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0239B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40239B CN110840239B CN201810950240.6A CN201810950240A CN110840239B CN 110840239 B CN110840239 B CN 110840239B CN 201810950240 A CN201810950240 A CN 201810950240A CN 110840239 B CN110840239 B CN 1108402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handle
- pot
- arc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上盖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下方的锁盖,锁盖转动以使锅盖与锅体锁合或使两者解锁;开盖组件,开盖组件设置在上盖上并与锁盖驱动连接,开盖组件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且开盖组件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自动开盖按钮仅能在有电的工况下使用,从而影响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方便电压力锅的开盖操作,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锅盖以及用于控制锅盖打开的自动开盖按钮,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自动开盖按钮,来实现电压力锅的锅盖的自动打开。但是自动开盖按钮只有在有电的工况下才能够使用,这样,使用者在烹饪好食物后,想要将电压力锅整体搬运至没有电的地点使用时,只能先把锅盖打开,再进行电压力锅的搬运,从而导致电压力锅内的食物的热气容易从锅盖处冒出而烫伤使用者、影响对电压力锅内的食物的保温效果、或者电压力锅内的食物容易洒出等情况发生,影响电压力锅的实用性,影响了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
此外,为了保证电压力锅的锅盖能够打开,需要使电压力锅一直处于有电状态,从而导致电压力锅的耗电量增大,若为了减少耗电量,就需要每次插拔电压力锅的插头,从而导致电压力锅的使用便捷性差,影响了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自动开盖按钮仅能在有电的工况下使用,从而影响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锅盖可转动地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上盖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下方的锁盖,锁盖转动以使锅盖与锅体锁合或使两者解锁;开盖组件,开盖组件设置在上盖上并与锁盖驱动连接,开盖组件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且开盖组件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
进一步地,开盖组件包括:把手结构,把手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上,以作为旋转部件,且把手结构具有手动握持端和从动驱动端,其中,手动握持端用于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把手结构转动,从动驱动端与锁盖连接;电动驱动部,电动驱动部设置在上盖上并与把手结构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盖包括内衬和罩设在内衬上的面盖,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座,把手座设置在内衬上;转杆,转杆的第一端与把手座连接,转杆的第二端形成与锁盖连接的从动驱动端;操作把手,操作把手设置在把手座上并凸出于面盖,操作把手形成手动握持端。
进一步地,把手座上设置有齿轮盘,电动驱动部包括相连接的驱动电机和齿轮,其中,齿轮与齿轮盘啮合。
进一步地,内衬上开设有弧形避让孔,转杆的第二端延伸至弧形避让孔处,并通过在弧形避让孔内移动的连接件与锁盖连接。
进一步地,齿轮盘为弧形齿轮盘,且弧形齿轮盘的弧度大于或等于弧形避让孔的弧度。
进一步地,面盖上开设有让位孔,把手座穿过让位孔,操作把手可拆卸地套设在把手座上,以带动把手座转动。
进一步地,操作把手包括相连接的操作柄段和连接柄段,其中,连接柄段与把手座连接,操作柄段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柄段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把手结构还包括顶臂,顶臂的第一端与把手座连接,顶臂的第二端为抵顶安装在内衬上的开盖按钮的抵顶端。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还包括蒸汽盒,蒸汽盒设置在上盖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上盖上设置开盖组件,通过开盖组件驱动锁盖转动以使锅盖与锅体锁合或使两者解锁。其中,开盖组件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在有电的工况下,能够自动地控制锅盖打开,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开盖组件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这样,烹饪器具能够在没有电的工况下,通过手动的方式控制锅盖打开,从而提升了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开盖组件和开盖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开盖组件和开盖按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器具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器具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器具的驱动电机与齿轮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烹饪器具的驱动电机与齿轮的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20、锅盖;21、上盖;211、内衬;212、面盖;213、弧形避让孔;214、让位孔;30、开盖组件;31、把手结构;311、把手座;312、转杆;313、操作把手;314、齿轮盘;315、操作柄段;316、连接柄段;317、顶臂;32、电动驱动部;321、驱动电机;322、齿轮;323、驱动轴;324、安装孔;325、限位柱;326、弧形限位孔;40、连接件;50、开盖按钮;60、蒸汽盒;70、安装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自动开盖按钮仅能在有电的工况下使用,从而影响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电压力锅或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以电压力锅为例示出。
如图1至图8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和开盖组件30,锅盖20可转动地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包括上盖2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21下方的锁盖,锁盖转动以使锅盖20与锅体10锁合或使两者解锁,开盖组件30设置在上盖21上并与锁盖驱动连接,开盖组件30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且开盖组件30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
在本申请中,在上盖21上设置开盖组件30,通过开盖组件30驱动锁盖转动以使锅盖20与锅体10锁合或使两者解锁。其中,开盖组件30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在有电的工况下,使用者能够通过开盖组件30自动地控制锅盖20打开,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开盖组件30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这样,烹饪器具能够在没有电的工况下,通过手动的方式控制锅盖20打开,从而提升了使用者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好感。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既能够在有电的工况下打开锅盖20,还能够在无电的工况下打开锅盖20,这样,使用者在烹饪好食物后,可以将烹饪器具在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的情况下整体搬运至没有电的地点使用时,从而能够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食物的热气容易从锅盖20处冒出而烫伤使用者,提升对烹饪器具内的食物的保温效果,还能够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食物洒出,提升电压力锅的实用性,提升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此外,使用者在烹饪好食物后,不需要保证烹饪器具一直处于有电状态,从而降低了烹饪器具的耗电量,进一步地提上了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
如图2至图8所示,开盖组件30包括把手结构31和电动驱动部32,把手结构31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21上,以作为旋转部件,且把手结构31具有手动握持端和从动驱动端,其中,手动握持端用于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把手结构31转动,从动驱动端与锁盖连接,电动驱动部32设置在上盖21上并与把手结构31驱动连接。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握持端手动地驱动从动驱动端转动,从而使从动驱动端带动锁盖转动,使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状态或解锁状态;使用者还可以控制电动驱动部32工作,通过电动驱动部32驱动把手结构31转动,把手结构31的从动驱动端带动锁盖转动,使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状态或解锁状态。
如图2所示,上盖21包括内衬211和罩设在内衬211上的面盖212,把手结构31包括把手座311、转杆312和操作把手313,把手座311设置在内衬211上,转杆312的第一端与把手座311连接,转杆312的第二端形成与锁盖连接的从动驱动端,操作把手313设置在把手座311上并凸出于面盖212,操作把手313形成手动握持端。这样,使用者通过握持操作把手313,省力舒适地驱动转杆312转动,转杆312转动并带动锁盖转动,使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状态或解锁状态,同时,设置了罩设在内衬211上的面盖212,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美观,以及保护安装在内衬211上的零件。
如图2和图3所示,把手座311上设置有齿轮盘314,电动驱动部32包括相连接的驱动电机321和齿轮322,其中,齿轮322与齿轮盘314啮合。这样,使用者控制电动驱动部32启动,驱动电机321驱动齿轮322转动,齿轮322转动带动齿轮盘314转动,把手座311和转杆312同步随齿轮盘314转动,转杆312转动并带动锁盖转动,使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状态或解锁状态。
如图4所示,内衬211上开设有弧形避让孔213,转杆312的第二端延伸至弧形避让孔213处,并通过在弧形避让孔213内移动的连接件40与锁盖连接。这样,连接件40依次穿过转杆312上的连接孔和弧形避让孔213后与锁盖连接,转杆312转动而带动连接件40转动,连接件40驱动锁盖转动,使锅盖20与锅体10处于锁合状态或解锁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齿轮盘314为弧形齿轮盘,且弧形齿轮盘的弧度大于或等于弧形避让孔213的弧度。这样,能够有效地满足转杆312的第二端的转动范围,即能够沿着弧形避让孔213的延伸方向在其第一端的端部至第二端的端部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2所示,面盖212上开设有让位孔214,把手座311穿过让位孔214,操作把手313可拆卸地套设在把手座311上,以带动把手座311转动。这样,操作把手313与把手座311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把手结构31的安装、维修和更换。
如图2所示,操作把手313包括相连接的操作柄段315和连接柄段316,其中,连接柄段316与把手座311连接,操作柄段315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柄段316的横截面积。这样,连接柄段316由让位孔214穿过,并可拆卸地套设在把手座311上。考虑到使用者握持操作把手313的舒适度,以及操作把手313的经济成本,使操作柄段315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柄段316的横截面积,具体而言,在保证操作把手313与把手座311的连接稳定性的情况下,使连接柄段316的横截面积小一些,为了保证使用者握持操作柄段315的舒适度,使操作柄段315的横截面积大一些。
如图2至图4所示,把手结构31还包括顶臂317,顶臂317的第一端与把手座311连接,顶臂317的第二端为抵顶安装在内衬211上的开盖按钮50的抵顶端。这样,使用者可以按压开盖按钮50,使顶臂317的抵顶端不再与开盖按钮50抵接,锅盖20与锅体10由锁合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还包括蒸汽盒60,蒸汽盒60设置在上盖21上。锅体10内的高压蒸汽流经过蒸汽盒60缓冲后排出,从而减小电压力锅的排气噪音。
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安装盖70,安装盖70安装在面盖212上,安装盖7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蒸汽盒60穿过第一安装孔,操作把手313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让位孔214与把手座311连接。这样,在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方便对磨损的安装盖70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面盖212。
在图1至图8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21位于齿轮322的上方,弧形限位孔326开设在齿轮322上,且驱动电机3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柱325。电动驱动部32具有驱动轴323,齿轮322上开设有安装孔324,驱动轴323安装在安装孔324内并驱动齿轮322转动,齿轮322转动时,齿轮322上开设的弧形限位孔326与限位柱325止挡配合,以对齿轮322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齿轮322的转动超过预设的旋转角度,避免开盖组件30出现卡死或者无法复位的情况,提升了烹饪器具的实用性。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内锅和加热装置,其中,内锅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锅体10内,加热装置位于内锅的底部以为所述内锅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
锅盖(20),所述锅盖(20)可转动地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包括上盖(2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下方的锁盖,所述锁盖转动以使所述锅盖(20)与所述锅体(10)锁合或使两者解锁;
开盖组件(30),所述开盖组件(30)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上并与所述锁盖驱动连接,所述开盖组件(30)能够以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锁盖转动,且所述开盖组件(30)还具有能够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锁盖转动的旋转部件;
所述开盖组件(30)包括:
把手结构(31),所述把手结构(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上,以作为所述旋转部件,且所述把手结构(31)具有手动握持端和从动驱动端,其中,所述手动握持端用于以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把手结构(31)转动,所述从动驱动端与所述锁盖连接;
电动驱动部(32),所述电动驱动部(32)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上并与所述把手结构(31)驱动连接;
所述上盖(21)包括内衬(211)和罩设在所述内衬(211)上的面盖(212),所述把手结构(31)包括:
把手座(311),所述把手座(311)设置在所述内衬(211)上;
所述把手座(311)上设置有齿轮盘(314),所述电动驱动部(32)包括相连接的驱动电机(321)和齿轮(322),其中,所述齿轮(322)与所述齿轮盘(314)啮合;
所述把手结构(31)还包括顶臂(317),所述顶臂(317)的第一端与所述把手座(311)连接,所述顶臂(317)的第二端为抵顶安装在所述内衬(211)上的开盖按钮(50)的抵顶端;
弧形限位孔(326)开设在所述齿轮(322)上,所述驱动电机(3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柱(325),所述齿轮(322)转动时,所述弧形限位孔(326)与所述限位柱(325)止挡配合,以对所述齿轮(322)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转杆(312),所述转杆(312)的第一端与所述把手座(311)连接,所述转杆(312)的第二端形成与所述锁盖连接的所述从动驱动端;
操作把手(313),所述操作把手(313)设置在所述把手座(311)上并凸出于所述面盖(212),所述操作把手(313)形成所述手动握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11)上开设有弧形避让孔(213),所述转杆(312)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弧形避让孔(213)处,并通过在所述弧形避让孔(213)内移动的连接件(40)与所述锁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314)为弧形齿轮盘,且所述弧形齿轮盘的弧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弧形避让孔(213)的弧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12)上开设有让位孔(214),所述把手座(311)穿过所述让位孔(214),所述操作把手(31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把手座(311)上,以带动所述把手座(31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313)包括相连接的操作柄段(315)和连接柄段(316),其中,所述连接柄段(316)与所述把手座(311)连接,所述操作柄段(315)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柄段(316)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还包括蒸汽盒(60),所述蒸汽盒(60)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50240.6A CN110840239B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50240.6A CN110840239B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40239A CN110840239A (zh) | 2020-02-28 |
CN110840239B true CN110840239B (zh) | 2025-03-04 |
Family
ID=6959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50240.6A Active CN110840239B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402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6476A (zh) | 2017-08-09 | 2019-07-09 |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烹饪装置及其部件 |
CN212788226U (zh) | 2019-02-25 | 2021-03-26 |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烹饪系统 |
US11647861B2 (en) | 2020-03-30 | 2023-05-16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CN112167992A (zh) * | 2020-10-30 | 2021-01-05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门组件及压力烹饪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761414U (zh) * | 2016-12-30 | 2017-12-19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电压力锅 |
CN207492573U (zh) * | 2017-05-05 | 2018-06-15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电压力锅 |
CN209404403U (zh) * | 2018-08-20 | 2019-09-20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
2018
- 2018-08-20 CN CN201810950240.6A patent/CN1108402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761414U (zh) * | 2016-12-30 | 2017-12-19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电压力锅 |
CN207492573U (zh) * | 2017-05-05 | 2018-06-15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电压力锅 |
CN209404403U (zh) * | 2018-08-20 | 2019-09-20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40239A (zh) | 2020-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40239B (zh) | 烹饪器具 | |
CN108158418B (zh) | 配置功能锅盖的多功能锅具 | |
CN108567322B (zh) | 烹饪器具 | |
US20140042170A1 (en) | Multi-use cooking system | |
CN103006093B (zh) | 空气油炸锅滚筒笼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3133637A (zh)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
WO2010081322A1 (zh) | 一种多功能烤锅 | |
CN103767561A (zh) | 一种带有倾斜锁定装置的烤炉及其方法 | |
CN211242962U (zh) | 一种蒸汽旋风烤锅 | |
CN110840237B (zh) | 烹饪器具 | |
CN110652172A (zh) |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 |
CN209090931U (zh) | 一种隔热型旋转式翻炒气炸锅 | |
CN218128172U (zh) | 一种翻转机构及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105919470B (zh) | 一种食物加工机 | |
CN20541084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738339U (zh) | 一种智能炒菜机 | |
CN20940440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8695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727508U (zh) | 电饭箱 | |
CN210871006U (zh) | 电饭煲 | |
CN203676891U (zh) | 一种带有倾斜锁定装置的烤炉 | |
CN110192762B (zh) | 电饭箱 | |
CN211933624U (zh) | 一种自动炒菜机器人 | |
CN21682289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82354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