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6659B - 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6659B CN110786659B CN201810876664.2A CN201810876664A CN110786659B CN 110786659 B CN110786659 B CN 110786659B CN 201810876664 A CN201810876664 A CN 201810876664A CN 110786659 B CN110786659 B CN 1107866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 feature
- adjustment
- lateral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07—Adjustably or detachably mounted drawer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调整机构,包含有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一调整件及一结构。该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该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其中,该调整件与该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当该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一构件相对彼此的一纵向位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机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纵向调整功能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底装式抽屉滑轨总成(undermount drawer slide rail assembly)通常被安装于一抽屉的底部成为一种隐藏式的滑轨总成。该底装式滑轨总成通常包含一第一轨与一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其中,该第一轨是安装于一柜体,该第二轨是用以承载或支撑该抽屉,使该抽屉通过该第二轨能够易于相对该第一轨自该柜体被拉出或推入该柜体内收合。其中,当该抽屉自该柜体内被拉出时,该底装式抽屉滑轨总成保持隐藏于该抽屉的底部。
在家具滑轨的领域中,抽屉相对柜体(或滑轨)可被调整位移已经是业界所知晓的技术。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9,060,604B2主要揭示一种可侧向调整抽屉的装置10包含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分别连接至用于抽屉13的勾装置12,以及抽出滑轨11。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在侧向上因应一弹性手段,造成一卡掣力量在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用以补偿所述勾装置12与抽出滑轨11之间的侧向间隙。在此,将该专利案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纵向调整功能的调整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调整机构包含一第一调整装置包含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一第一调整件及一第一结构。该第一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该第一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一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其中,当该第一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一构件相对彼此的一纵向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特征与该第一结构的第二特征为相互螺合的螺纹。
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为一转轮,且该第一结构为一杆体,该第一结构相对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该其中之另一实质上呈纵向配置,且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包含一对墙,且该一对墙之间定义一空间用以容纳该第一调整件,其中,该第二构件包含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以支撑该第一结构,且该第一结构具有一第一推部与一第二推部分别位于该安装部的两侧。
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的尺寸略小于该空间的尺寸,使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且该一对墙用以防止该第一调整件的纵向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一第二纵向导引特征,且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
较佳地,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为一凹部或孔,且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为一凸出部。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具有一纵向开孔,且该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该头部的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尺寸,该第一连接件的身部穿过该纵向开孔的一部分而连接至该第一构件,且该第一连接件的头部阻挡于该第二构件的一侧。
较佳地,该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第二调整装置,且该第二调整装置包含一第三构件、一第二调整件及一第二结构。该第二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二构件;该第二结构安排在该第三构件;其中,该第二调整件包含一调整部;其中,当该第二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相对彼此的一横向位移。
较佳地,该第二调整件为一转轮,该第二结构为一凸出物,该第二调整件的调整部为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沟,而该第二结构位于该导引沟内。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一第二横向导引特征,且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包含至少一导引结构,用以保持该第三构件的至少一对应边部的位置。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具有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的尺寸大于该第一连接件的头部。
较佳地,该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三构件包含一横向开孔,该第二连接件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该头部的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尺寸,该第二连接件通过身部穿过该第三构件的横向开孔的一部分,且连接该第二构件,而该第二连接件的头部阻挡于该第三构件的一侧。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具有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的尺寸大于该第二连接件的身部。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包含一连接部,用以供该第三构件连接至一对象物件。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还包含一挠性臂,该挠性臂具有多个卡掣段用以卡掣至该对象物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调整机构适用于一滑轨,该滑轨用以承载一承载物,该调整机构包含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一第一调整件、一第一结构、一第三构件、一第二调整件以及一第二结构。该第一构件连接至该承载物;该第一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结构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另一;该第三构件连接至该滑轨;该第二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二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另一;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一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且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将该第一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二构件的一纵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纵向位置;其中,该第二调整件包含一调整部,且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将该第二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三构件的一横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横向位置。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家具包含一第一家具件与二个第二家具件,其中,一个第二家具件通过滑轨总成拉出至该第一家具件外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图1的家具的示意图,其中,省略绘示一个第二家具件。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机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家具件通过调整机构安装于滑轨,且第二家具件与第一家具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纵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家具件通过调整机构的第一调整件被调整而纵向地位移,使第二家具件与第一家具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纵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家具件通过调整机构的第一调整件被调整而纵向地位移,使第二家具件与第一家具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三纵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家具件通过调整机构的第二调整件被调整而横向地位移,使第二家具件与第一家具件之间形成有一横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家具件通过调整机构的第二调整件被调整而横向地位移,使第二家具件与第一家具件之间形成有另一横向距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家具20包含一第一家具件22与至少一第二家具件。在此,以二个第二家具件24a、24b为例。每一第二家具件,例如第二家具件24a可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位移。较佳地,该第二家具件24a通过一对滑轨总成26可易于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位移。其中,该第一家具件22可以是一家具柜体,而该二个第二家具件24a、24b可以是抽屉,但实施上不局限。该一对滑轨总成26提供该第二家具件24a活动地安装于该第一家具件22。每一滑轨总成26的滑轨是安装位于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底部,形成所谓的底装式(undermount)滑轨总成。进一步而言,该滑轨总成26包含一第一轨28与一第二轨(亦可简称滑轨)30可相对该第一轨28纵向地位移,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32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28与该第二轨30之间,用以延长该第二轨30相对该第一轨28的位移行程。其中,该第一轨28是固定地安装于该第一家具件22,而该第二轨30用以承载该第二家具件24a(或承载物),使该第二家具件24a通过该第二轨30能易于从该第一家具件22内位移至该第一家具件22外;或者,该第二家具件24a能易于从该第一家具件22外被推入至该第一家具件22内。
如图3及图4所示,该滑轨总成26包含一调整机构34位于相邻该第二轨30。在此,以该第二轨30具有一前部36a与一后部36b,且该调整机构34是安装于相邻该第二轨30的前部36a为例。
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该调整机构34包含一第一构件42、一第二构件44、一第一调整件46及一第一结构48。该第一构件42、该第二构件44、该第一调整件46与该第一结构48可组成一第一调整装置。较佳地,该调整机构34还包含一第三构件50、一第二调整件52及一第二结构54。该第二构件44、该第三构件50、该第二调整件52与该第二结构54可组成一第二调整装置。
该第一调整件46安排在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的其中之一。在此,以该第一调整件46安排在该第一构件42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该第一结构48安排在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的其中之另一。在此,以该第一结构48安排在该第二构件44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其中,该第一调整件46与该第一结构48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56与一第二特征58。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46的第一特征56与该第一结构48的第二特征58为相互螺合的螺纹。例如,该第一调整件46为一转轮,且该第一调整件46的第一特征56为一内螺纹;另一方面,该第一结构48为一杆体,且该第一结构48的第二特征58为一外螺纹。较佳地,该第一结构48相对该第二构件44实质上呈纵向配置,且该第一调整件46以该第一结构48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2包含一对墙,例如一第一墙60a与一第二墙60b,且该一对墙60a、60b之间定义一空间62,该空间62用以容纳该第一调整件46,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46的尺寸略小于该空间62的尺寸,使该第一调整件46可以该第一结构48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且该一对墙60a、60b用以可防止该第一调整件46的纵向位移,例如该一对墙60a、60b可以抵住该第一调整件46,以避免该第一调整件46的纵向移动。另一方面,该第二构件44包含一安装部64,且该安装部64用以支撑该第一结构48,较佳地,还包含一安装墙66。该第一结构48具有一第一端部E1与一第二端部E2,且该第二特征58位于该第一端部E1与该第二端部E2之间。该第一结构48的第一端部E1安排在该安装部64上,且该第一结构48的第二端部E2穿置于该安装墙66。较佳地,该第一结构48具有一第一推部66a与一第二推部66b(如图5所示)分别对应或用以抵于该安装部64的两侧。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与一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且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在此,以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的纵向长度大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的纵向长度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较佳地,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为一凹部或孔,且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为一凸出部。通过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能相对彼此在有限度的范围内纵向地位移。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以多个相互对应搭配的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与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为例,但实施上数量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44具有一纵向开孔74,且该调整机构34还包含一第一连接件76,该第一连接件76包含一头部76a与一身部76b,该头部76a的尺寸大于该身部76b的尺寸,该第一连接件76的身部76b穿过该纵向开孔74的一部分而连接至该第一构件42,且该第一连接件76的头部76a阻挡于该第二构件44的一侧。
该第二调整件52安排在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的其中之一。在此,以该第二调整件52安排在该第二构件44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其中,该第二调整件52包含一调整部53。
该第二结构54安排在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的其中之另一。在此,以该第二结构54安排在该第三构件50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二调整件52为一转轮,例如,该第二调整件52安装至该第二构件44的一轴部78,且该第二调整件52以该轴部78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较佳地,该第二结构54为一凸出物,该第二调整件52的调整部53为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沟,而该第二结构54位于该导引沟内(如图8所示)。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46与该第二调整件52的轴心实质上是相互垂直的。换言之,该第二结构48与该轴部78的配置方向实质上是相互垂直的。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一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且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常大于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在此,以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的横向长度大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的横向长度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较佳地,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为一凹部或孔,且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为一凸出部。通过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能相对彼此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横向地位移。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以多个相互对应搭配的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为例,但实施上数量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44包含至少一导引结构84,用以保持该第三构件50的至少一对应边部51的位置(如图5或图7所示)。在此,以该第二构件44包含二个导引结构84为例,且这些导引结构84为具有导勾状的凸块可供该第三构件50的所述对应边部51抵靠,如此有助于导引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相对彼此位移的方向。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50具有一第一空间H1,且该第一空间H1的尺寸大于该第一连接件76的头部76a(如图5所示)。该第一空间H1例如是穿孔或槽,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50包含一横向开孔86,且该调整机构34还包含一第二连接件88。该第二连接件88包含一头部88a与一身部88b,该头部88a的尺寸大于该身部88b的尺寸,该第二连接件88通过身部88b穿过该第三构件50的横向开孔86的一部分,且该身部88b连接该第二构件44并穿过该第二构件44,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2具有一第二空间H2,且该第二空间H2的尺寸大于该第二连接件88的身部88b(如图6所示);另一方面,该第二连接件88的头部88a阻挡于该第三构件50的一侧。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50包含一连接部90与一挠性臂92。该连接部90用以供该第三构件50连接至一对象物件(例如滑轨);该挠性臂92具有多个卡掣段92a用以卡掣至所述对象物件。
如图8所示,该调整机构34安装至该第二轨30。较佳地,该调整机构34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二轨30。例如,该第三构件50的连接部90是一扣勾,该扣勾可扣持并固定于该第二轨30的一第一对应部位94(例如是一墙段)。较佳地,该第三构件50的挠性臂92通过卡掣段92a能够卡掣至该第二轨30的一第二对应部位96。较佳地,所述卡掣段92a与第二对应部位96具有对应的锯齿状轮廓。另一方面,该第一构件42可通过至少一连接特征91连接(例如通过螺接)至该第二家具件24a。
进一步而言,该第二家具件24a通过该第二轨30可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处于一开启状态或一收合状态,在此,以收合状态为例。其中,当该第一调整件46尚未被操作时,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93(例如前面板)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边缘95具有一第一纵向距离L1;以及,当该第二调整件52尚未被操作时,该第二家具件24a的侧部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侧部之间具有一第一横向距离T1。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具有相互搭配的一第一刻度特征M1与一第一指示特征K1,通过该第一指示特征K1与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相对位置,可以供用户查看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被调整的纵向(深度)位置(或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被调整的相对纵向位置)。于图8中,由于该第一调整件46尚未被操作,换言之,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的相对纵向位置尚未被调整,因此,该第一指示特征K1对应在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一中性位置上。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具有相互搭配的一第二刻度特征M2与一第二指示特征K2,通过该第二指示特征K2与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相对位置,可以供用户查看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被调整的横向(侧向)位置(或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被调整的相对横向位置)。在图8中,由于该第二调整件52尚未被操作,换言之,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的相对横向位置尚未被调整,因此,该第二指示特征K2对应在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一中性位置上。
如图8与图9所示,当该第一调整件46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56与该第二特征58的搭配(例如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搭配,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7),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相对彼此的一纵向位移。
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三构件50扣持(固定)于该第二轨30,因此,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相互搭配的第一横向导引特征80与第二横向导引特征82会造成该第二构件44无法相对该第一构件42纵向位移,换言之,在此状况下,只有该第一构件42可相对该第二构件44纵向位移。进一步而言,当该第一调整件46以一第一方向R1被旋转地操作时,该第一结构48响应该第一调整件46的此操作可用以调整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一第一调整方向(如前方)D1纵向位移,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从一第一纵向位置P1(如图8所示)往该第一调整方向D1位移至一第二纵向位置P2(如图9所示),以致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93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边缘95之间的距离从该第一纵向距离L1(如图8所示)变成一第二纵向距离L2(如图9所示)。其中,该第二纵向距离L2大于该第一纵向距离L1。此外,由于该第一调整件46已被操作,使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该第一调整方向D1的纵向位置已被调整,因此,该第一指示特征K1会从对应在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中性位置(如图8所示)改变成对应在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其中之一刻度单位上(如图9所示),以供用户查看调整后的位置。
如图8与图10所示,当该第一调整件46以一第二方向R2被旋转地操作时,该第一结构48响应该第一调整件46的此操作可用以调整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一第二调整方向(如后方)D2纵向位移,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从该第一纵向位置P1(如图8所示)往该第二调整方向D2位移至一第三纵向位置P3(如图10所示),以致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93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边缘95之间的距离从该第一纵向距离L1(如图8所示)变成一第三纵向距离L3(如图10所示)。其中,该第三纵向距离L3小于该第一纵向距离L1。此外,由于该第一调整件46已被操作,使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该第二调整方向D2的纵向位置已被调整,因此,该第一指示特征K1会从对应在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中性位置(如图8所示)改变成对应在该第一刻度特征M1的其中之另一刻度单位上(如图10所示),以供用户查看调整后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第一构件42的第二空间H2的尺寸大于该第二连接件88的身部88b,当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该第一调整方向D1(如图9所示)或该第二调整方向D2(如图10所示)纵向位移时,可避免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连接件88产生干涉。以及,由于该第三构件50的第一空间H1的尺寸大于该第一连接件76的头部76a,当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二构件44往该第一调整方向D1(如图9所示)或该第二调整方向D2(如图10所示)纵向位移时,可避免该第一连接件76的头部76a与该第三构件50产生干涉。
如图8与图11所示,当该第二调整件52被操作时,通过该调整部53与该第二结构54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相对彼此的一横向位移。
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三构件50扣持(固定)于该第二轨30,在此状况下,只有该第二构件44可相对该第三构件50横向位移。其中,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相互搭配的第二纵向导引特征72与第一纵向导引特征70会造成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一起相对该第三构件50横向位移。进一步而言,当该第二调整件52以一第三方向R3被旋转地操作时,该第二结构54能抵于该调整部53(例如导引沟或导引槽)的两侧壁面之一,以产生一推力,用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三构件50往一第三调整方向(如右方)D3横向位移,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从一第一横向位置S1(如图8所示)往该第三调整方向D3位移至一第二横向位置S2(如图11所示),以致该第二家具件24a的侧部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侧部之间的距离从该第一横向距离T1(如图8所示)变成一第二横向距离T2(如图11所示)。其中,该第二横向距离T2小于该第一横向距离T1。此外,由于该第二调整件52已被操作,使该第二构件44相对该第三构件50往该第三调整方向(如右方)D3的横向位置已被调整,因此,该第二指示特征K2会从对应在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中性位置(如图8所示)改变成对应在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其中之一刻度单位上(如图11所示),以供用户查看调整后的位置。
如图8与图12所示,当该第二调整件52以一第四方向R4被旋转地操作时,该第二结构54能抵于该调整部53(例如导引沟或导引槽)的两侧壁面之一,以产生一推力,用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相对该第三构件50往一第四调整方向(如左方)D4横向位移,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从该第一横向位置S1(如图8所示)往该第四调整方向D4位移至一第三横向位置S3(如图12所示),以致该第二家具件24a的侧部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侧部之间的距离从该第一横向距离T1(如图8所示)变成一第三横向距离T3(如图12所示)。其中,第三横向距离T3大于该第一横向距离T1。此外,由于该第二调整件52已被操作,使该第二构件44相对该第三构件50往该第四调整方向(如左方)D4的横向位置已被调整,因此,该第二指示特征K2会从对应在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中性位置(如图8所示)改变成对应在该第二刻度特征M2的其中之另一刻度单位上(如图12所示),以供用户查看调整后的位置。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1.当该第一调整件46被操作(例如旋转地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56与该第二特征58的搭配,可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一构件42相对彼此的纵向位移。
2.通过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可相对彼此纵向位移、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可相对彼此横向位移、以及两个调整件46、52与两个结构48、54的搭配,可达到纵向(深度)与横向(侧向)的调整。
3.调整机构34可以调整承载物(例如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四个方向(第一调整方向D1、第二调整方向D2、第三调整方向D3、第四调整方向D1,例如前、后、右、左)的位移,以因应或补偿承载物(第二家具件24a)与该第一家具件22或滑轨之间可能存在的安装公差。
4.该调整机构34安装,例如可拆卸地连接于一滑轨(如第二轨30)及/或承载物(第二家具件24a)。
5.该第一调整件46与该第二调整件52的轴心实质上是相互垂直的。换言之,该第二结构48与该轴部78的配置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6.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具有相互搭配的第一刻度特征M1与第一指示特征K1,可以供使用者查看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被调整的纵向(深度)位置(或该第一构件42与该第二构件44被调整的相对纵向位置)。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具有相互搭配的第二刻度特征M2与第二指示特征K2,可以供使用者查看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被调整的横向(侧向)位置(或该第二构件44与该第三构件50被调整的相对横向位置)。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调整机构,包含一第一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含:
一第一构件;
一第二构件;
一第一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及
一第一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
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一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
其中,当该第一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一构件相对彼此的一纵向位移;
所述第二构件具有一纵向开孔,且该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该头部的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尺寸,该第一连接件的身部穿过该纵向开孔的一部分而连接至该第一构件,且该第一连接件的头部阻挡于该第二构件的一侧;
所述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第二调整装置,且该第二调整装置包含一第三构件;一第二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二构件;及一第二结构安排在该第三构件;其中,该第二调整件包含一调整部;其中,当该第二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相对彼此的一横向位移;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特征与该第一结构的第二特征为相互螺合的螺纹;所述第一调整件为一转轮,且该第一结构为一杆体,该第一结构相对该第二构件实质上呈纵向配置,且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所述第二调整件为一转轮,该第二结构为一凸出物,该第二调整件的调整部为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沟,而该第二结构位于该导引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包含一对墙,且该一对墙之间定义一空间用以容纳该第一调整件,其中,该第二构件包含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以支撑该第一结构,且该第一结构具有一第一推部与一第二推部分别位于该安装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尺寸略小于该空间的尺寸,使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且该一对墙用以防止该第一调整件的纵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一第二纵向导引特征,且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纵向导引特征为一凹部或孔,且该第二纵向导引特征为一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一第二横向导引特征,且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包含至少一导引结构,用以保持该第三构件的至少一对应边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件具有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的尺寸大于该第一连接件的头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三构件包含一横向开孔,该第二连接件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该头部的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尺寸,该第二连接件通过身部穿过该第三构件的横向开孔的一部分,且连接该第二构件,而该第二连接件的头部阻挡于该第三构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具有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的尺寸大于该第二连接件的身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件包含一连接部,用以供该第三构件连接至一对象物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件还包含一挠性臂,该挠性臂具有多个卡掣段用以卡掣至该对象物件。
12.一种调整机构,适用于一滑轨,该滑轨用以承载一承载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机构包含:
一第一构件连接至该承载物;
一第二构件;
一第一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
一第一结构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另一;
一第三构件连接至该滑轨;
一第二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二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另一;
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一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且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将该第一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二构件的一纵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纵向位置;
其中,该第二调整件包含一调整部,且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将该第二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三构件的一横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横向位置;
所述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特征与该第一结构的第二特征为相互螺合的螺纹;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为一转轮,且该第一结构为一杆体,该第一结构相对该第二构件实质上呈纵向配置,且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其中,该第一构件包含一对墙,且该一对墙之间定义一空间用以容纳该第一调整件,其中,该第二构件包含一安装部,用以支撑该第一结构,且该第一结构具有一第一推部与一第二推部分别位于该安装部的两侧;所述第二调整件为一转轮,该第二结构为一凸出物,该第二调整件的调整部为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沟,而该第二结构位于该导引沟内;其中,该第一调整件的尺寸略小于该空间的尺寸,使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且该一对墙用以防止该第一调整件的纵向位移。
13.一种调整机构,适用于一滑轨,该滑轨用以承载一承载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机构包含:
一第一构件连接至该承载物;
一第二构件;
一第一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
一第一结构安排在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另一;
一第三构件连接至该滑轨;
一第二调整件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二结构安排在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的其中之另一;
其中,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一结构包含相互对应的一第一特征与一第二特征,且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将该第一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二构件的一纵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纵向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特征与该第一结构的第二特征为相互螺合的螺纹;所述第一调整件为一转轮,且该第一结构为一杆体,该第一结构相对该第二构件实质上呈纵向配置,且该第一调整件以该第一结构为轴心而可旋转地被操作;
其中,该第二调整件包含一调整部,且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将该第二调整件的一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一构件相对该第三构件的一横向位移,用以调整该承载物相对该滑轨的一横向位置;
所述第二调整件为一转轮,该第二结构为一凸出物,该第二调整件的调整部为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沟,而该第二结构位于该导引沟内,通过该调整部与该第二结构的搭配,以将该第二调整件的该旋转活动转换成该第三构件相对该第二构件的该横向位移;其中,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三构件包含相互搭配的一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一第二横向导引特征,且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一的尺寸大于该第一横向导引特征与该第二横向导引特征的其中之另一的尺寸;其中,该第三构件包含一连接部,用以供该第三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该滑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76664.2A CN110786659B (zh) | 2018-08-03 | 2018-08-03 | 调整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76664.2A CN110786659B (zh) | 2018-08-03 | 2018-08-03 | 调整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6659A CN110786659A (zh) | 2020-02-14 |
CN110786659B true CN110786659B (zh) | 2021-10-22 |
Family
ID=6942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76664.2A Active CN110786659B (zh) | 2018-08-03 | 2018-08-03 | 调整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8665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5151A (zh) * | 2010-12-24 | 2012-07-04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抽屉滑轨的可调整制动机构 |
CN102551379A (zh) * | 2010-12-30 | 2012-07-11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整抽屉高度的装置 |
DE102011051907A1 (de) * | 2011-07-18 | 2013-01-24 | Horst Lautenschläger |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bewegbare Möbelteile |
US20140314347A1 (en) * | 2012-12-12 | 2014-10-23 | Nan Juen International Co., Ltd. | Adjustable coupling device for connection between a sliding rail assembly and a sliding box |
CN104840016A (zh) * | 2014-02-13 | 2015-08-19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装置 |
-
2018
- 2018-08-03 CN CN201810876664.2A patent/CN1107866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5151A (zh) * | 2010-12-24 | 2012-07-04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抽屉滑轨的可调整制动机构 |
CN102551379A (zh) * | 2010-12-30 | 2012-07-11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整抽屉高度的装置 |
DE102011051907A1 (de) * | 2011-07-18 | 2013-01-24 | Horst Lautenschläger |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bewegbare Möbelteile |
US20140314347A1 (en) * | 2012-12-12 | 2014-10-23 | Nan Juen International Co., Ltd. | Adjustable coupling device for connection between a sliding rail assembly and a sliding box |
CN104840016A (zh) * | 2014-02-13 | 2015-08-19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6659A (zh) | 2020-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25490B2 (en) | Adjustment device for drawer faceplates | |
TWI616163B (zh) | 用於傢俱部件的連接機構與滑軌總成 | |
EP2551433A2 (en) |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unit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 |
TW201840285A (zh) | 滑軌總成 | |
JP2014501591A (ja) | 引出しの連結デバイス | |
US20190216219A1 (en) | Furniture System and Slide Rail Assembly Thereof | |
TWI693043B (zh) | 調整機構 | |
TW201832693A (zh) | 具有緩衝功能的連接機構與滑軌總成 | |
TW201832692A (zh) | 用於傢俱部件的連接機構與滑軌總成 | |
US20130026318A1 (en) |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with support member and support member for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 |
EP1336709B8 (de) | Ausziehsperre für übereinander angeordnete Schubladen | |
CN110786659B (zh) | 调整机构 | |
WO2011105233A1 (ja) | スライドレール | |
JP6777769B2 (ja) | スライドレール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調節機構 | |
CN108567252B (zh) | 用于家具部件的连接机构与滑轨总成 | |
CN108567253B (zh) | 用于家具部件的连接机构与滑轨总成 | |
JP2017192593A (ja) | キャビネット | |
JP3212164U (ja) | 減音ガイドレール付引き戸型収納家具 | |
CN110870635B (zh) | 可用于滑轨总成的调整机构 | |
US20240277142A1 (en) | Cabinet drawer mechanism | |
CN210696707U (zh) | 一种隐藏式滑轨前连接装置 | |
US12180765B2 (en) | Furniture hinge | |
CN113543571B (zh) | 理线总成 | |
WO2021261530A1 (ja) | ロック装置 | |
JP2797600B2 (ja) | 引出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