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452B - 离心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70452B CN110770452B CN201880040607.9A CN201880040607A CN110770452B CN 110770452 B CN110770452 B CN 110770452B CN 201880040607 A CN201880040607 A CN 201880040607A CN 110770452 B CN110770452 B CN 1107704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flow path
- impeller
- closing
- up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2—Surge control
- F04D27/0207—Surge control by bleeding, bypassing or recycling fluids
- F04D27/0215—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bleed or by-pass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8—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 F04D29/68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离心压缩机具备:叶轮;主流路(101),其配置有叶轮,且沿叶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副流路(102),其具有与主流路(101)连通的上游连通部(103)及在比上游连通部(103)靠叶轮侧与主流路(101)连通的下游连通部(104),且沿叶轮的旋转方向延伸;多个开闭部,其具有开口部,且配置于副流路(102);以及驱动部(108),其使多个开闭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旋转方向上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其形成有与主流路连通的副流路。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6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26760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并将其内容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在离心压缩机中,有时形成有与主流路连通的副流路。在主流路配置有压缩机叶轮。在主流路中的压缩机叶轮的上游,流路宽度通过节流部而缩小。主流路和副流路通过上游连通部及下游连通部连通。在副流路配置有开闭阀。在流量小的区域,开闭阀关闭。若流量变大,则开闭阀打开,流路截面积扩大。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压缩机中,在副流路形成有球状流路。球状流路的内周面及外周面为同心的球面。开闭阀的阀芯沿压缩机叶轮的旋转方向设有多个。阀芯为沿着球状流路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的圆弧形状。阀芯经由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撑。旋转轴呈放射状设有多个。旋转轴的轴心穿过球状流路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的曲率中心。通过旋转轴旋转,多个阀芯大致排列成齐平面,从而闭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24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所述,开闭副流路的机构是复杂的。因此,期望研发简化构造的技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构造的离心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方案的离心压缩机具备:叶轮;主流路,其配置有叶轮,且沿叶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副流路,其具有与主流路连通的上游连通部及在比上游连通部靠叶轮侧与主流路连通的下游连通部,且沿叶轮的旋转方向延伸;多个开闭部,其具有开口部,且配置于副流路;以及驱动部,其使多个开闭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旋转方向上动作。
也可以具备节流部,该节流部比上游连通部及下游连通部向叶轮的径向内侧突出。
也可以是,具备叶轮侧流路部,该叶轮侧流路部设于副流路,具有下游连通部,且随着靠近叶轮而朝向叶轮的径向内侧,多个开闭部配置于比叶轮侧流路部靠上游连通部侧。
也可以是,多个开闭部包括第一开闭部和位于比第一开闭部靠下游连通部侧的第二开闭部,在第一开闭部设有从上游连通部侧朝向下游连通部侧分离距离变小的一对第一导向部。
也可以是,多个开闭部包括第一开闭部和位于比第一开闭部靠下游连通部侧的第二开闭部,在第二开闭部设有从上游连通部侧朝向下游连通部侧分离距离变大的一对第二导向部。
也可以是,就开口部的平面形状而言,至少内径侧的旋转方向的长度比外径侧短,或者旋转方向的两端部为曲面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简化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虚线部分的提取图。
图3A是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
图3B是图2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
图3C是在图3B的截面中第一开闭部位于与图3B不同的位置的图。
图4A是与图3A相同的位置的剖视图(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
图4B是与图3A相同的位置的剖视图(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
图5A是与图2相同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Vb-Vb线的剖视图。
图6A是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6B是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B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6C是第二变形例的与图3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6D是第二变形例的与图3B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它的具体的数值等只是用于使理解容易的例示,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限制本公开。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通过添加相同的符号来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图1是增压器C的概略剖视图。将图1所示的箭头L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左侧进行说明。将图1所示的箭头R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右侧进行说明。增压器C中的后述压缩机叶轮9(叶轮)侧作为离心压缩机发挥作用。以下,作为离心压缩机的一个例子,对增压器C进行说明。但是,离心压缩机不限于增压器C。离心压缩机也可以组装到增压器C以外的装置中,也可以为单体。
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该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外壳2。在轴承外壳2的左侧通过紧固螺栓3连结有涡轮机外壳4。在轴承外壳2的右侧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有压缩机外壳100。
在轴承外壳2形成有轴承孔2a。轴承孔2a沿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贯通。在轴承孔2a设有轴承6。在图1中,将全浮式轴承作为轴承6的一个例子示出。但是,轴承6也可以为半浮式轴承、滚动轴承等其它的径向轴承。轴7由轴承6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在轴7的左端部设有涡轮机叶轮8。涡轮机叶轮8旋转自如地收纳于涡轮机外壳4内。另外,在轴7的右端部设有压缩机叶轮9。压缩机叶轮9旋转自如地收纳于压缩机外壳100内。
在压缩机外壳100形成有主流路101。主流路101在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主流路101沿压缩机叶轮9的旋转轴方向(以下,简称为旋转轴方向)延伸。主流路101与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连接。压缩机叶轮9配置于主流路101。
在如上所述地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轴承外壳2和压缩机外壳100的状态下,形成有扩散流路10。扩散流路10由轴承外壳2和压缩机外壳100的对置面形成。扩散流路10对空气进行升压。扩散流路10从轴7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呈环状形成。扩散流路10在上述径向内侧与主流路101连通。
另外,在压缩机外壳100上设有压缩机涡旋流路11。压缩机涡旋流路11为环状。压缩机涡旋流路11例如位于比扩散流路10靠轴7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1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压缩机涡旋流路11也与扩散流路10连通。若压缩机叶轮9旋转,则从主流路101向压缩机外壳100内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在流通于压缩机叶轮9的叶片间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加速。进行了加速的空气在扩散流路10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1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被引导至发动机的进气口。
在涡轮机外壳4形成有吐出口12。吐出口12在增压器C的左侧开口。吐出口12与未图示的废气净化装置连接。另外,在涡轮机外壳4设有流路13和涡轮机涡旋流路14。涡轮机涡旋流路14为环状。涡轮机涡旋流路14例如位于比流路13靠涡轮机叶轮8的径向外侧。涡轮机涡旋流路14与未图示的气体流入口连通。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被引导至气体流入口。气体流入口也与上述流路13连通。从气体流入口引导至涡轮机涡旋流路14的废气经由流路13及涡轮机叶轮8的叶片间被引导至吐出口12。被引导至吐出口12的废气在该流通过程中使涡轮机叶轮8旋转。
而且,上述涡轮机叶轮8的旋转力经由轴7传递到压缩机叶轮9。如上所述,空气被压缩机叶轮9的旋转力升压,并被引导至发动机的进气口。
图2是图1的虚线部分的提取图。如图2所示,在压缩机外壳100形成有主流路101及副流路102。主流路101具有缩径部101a、上游平行部101b、扩径部101c、以及下游平行部101d。缩径部101a的内径朝向压缩机叶轮9侧变小。缩径部101a在压缩机外壳100的圆筒部100a的端面开口。上游平行部101b与旋转轴方向平行。上游平行部101b从缩径部101a向压缩机叶轮9侧连续。扩径部101c的内径朝向压缩机叶轮9侧而变大。扩径部101c从上游平行部101b向压缩机叶轮9侧连续。下游平行部101d与旋转轴方向平行。下游平行部101d从扩径部101c向压缩机叶轮9侧连续。缩径部101a、上游平行部101b、以及扩径部101c位于比压缩机叶轮9的叶轮9a靠上游侧。在下游平行部101d的内周配置有压缩机叶轮9的叶轮9a。
在主流路101,由缩径部101a、上游平行部101b、以及扩径部101c形成节流部101e。节流部101e比下游平行部101d的内周面向压缩机叶轮9的径向内侧突出。节流部101e例如比后述的上游连通部103及下游连通部104向压缩机叶轮9的径向内侧突出。节流部101e例如相对于上游连通部103及下游连通部104位于旋转轴方向之间。节流部101e相对于压缩机叶轮9在旋转轴方向上对置。主流路101中的形成有节流部101e的部位由于节流部101e而流路截面积变小。主流路101只要至少形成有节流部101e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不形成上游平行部101b,而使缩径部101a和扩径部101c连续,在该连接部形成有节流部101e。
副流路102形成于压缩机外壳100的圆筒部100a。副流路102形成于主流路101的径向外侧。副流路102沿压缩机叶轮9的旋转方向(以下,简称为旋转方向。轴7的周向,后述的隔壁部105的周向)延伸。副流路102具有平行部102a和叶轮侧流路部102b。平行部102a的内壁面沿旋转轴方向延伸。
叶轮侧流路部102b随着靠近压缩机叶轮9,而例如朝向径向内侧。就叶轮侧流路部102b而言,与压缩机叶轮9的旋转轴(以下,简称为旋转轴)平行的截面形状弯曲。叶轮侧流路部102b的曲率中心位于比叶轮侧流路部102b靠径向内侧(在图2中为右下侧)。但是,叶轮侧流路部102b的曲率中心也可以位于比叶轮侧流路部102b靠径向外侧(在图2中为左上侧)。另外,就叶轮侧流路部102b而言,与旋转轴平行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直线。
副流路102相对于主流路101通过上游连通部103及下游连通部104连通。上游连通部103及下游连通部104为在主流路101开口的开口部。上游连通部103在缩径部101a开口。下游连通部104在扩径部101c开口。下游连通部104在主流路101中的比压缩机叶轮9靠上游开口。下游连通部104位于比上游连通部103靠压缩机叶轮9侧。上游连通部103设于平行部102a。下游连通部104设于叶轮侧流路部102b。
在压缩机外壳100设有隔壁部105。隔壁部105设于圆筒部100a的内部。隔壁部105位于副流路102与主流路101的径向之间。隔壁部105分隔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隔壁部105例如为环状。但是,隔壁部105不限于环状,例如,也可以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隔壁部105的内周面向主流路101的缩径部101a、上游平行部101b以及扩径部101c相对。隔壁部105的外周面向副流路102的平行部102a、叶轮侧流路部102b。换句话说,隔壁部105的内周面形成主流路101的一部分。隔壁部105的外周面形成副流路102的一部分。
图3A是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图3B是图2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图3C是在图3B的截面中第一开闭部106位于与图3B不同的位置的图。如图2、图3A、图3B、图3C所示,在副流路102的平行部102a设有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位于平行部102a中的比旋转轴方向的中心靠叶轮侧流路部102b侧(压缩机叶轮9侧)。但是,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的一方或双方也可以设于叶轮侧流路部102b。
第一开闭部106具备由环状的板部件构成的主体部106a。第一开闭部106不限于环状,例如,也可以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第一开闭部106不限于板部件,也可以为在旋转轴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圆筒形状。在第一开闭部106的主体部106a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06a1。第一开闭部106的主体部106a由插通于贯通孔106a1的隔壁部105旋转自如地支撑。
在第一开闭部106的主体部106a形成有第一开口孔106b(开口部)。第一开口孔106b沿旋转轴方向贯通主体部106a。第一开口孔106b沿周向隔开地形成有多个。在此,举例说明第一开口孔106b的数量为4个的情况。但是,第一开口孔106b的数量也可以为1~3个,也可以为5个以上。另外,通过将第一开口孔106b的数量及后述的第二开口孔107a的数量设为奇数,可期待抑制共振的效果。在第一开口孔106b的平面形状(从旋转轴方向观察的形状,与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中,径向内侧(内径侧)的旋转方向的长度比径向外侧(外径侧)短。
第一开口孔106b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及径向外侧的内壁面为圆弧形状。曲率中心位于主体部106a的中心(旋转轴上,轴7的轴心上)。第一开口孔106b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及径向外侧的内壁面通过沿径向延伸的内壁面连结。
第二开闭部107为一体成型于副流路102的平行部102a中的径向外侧的内壁面及径向内侧的内壁面(隔壁部105的外周面)的环状的肋。隔壁部105由第二开闭部107保持于压缩机外壳100内。但是,隔壁部105也可以与压缩机外壳100分体形成,然后安装于压缩机外壳100。
第二开闭部107不限于环状,例如,也可以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第二开闭部107比第一开闭部106在旋转轴方向上更厚。但是,第二开闭部107可以为与第一开闭部106相同的厚度,也可以比第一开闭部106薄。
在第二开闭部107形成有第二开口孔107a(开口部)。第二开口孔107a沿旋转轴方向贯通第二开闭部107。第二开口孔107a沿周向隔开地形成有多个(与第一开口孔106b数量相同)。第二开口孔107a的平面形状与第一开口孔106b大致相同。但是,只要可以如后述地开闭副流路102,第一开闭部106和第二开闭部107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不同。
如图3B、图3C所示,在第一开闭部106的外周面形成有突出部106c。在压缩机外壳100的圆筒部100a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贯通孔100b。贯通孔100b比第一开口孔106b、第二开口孔107a在周向上延伸得长。突出部106c位于贯通孔100b的内部。突出部106c也可以一体成型于第一开闭部106。也可以在将第一开闭部106安装于压缩机外壳100后,将突出部106c安装于第一开闭部106。
在圆筒部100a中的贯通孔100b侧的外周面设有驱动部108。驱动部108包括由马达、螺线管等构成的驱动器。突出部106c的前端安装于驱动部108。驱动部108使突出部106c沿旋转方向动作。即,驱动部108使第一开闭部106沿旋转方向动作。只要能够使第一开闭部106沿旋转方向动作,驱动部108的机构、结构不受限定。第一开闭部106沿旋转方向在隔壁部105的外周面滑动。第一开闭部106在图3B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图3C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图4A、图4B是与图3A相同的位置的剖视图(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图4A表示第一开闭部106为关闭位置的状态。图4B表示第一开闭部106为打开位置的状态。图4A中,以交叉剖面线表示从第二开闭部107的第二开口孔107a观察的第一开闭部106。图4A中,以虚线表示第一开闭部106的第一开口孔106b。图4A、图4B中,将第一开闭部106的突出部106c涂黑表示。
如图4A所示,在第一开闭部106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开闭部107的第二开口孔107a被第一开闭部106的主体部106a关闭。第一开闭部106的第一开口孔106b被第二开闭部107关闭。于是,副流路102关闭。如图4B所示,在第一开闭部106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开口孔106b和第二开口孔107a重合。于是,副流路102打开。
在流量小的区域,驱动部108使第一开闭部106移动到关闭位置。全部空气在主流路101流通。若流量变大,则驱动部108使第一开闭部106移动到打开位置。空气在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双方流通。即,流路截面积扩大。由于流路截面积扩大,因此可抑制由于设置节流部101e而导致的大流量侧的动作区域的缩小。相应地,能够增大由节流部101e带来的主流路101的流路截面积的缩小幅度,小流量侧的动作区域扩大。小流量侧的压缩效率提高。通过第一开闭部106、第二开闭部107,能够简化副流路102的开闭结构。
在此,第一开口孔106b的旋转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与相邻的第一开口孔106b之间的壁部的旋转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第二开口孔107a的旋转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与相邻的第二开口孔107a之间的壁部的旋转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副流路102完全关闭,能够确保打开副流路102时的流路截面积较大。但是,第一开口孔106b的旋转方向的长度相比相邻的第一开口孔106b之间壁部的旋转方向的长度,可以更长,也可以更短。第二开口孔107a的旋转方向的长度相比相邻的第二开口孔107a之间的壁部的旋转方向的长度,可以更长,也可以更短。
图5A是与图2相同的位置的剖视图。但是,在图2中,第一开闭部106位于关闭位置,与之相对,在图5A中,第一开闭部106位于打开位置。图5B是图5A的Vb-Vb线的剖视图。如图5A、图5B所示,在第一开闭部106安装有翅片109。翅片109的翅片主体109a为环状。翅片109安装于第一开闭部106中的上游连通部103侧的端面。在此,在配置有翅片109的情况下,如后述地,空气流被翅片109的上游导向部109d在上游整流,空气容易流入第一开闭部106的第一开口孔106b。
翅片109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例如比第一开闭部106、第二开闭部107长。但是,翅片109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与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的一方相同,或者比第一开闭部106或第二开闭部107短。
翅片109的平面形状例如与第一开闭部106大致相同。但是,翅片109和第一开闭部106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不同。在翅片主体109a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供隔壁部105插通。翅片109与第一开闭部106一体旋转。但是,翅片109也可以与第一开闭部106一体成型。
在翅片109形成有导入孔109b。导入孔109b沿旋转轴方向贯通翅片主体109a。导入孔109b沿周向隔开地形成有多个(与第一开口孔106b数量相同)。导入孔109b相对于第一开口孔106b向上游连通部103侧(远离压缩机叶轮9的一侧)连续。
导入孔109b具有平行部109c及上游导向部109d。平行部109c的内壁面沿旋转轴方向延伸。平行部109c相对于第一开口孔106b向上游连通部103侧(远离压缩机叶轮9的一侧)连续。上游导向部109d相对于平行部109c向上游连通部103侧(远离压缩机叶轮9的一侧)连续。
如图5A所示,一对导向面109e(第一导向部)为上游导向部109d中的在径向上对置的内壁面。一对导向面109e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倾斜。就一对导向面109e而言,从上游连通部103侧朝向下游连通部104侧,径向的分离距离变小。径向外侧的导向面109e随着朝向压缩机叶轮9而朝向径向内侧。径向内侧的导向面109e随着朝向压缩机叶轮9而朝向径向外侧。
如图5B所示,一对导向面109f(第一导向部)为上游导向部109d中的在旋转方向上对置的内壁面。一对导向面109f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倾斜。就一对导向面109f而言,从上游连通部103侧朝向下游连通部104侧,旋转方向的分离距离变小。
通过上游导向部109d的导向面109e、109f,空气容易流入平行部109c。通过平行部109c,空气流被整流。空气容易流入第一开闭部106的第一开口孔106b,压力损失降低。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平行部109c及上游导向部109d的一方。上游导向部109d也可以仅设置导向面109e、109f的一方。
如图5A所示,第二开口孔107a具有一对导向面107b(第二导向部)。一对导向面107b为第二开口孔107a中的在径向上对置的内壁面。一对导向面107b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倾斜。就一对导向面107b而言,从上游连通部103侧朝向下游连通部104侧,径向的分离距离变大。径向外侧的导向面107b随着朝向压缩机叶轮9而朝向径向外侧。径向内侧的导向面107b随着朝向压缩机叶轮9而朝向径向内侧。
如图5B所示,一对导向面107c(第二导向部)为第二开口孔107a中的沿旋转方向对置的内壁面。一对导向面107c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倾斜。就一对导向面107c而言,从上游连通部103侧朝向下游连通部104侧,旋转方向的分离距离变大。
通过第二开口孔107a的导向面107b、107c,空气容易从第二开口孔107a流出,压力损失降低。但是,导向面107b、107c不是必须的,第二开口孔107a也可以与旋转轴方向平行地延伸。
翅片109也可以设于比第二开闭部107靠压缩机叶轮9侧(下游连通部104侧)。在该情况下,翅片109反转旋转轴方向的朝向而配置。也可以不设置翅片109,而在第一开闭部106设置翅片109的导向面109e、109f。
图6A是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图6B是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B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图6C是第二变形例的与图3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图6D是第二变形例的与图3B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
如图6A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在第二开口孔207a(开口部)的平面形状中,旋转方向的两端部217a为曲面形状。两端部217a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二开口孔207a的内侧。如图6B所示,在第一开口孔206b(开口部)的平面形状中,旋转方向的两端部216b为曲面形状。两端部216b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开口孔206b的内侧。第一开口孔206b、第二开口孔207a例如为与形成于第一开闭部106的主体部106a的贯通孔106a1同心圆状的圆弧形状。即,第一开口孔206b、第二开口孔207a例如为曲率中心位于主体部106a的中心(旋转轴上,轴7的轴心上)的圆弧形状。
如图6C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第二开口孔307a(开口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如图6D所示,第一开口孔306b(开口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言而喻,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应当了解,这些自然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对将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作为多个开闭部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开闭部也可以为3个以上。如果配置成各个开闭部的开口部在从旋转轴方向观察时不重叠,则副流路102大致关闭。如果配置成各个开闭部的开口部重叠,则副流路102打开。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仅对第一开闭部106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二开闭部107也可以与压缩机外壳100分体形成而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对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配置于比叶轮侧流路部102b靠上游连通部103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该情况下,相比第一开闭部106及第二开闭部107设于叶轮侧流路部102b的情况,压力损失降低。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形成有与主流路连通的副流路的离心压缩机。
符号说明
C—增压器(离心压缩机),9—压缩机叶轮(叶轮),101—主流路,101e—节流部,102—副流路,102b—叶轮侧流路部,103—上游连通部,104—下游连通部,106—第一开闭部,106b、206b—第一开口孔(开口部),107—第二开闭部,107a、207a—第二开口孔(开口部),107b—导向面(第二导向部),107c—导向面(第二导向部),108—驱动部,109e—导向面(第一导向部),109f—导向面(第一导向部),216b、217a—两端部,306b—第一开口孔(开口部),307a—第二开口孔(开口部)。
Claims (6)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叶轮;
主流路,其配置有上述叶轮,且沿上述叶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
副流路,其具有与上述主流路连通的上游连通部及在比上述上游连通部靠上述叶轮侧与上述主流路连通的下游连通部,且沿上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延伸;
第一开闭部,其具有第一开口孔,且配置于上述副流路;
驱动部,其使上述第一开闭部在上述旋转方向上动作;
第二开闭部,其位于比上述第一开闭部靠上述下游连通部侧,且具有第二开口孔;
翅片主体,其位于比上述第一开闭部靠上述上游连通部侧,且与上述第一开闭部一体旋转;以及
导入孔,其设于上述翅片主体,相对于上述第一开口孔在上述上游连通部侧连续,且包括从上述上游连通部侧朝向上述下游连通部侧分离距离变小的一对导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节流部,该节流部比上述上游连通部及上述下游连通部向上述叶轮的径向内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叶轮侧流路部,该叶轮侧流路部设于上述副流路,具有上述下游连通部,且随着靠近上述叶轮而朝向上述叶轮的径向内侧,
上述第一开闭部及上述第二开闭部配置于比上述叶轮侧流路部靠上述上游连通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翅片主体比上述第一开闭部及上述第二开闭部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更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开闭部设有从上述上游连通部侧朝向上述下游连通部侧分离距离变大的一对导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第一开口孔及上述第二开口孔的平面形状而言,至少内径侧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长度比外径侧短,或者上述旋转方向的两端部为曲面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26760 | 2017-06-28 | ||
JP2017126760 | 2017-06-28 | ||
PCT/JP2018/024688 WO2019004386A1 (ja) | 2017-06-28 | 2018-06-28 | 遠心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70452A CN110770452A (zh) | 2020-02-07 |
CN110770452B true CN110770452B (zh) | 2022-01-07 |
Family
ID=6474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0607.9A Active CN110770452B (zh) | 2017-06-28 | 2018-06-28 | 离心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78094B2 (zh) |
JP (1) | JP6897770B2 (zh) |
CN (1) | CN110770452B (zh) |
DE (1) | DE112018003376T5 (zh) |
WO (1) | WO201900438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51804B (en) * | 2016-06-30 | 2021-04-07 | Cummins Ltd | Diffuser for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DE112022006049T5 (de) | 2022-04-22 | 2025-03-06 | Ihi Corporation | Zentrifugalkompresso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3639A (en) * | 1984-12-24 | 1987-02-17 |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centrifugal pump |
JP2012177311A (ja) * | 2011-02-25 | 2012-09-13 | Ihi Corp | 遠心圧縮機 |
CN103161766A (zh) * | 2013-03-04 | 2013-06-19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发动机中的空压机 |
JP2013133748A (ja) * | 2011-12-26 | 2013-07-0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遠心圧縮機 |
CN105026769A (zh) * | 2013-02-22 | 2015-11-04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94118B2 (ja) * | 2000-04-07 | 2004-02-03 |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 遠心圧縮機の作動域拡大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3106293A (ja) | 2001-09-28 | 2003-04-0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流体機械 |
EP1473463B1 (en) * | 2003-04-30 | 2006-08-16 | Holset Engineering Co. Limited | Compressor |
JP2006002650A (ja) * | 2004-06-17 | 2006-01-05 | Toyota Motor Corp | 入口ベーンとバイパス制御弁とを連動させた遠心圧縮機 |
JP5039673B2 (ja) * | 2008-02-27 | 2012-10-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ーボ型圧縮機のストラット構造 |
DE102008046220A1 (de) * | 2008-09-08 | 2010-03-11 |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 Drallerzeugungseinrichtung |
GB2470050B (en) * | 2009-05-07 | 2015-09-23 | Cummins Turbo Tech Ltd | A compressor |
JP5533412B2 (ja) | 2010-08-05 | 2014-06-25 | 株式会社Ihi | 圧縮機 |
WO2013074503A1 (en) | 2011-11-14 | 2013-05-2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 compressor trim |
WO2015001644A1 (ja) * | 2013-07-04 | 2015-01-08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遠心圧縮機 |
US9482240B2 (en) * | 2013-07-31 | 2016-11-01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Compressor housing assembly for a turbocharger |
US10267214B2 (en) * | 2014-09-29 | 2019-04-23 | Progress Rail Locomotive Inc. | Compressor inlet re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turbocharger |
US9777640B2 (en) * | 2014-11-04 | 2017-10-0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trim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turbocharger having same |
-
2018
- 2018-06-28 WO PCT/JP2018/024688 patent/WO201900438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28 CN CN201880040607.9A patent/CN110770452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28 DE DE112018003376.7T patent/DE112018003376T5/de active Pending
- 2018-06-28 JP JP2019527038A patent/JP68977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5 US US16/704,004 patent/US1137809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3639A (en) * | 1984-12-24 | 1987-02-17 |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centrifugal pump |
JP2012177311A (ja) * | 2011-02-25 | 2012-09-13 | Ihi Corp | 遠心圧縮機 |
JP2013133748A (ja) * | 2011-12-26 | 2013-07-0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遠心圧縮機 |
CN105026769A (zh) * | 2013-02-22 | 2015-11-04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压缩机 |
CN103161766A (zh) * | 2013-03-04 | 2013-06-19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发动机中的空压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8003376T5 (de) | 2020-03-05 |
JPWO2019004386A1 (ja) | 2020-04-02 |
WO2019004386A1 (ja) | 2019-01-03 |
CN110770452A (zh) | 2020-02-07 |
US11378094B2 (en) | 2022-07-05 |
US20200109719A1 (en) | 2020-04-09 |
JP6897770B2 (ja) | 2021-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26965A2 (en) | Compressor casings for turbochargers | |
JP6311788B2 (ja) | 過給機 | |
EP2402618A1 (en) | Suction casing and fluid machine | |
CN101868629A (zh) | 压缩机 | |
CN106489019B (zh) | 涡轮机 | |
CN110770452B (zh) | 离心压缩机 | |
CN106661957B (zh) | 开关阀装置及旋转机械 | |
CN110520630B (zh) | 离心压缩机 | |
US20020071759A1 (en) | Regenerative fuel pump flow chamber | |
CN113614344B (zh) | 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 |
CN110799759B (zh) | 离心压缩机 | |
CN115362310B (zh) | 涡轮以及增压器 | |
US11359642B2 (en) | Electric compressor | |
CN113557354B (zh) | 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 |
JP6939989B2 (ja) | 遠心圧縮機 | |
CN106996385A (zh) | 具有减少噪声的压气机入口再循环管的压气机再循环系统 | |
US11492916B2 (en) | Turbine | |
EP3406914B1 (en) | Centrifugal rotating machine | |
JP5974501B2 (ja) | ターボ機械の可変静翼機構 | |
CN111608952B (zh) | 叶轮以及旋转机械 | |
JP2020165415A (ja) | 回転機械 | |
CN114746636B (zh) | 压气机、具备该压气机的涡轮增压器 | |
JP7300908B2 (ja) | タービン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 |
US20100189543A1 (en) | Fuel Pump | |
WO2020039919A1 (ja) | 遠心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