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9406A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9406A CN110789406A CN201810864467.9A CN201810864467A CN110789406A CN 110789406 A CN110789406 A CN 110789406A CN 201810864467 A CN201810864467 A CN 201810864467A CN 110789406 A CN110789406 A CN 1107894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rail
- rubber
- plates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30—Power rails
- B60M1/34—Power rails in slotted condu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 B60L5/39—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from third rai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30—Power r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充电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与所述放置空间连通的贯通槽;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与所述贯通槽正对的充电槽,每个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橡胶减振件,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于所述防护罩。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更换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通常采用柔性接触网取电方式,利用弓网或靴轨接触充电,该取电方式沿途全线布置电网,取电方式投资成本普遍较高,对此,采用储能充电式的小型短距离运输电力机车发展潜力巨大。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采用在路面设置刀槽对汽车进行充电,刀槽设有减振组件,但该减振组件防水防尘效果较差,并且在雨水天气中进水后容易卡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该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更换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充电轨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与所述放置空间连通的贯通槽;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与所述贯通槽正对的充电槽,每个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橡胶减振件,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于所述防护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更换方便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周壁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可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周壁的至少一部分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波浪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减振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为中空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柱,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一端设有与相应的所述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另一端硫化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防护罩固定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形成为沿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充电板和所述防护罩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罩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所述充电板的方向弯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板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段所述段板可移动地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充电板悬空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贯通槽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毛刷,所述贯通槽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一毛刷接触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轨还包括两个端部罩,所述两个端部罩分别设在所述防护罩的两个端部,每个所述端部罩与所述防护罩配合,每个所述端部罩上设有与所述贯通槽对应的移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端部罩包括:底座;两个间隔设置的罩体,所述两个罩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罩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移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二毛刷接触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充电刀,所述充电刀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充电轨,所述充电轨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所述充电刀适于伸入到所述充电槽内以与所述充电槽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充电系统的充电稳定性较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例如雨水天气)中,也可以保证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充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噪声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橡胶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橡胶减振件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轨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轨100;
防护罩10;放置空间11;贯通槽12;第一毛刷13;
充电板20;充电槽21;橡胶减振件22;减振孔221;固定孔222;固定柱223;螺栓224;螺母225;固定板226;多段弯折结构227;弯折部23;
端部罩30;底座31;罩体32;移动通道33;第二毛刷34;
段板40;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42;
充电刀200;轨道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可以适用于各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例如可以应用于跨坐式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包括:防护罩10和充电板20。
其中,防护罩10设有放置空间11,防护罩10上设有与放置空间11连通的贯通槽12,充电板20设有两个,两个充电板20设在放置空间11内,两个充电板20间隔设置限定出与贯通槽12正对的充电槽21,每个充电板2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橡胶减振件22,每个橡胶减振件22固定在防护罩10上。
具体而言,贯通槽12设于防护罩10的侧壁(如图1中防护罩10的顶壁)且沿防护罩10的长度方向延伸,贯通槽12在防护罩10顶壁的厚度方向上贯通顶壁,且贯通槽12与充电槽21相对设置以使充电刀200穿过贯通槽12进入充电槽21,充电刀200在贯通槽12内可以相对充电槽21滑动。
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在进行充电时,充电刀200通过贯通槽12进入充电槽21内,在充电刀200沿充电槽21滑动的过程中,充电刀200将充电槽21两侧的充电板20向两侧挤压,位于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之间的多个橡胶减振件22发生弹性变形,起到缓冲的作用;多个橡胶减振件2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施加给相应的充电板20朝向充电刀200的弹性力,以使充电板20紧贴充电刀200;当充电刀200滑离充电槽21后,多个橡胶减振件22由于自身的弹性作用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多个橡胶减振件22带动相应的充电板20朝向靠近另一个充电板20的方向移动以使充电板20恢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充电轨100可以沿轨道车辆行驶的行驶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具体地,充电轨100可以沿车辆的行程全程设置,这样,充电刀200可以一直位于充电槽21内而不从充电槽21脱离,由此,可以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随时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使轨道车辆随时保持足够的能量行驶。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轨道车辆所行驶的轨道300为两个,两个轨道300沿轨道车辆行驶方向并排设置,充电轨100可以设于两个轨道300之间,且充电轨1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充电刀200可以设于车体底部与充电轨100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便于充电刀200与充电轨100的配合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轨100可以仅设在站台区间内,站台区间包括站台以及沿轨道长度方向前后各延伸的50-150m。由此,当车辆进站时,轨道车辆行驶至充电轨100,充电刀200可以随轨道车辆移动并进入充电槽21内,使充电刀200与两个充电板20电连接。由此,通过充电刀200与充电轨100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使轨道车辆的蓄电装置与电源连通,从而可以对轨道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当轨道车辆离站时,轨道车辆继续行驶,充电刀200随轨道车辆继续运动从而使充电刀200从充电槽21脱离,断开轨道车辆的蓄电装置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完成对轨道车辆的蓄电装置的充电。可以理解的是,轨道车辆到站台时,轨道车辆可以停止,此时,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内并与充电槽21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充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通过设置多个分别与防护罩10和充电板20相连的橡胶减振件22,橡胶减振件22具有弹性,可以保证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滑动的过程中,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内将充电板20向两侧挤压的同时,多个橡胶减振件22发生弹性变形并施加给充电板20阻尼力,使得充电刀200与充电板20可以紧密接触,受流状态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充电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充电刀200滑离充电槽21后,多个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力可以将充电板20恢复至初始位置,起到对充电板20复位的作用。其次,多个橡胶减振件22的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力,可以减缓充电刀200与充电板20的碰撞,起到对充电板20和充电刀200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率以及延长充电板20的使用寿命,并且多个橡胶减振件22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基本无噪音,因此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橡胶减振件22中的某个发生故障时,仅需要拆卸单个发生故障的橡胶减振件22,具有维修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更换方便等优点。
下面参考图2-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充电轨100的橡胶减振件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6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与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垂直,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周壁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可折叠。值得说明的是,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2-图6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充电板20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图2-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2-图6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为了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与充电槽21的长度方向垂直,橡胶减振件22的两端止抵在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之间,橡胶减振件22的两端面与侧面连接的部分构造有圆角,即橡胶减振件22邻近两端面的径向尺寸沿朝向端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橡胶减振件22的端面与侧面相接的周壁在经过其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形成为弧线结构。
橡胶减振件22的周壁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的边缘形成为折叠的形状,如图4和图5所示,橡胶减振件22在其径向上的尺寸沿其长度方向上不断变化,由此,橡胶减振件22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变形时,弹性较大,橡胶减振件22提供给充电板20的阻尼力更大,从而提高橡胶减振件22对充电板20的缓冲和减振的效果,使得充电刀200和充电板20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充电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每个橡胶减振件22周壁的至少一部分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波浪形。具体地,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5中的左右方向,每个橡胶减振件22在经过其中心轴线的截面中,周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波浪线,例如在图5中橡胶减振件22的周壁全部构造为波浪形,即橡胶减振件22在其径向上的尺寸规则的变化,由此,橡胶减振件22周壁的形状较为规则,橡胶减振件22在其轴向上的弹性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提升缓冲和减振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周壁的至少一部分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多段折线的形状。换言之,橡胶减振件22在经过其中心轴线的截面中,周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多段折线规则连接的锯齿状。
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周壁的至少一部分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多段波浪形和多段折线拼接的形状。具体地,每个橡胶减振件22在经过其中心轴线的截面中,其周壁形成有多段波浪线的结构,相邻的两波浪线由直线段连接,直线段与橡胶减振件22的中心轴线平行,由此,橡胶减振件22的缓冲和减震效果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橡胶减振件22的结构强度也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设有减振孔221。具体地,橡胶减振件22上设有至少一个减振孔221,例如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橡胶减振件22上可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减振孔221,每个减振孔221由橡胶减振件22的外周壁沿橡胶减振件22的径向延伸,即减振孔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橡胶减振件22的轴向,并且减振孔221在橡胶减振件22的径向上贯穿橡胶减振件22的侧壁。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橡胶减振件22对充电板20的缓冲和减振效果更好。值得说明的是,减振孔2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6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为中空件。具体地,橡胶减振件22内邻近中心轴线的部分设置为空心,且该空心部分沿橡胶减振件22的轴向延伸,空心部分可以由橡胶减振件22的内部延伸至橡胶减振件22邻近防护罩10的端面,也就是说空心部分可以由橡胶减振件22的内部贯穿至橡胶减振件22的邻近防护罩10的端面。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橡胶减振件22内部的空心部分也可以设置为不延伸至橡胶减振件22的端面,即橡胶减振件22为部分中空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充电板20上设有多个固定柱223,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一端相应的设有与固定柱223配合的固定孔222,通过将固定柱223插入固定孔222以将橡胶减振件22的一端固定在充电板20上。这样,橡胶减振件22与充电板20的连接较为方便,且固定效果较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另一端硫化固定有螺栓224,螺栓224通过螺母225与防护罩10固定配合。
具体而言,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邻近防护罩10的一端硫化固定有螺栓224,防护罩10的内侧表面设有与螺栓224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在防护罩10侧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防护罩10,螺栓224穿过安装孔并与螺母螺纹配合以将橡胶减振件22固定于防护罩10的内侧壁上。由此,橡胶减振件22与防护罩10之间的固定效果好,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橡胶减振件22的维护和更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硫化指的是对橡胶减振件22加工时进行的硫化工艺,即通过在生橡胶中加入硫磺、炭黑等,经过高压加热,使其变成硫化橡胶,经过硫化后的橡胶减振件22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热性,成型效果好,在对橡胶减振件22进行硫化的过程中将螺栓224固定在橡胶减振件22的一端,这样,螺栓224与橡胶减振件22的固定效果较好、不易脱落。
下面参考图7-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橡胶减振件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形成为沿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波浪形包括正弦波、矩形波和折线形等形状,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即为图7-图9中所示的前后方向,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即为图7-图9中所示的前后方向,橡胶减振件22的宽度方向即为图7-图9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为了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每个橡胶减振件22的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止抵于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每个橡胶减振件22在其宽度方向上发生形变以起到对充电板20减振和缓冲的作用。每个橡胶减振件22位于两侧臂之间的部分形成为波浪形,即橡胶减振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之间设有多段弯折结构227,该多段弯折结构227在前后方向上可折叠,由此,橡胶减振件22在其宽度方向上发生变形时,弹性较大,橡胶减振件22提供给充电板20的阻尼力更大,从而提高橡胶减振件22对充电板20的缓冲和减振的效果,使得充电刀200和充电板20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提高充电稳定性。
进一步地,多段弯折结构227由矩形的橡胶板延其长度方向进行连续弯折形成,且多段弯折结构227在橡胶减振件22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中形成为正弦波、矩形波或者折线形等形状。
例如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段弯折结构227形成为正弦波的形状,该正弦波的形状由三段半圆弧结构拼接形成,且相邻的半圆弧结构的彼此的端部相接,每个半圆弧结构的弧顶处连接于橡胶减振件22的侧壁,这样,多段弯折结构227的形状较为规则,且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多段弯折结构277也可以是由矩形橡胶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折成锯齿形或者矩形波等形状。
可选地,如图9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26,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的两个固定板226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上。具体地,两个固定板226分别形成为橡胶减振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多段弯折结构227位于两个固定板226之间,两个固定板226分别固定在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上,由此,可以增大橡胶减振件22与充电板20以及橡胶减振件22与防护罩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橡胶减振件22对充电板20弹性效果。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的其中一个固定板226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防护罩10上。由此,橡胶减振件22与防护罩10的固定效果较好,并且橡胶减振件22与防护罩10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橡胶减振件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个充电板20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充电板20的方向弯折。具体地,每个充电板20的端部具有弯折部23,两个弯折部23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充电刀200由两个弯折部23所形成的开口进入充电槽21,由此,可以避免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时与充电刀200的端部发生碰撞,便于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充电板20的端部的外倾角为7°至13°,这里所述的“外倾角”可以理解为,每个充电板20的自由端处的弯折部23与轨道车辆行驶方向之间且远离另一个充电板20方向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充电板20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40。由此,通过将两个充电板20设置为依次相连的多段,可以延长充电刀200与两个充电板20之间形成的充电槽21的接触距离,从而可以使轨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对蓄电装置充入足够的电量,使轨道车辆有足够的能量运行更远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段段板40可移动地电连接。如图14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的各自的端部电连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串联。而且,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的连接处具有间隙,从而可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轨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某一方向的偏移,通过使相邻段板40之间可移动地电连接,可以使轨道车辆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连接处顺利过渡,提高了充电装置充电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图16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延伸部41,另一个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2,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朝向彼此的端部延伸且第一延伸部41伸入到第二延伸部42之间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可移动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第一延伸部41伸入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部42的间隙之间,第一延伸部41与第二延伸部42之间具有间隙而不接触,从而可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相互移动,以便于充电刀200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过渡。
如图11所示,轨道车辆正常行驶并带动充电板20从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向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过渡;如图12所示,当轨道车辆朝向图示中的段板40偏移时,具有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被充电刀200挤压朝向远离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的方向移动,而未与充电刀200接触的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处于正常位置,且第一延伸部41可以引导充电刀200从具有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顺利过渡到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上。当充电刀200过渡至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上时,第二延伸部42在弹性恢复力下恢复至正常位置。相似地,如图13所示,当轨道车辆朝向另一方向偏移时,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同样可以引导充电刀200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平稳过渡,提高了充电装置充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延伸部41,另一个设有第二延伸部42,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如图15所示,相邻两段段板40上的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可以朝向同一方向外倾,多组段板40的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也可以交错朝不同方向外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充电板20悬空设置,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板20移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噪音。如图2所示,每个充电板20通过多个橡胶减振件22固定于充电板20和防护罩10之间,由此,充电板20与防护罩10之间的绝缘效果好,安全性更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贯通槽12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毛刷13,贯通槽12的相对侧壁上的第一毛刷13接触设置。具体地,贯通槽12由防护罩10的顶壁限定出,贯通槽12的相对侧壁指的是形成贯通槽12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壁,防护罩10位于充电板20上方的顶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毛刷13,且同一侧的第一毛刷13在防护罩10的端部朝向另一侧的第一毛刷13延伸,两侧的第一毛刷13接触设置,充电刀200在进入贯通槽12后分别与两个第一毛刷13接触,由此,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内滑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通过防护罩10上的贯通槽12进入防护罩10内部,提高了充电轨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7所示,充电轨100还包括两个端部罩30。两个端部罩30分别设在防护罩10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罩30与防护罩10配合,每个端部罩30上设有与贯通槽12对应的移动通道33。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两个端部罩30分别与防护罩10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相配合,端部罩30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防护罩10的侧壁相接,端部罩30的顶壁与防护罩10的顶壁相接,端部罩30顶壁的中间设有移动通道33,移动通道33与防护罩10上的贯通槽12连通,充电刀200可由移动通道33进入充电槽21。由此,通过在防护罩10的两个端部设置两个端部罩30,可以防止充电板20的两个端部与外界接触,起到对充电板20的两个端部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防护罩10可以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部分,两个防护部分限定出贯通槽12,从而使得防护罩10的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端部罩30包括:底座31和罩体32。
其中,罩体32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罩体32分别设在底座31上,两个罩体32之间限定出移动通道33。具体地,两个罩体32相对设置,且两个罩体32的开口方向朝向防护罩10,罩体32设置在底座31上且通过底座31固定,两个罩体32之间限定出移动通道33,移动通道33与防护罩10上的贯通槽12以及充电槽21连通,充电刀200可由移动通道33进出充电槽21。从而通过将两个罩体32设在底座31上,便于端部罩30的安装。
进一步地,移动通道33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34,移动通道33的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毛刷34接触设置。由此,充电刀200在经过移动通道33时,分别与移动通道33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二毛刷34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通过移动通道33进入端部罩30的内部,提高了充电轨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辆、充电刀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其中,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充电刀200设在车辆上且与蓄电装置电连接,充电刀200适于伸入到充电槽21内以与充电槽21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充电系统的充电稳定性较好,橡胶减振件22便于维护和更换,由于橡胶减振件22较好的绝缘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例如雨水天气)中,也可以保证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充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噪声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充电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与所述放置空间连通的贯通槽;
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与所述贯通槽正对的充电槽,每个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橡胶减振件,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于所述防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周壁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可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周壁的至少一部分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减振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为中空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柱,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一端设有与相应的所述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的另一端硫化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防护罩固定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形成为沿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充电板和所述防护罩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罩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所述充电板的方向弯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板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所述段板可移动地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充电板悬空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第一毛刷,所述贯通槽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一毛刷接触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部罩,所述两个端部罩分别设在所述防护罩的两个端部,每个所述端部罩与所述防护罩配合,每个所述端部罩上设有与所述贯通槽对应的移动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部罩包括:
底座;
两个间隔设置的罩体,所述两个罩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罩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移动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二毛刷接触设置。
19.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
充电刀,所述充电刀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
充电轨,所述充电轨为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轨,所述充电刀适于伸入到所述充电槽内以与所述充电槽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4467.9A CN110789406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PCT/CN2019/098442 WO2020024947A1 (zh) | 2018-08-01 | 2019-07-30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4467.9A CN110789406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9406A true CN110789406A (zh) | 2020-02-14 |
CN110789406B CN110789406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6923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4467.9A Active CN110789406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89406B (zh) |
WO (1) | WO202002494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9042A (zh) * | 2020-11-16 | 2021-01-12 | 深圳市海达威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单轨供电的分拣台车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37212A (en) * | 1975-05-20 | 1976-11-27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Collector system of a trolly bus |
US4106600A (en) * | 1977-02-28 | 1978-08-15 | Japan Air Lines, Co., Ltd. | Current collecting system for vehicle |
JPH10151976A (ja) * | 1996-11-20 | 1998-06-09 |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 トロリ線のバリ取り装置 |
CN101088801A (zh) * | 2007-07-20 | 2007-12-19 | 浙江旺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架空刚性接触网用弹性复合绝缘子 |
CN101541583A (zh) * | 2007-02-27 | 2009-09-23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无馈线交通系统以及其充电方法 |
CN102123882A (zh) * | 2008-07-01 | 2011-07-13 | 普罗特拉公司 |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2576B1 (en) * | 1996-05-07 | 2001-02-06 | Einar Svensson | Monorail system |
US7090059B2 (en) * | 2004-05-10 | 2006-08-15 | Tachi-S Co., Ltd. | Powered slide rail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
FR2875751A1 (fr) * | 2004-09-30 | 2006-03-31 | Lohr Ind | System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par le sol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
JP6138425B2 (ja) * | 2012-04-27 | 2017-05-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接触充電方法及び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
CN106786955B (zh) * | 2017-01-09 | 2019-06-04 | 朱幕松 | 电动汽车路面自动充电槽 |
-
2018
- 2018-08-01 CN CN201810864467.9A patent/CN110789406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30 WO PCT/CN2019/098442 patent/WO20200249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37212A (en) * | 1975-05-20 | 1976-11-27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Collector system of a trolly bus |
US4106600A (en) * | 1977-02-28 | 1978-08-15 | Japan Air Lines, Co., Ltd. | Current collecting system for vehicle |
JPH10151976A (ja) * | 1996-11-20 | 1998-06-09 |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 トロリ線のバリ取り装置 |
CN101541583A (zh) * | 2007-02-27 | 2009-09-23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无馈线交通系统以及其充电方法 |
CN101088801A (zh) * | 2007-07-20 | 2007-12-19 | 浙江旺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架空刚性接触网用弹性复合绝缘子 |
CN102123882A (zh) * | 2008-07-01 | 2011-07-13 | 普罗特拉公司 |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站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9042A (zh) * | 2020-11-16 | 2021-01-12 | 深圳市海达威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单轨供电的分拣台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24947A1 (zh) | 2020-02-06 |
CN110789406B (zh) | 202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89406B (zh)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KR101649065B1 (ko) | 절연섹션, 급전레일 및 궤도계 교통시스템 | |
CN110203084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4024028B (zh) | 具有与电收集轨道电辅助接触的,由电动车辆承载的供电系统 | |
CN111231679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0789405B (zh)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0116626B (zh) | 集电靴、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KR20110059384A (ko) | 절연기능을 갖는 전동차용 전기공급 장치 | |
CN110116656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 | |
CN112339568A (zh) | 用于轨道车辆的受流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
US20120261224A1 (en) | Auxiliary and motive electric power pick-up structure for land vehicles | |
CN102785590A (zh) | 一种无螺栓汇流排弹性线夹 | |
CN110962613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 | |
CN110654271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 | |
CN208897079U (zh) | 接地刷总成、转向架和轨道车辆 | |
CN110203085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 | |
CN110116627B (zh) | 充电刀、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0116630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0962698B (zh) | 充电槽总成及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 |
CN110797674B (zh) | 车辆的接地装置及车辆的导电系统 | |
CN110789353B (zh) | 充电刀、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18986367U (zh) | 一种单轨列车供电轨斜坡组件 | |
CN208855544U (zh) | 一种用于记录仪的减震装置 | |
CN110116655B (zh) |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 | |
CN22032480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及电动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