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7372B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27372B CN110727372B CN201910937538.8A CN201910937538A CN110727372B CN 110727372 B CN110727372 B CN 110727372B CN 201910937538 A CN201910937538 A CN 201910937538A CN 110727372 B CN110727372 B CN 1107273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arget
- target application
- terminal
- i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终端已经逐渐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同时,基于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触摸屏的占屏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触摸屏更是不断向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方向发展。
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造成的触摸屏误触问题,终端常常在将触摸屏的部分区域设置为固定的防误触区域,并对防误触区域进行抑制模式设定,也就是说,即使终端在防误触区域接收到了触控指令,按照相应的抑制模式便不会对该触控指令进行响应。然而,防误触区域和抑制模式的设置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缺乏个性化,降低了终端的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生成单元以及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误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误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利用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与应用相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防误触处理,进而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误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一;
图3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二;
图4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三;
图5为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一;
图6为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已经成为集通信和娱乐为一体的电子设备,终端触摸屏的占屏比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体地,由于触摸屏不断的向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方向发展,超大屏也更容易产生误触现象。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造成的触摸屏误触问题,终端常常在将触摸屏的部分区域设置为固定的防误触区域,也就是说,即使终端在防误触区域接收到了触控指令,也不会对该触控指令进行响应。
具体地,为防止在屏幕边缘区域发生误触操作,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在触摸屏边缘设置一个区域作为防误触区域,在防误触区域中会设置固定的抑制方式,目前抑制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两种:
1、在触摸屏的防误触区域接收到触控指令时,不上报该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
2、如果在触摸屏的防误触区域接收到触控指令的同时并没有在其他区域接收触控指令,那么上报该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如果在触摸屏的防误触区域接收到触控指令的同时也在其他区域接收触控指令,那么便不上报该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而是上报其它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误触区域和抑制模式的设置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缺乏个性化,降低了终端的智能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误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进行防误触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可以先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具体地,触控指令中可以携带有相对应的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配置有触摸屏,进一步地,终端可以在触摸屏上接收触控指令。图2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用户在触控屏上进行触控操作,终端便可以通过该触控操作接收触控指令。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控指令对应的触控坐标为终端接收触控指令的触控点对应的坐标参数,即触控坐标可以表征接收触控指令的具体位置。例如,图3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终端接收到的触控指令的触控坐标为(x,y)。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控指令对应的触控类别为触控指令对目标应用的具体控制类别,即触控类型可以表征接收触控指令的具体作用。例如,图4为接收触控指令的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终端在触摸屏上接收到的触控指令用于对目标应用进行设置处理,即触控类别为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触控指令之前,终端可以先启动目标应用,因此,终端接收的触控指令是与目标应用相对应的,因此,触控指令的触控类别是基于目标应用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应用,及时触控指令的触控坐标是相同的,对应的触控类别也并不一定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目标应用中接收触控指令时,具体可以为在预设防误触区域中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预先在触摸屏中设置一个防止产生误处理的区域,即设置一个防误触区域。其中,防误触区域可以为触摸屏中的部分区域,例如,防误触区域可以为触摸屏的四个边缘区域。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应用,终端可以设置的防误触区域有可能相同,例如,图5为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一,图6为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二,如图5和6所示,对于应用A,防误触区域为触摸屏中的区域a,对于区域B,防误触区域为触摸屏中的区域b。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且设置有触摸屏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设备。
步骤102、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之后,便可以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同时,还可以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触控指令之后,可以分别利用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对该目标应用下的触控位置和应用类型进行计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可以预先设置有用于计数的计数器,从而可以在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之后,根据触控指令进行计数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分别设置用于对触控的具体作用类型进行计数的第一计数器和用于对触控的具体位置进行计数的第二计数器。具体地,终端接收触控指令并在确定出触控指令对应的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之后,可以先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获得第一累计参数;然后,终端可以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获得第二累计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累计参数是与触控类别相对应的,具体地,对于不同的触控类别,终端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一计数器进行计数,获得与不同触控类别对应的不同第一累计参数。例如,在打开目标应用之后,终端在防误触区域中接收到多次触控指令,其中,类别1的次数为5次,类别2的次数为3次,那么终端在进行计数之后,类别1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为5,类别2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为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累计参数是与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相对应的,具体地,对于不同的触控类别和不同的触控坐标,终端可以利用不同的第二计数器进行计数,获得与不同的触控类别和不同的触控坐标相对应的不同的第二累计参数。例如,在打开目标应用之后,终端在防误触区域中接收到多次触控指令,其中,类别1在坐标1下的次数为2次,类别1在坐标2下的次数为2次,那么终端在进行计数之后,与类别1和坐标1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为2,与类别1和坐标2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为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触控指令还可以携带触控参数,其中,触控参数可以用于对触控坐标进行统计筛选。具体地,终端在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之前,可以先按照触控参数和预设筛选要求对相应的触控坐标是否进行计数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控参数可以包括触控面积、触控压力、触控时间以及触控方向等多种具体按压或滑动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进行防误触处理时,如果触控参数满足预设筛选要求,那么终端便可以判定对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从而可以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进行防误触处理时,如果触控参数不满足预设筛选要求,那么终端便可以忽略该触控指令对应的触控坐标,即不对该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
步骤103、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同时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之后,如果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那么终端便可以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其中,目标抑制模式用于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对触控指令中携带的触控类别进行计数,获得第一累计参数之后,便可以将第一累计参数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便可以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确定是否进行目标抑制模式的生成。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预先设置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用于对目标应用中的某一类别操作是否重复足够多次进行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当一个触控类别的触控指令被足够多次接收之后,即,用户在触摸屏中的防误触区域多次重复一个触控操作之后,终端便可以对该触控指令进一步进行是否生成目标抑制模式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阈值用于对目标应用中的与某一类别对应的某一位置是否为误触进行判定,因此,终端在确定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之后,便可以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进行目标抑制模式的生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的目标抑制模式,是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方式。也就是说,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不断对采集获得的目标应用下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生成获得仅适用于目标应用的、满足目标应用需求的防误触方式,即获得目标抑制模式。
步骤104、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终端在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之后,便可以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前,可以先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其中,初始抑制模式为终端预先设置的,可以适用于任意一个应用的防误触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初始抑制模式可以为终端设置的一种固定的抑制方式,例如,初始抑制模式可以为:在防误触区域接收到触控指令时,终端不上报该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或者,如果在防误触区域接收到触控指令的同时也在其他区域接收触控指令,那么便不上报该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而仅上报其它区域内的触控指令对应的触点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初始抑制模式之后,便可以直接按照目标抑制模式对初始抑制模式进行更新,从而便可以实现目标应用的防误触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按照目标抑制模式对初始抑制模式进行更新时,既可以通过目标抑制模式对初始抑制模式进行完全的替换,也可以先将目标抑制模式和初始抑制模式进行对比,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对初始抑制模式进行部分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虽然不同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与终端生成的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相比,初始抑制模式仅仅是一种固定的防误触模式,并不是根据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的,因此,终端在进行防误触处理时,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对初始抑制模式进行更新,可以有效地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利用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与应用相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防误触处理,进而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终端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确定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同时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之后,如果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那么终端可以先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确定出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抑制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对触控坐标进行抑制,其中,抑制结果可以包括坐标抑制和坐标释放。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坐标抑制表征需要对触控坐标进行抑制处理,即不响应触控坐标对应的触控指令;坐标释放表征不需要对触控坐标进行抑制处理,即可以响应触控坐标对应的触控指令。
步骤202、根据抑制结果,生成目标抑制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确定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之后,便可以根据抑制结果,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抑制结果用于确定是否对触控坐标进行防误触处理,因此,当终端确定出目标应用的全部触控指令对应的全部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之后,便可以根据抑制结果确定出需要进行坐标抑制的触控坐标和需要进行坐标释放的触控坐标,从而便可以生成目标抑制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终端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确定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a、当第二累计参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抑制。
步骤201b、当第二累计参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释放。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同时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之后,如果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那么终端便可以继续对第一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出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对第一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之后,如果第二累计参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那么可以认为该触控坐标对应于目标应用易产生误触控,因此需要对该触控坐标进行抑制,终端便可以将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抑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对第一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之后,如果第二累计参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那么可以认为该触控坐标对应于目标应用并不容易产生误触控,因此不需要对该触控坐标进行抑制,终端便可以将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利用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与应用相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防误触处理,进而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用于对目标应用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确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初始抑制模式时,可以先获取表征用户身份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可以用于对目标应用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确定。
步骤302、获取与标识信息和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标识信息之后,便可以获取与标识信息和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用户,即对于不同的标识信息,终端预先设置的初始抑制模式可以不相同,因此,终端在获取标识信息所获得的初始抑制模式可以基于不同的使用者产生不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在针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时,是在初始抑制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标抑制模式进行的,因此,对不同的标识信息设置不同的初始抑制模式,便可以使终端在进行防误触处理时,能够同时结合不同应用的场景和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防误触处理的个性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终端在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后,即步骤105之后,终端进行防误触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5、在再次启动目标应用之后,重新接收触控指令。
步骤106、根据重新接收的触控指令生成新的目标抑制模式,以根据新的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后,如果再次启动目标应用,那么终端可以重新接收目标应用中的触控指令,然后便可以根据重新接收的触控指令生成新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根据新的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生成的目标应用的目标抑制模式并不是固定不便的,而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具体地,终端可以在再次启动目标应用之后,重新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实现对目标抑制模式的更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再次启动目标应用时,该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可以为目标应用在上一次开启时生成的目标抑制模式,也可以为终端预先设置的抑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在终端按照目标抑制模式进行防误触处理一定时间后,对目标应用的目标抑制模式进行更新。具体地,终端在生成目标抑制模式并根据目标抑制模式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后,可以记录该目标抑制模式对应的使用时间,当使用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终端可以重新接收目标应用中的触控指令,然后便可以继续根据触控指令生成新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根据新的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的防误触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利用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与应用相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防误触处理,进而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1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获取单12,生成单元13以及处理单元14。
所述接收单元11,用于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所述获取单元12,用于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所述生成单元13,用于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所述处理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成单元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抑制结果,生成所述目标抑制模式;
所述生成单元13,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抑制;以及当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释放。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2,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前,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4,具体用于按照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初始抑制模式进行更新,以实现所述目标应用的防误触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2,具体用于获取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确定;以及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初始抑制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指令还携带触控参数;所述获取单元12,具体用于当所述触控参数满足预设筛选要求时,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1,具体用于在预设防误触区域中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触控指令。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后,在再次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之后,重新接收所述触控指令;
所述生成单元13,还用于根据重新接收的触控指令生成新的目标抑制模式,以根据所述新的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5、存储有处理器15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6,进一步地,终端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7,和用于连接处理器15、存储器16以及通信接口17的总线18。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5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终端1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该存储器16可以与处理器15连接,其中,存储器16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总线18用于连接通信接口17、处理器15以及存储器16以及这些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16,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5,用于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1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5提供指令和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该终端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按照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当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根据目标抑制模式对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目标应用运行时,通过对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地,可以对触控指令触控类别和触控坐标进行计数,进而可以结合预设阈值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从而便可以利用目标抑制模式实现防误触。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利用目标应用对应的触控指令,生成与目标应用对应的防误触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与应用相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防误触处理,进而可以满足终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防误触需求,提升个性化,从而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误触方法。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防误触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防误触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
根据所述抑制结果,生成所述目标抑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触控坐标对应的抑制结果,包括:
当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抑制;
当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抑制结果确定为坐标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初始抑制模式进行更新,以实现所述目标应用的防误触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初始抑制模式,包括:
获取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确定;
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初始抑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指令还携带触控参数;所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包括:
当所述触控参数满足预设筛选要求时,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包括:
在预设防误触区域中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触控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再次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之后,重新接收所述触控指令;
根据重新接收的触控指令生成新的目标抑制模式,以根据所述新的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生成单元以及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接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携带触控坐标和触控类别;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触控类别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一累计参数;按照所述触控坐标进行计数处理,获得所述触控指令对应的第二累计参数;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累计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累计参数和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抑制模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抑制模式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防误触处理。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7538.8A CN110727372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7538.8A CN110727372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7372A CN110727372A (zh) | 2020-01-24 |
CN110727372B true CN110727372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921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37538.8A Active CN110727372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27372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0628A (zh) * | 2008-08-14 | 2010-02-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99376A (zh) * | 2012-07-11 | 2012-11-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的快捷功能设定方法 |
CN106249996A (zh) * | 2016-07-28 | 2016-12-21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775085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边缘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6775084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329619A (zh) * | 2017-07-03 | 2017-11-0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触控终端上触发点击事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63329A (zh) * | 2017-07-28 | 2017-12-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黑屏手势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8700961A (zh) * | 2016-03-22 | 2018-10-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坐标校正装置、坐标校正方法及坐标校正程序 |
CN109407957A (zh) * | 2018-10-29 | 2019-03-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触摸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168487A (zh) * | 2017-11-07 | 2019-08-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34521B1 (ko) * | 2016-05-18 | 2021-12-0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입력 처리 방법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10937538.8A patent/CN1107273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0628A (zh) * | 2008-08-14 | 2010-02-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99376A (zh) * | 2012-07-11 | 2012-11-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的快捷功能设定方法 |
CN108700961A (zh) * | 2016-03-22 | 2018-10-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坐标校正装置、坐标校正方法及坐标校正程序 |
CN106249996A (zh) * | 2016-07-28 | 2016-12-21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775085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边缘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6775084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329619A (zh) * | 2017-07-03 | 2017-11-0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触控终端上触发点击事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63329A (zh) * | 2017-07-28 | 2017-12-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黑屏手势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10168487A (zh) * | 2017-11-07 | 2019-08-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407957A (zh) * | 2018-10-29 | 2019-03-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触摸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7372A (zh) | 2020-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2835A (zh) | 应用程序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
CN104750520B (zh) | 一种软件安装方法及终端 | |
EP3373138B1 (en) |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djusting broadcast message queue | |
CN108108285A (zh) |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CN110928449B (zh) | 触控屏的报点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WO2016183918A1 (zh) | 存储空间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203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4996173B (zh) | 一种管理存储设备写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221781A (zh) | 一种磁盘碎片的制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
CN10482061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及装置 | |
US11054947B2 (en) | Key reference updating method and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6648704A (zh) | 一种进程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153454B (zh) | 多点触摸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CN105893471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15085874A1 (zh) |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10727372B (zh)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005609B (zh) | 基于吹气动作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7272989B (zh) |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8170584A (zh) |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CN111371536B (zh) | 一种控制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6933684A (zh) | 一种广播接收者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536512B (zh) | 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2083843B (zh) | 应用图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A2779975A1 (en) | 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 communication tool | |
CN110737359B (zh) | 报点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