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8095B -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8095B CN110788095B CN201911067743.XA CN201911067743A CN110788095B CN 110788095 B CN110788095 B CN 110788095B CN 201911067743 A CN201911067743 A CN 201911067743A CN 110788095 B CN110788095 B CN 1107880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 valve
- water
- tes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6187 pil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621 irrigation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54 pick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229 Alkann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51 riboflav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149 tartraz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172 quinoline yello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234 Yellow 2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230 Fast Yellow AB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31 Riboflavin-5-Sodium 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251 Prurit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54 overpressu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8 plum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rusty spo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 B08B9/04—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using cleaning devices introduced into and moved along the pipes
- B08B9/053—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using cleaning devices introduced into and moved along the pipes moved along the pipes by a fluid, e.g. by fluid pressure or by suction
- B08B9/05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using cleaning devices introduced into and moved along the pipes moved along the pipes by a fluid, e.g. by fluid pressure or by suction the cleaning devices being entrained discrete elements, e.g. balls, grinding elements, brush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01M3/2815—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us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它包括用于将系统集控总成、储气罐、水路清洗总成、密封测试总成和水路灌通总成装配并集成为一体的机壳总成。本发明在系统集控总成的控制下可利用储气罐和诸如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等对水路清洗、密封测试和水路灌通作业时所需的气体进行统一的调配,利用密封测试总成对工件循环管道的状况进行预先测试,在满足清洗的条件下控制水路清洗总成执行清洗作业,在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则可控制水路灌通总成进行疏通作业,从而为管道清洗创造前提条件;同时,采用由钢珠与水所组成的混合流体对管道进行清洗,既可去除管道内壁上牢固的诸如水垢等杂质,又可避免因采用化学酸洗法或水气混合法而产生的系列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普遍使用管道清洗机对前述设备的内部循环管路进行清洗处理,而受此类清洗机的结构所限,现有的大多数清洗机一般采用循环式化学酸洗法和水气混合冲洗法;其中,循环式化学酸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清除水垢、沉沙、锈斑等,但其使用成本高(取决于化学试剂的成本)、容易污染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化学试剂一旦发生泄露并接触到皮肤,会造成皮肤发痒,亦或者容易对操作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水气混合冲洗法则存在管道清洗不干净、牢固水垢或锈斑无法清除、清洗周期长等问题。同时,为确保循环管路清洗作业的顺利完成,通常在清洗作业前还会对循环管路的密封性进行测试,业内通常的方式是采用手压式压力泵或电动势压力泵与循环管路连接并利用压力表来目测并判断管路是否存在泄漏点,由于管道堵塞等现象的存在,这种方式不仅无法准确地检测管路否是畅通或者是否达到密封标准,而且一旦发生管道堵塞等问题,还需要对管道进行清理后再次进行密封测试,如此往复,极大地增加了管道处理作业的周期;另外,密封测试设备与清洗设备的独立使用也会增加管道处理的繁琐性和设备的购置成本、降低作业效率。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清洗设备提出改进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它包括机壳总成以及封装于机壳总成内的储气罐、水路清洗总成和密封测试总成,所述机壳总成上装设有系统集控总成,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有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所述水路清洗总成包括一具有流体流入口、钢珠流出口、回水出水口和高压引流口的第一钢珠储丸桶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回水物质分离槽、清洗用储水箱、清洗水泵、清洗用水路单向阀和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所述第一钢珠储丸桶的流体流入口与回水物质分离槽的出水口相连通、钢珠流出口与第一通断连接管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还通过依序分布的清洗用气路单向阀和大流量电磁开关阀与储气罐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所述密封测试总成包括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气液增压器、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测试用回水过滤槽、测试用储水箱、灌水水泵和测试用水路单向阀,所述气液增压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两个气路端口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的其中两个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的下游作通断连通,且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设置于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的进水端,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清洗水泵、大量流电磁开关阀、灌水水泵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
优选地,所述水路清洗总成还包括一与第一钢珠储丸桶结构相同的第二钢珠储丸桶,所述第二钢珠储丸桶的流体流入口与第一钢珠储丸桶的流体流入口通过一气动三通阀与回水物质分离槽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钢珠流出口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气动三通阀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分别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下游、清洗用气路单向阀的下游以及回水物质分离槽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珠储丸桶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和第九气动球阀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一压差电磁阀与清洗水泵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六气动球阀与清洗用储水箱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二钢珠储丸桶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和第十气动球阀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二压差电磁阀与清洗水泵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五气动球阀与清洗用储水箱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第一压差电磁阀和第二压差电磁阀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第五气动球阀、第六气动球阀、第九气动球阀和第十气动球阀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水物质分离槽的出水口还通过清洗用第一电磁开关阀与清洗水泵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
优选地,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通过第一气动球阀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二气动球阀与回水物质分离槽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通过第四气动球阀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三气动球阀与回水物质分离槽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第三气动球阀和第四气动球阀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液增压器所包括一气液增压缸和一缓冲气瓶,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的两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前进腔室和后退腔室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且所述缓冲气瓶串通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与气液增压缸的前进腔室之间;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位于气液增压缸的出水口侧的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的下游之间,所述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通过第一气动切断阀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的下游作通断连通,所述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通过第二气动切断阀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和第二气动切断阀同时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之间还通过一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与储气罐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封装于机壳总成内的水路灌通总成,所述水路灌通总成包括作依序连通的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灌通用水路单向阀、灌通水泵、灌通用储水箱、灌通用回水过滤槽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所述灌通用水路单向阀的下游通过依序设置的灌通用气路单向阀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与储气罐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且所述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上设置有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所述灌通水泵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
优选地,所述灌通水泵为一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腔通过灌通用第二电磁开关阀与储气罐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
优选地,所述机壳总成包括一用于将储气罐、水路清洗总成、密封测试总成和水路灌通总成封装于一体的移动机壳,所述移动机壳上且与回水物质分离槽、测试用回水过滤槽和灌通用回水过滤槽的槽口相对位的区域分别开设有清洁窗口,所述移动机壳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扇;所述系统集控总成包括装设于移动机壳内的PLC集控器、嵌装于移动机壳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装置以及贯穿地分布移动机壳的后壁面上并分别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作对应连通的快速管路接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在系统集控总成的控制下可利用储气罐和诸如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等对水路清洗、密封测试和水路灌通作业时所需的气体进行统一的调配,利用密封测试总成对工件循环管道的状况进行预先测试,在满足清洗的条件下控制水路清洗总成执行清洗作业,在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则可控制水路灌通总成进行疏通作业,从而为管道清洗创造前提条件;同时,采用由钢珠与水所组成的混合流体对管道进行清洗,既可去除管道内壁上牢固的诸如水垢等杂质,又可避免因采用化学酸洗法或水气混合法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其集成化及智能化程度高、移动性强、实用功能丰富,可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布局参考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布局参考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清洗总成的管路系统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清洗总成在图3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清洗总成在图4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在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在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用回水物质分离槽的结构参考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测试总成的管路系统原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测试总成在图3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测试总成在图4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灌通总成的管路系统原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灌通总成在图3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灌通总成在图4中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的结构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手段及其产生的效果会结合附图作更加详细明了的说明,从而使得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知识的人便于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不是要限制本发明。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及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连接关系、信号连接关系等,本文所述及的“连通”泛指构成要素之间通过可输送气态、液态或固态等流体的管道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或“连续”;本文所述及的“通断连通”是“连通”的下位概念,其是指构成要素之间管道可通过诸如“阀门”等器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导通或关断;本文所述及的“控制连接”泛指构成要素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诸如信号连接、数据连接、通信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它包括:
一机壳总成J,主要作为整个机器的外围防护及为内部系统部件提供装配空间的载体来使用。
一储气罐P,主要是用于存储压缩空气,其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并且储气罐P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路连通有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其具体结构可参考如图18进行选择或设置,即: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进气口和多个出气口且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相连通的阀座、在阀座的每个出气口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或者电磁三通阀等阀门,而阀门的设置数量或类型则可根据下述各功能总成的需求进行选择)。
一水路清洗总成,主要用于对符合清洗条件的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清洗作业任务以最大限度地清理管道内的杂质(包括沉沙、锈斑、水垢等等),其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并包括一具有流体流入口、钢珠流出口、回水出水口和高压引流口以用于存储钢珠或供钢珠进行循环流动的第一钢珠储丸桶Q11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回水物质分离槽H1、清洗用储水箱T1、清洗水泵B1、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和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其中,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流体流入口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相连通、钢珠流出口与第一通断连接管E11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并且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还通过依序分布的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和大流量电磁开关阀D109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当然,为方便对水路清洗总成的管压和流量进行实时测量,可在清洗水泵B1的进水侧设置清洗管路流量传感器G14、出水侧设置清洗管路管压传感器G13。
一密封测试总成,主要用于完成对工件循环管道的密封测试任务以确定管道是否存在畅通、堵塞或泄漏等状况,其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并包括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气液增压器、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测试用储水箱T2、灌水水泵B2和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其中,气液增压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两个气路端口则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的其中两个出气口相连通(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测试用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来实现对两个出气口的通断控制,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作通断连通,且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设置于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的进水端,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2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另外,可在灌水水泵B2的出口设置测试管路流量传感器G22,在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的出水端或者测试用回水物质过滤槽H2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液位感应器G23。
以及系统集控总成,主要用于对整个机器的各个受控元件进行统一的规划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其所采用的具体控制逻辑,可依机器的作业工序进行选择设置),系统集控总成装设于机壳总成J上,其中,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清洗水泵B1、大量流电磁开关阀D109、灌水水泵B2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
由此,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清洗作业前,可通过密封测试总成对管道的状况进行检测测试,从而判定管道是处于畅通、严重堵塞、存在泄漏等何种状况(如畅通,则可直接通过水路清洗总成对管道进行清洗作业处理;如管道存在严重堵塞,则可先对管道进行疏通并且满足清洗条件或标准后,再进行清洗作业;如存在泄漏点,则需要对管道进行补漏并且满足清洗条件或标准后,再进行清洗作业),从而确保管道清洗作业能够顺利完成并保证清洗效果;同时,通过对水路清洗总成的系统优化设计,利用由钢珠与水所组成的混合流体对管道进行清洗,不但可以去除管道内壁上牢固的诸如水垢等杂质,而且可避免因采用化学酸洗法或水气混合法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其中,利用机壳总成J将构成机器的各个功能总成及其管路集成为一体,从而形成一完整并且可实时移动的管道处理机器以便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及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利用储气罐P和诸如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等对水路清洗总成和密封测试总成作业时所需的气体进行统一的分配调控,从而为机器内个功能总成的集成化创造了条件,而利用系统集控总成则可实现对各个受控元件的统一调控关系,为有效提升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性能创造了。
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在实际应用时,可依如下方式执行相关作业,具体为:1、密封测试作业,将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与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 E21和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进行对接,利用系统集控总成对灌水水泵 B2和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的转换控制以及相应管路之间的通断转换,实现对工件循环管道的灌水、加压、保压等作业工序;在此过程中,利用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来实时检测管道的压力,从而通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使系统集控总成能够得出管道的状况。2、管道清洗作业,依据密封测试作业的检测结果,在管道处于畅通的情况下,将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进行对接,利用系统集控总成对清洗水泵B1和大流量电磁开关阀D109的转换控制以及相应管路之间的通断转换,可实现对工件循环管道的高压冲洗、高压钢丸混合冲洗、排气风干等作业工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为确保对工件循环管道的清洗效果,尤其是实现对管道的双向高压钢丸混合冲洗作业,本实施例的水路清洗总成还包括一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结构相同的第二钢珠储丸桶Q12,第二钢珠储丸桶Q12的流体流入口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流体流入口通过一气动三通阀K111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钢珠流出口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气动三通阀K111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来实现对两个出气口的通断控制);其中,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分别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下游、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的下游以及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
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二钢珠储丸桶Q12以及利用相应器件之间的连通关系可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及通断连接管等共同在清洗水泵B1的出水端和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进水端形成并联式且可进行互通转换的管道网络,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正向冲洗时,由清洗水泵B1输送的水与由第一钢珠储丸桶Q11 输送的钢珠进行混合后,经由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工件循环管道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回流至回水物质分离槽H1以便进行杂质和钢珠的分离,其中,杂质存留在回水物质分离槽H1内,而钢珠则进入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内,大部分水则经由回水物质分离槽H1和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回流至清洗用储水箱T1内;待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内的钢珠存量超过上限值或者第一钢珠储丸桶Q11内的钢珠存量低于下限值后,系统集控总成则可通过对气动三通阀K111的转换控制以及相应管路的通断转换,使钢珠由第二钢珠储丸桶 Q12输出,从而执行反向冲洗作业,如此往复即可保证对管道的清洗效果;待完成清洗作业后,通过启动大流量电磁开关阀D109向工件循环管道内进行充气,从而利用气体将残留的积水排出。
为保证水路清洗总成在进行作业模式转换时的反应速度,提升机器的智能化控制效果,在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和第九气动球阀K109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一压差电磁阀D101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六气动球阀K106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第二钢珠储丸桶Q12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M12和第十气动球阀K110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二压差电磁阀D102与清洗水泵B1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五气动球阀K105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其中,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M12、第一压差电磁阀D101 和第二压差电磁阀D102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六气动球阀K106、第九气动球阀K109和第十气动球阀K110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清洗用第二三通电磁阀D104和清洗用第三三通电磁阀D105等来实现通断控制)。由此,通过对比例调节阀的调控可实现对钢珠输送量的有效控制,利用电磁控制来直接或间接地对相应管路进行一次性的通断转换控制。
为确保回流至回水物质分离槽H1中的钢珠能够顺利地被回收至相应的储丸桶内,本实施例的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还通过清洗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106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由此,可利用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被分流的水能够直接进入回水物质分离槽H1内,以便利用水流的冲射效应使堆积于回水物质分离槽H1内的物质(尤其是钢珠)顺畅地进入相应的储丸桶内。当然,为保证回水物质分离槽H1对混合流体的组成成分的分离效果,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回水物质分离槽H1包括一回水槽体H11、设置于回水槽体H11内以将回水槽体H11的槽体空间分隔为相互间呈并行分布的钢丸收集槽H12和杂质过滤槽H13的比重挡板H14以及设置于钢丸收集槽H12 的底部并作为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使用的钢珠过滤漏斗H15;同时,将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进水口设置于钢丸收集槽H12内,杂质过滤槽H13则同时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相连,并且在回水槽体H11上且位于钢珠过滤楼漏斗H15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的上限钢珠感应开关(图中未示出)。由此,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由工件循环管道内排出的混合流体主要是由水、钢珠以及杂质(如沉沙、锈斑、水垢等)组成的,此时可利用水、钢珠、杂质之间的密度差异的特点通过比重挡板H14将两类成分进行分离,即:当混合流体进入钢丸收集槽H12内后,由于钢珠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使得钢珠会下沉至钢珠过滤漏斗H15内并最终随水流进入储丸桶内,而漂浮于水上的杂质则会随水流被比重挡板H14分流至杂质过滤槽H13内,此时可在杂质过滤槽H13内设置相应的过滤网使杂质沉积在过滤网上,以此完整物质分离的效果。
为实现对清洗用通断连接管的进水或出水的有效通断控制,本实施例的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通过第一气动球阀K101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 F11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二气动球阀K102 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通过第四气动球阀K104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 F12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三气动球阀K103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作通断连通;其中,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二气动球阀K102、第三气动球阀K103 和第四气动球阀K104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来实现通断控制)。
另外,为保证整个水路清洗总成能够同时对多路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同时作业并同时丰富整个总成的功能,本实施例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可参考如图8至图10进行具体结构设计,即:包括一整体形状呈长方体结构的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一本体装设于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且沿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的前后方向输出动力的驱动气缸总成E102以及若干个(如四个)装设于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的后侧壁上且相互间呈上下并排排列的喷气阀门E103;在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内开设有一条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一端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的下游相连通的第二水路通道E104、一条与驱动气缸总成E102的开启腔室相连通的气缸开启气路通道E105、一条与驱动气缸总成E102的闭合腔室相连通的气缸闭合气路通道E106以及若干条与第二水路通道E103相连通并位于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的前端侧的第二流体流通通道E107,每个第二流体流通通道E107内均穿设有一根第二流体喷嘴 E108;其中,第二流体流通通道E107与喷气阀门E103一一对应(即:每条第二流体流通通道E107和对应的第二流体喷嘴E108均一一对位有一个喷气阀门E103,并且喷气阀门E103的本体装设于驱动气缸总成E102的动力轴上、阀芯则经由第二水路通道E104穿设于对应的第二流体喷嘴E108内,每个喷气阀门E103的进气口均通过一清洗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107和一阀门压力传感器G15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相连通;相应地,气缸开启气路通道E105和气缸闭合气路通道E106均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清洗用第四三通电磁阀D108来实现通断控制;当然,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可采用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的结构基本相同或者简化的结构形式。
由此,可利用喷气阀门E103的阀芯(其可采用类似于管状的结构体)与第二流体喷嘴E108之间的插套关系将第二流体喷嘴E108与第二水路通道 E104进行隔离,当阀芯抽离第二流体喷嘴E108后即可导通第二水路通道E104 与第二流体喷嘴E108;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通气检测时,可预先利用系统集控总成开启经由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回流至清洗用储水箱T1或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管路,而后利用清洗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107的开启向喷气阀门E103内进行充气,使压缩气体经由阀芯和第二流体喷嘴E108进入工件循环管道内,在此过程中,可利用阀门压力传感器G15来实时检测气体压力,从而为判断工件循环管道内是否发生堵塞提供数据支持;而在进行管道冲洗时,则可通过系统集控总成对清洗用第四三通电磁阀D108的控制来开启驱动气缸总成E102,使驱动气缸总成E102能够带动喷气阀门E103相对于第二通道集流块E101向后移动,从而使阀芯从第二流体喷嘴E108内抽离以导通其与第二水路通道E104,进而执行冲洗作业。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密封作业总成的系统结构,本实施例的气液增压器所包括一气液增压缸Z21和一缓冲气瓶Z22,气液增压缸Z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两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前进腔室和后退腔室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并且缓冲气瓶Z22串通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与气液增压缸Z21 的前进腔室之间;其中,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位于气液增压缸Z21的出水口侧的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之间,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由此,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加压作业时,可通过向气液增压缸Z21的前进腔室内进行充气使存留于气液增压缸Z21内水腔内的水被输送至工件循环管道内以完整加压作业,在此过程中,可利用缓冲气瓶Z22对压缩气体的存放来保证加压的压力稳定升高,当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检测到的管压达到上限值后,即可通过对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具体为:测试用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的控制向气压增压缸Z2的后退腔室充气,从而结束管道加压作业。
为使整个总成的系统模式能够进行快速变换,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 通过第一气动切断阀C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作通断连通,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通过第二气动切断阀C22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同时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具体可利用阀组上的测试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来实现通断控制)相连通,并且第一气动切断阀C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之间还通过一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由此,系统集控总成可通过对测试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的控制来间接地实现对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的控制,在测试用第一三通电磁阀 D202开启的情况下可迅速利用压缩气体实现对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的同步开启或关闭控制;同时,在气动切断阀关闭的情况下,可利用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直接向工件循环管道内进行通气以便预先测试管道是否完全被堵塞。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清洗机的实用功能,尤其是在工件循环管道内出现严重堵塞的情况下,通过提前对管道进行疏通处理来为管道的清洗作业创造条件,本实施例的清洗机还包括一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的水路灌通总成,水路灌通总成包括作依序连通的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灌通水泵B3、灌通用储水箱T3、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的下游通过依序设置的灌通用气路单向阀F32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且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上设置有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灌通水泵B3 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由此,可利用系统集控总成对灌通水泵 B3的启闭控制,将存储于灌通用储水箱T3中且混合有除垢剂的水经由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输送至工件循环管道内,利用除垢剂与管道内的杂质的化学反应使杂质脱离管道内壁,从而达到对管道疏通的作用,而后经由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回流至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内进行杂质过滤(被过滤出的杂质可由人工从回水过滤槽中取出,而剩余的流体则回流至灌通用储水箱T3中被继续使用);在此过程中,利用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可在工件循环管道内出现严重堵塞时避免流体发生倒流,为除垢剂与杂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提供条件;同时,利用灌通用气路单向阀F32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 则可在水路灌通总成执行作业时对管道进行通气或者排水等。在实际应用时,尤其是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清洗作业前,可利用本系统对严重堵塞的水路进行疏通,以便在管道内形成一定孔径并可供钢珠通过的流道,从而为后续采用钢珠混合冲洗作业提供便利条件,避免在工件循环管道发生严重堵塞时因直接对其进行清洗而导致清洗作业失败等问题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为能够充分利用储气罐P内的压缩空气,从而实现对诸如灌通水泵B3等器件的快速启动,灌通水泵B3为一气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的气腔通过灌通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302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系统集控总成可通过对灌通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302的控制快速地启动或关闭气动隔膜泵,从而增强灌通总成在作业模式转换时的反应速度;并且利用气动隔膜泵本身的特点,亦可满足对混合有除垢剂的水的快速输送的条件。
另外,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机壳总成J包括一用于将储气罐P、水路清洗总成、密封测试总成和水路灌通总成封装于一体的移动机壳J01,移动机壳J01上且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和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的槽口相对位的区域分别开设有清洁窗口J02,移动机壳J01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扇J03;系统集控总成包括装设于移动机壳J01内的PLC集控器(图中未示出,可利用其具有编程的功能来实现对整个机器中的各种受控元件进行统一的控制,具体控制手段可根据各个总成所采用的作业模式进行相应的程序编辑)、嵌装于移动机壳J01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装置N01以及贯穿地分布移动机壳J01的后壁面上并分别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 E22、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作对应连通的快速管路接头(图中未标注)。由此,通过对机壳总成J的优化设置,不但便于将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与各个功能总成的通断连接管进行快速对接,同时利用人机交互显示装置N01等可以便操作人员对机器的运行模式进行操控以及实时监控机器的运行状态等等。为增强整个机器的结构紧凑性,可参考图3、图4、图6、图7、图13、图14、图16和图17所示的结构对各个功能总成的管路进行合理布局。另外,本实施例的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和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可参考图13、图14、图16和图17进行具体结构设置,即:包括一回水槽体H21、一连接于回水槽体H21的进水口的磁棒水处理过滤器H22、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槽体内的海绵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出水口上的过滤网器H23。由此,可首先利用磁棒水处理过滤器 H22来吸附磁性异物或粉末,再利用海绵过滤器来滤除各种没有磁性的异物,随后再通过过滤网器H23(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筛孔为0.2mm的过滤网) 来滤除剩余的异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水的清洁回收。
综上所述,基于整个机器的结构及功能形式,在机器具体应用时(尤其是为系统集控总成的控制逻辑提供可行或参考的方案),可依如下步骤对各个总成进行模式控制,具体为:
一、执行密封测试总成作业(结合图12),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测试前,可利用诸如快速接头等管道连接部件将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和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与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进行对接,并同时开启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测试管路流量传感器G22和液位感应器G23等,而后依序执行下述作业步骤:
1、管道通气作业:首先通过对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具体为:测试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控制来开启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 C22,而后再开启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由储气罐P输出的压缩空气会经由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回流或排出,在此过程中,可预设压力阈值范围,若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所检测的压力超过上限值(如:0.4Mpa)并且保持一定时长(如5s以上)后,则证明管道发生完全堵塞,则系统集控总成可输出报警提示并且暂停系统运作(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对此工件循环管道进行疏通处理或者更换另一个工件循环管道);若检测的压力未超过上限值则在在系统持续运作一定时长(如:10s)后,系统集控总成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通气压力),而后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2、循环灌水作业:控制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打开,而后开启灌水水泵B2和所有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启动灌水水泵B2 使水流在经过测试管路流量传感器G22后会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经由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进入工件循环管道,另一路则经由进入气液增压缸Z21 内并在气液增压缸Z21满水后,进入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两路水流从工件循环管道内流出后回流至回水过滤槽,并经过滤后使相对洁净的水最终回流至测试用储水箱T2内;在此过程中,利用测试管路流量传感器G22测量出稳定的流量数据,并利用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测出稳定的压力数据,系统集控总成在记录并保存相关数据后,停止系统运行,等待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3、管道加压作业:首先控制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 关闭,然后开启灌水水泵B2和所有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此时,需硧保整个闭环管路的压力控制在一定压力值,如0.3Mpa);待一定时长(如5s) 后,再关闭灌水水泵B2和气液增压缸Z21的进水口侧的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随后通过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具体为:测试用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使储气罐P内的压缩空气首先进入缓冲气瓶Z22内,待缓冲气瓶Z22 满气后,再进入气液增压缸Z21的前进方向的气缸室内,此时闭环水路的水压会逐浙上升(因为缓冲气瓶Z22的压力是稳定上升的)到设定的上限值(如 2.0Mpa)后,在进行转换使压缩气体进入气液增压缸Z21的退回方向的气缸室内(如此,可避免过度加压过头),系统执行下一作业工序;如:加压不成功(即证明工件循环管道内的某些位置出现了漏水情况)且累计加压时间超过预定时间(如:60s)后还是压力没达到上限值,输出报警提示(此时需手动硧认是否进行下一步运作)。
4、管道保压作业:关闭所有阀门并开启计时运作(计时总周期一般可设定在180秒,且保圧上限值设定为2Mpa、下限值为1.8MPa),此时,如在计时周期内圧力下降超过下限值,则系统集控总成输出报警提示(此时需手动确认是否进行下一步运作),否则,则默认此次测试合格并记录相关数据,而后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5、排水作业:开启所有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待一定时长(如: 3s)后关闭,而后控制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打开,待一定时长(如5s)后,再开启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以利用气体将整个管道的积水排掉;此时,可利用流量传感器G23来检测管道内的水流量,从而判定积水是否全部排掉;最后,系统停止运作;密封测试作业结束,系统集控总成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出具相关检测报告。
二、执行水路灌通总成作业(结合图15),经密封测试作业后若判定管道发生严重堵塞且不符合清洗标准后,将工件循环管道两端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进行对接,并同时开启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而后依序执行下述作业步骤:
1、管道通气作业:开启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使储气罐P内的压缩空气经灌通用气路单向阀F32喷入工件循环管道内,最后再回流至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内;在此过程中,若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检测到管道压力处于某一设定阈值范围内(如:0.3Mpa-0.5Mpa之间)并维持一定时长(如: 5s),则系统集控总成发出相应管道堵塞的报警提示,此时系统可执行下一作业工序,若高于上限阈值时,则证明或者确认管道发生严重堵塞,需要进行手动疏通处理;若低于下限阈值时,则说明管道符合直接清洗的条件,可停止系统运作。
2、循环灌水作业:开启灌通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302以启动气动隔膜泵,此时混合有除垢剂的水流会从灌通用储水箱T3中经过气动隔膜泵和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输送至工件循环管道,从而利用除垢剂与管道内的杂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分解、软化诸如水垢等杂质,以便在管道内形成具有一定孔径(如 3-4mm)且可供钢珠通过的通道,回流的混合流体再经过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 内进行分离过滤,并最终使祛除了杂质的流体回流至灌通用储水箱T3中,在此过程中,若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检测到管压低于下限阈值并维持一定时长(如10s)后,系统集控总成可通过指示灯等发出水路已经疏通的提示,而后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3、管道排水作业:开启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使储气罐P内的压缩空气持续地充入工件循环管道内,从而利用气体将工件循环管道内的积水全部排出,以此完成水路灌通作业。
三、执行水路清洗总成作业(结合图5),经密封测试作业后若判定管道未发生严重堵塞且符合清洗标准后,将工件循环管道两端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进行对接,并同时开启清洗管路管压传感器G13和清洗管路流量传感器G14,而后依序执行下述作业步骤:
1、水路通气检测作业: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三气动球阀K103、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七气动球阀K107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一出口同时开启;然后再开启清洗用第二电磁开关阀 D107以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向工件循环管道内输送气体并保持一定时间(如15s);此时,若阀门压力传感器G15检测到的压力参数超过上限值(如 0.35Mpa)并且保持一定时长(如3s)时,则系统集控总成可发出对应水路的堵塞报警提示,然后停止系统运行并更换另一路工件循环管道或者对此管道进行灌通处理;若检测到的圧力参数未超过上限值,则证明此管道不存在严重堵塞的问题,系统在运行一定时间(如24s)后停止,系统集控总成记录最后的压力参数以作为通气测试报告的基础数据来使用。
2、清洗前流量检测作业:开启清洗水泵B1并同时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三气动球阀K103、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七气动球阀K107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一出口同步开启;此时,由清洗用储水箱T1输出的水流会沿着相应的管道最终经由回水物质分离槽H1和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回流至清洗用储水箱T1,待系统运行一定时长(如20s) 后且清洗管路流量传感器G14能够检测出稳定的流量参数后,系统集控总成记录流量参数并依据此流量参数计算出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和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M12的开度;最后,停止运行。
3、一次高压冲洗作业,首先作正向冲洗,即:开启清洗水泵B1并同时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三气动球阀K103、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七气动球阀K107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一出口同步开启;由清洗用储水箱T1输出的水流在清洗水泵B1的作用下会最终回流;此过程中通过设定的最大水压可使管道内的水进行高速流动(如:流速在 12-15m/s),在运行一定时长(如15s)后停止运作;然后作反向冲洗,即:开启清洗水泵B1并且同时开启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二气动球阀K102、第四气动球阀K104、第六气动球阀K106、第八气动球阀K108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二出口同步开启,由清洗用储水箱T1输出的水流在清洗水泵B1的作用下作高速反向流动,在运行一定时长(如15s)后停止运作;从而完成一次高压冲洗作业。
4、高压钢丸混合清洗作业,首先作正向清洗,即:开启清洗水泵B1并同时开启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三气动球阀K103、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七气动球阀K107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一出口开启;开启清洗用第二三通电磁阀D104以使第九气动球阀K109打开;预定时间(如5s)后,再开启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和第一压差电磁阀D101;此时,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出来的是由水和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出来的钢珠混合而成的高速混合流体,从而利用此高速混合流体与工件循环管道的各个方向的内壁的撞击效应,使附着于管道内壁上的水垢脱落,而后回流的高速混合流体会进入首先进入钢丸收集槽H12内,从而在比重挡板H14 的作用下并利用物质之间的密度差异,使密度大于水的诸如钢珠等沉入钢丸收集槽H12内并最终经由钢珠过滤漏斗H15进入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内,而密度小于水的诸如杂质等则随水流漫过比重挡板H14进入杂质过滤槽H13内 (在此过程中,多余的水一部分会通过杂质过滤槽H13流入清洗用储水箱T1、另一部分则会经由第二钢珠储丸桶Q12流入清洗用储水箱T1;当第二钢珠储丸桶Q12内的钢珠存量高于上限值或者第一钢珠储丸桶Q11内的钢珠存量低于下限值时,利用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关闭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钢珠出口通道,系统停止执行正向清洗。然后,开启清洗水泵B1并且同时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二气动球阀K102、第四气动球阀K104、第六气动球阀K106、第八气动球阀K108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二出口同步开启,开启清洗用第三三通电磁阀D105使第十气动球阀K110打开,预定时间 (如5s)后再开启第二比例调节阀M12和第二压差电磁阀D102,此时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出来的高速混合流体作反向流动,并依正向清洗的原理实现相关动作并完成反向冲洗作业。
5、二次高压冲洗作业(此作业工序与一次高压冲洗作业流程相同,主要作用昰将管道的残留钢珠全部回收到第一钢珠储丸桶Q11或第二钢珠储丸桶 Q12内,以减少钢珠的损失)。
6、淸洗后流量检测作业(此作业工序与清洗前流量检测作业流程相同,主要作用是获取清洗后的工件循环管道的流量数据,从而通过对比清洗前与清洗后的流量差别来为直观体现清洗后效果提供依据)。
7、排水风干作业:开启清洗用第一三通电磁阀D103使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三气动球阀K103、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七气动球阀K107以及气动三通阀K111的第一出口同步开启,而后开启大流量电磁开关阀D109以使储气罐P 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循环管道内,从而利用大流量的气体将工件循环管道内的积水经由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回流至清洗用储水箱T1内,而通过对通气的持续时间的掌控则可同时完成对管道内壁的风干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壳总成(J)以及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的储气罐(P)、水路清洗总成和密封测试总成,所述机壳总成(J)上装设有系统集控总成,所述储气罐(P)的出气口连通有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
所述水路清洗总成包括一具有流体流入口、钢珠流出口、回水出水口和高压引流口的第一钢珠储丸桶(Q11)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回水物质分离槽(H1)、清洗用储水箱(T1)、清洗水泵(B1)、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和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所述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流体流入口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相连通、钢珠流出口与第一通断连接管(E11)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还通过依序分布的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和大流量电磁开关阀(D109)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
所述密封测试总成包括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气液增压器、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以及作依序连通的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测试用储水箱(T2)、灌水水泵(B2)和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所述气液增压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两个气路端口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的其中两个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作通断连通,且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设置于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的进水端,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2)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
所述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清洗水泵(B1)、大量流电磁开关阀(D109)、灌水水泵(B2)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清洗总成还包括一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结构相同的第二钢珠储丸桶(Q12),所述第二钢珠储丸桶(Q12)的流体流入口与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流体流入口通过一气动三通阀(K111)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钢珠流出口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相连通、高压引流口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气动三通阀(K111)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
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和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分别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下游、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的下游以及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珠储丸桶(Q11)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和第九气动球阀(K109)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一压差电磁阀(D101)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六气动球阀(K106)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二钢珠储丸桶(Q12)的钢丸流出口通过依序设置的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M12)和第十气动球阀(K110)与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作通断连通、高压引流口通过第二压差电磁阀(D102)与清洗水泵(B1)作通断连通、回水出水口通过第五气动球阀(K105)与清洗用储水箱(T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
所述第一电动比例调节阀(M11)、第二电动比例调节阀(M12)、第一压差电磁阀(D101)和第二压差电磁阀(D102)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第五气动球阀(K105)、第六气动球阀(K106)、第九气动球阀(K109)和第十气动球阀(K110)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出水口还通过清洗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106)与清洗水泵(B1)的出水口作通断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通过第一气动球阀(K101)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二气动球阀(K102)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的回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通过第四气动球阀(K104)同时与清洗用水路单向阀(F11)下游和清洗用气路单向阀(F12)的下游作通断连通、通过第三气动球阀(K103)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作通断连通;
所述第一气动球阀(K101)、第二气动球阀(K102)、第三气动球阀(K103)和第四气动球阀(K104)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增压器所包括一气液增压缸(Z21)和一缓冲气瓶(Z22),所述气液增压缸(Z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两端作对应的通断连通、前进腔室和后退腔室分别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且所述缓冲气瓶(Z22)串通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与气液增压缸(Z21)的前进腔室之间;
所述测试管路管压传感器(G21)位于气液增压缸(Z21)的出水口侧的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之间,所述测试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通过第一气动切断阀(C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的下游作通断连通,所述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通过第二气动切断阀(C22)与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的进水口作通断连通,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C21)和第二气动切断阀(C22)同时与一进多出式电磁集成阀组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C21)与测试用水路单向阀(F21)之间还通过一测试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封装于机壳总成(J)内的水路灌通总成,所述水路灌通总成包括作依序连通的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灌通水泵(B3)、灌通用储水箱(T3)、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所述灌通用水路单向阀(F31)的下游通过依序设置的灌通用气路单向阀(F32)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且所述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上设置有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
所述灌通水泵(B3)和灌通用第一电磁开关阀(D301)分别与系统集控总成作控制连接,所述灌通管路管压传感器(G31)与系统集控总成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通水泵(B3)为一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腔通过灌通用第二电磁开关阀(D302)与储气罐(P)的出气口作通断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总成(J)包括一用于将储气罐(P)、水路清洗总成、密封测试总成和水路灌通总成封装于一体的移动机壳(J01),所述移动机壳(J01)上且与回水物质分离槽(H1)、测试用回水过滤槽(H2)和灌通用回水过滤槽(H3)的槽口相对位的区域分别开设有清洁窗口(J02),所述移动机壳(J01)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扇(J03);
所述系统集控总成包括装设于移动机壳(J01)内的PLC集控器、嵌装于移动机壳(J01)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装置(N01)以及贯穿地分布移动机壳(J01)的后壁面上并分别与清洗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11)、清洗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12)、测试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21)、测试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22)、灌通用第一通断连接管(E31)和灌通用第二通断连接管(E32)作对应连通的快速管路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67743.XA CN110788095B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67743.XA CN110788095B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8095A CN110788095A (zh) | 2020-02-14 |
CN110788095B true CN110788095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6944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67743.XA Active CN110788095B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880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18110B (zh) * | 2021-04-20 | 2022-03-29 | 深圳市利兴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机壳自动清洗机 |
CN113770135B (zh) * | 2021-09-10 | 2022-11-01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穿越江河段管道内排液与清洗系统及方法 |
CN118850516B (zh) * | 2024-09-25 | 2024-11-22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易识别取放的菌种保存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57A (zh) * | 1993-11-18 | 1996-11-06 | C.Q.M.有限公司 | 用以清理流体传导管道内部的清理系统及其辅助装置 |
CN102369411A (zh) * | 2009-03-31 | 2012-03-07 | 海德堡技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清洁管道的清洁系统 |
CN102401725A (zh) * | 2010-09-19 | 2012-04-04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制动管路清洗和密封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042013A (zh) * | 2012-12-27 | 2013-04-1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一种全自动进气歧管清洗机 |
CN204583795U (zh) * | 2015-03-12 | 2015-08-26 | 上海早盈精密清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管路清洗装置 |
CN105057292A (zh) * | 2015-08-06 | 2015-11-18 | 苏荣铨 | 一种伺服液压冲洗系统 |
CN208680053U (zh) * | 2018-08-21 | 2019-04-02 | 东莞市道高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模具水路清洗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44249A1 (en) * | 2010-10-01 | 2012-04-05 | Hvs Engineering Pte Ltd | A cleaning system |
-
2019
- 2019-11-04 CN CN201911067743.XA patent/CN1107880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57A (zh) * | 1993-11-18 | 1996-11-06 | C.Q.M.有限公司 | 用以清理流体传导管道内部的清理系统及其辅助装置 |
CN102369411A (zh) * | 2009-03-31 | 2012-03-07 | 海德堡技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清洁管道的清洁系统 |
CN102401725A (zh) * | 2010-09-19 | 2012-04-04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制动管路清洗和密封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042013A (zh) * | 2012-12-27 | 2013-04-1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一种全自动进气歧管清洗机 |
CN204583795U (zh) * | 2015-03-12 | 2015-08-26 | 上海早盈精密清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管路清洗装置 |
CN105057292A (zh) * | 2015-08-06 | 2015-11-18 | 苏荣铨 | 一种伺服液压冲洗系统 |
CN208680053U (zh) * | 2018-08-21 | 2019-04-02 | 东莞市道高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模具水路清洗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8095A (zh) | 2020-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88095B (zh) |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 |
CN103487361B (zh) | 一种计数池泵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249742U (zh) | 洗涤壶漏水检测装置 | |
CN206867815U (zh) | 一种双通道y型过滤器结构 | |
CN106089533B (zh) | 一种燃气喷射阀清洗与漏气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204165705U (zh) | 一种注水式泄漏测试系统 | |
CN215466857U (zh) | 一种气袋清洗装置 | |
CN210719587U (zh) |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 |
CN208239024U (zh) |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 | |
CN104165739A (zh) | 采用集热器流道立式自动试压机进行试压的方法 | |
CN111458084B (zh) | 净水器的检测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净水器检测方法 | |
CN205936939U (zh) | 一种燃气喷射阀清洗与漏气检测设备 | |
CN211217870U (zh) | 一种管道清洗水路灌通系统 | |
CN21036234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水路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16770951U (zh) | 一种阀门气密性试验台 | |
CN201016837Y (zh) | 汽车液压方向机检测台的方向机内漏检测结构 | |
KR100930817B1 (ko) | 피그세정기를 사용하기 위한 세정모듈 | |
CN213042474U (zh) | 喷洒车实装维修训练平台 | |
CN211217894U (zh) | 一种改良式管道清洗系统 | |
CN101537667A (zh) | 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 | |
CN211904578U (zh) | 净水器的检测设备 | |
CN214583908U (zh) | 一种管道死水段密封测试机 | |
CN105971979B (zh) | 液压系统吹风清洗密封多功能一体化试验台 | |
CN209495811U (zh) | 一种可测试限流阀性能状态的管件水下泄漏检测设备 | |
CN209085860U (zh) | 一种密封器件的氦气检漏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