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2904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2904A CN110752904A CN201810820011.2A CN201810820011A CN110752904A CN 110752904 A CN110752904 A CN 110752904A CN 201810820011 A CN201810820011 A CN 201810820011A CN 110752904 A CN110752904 A CN 1107529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 number
- crc
- uci
- preset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解决当UCI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360比特,且无法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时,无法确定实际的CRC比特数,进而不明确如何进行UCI传输的问题。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本发明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ITU等多个组织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都开始研究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即5G NR,5Generation New RAT)。在5G NR系统中,对于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当UCI的比特数超过11比特时,使用极化Polar编码方式。Polar编码器需要对UCI增加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比特。其中,对于12到19比特的UCI,polar编码的CRC比特为6比特;对于UCI比特数大于19比特的情况,polar编码的CRC比特为11比特。特别的,对于UCI比特数大于等于360比特的情况,考虑到polar编码的编码特性和性能,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具体的,根据UCI的编码比特数来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例如当UCI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360比特且UCI的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比特时,或者当UCI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13比特时,对UCI进行分割。当进行UCI分割时,将原始的UCI比特分为两组,每组分别进行polar编码,则每组分别增加11比特CRC,因此,是否进行UCI分割则会影响最终的CRC比特数,如果不进行分割,则CRC比特数为11比特,如果进行分割,则CRC比特数为11+11=22比特。
NR中可以配置多个用于传输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 report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当多个CSI report碰撞时,可以在用于传输多个CSI report的PUCCH资源上同时传输,避免过多的CSI丢弃。可以根据CSI比特数以及对应的CRC比特数,在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 report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满足配置的目标码率的PUCCH资源。
NR中,当确定一种或者多种UCI在某一个PUCCH资源上传输时,为了降低PUCCH资源开销,还可以根据UCI总比特数和CRC总比特数,确定一个满足目标码率的最小RB个数用于传输UCI,该RB个数不超过已经确定的PUCCH资源所包含的RB个数。
当确定承载UCI的PUCCH资源时,需要根据CRC比特数来确定,但当UCI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360比特时,而此时在不知道PUCCH资源时无法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则无法确定实际的CRC比特数,此时如何进行UCI传输还没有明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用以解决当UCI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360比特,且无法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时,无法确定实际的CRC比特数,进而不明确如何进行UCI传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其中,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其中,所述参考CRC比特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其中,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其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其中,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其中,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其中,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其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所述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所述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且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101: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该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上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UCI包括但不限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02: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上述参考CRC比特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例如11比特;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阈值可具体为1088,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具体为11比特,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这里,在上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在上述第二编码比特数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大于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根据第一编码比特数和第二编码比特数来确定参考CRC比特数,具体的,在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进一步判断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根据第一编码比特数和第二编码比特数来确定参考CRC比特数,具体的,判断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大于或等于1088时,进一步判断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此时第二编码比特数肯定大于1088),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此时第一编码比特数肯定小于1088),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步骤103: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2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上述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可以为HARQ-ACK,SR和CSI part1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2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进一步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该预设阈值为1088。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判断承载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大于或等于1088时,执行上述步骤102,否则,直接判断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则不需要参考CRC比特数,直接按照UCI比特数范围所对应的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该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1: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该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其中,上述第一比特数值具体为360,和/或,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UCI包括但不限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202: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上述参考CRC比特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例如11比特;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阈值可具体为1088,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具体为11比特,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这里,在上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在上述第二编码比特数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大于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根据第一编码比特数和第二编码比特数来确定参考CRC比特数,具体的,在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进一步判断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这里,根据第一编码比特数和第二编码比特数来确定参考CRC比特数,具体的,判断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大于或等于1088时,进一步判断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此时第二编码比特数肯定大于1088),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22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需要进行UCI分割的,即按照22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时(此时第一编码比特数肯定小于1088),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为11比特,即可以肯定UCI是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即按照11比特CRC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1088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确定所述参考CRC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即按照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步骤203: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202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其中,上述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可以为HARQ-ACK,SR和CSI part1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202中,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进一步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阈值为1088。先判断承载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088,当大于或等于1088时,执行上述步骤102,否则,直接判断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则不需要参考CRC比特数,直接按照UCI比特数范围所对应的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资源大小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假设在时刻n需要在一个PUCCH上传输UCI,该PUCCH的资源至少包含码率r、RB个数PUCCH符号长度等参数;假设该PUCCH为格式3,符号长度为14符号,其中承载UCI传输的符号个数使用QPSK调制,即对应的调制阶数Qm=2,每个RB上承载UCI的RE个数UCI的比特数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例如为大于等于360,且小于1013的值;或者为大于等于360的值,则:
情况1(直接使用参考CRC):假设r=0.5,假设UCI比特数OUCI为400比特,由于在确定PUCCH资源大小之前,不能确定UCI的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比特,因此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对UCI进行分割,也就无法判断400比特UCI对应的是11比特还是22比特CRC,则使用参考CRC比特用于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大小,即假设参考CRC比特OCRC预先被定义为11比特,则按照OUCI+OCRC=411比特待传输以及PUCCH的码率,进一步按照如下公式(1)确定PUCCH的实际RB个数该为不超过的值,此时个RB为从PUCCH资源所对应的个RB中的起始RB开始的个RB,即确定PUCCH实际仅使用6个RB中从起始RB开始的3个RB用于传输400比特UCI;上述确定PUCCH传输UCI的RB个数时,假设的CRC参考比特数不影响在实际对UCI进行编码处理时确定的实际CRC比特,即实际CRC比特总是按照UCI比特数范围以及是否进行UCI分割来确定,例如UCI的比特数为12到19比特时,CRC比特为6比特,UCI比特数大于19比特时,具体的,当UCI比特为大于等于360且UCI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1088时或者UCI比特大于或等于1013比特时,进行UCI分割,则CRC比特为22比特,否则,不进行UCI分割,则CRC比特为11比特;此时3个RB所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为比特,不超过1088,因此,确定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则UCI的实际CRC比特为11比特,与参考CRC吻合,从而保证上述400比特UCI在3个RB的PUCCH上传输的码率不超过目标码率r;
公式(1):
情况2(直接使用参考CRC):假设r=0.3,假设UCI比特数为430比特,同情况1,则使用参考CRC比特用于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大小,得到PUCCH的实际RB个数该为不超过的值,此时个RB为从PUCCH资源所对应的个RB中的起始RB开始的个RB,即确定PUCCH实际仅使用6个RB中从起始RB开始的5个RB用于传输430比特UCI;在确定实际的CRC比特时,由于5个RB所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为比特,超过1088,因此,需要进行UCI分割,则UCI的实际CRC比特为22比特,比参考CRC大,此时上述430比特UCI在5个RB的PUCCH上传输的码率可能会略高于目标码率r,如但对于该情况,参考CRC的好处在于总是按照假定的CRC比特来确定资源,实现简单统一,避免基站和终端采用不同的CRC来确定资源,当假定参考CRC为11比特时,可能会出现如果实际CRC为22比特时,实际UCI传输的码率略高于目标码率,但考虑到频域资源以RB为单位分配,这种略高的情况不是总会出现,且即使出现,也不会偏离目标码率太多,例如假设UCI比特为400比特时,其他参数不变,则确定的还是为5,但此时400比特UCI即使按照22比特CRC计算,在5个RB上传输的码率也不超过目标码率,如此时如果约定参考CRC为22比特,则意味着实际CRC只会比参考CRC小或者等于参考CRC,总是能够保证根据实际确定的资源上承载的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判断是否存在UCI分割,UCI的传输码率都不会超过目标码率,但就会存在一定的PUCCH资源浪费,因为PUCCH总是按照低于目标码率在传输,意味着PUCCH总是占用了比实际需求偏大的资源在传输;
情况3(根据UCI+11比特对应的编码比特确定参考CRC):假设r=0.3,假设UCI比特数为400比特,由于在确定PUCCH资源大小之前,不能确定UCI的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比特,因此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对UCI进行分割,也就无法判断400比特UCI对应的是11比特还是22比特CRC,则可以先根据11比特CRC计算UCI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第一编码比特率A=(400+11)/0.3=1370,此时假设PUCCH的资源足够大,则意味着即使按照11比特CRC计算,在满足不超过目标码率的情况下都需要1370比特UCI编码比特,意味着UCI编码比特总是大于1088,此时可以同时按照22比特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第二编码比特率B=ceil((400+22)/0.3)=1407,ceil()为向上取整,进一步判断B是否超过1088,当然也可以不计算这个值,因为如果A值大于1088,则B值肯定大于1088;因此,可以判断需要进行UCI分割,则可以直接确定实际的CRC比特为22比特作为参考CRC比特,此时按照实际22比特CRC来确定该PUCCH上用于传输该UCI的实际使用的RB个数则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即实际仅占用该PUCCH资源对应的6个RB中的5个RB即可满足在不超过码率r的情况下传输400比特UCI;此时实际的CRC与参考CRC比特数一致,则传输码率总是不会超过码率r;
情况4(根据UCI+22比特对应的编码比特确定参考CRC):假设r=0.5,假设UCI比特数为400比特,由于在确定PUCCH资源大小之前,不能确定UCI的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比特,因此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对UCI进行分割,也就无法判断400比特UCI对应的是11比特还是22比特CRC,则可以先根据22比特CRC计算UCI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B=(400+22)/0.5=844,此时假设PUCCH的资源足够大,则意味着即使按照22比特CRC计算,在满足不超过目标码率的情况下所对应的UCI编码比特数都不超过1088,意味着UCI编码比特总是不超过1088,此时可以同时按照11比特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A=(400+11)/0.5=822,进一步判断A是否超过1088,当然也可以不计算这个值,因为如果B值不超过1088,则A值肯定小于1088;因此,可以判断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则可以直接确定实际的CRC比特为11比特作为参考CRC比特;此时按照实际11比特CRC来确定该PUCCH上用于传输该UCI的实际使用的RB个数则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即实际仅占用该PUCCH资源对应的6个RB中的3个RB即可满足在不超过码率r的情况下传输400比特UCI;此时实际的CRC与参考CRC比特数一致,则传输码率总是不会超过码率r;
情况5(同时根据UCI+11以及UCI+22比特对应的编码比特确定参考CRC):假设r=0.5,假设UCI比特数为530比特,由于在确定PUCCH资源大小之前,不能确定UCI的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比特,因此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对UCI进行分割,也就无法判断530比特UCI对应的是11比特还是22比特CRC,则可以先根据11比特CRC计算UCI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A=(530+11)/0.5=1082,此时假设PUCCH的资源足够大,则意味着按照11比特CRC计算,在满足不超过目标码率的情况下对应的UCI编码比特不超过1088,据此并不能确定是否进行UCI分割,则可以进一步根据22比特CRC计算UCI在不超过目标码率下所对应的最小编码比特数,例如B=(530+22)/0.5=1104,此时假设PUCCH的资源足够大,则意味着按照22比特CRC计算,在满足不超过目标码率的情况下所对应的UCI编码比特数超过1088,意味着此时还是不能判断UCI是否进行分割,因此,确定按照预定的参考CRC计算PUCCH资源,例如预定的参考CRC为11比特,则按照11比特CRC来确定该PUCCH上用于传输该UCI的实际使用的RB个数则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即实际仅占用该PUCCH资源对应的6个RB中的4个RB即可满足在不超过码率r的情况下传输530比特UCI;此时,可以根据PUCCH实际传输的RB数来确定UCI的编码比特数,从而确定实际的CRC比特,具体过程同情况1和2中的相关描述类似,不再赘述;
上述过程中,先根据22比特CRC确定B,然后确定B值大于1088,不能确定UCI是否分割,再进一步根据11比特CRC确定A,然后确定A值小于1088,也不能确定UCI是否分割,从而得到按照预定的参考CRC确定PUCCH资源,是同样适用的,即先确定A还是B都是可以的;
或者,上述过程中,同时确定A值和B值,然后根据A、B值对应的区间判断照预定的参考CRC确定PUCCH资源,是同样适用的。
情况6(先根据PUCCH承载的最大比特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参考CRC):假设则根据该PUCCH所包含的RB数等参数,确定该PUCCH在个RB上可以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为比特,不超过1088,则不论原始UCI比特数为多少,由于承载该UCI传输的PUCCH的最大承载的编码比特数不超过1088,则总是不满足UCI分割的条件的,因此,CRC的比特数即为不进行UCI分割情况下UCI比特数对应的实际CRC比特数,例如UCI的比特数为12到19比特时,CRC比特为6比特,UCI比特数大于19比特时,CRC比特为11比特;则终端根据UCI比特数对应的实际CRC比特数,按照UCI和CRC比特数之和以及配置的码率r,进一步确定该PUCCH上用于传输该UCI的实际使用的RB个数例如假设UCI比特为370比特,CRC=11比特,r=0.7,则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即实际仅占用该PUCCH资源对应的3个RB中的2个RB即可满足在不超过码率r的情况下传输370比特UCI;此时实际的CRC与参考CRC比特数一致,则传输码率总是不会超过码率r。
情况7(先根据PUCCH承载的最大比特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参考CRC):假设则根据该PUCCH所包含的RB数等参数,确定该PUCCH在个RB上可以承载的最大UCI编码比特数为比特,超过1088,则在确定实际传输RB个数时可能存在个RB所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大于等于或者不超过1088两种情况,完全取决于的值;因此,需要按照上述情况1~情况5的方式进行根据参考CRC比特计算PUCCH资源的处理,具体过程同上,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假设在时刻n需要在一个PUSCH上传输HARQ-ACK,假设HARQ-ACK的比特数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例如为大于等于360,且小于1013的值,或者为大于等于360的值,则:
首先按照如下公式(2)和(3)计算HARQ-ACK在PUSCH上对应的映射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的个数或调制符号的个数Q′ACK,其中,OACK为HARQ-ACK的比特数,LACK为参考CRC比特,为配置的HARQ-ACK确定资源的参数,CUL-SCH为PUSCH上承载数据(UL-SCH)的码块(CB,code block)个数,Kr为第r个CB的大小,为PUSCH的调度带宽,以子载波(SC,subcarrier)大小为单位,为OFDM符号l上包含的用于传输UCI的RE个数,为PUSCH包含的符号数,α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缩放因子,l0为PUSCH上第一个不包含DMRS的符号的编号,NL表示层数;然后按照下述公式(3)计算得到HARQ-ACK在PUSCH上对应的UCI编码比特EUCI,然后根据UCI的编码比特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UCI分割,从而确定实际的UCI的CRC比特数为11比特还是22比特,;
具体的过程同实施例一中的情况1~7;其中,
对于情况1或2,LACK直接使用预定的参考CRC比特数,例如11比特来计算Q′ACK,从而得到UCI编码比特数EUCI,再按照UCI编码比特数确定实际的CRC比特时可能如情况1,与参考的CRC比特数一致,也可能如情况2,比参考CRC比特数更大,此时按照实际CRC在根据参考CRC确定的资源上传输时,码率会略高些;
对于情况3或4,根据对按照11比特或22比特的计算结果的预先判断,LACK直接确定为实际的CRC比特数,从而保证按照参考CRC通过如下公式(2)和(3)确定的HARQ-ACK传输资源与实际需求匹配;
对于情况5,根据对按照11比特或22比特的计算结果的预先判断,无法确定UCI是否分割,则需回到情况1或情况2,根据预定的参考CRC比特确定资源,后续具体过程则同情况1或情况2,不再赘述;
对于情况6或7,不同于实施例1中的情况6或7的时,需要用HARQ-ACK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上限,即公式(2)中的部分,替换PUCCH按照该PUCCH所包含的RB个数计算UCI编码比特数的过程,即先根据计算得到Q′ACK,然后根据公式(3)EUCI=NL·Q′ACK·Qm计算得到在PUSCH上传输的HARQ-ACK的编码比特数上限EUCI,然后判断该编码比特数是否超过1088,如果不超过,即如实施例1中的情况6,则可以直接判断不需要进行UCI分割,则确定11比特实际的CRC比特作为参考CRC比特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Q′ACK和EUCI,如果超过,则不能判断是否进行UCI分割,则需要回归到情况1~5进行进一步处理,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公式(2):
公式(3):EUCI=NL·Q'ACK·Qm。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用于解决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不知道CRC比特数的问题,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进而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所述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3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存储处理器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3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可选的,处理器3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可选的,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可选的,处理器3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如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可选的,处理器3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可选的,处理器3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侧的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401,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发送模块403,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一确定模块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520、处理器500、收发机510、总线接口及存储在存储器520上并可在处理器5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可选的,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基础侧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601,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接收模块603,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二确定模块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解决了在根据CRC比特数确定传输UCI的PUCCH资源时,难以确定CRC比特数的问题,且能保证基站和终端对UCI传输资源的理解一致,保证UCI的正确传输。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0)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CRC比特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1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CRC比特数为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21.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所述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32.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通过所述收发机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的比特数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实际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值,且小于第二比特数值;
或者,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数值为360,和/或,所述第二比特数值为1013。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为11比特,和/或,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为22比特,和/或,所述预设阈值为1088。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上行信道上最大承载的UCI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执行所述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的步骤。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个。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4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发送所述UCI。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传输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传输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传输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4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是否满足预定的比特数范围;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的比特数满足所述预定的比特数范围时,按照参考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数,确定传输所述UCI的资源;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的传输所述UCI的所述资源上接收所述UCI。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其中,所述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大于所述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在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在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判断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或者,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一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一编码比特数,以及确定所述UCI比特数与CRC第二预定比特数之和在预定的码率下所对应的第二编码比特数,进行如下判断: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二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CRC第一预定比特数;
当所述第一编码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编码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参考CRC比特数为预先约定的CRC比特数值。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方法:
方法1: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PUCCH使用的实际资源块RB个数;
方法2:当所述UCI为信道状态信息CSI且配置了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所述多个用于传输多个CSI的PUCCH资源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用于接收CSI;
方法3:当所述UCI包含CSI part 2时,根据所述参考CRC比特数在确定的PUCCH资源上,确定用于接收CSI part2的资源以及用于接收除了CSI part2以外的其他UCI的资源。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UCI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时,根据参考CRC比特数计算所述UCI在PUSCH上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0011.2A CN11075290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202211175615.9A CN116094679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EP19842267.7A EP3829096B1 (en) | 2018-07-24 | 2019-07-23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PCT/CN2019/097231 WO2020020131A1 (zh) | 2018-07-24 | 2019-07-23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KR1020217003923A KR102460889B1 (ko) | 2018-07-24 | 2019-07-23 | 정보 전송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
US17/262,852 US11646819B2 (en) | 2018-07-24 | 2019-07-23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TW108126121A TWI735920B (zh) | 2018-07-24 | 2019-07-24 | 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基地台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0011.2A CN11075290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75615.9A Division CN116094679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2904A true CN110752904A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18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20011.2A Pending CN11075290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202211175615.9A Pending CN116094679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75615.9A Pending CN116094679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46819B2 (zh) |
EP (1) | EP3829096B1 (zh) |
KR (1) | KR102460889B1 (zh) |
CN (2) | CN110752904A (zh) |
TW (1) | TWI735920B (zh) |
WO (1) | WO202002013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06283A1 (zh) * | 2021-04-02 | 2022-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74686B2 (en) * | 2020-02-04 | 2022-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ity check bits for non-coherent communication |
WO2021225404A1 (en) * | 2020-05-08 | 2021-11-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up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uci) decoding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2167437B2 (en) * | 2020-10-08 | 2024-12-1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different reliability conditions |
EP4430402A1 (en) | 2021-11-09 | 2024-09-18 | T-Knife GmbH | Methods of selecting a patient for treatment of a mage-a1 positive solid tumor, of predicting whether a patient being diagnosed with mage-a1 positive solid tumor will be responsive to treatment of this tumor and of treating a patient being diagnosed with such a mage-a1 positive solid tumor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diagnostic kit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2844A (zh) * | 2017-03-24 | 2017-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编码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91172B1 (en) * | 2009-10-01 | 2023-12-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
WO2012067443A2 (ko) * | 2010-11-17 | 2012-05-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WO2013119015A1 (ko) * | 2012-02-06 | 2013-08-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580797B (zh) * | 2012-08-03 | 2017-05-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WO2016093573A1 (ko) * | 2014-12-08 | 2016-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5개를 초과하는 셀들을 반송파 집성에 따라 사용할 때의 pucch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
CN106160956A (zh) * | 2015-04-10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7615839B (zh) * | 2015-05-15 | 2020-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子信令段的方法、处理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
US10798685B2 (en) | 2015-05-27 | 2020-10-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
CN106257856B (zh) * | 2015-06-19 | 2021-02-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
WO2017008828A1 (en) * | 2015-07-10 | 2017-01-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band processors,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
CN113556818B (zh) * | 2015-08-12 | 2024-02-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执行通信的方法和基站 |
CN106470089B (zh) * | 2015-08-14 | 202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6559878B (zh) * | 2015-09-25 | 2021-1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uci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
JPWO2018030416A1 (ja) * | 2016-08-10 | 2019-06-2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225046B2 (en) * | 2017-01-09 | 2019-03-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daptive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ncoding |
US11343822B2 (en) * | 2018-01-12 | 202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ed-bit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segmentation |
ES2965225T3 (es) * | 2018-01-19 | 2024-04-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
JP7197280B2 (ja) * | 2018-04-06 | 2022-1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7075805B2 (ja) * | 2018-04-17 | 2022-05-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10820011.2A patent/CN1107529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7-24 CN CN202211175615.9A patent/CN116094679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7-23 KR KR1020217003923A patent/KR102460889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WO PCT/CN2019/097231 patent/WO2020020131A1/zh unknown
- 2019-07-23 US US17/262,852 patent/US116468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EP EP19842267.7A patent/EP382909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4 TW TW108126121A patent/TWI73592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2844A (zh) * | 2017-03-24 | 2017-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编码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ATT: "Remaining issues for long PUCCH", 《3GPP》 * |
HUAWEI, HISILICON: "Outcome offline discussion on PUCCH structure in long-duration", 《3GPP》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06283A1 (zh) * | 2021-04-02 | 2022-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460889B1 (ko) | 2022-10-28 |
WO2020020131A1 (zh) | 2020-01-30 |
EP3829096A1 (en) | 2021-06-02 |
TWI735920B (zh) | 2021-08-11 |
CN116094679A (zh) | 2023-05-09 |
EP3829096B1 (en) | 2025-01-22 |
KR20210028251A (ko) | 2021-03-11 |
TW202008822A (zh) | 2020-02-16 |
US11646819B2 (en) | 2023-05-09 |
EP3829096A4 (en) | 2021-08-18 |
US20210242966A1 (en) | 2021-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52904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US9986534B2 (en) |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CN110225587B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 |
WO2016155305A1 (zh) | 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 | |
CN110166168B (zh) |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05634689A (zh) | 一种harq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16015578B (zh) | 数据传输指示及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311508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0650545A (zh) |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0228419A1 (zh) |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
KR20250020742A (ko) |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543330A (zh) |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3541900A (zh)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0351757B (zh) | 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995493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装置 | |
CN112040546A (zh) | 一种基站、用户终端及载波调度指示方法 | |
CN112398612B (zh) | 传输资源大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18127100A1 (zh) |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11418177A (zh) | 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
JP2021520106A (ja)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US1116628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CN110798295B (zh) | 用于确定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263445B (zh) | 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基站 | |
CN115190597A (zh) | 一种uci的复用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6095842B (zh) | 一种用户终端的传输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