度以上的角度而突出。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在屏蔽板6与第二基板52之间更容易产生一定以上的应力的结构,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二基板52从屏蔽板6脱落。
<4.补充事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在上述说明中,只是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应该宽泛地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范围。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板簧部62、63构成为对第二基板52向相互垂直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并非一定向相互垂直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即使构成为从不同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这两张刚性基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还具有追加的刚性基板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对于追加的基板而言,与第二基板52同样地相对于第一基板51具有规定的角度(例如,垂直)地配置,从而能够使拍摄装置进一步小型化。此外,即使追加的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51水平地配置,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作车载用的拍摄装置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透镜镜筒
1a:透镜
2:防水密封件
3:前壳体
4:防水密封件
51:第一基板
511:拍摄元件
512:连接器
52:第二基板
521a、521b:突起部
53:柔性基板
6:屏蔽板
7:后壳体
61a、61b:嵌合部
62、63:板簧部
64a、64b:折弯部
71、72:基板引导部
73:突出部
74:连接器部
81~86:连结螺钉
Claims (16)
1.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具有:
拍摄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用于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以及
透镜镜筒,用于保持透镜,
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基板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与光轴垂直地配置,
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光轴以具有45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装置还具有屏蔽板,所述屏蔽版由金属形成,以包围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式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部,
所述屏蔽板具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具有第一施力部,所述第一施力部对所述第二基板向规定的方向施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施力部是形成于所述屏蔽板的板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具有第二施力部,所述第二施力部对所述第二基板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施力部是形成于所述屏蔽板的板簧。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施力部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向光轴方向后方突出,并与其他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以在光轴方向上俯视时不与所述连接器重叠的方式配置。
11.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具有:
拍摄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用于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以及
透镜镜筒,用于保持透镜,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向光轴方向后方突出,并与其他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以在光轴方向上俯视时不与所述连接器重叠的方式配置。
12.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具有:
拍摄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用于搭载所述拍摄部;
第二基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并搭载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
透镜镜筒,用于保持透镜;
屏蔽板,由金属形成,以包围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式配置;以及
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透镜镜筒、以及所述屏蔽板,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部,
所述屏蔽板具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部,
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嵌合部嵌合时,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嵌合部突出的长度长于所述屏蔽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能够从开口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开口方向的端部具有朝向外侧折弯的折弯部。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配置在比所述前壳体靠光轴方向后方,
所述屏蔽板的开口方向的端部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面上与所述前壳体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缘部具有钝角而突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缘部具有95度以上的角度而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34973 | 2017-07-10 | ||
JP2017-134972 | 2017-07-10 | ||
JP2017-134973 | 2017-07-10 | ||
JP2017134972 | 2017-07-10 | ||
PCT/JP2018/025339 WO2019013068A1 (ja) | 2017-07-10 | 2018-07-04 | 撮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92703A true CN110892703A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500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5616.7A Pending CN110892703A (zh) | 2017-07-10 | 2018-07-04 | 拍摄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61472B2 (zh) |
CN (1) | CN110892703A (zh) |
WO (1) | WO201901306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2707A (zh) * | 2017-07-26 | 2020-03-17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009132A (ko) * | 2021-07-08 | 2023-01-1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57107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Sony Corp | カメラユニット |
JP6533572B2 (ja) * | 2015-04-24 | 2019-06-19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
2018
- 2018-07-04 JP JP2019529081A patent/JP71614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7-04 CN CN201880045616.7A patent/CN110892703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7-04 WO PCT/JP2018/025339 patent/WO201901306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2707A (zh) * | 2017-07-26 | 2020-03-17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 |
CN110892707B (zh) * | 2017-07-26 | 2021-10-26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013068A1 (ja) | 2020-05-07 |
WO2019013068A1 (ja) | 2019-01-17 |
JP7161472B2 (ja) | 2022-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9668C (zh) | 摄像单元和摄像装置 | |
TWI328712B (zh) | ||
JP7032103B2 (ja) | 撮像装置 | |
CN100394299C (zh) | 摄影装置 | |
CN111566556B (zh) | 摄像装置 | |
CN101877731B (zh) | 摄像装置及具有该摄像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JP5117967B2 (ja) | 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 |
US9436062B2 (en) | Camera body | |
JP7028589B2 (ja) | 撮像装置 | |
CN102804055A (zh) | 拍摄装置 | |
JP6793581B2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7124395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1097158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実装構造 | |
JP5821394B2 (ja) | 撮像装置 | |
CN110892703A (zh) | 拍摄装置 | |
CN110476409B (zh) | 拍摄装置 | |
JP2018164189A (ja) | 撮像装置 | |
KR100832635B1 (ko) | 멀티 카메라 모듈 | |
CN110178363A (zh) | 拍摄装置 | |
JP2013130797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6101312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15097323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8113065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5012327A (ja) |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 |
CN112753209A (zh) | 摄像模组中的承载结构及制造方法、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