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7139B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37139B CN110737139B CN201910500362.XA CN201910500362A CN110737139B CN 110737139 B CN110737139 B CN 110737139B CN 201910500362 A CN201910500362 A CN 201910500362A CN 110737139 B CN110737139 B CN 1107371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pixel
- branch
- edge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000702734 Homo sapiens Spermatid-specific manchette-related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2100030920 Spermatid-specific manchette-related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34914 GP2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PEFJYZGXZENAF-UHFFFAOYSA-N N-cyclohexyl-1-(2,4-dichlorophenyl)-6-methyl-4H-indeno[1,2-c]pyrazole-3-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C2=3)C=1CC=3C(C(=O)NC1CCCCC1)=NN2C1=CC=C(Cl)C=C1Cl SPEFJYZGXZENA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pix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可以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像素电路,并且第二像素可以被布置为与第一像素相邻并且可以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一电极并且电连接至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电极,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方向上从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一分支电极,以及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三方向上从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二分支电极。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8年7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83239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透射率和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提供两个对基板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如果将电压施加至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极,则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这种电场用于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定向和入射光的偏振,并且该过程用于在液晶显示设备上显示图像。
针对液晶显示设备,为了实现宽视角,在像素电极中形成限定多个畴的细长狭缝。畴中的液晶分子中的一些不能被边缘场控制,并且不能被定向为与偏振板的偏振轴成预定角度。在此情况下,可以被用户看到灰色或黑色斑点,并且这可以导致显示设备透射率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透射率和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可以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像素电路,并且与第一像素相邻布置的第二像素可以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第一电极,直接连接至第一电极并且电连接至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电极,第一连接电极的宽度比第一电极的宽度宽,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方向上从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一分支电极,以及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三方向上从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二分支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第二电极,在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第三侧边延伸的第三分支电极,在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第四侧边延伸的第四分支电极,以及连接至第三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或第四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电连接至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连接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长度。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连接电极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分支电极,以及在第三方向上从第一连接电极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分支电极。
在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遮光部分。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遮光部分可以与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二连接电极、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连接分支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二连接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一边缘电极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分支电极,并且第二边缘电极可以连接至第二连接分支电极。
在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遮光部分。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遮光部分可以与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包括与遮光部分重叠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不与遮光部分重叠的第二电极部分。当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时,第一电极部分的第一宽度可以大于第二电极部分的第二宽度。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置于与第一连接电极相邻的区域中的第三边缘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三边缘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以随着与第一电极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三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以及在第三方向上从第三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二附加分支电极,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不直接接触第一电极,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不直接接触第一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一附加分支电极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中的其他第一附加分支电极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二附加分支电极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并且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中的其他第二附加分支电极可以不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在与第一分支电极平行的方向上从第一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以及在与第二分支电极平行的方向上从第二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二附加分支电极。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基底基板、布置在第一基底基板上的像素电路、像素电极、布置在像素电极上的液晶层、布置在液晶层上的第二基底基板以及遮光部分,像素电极包括连接至像素电路的连接电极、直接连接至连接电极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极、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支电极,第一电极具有比连接电极的宽度窄的宽度,像素电极包括基于第一电极的位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遮光部分布置在第二基底基板的面向第一基底基板的表面上,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与像素电路和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实施例中,多个分支电极中的一些分支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中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分支电极中的其他分支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二区域中并且可以在不同于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
在实施例中,多个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分支电极可以连接至连接电极并且不连接至第一电极,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连接至连接电极的分支电极中的每一个分支电极的一部分可以与遮光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像素,以及与第一像素相邻布置并且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像素。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极、将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在离开第一像素电路的方向上从第一电极的侧边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第一电极的侧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电极的宽度比第一电极的宽度宽,第二像素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极、在朝向第二像素电路的方向上从第二电极的侧边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以及将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二分支电极连接至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连接电极,第二电极的侧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可以提供为多个,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并且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至少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
在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极可以连接至多个第一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一分支电极。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简要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示例实施例。附曲线示如本文所述的非限定性示例实施例。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像素的平面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像素的平面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二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测量的亮度比与像素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比较示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比较示例的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测量的亮度比与像素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应该注意,这些图意在说明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普通特性,并且意在补充下面提供的书面描述。然而,这些附图不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并且可能没有精确地反映任何给定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性,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由示例实施例所包含的值或属性的范围。例如,为了清楚,可以减小或夸大分子、层、区域和/或结构元件的相对厚度和位置。各个附图中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的使用意在指示类似或相同元件或特征的存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其中示出示例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化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定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全面传达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作“连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贯穿全文,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用于描述元件或层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以类似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紧邻”、“在…上”和“直接在…上”)。
应该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诸如“在…下方”、“在…之下”、“在…下面”、“在…之上”、“在…上面”之类的空间相对术语可以在本文中为了便于描述,而用于描述附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括使用或工作中的设备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方”的元件将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之下”可以包括之上和之下的定向两者。设备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以其他定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在限定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另外指示。应该进一步理解,如果在本文中使用,则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本文参照作为示例实施例的理想化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的剖视图来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照此,预期了作为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而导致的图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不应解释为限定于本文所图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应该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
除非另外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应该进一步理解,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所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该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上下文中它们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限定。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的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设备DD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显示表面IS显示图像。在图1中,显示表面IS被图示为包括由第一方向DR1和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所限定的表面。然而,这仅是显示表面IS的示例,并且在实施例中,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提供显示设备以具有弯曲的显示表面。
显示设备DD的厚度方向将被称作第三方向DR3。然而,由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DR1、DR2和DR3所指示的方向可以是相对构思,并且在实施例中,可以改变它们以指示其他方向。
显示设备DD可以用于大尺寸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机、监控器和户外广告牌),或者小尺寸或中尺寸电子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汽车导航系统、游戏机、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相机)。然而,应该理解,这些仅是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他电子设备以实现本发明构思,除非它们不脱离本发明构思。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的框图。
参照图2,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信号控制器或时序控制器TC、数据驱动器DDV以及栅极驱动器GDV。信号控制器TC、数据驱动器DDV和栅极驱动器GDV中的每一个可以以电路的形式实施。
显示面板DP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DD可以进一步包括背光单元(未示出),背光单元用于向显示面板DP提供光。显示面板DP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由背光单元生成的光的透射比,并且由此显示图像。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条数据线DL1-DLm、多条栅极线GL1-GLn以及多个像素PX。
数据线DL1-DLm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上排列。栅极线GL1-GLn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排列。
像素PX可以在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上排列。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显示原色中的一种颜色或混合色中的一种颜色。原色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并且混合色可以包括诸如白色、黄色、青色和品红色的各种颜色。然而,可以由像素PX显示的颜色不限于以上颜色。
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和电连接至像素电极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至栅极线GL1-GLn中的对应一条以及数据线DL1-DLm中的对应一条。
图2示例性地图示了1G1D结构,其中一个像素PX连接至一条栅极线和一条数据线,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栅极线的数量可以减少至图2中所示的栅极线GL1-GLn的数量的一半。这可以是半栅极双数据(HG2D)结构。例如,可以为两个相邻像素行提供一条栅极线。每条栅极线可以为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定位的两个像素提供相同的栅极信号。因此,与1G1D结构相比,提供时序的栅极信号可以增大两倍。结果,可以实现数据电压的足够长的充电时间。
信号控制器TC可以接收从外部提供的图像数据RGB。信号控制器TC可以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RGB转换为适于显示面板DP的操作的图像数据R’G’B’,并且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R’G’B’输出至数据驱动器DDV。
信号控制器TC可以接收从外部提供的控制信号CS。控制信号CS可以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主时钟信号以及数据使能信号等。信号控制器TC可以将第一控制信号CONT1提供至数据驱动器DDV,并且可以将第二控制信号CONT2提供至栅极驱动器GDV。第一控制信号CONT1可以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DDV,并且第二控制信号CONT2可以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GDV。
数据驱动器DDV可以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TC的第一控制信号CONT1而驱动数据线DL1-DLm。数据驱动器DDV可以实施为分立的集成电路,并且可以电连接至显示面板DP的侧边区域。在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V可以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DP上。数据驱动器DDV可以以单个芯片或多个芯片的形式提供。
栅极驱动器GDV可以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TC的第二控制信号CONT2而驱动栅极线GL1-GLn。栅极驱动器GDV可以集成在显示面板DP的预定区域上。在此情况下,栅极驱动器GDV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薄膜晶体管通过低温多晶硅(LTPS)工艺或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工艺形成。此外,栅极驱动器GDV可以以分立的集成电路(IC)芯片的形式提供,并且可以电连接至显示面板DP的侧边区域。
当为栅极线GL1-GLn中的一条栅极线施加栅极导通电压时,可以导通与该条栅极线连接的像素行中的每个像素的开关晶体管。这里,数据驱动器DDV可以将数据驱动信号提供至数据线DL1-DLm。提供至数据线DL1-DLm的数据驱动信号可以通过导通后的开关晶体管分别施加至对应的像素。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的剖视图。例如,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第一基底基板BS1、第二基底基板BS2、像素电路PXC(例如参见图4)、像素电极PE、公共电极CE、液晶层LCL以及遮光部分BM。
第一基底基板BS1和第二基底基板BS2可以是光学透明的。因此,由背光单元(未示出)生成的光可以穿过第一基底基板BS1而入射至液晶层LCL中,并且穿过液晶层LCL的光可以穿过第二基底基板BS2。第一基底基板BS1和第二基底基板BS2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或包括绝缘材料。例如,第一基底基板BS1和第二基底基板BS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硅基底、塑料基底、绝缘膜、堆叠结构或玻璃基底。堆叠结构可以包括多个绝缘层。
像素PX(例如参见图1)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像素电路PXC(例如参见图4)、像素电极PE、液晶层LCL以及公共电极CE。
像素电路PCX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为了便于图示,在图3中仅图示了一个晶体管TR。
晶体管TR可以包括控制电极CNE、输入电极IE、输出电极OE和半导体图案SP。
控制电极CNE可以布置在第一基底基板BS1上。控制电极CNE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或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例如是金属材料,并且在实施例中,金属材料可以包括例如钼、银、钛、铜、铝或其合金。
存储线SL可以布置在第一基底基板BS1上。存储线SL可以通过与用于控制电极CNE的工艺相同的工艺同时形成。存储电压可以提供至存储线SL。存储电容器(未示出)可以被充电至与提供至像素电极PE的像素电压与存储电压之间的差相对应的电压电平。
第一绝缘层L1可以布置在第一基底基板BS1上以覆盖控制电极CNE和存储线SL。换言之,控制电极CNE和存储线SL可以布置在第一绝缘层L1与第一基底基板BS1之间。
在平面图中,半导体图案SP可以布置在第一绝缘层L1上以与控制电极CNE重叠。当在剖视图中观看时,半导体图案SP可以与控制电极CNE间隔开,第一绝缘层L1插入在半导体图案SP和控制电极CNE之间。
半导体图案SP可以包括半导体材料。例如,半导体材料可以包括非晶硅、多晶硅、单晶硅、氧化物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中的至少一种。像素电路PXC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多个晶体管包括相同的半导体材料。在实施例中,晶体管中的一些可以包括与其他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不同的半导体材料。
在平面图中,输入电极IE和输出电极OE可以布置在半导体图案SP上以与半导体图案SP重叠。
第二绝缘层L2可以布置在第一绝缘层L1上以覆盖半导体图案SP、输入电极IE和输出电极OE。换言之,半导体图案SP、输入电极IE和输出电极OE可以布置在第一绝缘层L1与第二绝缘层L2之间。
第三绝缘层L3可以布置在第二绝缘层L2上。第三绝缘层L3可以是滤色器。例如,在第三绝缘层L3是红色滤色器的情况下,第三绝缘层L3可以被配置为允许红光穿过并且防止非红光从其穿过。图3图示其中第三绝缘层L3用作滤色器的示例,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在实施例中,第三绝缘层L3可以是具有平坦顶表面的透明绝缘层,并且滤色器可以形成在第二基底基板BS2上。此外,在实施例中,可以用波长转换层替换滤色器。波长转换层可以包括量子点、量子棒等。
此外,尽管图3中未示出,但是可以进一步提供覆盖层以覆盖第三绝缘层L3。覆盖层可以由无机材料(例如氮化硅或氧化硅)形成或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氮化硅或氧化硅)。因为覆盖层覆盖第三绝缘层L3,所以覆盖层可以用于保护第三绝缘层L3。此外,可以提供覆盖层以具有开口(未示出),第三绝缘层L3中生成的气体可以通过该开口排出。
像素电极PE可以电连接至晶体管TR。接触孔CNT可以限定在第三绝缘层L3中。接触孔CNT可以通过移除第三绝缘层L3的一部分而形成。接触孔CNT可以暴露在第三绝缘层L3下提供的元件。例如,可以提供接触孔CNT以暴露输出电极OE。像素电极PE可以电连接至由接触孔CNT暴露的输出电极OE。像素电极PE可以与输出电极OE直接接触,从而电连接至输出电极OE,或者可以通过布置在像素电极PE和输出电极OE之间的导电构件间接连接至输出电极OE。
液晶层LCL可以布置在像素电极PE上。液晶层LCL可以包括多个液晶分子LC。液晶分子LC的定向可以由在公共电极CE与像素电极PE之间产生的电场改变。
第二基底基板BS2可以布置在液晶层LCL上。遮光部分BM可以布置在第二基底基板BS2的面向第一基底基板BS1的表面上。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遮光部分BM可以与像素电路PXC(例如参见图4)重叠。在本说明书中,表述“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可以用于表示在第三方向DR3(即显示面板DP的厚度方向)上观察显示面板DP。
被遮光部分BM覆盖的区域可以限定为非发光区域NPA,并且未被遮光部分BM覆盖的区域可以限定为发光区域PA。穿过液晶层LCL的光可以穿过发光区域PA发射至第二基底基板BS2的外部。
平坦化层OCL可以布置在第二基底基板BS2的面向第一基底基板BS1的表面上,以覆盖遮光部分BM。平坦化层OCL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或包括有机材料。公共电极CE可以布置在平坦化层OCL上。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像素的平面图。为了便于图示,图4仅图示了数据线DL、栅极线GL、第一像素电极PE1(PE1-R、PE1-G和PE1-B)、第二像素电极PE2(PE2-R、PE2-G和PE2-B)以及像素电路PXC。此外,像素电路PXC被图示为黑色矩形框,但是可以容易地理解的是,像素电路PXC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
像素电极PE1-R、PE1-G、PE1-B、PE2-R、PE2-G和PE2-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两个畴。例如,像素电极PE1-R、PE1-G、PE1-B、PE2-R、PE2-G和PE2-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布置在穿过像素电极中心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主干电极的相对侧的两个畴。在提供多个畴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可以在数个方向上倾斜,并且这可以使改进倾斜观看特性成为可能。
在图4中,在每个畴中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由箭头描绘。
在本说明书中,第四方向DRa可以是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交叉的方向,第五方向DRb可以是与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四方向DRa交叉的方向,第六方向DRc可以是与第四方向DRa相反的方向,并且第七方向DRd可以是与第五方向DRb相反的方向。第四方向DRa和第六方向DRc可以是彼此恰好相反的方向,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此外,第五方向DRb和第七方向DRd可以彼此恰好相反的方向,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在像素电极PE1-R、PE1-G、PE1-B、PE2-R、PE2-G和PE2-B的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中的每一个中,置于主干电极左侧处的液晶分子可以在第六方向DRc上倾斜,而置于主干电极右侧处的液晶分子可以在第七方向DRd上倾斜。
在像素电极PE1-R、PE1-G、PE1-B、PE2-R、PE2-G和PE2-B的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中的每一个中,置于主干电极左侧处的液晶分子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倾斜,而置于主干电极右侧处的液晶分子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倾斜。
布置在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上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可以与布置在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上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不同。尽管每个像素包括两个畴,但是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组合可以导致与具有四个畴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包括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的像素将被称作“第一像素”,而包括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的像素将被称作“第二像素”。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可以包括与红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一像素电极PE1-R、与绿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一像素电极PE1-G和与蓝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一像素电极PE1-B。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可以包括与红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二像素电极PE2-R、与绿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二像素电极PE2-G和与蓝色滤色器重叠的第二像素电极PE2-B。
第一像素电极PE1-R和第二像素电极PE2-R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第一像素电极PE1-G和第二像素电极PE2-G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第一像素电极PE1-B和第二像素电极PE2-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
图4图示具有四个畴区域的区域FD,其中提供了第一像素电极PE1-R和第二像素电极PE2-R。在实施例中,因为像素电极PE1-R、PE1-G、PE1-B、PE2-R、PE2-G和PE2-B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畴区域,所以与像素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四个畴区域的像素电极相比,可以改进开口率。此外,因为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以及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具有彼此不同的畴,所以可以实现与具有四个畴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因此,可以改进倾斜观看特性。
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以及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至少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PE1-R、第二像素电极PE2-G和第一像素电极PE1-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顺序排列。例如,第一像素电极PE1-R、第二像素电极PE2-G和第一像素电极PE1-B可以以所列举的顺序重复排列。也就是说,第一像素电极PE1-B和第一像素电极PE1-R可以连续排列。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在此情况下,第一像素电极PE1-R、第二像素电极PE2-G、第一像素电极PE1-B、第二像素电极PE2-R、第一像素电极PE1-G和第二像素电极PE2-B可以以所列举的顺序重复排列。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像素的平面图。在图5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4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5,第一像素电极PE1-R和第二像素电极PE2-R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第一像素电极PE1-G和第二像素电极PE2-G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第一像素电极PE1-B和第二像素电极PE2-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
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以及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至少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PE1-R、第一像素电极PE1-G、第一像素电极PE1-B、第二像素电极PE2-R、第二像素电极PE2-G和第二像素电极PE2-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顺序排列。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的平面图。
参照图4和图5所述的第一像素电极PE1-R、PE1-G和PE1-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图6中所示的第一像素电极PE1基本上相同的形状。
参照图6,第一像素电极PE1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分支电极BE1、第二分支电极BE2、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第一边缘电极EC1以及第二边缘电极EC2。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分支电极BE1、第二分支电极BE2、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第一边缘电极EC1以及第二边缘电极EC2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电极E1、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二边缘电极EC2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第一电极E1可以放置成穿过第一像素电极PE1的中心,第一边缘电极EC1可以置于第一电极E1的左侧处,并且第二边缘电极EC2可以置于第一电极E1的右侧处。换言之,第一电极E1可以布置在第一边缘电极EC1与第二边缘电极EC2之间。
第一电极E1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是被布置为覆盖接触孔CNT并且通过接触孔CNT电连接至晶体管TR的电极,并且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具有比第一电极E1宽的宽度。
第一电极E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侧边S1和第二侧边S2。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布置在第一侧边S1和第二侧边S2的延长线上。因此,当在第一方向DR1上观看时,第一电极E1可以与第一连接电极CE1重叠。另外,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侧边S1和第二侧边S2。
第一分支电极BE1可以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CE1的方向(例如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一侧边S1延伸。第二分支电极BE2可以在离开第一连接电极CE1的方向(例如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二侧边S2延伸。第一分支电极BE1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在每对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BE1之间限定狭缝。第二分支电极BE2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在每对相邻的第二分支电极BE2之间限定狭缝。
第一分支电极BE1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一分支电极BE1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第二分支电极BE2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在实施例中,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二边缘电极EC2可以省略。
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中的每一个可以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中的每一个可以提供为多个。
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换言之,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可以在与第一分支电极BE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可以在与第二分支电极BE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并且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可以不连接至第一电极E1。
在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从第一数据线DLa提供并且通过晶体管TR接收的像素电压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传输至整个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二数据线DLb可以用于将像素电压提供至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像素电极PE1间隔开的像素电极。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遮光部分BM可以与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电极E1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放置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可以由第一电极E1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的至少一部分控制。
参照图3,可以形成接触孔CNT以在第三绝缘层L3中具有倾斜表面SLP。倾斜表面SLP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可以被倾斜表面SLP扭曲。在图6中,第一箭头AR1可以表示由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控制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并且第二箭头AR2可以表示位于倾斜表面SLP上或附近的扭曲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
在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可以控制布置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因此,即使倾斜表面SLP附近的液晶分子被扭曲从而对彼此施加阻力,液晶分子的扭曲也可以出现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液晶分子的扭曲可以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引起纹理。而且,纹理可以使透射率降低,因为用户将纹理识别为污点,纹理可以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纹理可以被遮光部分BM遮盖。因此,纹理可以不被用户识别。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二像素电极PE2的平面图。
参照图4和图5所述的第二像素电极PE2-R、PE2-G和PE2-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图7中所示的第二像素电极PE2基本上相同的形状。
参照图7,第二像素电极PE2可以包括第二电极E2、第二连接电极CE2、第三分支电极BE3、第四分支电极BE4、第三边缘电极EC3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可以连接第二电极E2、第二连接电极CE2、第三分支电极BE3、第四分支电极BE4、第三边缘电极EC3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二电极E2、第三边缘电极EC3和第四边缘电极EC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第二电极E2可以放置成穿过第二像素电极PE2的中心,第三边缘电极EC3可以置于第二电极E2的左侧处,并且第四边缘电极EC4可以置于第二电极E2的右侧处。换言之,第二电极E2可以放置在第三边缘电极EC3和第四边缘电极EC4之间。
第二电极E2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三侧边S3和第四侧边S4。第三分支电极BE3可以在第五方向DRb的相反方向上从第三侧边S3延伸。第五方向DRb的相反方向可以是第七方向DRd。第四分支电极BE4可以在第四方向DRa的相反方向上从第四侧边S4延伸。第四方向DRa的相反方向可以是第六方向DRc。
第二连接电极CE2可以是布置在接触孔CNT中并且电连接至晶体管TR的电极。第二连接电极CE2可以连接至第三分支电极BE3中的至少一个或者第四分支电极BE4中的至少一个。图7图示其中第二连接电极CE2连接至第三分支电极BE3中的两个电极的示例。
在图7中,第二箭头AR2可以表示置于倾斜表面SLP(例如参见图3)上或附近的扭曲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并且第三箭头AR3可以表示由第三分支电极BE3和第四分支电极BE4控制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在图7中,所有液晶分子可以在离开晶体管TR的方向上倾斜。因此,在第二像素电极PE2中出现纹理的可能性可以小于在第一像素电极PE1中(例如参见图6)出现纹理的可能性。
参照图6和图7,第一电极E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一长度LT1可以不同于第二电极E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二长度LT2。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一电极E1的长度可以比第二像素电极PE2的第二电极E2的长度长,并且这可以使对由接触孔CNT附近扭曲的液晶分子导致的纹理的位置进行控制成为可能。因此,第一长度LT1可以比第二长度LT2长。
第一长度LT1可以与在第一电极E1和第一连接电极CE1之间的边界与第一电极E1和边缘电极ECc1之间的边界之间的距离相对应。边缘电极ECc1可以是连接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二边缘电极EC2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电极。边缘电极ECc1可以与第一连接电极CE1间隔开,第一电极E1在边缘电极ECc1与第一连接电极CE1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省略边缘电极ECc1时,第一长度LT1可以与在第一电极E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E1和第一连接电极CE1之间的边界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第二长度LT2可以与在第二电极E2和边缘电极ECc2的边界与第二电极E2的面向第二连接电极CE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对应。边缘电极ECc2可以是连接第三边缘电极EC3和第四边缘电极EC4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电极。边缘电极ECc2可以与第二连接电极CE2间隔开,第二电极E2在边缘电极ECc2与第二连接电极CE2之间。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测量的亮度比与像素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参照图6至图8,第一曲线GP1示出当施加至包括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一像素的像素电压改变时获得的亮度比的曲线,并且第二曲线GP2示出当施加至包括第二像素电极PE2的第二像素的像素电压改变时获得的亮度比的曲线。
如果在8V的像素电压处测量的第二像素的亮度被限定为100%,则在8V的像素电压处测量的第一像素的亮度是99.5%。换言之,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的最高亮度差是0.5%并且太小而无法被用户识别。因此,可以改进显示设备DD(例如参见图1)的显示质量。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比较示例的第一像素电极的平面图。
参照图9,第一像素电极PE1_ce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_ce、第一连接电极CE1_ce、第一分支电极BE1_ce、第二分支电极BE2_ce、连接分支电极CNE_ce、第一边缘电极EC1_ce、第二边缘电极EC2_ce以及第三边缘电极EC3_ce。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_ce、第一连接电极CE1_ce、第一分支电极BE1_ce、第二分支电极BE2_ce、连接分支电极CNE_ce、第一边缘电极EC1_ce、第二边缘电极EC2_ce以及第三边缘电极EC3_ce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电极E1_ce、第一边缘电极EC1_ce和第二边缘电极EC2_ce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三边缘电极EC3_ce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_ce、第一边缘电极EC1_ce和第二边缘电极EC2_ce中的所有电极,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三边缘电极EC3_ce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极E1_ce、第一边缘电极EC1_ce以及第二边缘电极EC2_ce与第一连接电极CE1_ce之间。
第一分支电极BE1_ce可以在第一电极E1_ce的左侧畴区域中在第四方向DRa上延伸。第二分支电极BE2_ce可以在第一电极E1_ce的右侧畴区域中在第五方向DRb上延伸。
连接分支电极CNE_ce可以从其中第一边缘电极EC1_ce和第三边缘电极Ec3_ce彼此连接的区域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_ce。
在图9中,第一箭头AR1_ce可以表示由第一电极E1_ce、第一分支电极BE1_ce和第二分支电极BE2_ce控制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并且第二箭头AR2_ce可以表示置于倾斜表面SLP(例如参见图3)上或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
第一箭头AR1_ce和第二箭头AR2_ce的方向可以彼此相反。因此,液晶分子可以在与第三边缘电极EC3_ce相邻的区域中彼此碰撞。换言之,根据比较示例,纹理可以出现在不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在此情况下,可以由像素之间的亮度变化而导致的亮度污点可以被用户识别。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比较示例的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测量的亮度比与像素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参照图7、图9和图10,第一曲线GP1_ce示出当施加至包括第一像素电极PE1_ce的第一比较像素的像素电压改变时获得的亮度比的曲线,并且第二曲线GP2a示出当施加至包括第二像素电极PE2的第二像素的像素电压改变时获得的亮度比的曲线。
如果在8V的像素电压处测量的第二像素的亮度被限定为100%,则在8V的像素电压处测量的第一比较像素的亮度是97.6%。换言之,在第一比较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最高亮度差是2.4%并且足够大以被用户识别。在此情况下,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可以因第三边缘电极EC3_ce附近区域中的纹理而劣化。
然而,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如图6中所示,第一电极E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以增大,并且第一电极E1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结果,可以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即使出现纹理,纹理也可以出现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因此,可以防止每个像素的亮度属性受到纹理的影响。因此,可以改进显示设备DD(例如参见图1)的显示质量。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a的平面图。
参照图11,第一像素电极PE1a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a、第二分支电极BE2a、第一边缘电极EC1a、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三边缘电极EC3a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a。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a、第二分支电极BE2a、第一边缘电极EC1a、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三边缘电极EC3a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a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电极E1a、第一边缘电极EC1a和第二边缘电极EC2a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第一电极E1a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可以是布置在接触孔CNT中并且电连接至晶体管TR的电极。
在实施例中,放置成穿过第一像素电极PE1a的中心的第一电极E1a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a。因此,第一电极E1a可以用于在第一方向DR1上更强地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结果,其中液晶分子彼此碰撞的区域可以移动至与遮光部分BM相邻或重叠的区域。因此,可以抑制由纹理导致的亮度减小问题并且可以减小在包括第一像素电极PE1a的第一像素和包括第二像素电极PE2(例如参见图7)的第二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因此,可以改进显示设备DD(例如参见图1)的显示质量。
第一电极E1a可以包括第一电极部分EP1和第二电极部分EP2。第二电极部分EP2可以与遮光部分BM重叠。由于第二电极部分EP2的存在,遮光部分BM附近的液晶分子可以被更强地取向至第一方向DR1。在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分EP1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一宽度WT1可以不同于第二电极部分EP2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二宽度WT2。第二方向DR2可以与第一方向DR1垂直。例如,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宽度WT1可以是第一电极部分EP1的不与第三边缘电极EC3a重叠的宽度。第二宽度WT2可以是第二电极部分EP2的最大宽度。第二宽度WT2可以大于第一宽度WT1。因为第二宽度WT2大于第一宽度WT1,所以从第一连接电极CE1a接收的像素电压可以容易地传输至第一电极部分EP1、第一分支电极BE1a、第二分支电极BE2a、第一边缘电极EC1a、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三边缘电极EC3a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a。在实施例中,第二宽度WT2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宽度WT1。
第一电极E1a可以放置成穿过第一像素电极PE1a的中心,第一边缘电极EC1a可以置于第一电极E1a的左侧处,并且第二边缘电极EC2a可以置于第一电极E1a的右侧处。
第三边缘电极EC3a和第四边缘电极EC4a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一电极E1a可以布置在第三边缘电极EC3a和第四边缘电极EC4a之间。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三边缘电极EC3a可以置于与第一连接电极CE1a相邻的区域中。第三边缘电极EC3a可以与第一电极E1a交叉。
第一分支电极BE1a可以在第一电极E1a的左侧畴区域中在第四方向DRa上延伸。第二分支电极BE2a可以在第一电极E1a的右侧畴区域中在第五方向DRb上延伸。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b的平面图。在图12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11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12,第一像素电极PE1b可以在第三边缘电极EC3b的形状方面不同于图11的第一像素电极PE1a。
在图11的示例中,第三边缘电极EC3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然而,图12的第三边缘电极EC3b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因位置而有所不同。
例如,第三边缘电极EC3b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在离开第一电极E1a的方向上减小。如图12中所示,第三边缘电极EC3b可以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关宽度(例如第一宽度WTan和第二宽度WTaf)。第三边缘电极EC3b的第一宽度WTan和第二宽度WTaf两者可以是在第一方向DR1上测量的宽度。第三边缘电极EC3b具有第一宽度WTan的一部分可以比具有第二宽度WTaf的另一部分更靠近第一电极E1a。因此,第一宽度WTan可以大于第二宽度WTaf。
在图12中,第三边缘电极EC3b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被图示为在离开第一电极E1a的方向上减小,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第三边缘电极EC3b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在离开第一电极E1a的方向上增大,或者可以省略第三边缘电极EC3b,如果在这种配置中,则纹理可以朝向遮光部分BM移动或与遮光部分BM重叠。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c的平面图。在图13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11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13,第一像素电极PE1c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c、第二分支电极BE2c、第一边缘电极EC1c、第二边缘电极EC2c、第三边缘电极EC3a、第四边缘电极EC4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以及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c、第二分支电极BE2c、第一边缘电极EC1c、第二边缘电极EC2c、第三边缘电极EC3a、第四边缘电极EC4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以及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分支电极BE1c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一电极E1a延伸,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c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一电极E1a延伸。因此,第一分支电极BE1c和第二分支电极BE2c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a。第一分支电极BE1c中的一些第一分支电极BE1c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c,并且其他第一分支电极BE1c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四边缘电极EC4a。第二分支电极BE2c中的一些第二分支电极BE2c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c,并且其他第二分支电极BE2c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四边缘电极EC4a。
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和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可以从第三边缘电极EC3a延伸。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三边缘电极EC3a延伸,并且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三边缘电极EC3a延伸。
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和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中的一些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例如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a)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c,并且剩余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例如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c。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中的一些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例如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a)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c,并且剩余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例如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c。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和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可以不直接连接至第一电极E1a。
当与图11比较时,第一边缘电极EC1c和第二边缘电极EC2c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以比图11的第一边缘电极EC1a和第二边缘电极EC2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短。因此,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E1b的对端与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E2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c和第二边缘电极EC2c。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d的平面图。在图14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11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14,第一像素电极PE1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d、第二分支电极BE2d、第一边缘电极EC1a、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三边缘电极EC3d、第四边缘电极EC4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以及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a、第一连接电极CE1a、第一分支电极BE1d、第二分支电极BE2d、第一边缘电极EC1a、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三边缘电极EC3d、第四边缘电极EC4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以及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分支电极BE1d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一电极E1a延伸,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d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一电极E1a延伸。图14的第一分支电极BE1d和第二分支电极BE2d可以与参照图13所述的第一分支电极BE1c和第二分支电极BE2c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可以从第一边缘电极EC1a延伸,并且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可以从第二边缘电极EC2a延伸。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可以在与第一分支电极BE1d平行的方向上从第一边缘电极EC1a延伸,并且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可以在与第二分支电极BE2d平行的方向上从第二边缘电极EC2a延伸。
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a,并且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a。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中的一些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例如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a)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d,并且剩余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例如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d。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中的一些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例如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a)的对端可以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d,并且剩余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例如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d。
第三边缘电极EC3d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可以比图11的第三边缘电极EC3a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短。因此,第一附加分支电极ABC1b的对端和第二附加分支电极ABC2b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三边缘电极EC3d。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e的平面图。在图15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6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15,第一像素电极PE1e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分支电极BE1e、第二分支电极BE2e、第一边缘电极EC1、第二边缘电极EC2、第三边缘电极EC3e1和EC3e2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a。可以连接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分支电极BE1e、第二分支电极BE2e、第一边缘电极EC1、第二边缘电极EC2、第三边缘电极EC3e1和EC3e2以及第四边缘电极EC4a以构成单个对象。
第一像素电极PE1e可以基于第一电极E1的位置而被划分成第一区域RG1和第二区域RG2。第一区域RG1可以是位于第一电极E1的左侧处的区域,并且第二区域RG2可以是位于第一电极E1的右侧处的区域。
第一分支电极BE1e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RG1中,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e可以布置在第二区域RG2中。第一分支电极BE1e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延伸,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e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延伸。
第一分支电极BE1e中的一些第一分支电极BE1e(例如第一分支电极BE1ea)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一分支电极BE1e中的剩余第一分支电极BE1e(例如第一分支电极BE1eb)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二分支电极BE2e中的一些第二分支电极BE2e(例如第二分支电极BE2ea)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e中的剩余第二分支电极BE2e(例如第二分支电极BE2eb)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一分支电极BE1eb和第二分支电极BE2eb可以分别被称作第一连接分支电极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分支电极BE1eb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第二分支电极BE2eb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以及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可以与遮光部分BM重叠。因此,布置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可以由第一分支电极BE1eb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第二分支电极BE2eb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以及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来控制。因此,即使液晶分子被来自倾斜表面SLP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阻力扭曲(例如参见图3),液晶分子的扭曲也可以出现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换言之,即使出现纹理,纹理也可以出现在与遮光部分BM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可以不被用户识别。
第三边缘电极EC3e1和第三边缘电极EC3e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三边缘电极EC3e1可以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一分支电极BE1eb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第三边缘电极EC3e2可以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和第二分支电极BE2eb中的至少一个。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f的平面图。
当与图15的第一像素电极PE1e比较时,可以从图16的第一像素电极PE1f中省略第三边缘电极EC3e1和EC3e2(例如参见图15)。
图1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g的平面图。
参照图17,第一像素电极PE1g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区域RG1中的第一分支电极BE1g以及布置在第二区域RG2中的第二分支电极BE2g。第一分支电极BE1g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延伸,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g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延伸。
第一分支电极BE1g中的一些第一分支电极BE1g(例如第一分支电极BE1ga)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一分支电极BE1g中的剩余第一分支电极BE1g(例如第一分支电极BE1gb)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二分支电极BE2g中的一些第二分支电极BE2g(例如第二分支电极BE2ga)可以连接至第一电极E1,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g中的剩余第二分支电极BE2g(例如第二分支电极BE2gb)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
第一分支电极BE1gb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g,并且第二分支电极BE2gb可以不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g。图17的第一像素电极PE1g的第一边缘电极EC1g和第二边缘电极EC2g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以比图15的第一像素电极PE1e的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二边缘电极EC2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短。因此,第一分支电极BE1gb和第二分支电极BE2gb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g和第二边缘电极EC2g。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第一像素电极PE1h的平面图。在图18的以下描述中,之前参照图6所述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再重复其重复描述。
参照图18,当在第一方向DR1上测量时,第一像素电极PE1h的第一边缘电极EC1h和第二边缘电极EC2h的长度可以不同于图6的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一边缘电极EC1和第二边缘电极EC2的长度。
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和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中的每一个可以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
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可以在第四方向DRa上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可以在第五方向DRb上从第一连接电极CE1延伸。换言之,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可以在与第一分支电极BE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可以在与第二分支电极BE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并且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一边缘电极EC1h。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电极CE1,并且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的对端可以不连接至第二边缘电极EC2h。
在实施例中,可以不同地改变第一像素电极PE1h的形状以将纹理的位置移动至与遮光部分BM相邻或重叠的区域。例如,多个第一连接分支电极CBE1h之间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分支电极CBE2h之间的狭缝是开放的,如图18中所示,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布置在发光区域中并且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的像素电极可以包括朝向遮光部分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遮光部分重叠并且可以用于控制在遮光部分下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因此,即使在其中像素电极和像素电路彼此连接的区域附近的液晶分子彼此碰撞,液晶分子的扭曲也可以被限制在与遮光部分重叠的区域内。换言之,即使液晶分子的扭曲引起纹理现象,纹理现象也可以出现在与遮光部分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因此,纹理可以不被用户识别。结果,可以改进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尽管已经具体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布置并且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像素,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
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第一电极;
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宽;
在离开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一分支电极;以及
在离开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第三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二分支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第二电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二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所述第三侧边延伸的第三分支电极;
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所述第四侧边延伸的第四分支电极;以及
连接至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四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连接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分支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分支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遮光部分,并且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所述遮光部分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分支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分支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边缘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分支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分支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遮光部分,并且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所述遮光部分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与所述遮光部分重叠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不与所述遮光部分重叠的第二电极部分,并且
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时,所述第一电极部分的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的第二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以及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置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相邻的区域中的第三边缘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边缘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随着与所述第一电极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三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一附加分支电极,所述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不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第三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二附加分支电极,所述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不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一附加分支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边缘电极,
所述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中的其他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不连接至所述第一边缘电极,
所述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中的至少一些第二附加分支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边缘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中的其他第二附加分支电极不连接至所述第二边缘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边缘电极;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边缘电极;
在与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一附加分支电极;以及
在与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边缘电极延伸的第二附加分支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083239 | 2018-07-18 | ||
KR1020180083239A KR102500229B1 (ko) | 2018-07-18 | 2018-07-18 |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7139A CN110737139A (zh) | 2020-01-31 |
CN110737139B true CN110737139B (zh) | 2024-10-08 |
Family
ID=6916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00362.XA Active CN110737139B (zh) | 2018-07-18 | 2019-06-11 | 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47069B2 (zh) |
KR (1) | KR102500229B1 (zh) |
CN (1) | CN1107371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782045B1 (ko) * | 2020-04-20 | 2025-03-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13138500B (zh) * | 2021-04-29 | 2022-05-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9695A (zh) * | 2008-03-19 | 2009-09-23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边缘电场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71670B (zh) * | 2010-09-29 | 2015-02-0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面板 |
KR101844015B1 (ko) * | 2011-02-24 | 2018-04-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140140801A (ko) | 2013-05-30 | 2014-12-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TWI564638B (zh) * | 2014-07-18 | 2017-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
KR20170048635A (ko) | 2015-10-26 | 2017-05-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TWI559045B (zh) * | 2016-01-27 | 2016-11-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顯示器 |
KR102480893B1 (ko) * | 2016-04-04 | 2022-12-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2599255B1 (ko) * | 2016-08-10 | 2023-11-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180052805A (ko) * | 2016-11-10 | 2018-05-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99910B1 (ko) * | 2017-10-30 | 2022-05-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1934563B1 (ko) | 2018-03-26 | 2019-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190122280A (ko) | 2018-04-19 | 2019-10-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8
- 2018-07-18 KR KR1020180083239A patent/KR102500229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31 US US16/428,593 patent/US107470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6-11 CN CN201910500362.XA patent/CN1107371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9695A (zh) * | 2008-03-19 | 2009-09-23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边缘电场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500229B1 (ko) | 2023-02-16 |
KR20200010686A (ko) | 2020-01-31 |
US10747069B2 (en) | 2020-08-18 |
CN110737139A (zh) | 2020-01-31 |
US20200026109A1 (en) | 2020-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07980B2 (ja) |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表示板 | |
US9798203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76859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20110085100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 |
KR20050003262A (ko) | 4화소구조 횡전계모드 액정표시소자 | |
US1038095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TWI662327B (zh) | 顯示面板 | |
US974673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TW202014776A (zh) | 顯示裝置 | |
CN101504503A (zh) |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 |
TWI694289B (zh) | 顯示裝置 | |
TWI489185B (zh) | 顯示面板 | |
CN10720307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1435209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0737139B (zh) | 显示设备 | |
US10768486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04813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134565B2 (en) | Pixel unit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 |
KR101315381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230299092A1 (en) | Array substrate | |
CN115390317B (zh) | 显示装置 | |
US20240319552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007108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11142292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5704973A (zh) |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