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0536B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10536B CN110710536B CN201810767417.9A CN201810767417A CN110710536B CN 110710536 B CN110710536 B CN 110710536B CN 201810767417 A CN201810767417 A CN 201810767417A CN 110710536 B CN110710536 B CN 1107105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cozeb
- trifloxystrobin
- citrus
- fungi
- weight rat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12—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a —O—CO—N<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thereof, neither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nor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a member of a heterocyclic ring
- A01N47/14—Di-thio analogu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 A01N37/5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doubly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中的用途,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50。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一种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属植物的叶片、果实、枝、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涉及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侵染的用途。
背景技术
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类群,它们通常引起广泛的寄主植物根系、枝干和果实腐烂、坏死、溃烂、叶片斑点、萎蔫、枯死和腐烂。
柑橘是世界性的大宗水果。柑橘上发生的间座壳属真菌以D.citri(H.S.Fawc.)F.A.Wolf为主要的代表种群,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柑橘栽培地,能够引起柑橘黑点病(Melanose)、树脂病(Gummosis)和褐色蒂腐病(Stem-end rot)三种主要的病害类型。
为了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侵染,当前使用的措施主要为如下措施:
栽培不易被柑橘间座壳属真菌侵染的栽培品种,引入无病苗病;
秋季及采果后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防寒防冻,防治其他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
早春树干涂白,合理修剪,药剂预防;;
夏季树干涂白,防止日灼伤,合理修剪,雨季注意通风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彻底剪除树脂病病枝、砂皮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果园病菌来源,树干涂白;
增施钙镁磷肥,补充微量元素,避免树叶缺素黄化;
合理修剪,留果适量避免果树负荷过大,同时及时采收,轻采轻放,减少果实受伤,及时剔除病果、伤果,进行包装储藏,并结合一些防腐药剂和措施,防止和减轻果实蒂腐。
然而,这些纯预防性措施并不令人满意且效力并不可靠,尤其当盛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真菌侵染时。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中的用途。
惊人的是,已经发现联合使用肟菌酯与代森锰锌,降低或防止了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中的用途,其中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以该组合对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的比例使用。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中的用途,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的叶片、果实、枝、干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
所述间座壳属真菌为D.citri真菌。
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优选为1:1-1:50,更优选1:1-1:45,更优选1:1-1:40,更优选1:1-1:35,更优选1:1-1:30,更优选1:1-1:25,更优选1:1-1:20,更优选1:1-1:15,更优选1:1-1:10;更优选1:1-1:8,更优选1:2-1:8。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叶片、果实枝、干。
所述柑橘属植物包括柚、柑、橘、橙、柠檬。
发明详述
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类群。柑橘上发生的间座壳属真菌以D.citri(H.S.Fawc.) F.A.Wolf 为主要代表种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柑橘栽培地,能够引起柑橘黑点病(Melanose)、树脂病(Gummosis)和褐色蒂腐病(Stem-endrot)三种主要的病害类型。
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作为柑橘上重要的病原真菌,能够在枯死的柑橘枝干上腐生和越冬,或在健康的柑橘组织中内生。柑橘间座壳属真菌在柑橘上形成的毒素侵染,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中的用途,其中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以该组合对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的比例使用。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50,更优选1:1-1:45,更优选1:1-1:40,更优选1:1-1:35,更优选1:1-1:30,更优选1:1-1:25,更优选1:1-1:20,更优选1:1-1:15,更优选1:1-1:10;更优选1:1-1:8,更优选1:2-1:8。
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还可以是:
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肟菌酯和代森锰锌还可以与下列杀真菌剂联合施用:
-酰基丙氨酸类,例如苯霜灵(benalaxyl)、甲霜灵(metalaxyl)、甲呋酰胺(ofurace)、噁霜灵(oxadixyl);
-胺衍生物,例如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aldimorph)、多果定(dodine)、吗菌灵(dodemorph) 、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苯锈啶(fenpropidin)、双胍盐(guazatine)、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螺噁茂胺(spiroxamine)、克啉菌(tridemorph);
-苯胺基嘧啶类,例如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嘧菌胺(mepanipyrim)或环丙嘧啶(cyprodinil);
-抗菌素,例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灰黄霉素(griseofulvin)、春雷素(kasugamycin)、多马霉素(nata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或链霉素 (streptomycin);
-唑类,例如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o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烯唑醇(dinitro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氟硅唑(flusilazole)、己唑醇(hexaconazole)、烯菌灵(imazalil)、腈菌唑(myclobutanil)、戊菌唑(pen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咪鲜胺(prochloraz)、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唑菌醇(triadimenol)、氟菌唑(triflumizole)、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 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二羧酰亚胺类,如异菌脲(iprodione)、甲菌利(myclozolin)、腐霉利(procymidone)、烯菌酮(vinclozolin);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如福美铁(ferbam)、代森钠(nabam)、代森锰 (maneb)、威百亩(metam)、代森联(metiram)、甲基代森锌(propineb)、福代锌(polycarbamate)、福美双(thiram)、福美锌(ziram)、代森锌(zineb);
-杂环化合物,如敌菌灵(anilazine)、苯菌灵(benomyl)、啶酰菌胺(boscalid)、多菌灵(carbendazim)、萎锈灵(carboxin)、萎锈灵(oxycarboxin)、氰霜唑(cyazofamid)、棉隆(dazomet)、二噻农(dithianon)、,噁唑酮菌 (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异嘧菌醇(fenarimol)、麦穗宁 (fuberidazole)、氟酰胺(flutolanil)、呋吡唑灵(furametpyr)、丙氧灭锈胺(mepronil)、氟苯嘧啶醇(nuarimol)、噻菌灵(probenazole)、丙氧喹啉(proquinazid)、吡喹酮(pyrifenox)、咯喹酮 (pyroquilon)、喹氧灵(quinoxyfen)、硅噻菌胺(silthiofam)、涕必灵 (thiabendazole)、溴氟唑菌(thifluzamide)、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噻酰菌胺(tiadinil)、三环唑(tricyclazole);
-铜杀真菌剂,如波尔多液(Bordeau混合物)、醋酸铜、王铜(copperoxychloride)、碱式硫酸铜;
-苯基吡咯类,如拌种咯(feniclonil)或氟噁菌(fludioxonil);
-次磺酸衍生物,如敌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抑菌灵(dichlofluanid)、灭菌丹(folpet)、对甲抑菌灵(tolylfluanid);
-肉桂酰胺及类似化合物,如烯酰吗啉(dimethomorph)、氟联苯菌(flumetover)或氟吗啉(flumorph)。
-嗜球果伞素类(strobilurins),如腈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肟菌酯(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或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其它杀真菌剂,如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百菌清(chlorothalonil)、环氟菌胺(cyflufenamid)、霜脲氰(cymoxanil)、哒菌清(diclomezine)、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乙霉威(diethofencarb)、克瘟散(edifenphos)、噻唑菌胺(ethaboxam)、环酰菌胺(fenhexamid)、氰菌胺(fenoxanil)、嘧菌腙(ferimzone)、氟啶胺(fluazinam)、乙膦铝(fosetyl-aluminum)、异丙菌胺(iprovalicarb)、六氯苯 (hexachlorobenzene)、苯菌酮(metrafenone)、戊菌隆(pencycuron)、百维灵(propamocarb)、四氯苯酞(phthalide)、甲基立枯磷 (tolclofos-methyl)、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苯酰菌胺(zoxamid)。
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联合使用对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协同增效”是指以超加和方式增加对间座壳属真菌侵染的作用。以基于单一活性化合物的活性所预期的相比,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联合使用更有效显著降低了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
肟菌酯与代森锰锌可以直接、以其配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来施用。常规配制剂例如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泡沫剂、膏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雾液、颗粒剂。在每种配制剂形式下,应确保本发明所用活性化合物以及助剂的最佳可能的分布。
本发明的所述配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成分与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混合而制备,还可添加其他常规添加剂,如催干剂和着色剂、稳定剂、颜料、消泡剂、防腐剂、增稠剂等。
根据本发明,术语“填充剂”指可与活性化合物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于施用给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所述填充剂优选为惰性的,至少应为农业可接受的。所述填充剂可以为固体或液体。
液体填充剂通常为: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恶烷、甲基纤维素、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氯苯等)、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动物油等。
固体填充剂通常为: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渣等)、纸张、锯末,粉碎合成树脂等的合成聚合体、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酸性瓷土等)、滑石粉类。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含水硅酸,硅酸钙)、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浮石、绿坡缕石及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塑料媒介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氯化钾、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无机矿物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尿素、氯化铵等的化学肥料、土肥,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用。
为使有效成分化合物乳化、分散、可溶化、以及/或者润湿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列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醇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烷基芳基磺酸、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梳形的支状共聚物、丁基萘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油脂、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等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合适的低聚糖物或聚合物,例如基于单独的乙烯单体、丙烯酸、聚氧乙烯和/或聚氧丙烯或者其与例如(多元)醇或(多元)胺的结合。
配制剂中还可使用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及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及合成聚合物,例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及聚乙酸乙烯酯或天然磷脂,例如脑磷脂及卵磷脂,及合成磷脂。其它添加剂为矿物油及植物油。
可能使用的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和普鲁士兰,和有机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或金属酞箐染料,和痕量营养素,如铁,锰,硼,酮,钴,钼和锌盐。
可能使用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能使用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
可能使用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 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任选地,还可包含其它附加组分,例如保护胶体、粘合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掩蔽剂。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药剂,特别是与保护性杀菌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若肟菌酯和代森锰锌与其他杀真菌剂组合使用,则优选将它们与一种或两种其他杀真菌剂联合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以以制剂形式为主,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在桶或罐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其中优选以本发明提供的配制剂形式为主。
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作为柑橘上重要的病原真菌,当柑橘树势衰弱和受伤时,容易导致病菌侵入为害。冬季低温冰冻后,病菌乘虚而入,到来年温度适宜,多雨湿度大时,柑橘受间座壳属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便会严重发生。
间座壳属真菌侵染形成的毒素会危害柑橘树的枝、干、叶片和果实。初期是病部皮层松软呈水渍状,灰褐色或深褐色,有小裂纹,常流出褐色胶液,有酒糟味,随后裂纹逐渐加深扩大,病皮坏死干硬而微翘。病斑发展围绕枝干1周并深入木质部时,导管阻塞,输导组织破坏,枝干枯死。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嫩叶和幼果后,使叶面和果面发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散生或密集成片,使表面粗糙,似粘附许多细砂粒,成为砂皮病。幼果期发生砂皮病后,使果实变劣,影响商品价值。果实在橘园染病后,贮藏期果实出现褐色果蒂腐烂,即褐色蒂腐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叶片、果实枝、干。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将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与植物、植物果实、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接触。
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将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与柑橘叶片、果实、枝、干接触。
本发明的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组合/联合施用。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肟菌酯与代森锰锌。优选地,所述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组合为包含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组合物的配制剂形式。施用时间、施用次数和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的施用率必须与盛行的条件相适应且必须由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对每一单独的情况确定。本发明的肟菌酯与代森锰锌在分开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在几秒至几天,例如几秒至14天或几秒至7天的间隔内。
柑橘叶片、柑橘果实或枝梢的处理可以是保护性和治疗性的。可以在被有害真菌侵染之前或之后。优选在尽可能接近侵染的时间进行,即在尽可能接近侵染的时间点时的侵染之前或之后。也可以在秋冬季采果后进行处理,清楚病灶,消灭病菌,第二年高温多雨时节发病率大大降低。
本发明的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可以在作物保护中用作叶面杀真菌剂,亦可作采后贮存物防腐保鲜剂。
本发明的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于处理柑橘叶片、果实、枝、干以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在对柑橘叶片、果实、枝、干施用时,肟菌酯和代森锰锌以含水喷雾液形式使用。施用优选通过喷雾进行。将喷雾液喷雾于柑橘的整个地面上部分;特别是注意均匀喷施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特别是要注意喷施患病的树干、枝条、叶片、幼果,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本发明的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也可以用于处理贮存物以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果实在橘园染病后,贮藏期果实出现褐色果蒂腐烂,即褐色蒂腐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柑橘果品贮存物在贮存期免受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包括使柑橘果品贮存物与本发明的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柑橘果品贮存物在贮存期免受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包括:(i)采收前;(ii)采收后;或(i)和(ii)时,将本发明的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与柑橘果品接触。
本发明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
将包含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液体喷洒到所述植物的地上部分,包括柑橘叶片、果实、枝、干接触;
用于果品采后防腐保鲜时,用水稀释所述杀菌组合物,浸果后沥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可以是治疗、预防或根除方法。
通常对于叶部、枝干、果实处理:0.1-10000mg/kg,优选10-1000 mg/kg,更优选100-800mg/kg;
对于果实采后保鲜,可稀释200-2000倍液,浸果后沥出;
上述剂量仅是一般性的示例性剂量,实际施用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尤其是根据待处理的植物或作物的性质以及病菌的严重性调整施用率。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
已经发现联合使用肟菌酯和代森锰锌降低或防止了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中的用途,其中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以该组合物对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的比例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柑橘指柑橘属植物,包括柚、柑、橘、橙、柠檬植物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 10%肟菌酯+4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化合物、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10%肟菌酯+4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5%肟菌酯+3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化合物、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5%肟菌酯+3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5%肟菌酯+4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10%肟菌酯+30%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将肟菌酯、代森锰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10%肟菌酯+30%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10%肟菌酯+50%代森锰锌 悬乳剂
油相:
水相:
将肟菌酯溶解在油酸甲酯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油相;按照配方将代森锰锌、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水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代森锰锌的悬浮剂;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得到悬乳剂。
实施例6 6%肟菌酯+42%代森锰锌 悬浮剂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7 25%肟菌酯+2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 5%肟菌酯+35%代森锰锌悬浮剂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9 10%肟菌酯+60%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将肟菌酯、代森锰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10%肟菌酯+60%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 20%肟菌酯+40%代森锰锌 悬浮剂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1 30%肟菌酯+70%代森锰锌
以上实施例中的配比为重量百分配比。
生物测试例
毒力测试:
依孙云沛法计算出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当CTC ≤80,则组合物表现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出相加作用,当CTC ≥120,则组合物表现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 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试验一:对D.citri真菌的毒力测定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
将肟菌酯和代森锰锌分别用丙酮溶解,再用0.1%的吐温-80 水溶液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在超净工作台中分别吸取6mL到灭菌的三角烧瓶,加入50℃左右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54mL,摇匀后倒入4个直径9cm的平皿,制成4个相应浓度的含毒培养基;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配比的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系列浓度复配药液制成含毒培养基。将培养2天的D.citri真菌,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成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移至预先配制成的含毒PDA培养基中央,然后置于25℃培养箱内培养,每处理重复4次。3天后,采用十字交叉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直径cm,求出校正抑制百分率。每个菌落十字交叉测两个直径,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大小。然后按下式求出菌落生长抑制率:
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表1:对D.citri真菌的毒力测试结果
从表1可知,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组合对D.citri真菌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在肟菌酯和代森锰锌配比1:1-1:50的范围里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协同增效的效果;特别是在1:1-1:10的范围内,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组合对D.citri真菌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试验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5月初采用喷雾施药的方式,对柑橘园进行柑橘树喷药处理。共设置9个处理,以清水对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区组,每个区组10个小区,每个小区3株树。每个区组的各小区随机排列,且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果实采收前调查防治效果,计算受D.citri真菌侵染的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治效果。
为了制得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将一份按重量计的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的组合与下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溶剂:10份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联合施用,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配比在1:1-1:8的范围内,对防治D.citri真菌,观察效力超过用"Colby”公式计算的效力,显示突出的增效作用。
Claims (13)
1.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10,所述间座壳属真菌为D.citri真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2-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的叶片、果实、枝、干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柑橘属植物包括柚、柑、橘、橙、柠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泡沫剂、膏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雾液、颗粒剂。
7.一种降低或防止柑橘属植物被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10,所述间座壳属真菌为D.citri真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属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及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意欲种植柑橘属植物的土壤、柑橘属果品贮存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同时处理或分别处理柑橘属植物的叶片、果实、枝、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8。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2-1:8。
12.一种保护柑橘果品贮存物在贮存期免受间座壳属真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柑橘果品贮存物与一种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接触,所述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重量配比为1:1-1:10,所述间座壳属真菌为D.citri真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采收 前;(ii)采收后;或(i)和(ii)时,包括使柑橘果品贮存物与一种含有肟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67417.9A CN110710536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67417.9A CN110710536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0536A CN110710536A (zh) | 2020-01-21 |
CN110710536B true CN110710536B (zh) | 2021-07-06 |
Family
ID=6920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67417.9A Active CN110710536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1053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3864A (zh) * | 2008-03-28 | 2008-09-03 | 中国农业大学 | 含代森锰锌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232382A (zh) * | 2011-03-30 | 2011-11-09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肟菌酯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2018
- 2018-07-13 CN CN201810767417.9A patent/CN1107105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3864A (zh) * | 2008-03-28 | 2008-09-03 | 中国农业大学 | 含代森锰锌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232382A (zh) * | 2011-03-30 | 2011-11-09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肟菌酯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0536A (zh) | 2020-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78116B (zh) | 苦参碱和蛇床子素组合物用于制备植物源复配杀菌剂的应用 | |
TWI617244B (zh) |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 |
US10123542B2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plant yield | |
CN104322558A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haudhari et al. | Management of anthracnose disease of mungbean through new fungicidal formulations | |
CN110710532B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苯醚双唑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10710534B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04996458B (zh) |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4617127B (zh) |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0710536B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11109268A (zh) | 一种含有醚菌酯与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10301445B (zh) | 一种含四唑吡氨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作物病害中的用途 | |
CN111436446A (zh) | 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农药组合物 | |
US20170258096A1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treat plant pathogens | |
CN109221146B (zh) | 氟茚唑菌胺在降低或防止玉米被大斑凸脐蠕孢菌侵染中的用途 | |
CN115316397A (zh) | 一种防治柑橘间座壳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03988843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8522515A (zh) | 一种含有醚菌酯与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10810437B (zh) | 一种含有噻唑锌与噻菌铜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 |
CN110301450A (zh) | 四唑吡氨酯在降低或防止作物病害中的用途 | |
CN109400382A (zh) | 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10810426A (zh) | 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 |
CN110810427A (zh) | 一种含有噻唑锌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 |
CN108522525A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 |
CN113907081A (zh) | 一种含吡噻菌胺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