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0253B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0253B CN110820253B CN201910735714.XA CN201910735714A CN110820253B CN 110820253 B CN110820253 B CN 110820253B CN 201910735714 A CN201910735714 A CN 201910735714A CN 110820253 B CN110820253 B CN 1108202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drum
- treating apparatus
- base housing
- laundry tr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309 mel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02 hot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4—Hea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1—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heating of metal pieces
- H05B6/102—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heating of metal pieces the metal pieces being rotated while induction heat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2—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electric heating means, e.g. temperature or voltag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4—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06F34/22—Condi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e.g. turbidity
- D06F34/24—Liquid temperatur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滚筒,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设置到机柜中,该滚筒内容纳衣物;感应模块,与滚筒的外周面隔开预定间隔,该感应模块具有由多匝电线形成的线圈,并利用通过向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感应加热滚筒,感应模块包括矩形形状的基部壳体,用以容纳线圈。基部壳体具有直线部段和拐角部段,基部壳体包括从基部壳体向上突起的多个肋部,以限定用于将线圈容纳在其内的槽,用于热熔断肋部的热熔断线被限定在每个拐角部段中,热熔断线横跨每个拐角部段延伸。在本发明的衣物护理设备中,感应模块利用磁场均匀地加热滚筒来烘干衣物或加热洗涤水,且滚筒的中心以及前方和后方区域被均匀地加热。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8年8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0-2018-009328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犹如在本文中完全阐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衣物处理设备,诸如用于洗衣的洗衣机、用于烘干目的之干衣机(烘干机)和用于(衣物)清新目的之清新机(refresher)。
在衣物处理设备中,洗涤循环是指利用水和洗涤剂并利用机械动作来除去衣服上的污染物的过程。干燥循环是指从湿的衣物中去除水分的过程。
在洗涤过程期间,当利用高温洗涤水进行洗涤时,能溶解更多洗涤剂,从而使衣物上的污染物能够更容易地从衣物中被去除,且同时能够对衣物进行消毒。因此,优选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洗涤水的温度,使得热量不造成衣物永久变形(例如,收缩、扭曲、失去防水功能,等等)。
传统上,为了提高与衣物接触的洗涤水的温度,通常从衣物处理设备外部提供热水,或者洗涤水接触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加热丝(heating wire,电热丝),并将被加热的水供给到盛水桶。
当从外部接收热水时,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这是由于必须单独操作外部锅炉。此外,使用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加热丝的方法需要加热丝应保持浸入洗涤水中。因此,存在着结构限制,亦即必须在盛水桶下方提供单独的流动路径。
此外,在干燥过程中,通常使用基于热空气的烘干方法,其中通过加热循环通过常规的盛水桶及外部循环通道的空气来烘干衣物。此外,现已使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加热丝设置在供空气流通循环的流动路径上来加热空气。
为了使用如上所述的热空气烘干方法,需要能够对加热丝进行加热的燃气加热器或电加热器。然而,燃气加热器可能存在安全和废气问题。此外,在电加热器中,诸如水垢之类的异物可能积聚在其上,并且可能消耗过多的能量。
此外,除了如上所述的热空气烘干方法以外,还存在使用热泵的低温除湿干燥方法。热泵以相反的方式使用空调的冷却循环。因此,热泵需要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机。冷凝器可用在室内单元中以冷却空调中的室内空气。然而,在基于热泵的干衣机中,空气在蒸发器中被加热以烘干衣服。然而,与其它热空气供给结构相比,热泵具有庞大的结构,复杂的构造和高昂的生产成本。
此外,热空气烘干方法和低温除湿干燥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这些方法是使用空气的间接干燥方法,因此存在如下缺点:当衣物彼此缠结或扭曲时干燥时间可能延长,或者包含大量的水。
这些不同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通过电加热器,燃气加热器和热泵作为加热装置而得到的优点和缺点。感应加热装置作为可以进一步利用传统加热装置的上述优点并弥补其缺点的新的加热装置而被提出。日本专利序列号JP 2001070689和韩国专利序列号KR 10-922986已提供了使用感应加热的衣物处理设备。
然而,这些现有技术仅公开了在洗衣机中进行感应加热的基本构思。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感应加热模块的详细的组成部件、其与衣物处理设备的基本部件的连接关系和操作、确保感应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的方式等方面均没有具体的建议或披露。
线圈缠绕在设置于诸如洗衣机或烘干机的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感应加热模块周围。随后,借助向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感应电流,可将热量传递到待加热物体(洗衣机的滚筒)。
当驱动衣物处理设备时,待加热物体(洗衣机的滚筒)旋转并执行储存在滚筒中的衣服的洗涤和烘干。此时,由于滚筒的旋转所产生的振动,构成感应加热模块的部件可能被从感应加热模块上卸落。特别是,当缠绕的线圈被从感应加热模块上卸落时,可能发生各种问题,诸如感应加热模块的效率下降和线圈的劣化。
因此,有必要提供各种具体的技术构思以便提高效率和确保安全,以及在采用感应加热原理的衣物处理设备中稳定地缠绕和固定线圈。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加热滚筒以加热洗涤水或烘干衣物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直接加热滚筒来缩短衣物烘干时间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均匀地加热滚筒的中心区域和前后区域来提高烘干效率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增大缠绕在感应加热模块上的线圈的热熔断量来防止线圈由于振动而被从感应加热模块上卸落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其允许线圈以均匀的密度缠绕到线圈基部上,以执行滚筒的均匀加热。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衣物处理设备,用以均匀和稳定地加热滚筒。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确保了线圈稳固地安装在感应加热装置中,使得线圈不会由于洗衣机的振动而从感应加热装置上移除。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衣物处理设备,该感应加热模块在线圈与线圈缠绕的部件之间具有稳固的缠绕关系。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机柜;滚筒,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设置到机柜中,其中,滚筒将衣物容纳在其内;感应模块,与滚筒的外周面隔开预定间隔,其中,该感应模块具有由多匝电线形成的线圈,其中,感应模块利用通过对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感应加热所述滚筒,其中,感应模块包括用于容置线圈的、矩形形状的基部壳体,其中,基部壳体具有直线部段和拐角部段,其中,基部壳体包括从基部壳体向上突出的多个肋部(rib,肋板)以限定用于将线圈容纳在其内的槽,其中,用于热熔断所述肋部的热熔断线被限定在每个拐角部段中,其中,热熔断线横跨每个拐角部段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热熔断线横跨每个拐角部段径向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热熔断线在每个拐角部段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线圈的顶面上的永磁体,其中,热熔断线沿着永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热熔断线沿着永磁体安装部的内部空间延伸,在其中容置所述永磁体。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基部壳体包括:槽基部,所述线圈安设在其上;所述肋部从槽基部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槽由槽基部和肋部限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每个肋部的突出高度大于线圈的厚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相邻肋部之间的间隔小于电线的直径,使得电线被压配合(压合)到间隔中。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每个拐角部段中的每个肋部的厚度大于每个直线部段中的每个肋部的厚度。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机柜;滚筒,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被设置到机柜中,其中,滚筒将衣物在其内容纳;以及感应模块,与滚筒的外周面隔开预定间隔,其中,感应模块具有由多匝电线形成的线圈,其中,感应模块利用通过对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感应加热滚筒,其中,感应模块包括用于容置线圈的、矩形形状的基部壳体,其中,基部壳体具有直线部段和拐角部段,其中,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线圈的顶面上的永磁体,其中,基部壳体包括从基部壳体向上突起的肋部,以限定用于将线圈容纳在其内的槽,其中,基部壳体的每个拐角部段中的每个肋部的厚度等于每个拐角部段中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直线部段包括:横向直线部分,其包括邻近滚筒的外周面的前方的前方直线部分和邻近滚筒的外周面的后方的后方直线部分;以及纵向直线部分,其垂直于横向直线部分延伸,其中,每个拐角部段包括在每个横向直线部分与每个纵向直线部分之间延伸的弯曲部段。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每个纵向直线部分的最外部的电线的长度大于每个横向直线部分的最外部的电线的长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前方直线部分的最外部的电线和后方直线部分的最外部的电线分别与滚筒的最前部分和滚筒的最后部分隔开预定间隔。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此预定间隔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基部壳体包括基部紧固部分,该基部紧固部分从基部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以将基部壳体固定到滚筒的外周面,使得在两者之间保持预定间隔。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每个基部紧固部分从基部壳体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向外突起,其中,每个基部紧固部分具有基部紧固孔,紧固件插入到该基部紧固孔中。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基部壳体具有与滚筒的外周面对应的弯曲形状,其中,电线沿着基部壳体的弯曲形状进行缠绕。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线圈的顶面上的永磁体,其中,永磁体被取向为垂直于线圈的长度方向,以将由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集中到朝向滚筒的方向上。
根据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永磁体包括被布置为沿着线圈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多个永磁体。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中,多个永磁体包括长度相同的杆形磁体,其中,线圈包括:纵向端部,包括邻近滚筒的前方的前端部和邻近滚筒的后方的后端部;以及中心部分,位于纵向端部之间,其中,中心部分的面积大于前端部和后端部的面积,其中,多个永磁体被布置为,使得前端部或后端部中的永磁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中的永磁体的数量。
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特征可结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来实施,只要它们不在其它实施例中彼此不排斥或矛盾。
技术效果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直接加热滚筒以缩短洗涤水加热时间和衣物烘干时间的效果。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均匀地加热滚筒的中心以及前方和后方区域以改善洗涤水加热效率和烘干效率的效果。
此外,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利用线圈基部各拐角部的几何形状来确保肋部的厚度,使得线圈的热熔断量可被增大,以提高安装稳定性的效果。
此外,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防止线圈因操作衣物处理设备时产生的振动而从线圈基部脱离的效果。
此外,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在基部的拐角部分处进行热熔断以防线圈与其隔开、并且在安装在其拐角上的铁氧体槽内的线圈进行热熔断以确保足够的线圈热熔断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洗衣机的整体构造。
图2示出了感应模块和滚筒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线圈和永磁体的布置的俯视图。
图4的(a)示出了在弯曲部分中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线圈。图4的(b)示出了在内线圈与外线圈之间的弯曲部分中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线圈。
图5是根据基部壳体的形状基于滚筒位置示出的温度升高率的曲线图,线圈安装在该基部壳体上。
图6示出了基部壳体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7是示出了盛水桶、基部壳体与盖之间的联接关系的透视图。
图8的(a)是盖的后视图和侧视图。图8的(b)示出了永磁体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9是基部壳体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底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多个实施例。
下面将进一步说明和描述各实施例的示例。应理解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并非意在将权利要求限制为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其意在覆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修改和等同物。
此外,下文描述的构造是出于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除非另外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的含义具有与该发明构思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而不应解释成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除非本文中有特别定义。
还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带有”是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操作、元素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部分的存在或添加。应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一个或多个插入元件或层。
参照图1和图2,其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将描述衣物处理设备1的整体构造。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可包括形成外观的机柜1000、安装在机柜内部的盛水桶2000和可旋转地安装在水桶2000内部并将衣物容纳在其内的滚筒3000。示出的实施例涉及洗衣机,其中洗涤水储存在盛水桶2000中,并且洗涤可使用安装在盛水桶2000中的滚筒执行。
当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应用于烘干机时,衣物可容纳在滚筒内部,并且因此可省略盛水桶。
图1示出了衣物处理设备的整体构造。
衣物处理设备1可包括:机柜1000,形成衣物处理设备1的外观并具有限定在其内的衣物入口1100;盛水桶2000,位于机柜1000中并具有与衣物入口1100连通的开口2200;滚筒3000,安装在盛水桶2000内部且由金属制成并且将衣物容纳在其内;门6000,铰接到机柜1000,以允许放入和取出衣物;感应模块5000,用于利用磁场加热滚筒3000。
如图1所示,盛水桶2000可借助设置在机柜1000内部的顶面上的弹簧和设置在机柜1000内部的底面上的减震器1200设置在机柜1000内部。
可选地,盛水桶2000可通过后方支撑部分(未示出)和悬架(未示出)固定到机柜1000内部的底面,该后方支撑部分弯曲并且向盛水桶2000下方延伸且延伸到盛水桶2000后方,该悬架连接到后方支撑部分并具有弹簧和减震器。在这种情况下,盛水桶2000的后方部分可在机柜1000中以预定角度倾斜。
滚筒3000被设置为用以在盛水桶2000内旋转。与此相关地,用于旋转滚筒3000的驱动器4000可安装在盛水桶2000后面。当滚筒3000在盛水桶2000内部旋转和运动时,振动被传输到盛水桶2000。因此,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的结构也一起振动。由振动引起的问题的详细描述和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在稍后给出。
此外,当洗涤水被供应到盛水桶2000时,其可在其内具有供水管8000。供水管8000可被构造为通过设置在机柜1000中的洗涤剂盒D与盛水桶2000连通。利用该构造,在洗涤过程中在供应洗涤水期间可将洗涤剂供应到盛水桶2000。
此外,盛水桶2000还可包括用于排放储存在其内的洗涤水的排水管7000。当排水开始时,洗涤水从盛水桶的底部吸取并且通过排水泵(未示出)从衣物处理设备1中排出。
在具有洗涤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1中,洗涤水可能需要是热的并处于洗涤水温度范围内,加热不会引起衣物的永久损坏(例如,收缩、扭曲或丧失防水功能等)。为此,需要加热结构以提高洗涤水温度。
此外,衣物处理设备1具有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两者的衣物处理设备1和仅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1两者均需要用于烘干衣物的加热结构。
因此,衣物处理设备设置有感应模块5000,其可用于加热洗涤水或用于烘干。
参照图2,其描述了使用感应模块5000加热滚筒3000的原理。
感应模块5000安装在盛水桶2000的外表面上。感应模块可使用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线圈5150(其呈电线5151的多个匝)而产生的磁场来加热滚筒3000的周向表面。电线和线圈的形状在图3中示出。
然而,如上文所述,在烘干机(在其中未执行利用水的洗涤)中,可省略盛水桶。因此,在烘干机内的感应模块中,用于将感应模块安装到烘干机的框或支架可取代盛水桶的角色。框或支架可以是将感应模块与滚筒隔开预定距离的部件。
电线5151可包括芯和包围芯的涂层。芯可以是单个芯。在另一示例中,多个芯可扭绞以形成单个芯。因此,可以说,电线5151的电线直径是由芯的厚度和涂层的厚度确定的。
在下文中,将阐述线圈5150如何加热滚筒3000。具有电流相位变化的AC电流流到位于滚筒的周向表面外侧的线圈5150。根据安培环路定律,线圈5150产生径向交变磁场。
该交变磁场集中在作为具有高磁导率的导体的滚筒3000上。与此相关地,磁导率是指介质基于给定磁场磁化的程度。与此相关地,根据关于感应的法拉第定律,涡电流形成在滚筒3000上。该涡电流在由导体制成的滚筒3000中流动并且由于滚筒3000自身的电阻而转换为焦耳热。结果是,滚筒3000的内壁被直接加热。
当滚筒3000的内壁被直接加热时,滚筒3000内部的空气温度和接触滚筒3000内壁的衣物的温度升高。结果是,衣物可被直接加热,与在间接加热类型中的热空气烘干方法或低温除湿烘干方法相比,这可以更快地烘干衣物。
此外,在具有洗衣机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1中,可在不具有单独加热管路和流动路径的情况下加热洗涤水。洗涤水可持续接触滚筒3000的外壁。因此,与在盛水桶下面形成单独的通道和加热管路的方法相比,可以更快地加热洗涤水。
参照图3和图4,其描述了线圈的形状的优选实施例。
图3示出了在电线5151缠绕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上时线圈5150的顶面。图4示出了各种线圈形状。
线圈5150可通过围绕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缠绕的电线5151形成,例如,成同心圆、椭圆或轨道形。线圈的形状可不限于具体形状。取决于缠绕图案,滚筒3000的加热强度可改变。
当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被构造为使得内线圈和外线圈具有如图4的(b)所示的不同曲率半径时,传输到滚筒3000中心的磁场的量和传输到滚筒3000的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的磁场的量可彼此显著不同。
换句话说,由于与滚筒3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相对应的线圈面积较小,因此传输到滚筒3000的周向表面的前方区域的磁场的量相对较小。由于与滚筒3000的中心区域A相对应的线圈面积较大,因此传输到滚筒3000的周向表面的中心区域的磁场的量相对较大。因此,难以均匀地加热滚筒3000。
因此,线圈5150可被构造为,使得电线5151沿着直线部分5155、5156和5157以及弯曲部分5153缠绕,如在图4的(a)中可见。形成弯曲部分5153的电线5151的曲率半径最好在内线圈与外线圈之间相同。
图4的(a)中的线圈的每个拐角处的线圈的面积和图4的(b)中的线圈的每个拐角处的线圈的面积可彼此显著不同。
当更详细地描述直线部分5155、5156和5157以及弯曲部分5153之间的关系时,直线部分5155、5156和5157可包括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包括设置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的前方区域中的前方直线部分5156和设置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的后方区域中的后方直线部分)以及垂直于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延伸的纵向直线部分5155。每个弯曲部分5153可形成在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以及纵向直线部分5155彼此交会的点处。
即,线圈可由前方直线部分5156、后方直线部分5157,两个纵向部分5155和形成在直线部分5155、5156和5157之间并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四个弯曲部分5153组成。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包括邻近盛水桶2000前方的线圈前端部和邻近盛水桶后方的线圈后端部的线圈纵向端部B1和B2的横向尺寸可与位于线圈纵向端部B1与B2之间的线圈中心区域A的横向尺寸相同。
其结果是,从线圈的纵向端部B1和B2发射到滚筒3000的圆周的前方和后方的磁场的量可与从线圈的中心区域A发射到滚筒3000的圆周的中心的磁场的量彼此基本上相同。
因此,可以获得滚筒3000可以在其周向表面的中心区域以及前方和后方区域两者中可被均匀加热的效果。
图5示出了根据线圈形状的基于滚筒位置的温度分布。
图5示出了具有不同纵向长度的线圈5150和基于线圈5150的纵向尺寸的滚筒3000的周面的温度分布。
在曲线图中,竖直轴线表示滚筒的位置。‘1’指示滚筒的外周面的后方区域。‘5’表示滚筒3000的外周面的前方区域,并且‘2’至‘5’表示它们之间的区域。此外,水平轴线表示滚筒3000的温度升高率。
如下所述的线圈5150的纵向尺寸和滚筒3000的温度升高率基于在图5中示出的线圈5150并且将相互进行比较。图5的(a)示出了使用具有最大纵向尺寸的线圈加热滚筒的情况。图5的(b)示出了使用具有纵向尺寸的中间尺寸的线圈加热滚筒的情况。图5的(c)示出了使用具有最小纵向尺寸的线圈加热滚筒的情况。
图5的(a)示出了与其它线圈相比较的滚筒3000的前方与后方区域之间的均匀的温度升高率。在图5的(c)中,滚筒3000的前方与后方区域之间的温度升高率的差异可能是巨大的。图5的(b)的线圈在它们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温度升高率。
即,假设线圈5150的横向尺寸相同,可以看出,随着线圈5150的纵向尺寸增大,滚筒3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以及中心区域可被更均匀地加热。即,椭圆或轨道形线圈的长轴线最好沿着盛水桶的前方方向和后方方向延伸。
这可应用于线圈5150设置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线圈5150的纵向端部B1和B2分别更靠近盛水桶2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盛水桶2000内部的滚筒3000的周面可被更均匀地加热。
此外,当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的最外部的电线延伸到盛水桶2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时,滚筒3000可被更均匀地加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磁场将延伸到盛水桶2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中过远,从而加热诸如驱动器4000或门6000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其它部件。这产生了损坏衣物处理设备1的问题。
此外,在衣物处理设备1(其中盛水桶2000的后方区域在机柜1000内部倾斜)中,盛水桶2000上下震荡,从而引起感应模块5000的前方上拐角与机柜1的顶面之间的干涉。因此,感应模块5000和机柜1000可能损坏。为了防止该情况,可增大机柜1000的高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衣物处理设备的紧凑结构无法被实现的限制。
相应地,前方直线部分5156的最外部的电线与盛水桶2000的最前方区域隔开预定距离。后方直线部分5157的最外部的电线与盛水桶2000的最后方区域隔开预定距离。预定间隔可优选地在10至20mm的范围内。
上述构造防止滚筒3000以外的部件被不必要的加热,或者在均匀加热滚筒3000的外周面的同时防止感应模块5000与机柜1000的顶面之间的干涉。
此外,线圈5150的纵向直线部分5155的最外部的电线的长度优选地大于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中的每个的最外部电线的长度。
这防止磁场发射到沿着滚筒3000的周向方向的过远距离,从而不加热滚筒3000以外的部件,并确保了用于布置弹簧或可能被设置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上的其它结构的空间。
与此相关地,电线5151可在其上缠绕以形成线圈5150的面可以是与滚筒3000的周面相对应的曲面。在这种情况下,磁场朝向滚筒3000的通量密度可进一步增大。
此外,当操作感应模块5000时,最好可以旋转滚筒3000,以均匀加热滚筒3000的周面。
此外,由线圈5150产生的磁场朝向具有高磁导率的滚筒3000发射,同时磁场还部分地沿着与朝向滚筒300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射到其前方和后方区域以及线圈5150的左侧和右侧。
因此,有必要将由线圈5150产生的磁场集中在仅朝向滚筒3000的方向中。出于该目的,感应模块5000可包括永磁体5130。
参照图3,现将描述永磁体的实施例和永磁体的布置。
永磁体5130起阻挡构件的作用,以防止滚筒3000以外的其它部件被加热。由线圈5150产生的磁场仅沿着朝向滚筒3000的方向集中,以提高加热效率。
如图3所示,永磁体5130可体现为条形磁体。永磁体5130可以优选地设置在线圈5150上并以垂直于线圈5150的纵向方向的方式定向。这旨在同时覆盖内线圈和外线圈。
永磁体5130可具有多个相同尺寸的条形磁体。多个永磁体5130可沿着线圈5150的纵向方向彼此隔开。
这是由于当永磁体5130仅设置在特定位置处时,发射到滚筒3000的磁场的量可在滚筒3000的周面的部件之间改变,从而使均匀加热滚筒困难。因此,为了沿着朝向滚筒5150的方向均匀地引导线圈5150中产生的磁场,多个永磁体5130可被优选地布置为沿着线圈5150的圆周彼此隔开。
此外,当永磁体5130的数量固定时,可以优选地将永磁体5130同心地布置在盛水桶2000的前方和后方部分中以及线圈5150上。
具体地,如图3的(b)所示,线圈5150可分为线圈纵向端部B1和B2,包括邻近盛水桶2000的前方区域的线圈前端部B1和邻近盛水桶2000的后方区域的线圈后端部B2以及线圈中心区域A,该线圈中线区域位于前端部B1与后端部B2之间并具有比线圈前端部B1和线圈后端部B2中的每个更大的面积。永磁体5130可被布置为,使得线圈前端部B1或线圈后端部B2上的永磁体5130的数量可等于或大于线圈中心区域A上永磁体5130的数量。
在线圈中心区域A中,磁场被发射以延伸到线圈5150的左侧和右侧。在这种情况下,滚筒3000的宽度尺寸远大于线圈中心区域A的横向尺寸。因此,可以在不布置大量永磁体的情况下沿着横向方向均匀地加热滚筒3000。
另一方面,在线圈前端部B1和线圈后端部B2中,磁场被发射以延伸到线圈5150的左侧和右侧。此外,在线圈前端部B1中,磁场被发射到滚筒3000的前方区域。在线圈后端部B2中,磁场被发射到滚筒3000的后方区域。
此外,在线圈前端部B1和线圈后端部B2中,线圈密度相对较小。即,由于拐角部分的圆形形状,其纵向端部处的线圈密度必须减小。这是由于理论上线圈无法在其拐角处线性地延伸。
因此,当永磁体的数量固定并且永磁体分别布置在线圈前端部B1、线圈后端部B2和线圈中心区域A中时,可产生沿着滚筒3000的纵向方向的不均匀加热的问题。
因此,当永磁体5130的数量固定时,更期望在纵向端部B1和B2上集中永磁体5130的布置而不是在线圈的中心区域A上。即,还可以均匀地加热滚筒的前方和后方区域。即,在图3的(b)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滚筒可比图3的(a)中示出的实施例更均匀地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
换句话说,线圈纵向端部B1和B2的磁通量密度通过在其上的永磁体布置的集中而增大。其结果是,滚筒30沿着其纵向方向均匀加热。
具体地,在相同条件下,图3的(b)中示出的实施例可比图3的(a)中示出的实施例更有效率。此外,当永磁体5130的数量固定时,将中心区域A上的永磁体76移位到纵向端部B1和B2上可能是有效率的。因此,当总磁通量密度基于永磁体的布置确定时,期望纵向端部B1和B2上的磁通量密度大于中心区域A上的磁通量密度。
如上所述的线圈5150的缠绕图案的实施例和永磁体5130的布置的实施例彼此不矛盾,但可在单个衣物处理设备1中以组合的方式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滚筒3000可比在其中仅实施如上所述的线圈5150的缠绕图案的实施例和永磁体5130的布置的实施例中的每个的衣物处理设备1中更均匀地加热。
此外,当滚筒3000在洗涤或烘干过程中旋转时,振动被传输到盛水桶2000。因此,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的结构也将随滚筒一起振动。在衣物处理设备1中,可能出现诸如噪音增大或耐久性恶化的问题。
此外,当盛水桶2000振动时,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的线圈5150可振动,从而引起线圈5150被从中移除或者产生噪音。因此,期望线圈5150牢固地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使得上述问题可以被解决。出于该目的,线圈5150使用感应模块5000优选地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
参照图7,描述感应模块5000。
感应模块5000用作用于将线圈5150固定到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的固定构件。感应模块5000可包括安装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上以防止线圈5150在盛水桶2000振动时被从盛水桶2000中移除的基部壳体5100。
图6示出了基部壳体5100安装在盛水桶2000上的状态。图6的(a)示出了基部壳体5100的顶面。图6的(b)示出了基部壳体5100的底面。
首先,参照图6,将描述基部壳体5100。
如图6的(a’)和图6的(a”)所示,基部壳体5100具有比电线5151的直径更窄的线圈槽5120,使得线圈5150的电线5151压配合到槽中,并且因此被约束在其中。与此相关地,线圈槽5120的宽度尺寸可设定为电线5151的电线直径的93%至97%。
当电线5151被压合到线圈槽5120中并随后约束在线圈槽5120中时,即使盛水桶2000振动,电线5151也固定在线圈槽5120内部,使得线圈5150不运动。
因此,线圈5150不被从线圈槽5120中移除并且线圈自身的运动被抑制。这可防止由于它们之间存在间隙而可能引起的噪音。
此外,线圈槽5120可由从基部壳体5100向上突起的多个固定肋部5121限定。固定肋部5121的高度可大于线圈5150的直径。
固定肋部5121的高度可大于线圈5150的电线直径,使得线圈5150的两个侧面足以接触固定肋部5121的内壁。该特征还涉及如下所述的固定肋部5121的顶部的熔化处理。
利用上述特征,固定肋部5121可与相邻的电线5151彼此分隔,以防止电气短路。因此,没有必要将单独的绝缘膜施涂到电线5151。在替代方案中,绝缘膜的厚度可以最小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固定肋部5121的顶部可被构造为,使得电线5151插入到槽中并且肋部5121的顶部随后熔化以覆盖线圈5150的顶部。即,固定肋部5121的顶部可经过熔化处理。
与此相关地,固定肋部5121的高度优选为电线5151的电线直径的1至1.5倍,以在肋部的熔化处理时覆盖线圈5150的顶部。
具体地,参照图6的(a”),在电线被压合到槽中之后,固定肋部5121可熔化同时其顶面被压下去。然后,如图6的(a”)所示,熔化的固定肋部5121的一部分可向下塌溃以覆盖两个电线5151的顶部。与此相关地,相邻电线5151之间的每个固定肋部5121可优选地熔化以完全屏蔽线圈槽5120中电线5151的顶部,或熔化以在电线顶部上限定比电线5151的电线直径更窄的缝隙。
在另一实施例中,线圈槽5120可熔化,不覆盖两个相邻的电线,而仅覆盖一条电线5151。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固定肋部5121中的每个可熔化以仅覆盖两个相邻电线5151中的内部电线5151,或仅覆盖两个相邻电线5151中的外部电线5151。
除了将线圈5150压合到线圈槽5120中以外,还可进行固定肋部5121的顶部的熔化处理。这旨在物理阻塞电线5151运动所沿着的路径并抑制电线5151的运动,以防止由可能由盛水桶2000的振动所引起的噪音,并去除部件之间的间隙,使得耐久性可被提高。
线圈槽5120可由槽基部5122(线圈5150设置在其上)限定。固定肋部5121从槽基部向上延伸。
槽基部5122可如图6的(a”)所描述的那样以持续的方式延伸。线圈5150被加压并由槽基部5122和经过熔化处理的固定肋部5121的组合固定。
在另一示例中,槽基部5122可部分地打开。与此相关地,限定在槽基部5122中的开口可称为通孔5170。
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形成在基部壳体5100的顶面上的线圈5150。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固定肋部5151可从基部壳体5100向下突起,使得线圈5150被设置在基部壳体5100的底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槽基部5122中未形成单独的通孔,由熔化处理过的固定肋部5121所限定的缝隙也可用作通孔。
图6的(b)示出了基部壳体5100的底面。如图所示,基部壳体5100的底面可具有限定在其内并穿透其顶面的通孔5170。通孔5170具有开放结构,线圈5150通过该开放结构面向外周面盛水桶2000。因此,通孔5170可沿着电线5151的缠绕图案形成。
当电线5151沿着缠绕形状延伸时,还可以通过将磁场从电线5151平稳发射到滚筒3000来提高加热效率,并允许空气沿着开放的面流动,以获得过热线圈5150可被迅速冷却的优势。
此外,如图6的(b)所示,基部支撑条5160延伸以与可设置在基部壳体5100的底面上的通孔相交。基部壳体5100可包括基部支撑条5160。
基部支撑条5160可围绕基部壳体5100的中心区域A周围的两个点5165中的每个径向延伸,从而增强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与基部壳体5100之间的粘合。
当设置在基部壳体5100两侧中的每一侧上的基部紧固部分5190固定到设置在盛水桶的外周面上的盛水桶紧固部分2100时,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被基部支撑条5160挤压。因此,基部壳体可以比基部壳体5100的整个底面与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接触时受到更强地支撑(见图7)。相应地,即使盛水桶2000振动,基部壳体5100不能轻易运动或从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脱离。
此外,为了增大基部壳体5100与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之间的紧固力,基部壳体5100可具有与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相对应的弯曲表面。此外,在基部壳体5100(在其上缠绕电线5151)的顶面上,固定肋部5121的弯曲部分可以以与如上所述的线圈弯曲部分5153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的特征相对应的方式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见图3)。
此外,如图7所示,感应模块5000还可包括与基部壳体5100联接的盖5300,以覆盖线圈槽5120。
盖5300被构造为联接到基部壳体510的顶面,如图7所示。盖用于防止线圈5150和永磁体5130被从感应模块中移除。
具体地,盖5300的底面可以与基部壳体5100的线圈槽5120的顶部紧密接触。相应地,可以防止盖5300自身的运动。
参照图8,其详细描述盖5300。
参照图8的(a),可提供从盖5300的底面向下突起的多个加强肋部5370。加强肋部5370和线圈槽5120的顶部可彼此紧密接触。
当加强肋部5370的底面与线圈槽5120紧密接触时,更加集中的压力可施加到比当盖5300的整个底面与线圈槽5120的顶部紧密接触时更小的面积。
其结果是,盖5300可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盛水桶2000的外面。因此,即使盛水桶2000发生振动,这也不会由于间隙而引起噪音和部件偏离。
加强肋部5370可包括沿着线圈5150的方向布置的多个加强肋部。此外,加强肋部5370可沿着与线圈5150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加强肋部5370可在不挤压整个线圈的情况下牢固地固定整个线圈。
与此相关地,在盖5300与线圈5150之间需要间隔,这是由于期望空气在其内流动以用于散热。因此,加强肋部5370填充间隔的一部分。因此,可在保证空气流动空间的同时实现线圈的固定。
此外,加强肋部5370优选地与盖5300整体形成。因此,当盖5300与基部壳体5100联接时,加强肋部5370挤压线圈5150。因此,用于挤压线圈515的单独手段或步骤变得没有必要。
此外,永磁体5130可在基部壳体5100与盖5300之间插入。盖5300可具有永磁体安装部5350,永磁体5130插入到该永磁体安装部中。相应地,当永磁体5130固定到盖5300时,永磁体可随着盖5300联接到基部壳体5100固定到线圈5150的顶部。
永磁体5130可以优选地分别设置在线圈5150的顶面上的特定位置处,以将磁场的方向有效地集中到朝向滚筒3000的方向中。因此,当永磁体5130与盛水桶2000的振动相应地运动时,可能存在不仅产生噪音还降低加热效率的问题。
因此,永磁体安装部5350允许永磁体5130被固定在永磁体5130最初设置在基部壳体5100与盖5300之间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更具体地,永磁体安装部5350可具有限定在其内的底部开口5352。底部开口可由从盖5300的底面向下突出并彼此背对的两个侧壁限定。安装在永磁体安装部5350中的永磁体5130的底面可通过底部开口5352与线圈5150的一个面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永磁体5130的左向和右向运动可受到两个侧壁抑制。由于存在底部开口5352,永磁体5130可更加靠近线圈5150的顶面。
随着永磁体5130更靠近线圈5150,磁场被以更集中的方式朝向滚筒3000引导。其结果是,可实现滚筒3000的稳定和均匀的加热。
此外,永磁体安装部5130包括在两个侧壁中的每个的一端处从盖5300的底面向下突起的内壁5354。永磁体安装部5130包括挡块5355,以防止永磁体5130被从盖5300中移除。可在内壁5354与挡块5355之间限定开口。由于挡块5355,永磁体5130可不与盖5300隔开。
由于内壁5354和挡块5355,可防止永磁体5130前后运动。因此,可以实现滚筒3000的稳定和均匀的加热。此外,当永磁体5130的温度因过热的线圈5150而升高时,来自永磁体5130的热量可通过开口排出。
与此相关地,基部壳体5100还可包括在底部开口5352中向上突起的永磁体挤压件5357,以挤压永磁体5130的底面。永磁体挤压件5357可体现为片簧或橡胶基突起。
当振动与盛水桶2000的振动相应地传输到永磁体5130时,永磁体5130可由于可能形成在下面的线圈槽5120与永磁体安装部5350之间的间隙而产生噪音。
因此,永磁体挤压件5357通过缓冲振动来防止产生噪音的问题。此外,永磁体挤压件5357可消除间隙,以防止永磁体5130和永磁体安装部5350因振动而损坏。
此外,为了增大夹持力并使加热滚筒3000稳固,永磁体安装部5350的下端可被构造为与线圈槽5120的顶部紧密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永磁体5130的底面可被构造为更靠近线圈5150,因此滚筒3000可被更均匀地加热。永磁体5130的底面起到加强肋部5370的作用,以加强盖5300与基部壳体5100之间的粘合。
此外,当基部壳体5100具有符合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的弯曲表面时,盖5300可具有与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具有相同曲率的弯曲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永磁体安装部5350可包括在基部壳体5100中。
基部壳体5100可形成为,使得永磁体安装部5350被设置在固定肋部5121的顶面上。与此相关地,永磁体挤压件5357可形成在盖5300的底面上。
参照图7,给出盖5300和基部壳体5100如何联接到盛水桶2000的描述。
在图7中,公开了盛水桶2000、基部壳体5100与盖5300之间的紧固构造。参照图7,盛水桶2000包括盛水桶紧固部分2100。基部壳体5100包括基部紧固部分5190。盖5300包括盖紧固部分5390。
盛水桶紧固部分2100具有盛水桶紧固孔。基部紧固部分5190具有基部紧固孔。盖紧固部分5390具有盖紧固孔。所有紧固孔可具有相同的长度尺寸。因此,单个螺钉可穿过这些孔,以同时将盛水桶2000、基部壳体5100和盖5300彼此紧固。
因此,可在制造工艺中容易地组装盛水桶、基部壳体和盖并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为了在线圈的纵向端部B1和B2邻近盛水桶2000的前方和后方区域时保证紧固空间,盛水桶紧固部分2100、基部紧固部分5190和盖紧固部分5390被定位为,使得紧固点存在于线圈5150的两侧。
此外,如图8所示,盖5300还可包括在盖的两侧边缘处向下突起的盖安装肋部5380。肋部5380允许盖5300容易地压合到基部壳体5100中并防止盖5300的左向和右向运动。
此外,如图7所示,盖5300可具有风扇安装部5360。风扇安装部5360可形成在盖5300的拐角处。
空气可通过风扇安装部引导到盖5300(即,感应模块)中。由于在感应模块中在盖5300与基部壳体5100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形成空气的流动空间。此外,通孔形成在基部壳体中。因此,空气可冷却内部空间中的线圈5150并通过基部壳体的通过排放到感应模块外部。
在此,已经讨论了感应模块5000形成在盛水桶2000的外周面上的示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不排除感应模块5000形成在盛水桶2000的内周向表面上。在替代方案中,感应模块5000可形成盛水桶2000的外壁的周面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地,感应模块5000优选地尽可能靠近滚筒3000的外周面设置。即,由感应模块5000产生的磁场随着滚筒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显著减小。
参照图9,以下将描述基部壳体5100的另一实施例。
振动发生在操作衣物处理设备期间。特别地,振动发生在洗涤和脱水过程中,并且这些振动传输到盛水桶。因此,振动传输到安装在盛水桶上的线圈。因此,期望防止线圈被振动从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感应模块脱离。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能够有效防止线圈的脱离的基部壳体5100的结构。
如上所述,为了均匀加热滚筒,线圈5150的形状优选为四边形,并且更加优选为矩形或正方形。此外,将线圈5150容纳在其内的基部壳体5100优选地具有与线圈5150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即,基部壳体5100的形状优选为矩形。
现将描述将线圈5150安装在基部壳体5100上的方法。
基本上,电线5151成矩形形状缠绕在基部壳体5100上,以形成线圈5150。该绕线将被解释如下。
基部壳体5100具有入口5102和出口5104。入口5102构造在基部壳体5100的中心附近,同时出口5104设置在基部壳体5100的边缘处。电线5151被拉到基部壳体5100的入口5102中,并且随后沿着朝向边缘的方向缠绕。电线5151最终通过基部壳体5100的出口5104拉出基部壳体5100外。最终,由电线5151的多个匝所构成的线圈5150的形状近似为矩形。
此外,如图6所示,为了将电线5151缠绕在基部壳体5100上,向上突起的肋部5121被以预定间隔布置在基部壳体5100上。槽5120容纳电线5151。槽可限定在肋部5121与相邻的肋部之间。
一旦电线5151已缠绕,可执行肋部5121顶部的热熔断,以防止电线5151从槽5120脱离。即,当肋部5121的顶部被熔化同时挤压时,肋部5121的顶部塌溃以横向延伸,以堵塞槽5120的敞开顶部的全部或一部分。因此,肋部5121的熔化部分防止电线5151从槽5120脱离。
如上文所述,通过肋部5121的热熔断熔化的顶部防止电线5151从槽脱离。因此,考虑到防止电线5151的偏离,通过肋部5121的热熔断的熔化量优选为大的。
参照图9,现将描述热熔断。
如上所述,电线5151缠绕在四边形的基部壳体5100上。被定义为电线的绕组的线圈5150的形状呈矩形形状。此外,当缠绕电线5151时,期望电线5151的匝具有恒定曲率,同时相邻的电线5151与电线5151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
在基部壳体5100的直线部段A1中,电线5151成直线延伸。在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中,电线5151弯曲约90度的角度。
现将描述使用电线缠绕的几何形状来防止线圈的脱离的原理。
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的对角线尺寸L2大于直线部段A1的宽度L1。与此相关地,基本上相同数量的电线5151缠绕在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与其直线部段A1之间上。
因此,拐角部段A2处的电线5151与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W2大于直线部段A1处的电线5151与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W1。与此相关地,肋部可定位在相邻电线5151之间的间隔W1和W2中。
因此,利用该几何特性,拐角部段A2中的肋部的厚度可大于直线部段A1中的肋部的厚度。因此,直线部段A1中的相邻电线5151之间的间隔W1可保持恒定,同时拐角部段A2中的每个肋部的厚度W2可以是大的。
增大拐角部段A2中每个肋部的厚度W2可增大通过拐角部段A2中的肋部的热熔断所熔化的量。因此,电线5151从模块的脱离可被更有效地防止。
参照图10,热熔断区域将阐述如下。
将描述肋部5121的热熔断区域,以有效地防止线圈5150从基部壳体5100脱离。
基部壳体5100呈矩形形状。基部壳体5100由电线5151缠绕。在该拐角部段A2中,电线5151弯曲约90度。因此,在拐角部段A2中,随着电线5151弯曲,电线5151与基部壳体之间的间隔可在拐角部段A2中更大。因此,期望防止电线5151从拐角部段A2的壳体脱离。
下面将描述防止线圈从壳体脱离的细节。
基部壳体5100包括槽基部5122,肋部5121从该槽基部突起。此外,基部壳体5100优选地具有通孔5170。即,整个基部壳体5100可以不限定槽基部5122。换句话说,基部壳体5100的一部分可限定槽基部5122。此外,通孔5170优选地形成在槽基部5122以外的基部壳体的部分处。
槽基部5122可优选地限定与安装永磁体5130的部分相对应的壳体的部分。此外,通过通孔5170,由线圈5150产生的热量可流出。
如上文所述,线圈可能最容易从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中的壳体脱离。因此,特别期望的是将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中的肋部5121热熔断。此外,在拐角部段A2中,更加期望执行从中心径向延伸到边缘的两排肋部H的热熔断。
更具体而言,在拐角部段A2中限定了热熔断线,热熔断装置沿着该热熔断线使肋部5121热熔断。热熔断线横向于拐角部段A2。当肋部5121经历热熔断时,电线可被固定到基部壳体5100。
热熔断线可沿着某一方向在拐角部段A2中向外延伸。优选地,热熔断线可沿着某一方向在拐角部段A2中径向及向外延伸。
此外,拐角部段A2被定义为连接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以及纵向直线部分5155的部段。拐角部段A2具有作为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以及纵向直线部分5155之一的端部的起点,并具有作为横向直线部分5156和5157以及纵向直线部分5155中另一个的端部的终点。
热熔断线可以在拐角部段A2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即,由于基部壳体5100具有带拐角的几何形状,在拐角部段A2中频繁发生线圈脱离现象。因此,在拐角部段A2中形成热熔断线可允许防止线圈被抬起。
在一个示例中,永磁体5130位于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中的线圈上。更理想的是在基部壳体5100的拐角部段A2中沿着永磁体5130的纵向方向执行肋部的热熔断。还优选地沿着永磁体安装部5350的内部空间(即,底部开口5352)来热熔断肋部。这是由于以这种方式热熔断可确保肋部5121的足够的热熔断量(由于拐角部段A2中肋部具有大的厚度)。
此外,即使在基部壳体5100的直线部段A1中执行热熔断,该热熔断也优选地沿着永磁体5130的纵向方向执行。更加优选的是沿着永磁体安装部5150的内部空间来执行肋部的热熔断。
可以通过将电线插入到由固定肋部限定的槽中并熔化肋部的顶部以覆盖线圈的顶部来执行热熔断。出于此原因,包括固定肋部的基部壳体5100可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
此外,当电线插入到线圈槽中时,固定肋部的顶部可在电线的顶部上方突起。与此相关地,向下挤压固定肋部的顶部上的加热板引起固定肋部的熔化部分以扩散的方式塌溃到左右两侧。该熔化部分可横向扩散到固定肋部左方和右方,以固定该线圈。
因此,固定肋部的顶部部分熔化并塌溃,以覆盖线圈槽的顶部开口(电线通过该开口插入)。顶部开口被完全堵塞或局部敞开。当开口局部敞开时,此局部敞开部分远小于电线的电线直径,从而可防止电线从开口中被移除。
此外,固定肋部的顶部的塌溃方向可基于加热板的运动方向确定。如上文所述,当板被向下挤压时,固定肋部的熔化部分塌溃并横向地向右及向左扩散。此外,当热板被移动到左侧同时向下挤压该板时,固定肋部的熔化部分可移动到左侧并且覆盖线圈槽的顶部开口。
此外,尽管已经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描述了多种构造,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形式体现。这些其它形式应当被视为属于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机柜;
滚筒,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设置到所述机柜中,其中,所述滚筒内容纳衣物;
感应模块,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隔开预定间隔,其中,所述感应模块具有由多匝电线形成的线圈,其中,所述感应模块利用通过向所述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感应加热所述滚筒,
其中,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矩形形状的基部壳体,用以容纳所述线圈,其中,所述基部壳体具有直线部段和拐角部段,
其中,所述基部壳体包括从所述基部壳体向上突起的多个肋部,并且所述多个肋部形成在所述直线部段和所述拐角部段中以限定用于将所述线圈容纳在其内的槽,
其中,每个拐角部段中的每个所述肋部的厚度大于每个直线部段中的每个所述肋部的厚度,
其中,用于热熔断所述肋部的热熔断线被限定在每个所述拐角部段中,其中,所述热熔断线横跨每个拐角部段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热熔断线横跨每个拐角部段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热熔断线在每个拐角部段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线圈的顶面上的永磁体,其中,所述热熔断线沿着所述永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热熔断线沿着永磁体安装部的内部空间延伸,在所述永磁体安装部中容置所述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基部壳体包括:
槽基部,所述线圈安设在所述槽基部上;
所述肋部从所述槽基部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槽由所述槽基部和所述肋部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每个所述肋部的突出高度大于所述线圈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相邻肋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电线的直径,使得所述电线被压配合到所述间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直线部段包括:
横向直线部分,其包括邻近所述滚筒的外周面的前方的前方直线部分和邻近所述滚筒的外周面的后方的后方直线部分;
纵向直线部分,其垂直于所述横向直线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每个拐角部段被构造为形成在每个所述横向直线部分与每个所述纵向直线部分之间延伸的弯曲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每个拐角部段处的所述线圈的电线具有恒定曲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每个拐角部段的对角线长度(L2)大于所述每个直线部段的宽度(L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基部壳体包括基部紧固部分,所述基部紧固部分从所述基部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以将所述基部壳体固定到所述滚筒的外周面而使得在所述基部壳体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之间保持预定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基部紧固部分从所述基部壳体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向外突起,其中,每个基部紧固部分均具有基部紧固孔,一紧固件插入到所述基部紧固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在从线圈的内部部分到外部部分的对角线尺寸中,所述拐角部段中的所述肋部的曲率半径保持恒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线圈的顶面上的永磁体,其中,所述永磁体被取向为垂直于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以将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集中到朝向所述滚筒的方向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永磁体包括被布置为沿着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多个永磁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包括长度相同的杆形磁体,
其中,所述线圈包括:
纵向端部,包括邻近所述滚筒的前方的前端部和邻近所述滚筒的后方的后端部;以及
中心部分,位于所述纵向端部之间,其中,所述中心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的面积,
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前端部或所述后端部中的永磁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心部分中的永磁体的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横向直线部分中的最外部的电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直线部分中的最内部的电线的长度,而所述纵向直线部分中的最外部的电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纵向直线部分中的最内部的电线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39922.1A CN115387090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784.7A CN115341369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501.9A CN115323725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70101338 | 2017-08-09 | ||
KR1020180093286A KR102661563B1 (ko) | 2017-08-09 | 2018-08-09 |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018-0093286 | 2018-08-09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39784.7A Division CN115341369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501.9A Division CN115323725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922.1A Division CN115387090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0253A CN110820253A (zh) | 2020-02-21 |
CN110820253B true CN110820253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6320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39784.7A Pending CN115341369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501.9A Pending CN115323725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1910735714.XA Active CN110820253B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922.1A Pending CN115387090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39784.7A Pending CN115341369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2211139501.9A Pending CN115323725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39922.1A Pending CN115387090A (zh) | 2017-08-09 | 2019-08-09 | 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876247B2 (zh) |
EP (4) | EP3913129B1 (zh) |
KR (1) | KR102661563B1 (zh) |
CN (4) | CN115341369A (zh) |
AU (3) | AU2019312559B2 (zh) |
WO (2) | WO20190318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585025B1 (ko) * | 2016-01-05 | 2023-10-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히트펌프 모듈을 구비하는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350079B1 (ko) * | 2017-08-09 | 2022-0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377042B1 (ko) * | 2017-08-09 | 2022-03-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US10704189B2 (en) | 2017-08-25 | 2020-07-07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Laundry appliance having an ultrasonic drying mechanism |
US10626543B2 (en) * | 2018-05-18 | 2020-04-21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for a dryer appliance |
KR102761899B1 (ko) * | 2018-08-09 | 2025-0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US11598042B2 (en) | 2019-03-28 | 2023-03-07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with induction heat |
KR102309305B1 (ko) * | 2019-11-19 | 2021-10-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청소기 |
US12173444B2 (en) * | 2020-03-16 | 2024-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
KR20220007230A (ko) | 2020-07-10 | 2022-0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WO2022052771A1 (zh) * | 2020-09-10 | 2022-03-17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KR20230080887A (ko) * | 2021-11-30 | 2023-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KR20230080889A (ko) * | 2021-11-30 | 2023-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KR20230080890A (ko) * | 2021-11-30 | 2023-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KR20230080888A (ko) * | 2021-11-30 | 2023-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408125D1 (de) * | 1993-12-09 | 1998-02-26 | Franco Carloni | Elektrisches haushaltgerät zum waschen und/oder trocknen, das heisswasser vom zentralen system benutzt, welches in schlangen zirkuliert |
JP2003288976A (ja) * | 2002-03-28 | 2003-10-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誘導加熱装置 |
EP1914339A1 (en) * | 2006-10-19 | 2008-04-23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Household washing machine with induction heating |
EP2100996A1 (en) * | 2008-03-11 | 2009-09-16 | Whirpool Corporation | Washing appliance with induction heating |
US7610778B2 (en) * | 2003-08-13 | 2009-11-03 | Lg Electronics Inc. | Washing machine |
CN201634918U (zh) * | 2010-03-11 | 2010-11-17 | 上海赛航洗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干衣机电加热器 |
KR20110089944A (ko) * | 2010-02-02 | 2011-08-10 | 정원식 | 인덕션 히팅 코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동일한 간격을 갖는 인덕션 히팅 코일 |
EP2400052A1 (en) * | 2010-06-25 | 2011-12-28 | Vestel Beyaz Esya Sanayi Ve Ticaret A.S. | An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
KR101450238B1 (ko) * | 2013-08-27 | 2014-10-14 | 범일산업 주식회사 | 인덕션 가열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DE102014208514A1 (de) * | 2014-05-07 | 2015-11-12 | BSH Hausgeräte GmbH | Wäschebehandlungsgerät mit Induktionsheizung |
DE102014224051A1 (de) * | 2014-11-25 | 2016-05-25 |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 Induktionskochfeld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Induktionskochfelds |
DE102016110859B3 (de) * | 2016-05-19 | 2017-06-22 | Miele & Cie. Kg | Vorrichtung zum Waschen und bzw. oder zum Trocknen von Wäsche |
DE102016110871A1 (de) * | 2016-05-19 | 2017-11-23 | Miele & Cie. Kg | Wäschetrockner |
WO2018038580A1 (ko) * | 2016-08-25 | 2018-03-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CN107780163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衣物处理装置 |
CN107780120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衣物处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58302A (en) * | 1965-09-20 | 1967-12-19 | Whirlpool Co | Laundry machine and method |
JPS50110475A (zh) | 1974-02-12 | 1975-08-30 | ||
US4181846A (en) * | 1977-10-05 | 1980-01-01 | Cunningham Ronald J | Rotary heating apparatus |
JP3568769B2 (ja) | 1998-02-04 | 2004-09-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
US5935471A (en) * | 1998-03-31 | 1999-08-10 | Camco Inc. | Heater coil support and mounting bracket |
JP3870620B2 (ja) | 1999-09-09 | 2007-01-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JP2004135998A (ja) | 2002-10-21 | 2004-05-13 | Nippon Kouatsu Electric Co | 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
KR20060036726A (ko) | 2004-10-26 | 2006-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KR101218031B1 (ko) | 2006-10-09 | 2013-0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건조기의 제어 방법 |
KR100922986B1 (ko) | 2009-01-12 | 2009-10-22 | 윤태소 | 건조기 |
CH703890B1 (de) * | 2010-09-26 | 2014-08-15 | Hermann Gesmbh W | Induktionskochherd mit interaktiv einstellbarer Heizleistung. |
KR101844404B1 (ko) | 2011-03-28 | 2018-04-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유도가열조리기 |
CN105350272B (zh) | 2014-08-19 | 2019-11-05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远红外加热的干衣机及其干衣控制方法 |
DE102016122744A1 (de) | 2016-11-25 | 2018-05-30 | Miele & Cie. Kg | Verfahren und Ansteuerschaltung für einen induktionsbeheizten Wäschetrockner |
JP6754400B2 (ja) | 2018-07-26 | 2020-09-09 |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 乾燥装置 |
-
2018
- 2018-08-09 US US16/059,289 patent/US108762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9 EP EP21164274.9A patent/EP3913129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9 EP EP18188259.8A patent/EP344151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9 WO PCT/KR2018/009125 patent/WO201903188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8-09 KR KR1020180093286A patent/KR102661563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17 WO PCT/KR2019/008839 patent/WO202003241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7-17 AU AU2019312559A patent/AU201931255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2 EP EP19189794.1A patent/EP3608467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2 EP EP22191375.9A patent/EP4130372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9 US US16/537,148 patent/US111367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9 CN CN202211139784.7A patent/CN115341369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8-09 CN CN202211139501.9A patent/CN115323725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8-09 CN CN201910735714.XA patent/CN11082025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8-09 CN CN202211139922.1A patent/CN115387090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9-02 US US17/465,313 patent/US1209180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9-10 AU AU2021229242A patent/AU2021229242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7-06 AU AU2023204381A patent/AU20232043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408125D1 (de) * | 1993-12-09 | 1998-02-26 | Franco Carloni | Elektrisches haushaltgerät zum waschen und/oder trocknen, das heisswasser vom zentralen system benutzt, welches in schlangen zirkuliert |
JP2003288976A (ja) * | 2002-03-28 | 2003-10-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誘導加熱装置 |
US7610778B2 (en) * | 2003-08-13 | 2009-11-03 | Lg Electronics Inc. | Washing machine |
EP1914339A1 (en) * | 2006-10-19 | 2008-04-23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Household washing machine with induction heating |
EP2100996A1 (en) * | 2008-03-11 | 2009-09-16 | Whirpool Corporation | Washing appliance with induction heating |
KR20110089944A (ko) * | 2010-02-02 | 2011-08-10 | 정원식 | 인덕션 히팅 코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동일한 간격을 갖는 인덕션 히팅 코일 |
CN201634918U (zh) * | 2010-03-11 | 2010-11-17 | 上海赛航洗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干衣机电加热器 |
EP2400052A1 (en) * | 2010-06-25 | 2011-12-28 | Vestel Beyaz Esya Sanayi Ve Ticaret A.S. | An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
KR101450238B1 (ko) * | 2013-08-27 | 2014-10-14 | 범일산업 주식회사 | 인덕션 가열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DE102014208514A1 (de) * | 2014-05-07 | 2015-11-12 | BSH Hausgeräte GmbH | Wäschebehandlungsgerät mit Induktionsheizung |
DE102014224051A1 (de) * | 2014-11-25 | 2016-05-25 |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 Induktionskochfeld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Induktionskochfelds |
DE102016110859B3 (de) * | 2016-05-19 | 2017-06-22 | Miele & Cie. Kg | Vorrichtung zum Waschen und bzw. oder zum Trocknen von Wäsche |
DE102016110871A1 (de) * | 2016-05-19 | 2017-11-23 | Miele & Cie. Kg | Wäschetrockner |
WO2018038580A1 (ko) * | 2016-08-25 | 2018-03-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CN107780163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衣物处理装置 |
CN107780120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衣物处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48816A1 (en) | 2020-02-13 |
WO2020032416A1 (en) | 2020-02-13 |
US20210395936A1 (en) | 2021-12-23 |
AU2019312559A1 (en) | 2020-02-27 |
CN110820253A (zh) | 2020-02-21 |
EP3441517B1 (en) | 2021-03-31 |
AU2019312559B2 (en) | 2021-06-10 |
US12091805B2 (en) | 2024-09-17 |
EP4130372A1 (en) | 2023-02-08 |
EP3608467A1 (en) | 2020-02-12 |
EP4130372B1 (en) | 2025-01-01 |
US11136707B2 (en) | 2021-10-05 |
EP3913129A1 (en) | 2021-11-24 |
KR20190016926A (ko) | 2019-02-19 |
US10876247B2 (en) | 2020-12-29 |
AU2023204381A1 (en) | 2023-08-03 |
CN115341369A (zh) | 2022-11-15 |
KR102661563B1 (ko) | 2024-04-30 |
EP3608467B1 (en) | 2024-01-10 |
CN115387090A (zh) | 2022-11-25 |
AU2021229242A1 (en) | 2021-10-07 |
CN115323725A (zh) | 2022-11-11 |
WO2019031887A1 (en) | 2019-02-14 |
US20190048510A1 (en) | 2019-02-14 |
EP3913129B1 (en) | 2024-10-02 |
EP3441517A1 (en) | 2019-02-13 |
AU2021229242B2 (en) | 2023-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20253B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KR102661567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KR102499327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KR102761899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EP4180564A1 (en) | Clothing processing device | |
CN118632954A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