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1529A - 塑料颗粒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塑料颗粒成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71529A CN110871529A CN201911183205.7A CN201911183205A CN110871529A CN 110871529 A CN110871529 A CN 110871529A CN 201911183205 A CN201911183205 A CN 201911183205A CN 110871529 A CN110871529 A CN 1108715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die
- pipeline
- rotary
- block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0—Making granules by moulding the material, i.e. treating it in the molten st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1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grinding, e.g. by triturating; by sieving; by filt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5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a final operation, e.g. shaping
- B29C45/0055—Sha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56—Handling of moulds or mould parts, e.g. mould exchang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1—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8—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i.e. feeding the non-plastified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37—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塑料颗粒成型机,其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上安装有原料熔化装置、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动力装置,原料熔化装置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并对熔融态塑料进行杂质过滤后再将熔融态塑料输送给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动力装置用于为转模压注成型装置提供运行动力,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包括转模压注成型机构、注塑机构,注塑机构用于接收经输送机构输送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注塑至转模压注成型机构内,转模压注成型机构用于将熔融态塑料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结构;其依次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杂质过滤、注塑、压注冷却成型、吹送出料处理得到球形塑料颗粒,其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更便于后续的销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塑料颗粒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造球形塑料颗粒的方法是在塑料聚合制造阶段采用悬浮聚合生产工艺,直接生产球形塑料颗粒,这种方法只有在以塑料原料单体分子为原料、以悬浮聚合工艺方法为生产方法聚合生产的全新塑料粒子阶段才可以完成,而对于以已经成型的传统的非球形塑料粒子或回收塑料加工出的粒子为原料制造球形塑 料颗粒而言,加工方法有两种:热切风冷滚圆工艺和热切水冷离心工艺,方法是将塑料颗粒熔融后用挤出机从有一定孔径的模头挤出,在模头出口处用高速切刀 切粒,切下的塑料颗粒或者用风冷,或者用水冷;风冷的颗粒还是热软状态,在出料后经过风管滚落,利用滚落的自然力滚圆;水冷的颗粒送入离心机,利用离心力一边脱水,一边滚圆,这两种传统工艺方法,利用的是在塑料的热软玻璃态下,用重力或离心力滚圆塑料粒,由于这时的塑料颗粒已经是热固态,可塑性已经有限,所以这种方法制造的塑料颗粒形状都是不规整的,都不能制造很好的球形塑料颗粒,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球形塑料颗粒造粒设备,其依次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杂质过滤、注塑、压注冷却成型、吹送出料处理得到球形塑料颗粒,其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更便于后续的销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形塑料颗粒造粒设备,其依次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杂质过滤、注塑、压注冷却成型、吹送出料处理得到球形塑料颗粒,其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更便于后续的销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塑料颗粒成型机,其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上安装有原料熔化装置、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动力装置,原料熔化装置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并对熔融态塑料进行杂质过滤后再将熔融态塑料输送给转模压注成型装置,转模压注成型装置用于接收熔融态塑料并将其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动力装置用于为转模压注成型装置提供运行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原料熔化装置包括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的熔化罐、用于接收经熔化罐加热熔化的熔融态塑料并对其进行杂质过滤的过滤机构、用于接收经过滤机构过滤杂质后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输送至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内;
所述的熔融罐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底部连接接通有出料管道;
所述的输送机构位于熔融罐的下方,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管道、推料螺杆,输送管道水平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输送管道的一管口处匹配安装有输送端盖、另一管口内设置有连接支架,输送管道设置有连接支架的管口处还同轴匹配安装有输送接头,输送管道的外部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三,固定接嘴三呈竖直布置且其位于输送管道的上方、并且其还靠近输送端盖,所述的输送管道的外部匹配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
所述的推料螺杆与输送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支架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输送管道以及输送端盖并位于输送管道的外部,推料螺杆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推料螺杆转动并牵引熔融态塑料朝输送接头方向输送;
所述的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管道的轴向并且输送电机固定于主架体上,输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二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连接件二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过滤机构设置于熔融罐与输送机构之间,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管道、绞龙,过滤管道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两管口处均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滤管道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一、固定接嘴二、排杂接嘴;
所述的固定接嘴一与固定接嘴二均呈竖直布置并且两者均靠近过滤管道的下管口,固定接嘴一与固定接嘴二之间呈竖直布置并且固定接嘴一位于固定接嘴二的正上方,固定接嘴一与设置于熔融罐底部的出料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接通,固定接嘴二与过滤管道的接通处匹配设置有金属滤网,固定接嘴二与固定接嘴三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排杂接嘴位于过滤管道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呈垂直布置,排杂接嘴还靠近过滤管道的上管口,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杂质存放壳并且杂质存放壳位于排杂接嘴的正下方;
所述的绞龙与过滤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绞龙的动力输出端与设置于过滤管道上管口处的固定端盖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过滤管道以及设置于过滤管道下管口处的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滤管道的外部,绞龙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绞龙转动并可牵引金属滤网上的杂质朝排杂接嘴方向输送,绞龙的螺旋面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贯穿其厚度并用于熔融态塑料平稳顺利通过的通孔;
所述的绞龙的动力输入端与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一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连接件一为带传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装置位于推料螺杆动力输出端背离自身动力输入端的一侧,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包括转模压注成型机构、注塑机构,注塑机构用于接收经输送机构输送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注塑至转模压注成型机构内,转模压注成型机构用于将熔融态塑料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结构;
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机构包括转模构件、压注构件、冷却构件、出料构件,转模构件用于为球形塑料颗粒成型提供所需的模具,压注构件用于将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压注呈球形塑料颗粒结构,冷却构件用于对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冷却成型提供所需的冷却流动水,出料构件用于将转模构件内冷却成型后的球形塑料颗粒转移出;
所述的转模构件包括转模端盖、转模体一、转模体二,转模体一为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一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模体一上还同轴固定有转轴一并且转轴一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一的上下两侧;
所述的转模体一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转模体一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五组,安装孔内安装有成型模具体并且成型模具体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出料孔,出料孔位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出料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的上端面与出料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相互接通的通气孔并且通气孔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为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圆柱体结构,成型模具体同轴活动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导向配合,成型模具体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流动孔并且流动孔沿成型模具体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外置台阶,安装孔的下孔口设置有内置台阶,成型模具体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复位弹簧一的弹力驱使成型模具体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模具一,模具一为两端开口并且内腔呈半球状的圆柱管结构,模具一与流动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每组成型模具体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转模体二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二位于转模体一的下方,转模体二上同轴设置有转轴二并且转轴二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二的上下两侧,转轴二的顶端与转轴一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单向棘轮件进行同轴动力连接,单向棘轮件用于在动力装置驱使转轴一转动的同时牵引转轴二同步转动、在动力装置驱使转轴二转动的同时未能牵引转轴一同步转动;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避让槽并且单向棘轮件设置于避让槽内,转模体二的上端面与转模体一的下端面之间紧密接触;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上端面设置有模具槽,模具槽与设置于转模体一上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模具槽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模具槽的槽底竖直设置有模具二,模具二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内腔呈半球形的圆管结构,模具二与模具一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每组模具槽内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二,所述的模具槽的槽口处同轴匹配安装有槽盖,槽盖上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并与模具二同轴布置的避让孔并且每组槽盖上的避让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模具槽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安装槽对应设置有五组,安装槽槽底与模具二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顶升孔并且每组安装槽内的顶升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外圆面与模具槽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进水孔并且进水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模具槽槽底与安装槽槽底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出水孔,出水孔沿安装槽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转模端盖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端盖位于转模体一的上方,转模体一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安装台阶,转模端盖上同轴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转孔,转模端盖通过转孔同轴活动套设于安装台阶外部并且转模端盖的下端面与转模体一的上端面之间紧密接触,转模端盖还与主架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槽并且进料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至转模端盖下端面的进料孔,进料槽与任意一组安装孔之间呈同轴布置且进料孔与该安装孔内的成型模具体上的流动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料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并且导向孔处竖直匹配设置有导向套筒,导向孔位于进料槽沿动力装置驱使转模体一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导向孔与进料槽之间的夹角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导向孔与对应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孔,进气孔位于导向孔沿动力装置驱使转模体一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进气孔与导向孔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进气孔与对应通气孔之间相互接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导向套筒的上开口端同轴匹配安装有呈圆环形结构的导向端盖,所述的压注构件包括与导向套筒同轴布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同轴设置有抵触块,导向杆的底端穿过导向端盖并位于导向套筒内,导向杆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块,导向杆与导向端盖之间、压块与导向套筒之间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压杆,压杆与位于导向套筒正下方的流动孔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压杆对应设置有四组,压杆的底端端面为球面结构,压杆底端端面、模具一内腔、模具二内腔三者之间可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球形结构;
所述的导向杆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位于抵触块与导向端盖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驱使导向杆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双向气缸一/二,双向气缸一的动力输出端与抵触块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冷却构件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组件,进水管道的一端与外界冷却水源连接接通、另一端为与转模体二同轴布置的弧形出水端,进水管道的出水端靠近转模体二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二外圆面并与压注构件相对应的进水孔、进水管道出水端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出水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且出水组件对应设置有五组,出水组件包括安装块、复位弹簧三、出水管道,安装块同轴设置于安装槽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块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顶销,顶销与模具二同轴布置并且顶销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复位弹簧三设置于安装块上端面与安装槽槽底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三的弹力驱使安装块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出水管道的一端位于安装块上端面与安装槽槽底之间、另一端穿过安装块并位于安装块下方,出水管道为硬管道结构并且其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双向气缸二位于与进水管道相对应的安装槽内的出水组件正下方,并且双向气缸二的动力输出端与该出水组件的出水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出料构件包括气管、出料引导筒,气管的一端与外界压缩气体设备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转模端盖上端面的进气孔连接接通,出料引导筒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出料引导筒的最高点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弧形开口结构,出料引导筒的最高点靠近转模体一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一外圆面并与进气孔相对应的出料孔、出料引导筒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注塑机构包括注塑管道、减压件,注塑管道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一端与输送接头之间同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结构,注塑管道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注塑接嘴并且注塑接嘴靠近注塑管道的封闭端,注塑接嘴的自由端与转模端盖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注塑接嘴与进料槽之间同轴连接接通;
所述的减压件包括减压管道、减压活塞、减压弹簧,减压管道固定于注塑管道外部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减压管道的另一端匹配安装有减压端盖;
所述的减压活塞设置于减压管道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减压弹簧的一端与减压活塞抵触、另一端与减压端盖抵触,减压弹簧的弹力驱使减压活塞做靠近注塑管道的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动力电机竖直固定于主架体上,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动力电机与转轴一顶端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用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与第三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三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转轴二;
所述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动力传递件一、第一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二,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一/二均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一设置于动力电机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二设置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与转轴一顶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动力电机运行一周期可首先通过动力传递件一、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二牵引转轴一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后通过动力传递件一牵引脱离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继续转动并且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动力传递件二/转轴一静止不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触发构件、传递构件,触发构件包括触发盘、驱动块、滑杆、触发块,触发盘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外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
所述的触发块水平放置于触发盘的上端面,触发盘的上端面设置有与触发块相匹配的触发销,并且处于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做靠近触发块的转动,处于脱离状态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与触发块接触并且触发销首先会推动触发块做远离触发盘轴向中心线的运动、后撤销对触发块的推动;
所述的驱动块位于触发块背离触发销的一侧,滑杆设置于触发块与驱动块之间且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与驱动块之间的距离方向,滑杆的一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之间活动连接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位于驱动块与触发块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行程弹簧的弹力驱使驱动块做远离触发块的运动;
所述的驱动块背离触发块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四,复位弹簧四的一端与驱动块连接、另一端与主架体连接,复位弹簧四的弹力驱使驱动块做靠近触发块的运动,行程弹簧的弹力系数大于复位弹簧四的弹力系数;
所述的传递构件包括传递轴一、传递轴二、传递切换件,传递轴一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底部,传递轴一的顶端同轴设置有呈圆柱体结构的传递块,传递块的底端匹配设置有下插齿;
所述的传递轴二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套设孔,传递轴二通过套设孔同轴活动套接于传递轴一位于传递块下方的部分外部,并且传递轴一与传递轴二之间的转动互不干涉,传递轴二的顶端设置有与下插齿相匹配的上插齿;
所述的传递切换件包括固定块、切换板,固定块为水平布置的矩体结构,固定块的上端面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固定孔,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固定安装于传递轴二外部,固定块平行于滑杆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有切换槽,切换槽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呈倾斜布置的倾斜段、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段一/二,水平段一与倾斜段的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二与倾斜段的最低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一还位于水平段二背离驱动块的一侧,水平段一/二与倾斜段之间共同构成Z形结构;
所述的切换板的大面平行于固定块设置有切换槽的侧面,切换板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平行于滑杆延伸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切换板朝向切换槽的大面设置有切换销并且切换销自由端位于切换槽内;
所述的切换板与驱动块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上插齿插入至下插齿内且传递轴一转动牵引传递轴二同步转动的传递状态、上插齿未插入至下插齿内的断开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动力传递件三、第二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四,第二间歇槽轮构件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三为增速带轮传递结构,动力传递件三设置于传递轴二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牵引传递轴一转动一周期过程中,传递轴一通过传递状态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牵引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四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四设置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与转轴二底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过程中,首先牵引状态下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牵引转轴二同步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接着第二间歇槽轮构件恢复至脱离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依次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杂质过滤、注塑、压注冷却成型、吹送出料处理得到球形塑料颗粒,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更便于后续的销售;杂质过滤过程中,杂质被阻拦至金属滤网上后可被绞龙牵引输送走,故而无需频繁更换金属滤网,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约了成本;注塑过程中,加热元件的存在能够使塑料保持熔融态被注塑输送至后续成型模具内,不会出现半凝固等影响成型的问题;压注冷却成型过程中,采用球形压注与流动水冷却配合使熔融态塑料成型为球形塑料颗粒结构,成型过程平稳顺利,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之间的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料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料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原料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熔融罐与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转模成型压注装置与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转模成型压注装置与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转模压注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转模压注成型机构的零件配合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转模端盖与压注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压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转模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成型模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成型模具体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转模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转模体二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出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注塑机构与转模端盖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注塑机构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转模体一/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动力电机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触发构件、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触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传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传递构件的零件配合图。
图32为本发明的转轴一/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依次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杂质过滤、注塑、压注冷却成型、吹送出料处理得到球形塑料颗粒的优越性在于,其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更便于后续的销售;杂质过滤过程中,杂质被阻拦至金属滤网上后可被绞龙牵引输送走,故而无需频繁更换金属滤网,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约了成本;注塑过程中,加热元件的存在能够使塑料保持熔融态被注塑输送至后续成型模具内,不会出现半凝固等影响成型的问题;压注冷却成型过程中,采用球形压注与流动水冷却配合使熔融态塑料成型为球形塑料颗粒结构,成型过程平稳顺利,得到的球形塑料颗粒之间的球径误差较小,质量较高。
塑料颗粒成型机,其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上安装有原料熔化装置100、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动力装置300,原料熔化装置100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并对熔融态塑料进行杂质过滤后再将熔融态塑料输送给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用于接收熔融态塑料并将其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动力装置300用于为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提供运行动力。
所述的原料熔化装置100包括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的熔化罐110、用于接收经熔化罐110加热熔化的熔融态塑料并对其进行杂质过滤的过滤机构120、用于接收经过滤机构120过滤杂质后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输送至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内。
所述的熔融罐110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底部连接接通有出料管道;熔融罐110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作详细赘述。
所述的输送机构130位于熔融罐110的下方,输送机构130包括输送电机131、输送管道133、推料螺杆136,输送管道133水平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输送管道133的一管口处匹配安装有输送端盖、另一管口内设置有连接支架,输送管道133设置有连接支架的管口处还同轴匹配安装有输送接头135,输送管道133的外部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三134,固定接嘴三134呈竖直布置且其位于输送管道133的上方、并且其还靠近输送端盖,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管道133的外部匹配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137;加热元件137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作详细赘述。
所述的推料螺杆136与输送管道133之间呈同轴布置,推料螺杆136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支架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输送管道133以及输送端盖并位于输送管道133的外部,推料螺杆136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推料螺杆136转动并牵引熔融态塑料朝输送接头135方向输送。
所述的输送电机131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管道133的轴向并且输送电机131固定于主架体上,输送电机131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螺杆136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二132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二132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连接件二132为带传动结构。
经过滤机构120过滤杂质后的熔融态塑料通过固定接嘴三134流入至输送管道133内,同时输送电机131运行并通过动力连接件二132驱使推料螺杆136绕自身轴向转动,推料螺杆136转动并牵引熔融态塑料朝输送接头135方向输送,输送过程中,加热元件137使塑料始终保持熔融态结构。
所述的过滤机构120设置于熔融罐110与输送机构130之间,过滤机构120包括过滤管道122、绞龙126,过滤管道122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两管口处均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滤管道122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一123、固定接嘴二124、排杂接嘴125。
所述的固定接嘴一123与固定接嘴二124均呈竖直布置并且两者均靠近过滤管道122的下管口,固定接嘴一123与固定接嘴二124之间呈竖直布置并且固定接嘴一123位于固定接嘴二124的正上方,固定接嘴一123与设置于熔融罐110底部的出料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接通,固定接嘴二124与过滤管道122的接通处匹配设置有金属滤网,固定接嘴二124与固定接嘴三134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排杂接嘴125位于过滤管道122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呈垂直布置,排杂接嘴125还靠近过滤管道122的上管口,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杂质存放壳并且杂质存放壳位于排杂接嘴125的正下方。
所述的绞龙126与过滤管道122之间呈同轴布置,绞龙126的动力输出端与设置于过滤管道122上管口处的固定端盖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过滤管道122以及设置于过滤管道122下管口处的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滤管道122的外部,绞龙126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绞龙126转动并可牵引金属滤网上的杂质朝排杂接嘴125方向输送,绞龙126的螺旋面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贯穿其厚度并用于熔融态塑料平稳顺利通过的通孔。
所述的绞龙126的动力输入端与推料螺杆136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一121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一121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连接件一121为带传动结构。
熔融罐110内的熔融态塑料依次通过出料管道、固定接嘴一123、设置于绞龙126螺旋面的通孔、金属滤网、固定接嘴二124、固定接嘴三134流动至输送机构130内,并且掺杂于熔融态塑料内的杂质被金属滤网过滤阻拦,同时推料螺杆136转动并通过动力连接件一121牵引绞龙126转动,绞龙126转动并可牵引金属滤网上的杂质朝排杂接嘴125方向输送并且杂质最终掉落至杂质存放壳内。
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位于推料螺杆126动力输出端背离自身动力输入端的一侧,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包括转模压注成型机构210、注塑机构220,注塑机构220用于接收经输送机构130输送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注塑至转模压注成型机构210内,转模压注成型机构210用于将熔融态塑料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结构。
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机构210包括转模构件、压注构件214、冷却构件215、出料构件,转模构件用于为球形塑料颗粒成型提供所需的模具,压注构件214用于将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压注呈球形塑料颗粒结构,冷却构件215用于对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冷却成型提供所需的冷却流动水,出料构件用于将转模构件内冷却成型后的球形塑料颗粒转移出。
所述的转模构件包括转模端盖211、转模体一212、转模体二213,转模体一212为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一212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模体一212上还同轴固定有转轴一2121并且转轴一2121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一212的上下两侧。
所述的转模体一212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转模体一21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五组,安装孔内安装有成型模具体2122并且成型模具体2122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212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出料孔,出料孔位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出料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212的上端面与出料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相互接通的通气孔并且通气孔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2122为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圆柱体结构,成型模具体2122同轴活动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导向配合,成型模具体2122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流动孔2123并且流动孔2123沿成型模具体212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2122的上端面设置有外置台阶,安装孔的下孔口设置有内置台阶,成型模具体2122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25,复位弹簧一2125的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复位弹簧一2125的弹力驱使成型模具体2122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2122的下端面设置有模具一2124,模具一2124为两端开口并且内腔呈半球状的圆柱管结构,模具一2124与流动孔2123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每组成型模具体2122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一2124。
所述的转模体二213为与转模体一212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二213位于转模体一212的下方,转模体二213上同轴设置有转轴二2131并且转轴二2131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二213的上下两侧,转轴二2131的顶端与转轴一212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单向棘轮件进行同轴动力连接,单向棘轮件用于在动力装置300驱使转轴一2121转动的同时牵引转轴二2131同步转动、在动力装置300驱使转轴二2131转动的同时未能牵引转轴一2121同步转动。
所述的转模体二213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避让槽并且单向棘轮件设置于避让槽内,转模体二213的上端面与转模体一212的下端面之间紧密接触。
所述的转模体二213的上端面设置有模具槽2132,模具槽2132与设置于转模体一212上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模具槽2132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模具槽2132的槽底竖直设置有模具二2133,模具二213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内腔呈半球形的圆管结构,模具二2133与模具一2124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每组模具槽2132内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二2133,所述的模具槽2132的槽口处同轴匹配安装有槽盖2135,槽盖2135上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并与模具二2133同轴布置的避让孔并且每组槽盖2135上的避让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213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2134,安装槽2134与模具槽2132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安装槽2134对应设置有五组,安装槽2134槽底与模具二2133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顶升孔并且每组安装槽2134内的顶升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213的外圆面与模具槽2132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进水孔并且进水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模具槽2132槽底与安装槽2134槽底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出水孔,出水孔沿安装槽2134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转模端盖211为与转模体一212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端盖211位于转模体一212的上方,转模体一212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安装台阶,转模端盖211上同轴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转孔,转模端盖211通过转孔同轴活动套设于安装台阶外部并且转模端盖211的下端面与转模体一212的上端面之间紧密接触,转模端盖211还与主架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模端盖211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槽2111并且进料槽2111的槽底开设有贯穿至转模端盖211下端面的进料孔2112,进料槽2111与任意一组安装孔之间呈同轴布置且进料孔2112与该安装孔内的成型模具体2122上的流动孔2123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料孔2112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端盖21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并且导向孔处竖直匹配设置有导向套筒2113,导向孔位于进料槽2111沿动力装置300驱使转模体一212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导向孔与进料槽2111之间的夹角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导向孔与对应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转模端盖21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孔,进气孔位于导向孔沿动力装置300驱使转模体一212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进气孔与导向孔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进气孔与对应通气孔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导向套筒2113的上开口端同轴匹配安装有呈圆环形结构的导向端盖,所述的压注构件214包括与导向套筒2113同轴布置的导向杆2141,导向杆2141的顶端同轴设置有抵触块2142,导向杆2141的底端穿过导向端盖并位于导向套筒2113内,导向杆2141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块2143,导向杆2141与导向端盖之间、压块2143与导向套筒2113之间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块2143的下端面设置有压杆2144,压杆2144与位于导向套筒2113正下方的流动孔2123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压杆2144对应设置有四组,压杆2144的底端端面为球面结构,压杆2144底端端面、模具一2124内腔、模具二2133内腔三者之间可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球形结构。
所述的导向杆2141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25,复位弹簧一2125位于抵触块2142与导向端盖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一2125的弹力驱使导向杆2141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双向气缸230,双向气缸230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双向气缸一/二,双向气缸一的动力输出端与抵触块2142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冷却构件215包括进水管道2151、出水组件,进水管道2151的一端与外界冷却水源连接接通、另一端为与转模体二213同轴布置的弧形出水端,进水管道2151的出水端靠近转模体二213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二213外圆面并与压注构件214相对应的进水孔、进水管道2151出水端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出水组件设置于安装槽2134内并且出水组件对应设置有五组,出水组件包括安装块2152、复位弹簧三2154、出水管道2155,安装块2152同轴设置于安装槽2134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块2152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顶销2153,顶销2153与模具二2133同轴布置并且顶销2153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复位弹簧三2154设置于安装块2152上端面与安装槽2134槽底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三2154的弹力驱使安装块2152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出水管道2155的一端位于安装块2152上端面与安装槽2134槽底之间、另一端穿过安装块2152并位于安装块2152下方,出水管道2155为硬管道结构并且其与安装块2152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双向气缸二位于与进水管道2151相对应的安装槽2134内的出水组件正下方,并且双向气缸二的动力输出端与该出水组件的出水管道2155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出料构件包括气管216、出料引导筒217,气管216的一端与外界压缩气体设备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转模端盖211上端面的进气孔连接接通,出料引导筒217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出料引导筒217的最高点为与转模体一212同轴布置的弧形开口结构,出料引导筒217的最高点靠近转模体一212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一212外圆面并与进气孔相对应的出料孔、出料引导筒217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
转模压注成型机构21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
注塑机构220接收原料熔化装置100输送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注塑至进料槽2111内,接着熔融态塑料依次经过进料孔2112、与进料槽2111同轴布置的安装孔内的成型模具体2122上的流动孔2123流动至对应的模具一2124内;
当模具一2124内的熔融态塑料量满足一次球形成型所需量时,动力装置300运行会驱使转轴一2121转动,转轴一2121转动并牵引转模体一212同步转动,同时转轴一2121还通过单向棘轮件牵引转轴二2131/转模体二213同步转动;
当转轴一2121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时,动力装置300会继续运行但停止驱使转轴一2121转动,此时,装满一次球形成型所需熔融态塑料的模具一2124以及对应的模具二2133均位于压注构件214的正下方;
随后,双向气缸一运行并驱使压注构件214做下降运动,压注构件214的压杆2144底端穿过安装孔上孔口、流动孔2123并位于模具一2124内,接着压注构件214继续下降,模具一2124底端穿过槽盖2135并位于模具二2133内,此时,压杆2144底端端面、模具一2124内腔、模具二2133内腔三者之间可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球形结构,从而将熔融态塑料压注呈球形结构,同时该过程中,冷却水经进水管道2151流动至模具槽2132内并经出水组件流出,从而对熔融态塑料进行冷却成型处理,在球形压注与冷却成型的配合下,熔融态塑料被成型为球形颗粒结构,成型完毕后,双向气缸一反向运行且压注构件214恢复至原状,同时复位弹簧一2125的弹力会使成型模具体2122恢复至原状;
随后,动力装置300运行会驱使转轴二2131转动,转轴二2131转动并牵引转模体二213同步转动,同时转轴二2131转动因单向棘轮件而未能牵引转轴一2121同步转动,转模体一212静止不动,当转轴二2131/转模体二213的转动角度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时,动力装置300会继续运行但停止驱使转轴二2131转动,此时装有球形塑料颗粒的模具二2133位于与出料引导筒217最高点接通的出料孔的正下方;
随后,双向气缸二运行并驱使出水组件上升,出水组件的顶销2153会穿过顶升孔并将模具二2133内的球形塑料颗粒顶升至出料孔内,同时压缩气体通过气管216吹向球形塑料颗粒,球形塑料颗粒会被吹动至出料引导筒217内并被引导输出,至此,球形塑料颗粒的一次成型过程结束。
上述过程中,当装满一次球形成型所需熔融态塑料量的模具一2124以及对应的模具二2133均位于压注构件214的正下方的同时,下一组成型模具体2122位于进料槽2111的正下方,并且在球形塑料颗粒出料结束的同时,下一组成型模具体2122的模具一2124内的熔融态塑料等于一次球形成型所需熔融态塑料量,随后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往复。
所述的注塑机构220包括注塑管道221、减压件,注塑管道221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一端与输送接头135之间同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结构,注塑管道221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注塑接嘴222并且注塑接嘴222靠近注塑管道221的封闭端,注塑接嘴222的自由端与转模端盖211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注塑接嘴222与进料槽2111之间同轴连接接通。
所述的减压件包括减压管道223、减压活塞224、减压弹簧225,减压管道223固定于注塑管道221外部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减压管道223的另一端匹配安装有减压端盖。
所述的减压活塞224设置于减压管道223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减压弹簧225的一端与减压活塞224抵触、另一端与减压端盖抵触,减压弹簧225的弹力驱使减压活塞224做靠近注塑管道221的运动。
原料熔化装置100加热熔化的熔融态塑料通过输送接头135、注塑管道221、注塑接嘴222流动至进料槽2111内,除此之外,在转模体一212转动过程中,转模体一212会短暂与进料槽2111/进料孔2112之间封堵,熔融态塑料不能继续向转模体一212内流动,此时熔融态塑料会积聚至注塑管道221内并推动减压活塞224做远离注塑管道221的运动,从而达到减压保护注塑管道221的目的,转模体一212转动结束,即转模体一212与进料孔21112之间的封堵结束时,减压弹簧225的弹力驱使减压件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所述的动力装置300包括动力电机310、第一动力传递机构32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第三动力传递机构340,动力电机310竖直固定于主架体上,第一动力传递机构320用于动力电机与转轴一2121顶端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用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320与第三动力传递机构340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三动力传递机构340用于接收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转轴二2131。
所述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320包括动力传递件一321、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动力传递件二323,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一/二均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一321设置于动力电机310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二323设置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从动件与转轴一2121顶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尤为重要的,动力电机310运行一周期可首先通过动力传递件一321、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动力传递件二323牵引转轴一2121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后通过动力传递件一321牵引脱离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继续转动并且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从动件/动力传递件二323/转轴一2121静止不动。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包括触发构件、传递构件,触发构件包括触发盘331、驱动块332、滑杆333、触发块334,触发盘331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外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331同步转动。
所述的触发块334水平放置于触发盘331的上端面,触发盘331的上端面设置有与触发块334相匹配的触发销3311,并且处于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331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3311做靠近触发块334的转动,处于脱离状态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331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3311与触发块334接触并且触发销3311首先会推动触发块334做远离触发盘331轴向中心线的运动、后撤销对触发块334的推动。
所述的驱动块332位于触发块334背离触发销3311的一侧,滑杆333设置于触发块334与驱动块332之间且滑杆33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334与驱动块332之间的距离方向,滑杆333的一端与触发块3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332之间活动连接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333位于驱动块332与触发块334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335,行程弹簧335的弹力驱使驱动块332做远离触发块334的运动。
所述的驱动块332背离触发块334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四336,复位弹簧四336的一端与驱动块332连接、另一端与主架体连接,复位弹簧四336的弹力驱使驱动块332做靠近触发块334的运动,行程弹簧335的弹力系数大于复位弹簧四336的弹力系数。
所述的传递构件包括传递轴一337、传递轴二338、传递切换件339,传递轴一337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底部,传递轴一337的顶端同轴设置有呈圆柱体结构的传递块,传递块的底端匹配设置有下插齿3371。
所述的传递轴二338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套设孔,传递轴二338通过套设孔同轴活动套接于传递轴一337位于传递块下方的部分外部,并且传递轴一337与传递轴二338之间的转动互不干涉,传递轴二338的顶端设置有与下插齿3371相匹配的上插齿3381。
所述的传递切换件339包括固定块3391、切换板3393,固定块3391为水平布置的矩体结构,固定块3391的上端面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固定孔,固定块3391通过固定孔固定安装于传递轴二338外部,固定块3391平行于滑杆333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有切换槽3392,切换槽3392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呈倾斜布置的倾斜段、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段一/二,水平段一与倾斜段的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二与倾斜段的最低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一还位于水平段二背离驱动块332的一侧,水平段一/二与倾斜段之间共同构成Z形结构。
所述的切换板3393的大面平行于固定块3391设置有切换槽3392的侧面,切换板3393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平行于滑杆333延伸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切换板3393朝向切换槽3392的大面设置有切换销3394并且切换销3394自由端位于切换槽3392内。
所述的切换板3393与驱动块332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上插齿3381插入至下插齿3371内且传递轴一337转动牵引传递轴二338同步转动的传递状态、上插齿3381未插入至下插齿3371内的断开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的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
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的状态切换过程,具体表现为:处于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331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3311做靠近触发块334的转动;
处于脱离状态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331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3311与触发块334接触并且触发销3311首先会推动触发块334做远离触发盘331轴向中心线的运动、后撤销对触发块334的推动;
其中,触发块334做远离触发盘331轴向中心线的运动过程中,触发块334运动并通过行程弹簧335牵引驱动块332同步运动,驱动块332运行并牵引切换板3393同步运动,在切换销3384与切换槽3392的配合下,切换板3393运动并牵引固定块3391上升,固定块3391上升并牵引传递轴二338同步上升,从而使上插齿3381插入至下插齿3371内,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切换至传递状态,并且在随后触发块334继续做远离触发盘331轴向中心线的运动过程中,触发块334的位移转换为行程弹簧335的压缩量;
触发销3311撤销对触发块334的推动过程中,行程弹簧335首先逐步恢复至原状,接着复位弹簧四336的弹力会使得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恢复至原状,即切换至断开状态。
所述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340包括动力传递件三341、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动力传递件四343,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三341为增速带轮传递结构,动力传递件三341设置于传递轴二338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尤为重要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牵引传递轴一337转动一周期过程中,传递轴一337通过传递状态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牵引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四343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四343设置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从动件与转轴二2131底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尤为重要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过程中,首先牵引状态下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牵引转轴二2131同步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接着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恢复至脱离状态。
动力装置300运行一周期时,转模压注成型装置200同步完成一次球形塑料颗粒成型,两者的配合过程,具体表现为:
动力电机310通过动力传递件一321、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动力传递件二323牵引转轴一2121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该过程即为装满一次球形成型所需熔融态塑料的模具一2124以及对应的模具二2133转动至位于压注构件214正下方的过程;
随后,动力电机310通过动力传递件一321牵引脱离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的主动件继续转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322主动件继续转动会使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由断开状态向传递状态切换,该切换过程即为熔融态塑料被成型为球形颗粒结构的过程;
接着,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处于传递状态过程中,第二动力传递机构330会使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首先牵引状态下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牵引转轴二2131同步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该过程即为装有球形塑料颗粒的模具二2133转动至位于与出料引导筒217最高点接通的出料孔的正下方的过程;
接着,第二间歇槽轮构件342切换至脱离状态,动力电机310剩余的运行周期即为球形塑料颗粒出料过程。
Claims (10)
1.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上安装有原料熔化装置、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动力装置,原料熔化装置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并对熔融态塑料进行杂质过滤后再将熔融态塑料输送给转模压注成型装置,转模压注成型装置用于接收熔融态塑料并将其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动力装置用于为转模压注成型装置提供运行动力;
所述的原料熔化装置包括用于对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熔化的熔化罐、用于接收经熔化罐加热熔化的熔融态塑料并对其进行杂质过滤的过滤机构、用于接收经过滤机构过滤杂质后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输送至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内;
所述的熔融罐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底部连接接通有出料管道;
所述的输送机构位于熔融罐的下方,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管道、推料螺杆,输送管道水平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输送管道的一管口处匹配安装有输送端盖、另一管口内设置有连接支架,输送管道设置有连接支架的管口处还同轴匹配安装有输送接头,输送管道的外部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三,固定接嘴三呈竖直布置且其位于输送管道的上方、并且其还靠近输送端盖,所述的输送管道的外部匹配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螺杆与输送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支架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输送管道以及输送端盖并位于输送管道的外部,推料螺杆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推料螺杆转动并牵引熔融态塑料朝输送接头方向输送;
所述的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管道的轴向并且输送电机固定于主架体上,输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二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连接件二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过滤机构设置于熔融罐与输送机构之间,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管道、绞龙,过滤管道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两管口处均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滤管道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固定接嘴一、固定接嘴二、排杂接嘴;
所述的固定接嘴一与固定接嘴二均呈竖直布置并且两者均靠近过滤管道的下管口,固定接嘴一与固定接嘴二之间呈竖直布置并且固定接嘴一位于固定接嘴二的正上方,固定接嘴一与设置于熔融罐底部的出料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接通,固定接嘴二与过滤管道的接通处匹配设置有金属滤网,固定接嘴二与固定接嘴三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排杂接嘴位于过滤管道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呈垂直布置,排杂接嘴还靠近过滤管道的上管口,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杂质存放壳并且杂质存放壳位于排杂接嘴的正下方;
所述的绞龙与过滤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绞龙的动力输出端与设置于过滤管道上管口处的固定端盖之间活动连接、动力输入端穿过过滤管道以及设置于过滤管道下管口处的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滤管道的外部,绞龙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绞龙转动并可牵引金属滤网上的杂质朝排杂接嘴方向输送,绞龙的螺旋面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贯穿其厚度并用于熔融态塑料平稳顺利通过的通孔;
所述的绞龙的动力输入端与推料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一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连接件一为带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装置位于推料螺杆动力输出端背离自身动力输入端的一侧,转模压注成型装置包括转模压注成型机构、注塑机构,注塑机构用于接收经输送机构输送的熔融态塑料并将其注塑至转模压注成型机构内,转模压注成型机构用于将熔融态塑料加工成球形塑料颗粒结构;
所述的转模压注成型机构包括转模构件、压注构件、冷却构件、出料构件,转模构件用于为球形塑料颗粒成型提供所需的模具,压注构件用于将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压注呈球形塑料颗粒结构,冷却构件用于对转模构件内的熔融态塑料冷却成型提供所需的冷却流动水,出料构件用于将转模构件内冷却成型后的球形塑料颗粒转移出;
所述的转模构件包括转模端盖、转模体一、转模体二,转模体一为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一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模体一上还同轴固定有转轴一并且转轴一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一的上下两侧;
所述的转模体一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转模体一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五组,安装孔内安装有成型模具体并且成型模具体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出料孔,出料孔位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出料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所述的转模体一的上端面与出料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相互接通的通气孔并且通气孔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为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圆柱体结构,成型模具体同轴活动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导向配合,成型模具体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流动孔并且流动孔沿成型模具体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外置台阶,安装孔的下孔口设置有内置台阶,成型模具体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复位弹簧一的弹力驱使成型模具体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成型模具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模具一,模具一为两端开口并且内腔呈半球状的圆柱管结构,模具一与流动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每组成型模具体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模体二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体二位于转模体一的下方,转模体二上同轴设置有转轴二并且转轴二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模体二的上下两侧,转轴二的顶端与转轴一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单向棘轮件进行同轴动力连接,单向棘轮件用于在动力装置驱使转轴一转动的同时牵引转轴二同步转动、在动力装置驱使转轴二转动的同时未能牵引转轴一同步转动;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避让槽并且单向棘轮件设置于避让槽内,转模体二的上端面与转模体一的下端面之间紧密接触;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上端面设置有模具槽,模具槽与设置于转模体一上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模具槽对应设置有五组;
所述的模具槽的槽底竖直设置有模具二,模具二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内腔呈半球形的圆管结构,模具二与模具一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每组模具槽内对应设置有四组模具二,所述的模具槽的槽口处同轴匹配安装有槽盖,槽盖上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并与模具二同轴布置的避让孔并且每组槽盖上的避让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模具槽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安装槽对应设置有五组,安装槽槽底与模具二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顶升孔并且每组安装槽内的顶升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体二的外圆面与模具槽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进水孔并且进水孔对应设置有五组,模具槽槽底与安装槽槽底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出水孔,出水孔沿安装槽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模端盖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圆盘结构并且转模端盖位于转模体一的上方,转模体一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安装台阶,转模端盖上同轴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转孔,转模端盖通过转孔同轴活动套设于安装台阶外部并且转模端盖的下端面与转模体一的上端面之间紧密接触,转模端盖还与主架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槽并且进料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至转模端盖下端面的进料孔,进料槽与任意一组安装孔之间呈同轴布置且进料孔与该安装孔内的成型模具体上的流动孔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料孔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并且导向孔处竖直匹配设置有导向套筒,导向孔位于进料槽沿动力装置驱使转模体一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导向孔与进料槽之间的夹角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导向孔与对应的安装孔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转模端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孔,进气孔位于导向孔沿动力装置驱使转模体一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进气孔与导向孔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并且进气孔与对应通气孔之间相互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筒的上开口端同轴匹配安装有呈圆环形结构的导向端盖,所述的压注构件包括与导向套筒同轴布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同轴设置有抵触块,导向杆的底端穿过导向端盖并位于导向套筒内,导向杆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块,导向杆与导向端盖之间、压块与导向套筒之间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压杆,压杆与位于导向套筒正下方的流动孔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压杆对应设置有四组,压杆的底端端面为球面结构,压杆底端端面、模具一内腔、模具二内腔三者之间可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球形结构;
所述的导向杆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位于抵触块与导向端盖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驱使导向杆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主架体上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双向气缸一/二,双向气缸一的动力输出端与抵触块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冷却构件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组件,进水管道的一端与外界冷却水源连接接通、另一端为与转模体二同轴布置的弧形出水端,进水管道的出水端靠近转模体二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二外圆面并与压注构件相对应的进水孔、进水管道出水端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出水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且出水组件对应设置有五组,出水组件包括安装块、复位弹簧三、出水管道,安装块同轴设置于安装槽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块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顶销,顶销与模具二同轴布置并且顶销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复位弹簧三设置于安装块上端面与安装槽槽底之间,并且复位弹簧三的弹力驱使安装块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出水管道的一端位于安装块上端面与安装槽槽底之间、另一端穿过安装块并位于安装块下方,出水管道为硬管道结构并且其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双向气缸二位于与进水管道相对应的安装槽内的出水组件正下方,并且双向气缸二的动力输出端与该出水组件的出水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出料构件包括气管、出料引导筒,气管的一端与外界压缩气体设备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转模端盖上端面的进气孔连接接通,出料引导筒倾斜固定于主架体上,出料引导筒的最高点为与转模体一同轴布置的弧形开口结构,出料引导筒的最高点靠近转模体一的外圆面并且设置于转模体一外圆面并与进气孔相对应的出料孔、出料引导筒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机构包括注塑管道、减压件,注塑管道固定于主架体上并且其一端与输送接头之间同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结构,注塑管道的外圆面连接接通有注塑接嘴并且注塑接嘴靠近注塑管道的封闭端,注塑接嘴的自由端与转模端盖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注塑接嘴与进料槽之间同轴连接接通;
所述的减压件包括减压管道、减压活塞、减压弹簧,减压管道固定于注塑管道外部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减压管道的另一端匹配安装有减压端盖;
所述的减压活塞设置于减压管道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减压弹簧的一端与减压活塞抵触、另一端与减压端盖抵触,减压弹簧的弹力驱使减压活塞做靠近注塑管道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动力电机竖直固定于主架体上,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动力电机与转轴一顶端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用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与第三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三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转轴二;
所述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动力传递件一、第一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二,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一/二均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一设置于动力电机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二设置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与转轴一顶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动力电机运行一周期可首先通过动力传递件一、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二牵引转轴一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后通过动力传递件一牵引脱离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继续转动并且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动力传递件二/转轴一静止不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触发构件、传递构件,触发构件包括触发盘、驱动块、滑杆、触发块,触发盘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外部,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
所述的触发块水平放置于触发盘的上端面,触发盘的上端面设置有与触发块相匹配的触发销,并且处于牵引状态下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做靠近触发块的转动,处于脱离状态的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转动并牵引触发盘同步转动过程中,触发销与触发块接触并且触发销首先会推动触发块做远离触发盘轴向中心线的运动、后撤销对触发块的推动;
所述的驱动块位于触发块背离触发销的一侧,滑杆设置于触发块与驱动块之间且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与驱动块之间的距离方向,滑杆的一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之间活动连接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位于驱动块与触发块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行程弹簧的弹力驱使驱动块做远离触发块的运动;
所述的驱动块背离触发块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四,复位弹簧四的一端与驱动块连接、另一端与主架体连接,复位弹簧四的弹力驱使驱动块做靠近触发块的运动,行程弹簧的弹力系数大于复位弹簧四的弹力系数;
所述的传递构件包括传递轴一、传递轴二、传递切换件,传递轴一同轴固定于第一间歇槽轮构件的底部,传递轴一的顶端同轴设置有呈圆柱体结构的传递块,传递块的底端匹配设置有下插齿;
所述的传递轴二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套设孔,传递轴二通过套设孔同轴活动套接于传递轴一位于传递块下方的部分外部,并且传递轴一与传递轴二之间的转动互不干涉,传递轴二的顶端设置有与下插齿相匹配的上插齿;
所述的传递切换件包括固定块、切换板,固定块为水平布置的矩体结构,固定块的上端面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固定孔,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固定安装于传递轴二外部,固定块平行于滑杆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有切换槽,切换槽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呈倾斜布置的倾斜段、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段一/二,水平段一与倾斜段的最高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二与倾斜段的最低点之间相互接通,水平段一还位于水平段二背离驱动块的一侧,水平段一/二与倾斜段之间共同构成Z形结构;
所述的切换板的大面平行于固定块设置有切换槽的侧面,切换板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平行于滑杆延伸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切换板朝向切换槽的大面设置有切换销并且切换销自由端位于切换槽内;
所述的切换板与驱动块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上插齿插入至下插齿内且传递轴一转动牵引传递轴二同步转动的传递状态、上插齿未插入至下插齿内的断开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颗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动力传递件三、第二间歇槽轮构件、动力传递件四,第二间歇槽轮构件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从动件轴向均垂直于地面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主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主动件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牵引从动件同步转动的牵引状态、主动件脱离与从动件接触且主动件未能继续牵引从动件转动的脱离状态;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三为增速带轮传递结构,动力传递件三设置于传递轴二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一间歇槽轮构件主动件牵引传递轴一转动一周期过程中,传递轴一通过传递状态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牵引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
所述的动力传递件四为带传动结构,动力传递件四设置于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从动件与转轴二底端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传递,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的主动件转动一周期过程中,首先牵引状态下的第二间歇槽轮构件牵引转轴二同步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通气孔与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接着第二间歇槽轮构件恢复至脱离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3205.7A CN110871529A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塑料颗粒成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3205.7A CN110871529A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塑料颗粒成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71529A true CN110871529A (zh) | 2020-03-10 |
Family
ID=6971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3205.7A Withdrawn CN110871529A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塑料颗粒成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7152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4600A (zh) * | 2020-07-28 | 2020-10-30 | 昆山久硕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滤芯棒的制备工艺 |
CN114393738A (zh) * | 2022-02-21 | 2022-04-26 |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高效废塑料回收用塑料颗粒制粒机及使用方法 |
CN115648478A (zh) * | 2022-10-09 | 2023-01-31 | 南京昊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降解颗粒挤塑机 |
CN119550502A (zh) * | 2025-01-26 | 2025-03-04 | 江苏松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聚氯乙烯塑料制粒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8350A (zh) * | 2007-10-22 | 2009-07-01 |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 块状物质清洁设备及方法 |
CN107322832A (zh) * | 2017-08-07 | 2017-11-07 |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 |
CN109333862A (zh) * | 2018-11-07 | 2019-02-15 | 王州川 | 一种防堵塞的塑料造粒机出料装置 |
-
2019
- 2019-11-27 CN CN201911183205.7A patent/CN11087152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8350A (zh) * | 2007-10-22 | 2009-07-01 |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 块状物质清洁设备及方法 |
CN107322832A (zh) * | 2017-08-07 | 2017-11-07 |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 |
CN109333862A (zh) * | 2018-11-07 | 2019-02-15 | 王州川 | 一种防堵塞的塑料造粒机出料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4600A (zh) * | 2020-07-28 | 2020-10-30 | 昆山久硕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滤芯棒的制备工艺 |
CN114393738A (zh) * | 2022-02-21 | 2022-04-26 |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高效废塑料回收用塑料颗粒制粒机及使用方法 |
CN114393738B (zh) * | 2022-02-21 | 2024-03-22 |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高效废塑料回收用塑料颗粒制粒机及使用方法 |
CN115648478A (zh) * | 2022-10-09 | 2023-01-31 | 南京昊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降解颗粒挤塑机 |
CN119550502A (zh) * | 2025-01-26 | 2025-03-04 | 江苏松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聚氯乙烯塑料制粒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71529A (zh) | 塑料颗粒成型机 | |
CN107745478B (zh) | 一种中心转塔多色立式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 |
CN110871527A (zh) | 塑料颗粒的压注成型组件 | |
CN109605682A (zh) | 注塑模具 | |
CN110871522A (zh) | 塑料颗粒的转模循环注塑成型工艺 | |
CN108000801B (zh) | 一种带圆盘型独立开合模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 |
CN110871514A (zh) | 塑料颗粒的挤出成型设备 | |
CN110871524A (zh) | 聚苯乙烯塑料颗粒的链模注塑成型工艺 | |
CN113001911A (zh) | 一种塑料加工设备 | |
CN116141571B (zh) | 一种附带可变形式模具的多规格灯罩注塑设备 | |
CN110871519A (zh) | 分离式塑料挤塑机 | |
CN110871528A (zh) | 塑料颗粒的注塑压注成型工艺 | |
CN110871523A (zh) | 一种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的组件 | |
CN115157567A (zh) | 一种注塑机用多孔位旋转注塑模具 | |
CN115476470A (zh) | 一种分段内螺纹瓶盖加工用注塑成型设备 | |
CN110871526A (zh) | 塑料颗粒成型的循环链式模具 | |
CN117656367B (zh) | 一种塑料制品快速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 |
CN115972432B (zh) | 一种通过废旧塑料瓶再生pet树脂的制粒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
CN110861280A (zh) | 增压式塑料管件成型机 | |
CN116512527B (zh) | 一种注塑余料回收系统 | |
CN114393738B (zh) | 一种离心式高效废塑料回收用塑料颗粒制粒机及使用方法 | |
CN115366325A (zh) | 一种注塑机 | |
CN214521527U (zh) |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设备 | |
CN209579700U (zh) | 一种充气轮胎用内胎挤出机机头 | |
CN111941730A (zh) | 一种多工位快速注塑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Fengkaini office, 1919, Wanda Yinzuo, Nanning Road, Yandun street,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Applicant after: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7000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Yingbin Avenue, L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