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698A - 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08698A CN110808698A CN201910639377.4A CN201910639377A CN110808698A CN 110808698 A CN110808698 A CN 110808698A CN 201910639377 A CN201910639377 A CN 201910639377A CN 110808698 A CN110808698 A CN 1108086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ization
- drive control
- motor
- unit
- current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2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14—Electronic commutators
- H02P6/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 H02P6/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08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herein the PWM mode is adapted on the running conditions of the motor, e.g.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14—Electronic commutators
- H02P6/15—Controlling commutation time
- H02P6/157—Controlling commutation time wherein the commutation is fun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EMF]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14—Electronic commutators
- H02P6/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 H02P6/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 H02P6/18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using back-emf in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rotor
- H02P2203/03—Determination of the rotor position, e.g. initial rotor position, during standstill or low speed ope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及送风装置。对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的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按照规定的顺序而切换向马达部的相绕组通电的通电模式,并在每个通电模式下检测并存储在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在马达部的起动运转中,如果在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时检测到的第2电流值连续m次(m为2以上的正整数)小于在第1次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时检测到的第1电流值,则马达驱动控制装置使同步运转开始。在同步运转中,根据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通电模式,该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是根据相绕组的电压的检测结果而生成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搭载有无传感器控制方式的无刷DC马达的送风装置。在无传感器控制方式的无刷DC马达中,根据由转子产生的感应电压来检测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但是,在该马达起动时,转子是停止的或低速旋转的,因此无法检测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045941号公报中,通过强迫换流而将转子提高到一定的转速,然后停止强迫换流而使转子借惯性旋转,在该状态下检测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转移到无传感器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45941号公报
关于基于强迫换流的起动,无论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如何,都是借助来自定子的旋转磁场而使转子旋转。因此,转子有时难以顺畅地旋转。另外,在起动开始时,由转子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电平低,因此检测转子的旋转方向位置也困难。因此,从起动时的强迫换流向无传感器控制的转移有时会失败。在向无传感器控制的转移失败了的情况下,为了对无刷DC马达进行再起动,进行短时制动等初始处理以使转子停止,然后执行强迫换流,因此起动花费时间。另外,仅隔着初始处理而重复进行强迫换流的话,向无传感器控制的转移有可能重复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马达部的起动成功率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本发明的例示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部具有:驱动控制部,其对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的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按照规定的顺序而切换向所述马达部的相绕组通电的通电模式;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存储部,其在每次以所述通电模式进行通电时存储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流值;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相绕组的电压;以及位置信息生成部,其根据所述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生成所述马达部的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在所述马达部的起动运转中,如果在所述通电模式下的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时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第2电流值连续m(m为2以上的正整数)次小于在所述通电模式下的第1次的通电时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第1电流值,则所述驱动控制部使根据所述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所述通电模式的同步运转开始。
本发明的例示的马达具有:马达部,其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以及上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对所述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例示的送风装置包含:叶轮,其具有能够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叶片;以及上述的马达,其使所述叶片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能够提高马达部的起动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送风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对马达部的驱动控制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在马达部的无传感器控制中对应于转子的电角度而检测到的端子电压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4是用于对马达部的起动运转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在各个通电期间在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B是示出在各个通电期间在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6A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B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C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0:送风装置;110:叶轮;111:叶片;120:马达;200:直流电源;1:马达部;10:转子;11:定子;12:相绕组;12u:U相绕组;12v:V相绕组;12w:W相绕组;12c:点;13u:U相端子;13v:V相端子;13w:W相端子;3:逆变器;3a:电阻;31u、31v、31w:上臂开关;32u、32v、32w:下臂开关;4: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1:驱动控制部;42:电流检测部;43:存储部;44:电压检测部;45:判定部;46:位置信息生成部;47:转速检测部;Vu:U相端子电压;Vv:V相端子电压;Vw:W相端子电压;Vn:假想的中性点电压;I:在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I1:第1电流值;I2:第2电流值;CA:中心轴线;n: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100中,将与马达部1和叶片111的旋转的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
有时将马达部1的定子11的U相绕组12u、V相绕组12v、W相绕组12w各自或总体称为相绕组12。将在三相交流电压中对相绕组12通电的相称为通电相,将不对相绕组12通电的相称为非通电相。另外,将两个通电的相绕组12的组合称为通电模式。另外,有时将三相交流电压的U相电压、V相电压、W相电压各自或总体称为相电压。
<1.实施方式>
<1-1.送风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送风装置100的一例的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00是产生从轴向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气流的轴流风扇。但是,不限于该例示,送风装置100也可以是将从轴向吸入的空气向径向外侧送出的离心风扇。
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100具有叶轮110和马达120。叶轮110具有能够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C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叶片111。马达120驱动叶轮110以使其旋转,由此使叶片111旋转。另外,送风装置100与直流电源200连接。直流电源200是送风装置100的电力源。如图1所示,直流电源200的高电压侧的正输出端子与马达120的后述的逆变器3连接。直流电源200的低电压侧的负输出端子接地。
<1-2.马达的结构要素>
接下来,对马达120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马达120具有马达部1、逆变器3以及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
如上所述,马达120具有马达部1。从逆变器3向马达部1输入三相交流电压。马达部1例如是三相无刷DC马达(BLDC马达)。更具体而言,马达部1具有转子10和定子11。在转子10中设置有永磁铁。在定子11中设置有U相绕组12u、V相绕组12v以及W相绕组12w。在本实施方式中,相绕组12u、12v、12w以点12c为中心进行Y接线。在各个相绕组12u、12v、12w中,与点12c为相反侧的一端分别与马达部1的端子13u、13v、13w连接。另外,相绕组12u、12v、12w不限于该例示,也可以进行Δ(三角)接线。
另外,如上所述,马达120具有逆变器3。逆变器3向马达部1输出三相交流电压。逆变器3具有上臂开关31u、31v、31w和下臂开关32u、32v、32w。上臂开关31u、31v、31w和下臂开关32u、32v、32w形成桥电路,该桥电路生成向马达部1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该桥电路具有:U相用的臂,其是高电压侧的上臂开关31u与低电压侧的下臂开关32u串联连接而成的;V相用的臂,其是高电压侧的上臂开关31v与低电压侧的下臂开关32v串联连接而成的;以及W相用的臂,其是高电压侧的上臂开关31w与低电压侧的下臂开关32w串联连接而成的。这些臂彼此并联连接。各个臂的高电压侧端与直流电源200的高电压侧端子连接。因此,对各个臂施加来自直流电源200的直流电压。各个臂的低电压侧端经由电流检测用的电阻3a而接地。
上臂开关31u、31v、31w和下臂开关32u、32v、32w分别包含开关元件和二极管。开关元件例如使用FET(场效应晶体管)、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二极管以从直流电源200的低电压侧朝向高电压侧的方向为正方向而与开关元件并联连接。换言之,二极管的阳极与开关元件的低电压侧端连接,阴极与开关元件的高电压侧端连接。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freewheeling diode)而发挥功能。另外,二极管可以是内置于FET的体二极管,或者也可以外置于开关元件。
接着,如上所述,马达120具有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对马达部1的驱动进行控制。更具体而言,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对逆变器3进行PWM控制,经由逆变器3对马达部1的驱动进行控制。而且,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检测从逆变器3的桥电路的低电压侧端向电流检测用的电阻3a流动的电流,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检测从逆变器3向马达部1流动的电流值I。
<1-3.马达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要素>
如图1所示,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驱动控制部41、电流检测部42、存储部43、电压检测部44、判定部45、位置信息生成部46以及转速检测部47。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驱动控制部41。驱动控制部41对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的马达部1的驱动进行控制,按照规定的顺序n来切换对马达部1的相绕组12的通电模式。另外,n是正整数。例如,驱动控制部41使用保存于存储部43中的程序和信息而对马达部1的驱动进行无传感器控制。驱动控制部41通过PWM脉冲分别对逆变器3的上臂开关31u、31v、31w或者下臂开关32u、32v、32w进行控制,由此使用向马达部1输出三相交流电压的逆变器3对马达部1的驱动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电流检测部42。电流检测部42检测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电流值I。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检测部42检测在连接于逆变器3的桥电路与接地端GND之间的电流检测用的电阻3a中流动的电流,将该电流值检测为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电流值I。
存储部43是即使电力供给停止也维持存储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存储部43存储在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的各结构要素中使用的信息、尤其是在驱动控制部41中使用的程序和控制信息等。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存储部43。存储部43例如在每次以通电模式进行通电时存储由电流检测部42检测到的电流值I。另外,不限于该例示,每次按照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该电流值I也可以存储于未图示的暂时性的存储器中。另外,存储部43存储在判定部45中使用的阈值等。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电压检测部44。电压检测部44检测相绕组12的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电压检测部44检测端子电压Vu、Vv、Vw中的与不通电的相绕组12连接的端子13的端子电压作为在该相绕组12中产生的感应电压。更具体而言,电压检测部44检测马达部1的端子13v、13w之间通电时的端子13u的端子电压Vu作为U相绕组12u的U相电压。另外,电压检测部44检测马达部1的端子13w、13u之间通电时的端子13v的端子电压Vv作为V相绕组12v的V相电压,检测马达部1的端子13u、13v之间通电时的端子13w的端子电压Vw作为W相绕组12w的W相电压。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判定部45。判定部45进行各种判定。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位置信息生成部46。位置信息生成部46根据电压检测部44的检测结果而生成马达部1的转子10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具有转速检测部47。转速检测部47根据旋转方向位置信息来检测马达部1的转子10的转速。
<1-4.马达部的驱动控制例>
接下来,对由马达驱动控制装置4进行的马达部1的驱动控制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对马达部1的驱动控制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在马达部1的无传感器控制中对应于转子10的电角度而检测到的端子电压Vu、Vv、Vw的一例的曲线图。另外,在图3中,各个端子电压Vu、Vv、Vw的曲线部分表示非通电时的端子电压。
在图2的开始时刻,马达部1的转子10停止或低速旋转。因此,驱动控制部41实施马达部1的起动运转,以使各相绕组12u、12v、12w产生生成旋转方向位置信息所需的感应电压(步骤S1)。在起动运转中,在进行了短时制动等初始处理之后,通过强迫换流而强迫地对马达部1的转子10进行旋转驱动。在强迫换流中,在每个规定的通电期间,马达部1的三个相绕组12中的特定的两个相绕组12被通电而被励磁。两个相绕组12的组合按照规定的顺序而进行切换。另外,在各通电模式中,剩余的一个相绕组12不被通电。例如,如果通电相为U相和V相,则非通电相为W相。
接着,驱动控制部41实施马达部1的同步运转以使转子10的旋转加速(步骤S2)。在同步运转中,位置信息生成部46在各通电模式中例如根据非通电相的相电压变得与假想的中性点电压Vn相同的时机和该时机下的非通电相的相电压的增减趋势这一检测结果而生成旋转方向位置信息。
例如在像图3那样进行励磁的情况下,如果假想的中性点电压Vn例如为3[V],则在U相为非通电相时,在端子电压增加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0[度](或360[度])。另外,在端子电压减少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180[度]。
在V相为非通电相时,在端子电压增加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120[度]。另外,在端子电压减少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300[度]。
在W相为非通电相时,在端子电压减少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60[度]。另外,在端子电压增加而成为3[V]的点,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被检测为电角度是240[度]。
在同步运转中,在与转子10的转速对应的每个通电期间,驱动控制部41根据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通电模式,由此使转子10的旋转加速。
当转速达到规定的值以上时,驱动控制部41实施马达部1的稳定控制运转(步骤S3)。在稳定控制运转中,转子10以期望的转速旋转,通电模式根据马达部1的驱动信息和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马达部1被驱动。然后,当马达部1的驱动停止时(在步骤S4中为“是”),图2的驱动控制处理结束。
<1-4-1.马达部的起动运转例>
接下来,对马达部1的起动运转的一例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用于对马达部1的起动运转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5A是示出在各个通电期间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电流值I的一例的曲线图。图5B是示出在各个通电期间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电流值I的一例的曲线图。在图5A和图5B中,通电期间ta1、tb1是以按照规定的顺序n切换的通电模式对各相绕组12u、12v、12w进行通电的第1次的通电期间。图5A的通电期间ta2、ta3、ta4、ta5和图5B的通电期间tb2、tb3、tb4、tb5、tb6分别是以按照规定的顺序n切换的通电模式对各相绕组12u、12v、12w进行通电的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期间。
首先,驱动控制部41在进行了短时制动等初始处理之后,开始基于强迫换流的起动运转(步骤S101)。另外,在短时制动中,转子10由于马达部1的端子13u、13v、13w的短路而停止。
通过驱动控制部41以规定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进行第1次的通电,电流检测部42检测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第1电流值I1(步骤S102)。此时,例如,从端子13w向端子13v流动并且从电流检测用的电阻3a向接地端GND流动的电流值被检测为第1电流值I1。
接着,通过驱动控制部41以按照规定的顺序n进行切换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进行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电流检测部42每次都检测在马达部1中流动的第2电流值I2(步骤S103)。此时,例如,如果是第2次的通电,则从端子13u向端子13v流动并且从电流检测用的电阻3a向接地端GND流动的电流值被检测为第2电流值I2。
判定部45判定第2电流值I2是否连续m次小于第1电流值I1(步骤S104)。另外,m是2以上的正整数。如果第2电流值I2连续m次小于第1电流值I1(在步骤S104中为“是”),则图4的处理结束,通过驱动控制部41而使马达部1的同步运转开始。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第2电流值I2连续m次小于第1电流值I1(在步骤S104中为“否”),则判定通电的总次数是否达到阈值(步骤S105)。如果通电的总次数达到阈值(在步骤S105中为“是”),则图4的处理结束,通过驱动控制部41而使马达部1的同步运转开始。
如果通电的总次数没有达到阈值(在步骤S105中为“否”),则判定部45判定第2电流值I2是否连续e次为第1电流值I1以上(步骤S106)。另外,e是2以上的正整数。如果不是第2电流值I2连续e次为第1电流值I1以上(步骤S106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S103,以实施按照顺序n进行切换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和第2电流值I2的检测。
如果第2电流值I2连续e次为第1电流值I1以上(在步骤S106中为“是”),则驱动控制部41像后述那样以与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进行通电(步骤S107)。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以检测第2电流值I2。另外,在从步骤S107返回到了S103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不实施按照顺序n进行切换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地实施第2电流值I2的检测。
如上所述,在马达部1的起动运转中,如果在通电模式下的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时电流检测部42检测到的第2电流值I2连续m次(m为2以上的正整数)小于在通电模式下的第1次的通电时电流检测部42检测到的第1电流值I1,则驱动控制部41使根据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通电模式的同步运转开始。
这样,在起动运转中,能够在转子10顺畅地旋转的时机转移到同步运转。这是因为,对相绕组12施加的相电压等于感应电压之和该感应电压是通过该相绕组12的阻抗R与电流值I之积和该相绕组12的电感L与每单位时间的磁通的变化量之积而产生的。因此,在相绕组12中流动的电流值I会受到转子10的旋转的影响。在起动运转时的通电模式下的第1次的通电中,转子10从停止状态开始旋转。因此,感应电压的影响会在降低在相绕组12中流动的电流值I的方向上作用得比较小。另外,当转子10顺畅地旋转而转速上升时,感应电压的影响会在降低在相绕组12中流动的电流值I的方向上作用得比较大。另一方面,在转子10的减速等不进行顺畅的旋转时,感应电压的影响会在提高电流值I的方向上发挥作用。
在图4的起动运转中利用这些知识,如图5A和图5B所示,如果第k通电模式下的第2次及以后的第2电流值I2连续m次小于第1通电模式下的第1次的第1电流值I1,则从起动运转转移到同步运转。在同步运转中,一边根据利用电压检测部44的检测结果而计算出的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参照图3)来决定励磁的相绕组12,一边驱动马达部1。
因此,能够提高马达部1的起动成功率。而且,不进行还需执行初始处理等的再起动,马达部1的起动变得容易成功,因此也能够缩短马达部1的起动时间。
另外,在步骤S104中,I2<I1的连续次数m优选为3。换言之,优选为,如图5A所示,如果第2电流值I2连续3次小于第1电流值I1,则驱动控制部41使同步运转开始。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部1的起动成功率。
另外,如图4的步骤S106和S107所示,如果第2电流值I2连续e次(e为2以上的正整数)为第1电流值I1以上,则驱动控制部41使下次的通电模式变为与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而继续进行起动运转。即,如果第2电流值I2为第1电流值I1以上,则能够判断为转子10没有顺畅地旋转。然后,以与规定的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通电而继续进行起动运转,由此对转子10的旋转赋予不规则的变化。由此,能够尝试提高马达部1的起动成功率。
另外,在步骤S106中,I2≥I1的连续次数e优选为2。换言之,如果第2电流值I2连续两次为第1电流值I1以上,则驱动控制部41将下次的通电模式变为上述的不同的通电模式而继续进行起动运转。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尝试提高马达部1的起动成功率。
另外,在图4的起动运转中,第1次的第1通电期间优选比第2次及以后的第k通电期间(k为2以上的正整数)长。换言之,在第1通电模式下进行第1次的通电的期间优选比在第k通电模式下进行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的各个期间长。在开始进行第1次的通电时,转子10是停止的或低速旋转的。因此,转子10需要比较大的驱动力。通过充分延长开始强迫换流的第1通电期间,能够对转子10赋予充分的驱动力,易于使转子旋转。
进而,在图4的起动运转中,各次的通电期间优选逐渐变短。例如,在进行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的期间,进行各次的通电的期间分别优选为伴随着通电次数的增加而变短。或者,在以通电模式进行第1次及以后的通电的各个期间,进行各次的通电的期间分别优选为伴随着通电次数的增加而变短。这样,进行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通电模式的各次的通电的期间逐渐变短,由此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从起动运转转移到同步运转。但是,不限于这些例示,各通电期间也可以是相同的时间长度。
<1-4-2.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
接下来,列举图6A至图6C对图4的步骤S107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1-4-2-1.第1实施例>
图6A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第1实施例中,在图4的步骤S107的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中,以与最近的通电模式相同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通电(步骤S107a)。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103。
这样,在第1实施例中实施的与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是最近的通电模式。这样,能够延长以第2电流值I2为第1电流值I1以上时的最近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期间、即最近的通电期间。换言之,与顺序n对应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被延长。即,在上一次以第n个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情况下,以与上一次相同的第n个通电模式再次进行通电。因此,通过延长相同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期间来代替切换通电模式,能够尝试转子10是否能够更快地顺畅旋转。
<1-4-2-2.第2实施例>
图6B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第2实施例中,在图4的步骤S107的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中,以从最近的通电模式使顺序n后退了1后的通电模式对相绕组12通电(步骤S107b)。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103。
这样,在第2实施例中实施的与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是从最近的通电模式使顺序n后退了1后的通电模式。这样,使通电模式的顺序后退了1次而继续进行起动运转。换言之,以与顺序(n-1)对应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即,在上一次是以第n个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情况下,以第(n-1)个通电模式进行通电。因此,能够尝试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是否成为能够更顺畅地旋转的位置。
<1-4-2-3.第3实施例>
图6C是用于对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第3实施例中,在图4的步骤S107的以不同的通电模式进行通电的处理中,驱动控制部41在第k通电期间,通过与顺序n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下的通电而对特定的相绕组12进行励磁(步骤S107c)。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103。
这样,驱动控制部41在第3实施例所实施的与顺序n所对应的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下,对特定的相绕组12进行规定的时间的励磁。这样,例如通过对两个相绕组12进行励磁而对转子10的旋转赋予了较大的变化,然后继续进行起动运转。因此,能够尝试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置是否成为能够更顺畅地旋转的位置。
<2.其他>
以上,在本发明中,对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而实施。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有用于对马达部进行无传感器控制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送风装置。
Claims (12)
1.一种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具有:
驱动控制部,其对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的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按照规定的顺序而切换向所述马达部的相绕组通电的通电模式;
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马达部中流动的电流值;
存储部,其在每次以所述通电模式进行通电时存储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流值;
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相绕组的电压;以及
位置信息生成部,其根据所述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生成所述马达部的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方向位置信息,
在所述马达部的起动运转中,如果在所述通电模式下的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时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第2电流值连续m次小于在所述通电模式下的第1次的通电时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第1电流值,则所述驱动控制部使根据所述旋转方向位置信息而切换所述通电模式的同步运转开始,其中,m为2以上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第2电流值连续3次小于所述第1电流值,则所述驱动控制部使所述同步运转开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第2电流值连续e次为所述第1电流值以上,则所述驱动控制部使下次的所述通电模式变为与所述顺序所对应的通电模式不同的通电模式而继续进行所述起动运转,其中,e为2以上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第2电流值连续2次为所述第1电流值以上,则所述驱动控制部使下次的所述通电模式变为所述不同的通电模式而继续进行所述起动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不同的通电模式是最近的所述通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不同的通电模式是从最近的所述通电模式使所述顺序后退了1后的所述通电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控制部在所述不同的通电模式下,对特定的所述相绕组进行规定的时间的励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通电模式下进行第1次的通电的期间比在所述通电模式下进行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的各个期间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进行所述第2次及以后的通电的期间中,进行各次通电的期间分别伴随着通电次数的增加而变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通电模式下进行第1次及以后的通电的各个期间中,进行各次通电的期间分别伴随着通电次数的增加而变短。
11.一种马达,其具有:
马达部,其被输入三相交流电压;以及
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对所述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12.一种送风装置,其具有:
叶轮,其具有能够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叶片;以及
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使所述叶片旋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36999A JP2020014364A (ja) | 2018-07-20 | 2018-07-20 |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モータ、及び送風装置 |
JP2018-136999 | 2018-07-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8698A true CN110808698A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16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39377.4A Pending CN110808698A (zh) | 2018-07-20 | 2019-07-16 | 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028456A1 (zh) |
JP (1) | JP2020014364A (zh) |
CN (1) | CN110808698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73280B2 (en) | 2016-12-09 | 2020-12-22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tor startup with sinusoidal phase current |
US10804822B2 (en) | 2018-07-20 | 2020-10-13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Electronic circuit for reducing rotation speed of an unpowered electric motor |
US11374513B2 (en) | 2019-01-23 | 2022-06-28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otor control circuit with degauss filter |
US11817811B2 (en) | 2019-03-12 | 2023-11-14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otor controller with power feedback loop |
US10705560B1 (en) | 2019-03-27 | 2020-07-07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Signal path blanking during common mode input transitions |
US11303257B2 (en) | 2019-03-27 | 2022-04-12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Current sensor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common mode voltage rejection |
US10784810B1 (en) | 2019-04-29 | 2020-09-22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otor controller with accurate current measurement |
US10924052B1 (en) | 2019-08-08 | 2021-02-16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otor control system with phase current polarity detection |
US10819257B1 (en) | 2019-09-05 | 2020-10-27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Reconstruction of an average motor supply current using phase current measurement |
US11736047B2 (en) * | 2019-09-25 | 2023-08-22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BLDC motor controller/driver |
US11942831B2 (en) | 2020-01-15 | 2024-03-26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Three-phase BLDC motor driver/controller having diagnostic signal processing |
US10979051B1 (en) | 2020-06-22 | 2021-04-13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Level shifter with state reinforcement circuit |
CN114337409B (zh) * | 2020-10-10 | 2024-01-05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电路、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1387756B1 (en) | 2021-01-29 | 2022-07-12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Motor controller with stall detection |
US11658597B1 (en) | 2021-12-20 | 2023-05-23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Single-shunt current measurement |
US11621657B1 (en) * | 2022-01-17 | 2023-04-04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Current sense calibration in a motor control system |
US11671080B1 (en) | 2022-05-10 | 2023-06-06 |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 Level shifter with immunity to stat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high slew rate signal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19684A (ja) * | 2003-02-13 | 2003-07-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
CN102163945A (zh) * | 2010-02-23 | 2011-08-24 |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 | 马达驱动电路 |
CN106664042A (zh) * | 2014-08-14 | 2017-05-10 | 皮尔伯格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启动汽车辅助组件驱动电机的方法和汽车辅助组件驱动电机 |
-
2018
- 2018-07-20 JP JP2018136999A patent/JP2020014364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6-12 US US16/438,753 patent/US202000284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7-16 CN CN201910639377.4A patent/CN1108086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19684A (ja) * | 2003-02-13 | 2003-07-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
CN102163945A (zh) * | 2010-02-23 | 2011-08-24 |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 | 马达驱动电路 |
CN106664042A (zh) * | 2014-08-14 | 2017-05-10 | 皮尔伯格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启动汽车辅助组件驱动电机的方法和汽车辅助组件驱动电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14364A (ja) | 2020-01-23 |
US20200028456A1 (en) | 2020-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08698A (zh) | 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 |
JP5524925B2 (ja) | 電気機械の制御方法 | |
JP6811290B2 (ja) | 電気モータを制御する方法 | |
US8896246B2 (en) | Method for aligning and starting a BLDC three phase motor | |
US10944351B2 (en) | Motor drive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drive control method | |
JP5853438B2 (ja) |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センサレス制御装置 | |
US12208774B2 (en) | Motor device, wiper device, and motor control method | |
CN108075690B (zh) | 马达驱动系统及其运转回复方法 | |
US642961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polyphase D.C. motor | |
CN111030518A (zh) |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电动机以及送风装置 | |
CN110798103A (zh) | 马达驱动控制装置、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 |
JP4085818B2 (ja) | 直流電動機の駆動方法および直流電動機の駆動装置 | |
JP6633024B2 (ja) |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 |
JP5056106B2 (ja) | モータ駆動用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 |
JP2005312145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 |
JP2004328850A (ja) | インバータ冷蔵庫の圧縮機モータ始動方法 | |
JP6582212B2 (ja) | センサレス・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方法及び該駆動方法を用いたモータ制御装置 | |
JP4291976B2 (ja) | ブラシレス・センサレスdcモータの起動方法 | |
TWI389445B (zh) | 無刷直流馬達之無感測器啟動方法 | |
JP3696068B2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 |
JP2019216499A (ja) |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 |
JP6179416B2 (ja) | 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 |
KR100858540B1 (ko) | 인버터 에어컨에서 비엘디씨 모터의 제어방법 | |
JPH06141587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駆動装置 | |
KR20100071692A (ko) | 브러시리스 직류 모터의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