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935A - 烧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4935A CN110754935A CN201911250844.0A CN201911250844A CN110754935A CN 110754935 A CN110754935 A CN 110754935A CN 201911250844 A CN201911250844 A CN 201911250844A CN 110754935 A CN110754935 A CN 1107549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water level
- level probe
- kett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3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水装置。烧水装置包括壶身及壶座。壶身包括壶体及探针组件。壶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壶体上开设有出水口。探针组件包括用于探测容置腔内水位的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低水位探针位于容置腔的底壁与高水位探针之间。壶座包括座体、加水组件及控制器。加水组件与出水口流体连通,加水组件受控提供一驱动水从外部经出水口流向容置腔的驱动力。控制器加水组件、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水位低于低水位探针或与低水位探针平齐时控制加水组件启动,或在水位与高水位探针平齐或高于高水位探针时控制加水组件关闭。本发明提供的烧水装置加水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烧水装置一般包括壶身及壶座。壶身安装于壶座上时,壶座对壶身通电,以对收容于壶身内的水进行加热。当壶身内水位过低时,可通过人工倒水的方式进行加水。且在加水的过程中,还需要时刻留意壶身内部的水位高度,以防止水位过低导致干烧或者水位过高导致水沸腾喷出。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烧水装置加水时的操作过于复杂,烧水装置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烧水装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烧水装置。
一种烧水装置,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包括:
壶体,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水口;及
探针组件,安装于所述壶体,且包括用于探测所述容置腔内水位的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所述低水位探针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与所述高水位探针之间;及
壶座,与所述壶身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壶座包括:
座体,其内形成有收容腔;
加水组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出水口流体连通,所述加水组件受控提供一驱动水从外部经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容置腔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加水组件、所述低水位探针及所述高水位探针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水位低于所述低水位探针或与所述低水位探针平齐时控制所述加水组件启动,或在所述水位与所述高水位探针平齐或高于所述高水位探针时控制所述加水组件关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壶体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触点,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低水位探针及所述高水位探针电连接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及所述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水量探针,所述壶座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水量探针电连接,所述水量探针用于探测所述容置腔内的水量值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水量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水组件包括进水管、驱动泵及出水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泵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泵启动或关闭,所述进水管配接于所述驱动泵,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座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夹持于所述驱动泵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管道组件,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壶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凹陷形成出水槽,所述出水口开设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壁,所述管道组件的一端配接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口,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出水管流体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配接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出水槽的一端配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泵启动时打开所述第一管道或在所述驱动泵关闭时封堵所述第一管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内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泵启动时打开所述第二管道或在所述驱动泵关闭时封堵所述第二管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复位件,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配接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复位件为所述第二封堵件提供一朝向所述第二管道方向滑动的复位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复位件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夹持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密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抵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二管道,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封堵件方向滑动的趋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形成有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可拆卸地安装。
上述烧水装置,壶身与壶座安装时,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与控制器电连接,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同时对容置腔内的水位进行探测,并发送反馈信号给控制器。当水位低于低水位探针或与低水位探针平齐时,控制器控制加水组件启动,外部的水经出水口流入容置腔内,以对壶身进行加水。当水位与高水位探针平齐或高于高水位探针时,控制器控制加水组件关闭,壶身停止加水。通过设置加水组件、探针组件及控制器,当壶身与壶座安装时,可对壶身进行自动加水,且无需时刻留意壶身内部的水位高度,因此,使得烧水装置的加水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烧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烧水装置中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壶身中局部结构E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壶身中局部结构F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烧水装置中壶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烧水装置100具有自动加水且自动检测水位的功能。烧水装置100包括壶座110及壶身120,壶座110与壶身120可拆卸地安装。壶座110用于为壶身120提供支撑基础,壶身120用于为水提供容置空间。当壶身120与壶座110安装时,壶座110支撑壶身120,且可控制壶身120自动加水并进行水位检测。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壶身120包括壶体121、壶盖122、壶嘴123、手柄124及探针组件125。壶体121用于为壶盖122、壶嘴123、手柄124及探针组件125提供支撑基础。壶体121内形成有用于盛放水的容置腔1210,壶体121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210连通的出水口1211。壶盖122、壶嘴123、手柄124及探针组件125安装于壶体121上。壶体121的一侧形成有开口,从开口处可向壶体121的容置腔1210内加入茶叶、冲剂、花瓣等冲泡物以调节口味。壶盖122可拆卸地覆盖于开口处,用于封闭开口。壶嘴123设置于壶体121的一侧,并与壶体121的容置腔1210连通。在未打开壶盖122的情况下,倾倒壶体121,容置腔1210内的水可从壶嘴123处流出,以方便用户饮用。手柄124设置于壶体121与壶嘴123相对的一侧,以方便握持。探针组件125包括用于探测容置腔1210内水位的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低水位探针1250位于容置腔1210的底壁与高水位探针1252之间。(本发明中提及的高、低、顶以及地等方位均以烧水装置100在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为参照标准)。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用于探测容置腔1210内的水位高度,并发出反馈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5,壶座110包括座体111、加水组件112及控制器113。座体111用于为加水组件112及控制器113提供支撑基础。而壶身120与壶座110可拆卸地安装即为壶体121与座体111可拆卸地安装。加水组件112及控制器113安装于座体111,控制器113用于控制加水组件112对壶身120执行自动加水。
座体111内形成有收容腔1110。加水组件112及控制器113设于收容腔1110内,以防止外界对加水组件112及控制器113造成干扰。加水组件112与出水口1211流体连通,并受控提供一驱动水从外部经出水口1211流向容置腔1210的驱动力。该驱动力可将外部的水经出水口1211输送至容置腔1210内,以对壶身120进行加水。可以理解的,外部还设置有水源,水源可以为水桶、水龙头等等。控制器113与加水组件112、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电连接,控制器113用于在水位低于低水位探针1250或与低水位探针1250平齐时控制加水组件112启动,或在水位与高水位探针1252平齐或高于高水位探针1252时控制加水组件112关闭。可以理解地,控制器113可接收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发出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判断容置腔1210内水位的高低,而后控制加水组件112启动或关闭。
下面通过详细的描述来说明整个烧水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其中设定当水位没过低水位探针1250时,低水位探针1250发出的反馈信号均为A,水位低于或与低水位探针1250平齐时,低水位探针1250发出的反馈信号为B。设定水位与高水位探针1252平齐或高于高水位探针1252时,高水位探针1252发出的反馈信号为C,水位低于高水位探针1252时,高水位探针1252发出的反馈信号为D。
烧水装置100工作时,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可实现控制器113与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电连接。此时,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自动检测容置腔1210内的水位高度,若水位低于低水位探针1250或与低水位探针1250平齐,低水位探针1250发送反馈信号B,高水位探针1252发送反馈信号D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接收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发送的反馈信号,并触发加水组件112启动。加水组件112将外部的水经出水口1211输送至容置腔1210内,以对容置腔1210进行加水。进而,容置腔1210内的水量增多,可防止容置腔1210内水位过低而导致壶身120干烧。当水位没过低水位探针1250,但低于高水位探针1252时,低水位探针1250发送信号A,高水位探针1252发送信号D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维持原状态。可以理解地,原状态是指低水位探针1250发送信号A,高水位探针1252发送信号D至控制器113前的状态。例如,若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的瞬间,容置腔1210内水位是低于低水位探针1250或与低水位探针1250是平齐的,则加水组件112启动并向容置腔1210内加水。随着容置腔1210内水量的逐步上升,容置腔1210内的水逐渐没过低水位探针1250,但低于高水位探针1252。此时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维持启动状态。若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的瞬间,容置腔1210内水位是没过低水位探针1250,但低于高水位探针1252,则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维持其原来的关闭状态。当水位与高水位探针1252平齐或者没过高水位探针1252时,低水位探针1250发送信号A,高水位探针1252发送信号C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关闭,进而,容置腔1210内停止加水,以防止容置腔1210内水位过高而导致水沸腾时从壶嘴123喷出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由此可件,本申请中的烧水装置100,通过设置加水组件112、探针组件125及控制器113,当壶身120放置于壶座110上时,可对壶身120进行自动加水,且无需时刻留意壶身120内部的水位高度,因此,使得烧水装置100的加水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方便。
请一并参阅图4,座体111朝向壳体的顶面形成有安装部1111,壶体121朝向座体111的底面形成有配合部1212,安装部1111与配合部1212可拆卸地安装。
安装部1111及配合部1212配合,可实现壶体121的稳定安装。
可选地,安装部1111可以为插槽,配合部1212可以为固定柱,固定柱插入至插槽内并与插槽卡合。或者,安装部1111也可以为卡扣,配合部1212突出于壶体121的底面,卡扣与配合部1212卡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111为形成于座体111顶面的多个环形槽,多个环形槽间隔且同心设置,且多个环形槽的半径沿环心至最外侧的环形槽的方向依次增大。配合部1212为形成于壶体121底面的多个环形凸包。多个环形凸包间隔且同心设置,且多个环形凸包的半径沿环心至最外侧的环形凸包的方向依次增大。每个环形凸包均具有一个与之半径匹配的环形槽。当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时,每个环形凸包均插入至与之半径匹配的环形槽内,以使得座体111与壶体121之间可从多个位置进行安装及固定,以便于增强壶身120及壶座110安装的稳定性。而且,该种安装方式还可方便壶身120的装卸。在壶体121及座体111安装完成后,壶体121的底面与座体111的顶面平行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为减少成型难度,一般将壶体121及座体111设置为轴对称的结构,且壶体121及座体111的重心均集中在各自的对称轴上。因此,可设置每个环形槽关于座体111的轴线对称分布,每个环形凸包关于壶体121的轴线对称分布,以使得座体111对壶体121的支撑力可穿过重心,以进一步加强壶体121的支撑稳定性。
座体111朝向壶体121的顶面形成有与控制器113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触点(未可见),壶体121朝向座体111的底面形成有与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电连接的第二导电触点(未可见),第一导电触点及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探针组件125设于壶体121内,且在壶体121内部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与第二导电触点电连接。在座体111内部控制器113与第一导电触点电连接。在将壶体121安装于安装与座体111前,可先将第二导电触点与第二导电触点位置对齐,而后将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使得第一导电触点与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进而可实现控制器113与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的电连接。或者,也可在壶体121安装于座体111上后,通过旋转壶体121或座体111使得第一导电触点与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进而,控制器113可接收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发出的反馈信号,以对容置腔1210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加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壶体121包括壳体1213及设于壳体1213内的本体1214。壳体1213具有壳体内腔12130,本体1214具有容置腔1210,本体1214设于壳体内腔12130中,出水口1211与容置腔1210连通。配合部1212形成于壳体1213朝向座体111的表面。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设于壶体121内,具体地为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夹持于壳体1213的内壁与本体1214的外壁之间,并部分伸入至容置腔1210内。具体地,容置腔1210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壳体内腔12130的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分别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壶身120还包括设于壶体121内的第一密封件126及第二密封件127。第一密封件126包括第一密封台阶1261及第一密封筒1262,第一密封台阶1261位于壳体1213内壁与壶体121外壁之间,并与低水位探针1250位于壳体1213内壁与壶体121外壁之间的其余部分抵接,以对低水位探针1250进行限位。第一密封筒1262套设于部分低水位探针1250,并与第一固定孔及低水位探针1250密合,以防止容置腔1210内的水从第一固定孔泄露。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密封筒1262套设于部分低水位探针1250时,低水位探针1250应伸出第一密封筒1262,以方便低水位探针1250在容置腔1210内对水位进行探测。第二密封件127包括第二密封台阶1271及第二密封筒1272,第二密封台阶1271位于壳体1213内壁与壶体121外壁之间,并与高水位探针1252位于壳体1213内壁与壶体121外壁之间的其余部分抵接,以对高水位探针1252进行限位。第二密封筒1272套设于部分高水位探针1252,并与第二固定孔及高水位探针1252密合,以防止容置腔1210内的水从第二固定孔泄露。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二密封筒1272套设于部分高水位探针1252时,高水位探针1252应伸出第二密封筒1272,以方便高水位探针1252在容置腔1210内对水位进行探测。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26及第二密封件127,可分别对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进行固定,使得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较为稳定的安装效果。此外,第一密封件126还可对低水位探针1250与第一固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第二密封件127还可对高水位探针1252与第二固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防止容置腔1210内的水从第一固定孔与低水位探针1250,以及第二固定孔与高水位探针1252之间的间隙泄露而造成安全事故。在该种设置方式下,连接低水位探针1250、高水位探针1252以及第二导电触点的导线可密封于壶体121的外壁与壳体1213的内壁之间,以防止导线与水接触而漏电。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筒1262及第二密封筒1272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63及第二固定槽1273,第一固定孔的边缘伸入至第一固定槽1263内,并与第一固定槽1263卡合,第二固定孔的边缘伸入至第二固定槽1273内,并与第二固定槽1273卡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槽1263及第二固定槽1273,可防止第一密封件126带动低水位探针1250沿第一固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亦可防止第二密封件127带动高水位探针1252沿第二固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使得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具有较佳的安装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均以壶体121包括本体1214及外壳为例对烧水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5,壶身120还包括水量探针128,壶座110还包括显示面板116,控制器113与显示面板116及水量探针128电连接,水量探针128用于探测容置腔1210内的水量值并反馈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控制显示面板116显示水量值。
水量探针128设于壶体121内。可选地,水量探针128可以设置于容置腔1210内,也可固定于壳体1213的内壁与壶体121的外壁之间,且部分伸入至容置腔121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水量探针128具有位于壳体1213的内壁与壶体121的外壁之间的限位端以及伸入至容置腔1210内的探测端。限位端与壶体121的外壁抵接,用于限位水量探针128。而且,限位端还与第二导电触点连接,以在壶体121与座体111接触时与控制器113电连接。
可选地,显示面板116可设置于座体111的顶面,或者座体111的侧面。一般地,显示面板116设置于座体111的顶面,以方便用户查看。控制器113亦与显示面板116电连接。水量探针128将探测的水量值反馈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控制显示面板116显示水量值,以方便用户获取水量信息。
加水组件112包括进水管1121、驱动泵1122及出水管1123。控制器113与驱动泵1122电连接并控制驱动泵1122启动或关闭,进水管1121配接于驱动泵1122,出水管1123连通于驱动泵1122与出水口1211之间。
座体11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管1121穿设于进水口并通过连通管114与外部的水源连通。出水管1123连通于驱动泵1122及出水口1211之间,可以理解为驱动泵1122与出水口1211之间仅具有一根出水管1123,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出水管1123与出水口1211之间还设置有其他的管道组件,且驱动泵1122通过出水管1123及管道组件与出水口1211连通。驱动泵1122启动,水源的水经过进水管1121、出水管1123及出水口1211进入至容置腔1210内,或者外部水源的水通过进水管1121、驱动泵1122、出水管1123、管道组件及出水口1211进入至容置腔1210内。
进一步地,壶座110还包括减震件115,减震件115设于收容腔1110内,并夹持于驱动泵1122与收容腔1110的腔壁之间。
在驱动泵1122工作的过程中,驱动泵1122将产生振动并与收容腔1110的内壁碰撞。而通过在驱动泵1122与收容腔1110的内壁之间夹持减震件115,减震件115可对驱动泵1122与收容腔1110内壁之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以减小驱动泵1122与收容腔1110内壁之间的损伤。
可选地,减震件115可包覆于驱动泵1122的表面,或者,也可以设置于驱动泵1122的局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件115相对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减震槽1151及第二减震槽1152,收容腔1110的内壁突起形成第一限位部1112,驱动泵1122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1221,第一限位部1112及第二限位部11221分别与第一减震槽1151及第二减震槽1152卡接,以加强减震件115安装的牢靠性,以防止减震件115从驱动泵1122与收容腔1110的内壁之间脱落。
请再次参阅图4,壶身120还包括管道组件131,座体111朝向壶体121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1113,壶体121朝向座体111的底面凹陷形成出水槽12131,出水口1211开设于出水槽12131的槽壁,管道组件131的一端配接于出水槽12131的槽口,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1113并与出水管1123流体连通。
可以理解的,出水槽12131设置于本体1214朝向座体111的底面,且壳体1213上开设有供管道组件131穿设的装配孔。
管道组件131用于连通出水口1211及出水管1123,出水管1123内的水经管道组件131、出水槽12131及出水口1211流入至容置腔1210内,以实现壶身120的自动加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口1211也可以直接形成于本体1214朝向座体111的底面,管道组件131的一端与出水口1211配接。
管道组件131包括第一管道1312及第二管道1314,第一管道1312的一端配接于出水槽12131的槽口,第二管道1314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312远离出水槽12131的一端配接,第二管道1314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1113并与出水管1123流体连通。可选地,第一管道1312与第二管道1314可分开成型,也可一体成型。
驱动泵1122启动时,出水管1123内的水经第二管道1314、第一管道1312、出水槽12131及出水口1211流入至容置腔1210内,以实现壶身120的自动加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腔12130的腔壁形成有与出水槽12131位置对应的承载台12132,承载台12132上开设有贯穿孔,第一管道1312的侧壁突起形成搭接边13122,贯穿孔为阶梯孔,第一管道1312穿设于阶梯孔,且其搭接边13122搭接于贯穿孔。通过设置贯穿孔及搭接边13122,可对第一管道1312进行支撑,以使整个管道组件131的安装更牢固。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腔12130朝向本体1214的内壁凹陷形成突出于壳体1213底面的凸部12133,凸部12133上开设有装配孔,第一管道1312与第二管道1314的配接处限位于凸部12133内,且第二管道1314穿设于装配孔。壶体121与座体111安装时,凸部12133穿设于安装孔1113内。
凸部12133对整个管道组件131具有支撑及限位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整个管道组件131与壶体121安装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113远离壶身120一端的开口边缘还设置有环形的卡持部1114,第二管道1314的侧壁设置有卡槽13141,卡持部1114与卡槽13141相卡持,可提升整个管道组件131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道1314上的卡槽13141为多个,并沿第二管道13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不同的卡槽13141与不同的卡持台卡持,可调整第二管道1314伸入至收容腔1110内的长度,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壶身120还包括活动安装于第一管道1312内的第一封堵件132,第一封堵件132用于在驱动泵1122启动时打开第一管道1312或在驱动泵1122关闭时封堵第一管道1312。
通过设置第一封堵件132,在驱动泵1122关闭工作时,一方面,第一封堵件132可封堵第一管道1312,以防止流入至容置腔1210内的水过多而造成水沸腾后溢出。另一方面,还可防止容置腔1210内的水经出水口1211及管道组件131泄漏至壶身120外,使得壶身120的收容性更好。
具体工作时,驱动泵1122启动,水从第二管道1314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并在第一管道1312内堆积。第一管道1312内的水对第一封堵件132提供一竖直向上的推动力,且随着水的堆积,推动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壶体121内的水的重力直接作用于第一封堵件132上。当水的重力大于推动力时,第一封堵件132可封堵第一管道1312,水无法通过管道组件131及出水口1211进入至容置腔1210内。当推动力增大至大于重力时,第一封堵件132被推动,并向上滑动,第一管道1312与出水槽12131配接的管口打开,水可通过第一管道1312流入至容置腔1210内并向壶身120加水。当驱动泵1122关闭时,容置腔1210内水的重力大于第一管道1312内水的推动力,第一封堵件132向下滑动,可实现第一管道1312的重新封堵。同样地,当壶体121从座体111上拆卸时,在容置腔1210内水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封堵件132仍可稳定地封堵第一管道1312,以防止壶体121内的水从管道组件131内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312的内壁突起形成环形的支撑台13123及导向台13124,导向台13124位于支撑台13123的中空区域,,并与支撑台13123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导向台13124上开设有导向孔,第一封堵件132为T字形,包括主体及垂直主体设置的导向部,导向部穿设于导向孔,主体安装于支撑台13123上,且覆盖间隙。当壶体121内水的重力大于第一管道1312内水的推动力时,主体封闭间隙。当第一管道1312内水的推力大于壶体121内的水的重力时,在导向孔的作用下,导向部可向上稳定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主体逐渐远离支撑台13123,使得第一管道1312内的水可经间隙及出水槽12131流入至容置腔1210内。当驱动泵1122关闭时,在壶体121内水的重力的及导向孔的作用下,导向部向下稳定地滑动,主体逐渐靠近支撑台13123,直至与支撑台13123抵接并密封间隙。
进一步地,导向部远离主体的一端伸出导向孔,且导向部远离主体一端在导向孔径向上的尺寸大于导向孔的孔径。
因此,在导向部滑动的过程中,可防止导向部从导向孔脱出,以保证第一封堵件132可始终穿设于导向孔内并进行导向。
壶身120还包括活动安装于第二管道1314内的第二封堵件133,第二封堵件133用于在驱动泵1122启动时打开第二管道1314或在驱动泵1122关闭时封堵第二管道1314。
第二管道1314与第一管道1312配接的一端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驱动泵1122启动时,水源的水通过出水管1123首先流入至第二管道1314内。由于第二封堵件133的设置,水在第二管道1314内堆积,并向第二封堵件133提供一竖直向上的推力,第一管道1312内的水对第二封堵件133施加竖直向下的挤压力。初始时,挤压力一般大于推力,第二封堵件133可密封第一管道1312,可防止外部的水流入至经第二管道1314流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也可第一管道1312内水从第二管道1314流出。随着堆积的水量增多,推力逐渐增大。当挤压力小于推力时,第二封堵件133被推动并向上滑动,第二管道1314的管口打开,第二管道1314内的水可通过第一管道1312、出水槽12131及出水口1211流入至容置腔1210。当驱动泵1122关闭,挤压力大于第二管道1314内水的推力,第二封堵件133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滑动,可实现第二管道1314的重新封堵。通过设置第二封堵件133,可在驱动泵1122关闭时对第二管道1314进行封堵,以实现容置腔1210与外部的隔离,防止容置腔1210内的水泄露。而驱动泵1122启动后,在水的推力的作用下,第二封堵件133可通过滑动导通第二管道1314,以实现壶身120的自动加水。
综合第一封堵件132及第二封堵件133,可对壶体121进行双重密封,以防止壶身120内部的水泄露至壶身120外,且可实现壶身120的自动加水。
可选地,第二封堵件133可以为玻璃球、块状结构、板状结构或者其他的结构,只需确保第二封堵件133可对第二管道1314进行封堵即可。
壶身120还包括位于第一管道1312内的复位件134,第二管道1314与第一管道1312配接的一端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复位件134为第二封堵件133提供一朝向第二管道1314方向滑动的复位力。
具体地,复位件134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封堵件133及第一管道1312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复位件134,当驱动泵1122关闭时,在复位件134的作用下,第二封堵件133可沿朝向第二管道1314的方向滑动,以实现第二管道1314的自动封堵。而且,在第二封堵件133封堵于第二管道1314的过程中,在复位力的作用下,第二封堵件133与第二管道1314管口边缘之间的接触更紧密,可有效提升第二封堵件133的封堵效果。
可选地,复位件134可以为压缩弹簧、弹性垫、硅胶或者其他弹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134为压缩套簧,第一封堵件132的导向部穿设于导向孔时还穿设于复位件134,以对复位件134进行支撑及导向。
壶身120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1312内的连接件135,连接件135连接于第二封堵件133与复位件134之间。
连接件135的设置,可对复位件134与第二封堵件133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以防止复位件134从第二封堵件133上滑落而导致第二封堵件133复位失效。
具体地,连接件135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及第二连接槽。复位件134靠近第二封堵件133的一端伸入至第一连接槽内,并与第一连接槽的底部抵接。第一连接槽可对复位件134进行限位及导向,与防止复位件134晃动。第二封堵件133部分收容于第二连接槽内,且第二连接槽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二封堵件133收容于第二连接槽内的部分的形状及尺寸匹配。因此,可增大第二封堵件133与第二连接槽槽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件135与第二封堵件133的连接更牢靠。
更进一步地,壶身120还包括加强件136,加强件136夹持于第二管道1314的外壁与第一管道1312的内壁之间,并与第一管道1312及第二管道1314密合。
加强件136的设置,使得第一管道1312及第二管道1314的连接更稳定,以防止第一管道1312及第二管道1314在连接时脱落。
具体地,加强件136包括抵接台阶及卡持套筒。抵接台阶设置于第一管道1312外,并夹持于凸部12133与第一管道1312远离出水槽12131的一端端面之间,以对卡持套筒进行限位。卡持套筒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并与第一管道1312卡持。第二管道1314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的一端穿设于卡持套筒,且第二管道1314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的一端的侧壁突出形成翼部13142,翼部13142插入至卡持套筒的内壁,可增强第二管道1314与卡持套筒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加强件136套设于第二封堵件133远离连接件135的一侧。
具体地,卡持套筒套设于第二封堵件133远离连接件135的一侧。在第二封堵件133封堵于第二管道1314时,卡持套筒可支撑第二封堵件133,使得第二封堵件133的安装更稳定。此外,卡持套筒在第二封堵件133滑动的过程中还具有导向作用,以便于提升第二封堵件133滑动的稳定性。
壶身120还包括弹性件137,弹性件137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1314及安装孔1113的孔壁抵接,弹性件137作用于第二管道1314,以使第二管道1314具有朝向第二封堵件133方向滑动的趋势。
可选地,弹性件137为套簧,弹性件137套设于第二管道1314,且弹性件137的一端伸入至第一管道1312内,并与第二管道1314的翼部13142固定连接,以实现弹性件137的固定。当壶体121与座体111安装时,弹性件137的另一端与安装孔1113的孔壁抵接,并为第二管道1314提供一弹性力,以使得第二管道1314具有朝向第二封堵件133方向滑动的趋势。因此,综合复位件134及弹性件137的功能,第二封堵件133与第二管道1314之间的接触更紧密,使得第二管道1314具有较佳的封堵效果。
上述烧水装置100,壶身120与壶座110安装时,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与控制器113电连接,低水位探针1250及高水位探针1252同时对容置腔1210内的水位进行探测,并发送反馈信号给控制器113。当水位低于低水位探针1250或与低水位探针1250平齐时,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启动,外部的水经出水口1211流入容置腔1210内,以对壶身120进行加水。当水位与高水位探针1252平齐或高于高水位探针1252时,控制器113控制加水组件112关闭,壶身120停止加水。通过设置加水组件112、探针组件125及控制器113,当壶身120与壶座110安装时,可对壶身120进行自动加水,且无需时刻留意壶身120内部的水位高度,因此,使得烧水装置100的加水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包括:
壶体,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水口;及
探针组件,安装于所述壶体,且包括用于探测所述容置腔内水位的低水位探针及高水位探针,所述低水位探针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与所述高水位探针之间;及
壶座,与所述壶身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壶座包括:
座体,其内形成有收容腔;
加水组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出水口流体连通,所述加水组件受控提供一驱动水从外部经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容置腔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加水组件、所述低水位探针及所述高水位探针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水位低于所述低水位探针或与所述低水位探针平齐时控制所述加水组件启动,或在所述水位与所述高水位探针平齐或高于所述高水位探针时控制所述加水组件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壶体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触点,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低水位探针及所述高水位探针电连接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及所述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水量探针,所述壶座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水量探针电连接,所述水量探针用于探测所述容置腔内的水量值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水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包括进水管、驱动泵及出水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泵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泵启动或关闭,所述进水管配接于所述驱动泵,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座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夹持于所述驱动泵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管道组件,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壶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凹陷形成出水槽,所述出水口开设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壁,所述管道组件的一端配接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口,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出水管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配接于所述出水槽的槽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出水槽的一端配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泵启动时打开所述第一管道或在所述驱动泵关闭时封堵所述第一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内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泵启动时打开所述第二管道或在所述驱动泵关闭时封堵所述第二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复位件,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配接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复位件为所述第二封堵件提供一朝向所述第二管道方向滑动的复位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复位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夹持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抵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二管道,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封堵件方向滑动的趋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壶体朝向所述座体的底面形成有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可拆卸地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0844.0A CN110754935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烧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0844.0A CN110754935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烧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4935A true CN110754935A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4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0844.0A Pending CN110754935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烧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5493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74548A (zh) * | 2020-04-14 | 2020-07-07 | 广州市吉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称重控制电磁煮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263134A (zh) * | 2020-10-17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位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07580U (zh) * | 2014-11-17 | 2015-03-18 | 吴年生 | 一种电热水壶 |
CN204520303U (zh) * | 2015-01-20 | 2015-08-05 | 佛山市汇莱德电器有限公司 | 自动上水结构与水位探头一体式组合的电热水壶 |
CN105078224A (zh) * | 2015-07-17 | 2015-11-25 | 厦门越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全智能烧水装置、烧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
TWM514284U (zh) * | 2015-08-28 | 2015-12-21 | Pi-Lung Tsai | 湧泉式加熱裝置 |
CN211484054U (zh) * | 2019-12-09 | 2020-09-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烧水装置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11250844.0A patent/CN1107549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07580U (zh) * | 2014-11-17 | 2015-03-18 | 吴年生 | 一种电热水壶 |
CN204520303U (zh) * | 2015-01-20 | 2015-08-05 | 佛山市汇莱德电器有限公司 | 自动上水结构与水位探头一体式组合的电热水壶 |
CN105078224A (zh) * | 2015-07-17 | 2015-11-25 | 厦门越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全智能烧水装置、烧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
TWM514284U (zh) * | 2015-08-28 | 2015-12-21 | Pi-Lung Tsai | 湧泉式加熱裝置 |
CN211484054U (zh) * | 2019-12-09 | 2020-09-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烧水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74548A (zh) * | 2020-04-14 | 2020-07-07 | 广州市吉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称重控制电磁煮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374548B (zh) * | 2020-04-14 | 2025-02-14 | 广州吉谷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称重控制电磁煮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263134A (zh) * | 2020-10-17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位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59848B1 (ko) | 휴대용 수동 커피머신 | |
CN110754935A (zh) | 烧水装置 | |
US20190337713A1 (en) | Single-serving self-piercing pod for liquid and powdered and granular beverage concentrates | |
RU2657227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 |
WO2018107627A1 (zh) | 一种便携式咖啡机 | |
KR20160119133A (ko) | 스탠드 | |
CN110652157B (zh) | 一种带有两用杯盖的保温杯 | |
US12167723B2 (en) | Water dispenser | |
CN211484054U (zh) | 烧水装置 | |
CN220069479U (zh) | 一种加热料理杯用的冲泡装置及料理机 | |
CN215583863U (zh) | 一种饮品冲调机 | |
CN204445307U (zh) | 一种预约定时的电锅 | |
CN213505946U (zh) | 可控制流量的分酒器 | |
CN210930890U (zh) | 一种饮料机的自动补液装置及具有其的咖啡机 | |
CN204232762U (zh) | 泡茶装置 | |
WO2022048005A1 (zh) | 一种器具耦合器抽水装置 | |
CN111631593B (zh) | 液体容器快速更换装置、炒锅装置及炒菜机 | |
CN110269516B (zh) | 便携折叠咖啡机 | |
CN210540808U (zh) |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 |
CN216147829U (zh) | 一种水箱及其冲粉装置 | |
CN222055210U (zh) | 咖啡机 | |
CN113331690A (zh) | 一种饮品冲调机 | |
CN104545419B (zh) | 一种预约定时的电锅 | |
CN210276875U (zh) | 一种带折叠底座的防烫烧水机 | |
CN110326968A (zh) | 胶囊咖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