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776072A -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6072A
CN110776072A CN201911066149.9A CN201911066149A CN110776072A CN 110776072 A CN110776072 A CN 110776072A CN 201911066149 A CN201911066149 A CN 201911066149A CN 110776072 A CN110776072 A CN 110776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control valve
electric control
coagulant
typ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61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莺娜
孙骁
肖文云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Fil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Fil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Fil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Fil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661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6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6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6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09Regulation methods for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5Processes us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包括混合池、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絮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含助凝剂及絮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污泥回用系统包括管道混合器、紫外消毒设备、污泥变频回流泵。产水管上设有远传浊度仪,污泥回流管上设有电动控制阀及远传流量计,絮凝剂及助凝剂加药系统采用自动加药计量泵。本发明在减少混凝剂、助凝剂的用量的同时,自动控制,管理运行方便。

Description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浊水及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给水处理技术中,混凝沉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工艺单元,混凝是通过在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并经充分混合,在外力作用下使微絮凝颗粒相互接触碰撞,形成更大絮凝颗粒,然后通过沉淀,使这部分絮体从原水中分开。由于网格絮凝池絮凝时间较少,絮凝效好,构造简单,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池子占地面积小,在一体化净水设备中两者通常结合,广泛应用于给水处理中。在混凝处理中,所使用的混凝剂及助凝剂是处理的关键,目前使用最多的的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PAC),常用的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PAC投加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水处理运行成本增大;另一方面会使产水的铝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相应的限值;此外,过量的聚合氯化铝投加会使水体酸度增强。PAM投加过多除了导致运行成本直线上升外,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减少混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对降低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及保证产水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精确控制混凝剂及助凝剂的加药量及含有混凝剂、助凝剂的污泥回用量是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行业内通用的做法是依靠人工手动调节加药量及污泥回流量,调节不够精确,调节不及时,容易导致系统出现污泥回用失效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实现对投加的污泥量及投加的混凝剂、助凝剂量的自动调节控制,调节精度高,降低了误差和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包括混合池、混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池输出端串联有第一网格絮凝池、第二网格絮凝池、第三网格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输出端设有产水管Ⅴ,所述产水管Ⅴ上安装有远传浊度仪;所述混合池输入端并联有原水进水管Ⅱ、混凝剂加药管Ⅲ和助凝剂加药管Ⅳ,所述混凝剂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及混凝剂加药箱,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与混凝剂加药管Ⅲ连接;所述助凝剂加药系统包括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及助凝剂加药箱,所述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与助凝剂加药管Ⅳ连接;所述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包括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第二网格絮凝池、第三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污泥经过回流管Ⅰ流入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设备和污泥变频回流泵,所述污泥变频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池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第二网格絮凝池、第三网格絮凝池的排泥管Ⅵ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所述斜管沉淀池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第二网格絮凝池、第三网格絮凝池的污泥回流管Ⅰ上还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并联,所述斜管沉淀池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流池A、回流池B、回流池C、回流池D、回流池E、回流池F、回流池G。
上述方案中,所述回流池A、回流池B、回流池C、回流池D、回流池E、回流池F、回流池G上分别都设置有钢化玻璃视窗。
上述方案中,所述回流池A(、回流池B、回流池C、回流池D、回流池E、回流池F、回流池G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依次并联有第一类回流取样阀A、第一类回流取样阀B、第一类回流取样阀C、第一类回流取样阀D、第一类回流取样阀E、第一类回流取样阀F、第一类回流取样阀G。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
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
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第二网格絮凝池、第三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共用的回流管Ⅰ上设置有第二类回流取样阀。
上述方案中,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远传浊度仪、变频回流泵、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含有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淤泥回用装置集成,方便与水处理设备的连接。此外,实现产水浊度在线自动检测,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各个阀门实现将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量及混凝剂、助凝剂投加量通过产水浊度自动调整,处理效果好、管理运行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包括混合池1、混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混合池1输出端串联有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和斜管沉淀池4,所述斜管沉淀池4输出端设有产水管Ⅴ,所述产水管Ⅴ上安装有远传浊度仪5;所述混合池1输入端并联有原水进水管Ⅱ、混凝剂加药管Ⅲ和助凝剂加药管Ⅳ,所述混凝剂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及混凝剂加药箱12,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与混凝剂加药管Ⅲ连接;所述助凝剂加药系统包括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及助凝剂加药箱10,所述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与助凝剂加药管Ⅳ连接;所述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包括管道混合器6,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斜管沉淀池4的沉淀污泥经过回流管Ⅰ流入管道混合器6,所述管道混合器6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设备7和污泥变频回流泵8,所述污泥变频回流泵8与所述混合池1连接。
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的排泥管Ⅵ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的排泥管Ⅵ上还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并联,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所述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上分别都设置有钢化玻璃视窗21。所述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依次并联有第一类回流取样阀A20-1、第一类回流取样阀B20-2、第一类回流取样阀C20-3、第一类回流取样阀D20-4、第一类回流取样阀E20-5、第一类回流取样阀F20-6、第一类回流取样阀G20-7。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18-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18-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18-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18-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18-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19-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18-7,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15-1,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15-2。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17-1,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17-2,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斜管沉淀池4共用的回流管Ⅰ上设置有第二类回流取样阀16。
为提高自动控制的效率,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15-1、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15-2、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18-1、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18-2、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18-3、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18-4、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18-5、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18-6、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18-7、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17-1、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17-2、远传浊度仪5、变频回流泵8、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工作时,经过进水管Ⅱ的原水与经絮凝剂加药管Ⅲ的絮凝剂、助凝剂加药管Ⅳ加入的助凝剂在混合池1中,经搅拌机2搅拌均匀,含有絮凝剂与助凝剂的原水从混合池1池底出水口依次进入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再经过第三网格絮凝池3-3池底的穿孔花墙进入斜管沉淀池4,最后经产水管Ⅴ流出。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不同产水浊度时最佳的污泥回流位置及回流的污泥量,产水管上在线浊度仪5将产水浊度输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将按照产水浊度来控制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的开启及变频回流泵8回流的污泥量。同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不同产水浊度投加回流污泥时,最佳的PAC及PAM的投加量,输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将按照产水浊度来控制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15-1、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15-2的开启及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的加药量。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18-1、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18-2、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18-3、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18-4、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18-5、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18-6、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18-7、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17-1、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17-2、的数值可在显示屏上显示。最后,通过实验得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的开启时间及开启数量位置,输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将按照时间来控制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的开启时间及开启数量位置。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用来排除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及斜管沉淀池4不回流的多余污泥。
含絮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经过管道混合器混合6、紫外消毒设备灭菌7、污泥变频回流泵8流入混合池1中与经过进水管Ⅱ的原水、经絮凝剂加药管Ⅲ的絮凝剂、助凝剂加药管Ⅳ加入的助凝剂在混合池1中,经搅拌机2搅拌均匀。然后按照第一段叙述过程进行循环。
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上设置的钢化玻璃视窗21可大致观察出回流污泥的浓度。第一类回流取样阀A20-1、第一类回流取样阀B20-2、第一类回流取样阀C20-3、第一类回流取样阀D20-4、第一类回流取样阀E20-5、第一类回流取样阀F20-6、第一类回流取样阀G20-7。可测出不同位置单个阀门污泥的浊度及微生物量。第二类回流取样阀16可测出混合后污泥的浊度及微生物量。根据取样得到的微生物的量来设置紫外灭菌器7的灭菌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工艺一方面减少了药剂用量,使得药剂与给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反应更完全。另一方面,此回用工艺自动运行,适用于不同的水质,减去人工操作,系统稳定。

Claims (10)

1.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包括混合池(1)、混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池(1)输出端串联有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和斜管沉淀池(4),所述斜管沉淀池(4)输出端设有产水管Ⅴ,所述产水管Ⅴ上安装有远传浊度仪(5);所述混合池(1)输入端并联有原水进水管Ⅱ、混凝剂加药管Ⅲ和助凝剂加药管Ⅳ,所述混凝剂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及混凝剂加药箱(12),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与混凝剂加药管Ⅲ连接;所述助凝剂加药系统包括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及助凝剂加药箱(10),所述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与助凝剂加药管Ⅳ连接;所述含混凝剂及助凝剂药剂的污泥回用系统包括管道混合器(6),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斜管沉淀池(4)的沉淀污泥经过回流管Ⅰ流入管道混合器(6),所述管道混合器(6)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设备(7)和污泥变频回流泵(8),所述污泥变频回流泵(8)与所述混合池(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的排泥管Ⅵ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的污泥回流管Ⅰ上还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并联,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排泥管Ⅵ上设置有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与所述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并联;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上分别都设置有钢化玻璃视窗(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池A(19-1)、回流池B(19-2)、回流池C(19-3)、回流池D(19-4)、回流池E(19-5)、回流池F(19-6)、回流池G(19-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分别依次并联有第一类回流取样阀A(20-1)、第一类回流取样阀B(20-2)、第一类回流取样阀C(20-3)、第一类回流取样阀D(20-4)、第一类回流取样阀E(20-5)、第一类回流取样阀F(20-6)、第一类回流取样阀G(2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18-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18-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18-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18-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18-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19-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与所述回流管Ⅰ之间安装有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18-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15-1),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1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加药管Ⅲ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17-1),所述助凝剂加药管Ⅳ上安装有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1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絮凝池(3-1)、第二网格絮凝池(3-2)、第三网格絮凝池(3-3)、斜管沉淀池(4)共用的回流管Ⅰ上设置有第二类回流取样阀(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类电动控制阀A(13-1)、第一类电动控制阀B(13-2)、第一类电动控制阀C(13-3)、第一类电动控制阀D(13-4)、第一类电动控制阀E(13-5)、第一类电动控制阀F(13-6)、第一类电动控制阀G(13-7)、第二类电动控制阀A(14-1)、第二类电动控制阀B(14-2)、第二类电动控制阀C(14-3),第二类电动控制阀D(14-4)、第二类电动控制阀E(14-5)、第二类电动控制阀F(14-6)、第二类电动控制阀G(14-7)、第三类电动控制阀A(15-1)、第三类电动控制阀B(15-2)、第一类远传流量计A(18-1)、第一类远传流量计B(18-2)、第一类远传流量计C(18-3)、第一类远传流量计D(18-4)、第一类远传流量计E(18-5)、第一类远传流量计F(18-6)、第一类远传流量计G(18-7)、第二类远传流量计A(17-1)、第二类远传流量计B(17-2)、远传浊度仪(5)、变频回流泵(8)、混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11)、助凝剂自动加药计量泵(9)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CN201911066149.9A 2019-11-04 2019-11-04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Pending CN110776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6149.9A CN110776072A (zh) 2019-11-04 2019-11-04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6149.9A CN110776072A (zh) 2019-11-04 2019-11-04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6072A true CN110776072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6149.9A Pending CN110776072A (zh) 2019-11-04 2019-11-04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60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997A (zh) * 2022-06-14 2022-09-23 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高效沉淀池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954A (en) * 1975-01-24 1977-08-09 Al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Control of flocculant addition in sedimentation apparatus
CN10251532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低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沉淀池混合污泥回流工艺
CN106115808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成都锦汇绿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水处理自动化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US20180319688A1 (en) * 2015-11-12 2018-11-08 Suez International Primary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with switching from reagent-free operation to operation with reagent
CN110330085A (zh) * 2019-07-18 2019-10-15 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zeta电位和SS控制加药回流污泥的混凝沉淀系统及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954A (en) * 1975-01-24 1977-08-09 Al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Control of flocculant addition in sedimentation apparatus
CN10251532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低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沉淀池混合污泥回流工艺
US20180319688A1 (en) * 2015-11-12 2018-11-08 Suez International Primary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with switching from reagent-free operation to operation with reagent
CN106115808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成都锦汇绿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水处理自动化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CN110330085A (zh) * 2019-07-18 2019-10-15 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zeta电位和SS控制加药回流污泥的混凝沉淀系统及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大明: "高效沉淀池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化工管理》 *
吴桐: "《中国城市垃圾、污水处理技术实务》", 31 July 20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997A (zh) * 2022-06-14 2022-09-23 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高效沉淀池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8414A (zh) 一种污水厂尾水强化絮凝与斜板沉淀耦合处理系统及工艺方法
CN200951966Y (zh) 智能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CN110117136A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20019A (zh) 一种酸性含氟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5399247A (zh) 一种低浊水源水净水厂节约运行成本的改造方法
CN110776072A (zh) 降低给水絮凝剂、助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药剂回用装置
CN207924474U (zh) 净水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
CN105865845B (zh) 一种水处理在线取样分析系统
CN113003757A (zh) 集成式农村供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5036416A (zh) 一种石灰节点回流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CN209052521U (zh) 一种酸性含氟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4478118A (zh) 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5592773U (zh) 集成式农村供水处理装置
CN207957871U (zh) 浊度自动控制沉淀池
CN201756484U (zh) 污水处理微机自动监测控制装置
CN206203967U (zh) 一种污水厂尾水强化絮凝与斜板沉淀耦合处理系统
CN116854278A (zh) 一种焦化废水和清净下水的除氟除硬系统及其工艺
CN205575745U (zh) 一种自来水厂反应沉淀自控系统
CN210176678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7857442A (zh) 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CN210915646U (zh) 一种实验室综合废液处理装置
CN210915539U (zh) 适用于高碱度低硬度废水的软化处理系统
CN102992537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3998810A (zh) 一种饮用水除氟工艺
CN219950737U (zh) 一种饮用水除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