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7412A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7412A CN110827412A CN201810900637.4A CN201810900637A CN110827412A CN 110827412 A CN110827412 A CN 110827412A CN 201810900637 A CN201810900637 A CN 201810900637A CN 110827412 A CN110827412 A CN 110827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
- virtual object
- target
- terminal screen
- target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自适应平面的装置、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包括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本公开实施例首先通过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然后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可以避免虚拟物体在移动时出现悬浮于平面或在平面姿态不正确的情况,提高终端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虚拟物体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方法为在现实场景中放入虚拟物体,即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在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而叠加之后,该虚拟物体会按照预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或者通过控件控制虚拟物体进行预定动作。
目前,在现有的增强现实场景下,虚拟物体通常被放置于真实场景中的平面上,比如放置于桌面上,或者墙面上,可以控制放置后的虚拟物体在多个平面间移动。但是在移动的时候,由于平面不同,其平面角度不同,比如从桌面上移动到墙面上,现有技术中,虚拟物体要么悬空、要么保持在桌面上时的姿态(与桌面垂直)。
例如,如图1所示,虚拟柱形物体原先被放置在一个水平平面上,之后从该水平平面移动到另一个竖直平面上,但是在移动出该水平平面之后,该虚拟柱形物体仍然保持之前的姿态,并且大小也没有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虚拟柱形物体并没有正确放置在垂直平面上,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如何提高虚拟物体在终端上的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此外,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平面的装置、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自适应平面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包括:
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
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z轴;
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使所述z轴垂直于所述目标平面,并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
若判定所述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所述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所述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
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且使所述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
将选中的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穿过所述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
将所述线与所述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所述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垂直于所述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屏幕上产生的触发响应,将所述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位置;
或,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及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且使所述虚拟物体位于所述目标平面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所述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识别所述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
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且使所述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
将选中的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穿过所述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
将所述线与所述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所述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垂直于所述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屏幕上产生的第一触发响应,将所述第一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位置;
或,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平面的装置,包括:
平面方向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
姿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z轴;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使所述z轴垂直于所述目标平面,并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移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
位置判定模块,用于若判定所述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所述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所述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平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且使所述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将选中的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
相应的,所述姿态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穿过所述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将所述线与所述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所述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垂直于所述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终端屏幕上产生的触发响应,将所述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位置;或,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自适应平面的方法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自适应平面的方法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平面的终端,包括上述任一自适应平面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自适应平面的装置、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自适应平面的终端。其中,该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包括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本公开实施例首先通过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然后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可以避免虚拟物体在移动时出现悬浮于平面或在平面姿态不正确的情况,提高终端的显示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控制虚拟物体到达目标平面的摆放姿态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中的控制虚拟物体到达目标平面的摆放姿态的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d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e为根据图2a所示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中的平面可选中状态示意图;
图2f为根据图2a所示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中的被选中的平面状态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为了解决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如图2a所示,该自适应平面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至步骤S2。其中:
步骤S1: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
其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选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平面的装置、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平面的终端。
其中,虚拟物体可选为现场场景中实物的三维模型。
其中,目标平面为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即将移动到的平面,该平面为位于现实场景中的实体的表面,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桌面或墙面。
其中,目标平面的方向可以根据虚拟物体所在的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的坐标轴来确定。例如,如果以三维坐标的x轴为参照,则可通过计算该目标平面与x轴的夹角来确定目标平面的方位,例如,如果夹角为0,则确定该目标平面与x轴平行,如果夹角为大于0小于90度的角度,则确定该目标平面相对于x轴时倾斜预设角度,如果夹角为90度,则确定该目标平面与x轴垂直。
步骤S2: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其中,终端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移动终端(例如,i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具体的,可通过控制虚拟物体旋转和/或缩放,并将虚拟物体显示在终端屏幕上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该目标平面。以图1所示为例,通过图1可知,该虚拟柱形物体原先垂直放置于水平平面,后将其移动至目标平面,如图1可知,该目标平面是垂直放置的,因此需要将该虚拟柱形物体旋转90度才可将其垂直放置于该垂直平面上,最后得到的该虚拟柱形物体的放置位置如图2b所不。
本实施例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然后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可以避免虚拟物体在移动时出现悬浮于平面或在平面姿态不正确的情况,提高终端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步骤S2可以包括:
S21: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z轴。
S22: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使z轴垂直于目标平面,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同样以如图1所示为例,通过图1可知,该虚拟柱形物体初始摆放姿态为,对应的z轴垂直于水平平面,后将其移动至目标平面,如图1可知,由于该目标平面是垂直放置的,对应的平面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其对应的z轴不再垂直于该目标平面,因此需要将该虚拟柱形物体z轴,使其垂直于该目标平面,才可将其垂直放置于该目标平面上,最后得到的该虚拟柱形物体的放置位置如图2b所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d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3:控制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
其中,初始平面可以通过用户选定,为虚拟物体初始放置的平面。
具体的,可通过对终端屏幕或终端的控制,实现控制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例如,可以使用移动控件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例如虚拟操纵按钮来实现虚拟物体的移动;也可以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滑动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也可以通过直接移动终端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此时虚拟物体总是位于终端屏幕的中央,移动终端就相当于移动虚拟模型。
在虚拟物体移动过程中,可以不计算新的位置,只在平面上移动虚拟物体,此处的移动可以是跟上述的移动控件、手指移动或者终端移动成比例的在平面上移动;也可以直接计算新的位置,将虚拟物体移动至新的位置上。
S14:若判定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
具体的,预先记录初始平面的边缘轮廓位置,进而判断虚拟物体的位置是否完全超出该初始平面。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扩展平面边缘轮廓的识别方法来实现,例如,利用特征点或者利用纹理来识别等。一旦判定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初始平面,则确定目标平面的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判定虚拟物体的位置是否超出初始平面,若超出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然后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可以避免虚拟物体在移动时出现悬浮于平面或在平面姿态不正确的情况,提高终端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目标平面的步骤:
S15:识别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
其中,现实场景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平面。需采用相应的算法才能识别出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该步骤可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例如,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算法,这里不再赘述。
S16:从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进一步,该步骤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自动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即自动从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第二种方式,由用户选择目标平面,即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识别出的平面,且使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将选中的平面作为目标平面。也就是说,用户可通过点击或双击或其它预设动作选中平面,将用户选中的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示例性的,如图2e所示,将识别出的现实场景中的平面1-平面3依次显示在终端屏幕上,如果用户想将虚拟物体显示在平面1上,则只需要在终端屏幕上单击或双击平面1,即可完成选中操作。当平面1被选中之后,则按照其在显示场景中的摆放位置显示在终端屏幕上,如图2f所示。其中,上述初始平面的确定过程与目标平面类似,这里不再赘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7:确定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
其中,终端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移动终端(例如,i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
其中,目标显示位置为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位置。
S18:根据目标显示位置和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
相应的,步骤S2具体包括:
控制虚拟物体移动至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步骤S17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获取目标显示位置:第一种方式:检测终端屏幕上产生的触发响应,将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目标显示位置。
其中,触发响应为作用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所产生的响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终端屏幕产生的点击响应、或双击响应、或检测到的预设手势动作。
其中,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为终端屏幕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具体可通过布置于该终端屏幕上的传感器确定。
具体的,如果用户想要改变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的显示位置,则需要在终端屏幕上进行操作,例如,通过点击、或双击或在终端屏幕上做出预设手势动作来确定虚拟物体的下一个显示位置。终端屏幕接收到上述操作后会产生触发响应,该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即为用户想要将虚拟物体移动的显示位置,而该显示位置并不是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位置,因此需要根据该触发响应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位置,从而可以精确定位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位置。
第二种方式,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具体的,用户可通过终端输入目标显示位置,由于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往往是一个触发区域,很难定位到一个点上,而通过输入目标位置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位到点,因此本实施例相对于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更能精确定位虚拟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终端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步骤S18可以包括:
获取穿过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
将线与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目标位置。
其中,该线可以为直线、射线或线段。
进一步的,线垂直于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明显变型(例如,对所列举的模式进行组合)或等同替换。
在上文中,虽然按照上述的顺序描述了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然按照上述顺序执行,其也可以倒序、并行、交叉等其他顺序执行,而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再加入其他步骤,这些明显变型或等同替换的方式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实现的步骤,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公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为了解决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平面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如图3a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平面方向确定模块21和姿态调整模块22;其中,平面方向确定模块21用于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姿态调整模块22用于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其中,虚拟物体可选为现场场景中实物的三维模型。
其中,目标平面为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即将移动到的平面,该平面为位于现实场景中的实体的表面,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桌面或墙面。
其中,目标平面的方向可以根据虚拟物体所在的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的坐标轴来确定。例如,如果以三维坐标的x轴为参照,则可通过计算该目标平面与x轴的夹角来确定目标平面的方位,例如,如果夹角为0,则确定该目标平面与x轴平行,如果夹角为大于0小于90度的角度,则确定该目标平面相对于x轴时倾斜预设角度,如果夹角为90度,则确定该目标平面与x轴垂直。
其中,终端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移动终端(例如,i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
具体的,姿态调整模块22可通过控制虚拟物体旋转和/或缩放,并将虚拟物体显示在终端屏幕上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该目标平面。以图1所示为例,通过图1可知,该虚拟柱形物体原先垂直放置于水平平面,后将其移动至目标平面,如图1可知,该目标平面是垂直放置的,因此需要将该虚拟柱形物体旋转90度才可将其垂直放置于该垂直平面上,最后得到的该虚拟柱形物体的放置位置如图2b所示。
本实施例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面方向确定模块21,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然后通过姿态调整模块22,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可以避免虚拟物体在移动时出现悬浮于平面或在平面姿态不正确的情况,提高终端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图3a,姿态调整模块22具体用于:
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z轴;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使z轴垂直于目标平面。
同样以如图1所示为例,通过图1可知,该虚拟柱形物体初始摆放姿态为,对应的z轴垂直于水平平面,后将其移动至目标平面,如图1可知,由于该目标平面是垂直放置的,对应的平面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其对应的z轴不再垂直于该目标平面,因此需要将该虚拟柱形物体z轴,使其垂直于该目标平面,才可将其垂直放置于该目标平面上,最后得到的该虚拟柱形物体的放置位置如图2b所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装置还包括:控制移动模块23和位置判定模块24;其中控制移动模块23用于控制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位置判定模块24用于若判定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
其中,初始平面可以通过用户选定,为虚拟物体初始放置的平面。
具体的,控制移动模块23,可通过对终端屏幕或终端的控制,实现控制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例如,可以使用移动控件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例如虚拟操纵按钮来实现虚拟物体的移动;也可以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滑动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也可以通过直接移动终端控制虚拟物体的移动,此时虚拟物体总是位于终端屏幕的中央,移动终端就相当于移动虚拟模型。
在虚拟物体移动过程中,可以不计算新的位置,只在平面上移动虚拟物体,此处的移动可以是跟上述的移动控件、手指移动或者终端移动成比例的在平面上移动;也可以直接计算新的位置,将虚拟物体移动至新的位置上。
具体的,位置判定模块24,可以预先记录初始平面的边缘轮廓位置,进而判断虚拟物体的位置是否完全超出该初始平面。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扩展平面边缘轮廓的识别方法来实现,例如,利用特征点或者利用纹理来识别等。一旦判定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初始平面,则确定目标平面的方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平面识别模块;该平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从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其中,现实场景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平面。需采用相应的算法才能识别出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该步骤可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例如,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算法,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该平面识别模块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自动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即自动从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第二种方式,由用户选择目标平面,即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识别出的平面,且使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将选中的平面作为目标平面。也就是说,用户可通过点击或双击或其它预设动作选中平面,将用户选中的平面作为目标平面。
示例性的,如图2e所示,平面识别模块将识别出的现实场景中的平面1-平面3依次显示在终端屏幕上,如果用户想将虚拟物体显示在平面1上,则只需要在终端屏幕上单击或双击平面1,即可完成选中操作。当平面1被选中之后,则按照其在显示场景中的摆放位置显示在终端屏幕上,如图2f所示。
其中,上述初始平面的确定过程与目标平面类似,这里不再赘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目标位置确定模块,该目标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根据目标显示位置和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相应的,姿态调整模块22具体用于:控制虚拟物体移动至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其中,终端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移动终端(例如,i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
其中,目标显示位置为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位置。
姿态调整模块22具体用于:控制虚拟物体移动至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方向调整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适应目标平面。
进一步的,目标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检测终端屏幕上产生的触发响应,将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目标显示位置。
其中,触发响应为作用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所产生的响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终端屏幕产生的点击响应、或双击响应、或检测到的预设手势动作。
其中,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为终端屏幕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具体可通过布置于该终端屏幕上的传感器确定。
具体的,如果用户想要改变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的显示位置,则需要在终端屏幕上进行操作,例如,通过点击、或双击或在终端屏幕上做出预设手势动作来确定虚拟物体的下一个显示位置。终端屏幕接收到上述操作后会产生触发响应,该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即为用户想要将虚拟物体移动的显示位置,而该显示位置并不是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位置,因此需要根据该触发响应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位置,从而可以精确定位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位置。
或,目标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具体的,用户可通过终端输入目标显示位置,由于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往往是一个触发区域,很难定位到一个点上,而通过输入目标位置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位到点,因此本实施例相对于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触发操作,更能精确定位虚拟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终端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目标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穿过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将线与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线垂直于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有关自适应平面的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实现的技术效果等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的硬件框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30包括存储器31和处理器32。
该存储器31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3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该处理器3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3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32用于运行该存储器31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该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30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其上存储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41。当该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41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视频特征的比对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自适应平面的终端50包括上述自适应平面的装置实施例。
该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本公开中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车载终端、车载显示终端、车载电子后视镜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
作为等同替换的实施方式,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如图5所示,该自适应平面的终端50可以包括电源单元51、无线通信单元52、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53、用户输入单元54、感测单元55、接口单元56、控制器57、输出单元58和存储器59等等。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也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其中,无线通信单元52允许终端5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A/V输入单元53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用户输入单元54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的各种操作。感测单元55检测终端50的当前状态、终端50的位置、用户对于终端50的触摸输入的有无、终端50的取向、终端5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终端5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接口单元56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终端5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输出单元58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存储器59可以存储由控制器55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存储器59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而且,终端5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59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控制器57通常控制终端的总体操作。另外,控制器57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控制器57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电源单元51在控制器57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本公开提出的视频特征的比对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本公开提出的视频特征的比对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本公开提出的视频特征的比对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57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本公开提出的视频特征的比对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59中并且由控制器57执行。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另外,如在此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以便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教导的技术而进行对在此所述的技术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方面。可以利用与在此所述的相应方面进行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当前存在的或者稍后要开发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因而,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其范围内的这样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2)
1.一种自适应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
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z轴;
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使所述z轴垂直于所述目标平面,并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在初始平面上移动;
若判定所述虚拟物体的位置超出所述初始平面,则触发执行所述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现实场景中包含的平面;
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中选定一个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识别出的平面,且使所述识别出的平面处于可选中状态;
将选中的平面作为所述目标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虚拟物体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上,并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和所述目标平面确定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穿过所述目标显示位置所在点的线;
将所述线与所述目标平面的交点作为所述目标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垂直于所述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虚拟物体在终端屏幕上的目标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屏幕上产生的触发响应,将所述触发响应的产生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位置;
或,接收输入的目标显示位置。
10.一种自适应平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面方向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虚拟物体在现实场景中的目标平面的方向;
姿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所述虚拟物体的摆放姿态,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所述虚拟物体,且显示出来的所述虚拟物体适应所述目标平面。
11.一种自适应平面的硬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平面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00637.4A CN110827412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CT/CN2019/073080 WO2020029556A1 (zh) | 2018-08-09 | 2019-01-25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00637.4A CN110827412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7412A true CN110827412A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413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00637.4A Pending CN110827412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27412A (zh) |
WO (1) | WO202002955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4922A (zh) * | 2020-11-19 | 2021-01-29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虚拟主体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WO2024120030A1 (zh) * | 2022-12-07 | 2024-06-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虚拟物体的放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6187A (zh) * | 2021-10-20 | 2022-01-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虚拟场景中的对象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7023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索尼公司 | 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US9020825B1 (en) * | 2012-09-25 | 2015-04-28 | Rawles Llc | Voice gestures |
CN107665505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平面检测实现增强现实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65506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增强现实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09745B2 (ja) * | 1998-03-24 | 2008-07-02 | 株式会社レクサー・リサーチ | 三次元空間表示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物体移動配置装置及び方法 |
CN102722908B (zh) * | 2012-05-25 | 2016-06-08 | 任伟峰 | 一种在三维虚拟现实场景中的物体空间摆位方法及装置 |
JP6800599B2 (ja) * | 2015-10-22 | 2020-12-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5825499A (zh) * | 2016-03-09 | 2016-08-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准平面的确定方法和确定系统 |
CN108052253B (zh) * | 2017-12-28 | 2020-09-25 | 灵图互动(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展示内容制作方法 |
-
2018
- 2018-08-09 CN CN201810900637.4A patent/CN110827412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1-25 WO PCT/CN2019/073080 patent/WO202002955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20825B1 (en) * | 2012-09-25 | 2015-04-28 | Rawles Llc | Voice gestures |
CN104077023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索尼公司 | 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N107665505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平面检测实现增强现实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65506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增强现实的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R科技君: "Google官方AR设计指南", 《HTTP://WWW.WOSHIPM.COM/PD/1195054.HTML》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4922A (zh) * | 2020-11-19 | 2021-01-29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虚拟主体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N112274922B (zh) * | 2020-11-19 | 2024-07-16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虚拟主体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WO2024120030A1 (zh) * | 2022-12-07 | 2024-06-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虚拟物体的放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29556A1 (zh) | 2020-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40235B2 (en) | Additional object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017580B2 (en) | Face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key point detection | |
US11042294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screen on said display device | |
US10101873B2 (en) |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user interface function,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US9304591B2 (en) | Gesture control | |
US8839136B2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virtual object or view point on two dimensional interactive display | |
US1174902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face tracking of a face effe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2189914B2 (en) |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US9678574B2 (en) | Computing system utilizing three-dimensional manipulation command gestures | |
US20120038675A1 (en) | Assisted zoom | |
US9633412B2 (en) | Method of adjusting screen magnific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AU2016200885B2 (en) |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ization | |
JP2017513106A (ja) |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の生成 | |
US10324535B2 (en) | Mechanism to provide visual feedback regarding computing system command gestures | |
JP2015515075A (ja) | 3次元グラフィック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 |
US20150063785A1 (en) | Method of overlappingly displaying visual object on video,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20522809A (ja) | 仮想基体として使用するための平面及び/又は四分木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KR20160012410A (ko)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출력 제어 방법 | |
CN109003224A (zh) | 基于人脸的形变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10825280A (zh) | 控制虚拟物体位置移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827412A (zh) | 自适应平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097975A (zh) | 用于控制视角转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134077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irtual input tool | |
CN110825279A (zh) | 平面间无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827413B (zh) | 控制虚拟物体形态改变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100080 408, 4th floor, 51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ikto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408, 4th floor, 51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