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7364B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17364B CN110717364B CN201810770727.6A CN201810770727A CN110717364B CN 110717364 B CN110717364 B CN 110717364B CN 201810770727 A CN201810770727 A CN 201810770727A CN 110717364 B CN110717364 B CN 1107173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cover
- cover plate
- fingerprint
- photoelectric sensing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玻璃盖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接收单元,且各接收单元很小,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其中,接收单元包括对光电效应敏感的光电感应单元,以及一端连接于光电感应单元上的电流传输电路;电流传输电路的另一端与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以将光电感应单元的电流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这样,在使用设置有这种玻璃盖板的终端时,即可通过光电感应单元的光电效应产生电流,进而根据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计算出指纹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本公开能够有效实现屏下指纹的识别,结构和实现方法均有别于相关的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结构和方法,具有开拓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已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技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以进行屏下指纹识别的终端产品。对于这些终端产品,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技术方案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1、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利用光线射在手指表面凹凸不平的线纹上产生折射及反射,会导致返回的光线明暗程度不一样的原理,在终端的发光结构周围或者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光,通过图像传感器件得到数字化的灰度指纹图像,进而实现指纹识别。2、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在显示屏下方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穿透材料的能力,根据到达不同材质表面产生的回波差异来区分指纹脊线和谷线所在的位置,进而实现识别指纹。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能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结构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盖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本体上的多个接收单元;各所述接收单元的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
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对光电效应敏感的光电感应单元,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电感应单元上的电流传输电路;所述电流传输电路的另一端用于与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以将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电流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显示屏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显示屏包括上述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中的光电感应单元通过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终端上的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
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反射光后,触发光电效应产生;
根据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反射光后,触发光电效应产生;
指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玻璃盖板的玻璃盖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接收单元,且各接收单元很小,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其中,接收单元包括对光电效应敏感的光电感应单元,以及一端连接于光电感应单元上的电流传输电路;电流传输电路的另一端用于与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以将光电感应单元的电流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这样,在使用设置有这种玻璃盖板的终端时,终端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即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进而触摸物(如手指)即会造成光线的反射,反射光射到光电感应单元上时,光电感应单元即触发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信号,进而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即可根据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本公开提供的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实现屏下指纹的识别,同时结构和实现方法均有别于相关的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结构和方法,具有开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收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电感应单元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较具体的指纹识别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构思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构思可被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会透彻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贯穿上面描述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和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元素。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操作,但是这些元件或操作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被用来将一个元件或操作与另一个加以区分。例如,第一接收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接收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接收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接收单元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构思。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预期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含”或“包括”在本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规定了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和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或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符的含义,并且将不会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中的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玻璃盖板本体11,以及设置于玻璃盖板本体11上的多个接收单元12。其中,参见图2所示:
接收单元12均包括光电感应单元121和电流传输电路12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电感应单元121应当对光电效应敏感,即在接收到相应频段的光时,可以使得电子溢出产生电流。在本实施例中,光电感应单元121可以是金属丝,例如可以是铷金属丝、钾金属丝、钠钾合金金属丝、钠金属丝、锂金属丝、镁金属丝、铊金属丝、锌金属丝、硒丝等,此外,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具有良好光电效应的丝状结构等。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显示屏可以产生的光为可见光,因此为了便于控制是否需要触发光电效应,可以设定在检测到有物体触摸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发光进而触发光电感应单元121产生光电效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显示屏而言,其实质上包括有显示面板和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是覆盖于显示面板上的,直接与终端外界接触,对显示面板进行保护。而对于显示面板而言,其是终端实现画面显示的主要部件,可以发出光线,并按照画面要求发出不同色彩的光线来形成所需要显示的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可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丝来作为光电感应单元121,从而贴合实用,不需要终端再额外设置可发出可见光频率范围以外的光的设备。例如,若选择在紫外线频率范围内可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丝来作为光电感应单元121,则终端需要额外设置紫外线发射器,增加了成本,此外如紫外线等可见光频率范围以外的光,其长久照射对于人体往往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接收单元的尺寸大小是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的。具体的,各接收单元的尺寸中的光电感应单元应当小于等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大小。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接收单元是设置于玻璃盖板上的,因此理论上会造成显示遮挡,影响显示效果。又对于人眼而言,通常只能有效识别出直径超过100微米的物体,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作为光电感应单元的金属丝的直径小于100微米,例如可以设置金属丝的直径为100纳米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正常人而言,人们手指中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宽度通常在零点几毫米到一毫米左右,是大于100微米的)。
还应当理解的是,为保证显示效果,在单根金属丝足够小,不可见的基础上,相邻金属丝之间的间距还应当足够大,从而保证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时,的显示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相邻两金属丝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甚至是远大于)各金属丝的直径。例如,在作为光电感应单元的金属丝的直径小于100微米时,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相邻两金属丝之间的距离大于100微米。例如,设置金属丝的直径为50纳米,而设置相邻两金属丝之间的距离为200微米。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金属丝的目的在于接收指纹脊线或指纹谷线反射来的光线从而产生相应的电流,并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电流还原出指纹脊线或指纹谷线。这就要求设置的金属丝在用户手指接触显示屏时,每一根金属丝所接收到的光线尽可能来自于更少的指纹脊线或指纹谷线,最好所接收到的光线是仅来自于一个指纹脊线和/或一个指纹谷线的反射光线,这样一根金属丝所产生的电流即受到更少的指纹脊线或指纹谷线的影响,从而使得恢复出的指纹信息也就更为准确。特别是在每一根金属丝所接收到的光线是仅来自于一个指纹脊线和/或一个指纹谷线的反射光线时,即每一根金属丝所产生的电流即仅受一个指纹脊线和/或一个指纹谷线的影响,终端根据每一根金属丝所产生的电流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指纹信息也就更准确。而为保证每一根金属丝所产生的电流即仅受一个指纹脊线和/或一个指纹谷线的影响,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金属丝的长度也小于等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宽度。例如,可以设置金属丝的长度也小于等于100微米,这样金属丝即为一个个极其微小的金属柱体,这些金属柱体可以在玻璃面板上以网格状或者矩阵状等形式进行均匀排布,例如图1中即为矩阵状均匀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传输电路122用于将光电感应单元121产生的电流传给终端内的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以还原出指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传输电路122的一端连接于光电感应单元121上,而电流传输电路122的另一端则与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以将光电感应单元的电流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电流传输电路122可以用导线来实现,例如铜丝等。还应当理解的是,电流传输电路122也可以贴合在玻璃盖板上,在各光电感应单元之间的空隙内走线,此外也可以不贴合到玻璃盖板上,而是在玻璃盖板下走线,从而增大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透出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终端的显示效果,对于电流传输电路122而言,其也应当足够的小,甚至不可见以保证最终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电流传输电路的直径也小于100微米,这样电流传输电路也即不会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可以在光电感应单元121面向显示屏中显示面板的一侧覆盖遮光涂层31,而在面向终端外部的一侧则不涂覆遮光涂层,这样,在显示面板发光时,只有接收到了反射光的那些光电感应单元才会产生电流,而未接收到反射光的那些光电感应单元即不会产生电流,减小了信号处理模块32的处理量,同时提升了处理准确性(应当理解的是,在不涂覆遮光涂层时,在光电感应单元所有光电感应单元都会产生电流,只是接收到了反射光的那些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更强,这就使得信号处理模块需要处理更多的电流数据,并从中进行筛查出接收到反射光的那些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才行,浪费处理资源且可能存在较大的处理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接收单元可以具体设置于玻璃盖板本体的外接触面上。所述外接触面为玻璃盖板中用户可以直接触碰到的面。但是此时由于设置了接收单元,用户触摸时手感不会太平滑,会有凹凸感;另外接收单元会直接被外界物体接触到,可能会影响接收单元中光电感应单元的光电敏感性,减小接收单元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各接收单元设置于玻璃盖板本体中,即在玻璃盖板本体中嵌入接收单元,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工艺的要求,较在玻璃盖板本体的某一个面上设置接收单元的方式对于工艺的要求要高很多,成本较高。综上,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各接收单元可以具体设置于玻璃盖板本体的保护面上。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保护面为玻璃盖板面向显示屏中显示面板的面。这样对于接收单元的设置工艺要求较在玻璃盖板本体中嵌入接收单元而言要低,节约成本,另外由于接收单元设置在玻璃盖板本体的保护面上,接收单元不会被外界物体影响到,保证了接收单元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参见图4所示,包括显示屏40和信号处理模块41。应当理解是,显示屏40中应当包含有上述结构的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中的光电感应单元121通过电流传输电路122与信号处理模块41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该指纹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终端中,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发光应当至少覆盖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为此,显示面板可以全屏发光,也可以部分区域发光。例如参见图6所示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由数目众多的发光单元61构成,发光单元61均匀分布在OLED显示面板的各个位置,每一个发光单元可以独立的完成自身所在区域亮度和色彩显示,所有发光单元共同完成整个屏幕区域的图像显示,这样通过控制不同位置上的发光单元发光即可实现控制部分或全部区域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若控制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发光,则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中,与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区域发光,从而在保证发光区域足够的同时,降低能耗。
还应当理解的是,对于触摸操作的检测,可以通过现有检测触控操作的方式进行检测,例如对于显示屏为电容屏时,用户的触摸会导致电容发生变化,因此在电容发生变化时即确定检测到了触摸操作。此外,对于触摸操作的对应于显示屏中的具体位置也可以通过现有的确定方式来进行确定,在此也不做过多描述。
S502: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
应当理解的是,光电感应单元设置于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在显示面板发光后,位于显示屏上的用户手指会对显示面板所发出的光形成反射,而这些反射光被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之后,接收到反射光的这些光电感应单元即会触发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信号。而这些电流信号通过各光电感应单元所连接的电流传输电路就传输给了信号处理模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可以是单独的信号处理电路或芯片,但也可以是处理器。
S503:根据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该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根据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即可还原出该电流对应的位置的指纹脊线和谷线,再结合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即可确定计算出的各指纹脊线和谷线的位置,将之结合起来即可得到该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应当理解的是,在计算出该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后,终端即可将计算出的指纹与预存的指纹模版进行匹配,若匹配即可进行下一操作,例如解锁屏幕等。若不匹配,则可以提示用户指纹输入有误,需要重新输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设置有这种玻璃盖板的终端、以及应用于这种终端上的指纹识别方法,通过设置于玻璃盖板上的光电感应单元,利用用户触摸时所产生的反射光来使得光电感应单元触发光电效应产生电流,进而根据所产生的电流以及产生电流的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来计算得到用户触摸时的手指指纹,有效实现了屏下指纹的识别,为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识别的方式。
此外,由于在现有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中,需要在终端的发光结构周围或者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光,会导致显示像素增大;而在现有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中,需要额外设置设置超声波传感器,会存在耗电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光电感应单元可以是直径和长度均小于100微米的金属丝,这些金属丝肉眼不可见,从而使得最终的显示效果几乎不受影响,同时保证了显示像素不会增大,以及耗电量不会增高,此外成本也较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一种较具体的终端结构和指纹识别过程来对本公开的方案做进一步示例说明。
参见图7所示,终端包括OLED显示面板71、玻璃盖板72、信号处理模块73、基带处理模块74。其中OLED显示面板71与基带处理模块74连接,玻璃盖板72中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模块73连接。
其中:
OLED显示面板71在基带处理模块74的控制下可发射出可见光。OLED显示面板由数目众多的发光单元构成,发光单元均匀分布在OLED显示面板的各个位置,每一个发光单元可以独立的完成自身所在区域亮度和色彩显示,所有发光单元共同完成整个屏幕区域的图像显示。
玻璃盖板72的结构可以参见图1所示,在某一区域或者全部区域中放置数以万计的接收单元,接收单元成网格状或者矩阵状均匀排列;接收单元内部放置有光电效应敏感的、人眼不可见的金属丝线,金属丝线在照射光的作用下,可以溢出光电子,形成电流;接收单元中的金属丝线朝向OLED发光单元的一侧,覆盖有遮光涂层,可以避免OLED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直接照射金属丝线产生电流,而金属丝线朝向手指触摸区域的一侧,金属丝线表面裸露用于接收反射光线。
信号处理模块73与所有的接收单元相连,可以探测并接收所有接收单元发出的电流信息,并结合各个接收单元所处的物理位置,给出指纹脊线和谷线区域的计算,最终将计算结论与模块中预存的用户指纹模板进行匹配,给出是否为用户指纹的判断。
基带处理模块74,可以接收信号处理模块73传递的指纹识别信息,并依据信息给出下一步操作。
例如参见图3所示,当光线照射在金属丝线表面时,金属丝线表面的电子吸收外界的光子,克服金属的束缚而逸出,进而产生电流,上述过程就是光电效应。应当理解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通过金属丝线表面的光子数越多,飞逸出的光电子数量就越多,电流也就越强。不同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最小光频率是不同的,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金属丝线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同时金属丝线直径细小(可以小于100微米,甚至直径为纳米级)、人眼不可见,金属丝线朝向OLED显示面板的一侧,覆盖有遮光涂层,避免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直接照射金属丝线产生电流,而金属丝线朝向手指触摸区域的一侧,金属丝线表面裸露用于接收反射光线。
此外,参见图8所示,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较具体的指纹识别流程示意图,包括:
S801:在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显示屏时,基带处理模块控制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发射出可见光;
应当理解的是,发光区域应当覆盖手指的接触区域。
S802:金属丝线接收反射光,在光电效应下产生电流;
应当理解的是,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射到手指后会产生反射,反射光照射在玻璃盖板中接收单元的金属丝线上,金属丝线在光电效应下产生电流。
具体的,光线穿过玻璃盖板射向手指区域,由于手指表面凹凸,光线会产生不均匀的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玻璃盖板后,照射到接收单元中的金属丝线。其中:指纹脊线与屏幕接触时,形成一段较平坦的区域,该区域向玻璃盖板中反射的光线强度较大、较均匀,那么该区域下方玻璃盖板中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光子数量更多,金属丝线产生的电流更强;指纹谷线与屏幕接触时,形成一段较凹陷的区域,该区域向玻璃盖板中反射的光线强度较小、不均匀,那么该区域下方玻璃盖板中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光子数量很少,金属丝线产生的电流微弱,甚至无法产生电流。以及这一原理,信号处理模块后续即可依据各金属丝线的电流进行指纹的还原计算。
S803:信号处理模块探测所有接收单元发出的电流信息,并结合各个接收单元所处的物理位置,给出指纹脊线和谷线区域的计算,最终将计算结论与模块中预存的用户指纹模板进行匹配,给出识别成功与否的判断;
S804:基带处理模块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传递的指纹识别的结果信息,并依据结果信息给出下一步操作。
具体的,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指纹识别成功的信息时,则基带处理模块可执行屏幕解锁等操作,流程结束。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指纹识别失败的信息时,则基带处理模块可告知用户解锁失败,请用正确手指重试,并返回步骤101。
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和流程,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和指纹识别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在现有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中,需要在终端的发光结构周围或者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光,会导致显示像素增大;而在现有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中,需要额外设置设置超声波传感器,会存在耗电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玻璃盖板上的金属丝,利用用户触摸时所产生的反射光来使得金属丝触发光电效应产生电流,进而根据所产生的电流以及产生电流的各金属丝的位置来计算得到用户触摸时的手指指纹,有效实现了屏下指纹的识别,为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识别的方式,同时由于金属丝肉眼不可见,使得在不增大显示像素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最终的显示效果几乎不受影响,同时由于不需要额外设置超声波传感器,耗电量不会增高,此外成本也较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参见图9,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9,包括:控制模块91、接收模块92和指纹计算模块93。其中:
控制模块91,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
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光电感应单元的设置结构可以参见图1所示,即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电流信号由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反射光后,触发光电效应产生。
指纹计算模块93,用于根据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发光应当至少覆盖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为此,显示面板可以全屏发光,也可以部分区域发光。例如参见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由数目众多的发光单元61构成,发光单元61均匀分布在OLED显示面板的各个位置,每一个发光单元可以独立的完成自身所在区域亮度和色彩显示,所有发光单元共同完成整个屏幕区域的图像显示,这样通过控制不同位置上的发光单元发光即可实现控制部分或全部区域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若控制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发光,则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中,与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区域发光,从而在保证发光区域足够的同时,降低能耗。
应当理解的是,指纹计算模块93在计算出该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后,指纹识别装置即可将计算出的指纹与预存的指纹模版进行匹配,若匹配即可进行下一操作,例如解锁屏幕等。若不匹配,则可以提示用户指纹输入有误,需要重新输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设置于玻璃盖板上的光电感应单元,利用用户触摸时所产生的反射光来使得光电感应单元触发光电效应产生电流,进而根据所产生的电流以及产生电流的各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来计算得到用户触摸时的手指指纹,有效实现了屏下指纹的识别,为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识别的方式。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盖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本体上的多个接收单元;各所述接收单元的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
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对光电效应敏感的光电感应单元,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电感应单元上的电流传输电路;所述电流传输电路的另一端用于与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以将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电流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光电感应单元为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为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可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丝;
其中,所述各所述接收单元的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包括:所述各所述接收单元的金属丝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所述接收单元的尺寸大小与指纹脊线和指纹谷线的尺寸大小匹配包括:
所述各所述接收单元的金属丝直径小于100微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金属丝之间的距离大于100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电路的直径小于1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本体的保护面上;所述保护面为所述玻璃盖板面向显示屏中显示面板的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单元在面向显示屏中显示面板的一侧覆盖有遮光涂层。
7.一种终端,包括:显示屏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显示屏包括如权1-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中的光电感应单元通过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8.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应用于如权7所述的终端上,包括:
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
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反射光后,触发光电效应产生;
根据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9.如权8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包括:
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中,与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区域发光。
10.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发光;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如权1-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板;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上;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接收到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反射光后,触发光电效应产生;
指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以及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与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0727.6A CN11071736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CT/CN2018/109561 WO2020010732A1 (zh) | 2018-07-13 | 2018-10-10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0727.6A CN11071736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7364A CN110717364A (zh) | 2020-01-21 |
CN110717364B true CN110717364B (zh) | 2023-09-22 |
Family
ID=69142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70727.6A Active CN11071736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17364B (zh) |
WO (1) | WO20200107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7142A (zh) * | 2020-06-12 | 2021-12-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采集方法、装置及介质 |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85540A (ja) * | 2001-09-11 | 2003-03-20 | Sony Corp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認証装置、デバイス、携帯型情報端末 |
US6870946B1 (en) * | 1998-08-06 | 2005-03-22 | Secugen Corporation | Compact optical fingerprint capturing and recognition system |
CN101425546A (zh) * | 2002-08-29 | 2009-05-06 | 达伊4能量有限公司 | 用于光电电池的电极、光电电池和光电模块 |
CN101573716A (zh) * | 2006-09-26 | 2009-11-04 | Hid环球有限责任公司 | 连接天线到应答器芯片和相应的嵌件基底的方法 |
CN103022076A (zh) * | 2012-11-22 | 2013-04-03 | 深圳典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的微显示oled图像收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018533A (zh) * | 2012-12-17 | 2013-04-0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光学电压传感器 |
CN104537365A (zh) * | 2015-01-07 | 2015-04-2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5095872A (zh) * | 2015-07-29 | 2015-1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装置 |
CN105528598A (zh) * | 2014-09-29 | 2016-04-27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 |
CN205247358U (zh) * | 2015-11-27 | 2016-05-18 |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容触摸屏 |
CN105608445A (zh) * | 2016-01-29 | 2016-05-25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指纹采集方法 |
CN105809127A (zh) * | 2016-03-07 | 2016-07-27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
WO2016115818A1 (zh) * | 2015-01-23 | 2016-07-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光电触摸屏、装置和电子设备及触摸识别方法、系统 |
CN106462765A (zh) * | 2014-11-12 | 2017-02-2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像素内光学传感器的指纹传感器 |
CN106548125A (zh) * | 2015-09-17 | 2017-03-29 |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指指纹辨识装置、多指指纹辨识电子装置及操作方法 |
CN106611170A (zh) * | 2017-01-03 | 2017-05-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886341A (zh) * | 2017-03-28 | 2017-06-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6934379A (zh) * | 2017-03-17 | 2017-07-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004130A (zh) * | 2015-06-18 | 2017-08-01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屏幕上指纹感应的屏幕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
CN107111751A (zh) * | 2015-12-17 | 201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
CN107133613A (zh) * | 2017-06-06 | 2017-09-0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275374A (zh) * | 2017-05-31 | 2017-10-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Oled面板、模组、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7370481A (zh) * | 2017-08-22 | 2017-11-21 | 无锡华普微电子有限公司 | 带触摸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
CN107480661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光路和具有其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
CN107580709A (zh) * | 2015-06-18 | 2018-01-1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光学感应能力的多功能指纹传感器 |
CN207068002U (zh) * | 2017-07-27 | 2018-03-02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
CN108009500A (zh) * | 2017-11-30 | 2018-05-08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
WO2018127101A1 (en) * | 2017-01-04 | 2018-07-12 |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 Improving optical sensing performance of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30802B2 (en) * | 1995-06-07 | 2009-12-08 |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WO2016112727A1 (zh) * | 2015-01-13 | 2016-07-2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摸屏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8021845A (zh) * | 2016-10-31 | 2018-05-11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
CN207302091U (zh) * | 2017-10-31 | 2018-05-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器件及显示器 |
-
2018
- 2018-07-13 CN CN201810770727.6A patent/CN11071736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10 WO PCT/CN2018/109561 patent/WO202001073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70946B1 (en) * | 1998-08-06 | 2005-03-22 | Secugen Corporation | Compact optical fingerprint capturing and recognition system |
JP2003085540A (ja) * | 2001-09-11 | 2003-03-20 | Sony Corp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認証装置、デバイス、携帯型情報端末 |
CN101425546A (zh) * | 2002-08-29 | 2009-05-06 | 达伊4能量有限公司 | 用于光电电池的电极、光电电池和光电模块 |
CN101573716A (zh) * | 2006-09-26 | 2009-11-04 | Hid环球有限责任公司 | 连接天线到应答器芯片和相应的嵌件基底的方法 |
CN103022076A (zh) * | 2012-11-22 | 2013-04-03 | 深圳典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的微显示oled图像收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018533A (zh) * | 2012-12-17 | 2013-04-0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光学电压传感器 |
CN105528598A (zh) * | 2014-09-29 | 2016-04-27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 |
CN106462765A (zh) * | 2014-11-12 | 2017-02-2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像素内光学传感器的指纹传感器 |
CN104537365A (zh) * | 2015-01-07 | 2015-04-2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WO2016115818A1 (zh) * | 2015-01-23 | 2016-07-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光电触摸屏、装置和电子设备及触摸识别方法、系统 |
CN107580709A (zh) * | 2015-06-18 | 2018-01-1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光学感应能力的多功能指纹传感器 |
CN107004130A (zh) * | 2015-06-18 | 2017-08-01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屏幕上指纹感应的屏幕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
CN105095872A (zh) * | 2015-07-29 | 2015-1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装置 |
CN106548125A (zh) * | 2015-09-17 | 2017-03-29 |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指指纹辨识装置、多指指纹辨识电子装置及操作方法 |
CN205247358U (zh) * | 2015-11-27 | 2016-05-18 |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容触摸屏 |
CN107111751A (zh) * | 2015-12-17 | 201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
CN105608445A (zh) * | 2016-01-29 | 2016-05-25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指纹采集方法 |
CN105809127A (zh) * | 2016-03-07 | 2016-07-27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
CN106611170A (zh) * | 2017-01-03 | 2017-05-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18127101A1 (en) * | 2017-01-04 | 2018-07-12 |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 Improving optical sensing performance of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
CN106934379A (zh) * | 2017-03-17 | 2017-07-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886341A (zh) * | 2017-03-28 | 2017-06-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275374A (zh) * | 2017-05-31 | 2017-10-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Oled面板、模组、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7133613A (zh) * | 2017-06-06 | 2017-09-0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7068002U (zh) * | 2017-07-27 | 2018-03-02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
CN107370481A (zh) * | 2017-08-22 | 2017-11-21 | 无锡华普微电子有限公司 | 带触摸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
CN107480661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光路和具有其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
CN108009500A (zh) * | 2017-11-30 | 2018-05-08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 low-offset, low-noise, fully differential receiver with a differential signaling method for fingerprint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screen;SangHyun Heo et al;《2017 International SoC Design Conference (ISOCC)》;20180531;第166-16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10732A1 (zh) | 2020-01-16 |
CN110717364A (zh) | 2020-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31133B1 (en) |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734073B (zh) |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8550610B (zh) | 显示面板、其指纹识别方法、其程序解锁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6326855B (zh) | 指纹采集方法及模块、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 |
CN108287634B (zh) |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
CN108694379B (zh) | 用于拍摄身体部位的印记的装置 | |
JP4658443B2 (ja) | 画像入力装置 | |
US20210216739A1 (en) | Driving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 |
US20050146517A1 (en) | Passive light stylus and user input device using same | |
WO2020200182A1 (en) | Method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5975136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20190129530A1 (en) | Under display biometric sensor | |
CN109993144B (zh) |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 |
TW201133299A (en) | Touch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 |
US11423691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JP7495358B2 (ja) | 指紋認識パネル、指紋を認識する方法および指紋認識装置 | |
EP3736727B1 (en) | Scree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
CN104375719A (zh) | 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检测方法及显示设备 | |
WO2018188670A1 (zh) |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 |
US20210019491A1 (en) | Photo-sensing detec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fingerprint detec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display apparatus | |
TWI742477B (zh) | 電子裝置 | |
CN107563354B (zh) | 一种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0717364B (zh) | 玻璃盖板、终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035011B (zh) | 触控区域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0796070A (zh) | 显示屏组件及屏下指纹识别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