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7096B -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7096B CN110767096B CN201911117203.8A CN201911117203A CN110767096B CN 110767096 B CN110767096 B CN 110767096B CN 201911117203 A CN201911117203 A CN 201911117203A CN 110767096 B CN110767096 B CN 1107670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low
- area
- support structure
- hollow holes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该支撑结构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支撑结构包括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可弯折区的镂空区;镂空区包括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孔的第一部;位于第一部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二部,第二部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孔;其中,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与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不同,这样可保证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并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抗冲击、耐弯折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发展,可折叠、可拉伸及可卷曲等柔性显示面板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为了便于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或恢复,需要使得柔性显示面板更加轻薄化。
然而,随着柔性显示面板变得更加轻薄,整体的耐弯折、抗冲击性能较差;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保证了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且增强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抗冲击、耐弯折性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镂空区,所述镂空区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镂空区包括:
第一部,所述第一部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孔;
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部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孔;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孔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形孔;
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A;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为C;
所述支撑结构对应的弯折半径为R;
其中: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为B;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D;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自身轴向上的尺寸为E;
其中:
A与B之间的比值为10至100;B与C之间的比值为0.5至4;D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5;E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4。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均关于所述弯折轴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沿所述第一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变,且所述第二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其中,
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沿所述第一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其中,
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镂空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镂空孔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形孔,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镂空孔错位设置;其中:
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或
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镂空孔具有第一主体部及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镂空孔具有第二主体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面积、形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面积、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形状不同,且所述第二端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镂空孔的面积、形状与所述第一镂空孔的面积、形状均相同,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和/或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均关于所述弯折轴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镂空孔错位设置;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的各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沿所述第一部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各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上述所述的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结构可为柔性显示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平整度,及增强柔性显示面板的抗冲击、耐弯折性能。其中,将支撑结构中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区对应的部位设计为镂空区,这样在保证支撑结构的支撑性能的同时,利于支撑结构弯折,以匹配较小的弯折半径。该镂空区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可完全覆盖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区,以增强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平整的能力。此外,该镂空区中第一部的图案设计的与第二部的图案不同,这样在保证弯折变形性能前提下,还可避免镂空区的第二部发生断裂的情况,保证了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支撑结构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支撑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装配后的侧示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支撑结构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的支撑结构在E-E方向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方案一的第一种情况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方案一的第二种情况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方案二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所述第一种方案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所述第二种方案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1,可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2,此柔性显示面板2包括可弯折区A。具体地,该支撑结构1可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2的一侧,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提供一定的支撑,从而可提高柔性显示面板2的平整度,及增强柔性显示面板2的抗冲击、耐弯折性能。
举例而言,此支撑结构1可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背面,此背面指的是与柔性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相背设置的一面;但不限于此,该支撑结构1也可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此时,支撑结构1需呈透明状,在为柔性显示面板2提供支撑的同时,可避免影响正常显示。此外,在支撑结构1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时,该支撑结构1还可匹配触摸控制的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满足支撑结构1的支撑性能,此支撑结构1可采用具有一定厚度和刚性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金属材料等,但不限于此。
由于支撑结构1具有一定的厚度及刚性,导致其可弯折性能较差,因此,不利于匹配较小弯折半径的需求,且不利于分散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容易导致柔性显示面板2显示性能降低的情况。
为改善此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对支撑结构1中与可弯折区A对应的部位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具有若干镂空孔的镂空区B,如图1所示,这样在保证支撑结构1能够稳定支撑柔性显示面板2的同时,还可提高支撑结构1中与柔性显示面板2的可弯折区A相对部位的可弯折性能,以利于匹配较小弯折半径的需求。此外,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可弯折区A进行弯折时,该镂空区B可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以避免柔性显示面板2受损的情况,保证柔性显示面板2的显示性能。
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中,如图1所示,其镂空区B在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柔性显示面板2的可弯折区A;即:镂空区B在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正投影可与柔性显示面板2的可弯折区A完全重叠,或柔性显示面板2的可弯折区A位于镂空区B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正投影内,这样设计可增强柔性显示面板2在弯折后恢复平整的能力。
举例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可弯折区A对应的弯折轴线Q的延伸方向Y上,镂空区B的尺寸可与可弯折区A的尺寸相同;在与弯折轴线Q的延伸方向Y正交的方向X上,镂空区B的尺寸可大于可弯折区A的尺寸,但不限于此,也可等于可弯折区A的尺寸。
应当理解的是,可弯折区A对应的弯折轴线Q也为镂空区B的弯折轴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不同实施例的支撑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支撑结构1的镂空区B可包括第一部10,而若干镂空孔可包括形成于第一部10的多个第一镂空孔101。该第一部10可布满整个镂空区B,该第一部10在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可弯折区A。
可选地,第一部10可关于弯折轴线Q对称设置,使得弯折轴线Q两侧分散应力的能力比较均衡,以避免支撑结构损坏的情况。举例而言,此第一部10可呈矩形,但不限于此,也可呈不规则设计,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镂空孔101可沿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呈阵列排布,且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101错位设置,以更均匀地的分散应力,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应力集中在某一处的情况,从而可避免支撑结构损坏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可相等,在第二方向X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可相等。
其中,第一方向Y可为弯折轴线Q的延伸方向,即:可弯折区A对应的弯折轴线Q可在第一方向Y上延伸,而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正交。
可选地,第一镂空孔101可为在第一方向Y上延伸的长圆形孔,该长圆形孔指的是主体中心部呈矩形、端部呈半圆形的孔,具体如图4所示。通过将第一镂空孔101设计为长圆形孔,可降低单个图案化边界(即:第一镂空孔101边界)应力集中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不同的弯折半径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因此,本实施例可针对不同的弯折半径来设计镂空区B的图案,以使得支撑结构1的性能能够满足弯折需求,避免支撑结构1在弯折过程中出现损坏,或不能很好为柔性显示面板2提供支撑的情况。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设计第一部10的图案时,其参数与支撑结构1的弯折半径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其中:a为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c为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r为支撑结构1对应的弯折半径。
且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部10的图案中各参数之间应满足以下关系:
a与b之间的比值为10至100;
b与c之间的比值为0.5至4;
d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5;
e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4。
其中:a为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b为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c为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d为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e为第一镂空孔101在自身轴向Z上的尺寸,如图5所示,即:e为支撑结构1在第一部10处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部10中第一镂空孔101的形状、排布方式不限于前述描述的形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不仅可包括镂空区B,还可包括非镂空区C,此非镂空区C与柔性显示面板2中非弯折区对应。且此非镂空区C可位于镂空区B在第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使支撑结构1能够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2。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部10并未布满整个镂空区B;而其他设计理念与实施例一可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部10可位于镂空区B的中间位置,且镂空区B还可包括第二部11,此第二部11位于第一部10在第一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即:第二部11位于镂空区B的边缘位置。
举例而言,第一部10和第二部11均关于弯折轴线Q对称设置;以使得弯折轴线Q两侧分散应力的能力比较均衡,以避免支撑结构1损坏的情况。
具体地,该第一部10和第二部11可均呈矩形,且第一部10和第二部1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相等,也就是说,镂空区B整体可呈矩形,这样设计可降低镂空区的设计难度。应当理解的是,在镂空区呈矩形时,该镂空区与非镂空区的交界处为直线。
此外,若干镂空孔不仅包括形成于第一部10的多个第一镂空孔101,还可包括形成于第二部11的多个第二镂空孔111,如图6至图8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10中第一镂空孔101形状、面积、排布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对第一部10中第一镂空孔101形状、面积、排布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而第二部11中多个第二镂空孔111可沿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呈阵列排布,且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的第二镂空孔111错位设置,以更好的分散应力,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应力集中在某一处的情况,从而可避免支撑结构1损坏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可相等,在第二方向X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可相等。
其中,该第二部11中第二镂空孔111的形状、排布方式不限于前述描述的形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在支撑结构1随柔性显示面板2弯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镂空区B会产生变形,在镂空区B不同位置所受应力不同;根据模拟发现,边缘区域承受的应力相较于中间区域承受的应力更大,容易发生断裂。因此,针对镂空区B应力不均问题,本实施例在设计镂空区B时,可将多个第二镂空孔111的总面积与第二部11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设计为大于多个第一镂空孔101的总面积与第一部10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即:提高了第二部11开孔的占比面积,这样在保证弯折变形性能前提下,可提高第二部11分散应力的能力,从而可避免镂空区B的第二部11发生断裂的情况。
其中,为了使得多个第二镂空孔111的总面积与第二部11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多个第一镂空孔101的总面积与第一部10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本实施例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案进行设计:
方案一:增加第二镂空孔111的面积,使得第二部11开孔的占比面积大于第一部10开孔的占比面积;而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相等;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相等。
以下分情况对方案一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种情况:如图6所示,第二镂空孔111为在第一方向Y上延伸的长圆形孔,也就是说,第二镂空孔111的形状可与第一镂空孔101的形状相同,但第二镂空孔11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和/或第二镂空孔11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大于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这样设计在提高第二部11分散应力的能力的同时,还可降低整个镂空区的图案化设计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种情况中,第二镂空孔111的形状与第一镂空孔101的形状不限于长圆形,也可为其他形状。
第二种情况:如图7所示,第二镂空孔111的形状与第一镂空孔101的形状不相同。举例而言,第一镂空孔101具有第一主体部及第一端部,第一端部位于第一主体部在第一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第二镂空孔111具有第二主体部及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主体部在第一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主体部的面积、形状与第二主体部的面积、形状可相同;可选地,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均为矩形。而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形状不同,且第二端部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部的面积;可选地,第一端部为半圆形,而第二端部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在第二方向X上延伸的长圆形。这样设计可降低第二镂空孔111的端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以避免第二部11破裂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中,第二镂空孔111的形状与第一镂空孔101的形状不限于前述描述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
方案二:减小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部11开孔的占比面积大于第一部10开孔的占比面积;而第二镂空孔111的面积、形状与第一镂空孔101的面积、形状均相同。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和/或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这样设计在提高第二部11分散应力的能力的同时,还可降低整个镂空区的图案化设计难度。
方案三:增加第二镂空孔111的面积,同时,减小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以提高第二部11分散应力的能力。也就是说,该方案三可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集合体,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了避免镂空区B的边缘区域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本实施例在设计镂空区B时,将第二镂空孔111的总面积与第二部11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设计为小于多个第一镂空孔101的总面积与第一部10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这样可增加第二部11的刚性,从而增加第二部11抵抗破坏的能力;而其他设计理念与实施例二可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
下面仅针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中不同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二镂空孔111的总面积与第二部11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多个第一镂空孔101的总面积与第一部10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可采用减小第一镂空孔101的面积和/或增加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来实现,以减小第二部11开孔的占比面积,从而增加第二部11抵抗破坏的能力,提高第二部11的结构强度。
其中,为了避免第一部10域第二部11之间的刚性差异,从而减少因刚性差异而造成的应力分布集中的问题,本实施例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计:
如图9所示,沿第一部10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各相邻第二镂空孔11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且相邻第一镂空孔101在第一方向Y上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第二镂空孔111在第一方向Y上的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相等;但不限于此,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也可不相等,例如,在沿第一部10的中心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增大。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各相邻第一镂空孔101之间的间距也不相等时,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第二镂空孔111在第一方向Y上的间距应大于第一部10中在第一方向Y上的最大孔间距。
进一步地,在第一方向Y上,第二镂空孔11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以进一步减小第二部11开孔的占比面积,从而增加第二部11抵抗破坏的能力,提高第二部11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为避免非镂空区C与镂空区B的交界处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的风险的情况,本实施例将镂空区B与非镂空区C的交界处设计为非直线,如图10和图11所示。而本实施例的其他设计理念可与实施例二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与实施例二不相同,视具体情况而定。
下面仅针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由于非镂空区C并未经过图案化处理,因此,非镂空区C的刚性大于镂空区B的刚性,这样使得非镂空区C与镂空区B的交界处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的风险,从而导致支撑结构1损坏的情况。为改善此情况,本实施例将镂空区B与非镂空区C的交界处设计为非直线,在保证弯折变形性能前提下,还可避免非镂空区C与镂空区B的交界处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的风险的情况,提高了支撑结构1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镂空区可按照如下方案进行设计:
第一种方案:如图10所示,沿第一部10的中心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第一部10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不变,该第一部10可为矩形。且沿第一部10的中心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第二部1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此第二部11可为梯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形状。其中,第二部11在第二方向X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部10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
第二种方案:如图11所示,沿第一部10的中心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第一部10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逐渐增大,举例而言,该第一部10中与非镂空区C相接的边缘为弧形,但不限于此。沿第一部10的中心至第二部11的方向上,第二部1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逐渐增大,举例而言,该第二部11中与非镂空区C相接的边缘为弧形,该第二部11与非镂空区C的边缘与第一部10与非镂空区C的边缘可平滑过渡,但不限于此。其中,第二部11在第二方向X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部10在第二方向X上的最大尺寸。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2及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支撑结构1;其中,柔性显示面板2包括可弯折区A,还可包括非弯折区(除可弯折区A的位置);而支撑结构1可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一侧,该支撑结构1与柔性显示面板2之间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做详细赘述。
举例而言,此柔性显示面板2可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液晶显示面板。
而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常用的显示装置类型均可,具体例如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手机等移动装置、手表等可穿戴设备、VR装置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设备的具体用途进行相应地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除了柔性显示面板2和支撑结构1以外,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以显示器为例,具体例如外壳、电路板、电源线,等等,本领域善解人意可根据该显示装置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3)
1.一种支撑结构,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镂空区,所述镂空区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镂空区包括:
第一部,所述第一部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孔;
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部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孔;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不同;
所述第一镂空孔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形孔;
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a;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为c;
所述支撑结构对应的弯折半径为r;
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为b;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d;
所述第一镂空孔在自身轴向上的尺寸为e;
其中:
a与b之间的比值为10至100;b与c之间的比值为0.5至4;d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5;e与c之间的比值为1至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均关于所述弯折轴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变,且所述第二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其中,
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其中,
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镂空孔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形孔,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镂空孔错位设置;其中:
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或
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镂空孔具有第一主体部及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镂空孔具有第二主体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面积、形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面积、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形状不同,且所述第二端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镂空孔的面积、形状与所述第一镂空孔的面积、形状均相同,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和/或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均关于所述弯折轴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所述多个第一镂空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部的总面积之间的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镂空孔呈阵列排布,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镂空孔错位设置;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的各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沿所述第一部至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上,各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镂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17203.8A CN110767096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US16/822,299 US20210153363A1 (en) | 2019-11-15 | 2020-03-18 |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17203.8A CN110767096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7096A CN110767096A (zh) | 2020-02-07 |
CN110767096B true CN110767096B (zh) | 2021-12-03 |
Family
ID=6933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17203.8A Active CN110767096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53363A1 (zh) |
CN (1) | CN1107670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97256B2 (en) | 2020-02-29 | 2025-0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7735B (zh) * | 2020-02-24 | 2021-03-26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屏支撑组件及折叠显示终端 |
CN111312080B (zh) * | 2020-03-31 | 2022-07-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1508357A (zh) * | 2020-04-26 | 2020-08-0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1554721B (zh) * | 2020-05-15 | 2024-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508370B (zh) * | 2020-05-19 | 2023-01-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1564677A (zh) * | 2020-05-25 | 2020-08-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11489651B (zh) * | 2020-05-27 | 2022-07-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卷轴式显示面板、卷轴式显示装置 |
CN211928943U (zh) * | 2020-05-29 | 2020-11-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背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81547B (zh) * | 2020-06-10 | 2022-05-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装配柔性显示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682000A (zh) * | 2020-06-24 | 2020-09-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屏及显示装置 |
CN111755421A (zh) * | 2020-06-29 | 2020-10-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5004285A (zh) * | 2020-06-30 | 2022-09-0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设备以及显示系统 |
CN111710245B (zh) | 2020-07-17 | 2022-05-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模组 |
CN111986573B (zh) * | 2020-08-24 | 2023-06-2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
WO2022047771A1 (zh) * | 2020-09-07 | 2022-03-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显示装置及柔性模组组装方法 |
CN112071207A (zh) * | 2020-09-15 | 2020-12-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复合散热材与显示装置 |
CN112037662B (zh) * | 2020-09-24 | 2022-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
CN112150929A (zh) * | 2020-09-27 | 2020-12-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309996B (zh) | 2020-10-28 | 2024-01-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膜层及柔性显示面板 |
CN112289750A (zh) * | 2020-10-28 | 2021-01-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层及柔性显示面板 |
CN112419890B (zh) * | 2020-11-09 | 2023-01-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382198B (zh) * | 2020-11-10 | 2022-05-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其制备方法、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2509466A (zh) * | 2020-11-27 | 2021-03-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2634752A (zh) * | 2020-11-30 | 2021-04-0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和显示装置 |
CN112489564A (zh) * | 2020-12-15 | 2021-03-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
CN112863355B (zh) | 2021-01-22 | 2022-11-25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DE112021001206T5 (de) | 2021-01-29 | 2022-12-1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Flexible Trägerplat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Anzeigevorrichtung |
CN112908171B (zh) * | 2021-01-29 | 2022-08-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可弯曲显示装置 |
CN112991953B (zh) * | 2021-03-09 | 2022-08-0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板及可折叠显示模组 |
CN113112912A (zh) * | 2021-03-17 | 2021-07-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基板保护结构、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284930B (zh) * | 2021-03-18 | 2023-04-11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12133341B2 (en) | 2021-04-13 | 2024-10-29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3380145B (zh) * | 2021-06-07 | 2023-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支撑件、柔性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
CN113516918B (zh) * | 2021-06-09 | 2022-04-2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叠层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539094A (zh) * | 2021-07-14 | 2021-10-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658510B (zh) * | 2021-08-16 | 2023-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滑卷机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674625B (zh) * | 2021-08-19 | 2023-05-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件、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823190B (zh) * | 2021-09-30 | 2023-11-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复合板及显示模组 |
CN113870718B (zh) * | 2021-10-15 | 2023-07-18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屏体支撑件和显示模组 |
CN113888978B (zh) * | 2021-10-20 | 2022-09-0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5019640B (zh) * | 2021-12-01 | 2023-08-1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CN114093273A (zh) * | 2021-12-08 | 2022-02-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120842A (zh) * | 2021-12-13 | 2022-03-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CN116504133A (zh) * | 2022-01-21 | 2023-07-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446170B (zh) * | 2022-01-29 | 2024-08-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5131840A (zh) * | 2022-04-14 | 2022-09-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
CN114979332B (zh) * | 2022-05-19 | 2024-12-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张紧机构和安装方法 |
CN115206199A (zh) * | 2022-07-07 | 2022-10-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弯折走线及显示面板 |
CN115410480A (zh) * | 2022-08-25 | 2022-11-2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6072015B (zh) * | 2023-03-03 | 2023-06-1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881905U (zh) * | 2015-06-08 | 2017-01-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背板 |
CN108122489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覆盖窗口和包括该覆盖窗口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
KR20180060710A (ko) * | 2016-11-29 | 2018-06-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CN208141720U (zh) * | 2018-05-28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032251A (zh) * | 2018-06-28 | 2018-12-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承载中框 |
CN110010001A (zh) * | 2017-12-28 | 2019-07-1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器和包括该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
CN110273124A (zh) * | 2019-05-28 | 2019-09-24 | 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11993B1 (ko) * | 2016-10-12 | 2023-12-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시블 표시 장치 |
CN106328599B (zh) * | 2016-10-27 | 2019-02-1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KR102609510B1 (ko) * | 2016-11-30 | 2023-12-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KR102612041B1 (ko) * | 2016-12-30 | 2023-12-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KR102392468B1 (ko) * | 2017-06-30 | 2022-04-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장치 |
KR102403713B1 (ko) * | 2017-10-31 | 2022-05-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
CN108054173B (zh) * | 2017-12-13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KR102529148B1 (ko) * | 2017-12-27 | 2023-05-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WO2019210766A1 (en) * | 2018-05-02 | 2019-11-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oldabl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0445890A (zh) * | 2018-05-02 | 2019-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折叠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
CN109148534B (zh) * | 2018-08-21 | 2021-01-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
-
2019
- 2019-11-15 CN CN201911117203.8A patent/CN110767096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18 US US16/822,299 patent/US202101533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881905U (zh) * | 2015-06-08 | 2017-01-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背板 |
KR20180060710A (ko) * | 2016-11-29 | 2018-06-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CN108122489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覆盖窗口和包括该覆盖窗口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0010001A (zh) * | 2017-12-28 | 2019-07-1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器和包括该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
CN208141720U (zh) * | 2018-05-28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032251A (zh) * | 2018-06-28 | 2018-12-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承载中框 |
CN110273124A (zh) * | 2019-05-28 | 2019-09-24 | 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97256B2 (en) | 2020-02-29 | 2025-0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7096A (zh) | 2020-02-07 |
US20210153363A1 (en) | 2021-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7096B (zh) |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
US11094898B2 (en) |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2080197B2 (en) | Supporting backplan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1209867B2 (en) |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2062750A1 (zh) |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 |
CN113767429B (zh) | 用于显示器的基板 | |
CN108346375A (zh) | 显示设备 | |
WO2018120139A1 (zh)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
US1164471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pad structur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WO2023108750A1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20216090A1 (zh) | 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
WO2015024299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
WO2020052632A1 (zh) | 移动终端及铰链机构 | |
WO2024045334A1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752541B (zh) | 拼接顯示器 | |
WO2022028188A1 (zh) | 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 | |
WO2018232609A1 (zh)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
CN203882052U (zh) | 具有线宽变化的导电层的显示面板 | |
WO2022217454A1 (zh)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10444885B2 (en) |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panel | |
WO2020087802A1 (zh) | 触控感应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4399958A (zh)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
US20220066522A1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1287850B2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
WO2023173523A1 (zh) | 折叠屏设备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