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444A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73444A CN110873444A CN201811010476.8A CN201811010476A CN110873444A CN 110873444 A CN110873444 A CN 110873444A CN 201811010476 A CN201811010476 A CN 201811010476A CN 110873444 A CN110873444 A CN 1108734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human body
- air outlet
- air
- posi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387 respiratory rat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592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67 sleep st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属于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采用该实施例,获取室内物体摆放的位置信息后,根据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上存在的障碍,进而对空调器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而且,获取到人体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主要根据用户手动设定的温度、风量大小、风速大小、扫风方式来控制送风模式,无法实现空调器主动控制,用户长期在固定模式的空调器下工作和生活容易得空调病。
目前,有厂家推出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感知人体位置调节送风模式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在室内温度和人体接近或者室内温度比人体体表温度高的时候,无法判断到人体位置,存在检测盲区的问题。
如何能够使空调器实现智能送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获取室内物体摆放的位置信息后,根据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上存在的障碍,进而对空调器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而且,获取到人体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空调器启动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室内人员的个数、位置及室内固定家具的分布情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时,调节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和出风风量。当用户设置好出风模式时,如果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家具会影响人体的吹风体验,使得用户预设的出风模式和实际出风效果有偏差,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优化用户的预设模式,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室内物体的位置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建模。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对室内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优化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的控制。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朝向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躲避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躲避人体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实现出风避人的效果,并且降低系统功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
可选地,所述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的步骤,测量过程具体如下:射频信号源产生电信号,一部分能量输入混频器作为本振信号;另一部分能量经由发射天线以毫米波的方式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毫米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就会发生散射,散射回来的毫米波被接收天线截获形成回波信号;本振信号和回波信号输入混频器,混频器输出一个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所述中频信号包含了目标和雷达天线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所述中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拟/数字转化和信号处理,就可以获得前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单一雷达和扫描机构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所述单一雷达为调频连续波雷达。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利用附加的扫描机构驱动调频连续波雷达对室内空间进行扫描,室内的运动目标或者静止目标都可以通过雷达的回波所呈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多雷达的多发射多接收模式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
可选地,采用两个ULA线阵组成MIMO系统,其中,发射天线个数为M,接收天线数目为N,所述发射天线均分为两组分散在接收天线周围。发射天线位置标记为发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0.5λ,接收天线的位置标志为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为λ,通过这种线性的配置,相当于产生了M×N个虚拟天线阵元,所述虚拟天线阵元之间的间距保证为0.25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人体目标和人体心跳进行分时检测,当检测人体心跳时,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心跳和呼吸的检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根据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控制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与睡眠状况相关的温度曲线调节空调器送风方式,提高用户睡眠阶段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第二单元,用于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一单元获取室内物体摆放的位置信息后,第二单元根据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上存在的障碍,进而对空调器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而且,获取到人体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空调器启动后,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室内人员的个数、位置及室内固定家具的分布情况。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单元检测到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时,所述第二单元调节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和出风风量。当用户设置好出风模式时,如果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家具会影响人体的吹风体验,使得用户预设的出风模式和实际出风效果有偏差,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优化用户的预设模式,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元还用于:根据室内物体的位置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建模。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对室内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优化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的控制。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单元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朝向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单元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能够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而且可以降低空调器功耗。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单元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躲避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躲避人体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单元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实现出风避人的效果,并且可以降低空调器功耗。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
可选地,所述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的过程具体如下:所述第一单元中,射频信号源产生电信号,一部分能量输入混频器作为本振信号;另一部分能量经由发射天线以毫米波的方式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毫米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就会发生散射,散射回来的毫米波被接收天线截获形成回波信号;本振信号和回波信号输入混频器,混频器输出一个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所述中频信号包含了目标和雷达天线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所述中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拟/数字转化和信号处理,就可以获得前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利用单一雷达和扫描机构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所述单一雷达为调频连续波雷达。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利用附加的扫描机构驱动调频连续波雷达对室内空间进行扫描,室内的运动目标或者静止目标都可以通过雷达的回波所呈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利用多雷达的多发射多接收模式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
可选地,采用两个ULA线阵组成MIMO系统,其中,发射天线个数为M,接收天线数目为N,所述发射天线均分为两组分散在接收天线周围。发射天线位置标记为发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0.5λ,接收天线的位置标志为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为λ,通过这种线性的配置,相当于产生了M×N个虚拟天线阵元,所述虚拟天线阵元之间的间距保证为0.25λ。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对人体心跳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心跳的检测。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对人体呼吸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呼吸的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所述第二单元根据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然后,第二单元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控制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与睡眠状况相关的温度曲线调节空调器送风方式,提高用户睡眠阶段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前述任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图1示出了空调器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
步骤12,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获取室内物体摆放的位置信息后,根据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上存在的障碍,进而对空调器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而且,获取到人体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空调器启动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室内人员的个数、位置及室内固定家具的分布情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时,调节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和出风风量。当用户设置好出风模式时,如果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家具会影响人体的吹风体验,使得用户预设的出风模式和实际出风效果有偏差,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优化用户的预设模式,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室内物体的位置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建模。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对室内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优化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的控制。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为风随人模式,即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朝向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例如,当人体位于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人体,并对其他分区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降低功耗。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为风避人模式,即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躲避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躲避人体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实现出风避人的效果。例如,当人体位于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非人体方向,并对其他分区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降低功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具体如下:射频信号源产生电信号,一部分能量输入混频器作为本振信号;另一部分能量经由发射天线以毫米波的方式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毫米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就会发生散射,散射回来的毫米波被接收天线截获形成回波信号;本振信号和回波信号输入混频器,混频器输出一个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所述中频信号包含了目标和雷达天线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所述中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拟/数字转化和信号处理,就可以获得前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单一雷达和扫描机构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所述单一雷达为调频连续波雷达。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利用附加的扫描机构驱动调频连续波雷达对室内空间进行扫描,室内的运动目标或者静止目标都可以通过雷达的回波所呈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多雷达的多发射多接收模式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
可选地,采用两个ULA线阵组成MIMO系统,其中,发射天线个数为M,接收天线数目为N,所述发射天线均分为两组分散在接收天线周围。发射天线位置标记为发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0.5λ,接收天线的位置标志为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为λ,通过这种线性的配置,相当于产生了M×N个虚拟天线阵元,所述虚拟天线阵元之间的间距保证为0.25λ。
如果每个发射天线均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从发射天线发射出的毫米波s(t)经任意散射点P散射至接收天线接收,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生成的虚拟阵元xij与散射点P之间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发射毫米波的延时记为:
在虚拟阵元xij处接收到的信号为rij(t)=A·s(t-Δtij),A为毫米波传输中的损耗。将rij(t)与发送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可以得到:
uij(t)=r* ij(t)s(t)=[A·s*(t-Δtij)]·s(t)
=A·exp[j(2πkΔtij-πkΔt2 ij+2πfcΔtij)]
对于所有虚拟阵元的uij(t)组合成矩阵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目标点的二维图像。将每次得到的频率进行校正和融合,也可以检测到室内目标的运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人体心跳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心跳的检测。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人体呼吸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呼吸的检测。
例如,当用户利用遥控器或者手机等方式将空调器调节至睡眠模式时,所述方法对人体心跳和呼吸进行检测,首先进行人体定位,确定人体的位置后,然后进行人体呼吸检测。当空调器运行在非睡眠模式下,所述方法只进行人体位置检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根据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控制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与睡眠状况相关的温度曲线调节空调器送风方式,提高用户睡眠阶段的体验。
图2示出了空调器控制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21,用于获取室内物体2和人体1的位置信息。
第二单元22,用于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3的运行。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一单元21获取室内物体摆放的位置信息后,第二单元22根据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上存在的障碍,进而对空调器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而且,获取到人体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空调器启动后,所述第一单元21还用于获取室内人员的个数、位置及室内固定家具的分布情况。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单元21检测到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时,所述第二单元22调节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和出风风量。当用户设置好出风模式时,如果空调器和人体之间有家具,家具会影响人体的吹风体验,使得用户预设的出风模式和实际出风效果有偏差,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优化用户的预设模式,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元22还用于:根据室内物体的位置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建模。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对室内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优化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或者出风风量的控制。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元21还用于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单元22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为风随人模式,即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朝向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单元22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实现出风朝人的效果。例如,当人体位于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人体,并对其他分区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降低功耗。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元21还用于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单元22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为风避人模式,即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有效地实现空调器出风躲避人体的智能调节,无论用户如何移动,都会实现出风躲避人体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单元22根据各个出风口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出风口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为非人体方向,并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实现出风避人的效果。例如,当人体位于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非人体方向,并对其他分区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降低功耗。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21还包括:利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对室内物体和人体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具体如下:所述第一单元21中,射频信号源产生电信号,一部分能量输入混频器作为本振信号;另一部分能量经由发射天线以毫米波的方式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毫米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就会发生散射,散射回来的毫米波被接收天线截获形成回波信号;本振信号和回波信号输入混频器,混频器输出一个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所述中频信号包含了目标和雷达天线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所述中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拟/数字转化和信号处理,就可以获得前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21还包括:利用单一雷达和扫描机构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所述单一雷达为调频连续波雷达。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利用附加的扫描机构驱动调频连续波雷达对室内空间进行扫描,室内的运动目标或者静止目标都可以通过雷达的回波所呈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21还包括:利用多雷达的多发射多接收模式进行室内空间的扫描。
可选地,采用两个ULA线阵组成MIMO系统,其中,发射天线个数为M,接收天线数目为N,所述发射天线均分为两组分散在接收天线周围。发射天线位置标记为发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0.5λ,接收天线的位置标志为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为λ,通过这种线性的配置,相当于产生了M×N个虚拟天线阵元,所述虚拟天线阵元之间的间距保证为0.25λ。
如果每个发射天线均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从发射天线发射出的毫米波s(t)经任意散射点P散射至接收天线接收,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生成的虚拟阵元xij与散射点P之间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发射毫米波的延时记为:
在虚拟阵元xij处接收到的信号为rij(t)=A·s(t-Δtij),A为毫米波传输中的损耗。将rij(t)与发送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可以得到:
uij(t)=r* ij(t)s(t)=[A·s*(t-Δtij)]·s(t)
=A·exp[j(2πkΔtij-πkΔt2 ij+2πfcΔtij)]
对于所有虚拟阵元的uij(t)组合成矩阵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目标点的二维图像。将每次得到的频率进行校正和融合,也可以检测到室内目标的运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对人体心跳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心跳的检测。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对人体呼吸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天线扫描角度进行呼吸的检测。
例如,当用户利用遥控器或者手机等方式将空调器调节至睡眠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元对人体心跳和呼吸进行检测,首先进行人体定位,确定人体的位置后,然后进行人体呼吸检测。当空调器运行在非睡眠模式下,所述第一单元只进行人体位置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21还用于获取用户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所述第二单元22根据人体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然后,第二单元22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控制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风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根据与睡眠状况相关的温度曲线调节空调器送风方式,提高用户睡眠阶段的体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前文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文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带和光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属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
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室内物体的位置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建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
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人体的呼吸率和心跳;
根据所述人体的呼吸率和心跳,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
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以及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5.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取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
第二单元,用于根据室内物体和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和距离信息;
所述第二单元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角度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根据空调器与人体的距离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风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人体的呼吸率和心跳;
所述第二单元根据所述人体的呼吸率和心跳,获取人体的睡眠状况,根据人体的睡眠状况以及人体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10476.8A CN110873444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10476.8A CN110873444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73444A true CN110873444A (zh) | 2020-03-10 |
Family
ID=6971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10476.8A Pending CN110873444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7344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12477A (zh) * | 2020-09-23 | 2021-01-12 | 北京嘉木科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IoT数据中心空调能效智控系统及智控方法 |
CN112611024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
CN112628950A (zh) * | 2020-12-21 | 2021-04-09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和空调 |
JPWO2021245804A1 (zh) * | 2020-06-02 | 2021-12-09 |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626975A (zh) * | 2003-12-12 | 2005-06-1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睡眠模式运行控制方法 |
CN101004283A (zh) * | 2006-01-18 | 2007-07-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睡眠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
CN201242221Y (zh) * | 2008-07-02 | 2009-05-2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WO2010074328A1 (en) * | 2008-12-26 | 2010-07-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with human body detection device and obstacle detection device for adjustment of set temperature |
CN1019003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1900399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2011015887A (ja) * | 2009-07-10 | 2011-0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生体状態取得装置、生体状態取得プログラム、生体状態取得装置を備えた機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102022801A (zh) * | 2010-12-09 | 2011-04-20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自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 |
JP2012033416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制御システム |
CN102645002A (zh) * | 2012-04-16 | 2012-08-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信号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308908A (zh) * | 2012-03-08 | 2013-09-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人体位置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
CN104110764A (zh) * | 2013-05-22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374054A (zh) * | 2014-11-25 | 2015-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123206A (zh) * | 2016-06-17 | 2016-11-16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环境热度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679093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睡眠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
CN107421077A (zh) * | 2017-08-18 | 2017-12-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基于人体睡眠状态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07490127A (zh) * | 2017-07-27 | 2017-12-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560096A (zh) * | 2017-10-09 | 2018-01-09 | 宋彦震 | 基于深度睡眠的自然风调频空调、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108302729A (zh) * | 2018-01-03 | 2018-07-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人体检测方法、人体检测设备和空调器 |
CN108458454A (zh) * | 2018-03-30 | 2018-08-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11010476.8A patent/CN11087344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6975A (zh) * | 2003-12-12 | 2005-06-1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睡眠模式运行控制方法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01004283A (zh) * | 2006-01-18 | 2007-07-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睡眠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
CN201242221Y (zh) * | 2008-07-02 | 2009-05-2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WO2010074328A1 (en) * | 2008-12-26 | 2010-07-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with human body detection device and obstacle detection device for adjustment of set temperature |
CN10190039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1900399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2011015887A (ja) * | 2009-07-10 | 2011-0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生体状態取得装置、生体状態取得プログラム、生体状態取得装置を備えた機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
JP2012033416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制御システム |
CN102022801A (zh) * | 2010-12-09 | 2011-04-20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自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 |
CN103308908A (zh) * | 2012-03-08 | 2013-09-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人体位置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
CN102645002A (zh) * | 2012-04-16 | 2012-08-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信号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110764A (zh) * | 2013-05-22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374054A (zh) * | 2014-11-25 | 2015-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123206A (zh) * | 2016-06-17 | 2016-11-16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环境热度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679093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睡眠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
CN107490127A (zh) * | 2017-07-27 | 2017-12-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421077A (zh) * | 2017-08-18 | 2017-12-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基于人体睡眠状态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07560096A (zh) * | 2017-10-09 | 2018-01-09 | 宋彦震 | 基于深度睡眠的自然风调频空调、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108302729A (zh) * | 2018-01-03 | 2018-07-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人体检测方法、人体检测设备和空调器 |
CN108458454A (zh) * | 2018-03-30 | 2018-08-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周淮元: "《制冷与空调电气装置》", 30 March 1999 * |
李明: "《体育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实践》", 30 April 2015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21245804A1 (zh) * | 2020-06-02 | 2021-12-09 | ||
EP4160104A4 (en) * | 2020-06-02 | 2023-07-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
CN112212477A (zh) * | 2020-09-23 | 2021-01-12 | 北京嘉木科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IoT数据中心空调能效智控系统及智控方法 |
CN112611024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
CN112611024B (zh) * | 2020-11-30 | 2023-02-0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
CN112628950A (zh) * | 2020-12-21 | 2021-04-09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和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73444A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7906695B (zh) |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储存介质 | |
EP3382854B1 (en) | Receiver device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location within a transmission field | |
US10523033B2 (en) | Receiver device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location within a transmission field | |
US1013529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ullifying energy level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aves | |
US1019985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power from a transmitter to a receiver by determining refined locations of the receiver in a segmented transmission field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mitter | |
US10158259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receivers in a transmission field by transmitting exploratory power waves towards different segments of a transmission field | |
US10128686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receiver locations using sensor technologies | |
US994813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ensitive objects in a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ssion field | |
EP3160010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 |
KR20200135323A (ko) | 무선 신호 분석에 기초한 존재 탐지 | |
CN113260872A (zh) | 为生命体征监测提供图像单元 | |
CN111981658A (zh) | 空调及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 | |
CN106872943B (zh) |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物体室内跟踪定位方法 | |
FI128332B (en) | Living space monitoring with multi-channel radar | |
US10020678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tennas to generate and transmit power transmission waves | |
US10033222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generating a waveform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aves | |
WO2023071498A1 (zh) | 一种基于人体感知的自动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07003677B (zh) | 一种联网控制方法、移动遥控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 |
WO2022048123A1 (zh) |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3071565A1 (zh) | 一种基于人体感知的自动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系统 | |
Saha et al. | Heart-rat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human body movements through walls at home | |
WO2023071547A1 (zh) | 一种基于人体感知的自动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系统 | |
WO2023071484A1 (zh) | 一种基于人体感知的自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Mitra et al. | Blind Eye: Motion and Obstacle Detection Leveraging Wi-F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