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7080B - 薄型成像镜片组 - Google Patents
薄型成像镜片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37080B CN110737080B CN201810794278.9A CN201810794278A CN110737080B CN 110737080 B CN110737080 B CN 110737080B CN 201810794278 A CN201810794278 A CN 201810794278A CN 110737080 B CN110737080 B CN 1107370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thin imaging
- imaging lens
- image
- focal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平板元件,为玻璃材质;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光圈;以及一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藉以有效搜集大角度的光线,而令薄型成像镜片组在极短物距内接收更大范围的影像与达成辨识功效,同时有助于缩减被摄物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距离,可有效缩小体积,维持其小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薄型成像镜片组。
背景技术
以每个生物独有的生物特征作为根据的生物辨识(Biometric)系统,因其具有唯一性、普遍性、永久性、可测性、方便性、接受性、及不可欺性等,因此常被使用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行动装置上,甚至亦可使用在未来的电子装置上。然而,目前行动装置所搭配的生物辨识系统多采用电容原理,其虽然可以降低生物辨识系统所需的体积,但是电路结构过于复杂,使得制造成本过高,相对的产品单价也偏高。
目前虽然有利用光学成像原理的传统生物辨识系统,如指纹辨识、静脉辨识等,但传统生物辨识系统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使得搭载有生物辨识系统的电子装置不易小型化,也更不易携带。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组,可以作为生物辨识系统之用并可搭载在电子装置上,使该电子装置可小型化以便于携带即是目前急欲克服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成像镜片组,尤指一种有助于缩减被摄物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距离,可有效缩小体积,维持其小型化的薄型成像镜片组。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成像镜片组,尤指一种有效搜集大角度的光线,而令薄型成像镜片组在极短物距内接收更大范围的影像与达成辨识功效的薄型成像镜片组。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平板元件,为玻璃材质;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光圈;以及一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最大视场角为FOV,一被摄物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TL,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90度<FOV<130度;2毫米<OTL<5毫米;0.001<|f/(f1×f2)|<1.5。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800<f1/f2<-0.85。藉此,使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合适,可有利于获得广泛的画角(视场角)且减少系统像差的过度增大。
较佳地,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并满足下列条件:-0.6<f/f1<-0.0001。藉此,可平衡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屈折力配置,以有效修正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差,同时降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敏感度。
较佳地,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0.3<f/f2<1.5。藉此,可平衡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屈折力配置,以有效修正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差,同时降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敏感度。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并满足下列条件:-0.9<f1/R1<4.6。藉此,可让第一透镜进一步展现形状较平、面积较大的特征,更有助于入射光线的调控,特别对于大视角的入射光线。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2.5<f1/R2<2.8。藉此,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较合适,有助于缩短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总长度。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0.001<f2/R3<1.7。藉此,将有助于降低系统敏感度,可有效地提高生产良率。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2.0<f2/R4<-0.4。藉此,可进一步减缓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周边曲率,更能实现降低杂散光的特性。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2<R1/R2<15。藉此,可以降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球差与像散。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17<R3/R4<-0.3。藉此,可以降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散。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280<R2/R4<540。藉此,有助于调整第一透镜像侧表面与第二透镜像侧表面之间的透镜面型变化,可压缩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总长,亦能修正像差,进而有效平衡广视角特性、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质。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40<R2/R3<20。藉此,有助于降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制造敏感度,以有效提升制造良率。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35<R1/R4<300。藉此,可进一步缩短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总长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并满足下列条件:0.2<CT1/CT2<1.5。藉此,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有适当的厚度,使射出成型较容易。
较佳地,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被摄物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TL,并满足下列条件:0.01<f/OTL<0.3。藉此,可有利于维持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小型化及长焦点,以搭载于轻薄的电子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A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1B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1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2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2B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2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3A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3B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3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4A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4B图4A的局部放大图。
图4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5A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5B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5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6A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6B图6A的局部放大图。
图6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图7A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7B图7A的局部放大图。
图7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711:物侧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像侧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721:物侧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像侧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平板元件
170、270、370、470、570、670、77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
180、280、380、480、580、680、780:成像面
190、290、390、490、590、690、790:光轴
f: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Fno: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光圈值
FOV:薄型成像镜片组中最大视场角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4: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OTL:被摄物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图1B及图1C,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图1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1A及图1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160、第一透镜110、光圈100、第二透镜1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70、以及成像面1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110、120)。该光圈1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
该平板元件1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1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11近光轴1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1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该物侧表面111及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2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2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120及成像面1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z为沿光轴190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的位置值;c是透镜表面靠近光轴190的曲率,并为曲率半径(R)的倒数(c=1/R),R为透镜表面靠近光轴190的曲率半径,h是透镜表面距离光轴190的垂直距离,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而A、B、C、D、E、F、G、……为高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为f,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薄型成像镜片组中最大视场角(画角)为FOV,其数值如下:f=0.41(毫米);Fno=1.59;以及FOV=111.7(度)。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f/(f1×f2)|=1.09。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f1/f2=-1.89。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并满足下列条件:f/f1=-0.48。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f/f2=0.92。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并满足下列条件:f1/R1=0.84。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110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f1/R2=-0.88。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f2/R3=0.96。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f2/R4=-0.97。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111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R1/R2=-1.05。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R3/R4=-1.00。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R2/R4=-2.07。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R2/R3=-2.06。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R1/R4=2.17。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第一透镜11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12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2,并满足下列条件:CT1/CT2=0.79。
第一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被摄物O至该成像面180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OTL,并满足下列条件:f/OTL=0.09。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及表2。
表1为图1A及图1B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0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及表2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A、图2B及图2C,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2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2A及图2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260、第一透镜210、光圈200、第二透镜2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70、以及成像面2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210、220)。该光圈2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210与第二透镜220之间。
该平板元件2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2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11近光轴2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1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该物侧表面211及像侧表面2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2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2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221及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220及成像面2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3、以及表4。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3、以及表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图3B及图3C,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图3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3A及图3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360、第一透镜310、光圈300、第二透镜3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70、以及成像面3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310、320)。该光圈3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310与第二透镜320之间。
该平板元件3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3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11近光轴3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1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该物侧表面311及像侧表面3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2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2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321及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320及成像面3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5、以及表6。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5、以及表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A、图4B及图4C,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4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4A及图4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460、第一透镜410、光圈400、第二透镜4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70、以及成像面4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410、420)。该光圈4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410与第二透镜420之间。
该平板元件4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4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1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1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该物侧表面411及像侧表面4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4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2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2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421及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420及成像面4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7、以及表8。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7、以及表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A、图5B及图5C,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图5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5A及图5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560、第一透镜510、光圈500、第二透镜5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70、以及成像面5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510、520)。该光圈5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510与第二透镜520之间。
该平板元件5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5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11近光轴5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1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该物侧表面511及像侧表面5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5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2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2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521及像侧表面5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520及成像面5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9、以及表10。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9、以及表10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A、图6B及图6C,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局部放大图。图6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6A及图6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660、第一透镜610、光圈600、第二透镜6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70、以及成像面6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610、620)。该光圈6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610与第二透镜620之间。
该平板元件6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6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11近光轴6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1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611及像侧表面6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2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2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621及像侧表面6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620及成像面6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1、以及表12。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1、以及表12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7A、图7B及图7C,其中图7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局部放大图。图7C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薄型成像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7A及图7B可知,薄型成像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平板元件760、第一透镜710、光圈700、第二透镜72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70、以及成像面780,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710、720)。该光圈700设置在该第一透镜710与第二透镜720之间。
该平板元件7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一被摄物O及该第一透镜710之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该第一透镜7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11近光轴7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12近光轴7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711及像侧表面712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7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21近光轴7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22近光轴790处为凸面,且该物侧表面721及像侧表面722皆为非球面。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该第二透镜720及成像面780间且不影响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3、以及表14。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3、以及表1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薄型成像镜片组,透镜的材质可为塑胶或玻璃,当透镜材质为塑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薄型成像镜片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薄型成像镜片组中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可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总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就以具有屈折力的透镜而言,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平板元件,为玻璃材质;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一光圈;以及
一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其中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两片,该薄型成像镜片组中最大视场角为FOV,一被摄物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TL,该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
90度 < FOV < 130度;2毫米 < OTL < 5毫米;0.001 < | f/(f1×f2) | < 1.5;2.04≦ R1/R4 < 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800 < f1/f2 < -0.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并满足下列条件:-0.6 < f/f1 < -0.00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0.3 < f/f2 < 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并满足下列条件:-0.9 < f1/R1 < 4.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2.5 < f1/R2 < 2.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0.001 < f2/R3 < 1.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2.0 < f2/R4 < -0.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并满足下列条件:-2 < R1/R2 < 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17 < R3/R4 < -0.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280 < R2/R4 < 54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40 < R2/R3 < 2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并满足下列条件:0.2 < CT1/CT2 < 1.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成像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该被摄物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TL,并满足下列条件:0.01 < f/OTL < 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4278.9A CN110737080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薄型成像镜片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4278.9A CN110737080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薄型成像镜片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7080A CN110737080A (zh) | 2020-01-31 |
CN110737080B true CN110737080B (zh) | 2021-10-15 |
Family
ID=6923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94278.9A Active CN110737080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薄型成像镜片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370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37510A1 (zh) | 2018-08-21 | 2020-02-27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镜头系统、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
TWI679449B (zh) | 2018-12-03 | 2019-1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34691A (ja) * | 1995-06-09 | 1996-12-17 | Sony Corp | 結像レンズ装置 |
JP2007147830A (ja) * | 2005-11-25 | 2007-06-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超広角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認識デバイス |
JP2009032227A (ja) * | 2007-06-22 | 2009-02-12 | Hitachi Ltd | 指静脈認証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JP2009186625A (ja) * | 2008-02-05 | 2009-08-20 | Fujinon Corp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の撮像レンズ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JP2009223085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Olympus Corp | 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静脈認証装置 |
TW201200927A (en) * | 2010-06-18 | 2012-01-01 | Newmax Technolgy Co Ltd | Two-piece imaging lens module |
CN202033511U (zh) * | 2011-04-22 | 2011-11-09 | 易模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镜头 |
US9225888B2 (en) * | 2013-11-19 | 2015-12-29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e capturing array system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
TWI533020B (zh) * | 2015-01-09 | 2016-05-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5824108B (zh) * | 2015-01-09 | 2018-06-19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TW201704800A (zh) * | 2015-07-22 | 2017-02-01 | Showin Technology Co Ltd | 光學掃描模組及其光學掃描鏡頭 |
JP5849171B1 (ja) * | 2015-09-18 | 2016-01-27 | エーエーシー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セ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Shenzhen)Co.,Ltd | 撮像レンズ |
CN106842518B (zh) * | 2017-03-03 | 2022-06-17 | 东莞市宇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内窥用摄像物镜光学系统 |
TWI721686B (zh) * | 2019-12-06 | 2021-03-11 | 聲遠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指紋辨識模組及光學成像鏡頭 |
-
2018
- 2018-07-19 CN CN201810794278.9A patent/CN1107370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7080A (zh) | 2020-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93110B (zh) | 成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1123489B (zh) |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 |
CN105607231A (zh) | 取像光学系统镜组 | |
KR101717208B1 (ko) | 소형 촬영 렌즈계 | |
TW201300826A (zh) | 成像系統鏡頭組 | |
TW201314254A (zh) | 攝影鏡頭組 | |
CN107870407B (zh) |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 |
TWI724919B (zh) |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 |
CN109085694B (zh) | 五片式广角镜片组 | |
TW202014754A (zh) | 三片式薄型成像鏡片組 | |
CN211653281U (zh) |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 |
CN106980173A (zh) | 广角成像镜片组 | |
CN101776788A (zh) | 摄像用透镜组 | |
CN109085690B (zh) |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 |
CN110737080B (zh) | 薄型成像镜片组 | |
TWI716220B (zh) | 三片式薄型成像鏡片組 | |
CN115220179A (zh) |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组 | |
TW202001325A (zh) | 四片式紅外單波長鏡片組 | |
TWI689747B (zh) | 四片式雙波段成像鏡片組 | |
CN112684586A (zh) |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
TWI516798B (zh) | 廣角成像鏡片組 | |
TWI696859B (zh) | 薄型成像鏡片組 | |
CN113156609B (zh) |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 |
CN212540866U (zh) |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TWI603112B (zh) | 廣角成像鏡片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