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734208A -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4208A
CN110734208A CN201911048655.5A CN201911048655A CN110734208A CN 110734208 A CN110734208 A CN 110734208A CN 201911048655 A CN201911048655 A CN 201911048655A CN 110734208 A CN110734208 A CN 110734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turning
leakage
casing
filter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86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洁丽
朱豪成
陆泽伟
谢智浩
蔡奕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486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4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4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4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belt or band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过滤装置,底架组件,翻泥组件,其包括横杆、翻泥板,所述翻泥板位于所述滤布的上侧,所述翻泥板位于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调厚组件,其包括限高板,所述限高板包括主挡板以及可拆地连接在所述主挡板下侧的副挡板,所述副挡板与滤布之间设有限高口,所述副挡板与主挡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以形成大小不一的限高口;刮泥组件,其包括设在泥浆出口处并与滤布抵接的刮泥板。本过滤设备通过设置滤布、翻泥组件以及调厚组件实现对污泥的三级脱水过滤,处理精度高,同时,能够对连续输入的泥浆进行处理,处理通量大。

Description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河道清淤脱水干化、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造纸厂纤维浆液浓缩等固液分离领域,由于初始泥浆等含水率过高,直接进入脱水设备会大大降低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因此在脱水前都会将初始泥浆进行预缩,以达到增加脱水率的目的。目前,通常是采用一种沉淀浓缩处理方式,如建设比较大的沉淀池做浓缩处理,但此种操作方式预缩场地固定,预缩时间长,并且灵活性较差,对于在某些必须集约化的使用场合,如河道清淤脱水干化移动设备中,就必须采用运行负荷大、占地面积小、体积小、运行重量轻、处理精度高等要求的浓缩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
过滤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主动辊、与主动辊通过滤布传动连接的从动辊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张紧滤布的张紧机构;
底架组件,其包括位于滤布内侧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侧的接水盘,支撑架和接水盘均与机架固接,接水盘的底面上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一排水口;
防侧漏组件,其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防侧漏壳,防侧漏壳下方开放,防侧漏壳的下侧与滤布的上侧抵接,防侧漏壳的一侧设有泥浆入口、另一侧设有泥浆出口;
翻泥组件,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横杆、连接在横杆上的翻泥板,所述翻泥板位于所述滤布的上侧,所述翻泥板位于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
调厚组件,其设在翻泥组件与泥浆出口之间,调厚组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限高板,所述限高板包括与所述防侧漏壳固接的主挡板以及可拆地连接在所述主挡板下侧的副挡板,所述副挡板与滤布之间设有限高口,所述副挡板与主挡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以形成大小不一的限高口;
刮泥组件,其包括设在泥浆出口处并与滤布抵接的刮泥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泥浆自防侧漏壳上的泥浆入口倒入,落在滤布上,泥浆在自重的作用下,跌落到滤布上时受到支撑架提供的反作用力,泥浆受挤压挤出水分,水分透过滤布下落至位于滤布内侧的接水盘,并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带动滤布移动,设在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的翻泥板限制了泥浆在防侧漏壳上的移动空间,使泥浆受压进一步脱水,并且,在泥浆出口前设置有限高口,限高板包括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的主挡板和副挡板,限高口的高度可调,能够根据泥浆的含水率进行调节,使得泥浆在限高口处不会从防侧漏壳的上侧溢出;限高口的设置一方面对泥浆起到压缩脱水的作用,另一方面,从限高口流出的泥浆厚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后续用另一条外设的滤布对泥浆进行完全包裹,减少泥浆从两条滤布之间漏出的可能;本过滤设备通过设置滤布、翻泥组件以及调厚组件实现对污泥的三级脱水过滤,处理精度高,同时,能够对连续输入的泥浆进行处理,处理通量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泥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翻泥板交错地设置在防侧漏壳内,所有所述翻泥板均与横杆固接。设置多块交错的翻泥板,能够时泥浆在通过翻泥组件时多次压缩脱水,过滤脱水量更大,脱水处理精度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泥板呈V形,所述翻泥板沿竖向设置,所述翻泥板包括封闭端以及开放端,所述封闭端面向所述泥浆入口设置。以上设置,使得翻泥板在防侧漏壳体内形成的泥浆通口其通口面积逐渐缩小,逐渐地增大泥浆的挤压力一方面能较好地包括防侧漏壳以及翻泥板,另一方面能够泥浆更易通过泥浆通口,泥浆的脱水效果较为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泥板包括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翻泥主板和与可拆连接在所述翻泥主板下侧的翻泥衬板,所述翻泥衬板与所述翻泥主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由此,翻泥板与滤布之间的高度可调,翻泥板伸入泥浆的深度可调,翻泥板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泥浆的性质调节翻泥板对泥浆的阻力,避免泥浆在翻泥组件处难以随滤布移动,从防侧漏壳的上侧溢出。当然了,另一方面而言,调节翻泥板伸入泥浆的深度,也能够改变翻泥板对泥浆的脱水效果,从而改变泥浆的脱水率。
防侧漏壳为了起到防侧漏的作用,其下沿需要与滤布抵接并压紧,压紧力过大则滤布难以移动,压紧力过小则泥浆容易侧漏。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侧漏壳与滤布之间的压紧力能够进行调节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以及与所述防侧漏主壳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所述防侧漏副壳与防侧漏主壳。由此,通过调节防侧漏副壳的安装高度,能够改变对滤布的压紧力,使其达到不对滤布的运动造成明显阻碍,同时能够防止泥浆侧漏的状态。
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以及与所述防侧漏主壳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所述防侧漏副壳上可拆地连接有配重块。由此,通过设置配重块,使防侧漏副壳对滤布产生压紧力,通过更换不同的配重块能够改变对滤布的压紧力,使其达到不对滤布的运动造成明显阻碍,同时能够防止泥浆侧漏的状态。采用配重块进行调节,其优点在于调节较为方便,厂家能够根据使用状况配备常用的配重块,调节时直接更换配重块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设备还包括设在所述泥浆出口上游的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入料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入料槽箱体、设在所述入料槽箱体内并与入料电机驱动连接的搅拌轴、固接在所述搅拌轴外的搅拌板,所述入料槽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入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搅拌板设在所述入料口与排料口之间,所述入料槽箱体的下侧还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二排水口。由此,泥浆经搅拌装置搅拌后,一方面搅拌过程中能够对泥浆起到初步脱水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泥浆的性质更为均匀,更有利于后续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例如,性质较为均匀的泥浆在沿滤布运动时经过翻泥组件不易发生侧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板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搅拌通孔。搅拌板上设置搅拌通孔能够在搅拌时使得泥浆内部的搅拌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10-驱动机构;120-滤布;130-张紧机构;
210-支撑架;220-接水盘;
311-防侧漏主壳;312-防侧漏副壳;
411-翻泥主板;412-翻泥衬板;
511-主挡板;512-副挡板;
600-刮泥板;
710-入料电机;720-入料槽箱体;721-入料口;722-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
过滤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110、与驱动机构110驱动连接的主动辊、与主动辊通过滤布120传动连接的从动辊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张紧滤布120的张紧机构130;
底架组件,其包括位于滤布120内侧的支撑架210、位于支撑架210下侧的接水盘220,支撑架210和接水盘220均与机架固接,接水盘220的底面上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一排水口;
防侧漏组件,其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防侧漏壳,防侧漏壳下方开放,防侧漏壳的下侧与滤布120的上侧抵接,防侧漏壳的一侧设有泥浆入口、另一侧设有泥浆出口;防侧漏壳的上侧为泥浆入口,防侧漏壳的左侧为泥浆出口。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311以及与防侧漏主壳31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312,防侧漏副壳312与防侧漏主壳311。具体地,通过长形孔调节结构实现,长形孔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防侧漏主壳311和防侧漏副壳312上的长形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以及穿设与长形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螺栓组件,第二通孔与长形通孔使得防侧漏主壳311和防侧漏副壳312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位置,螺栓组件用于锁附防侧漏主壳311和防侧漏副壳312,该种调节结构具有调节精度高的优点。通过调节防侧漏副壳312的安装高度,能够改变对滤布120的压紧力,使其达到不对滤布120的运动造成明显阻碍,同时能够防止泥浆侧漏的状态。
翻泥组件,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横杆,连接在横杆上的翻泥板,翻泥板位于滤布120的上侧,翻泥板位于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翻泥板呈V形,翻泥板沿竖向设置,翻泥板包括封闭端以及开放端,封闭端面向泥浆入口设置。使得形成的泥浆通口其通口面积逐渐缩小,更有利于泥浆脱水。翻泥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翻泥板交错地设置在防侧漏壳内,所有翻泥板均与横杆固接。设置多块交错的翻泥板,能够时泥浆在通过翻泥组件时多次压缩脱水,过滤脱水量更大,脱水处理精度更高。每块翻泥板包括与横杆连接的翻泥主板411和与可拆连接在翻泥主板411下侧的翻泥衬板412,翻泥衬板412与翻泥主板41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由此,能够根据泥浆的性质调节翻泥板对泥浆的阻力,以及调节翻泥板伸入泥浆的深度,也能够改变翻泥板对泥浆的脱水效果,从而改变泥浆的脱水率。
调厚组件,其设在翻泥组件与泥浆出口之间,调厚组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限高板,限高板包括与防侧漏壳固接的主挡板511以及可拆地连接在主挡板511下侧的副挡板512,副挡板512与滤布120之间设有限高口,副挡板512与主挡板51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以形成大小不一的限高口;具体地,副挡板512和主挡板511通过长形孔调节结构实现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长形孔调节结构实现,长形孔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挡板511和副挡板512上的长形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以及穿设与长形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螺栓组件,第二通孔与长形通孔使得主挡板511和副挡板512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位置,螺栓组件用于锁附主挡板511和副挡板512,采用长形孔调节机构具有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刮泥组件,其包括设在泥浆出口处并与滤布120抵接的刮泥板600。刮泥板600可转动,其一端被以连接在机架上的拉簧拉动,以使得刮泥板600能够保持紧贴滤布120,更有利于彻底地将泥浆从滤布120上刮下。
使用时,泥浆自防侧漏壳上的泥浆入口倒入,落在滤布120上,泥浆在自重的作用下,跌落到滤布120上时受到支撑架210提供的反作用力,泥浆受挤压挤出水分,水分透过滤布120下落至位于滤布120内侧的接水盘220,并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驱动机构110驱动主动辊带动滤布120移动,设在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的翻泥板限制了泥浆在防侧漏壳上的移动空间,使泥浆受压进一步脱水,并且,在泥浆出口前设置有限高口,限高板包括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的主挡板511和副挡板512,限高口的高度可调,能够根据泥浆的含水率进行调节,使得泥浆在限高口处不会从防侧漏壳的上侧溢出;限高口的设置一方面对泥浆起到压缩脱水的作用,另一方面,从限高口流出的泥浆厚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后续用另一条外设的滤布120对泥浆进行完全包裹,减少泥浆从两条滤布120之间漏出的可能;本过滤设备通过设置滤布120、翻泥组件以及调厚组件实现对污泥的三级脱水过滤,处理精度高,同时,能够对连续输入的泥浆进行处理,处理通量大。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311以及与防侧漏主壳31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312,防侧漏副壳312上可拆地连接有配重块。由此,通过设置配重块,使防侧漏副壳312对滤布120产生压紧力,通过更换不同的配重块能够改变对滤布120的压紧力,使其达到不对滤布120的运动造成明显阻碍,同时能够防止泥浆侧漏的状态。采用配重块进行调节,其优点在于调节较为方便,厂家能够根据使用状况配备常用的配重块,调节时直接更换配重块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设备还包括设在泥浆出口上游的入料装置,入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入料电机710、安装在机架上的入料槽箱体720、设在入料槽箱体720内并与入料电机710驱动连接的搅拌轴、固接在搅拌轴外的搅拌板,搅拌板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搅拌通孔。入料槽箱体720的侧壁上设有入料口721和排料口722,搅拌板设在入料口721与排料口722之间,入料槽箱体720的下侧还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二排水口。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主动辊、与主动辊通过滤布传动连接的从动辊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张紧滤布的张紧机构;
底架组件,其包括位于滤布内侧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侧的接水盘,支撑架和接水盘均与机架固接,接水盘的底面上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一排水口;
防侧漏组件,其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防侧漏壳,防侧漏壳下方开放,防侧漏壳的下侧与滤布的上侧抵接,防侧漏壳的一侧设有泥浆入口、另一侧设有泥浆出口;
翻泥组件,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横杆、连接在横杆上的翻泥板,所述翻泥板位于所述滤布的上侧,所述翻泥板位于泥浆入口与泥浆出口之间;
调厚组件,其设在翻泥组件与泥浆出口之间,调厚组件包括安装在防侧漏壳上的限高板,所述限高板包括与所述防侧漏壳固接的主挡板以及可拆地连接在所述主挡板下侧的副挡板,所述副挡板与滤布之间设有限高口,所述副挡板与主挡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以形成大小不一的限高口;
刮泥组件,其包括设在泥浆出口处并与滤布抵接的刮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泥板呈V形,所述翻泥板沿竖向设置,所述翻泥板包括封闭端以及开放端,所述封闭端面向所述泥浆入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泥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翻泥板交错地设置在防侧漏壳内,所有所述翻泥板均与横杆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泥板包括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翻泥主板和与可拆连接在所述翻泥主板下侧的翻泥衬板,所述翻泥衬板与所述翻泥主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对应的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以及与所述防侧漏主壳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所述防侧漏副壳与防侧漏主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漏壳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防侧漏主壳以及与所述防侧漏主壳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防侧漏副壳,所述防侧漏副壳上可拆地连接有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泥浆出口上游的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入料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入料槽箱体、设在所述入料槽箱体内并与入料电机驱动连接的搅拌轴、固接在所述搅拌轴外的搅拌板,所述入料槽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入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搅拌板设在所述入料口与排料口之间,所述入料槽箱体的下侧还设有下方开放的第二排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搅拌通孔。
CN201911048655.5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Pending CN110734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8655.5A CN11073420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8655.5A CN11073420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4208A true CN110734208A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7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8655.5A Pending CN11073420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420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4337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Guido Frankenberger Conveyor belt filter device
CN106045266A (zh) * 2016-07-13 2016-10-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高精度大通量滤布基础上的带式过滤浓缩设备
CN208532584U (zh) * 2018-05-04 2019-02-22 河南绿水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带式压滤机
CN109562971A (zh) * 2016-08-17 2019-04-02 株式会社爱博 复合脱水装置
CN110104929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南京泰宏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淤泥脱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4337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Guido Frankenberger Conveyor belt filter device
CN106045266A (zh) * 2016-07-13 2016-10-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高精度大通量滤布基础上的带式过滤浓缩设备
CN109562971A (zh) * 2016-08-17 2019-04-02 株式会社爱博 复合脱水装置
CN208532584U (zh) * 2018-05-04 2019-02-22 河南绿水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带式压滤机
CN110104929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南京泰宏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淤泥脱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2232A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除铁水选装置
CN115626753B (zh) 一种污水污泥脱水干化装置
CN112010524A (zh) 一种城市污泥脱水回收利用装置
KR101667540B1 (ko) 스크루 압착식 가축분뇨 고액 분리기
KR101212425B1 (ko) 오,폐수 정화용 슬러지 분리기 및 슬러지 탈수기 연결장치
CN111514649A (zh)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用泥水分离装置
JP2008104952A (ja) 汚泥脱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汚泥脱水処理装置による汚泥の脱水方法
CN207193088U (zh) 一种双层椭圆转子的污泥脱水装置
CN110734208A (zh) 一种大通量带式过滤设备
CN118515408B (zh) 一种填埋、堆存污泥场地固废预处理的设备及方法
JPH02151397A (ja) 汚泥濃縮脱水装置
KR20080054853A (ko) 슬러리 탈수장치
JP2008221112A (ja) 凝集混和槽および汚泥脱水装置
CN210945306U (zh) 一种带式过滤设备
JP3043706B2 (ja) 移動式脱水車
CN204569607U (zh) 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1999086U (zh) 一种具有隔油沉砂功能的多级拦截螺旋压榨机
CN210176632U (zh) 带式过滤机进料防冲装置
CN110734205B (zh) 浓缩脱水强压一体化污泥脱水机
KR101114225B1 (ko) 슬러지 탈수기
KR102607351B1 (ko) 수직 슬러지 이송장치
CN214735291U (zh) 一种污泥干燥处理装置
CN204563715U (zh) 一种抽压式脱水机及基于抽压式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20812170U (zh) 一种过滤式污泥脱水设备
CN221565865U (zh) 一种工业污水的悬浮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