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2573B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12573B CN110712573B CN201910981850.7A CN201910981850A CN110712573B CN 110712573 B CN110712573 B CN 110712573B CN 201910981850 A CN201910981850 A CN 201910981850A CN 110712573 B CN110712573 B CN 1107125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process
- heat
- electric heating
- finished product
- automobi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56 embroi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035 Back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属于加热垫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可以通过内撑触点和外限位球链的设置,可以从内外对电热线的弯折处和非弯折处进行限位,使的电热线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或向外的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延长加热垫的实用寿命,同时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的电热丝很难发生相互靠近的现象,进而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保证加热垫的均匀发热,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二者的蓄热性,可以延长停车熄火后发热的时间,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垫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加热垫耐弯折25000次以上,是碳纤维或普通电热丝座椅加热垫的最佳替代品,背部、底座层恒温加热,可以给司机带来温暖还能缓解腰酸背痛,提高司机的舒适度。
在使用时,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并且由于使用者的移动,会对电热线产生压力,并且受力方向随着使用者的移动还会发生偏差,进而导致电热线不断的来回移位,使的电热线的弯折处极易发生断裂,降低了加热垫的使用寿命,并且电热线在移动过程中,部分相邻的电热线存在相互靠近的趋势,当二者接触时,很容易发生局部过热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加热垫一般与汽车电源连接,当熄火后,加热垫即停止加热,导致车内人员的舒适感下降,当停车后,车保持启动状态,才能维持加热垫的发热,导致油耗增加。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它可以通过将电热丝弯折附着在无纺布上实现加热垫的均匀发热,同时通过内撑触点和外限位球链的设置,可以从内外对电热线的弯折处和非弯折处进行限位,使的电热线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或向外的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延长加热垫的实用寿命,同时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的电热丝很难发生相互靠近的现象,进而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保证加热垫的均匀发热,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二者的蓄热性,可以延长停车熄火后发热的时间,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用热线卷曲机将原材料电热线卷曲到小线轴上,然后将小线轴组装固定到刺绣机上;
S2、照预先设定好的图案和电热线的走向,将电热线刺绣到无纺布表面上;
S3、对刺绣好的半成品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刺绣不良的现象;
S4、检查完成后,将半成品流转到下道工序,使用电烙铁对半成品上的定位点进行打孔;
S5、打孔完成后在对应模具上进行贴胶,将双面胶张贴于电热线面上;
S6、将半成品经过投影检查,检查合格后,对加热垫的座面和靠背的过度处进行形状补丁张贴,并在电热线的弯折处内侧固定安装内撑触点,在外侧固定安装外限位球链;
S7、完成后流转到冲压工序,按照指定的冲压模具将半成品冲压成指定的形状;
S8、将半导体热敏电阻铆接到排线上,并将铆接好的排线焊接到冲压后的半成品上,使得排线与无纺布上热线相连接,构成一个回路,同时使用胶带将排线裸露的部分包裹即可;
S9、连接完成后进行布线,最终制成完成品后送至QC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包装入库。
可以通过将电热丝弯折附着在无纺布上实现加热垫的均匀发热,同时通过内撑触点和外限位球链的设置,可以从内外对电热线的弯折处和非弯折处进行限位,使的电热线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或向外的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延长加热垫的实用寿命,同时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的电热丝很难发生相互靠近的现象,进而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保证加热垫的均匀发热,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二者的蓄热性,可以延长停车熄火后发热的时间,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在操作所述S7之前,首先将半成品上的电热线端部进行沾锡处理。
进一步的,在进行所述S5的打孔定位之前,需要对电热线的线头进行整理,有效提高电热线的整洁性,同时可以使电热线不易受到打孔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内撑触点包括外撑套,所述外撑套的侧边边缘开凿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电热线相匹配,且弧形凹槽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通过内撑触点可以从内侧对电热线起到支撑作用,使其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外撑套为中空结构,且外撑套内填充有硬质吸热颗粒,通过硬质吸热颗粒,一方面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吸收部分热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内撑触点的硬度,使用者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身体起到一定的挤压揉按的效果,缓解长时间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外撑套为弹性软质材质,有效保护与其接触的电热线,不易因磨损断裂,所述硬质吸热颗粒由细沙制成,细沙具有良好的导热吸热性,能够快速储存部分热量,从而当汽车在熄火时,不易散热过快导致变凉,有效提高使用效果,增加临时或短时间熄火时,车内人员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限位球链包括多个蓄热定位球,每相邻两个蓄热定位球之间均连接有限位连线,且多个蓄热定位球相间分布在电热线的左右两侧,多个所述限位连线均位于电热线的正上方,通过外限位球链可以有效将非弯折处的电热线进行限位,使其很难在变化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同时外限位球链还可以吸附部分热量,达到储热的效果,进而延长在熄火后其能继续向外散发热量的时间,提高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连线由表面包裹有导热硅胶的非弹性绳类材料制成,导热硅胶可以有效提高限位连线的导热性,一方面便于外限位球链的储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电热线,使得电热线与其接触时不易被摩擦损坏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定位球包括弹性外层,所述弹性外层内壁镶嵌一层导热隔层,所述导热隔层内部填充有内蓄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蓄热层为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内蓄热层可以将蓄热定位球内分成许多小空间,提高其储存热量的能力,同时内蓄热层在蓄热定位球内还可以形成一定的阻隔,减缓热量向外散发的速度,进而延长其在熄火后的向外散热时间,且内蓄热层表面均呈向外分散的毛鳞状,进一步提高储热能力。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将电热丝弯折附着在无纺布上实现加热垫的均匀发热,同时通过内撑触点和外限位球链的设置,可以从内外对电热线的弯折处和非弯折处进行限位,使的电热线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或向外的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延长加热垫的实用寿命,同时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的电热丝很难发生相互靠近的现象,进而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保证加热垫的均匀发热,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二者的蓄热性,可以延长停车熄火后发热的时间,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感。
(2)在操作S7之前,首先将半成品上的电热线端部进行沾锡处理。
(3)在进行S5的打孔定位之前,需要对电热线的线头进行整理,有效提高电热线的整洁性,同时可以使电热线不易受到打孔的影响。
(4)内撑触点包括外撑套,外撑套的侧边边缘开凿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电热线相匹配,且弧形凹槽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通过内撑触点可以从内侧对电热线起到支撑作用,使其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
(5)外撑套为中空结构,且外撑套内填充有硬质吸热颗粒,通过硬质吸热颗粒,一方面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吸收部分热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内撑触点的硬度,使用者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身体起到一定的挤压揉按的效果,缓解长时间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不适感。
(6)外撑套为弹性软质材质,有效保护与其接触的电热线,不易因磨损断裂,硬质吸热颗粒由细沙制成,细沙具有良好的导热吸热性,能够快速储存部分热量,从而当汽车在熄火时,不易散热过快导致变凉,有效提高使用效果,增加临时或短时间熄火时,车内人员的舒适度。
(7)外限位球链包括多个蓄热定位球,每相邻两个蓄热定位球之间均连接有限位连线,且多个蓄热定位球相间分布在电热线的左右两侧,多个限位连线均位于电热线的正上方,通过外限位球链可以有效将非弯折处的电热线进行限位,使其很难在变化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同时外限位球链还可以吸附部分热量,达到储热的效果,进而延长在熄火后其能继续向外散发热量的时间,提高使用舒适度。
(8)限位连线由表面包裹有导热硅胶的非弹性绳类材料制成,导热硅胶可以有效提高限位连线的导热性,一方面便于外限位球链的储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电热线,使得电热线与其接触时不易被摩擦损坏断裂。
(9)蓄热定位球包括弹性外层,弹性外层内壁镶嵌一层导热隔层,导热隔层内部填充有内蓄热层。
(10)内蓄热层为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内蓄热层可以将蓄热定位球内分成许多小空间,提高其储存热量的能力,同时内蓄热层在蓄热定位球内还可以形成一定的阻隔,减缓热量向外散发的速度,进而延长其在熄火后的向外散热时间,且内蓄热层表面均呈向外分散的毛鳞状,进一步提高储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热线弯折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撑触点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外限位球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蓄热定位球部分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蓄热定位球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蓄热定位球、11弹性外层、12导热隔层、13内蓄热层、2限位连线、31外撑套、32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用热线卷曲机将原材料电热线卷曲到小线轴上,然后将小线轴组装固定到刺绣机上;
S2、照预先设定好的图案和电热线的走向,将电热线刺绣到无纺布表面上;
S3、对刺绣好的半成品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刺绣不良的现象;
S4、检查完成后,将半成品流转到下道工序,使用电烙铁对半成品上的定位点进行打孔;
S5、打孔完成后在对应模具上进行贴胶,将双面胶张贴于电热线面上;
S6、将半成品经过投影检查,检查合格后,对加热垫的座面和靠背的过度处进行形状补丁张贴,请参阅图3,并在电热线的弯折处内侧固定安装内撑触点,在外侧固定安装外限位球链;
S7、完成后流转到冲压工序,按照指定的冲压模具将半成品冲压成指定的形状;
S8、将半导体热敏电阻铆接到排线上,并将铆接好的排线焊接到冲压后的半成品上,使得排线与无纺布上热线相连接,构成一个回路,同时使用胶带将排线裸露的部分包裹即可;
S9、连接完成后进行布线,最终制成完成品后送至QC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包装入库。
在操作S7之前,首先将半成品上的电热线端部进行沾锡处理,在进行S5的打孔定位之前,需要对电热线的线头进行整理,有效提高电热线的整洁性,同时可以使电热线不易受到打孔的影响。
请参阅图4,内撑触点包括外撑套31,外撑套31的侧边边缘开凿有弧形凹槽32,弧形凹槽32与电热线相匹配,且弧形凹槽32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通过内撑触点可以从内侧对电热线起到支撑作用,使其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外撑套31为中空结构,且外撑套31内填充有硬质吸热颗粒,通过硬质吸热颗粒,一方面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吸收部分热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内撑触点的硬度,使用者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身体起到一定的挤压揉按的效果,缓解长时间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不适感,外撑套31为弹性软质材质,有效保护与其接触的电热线,不易因磨损断裂,硬质吸热颗粒由细沙制成,细沙具有良好的导热吸热性,能够快速储存部分热量,从而当汽车在熄火时,不易散热过快导致变凉,有效提高使用效果,增加临时或短时间熄火时,车内人员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5,外限位球链包括多个蓄热定位球1,每相邻两个蓄热定位球1之间均连接有限位连线2,且多个蓄热定位球1相间分布在电热线的左右两侧,多个限位连线2均位于电热线的正上方,通过外限位球链可以有效将非弯折处的电热线进行限位,使其很难在变化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同时外限位球链还可以吸附部分热量,达到储热的效果,进而延长在熄火后其能继续向外散发热量的时间,提高使用舒适度,限位连线2由表面包裹有导热硅胶的非弹性绳类材料制成,导热硅胶可以有效提高限位连线2的导热性,一方面便于外限位球链的储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电热线,使得电热线与其接触时不易被摩擦损坏断裂。
请参阅图6-7,蓄热定位球1包括弹性外层11,弹性外层11内壁镶嵌一层导热隔层12,导热隔层12内部填充有内蓄热层13,内蓄热层13为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内蓄热层13可以将蓄热定位球1内分成许多小空间,提高其储存热量的能力,同时内蓄热层13在蓄热定位球1内还可以形成一定的阻隔,减缓热量向外散发的速度,进而延长其在熄火后的向外散热时间,且内蓄热层13表面均呈向外分散的毛鳞状,进一步提高储热能力。
可以通过将电热丝弯折附着在无纺布上实现加热垫的均匀发热,同时通过内撑触点和外限位球链的设置,可以从内外对电热线的弯折处和非弯折处进行限位,使的电热线在受到方向大小不断变化的力时,不易因力的变化而发生移位或向内或向外的挤压,进而有效降低电热线在使用时弯折处断裂的情况,延长加热垫的实用寿命,同时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的电热丝很难发生相互靠近的现象,进而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保证加热垫的均匀发热,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二者的蓄热性,可以延长停车熄火后发热的时间,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用热线卷曲机将原材料电热线卷曲到小线轴上,然后将小线轴组装固定到刺绣机上;
S2、照预先设定好的图案和电热线的走向,将电热线刺绣到无纺布表面上;
S3、对刺绣好的半成品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刺绣不良的现象;
S4、检查完成后,将半成品流转到下道工序,使用电烙铁对半成品上的定位点进行打孔;
S5、打孔完成后在对应模具上进行贴胶,将双面胶张贴于电热线面上;
S6、将半成品经过投影检查,检查合格后,对加热垫的座面和靠背的过度处进行形状补丁张贴,并在电热线的弯折处内侧固定安装内撑触点,在外侧固定安装外限位球链;
S7、完成后流转到冲压工序,按照指定的冲压模具将半成品冲压成指定的形状;
S8、将半导体热敏电阻铆接到排线上,并将铆接好的排线焊接到冲压后的半成品上,使得排线与无纺布上热线相连接,构成一个回路,同时使用胶带将排线裸露的部分包裹即可;
S9、连接完成后进行布线,最终制成完成品后送至质量控制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所述S7之前,首先将半成品上的电热线端部进行沾锡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S5的打孔定位之前,需要对电热线的线头进行整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触点包括外撑套(31),所述外撑套(31)的侧边边缘开凿有弧形凹槽(32),所述弧形凹槽(32)与电热线相匹配,且弧形凹槽(32)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套(31)为中空结构,且外撑套(31)内填充有硬质吸热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套(31)为弹性软质材质,所述硬质吸热颗粒由细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球链包括多个蓄热定位球(1),每相邻两个蓄热定位球(1)之间均连接有限位连线(2),且多个蓄热定位球(1)相间分布在电热线的左右两侧,多个所述限位连线(2)均位于电热线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线(2)由表面包裹有导热硅胶的非弹性绳类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定位球(1)包括弹性外层(11),所述弹性外层(11)内壁镶嵌一层导热隔层(12),所述导热隔层(12)内部填充有内蓄热层(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蓄热层(13)为立体网状结构,且内蓄热层(13)表面均呈向外分散的毛鳞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1850.7A CN110712573B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1850.7A CN110712573B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2573A CN110712573A (zh) | 2020-01-21 |
CN110712573B true CN110712573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69212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81850.7A Active CN110712573B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125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30399B (zh) * | 2022-01-06 | 2022-03-11 | 海安荣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蓄热型汽车座椅电热垫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6152Y (zh) * | 2001-02-28 | 2002-08-21 | 莱可丽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 改进型加热装置结构 |
CN2740462Y (zh) * | 2004-06-25 | 2005-11-16 | 杨天伟 | 加热型汽车座垫 |
CN201542212U (zh) * | 2009-11-19 | 2010-08-11 | 梁少华 | 电热盖毯 |
CN103818287A (zh) * | 2014-02-28 | 2014-05-28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61450B2 (ja) * | 2009-05-12 | 2012-01-25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ヒータ・ユニット |
US10538868B2 (en) * | 2015-09-08 | 2020-01-21 | Igb Automotive Ltd. | Seat heater and method of its fabrication |
-
2019
- 2019-10-16 CN CN201910981850.7A patent/CN1107125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6152Y (zh) * | 2001-02-28 | 2002-08-21 | 莱可丽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 改进型加热装置结构 |
CN2740462Y (zh) * | 2004-06-25 | 2005-11-16 | 杨天伟 | 加热型汽车座垫 |
CN201542212U (zh) * | 2009-11-19 | 2010-08-11 | 梁少华 | 电热盖毯 |
CN103818287A (zh) * | 2014-02-28 | 2014-05-28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2573A (zh) | 2020-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44492B1 (en) | Vehicle seat with improved thermal conductivity | |
US3017493A (en) | Heated car seat | |
JP4053569B2 (ja) | 車両シートを空調するための装置 | |
US20130228562A1 (en) | Heater sewn on clothes | |
CN110712573B (zh) |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备工艺 | |
JP2006514571A (ja) | 機能要素を受容するための装置 | |
US6378948B1 (en) | Supporting part for a seat | |
ES2238372T3 (es) | Almohadilla de prensado. | |
US20040065659A1 (en) | Heating pad | |
ES2300081T3 (es) | Base de arrollamiento que se puede calentar. | |
JP2006516102A (ja) | 車両の車室用空調装置 | |
CN110615028B (zh) | 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加热垫及其加工工艺 | |
CN103068082A (zh) | 一种加热坐垫 | |
JP4315189B2 (ja) | 面状発熱体 | |
CN202998518U (zh) | 一种加热坐垫 | |
CN213128827U (zh) | 一种凉热两用垫 | |
CN211210925U (zh) | 一种宠物加热垫 | |
JP7575223B2 (ja) | 加熱装置及び冷却装置 | |
CN206812844U (zh) | 一种带夹心层的座椅加热垫 | |
JP4496611B2 (ja) | 蓄熱暖房具 | |
CN213501970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用加热垫 | |
CN216217598U (zh) | 均衡型安全发热系统 | |
US20040035842A1 (en) | Electrically heating c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 |
KR100897061B1 (ko) | 전기 침구용 전선 | |
CN110936866A (zh) | 一种带夹心层的汽车座椅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