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1884A - 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以及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以及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91884A CN110691884A CN201780091624.0A CN201780091624A CN110691884A CN 110691884 A CN110691884 A CN 110691884A CN 201780091624 A CN201780091624 A CN 201780091624A CN 110691884 A CN110691884 A CN 110691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building
- panel
- ben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8010036922 cytoplasmic linker protein 11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81 foam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90 mineral wo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0—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 E04B2/94—Concrete pane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32—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ceramics concrete; of glas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or 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长度方向上从弯曲段部起的一方形成为卡止于建筑物主体的卡止部;长度方向上从弯曲段部起的另一方形成为安装于建筑用板的安装部;安装部具有:用于安装于建筑用板的孔部;和由与建筑用板的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板接触面的相反方向弯折而成的弯折部。藉此,构成了能维持安装建筑用板的作业性地提高安装金属件自身的强度从而改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且抑制成本增加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建筑用板安装在主体上的安装金属件与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建筑物的外壁材等的建筑用板,使用挤出成型水泥板等。挤出成型水泥板为中空形状且轻质、高强度,故近年来多用作外壁材等建筑用板。以下,以挤出成型水泥板为例说明建筑用板。
图11是示出以往的使用挤出成型水泥板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用作建筑用板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在内表面侧安装有作为安装金属件的Z字夹(Z clip)110。Z字夹110上设有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112。安装部112上设有长孔113,该长孔113的部分通过固定螺栓130安装于插入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中空部101的角螺母120。挤出成型水泥板100通过设于该Z字夹110的卡止部111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
作为涉及用于安装这种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的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技术:由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在长度方向通过阶梯差互相平行地连续的金属板构成,在一端侧具有固定板的通孔,且另一端侧安装于建筑物的主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安装金属件上设有隔着通孔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向板固定面的相反侧突出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突出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32167号公报 。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外壁等建筑用板的外表面受到风压作用。而且,如图10所示,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上因风压而受到负压载荷G(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向外侧拉的力)作用的情况下,将安装金属件(Z字夹110)的部分向外侧拉的拉拔力在起作用。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文件中,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外表面侧称为“外侧”,将内表面侧称为“内侧”。
因此,在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用于外壁材等的情况下,以Z字夹110的紧定部160能承受该负压载荷G的形式选择并设计支承跨度、安装金属件的种类等。而且,作为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安装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安装金属件,根据负压载荷G,除Z字夹110之外还可使用所谓的W型Z字夹等。
图12是Z字夹110的附图,图13是W型Z字夹115的附图。图12所示的Z字夹110在中间部分弯曲并且侧面观察时呈大致Z形状。在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一端侧的安装部11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孔113。在另一端侧设有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的卡止部111。设在Z字夹110上的长孔113由于长孔113的部分为缺损,为有力施加时的支点,因此是弱点部分。通常,以不对长孔113的部分施加超过屈服强度的载荷的形式决定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支承跨度、安装金属件的种类等。另一方面,图13所示的W型Z字夹115用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宽度尺寸较大的情况等,在中间部分弯曲且侧面观察时呈大致Z形状这一点与Z字夹110相同,但宽度尺寸形成为较宽。W型Z字夹115中,卡止于底材151的卡止部116以及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117的宽度尺寸较大,安装部117在宽度方向上设有两个长孔118。W型Z字夹115用于例如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宽度尺寸超过600mm的情况、受风压作用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受压面积较大从而在受到负压载荷G作用时在紧定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部分上产生的拉拔力较大的情况等。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所设定的建筑物设计用风压较大,因此使用图8所示的Z字夹110时紧定部160难以承受负压载荷,为了提高紧定部160的拉拔强度而多采用W型Z字夹115。
但是,W型Z字夹115在外壁材等情况下使用的构件数较多以及五金件体积较大所以成本较高。又,由于要使用两根固定螺栓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因此为了能在以第一根固定螺栓130暂时固定的状态下,在施工位置处通过W型Z字夹115卡止于底材151之后安装第二根固定螺栓130,需要预先保持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中空部内的专用的角螺母。因此,需要两种角螺母。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谋求紧定部160的高屈服强度化(拉拔强度的改善),作为与Z字夹110一起使用的角螺母120,有时采用高屈服强度化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但是,在使用高屈服强度角螺母的情况下,发生负荷加重时Z字夹上产生的弯曲应力在固定螺栓的位置最大,恐怕Z字夹110的卡止部111会以该部分为支点弯曲变形。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安装金属件虽然能获得通常的Z字夹程度的紧定屈服强度,但在用于需求高屈服强度的部位时需要加厚金属件的厚度。但是,在Z字夹的大小不变而加厚厚度的情况下难以赋予突出条。又,如果为了设置突出条而加宽安装金属件的宽度则会使金属件增大且使成本增加。
由上可知,盼望能改善决定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施工可能尺寸(支承跨度)的要素即板的强度、板的刚度、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这三个要素中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的安装金属件。
解决问题的手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保持安装建筑用板的作业性的状态下,改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且能抑制成本增加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和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是将建筑用板安装于建筑物主体的安装金属件;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弯曲段部起的一方形成为卡止于所述建筑物主体的卡止部;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弯曲段部起的另一方形成为安装于所述建筑用板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安装于所述建筑用板的孔部;和由与所述建筑用板的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板接触面的相反方向弯折而成的弯折部。
根据该结构,能藉由将建筑用板安装于主体建筑物的安装部上形成的弯折部来提高安装金属件自身的强度,藉此能谋求建筑用板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的改善与可靠性的改善。而且,能将安装金属件的大小抑制为与以往的安装金属件相同的大小,从而能抑制用于改善强度的成本增加。而且,能将对建筑用板进行安装的作业性保持为与以往相同。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文件中的“紧定部”是指将安装金属件安装在建筑用板上的部分。
又,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15度~75度。
如此构成的话,能藉由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使安装部成为适合使用的强度。
又,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仅与所述孔部平行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
如此构成的话,能利用设在孔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最小限度的弯折部来弥补孔部的部分的强度降低。
又,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遍及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地设于宽度方向两端部。
如此构成的话,能利用遍及安装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长度方向地设置的弯折部来弥补孔部引起的强度降低。
又,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的顶点的高度为与所述安装部的板接触面至所述卡止部的高度为止的高度同等以下的高度,且为所述安装部的厚度的两倍以下的高度。
如此构成的话,能在以往的安装金属件的大小与形状的范围内改善安装金属件的强度,因此能与以往的安装金属件同样地操作,也能使成本同等。
又,也可以是所述孔部设于比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建筑用板接触的板接触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
如此构成的话,能利用安装金属件的更靠近弯曲的段部的位置固定于建筑用板,从而谋求安装金属件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改善。
又,也可以是所述孔部由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构成;所述长孔设于不会使插入该长孔的固定螺栓的垫圈触及所述安装部的弯曲的段部的位置。
如此构成的话,即使建筑用板发生了层间位移,也能使固定螺栓的垫圈稳定地移动而不会爬上安装部的弯曲的段部的倾斜部分。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是将建筑用板安装于建筑物的主体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建筑用板是具有中空部的水泥系建筑用板;在所述建筑用板的内侧具备所述任一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所述安装金属件中,所述安装部利用插入于所述建筑用板的所述中空部的螺母和固定螺栓进行安装,所述卡止部卡止于设于所述主体的底材地进行安装。
根据该结构,能与以往同样地将建筑用板卡止于主体的底材,能保持作业性并改善建筑用板的安装部的屈服强度。因此,能使建筑用板安装时的支承跨度长跨度化。而且,能改善建筑用板的安装部的可靠性。
又,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金属件中,所述孔部由在比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建筑用板接触的板接触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处具有中间点的长孔构成;在以所述固定螺栓固定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中间点的状态下,所述安装金属件形成为比所述安装部的板接触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处被所述固定螺栓固定的结构。
如此构成的话,能将安装金属件在靠近弯曲段部的位置固定于建筑用板,从而谋求安装金属件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改善。而且,即使建筑用板上发生了层间位移,也能使固定螺栓在长孔的范围内移动从而吸收位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改善紧定部的屈服强度且抑制成本增加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和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I-I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5是安装本发明的安装金属件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的一个示例,(A)是主视图,(B)是V-V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利用图5所示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安装于建筑物主体的状态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VII向视的附图;
图8的(A)、(B)是示出图6所示的安装金属件的安装状态下的长孔与垫圈的关系的附图;
图9的(A)~(F)是对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的安装部的截面系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剖视图;
图10的(A)、(B)是示出本发明的安装金属件与以往的安装金属件的负荷试验的附图;
图11是示出将安装有以往的Z字夹的建筑用板安装于主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以往的Z字夹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XII-XII剖视图;
图13是示出以往的W型Z字夹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实施形态中,以作为水泥系建筑用板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为例说明建筑用板。又,以在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挤出成型方向上延伸的中空部101安装成上下方向的纵向铺设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将纵向铺设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中空部101延伸的上下方向称为纵方向,将左右方向称为横方向。
(第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结构)
图1是示出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I-I剖视图。该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10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16,且从长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与以往的Z字夹110相同的大致Z字型。安装金属件10中,长度方向上的从弯曲段部16起的一方(图的上方)形成为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卡止部11,从弯曲段部16起的另一方(图的下方)形成为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12。作为安装金属件10,例如可使用厚度T为6mm~12mm左右的金属板材。
安装部12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设有作为孔部的长孔13。而且,在安装部1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遍及长度方向地延伸的弯折部14。弯折部14朝安装部12的板接触面15的相反方向弯折。作为设置该实施形态的弯折部14的范围,设置为从安装金属件1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弯曲段部16直至安装部12的端部。像这样,安装金属件10通过使安装部1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长度方向弯折变形而设置弯折部14,由此提高弯曲应力增大的部分的截面刚度并改善安装金属件10自身的刚度从而防止弯曲屈服变形,藉此改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
作为上述弯折部14,弯折角度θ优选15度~75度的范围。弯折角度θ小于30度则刚度改善的效果较小,大于60度则有时形状会发生变形。更优选的是,弯折角度θ为30度~60度的范围,由此在使用与以往的Z字夹110(安装金属件)相同大小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能制成与以往的Z字夹的形状接近且取得了形状与强度的平衡的安装金属件10。该弯折角度θ乃是基于后述安装部12的截面系数的研究(图9的(A)~(F))。
该实施形态的上述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形成为45度。又,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由于弯曲段部16的阶梯差较小,因此弯折部14的顶点的高度设为与从安装部12的板接触面15到卡止部11的高度相同程度。藉此,在以往的安装金属件(Z字夹110)的大小的范围内(包括卡止部11及安装部12在内的安装金属件10的整体厚度的范围内)改善了安装金属件的强度。
另外,安装金属件10的弯曲段部16的阶梯差大于安装金属件10的厚度的情况下(用于后述图3上部所示的间隙S2的部分的安装金属件10),藉由设为安装金属件10的厚度T的两倍左右的高度,能获得同样的刚度改善的效果。
又,安装金属件10中,相对于整体的宽度尺寸N,除形成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弯折部14外的中央部分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M形成为比容纳固定螺栓130的垫圈131的宽度大。弯折部14以能确保平坦部的宽度尺寸M的形式决定上述弯折角度θ等。
此外,安装金属件10的弯折部14优选的是从弯曲段部16的位置开始弯折,并从比长孔13的长度方向中间点E1靠弯曲段部16侧的位置L起以规定的角度形成。即,安装金属件10形成有在以固定螺栓130固定长孔13的长度方向中间点E1时,从比固定螺栓130的位置靠弯曲段部16侧处起呈规定角度弯折的弯折部14。藉此,能谋求通过固定螺栓130固定的部分的刚度改善。
另外,安装金属件10的长度方向的大小为至少可使卡止部11卡止至底材151的规定范围的长度,安装部12的长度根据后述力点与作用点,为能承受所需屈服强度的长度即可。
此外,作为上述孔部的长孔13沿安装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为较安装部12的板接触面1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E2靠卡止部11侧。长孔13设于不会使插入长孔13的固定螺栓130的垫圈131(图8的(B))触及安装部12与卡止部11之间的弯曲段部16的位置。该长孔13其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将固定螺栓130在长孔13的中央部固定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情况下,在层间位移时能使固定螺栓130在该长孔13的范围内移动的长度。
像这样,使长孔13的位置靠近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卡止部11侧,从而将安装金属件10的更靠近弯曲段部16的位置固定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因此,这一点也能谋求安装金属件10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改善。即,使向安装部12的长孔13插入而固定的固定螺栓130(作用点)靠近根据杠杆原理的力点(卡止于底材151时施加拉拔力的地方:卡止部11与底材151的接触部分(图10)),由此降低固定螺栓130(作用点)上产生的拉伸力从而谋求紧定部的屈服强度改善。
又,即使因地震等而使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发生层间位移,也能使固定螺栓130的垫圈131稳定地移动而不会爬上弯曲段部16的倾斜部(图8)。
(第二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结构)
图2是示出第二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30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第二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30也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10同样地,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36,且从长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与以往的Z字夹110相同的大致Z字型。安装金属件30的长度方向上,从弯曲段部36起一方(图的上方)形成为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卡止部31,从弯曲段部36起另一方(图的下方)形成为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32。安装金属件30也可使用例如厚度T为6mm~12mm左右的金属板材。
安装部32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设有作为孔部的长孔33。而且,在安装部32的仅与长孔33平行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弯折部34。弯折部34朝安装部32的板接触面35的相反方向弯折。该实施形态的弯折部34是安装部32的长孔33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因此以最小限度的弯折部34的加工来提高弯曲应力增大的部分的截面刚度并改善安装金属件30自身的刚度从而防止弯曲屈服变形,藉此改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弯折部34的弯折角度θ等与上述安装金属件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结构)
图3是示出第三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40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第三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40也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10同样地,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46,且从长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与以往的Z字夹110相同的大致Z字型。安装金属件40的长度方向上,自弯曲段部46起一方(图的上方)形成为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卡止部41,自弯曲段部46起另一方(图的下方)形成为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42。安装金属件40也可使用例如厚度T为6mm~12mm左右的金属板材。
安装部42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设有作为孔部的长孔43。而且,在安装部4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遍及长度方向地从安装部52向两宽度方向突出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弯折部44。弯折部44朝安装部42的板接触面45的相反方向弯折。该实施形态的弯折部44设置为遍及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地从宽度方向两端部突出,因此遍及安装部42的长度方向提高截面刚度并改善安装金属件30自身的刚度从而防止弯曲屈服变形,藉此改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弯折部44的弯折角度θ等与上述安装金属件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四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的结构)
图4是示出第四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50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第四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50也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10同样地,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56,且从长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以往的Z字夹110相同的大致Z字型。安装金属件50的长度方向上,自弯曲段部56起一方(图的上方)形成为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卡止部51,自弯曲段部56起另一方(图的下方)形成为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部52。安装金属件50也可使用例如厚度T为6mm~12mm左右的金属板材。
安装部52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设有作为孔部的长孔53。而且,在安装部52的仅与长孔53平行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从安装部52向两宽度方向突出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弯折部54。弯折部54朝安装部52的板接触面55的相反方向弯折。该实施形态的弯折部54设置为在安装部52的长孔53的部分上从宽度方向两端部突出,因此以最小限度的弯折部54来提高弯曲应力增大的部分的截面刚度并改善安装金属件50自身的刚度从而防止弯曲屈服变形,藉此改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弯折部54的弯折角度θ等与上述安装金属件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高屈服强度角螺母的结构)
图5是安装上述安装金属件10、30、40、50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的一个示例,(A)是主视图,(B)是V-V剖视图。该实施形态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形成为沿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中空部101延伸的长度方向为长边、中空部101的宽度方向为短边的矩形状。中央部分上设有与固定螺栓130螺合的内螺纹部21。而且,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长度方向二边形成为朝一方弯折的弯折部22。像这样,藉由在板状的角螺母的两端部设置朝一方弯折的弯折部22,由此提高长度方向的刚度成为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作为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例如可使用厚度T为6mm~12mm左右的金属板材。
(使用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的结构)
图6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利用图5所示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安装于建筑物主体150的状态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1的纵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VII向视的附图。图7中省略了建筑物主体150的图示。基于这些图说明纵向铺设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结构1。另外,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与建筑物主体150的结构由与上述图11相同的结构表示。对同一结构标以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所示,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中空部101内插入有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安装金属件10。安装金属件10通过安装部12的长孔13利用螺合于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的固定螺栓130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而且,安装金属件10的卡止部11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作为建筑物主体150的外壁材而安装。
该示例中,设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上部的安装金属件10与设于下部的安装金属件10形成为因基底的结构不同而使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内表面与卡止部11的间隙不同的示例。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上部的安装金属件10中,形成为对设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进行卡止的间隙S1。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下部的安装金属件10中,形成为对设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和用于调节该底材151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间的空间的硬质填料152进行卡止的间隙S2。
根据该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1,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金属件10具有由安装部1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朝板接触面15的相反方向弯折而成的弯折部14。因此,在安装金属件10的卡止部11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的状态下,自卡止部11至安装部12的刚度升高,从而能改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
另外,挤出成型水泥板100间的接缝部140中设有衬垫材141,在其外表面侧填充有堵塞接缝部140的密封材142。又,在下侧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上端与底材151之间填充有岩棉143作为填充材。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接缝部140的结构并不限于该结构。
(安装金属件的安装状态)
图8的(A)、(B)是示出图6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的安装状态下的长孔13与垫圈131的关系的附图。如图8的(A)所示,长孔13的长度方向中间点E1设于较安装部12的板接触面15(图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E2靠卡止部11侧处。因此,在将长孔13的中间位置利用固定螺栓130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状态下,安装金属件10在靠近卡止于建筑物主体150的底材151的卡止部11的位置进行安装。藉此,使安装部12的长孔13靠近成为力点的卡止部11与底材151的接触部分(图10),从而谋求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改善。
又,如图8的(B)所示,长孔13的卡止部11侧的端部处于不会使固定螺栓130的垫圈131触及安装部12的弯曲段部16的位置。因此,即使地震时等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发生层间位移而使固定螺栓130向长孔13的端移动,也不会使设于固定螺栓130与安装金属件10之间的垫圈131触及弯曲段部16的倾斜部。因此,能稳定地保持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安装状态。
(安装金属件的安装部的截面系数的研究)
图9的(A)~(F)是对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的安装部12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系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剖视图。图9的(A)是以往的安装金属件110的安装部112的无长孔113的部分的剖视图,图9的(B)是有长孔113的部分的剖视图。例如板厚T为6mm、安装部112的宽度尺寸N为60mm时,在图9的(A)所示的无长孔113的位置,截面系数为360mm3。另一方面,图9的(B)所示的有长孔113的位置在长孔113的宽度尺寸为13mm时截面系数为282mm3。由此,在设有长孔113的位置,截面系数为282/360=0.783,与无长孔113的位置相比降低约22%。由此,为了弥补长孔113造成的截面系数的降低,使设有长孔113的部分的截面系数为360mm3以上就能让安装部112的整体成为与无长孔113的位置相同的强度以上。
因此,如图9的(C)~图9的(F)所示,研究了在安装金属件10的安装部12上遍及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长度方向地设置弯折部14并使该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变化的情况下的截面系数的变化。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为15度,则截面系数为350mm3,接近无长孔13时的截面系数。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为30度,则截面系数为410mm3,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为45度,则截面系数为420mm3,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为60度,则截面系数为530mm3。由上述可以发现能藉由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θ使弯折部14形成后的安装部12的截面系数成为至少与无长孔13时的截面系数同等或在其以上。
(安装金属件的强度确认实验)
图10的(A)、(B)是示出上述安装金属件10与以往的安装金属件(强度试验中也将Z字夹110称为安装金属件110)的拉拔试验的附图。(A)是图12所示的Z字夹110的试验的结构图。(B)是上述安装金属件10的试验的结构图。各拉拔试验均是在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横向配置的状态下进行试验。又,安装金属件10、110与底材151的接触部分的中央位置作为“力点A”,将安装金属件10、110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的固定螺栓130的位置作为“作用点B”,各安装金属件10、110的一端作为支点C。本试验中,将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固定于试验机,进行对底材151施加向上的载荷(相对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而言为拉拔的载荷)的试验。
作为该拉拔试验的安装金属件10、110的一个示例,使用板厚6mm的金属板,长度方向的全长尺寸为135mm,宽度尺寸为60mm,整体的厚度(板接触面至卡止部的相反面的厚度)为11.3mm。又,安装金属件10、110卡止于底材151的尺寸设定30~40mm的范围为适当的尺寸,因此将与底材151相接的卡止部11、111的长度设定为45mm。
此外,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对于地震时等发生的建筑物摇晃,需要挤出成型水泥板100晃动或滑动以吸收位移。该位移吸收由安装金属件10、110进行。因此,设计成使安装金属件10、110的孔部为长孔13(松孔;loose hole)并使固定螺栓130在长孔13中滑动从而不对挤出成型水泥板100施加过度的力。900mm宽度的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中一般假定层间位移角为1/100rad。因此,晃动或滑动的尺寸最大为900/100=9(mm)。如果固定螺栓130的直径为10mm,则需要设计成在固定螺栓130的两侧留有9mm以上余裕的长孔13。但是,实际上还会产生施工误差(5mm左右),因此需要10+9+9+5=33(mm)以上的长孔13。由此,该示例中长孔13的尺寸为12mm×35mm。又,为了在层间位移时不使固定螺栓130的垫圈131触及安装部12与卡止部11之间的弯曲段部16,长孔13的端部与弯曲段部16的阶梯差开始位置的最小间距为10mm,因此使长孔13向卡止部11、111的方向(力点A的方向)靠近直至该尺寸为止。
而且,在图10的(A)、(B)中,基于支点C至力点A和作用点B的距离来比较各自的力的大小。
图10的(A)所示的以往的Z字夹110(图12)中,作用于作用点B的力P2根据作用于力点A的P1、支点C至卡止部111与底材151之间的力点A的距离(120.2)、以及支点C至长孔13的位置的作用点B的距离(37.5),为“P2=120.2P1/37.5=3.21P1”。
另一方面,图10的(B)所示的上述安装金属件10中,安装金属件10自身刚度改善,且长孔13设于靠近弯曲段部16。藉此,作用于作用点B的力P2根据作用于力点的力P1、支点C至卡止部11与底材151之间的力点A的距离(120.2)、以及支点C至长孔13的位置的作用点B的距离(52.5),为“P2=120.2P1/52.5=2.29P1”。
由此,安装金属件10藉由将长孔13的长度方向中间点E1的位置设为较板接触面1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E2向卡止部11的方向偏移,与Z字夹110相比能使作用于作用点B的力降低约29%(2.29/3.21=0.71)。
另一方面,固定螺栓130的部分上产生的弯曲应力根据由力点A至固定螺栓130的距离产生的弯曲力矩与截面系数的关系而如下构成。另外,该试验使用的Z字夹110在长孔部分的宽度方向的X轴(图12的(C)所示的X)的截面系数为282。又,安装金属件10在长孔部分的宽度方向的X轴(图1的(C)所示的X)的截面系数为420。这些截面系数根据上述尺寸的安装金属件10、110的截面形状计算得到。
弯曲应力根据弯曲力矩/截面系数,在以往的Z字夹110中为82.7P1 /282=0.293P1,而在安装金属件10中为67.7P1/420=0.161P1。因此,相同载荷(P1)作用于力点A时,安装金属件10上产生的弯曲应力成为0.161/0.293=0.55,相对于以往的Z字夹110降低约45%。由此,安装金属件10的弯曲极限载荷上升。
又,将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利用图5所示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并测量拉拔载荷。其结果是,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破坏的载荷为3.51~3.95kN。
另一方面,将图13所示的W型Z字夹115利用通常的角螺母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并测量拉拔载荷。其结果是,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破坏的载荷为3.77~4.79kN。
此外,将图12所示的Z字夹110利用通常的角螺母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并测量拉拔载荷。其结果是,挤出成型水泥板100破坏的载荷为2.40~2.72kN。
又,将图12所示的Z字夹110利用图5所示的高屈服强度角螺母20安装于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并测量拉拔载荷。其结果是,Z字夹110在3.1~3.4kN时弯曲屈服变形,无法获得更高的载荷值。
另外,容许屈服强度通过对从试验结果的平均值(μ)中减去标准偏差(σ)的3倍(3σ)得到的值考虑1.5倍的安全率地计算得到。因此,浮动较大时标准偏差较大容许值较小。
上述W型Z字夹115中设计容许值设为2.25kN。而且,上述图1所示的安装金属件10中由于浮动较小,因此可与W型Z字夹115同样地将设计容许值设为2.25kN。
基于这样的拉拔试验结果,根据上述安装金属件10,能构成在与以往的Z字夹110同等的大小下具有与W型Z字夹115同等的设计容许值(相对于上述W型Z字夹115的2.25kN,安装金属件10也为同等的2.25kN)的安装金属件10。
另外,上述安装金属件30、40、50也与安装金属件10同样地,能形成在与以往的Z字夹110同等的大小下具有与W型Z字夹115同等的强度的安装金属件。
(总结)
如上,根据上述安装金属件10、30、40、50,能改善安装部12、32、42、52的强度,根据使用该安装金属件10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1,能改善安装金属件10的紧定部160的屈服强度。因此,与具有同等的屈服强度的W型Z字夹115等安装金属件相比能降低成本。而且,安装金属件10相对于一枚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安装于四个位置(四个角),因此能藉由安装金属件10的成本降低来降低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1的总成本。
又,能使安装金属件10的大小与以往的Z字夹110同等,因此能确保与以往相同的作业性。
此外,与以往的W型Z字夹115相比部件数(角螺母的种类)较少。因此,除成本降低以外,还减轻对挤出成型水泥板100(建筑用板)的开孔作业、安装作业等,并使安装金属件10的设置变得简单,因此与使用W型Z字夹115的情况相比能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改善。
(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的安装金属件10为一个示例,大小、厚度等为一个示例而非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以挤出成型水泥板100为例说明了建筑用板,但即使是轻质气泡混凝土板等水泥系板或是含有金属等的其他素材的板,只要是使用安装金属件10进行安装的建筑用板就同样可以应用,建筑用板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建筑用板的安装方向不仅可以是纵向铺设,也可用于横向铺设。
此外,上述实施形态示出了一个示例,孔部不限于长孔13,可进行不损害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多种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符号说明:
1 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10 安装金属件;
11 卡止部;
12 安装部;
13 长孔(孔部);
14 弯折部;
15 板接触面;
16 弯曲段部;
20 高屈服强度角螺母;
21 内螺纹部;
22 弯折部;
100 挤出成型水泥板;
101 中空部;
110 Z字夹(安装金属件);
115 W型Z字夹(安装金属件);
120 角螺母;
130 固定螺栓;
131 垫圈;
140 横接缝部;
150 建筑物主体;
151 底材;
152 硬质填料;
160 紧定部。
Claims (9)
1.一种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是将建筑用板安装于建筑物主体的安装金属件;
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弯曲段部;
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弯曲段部起的一方形成为卡止于所述建筑物主体的卡止部;
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弯曲段部起的另一方形成为安装于所述建筑用板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安装于所述建筑用板的孔部;和由与所述建筑用板的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板接触面的相反方向弯折而成的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15度~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仅与所述孔部平行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遍及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地设于宽度方向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顶点的高度为与所述安装部的板接触面至所述卡止部的高度为止的高度同等以下的高度,且为所述安装部的厚度的两倍以下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设于比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建筑用板接触的板接触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由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构成;
所述长孔设于不会使插入该长孔的固定螺栓的垫圈触及所述安装部的弯曲的段部的位置。
8.一种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是将建筑用板安装于建筑物的主体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所述建筑用板是具有中空部的水泥系建筑用板;
在所述建筑用板的内侧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
所述安装金属件中,所述安装部利用插入于所述建筑用板的所述中空部的螺母和固定螺栓进行安装,所述卡止部卡止于设于所述主体的底材地进行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金属件中,所述孔部由在比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建筑用板接触的板接触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处具有中间点的长孔构成;
在以所述固定螺栓固定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中间点的状态下,所述安装金属件形成为比所述安装部的板接触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靠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处被所述固定螺栓固定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95269 | 2017-10-05 | ||
JP2017195269 | 2017-10-05 | ||
PCT/JP2017/038540 WO2019069472A1 (ja) | 2017-10-05 | 2017-10-25 | 建築用パネルの取付金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建築用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91884A true CN110691884A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5994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1624.0A Pending CN110691884A (zh) | 2017-10-05 | 2017-10-25 | 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以及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13174B2 (zh) |
KR (1) | KR102321384B1 (zh) |
CN (1) | CN110691884A (zh) |
TW (1) | TWI722312B (zh) |
WO (1) | WO20190694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6497A (zh) * | 2019-09-12 | 2021-11-12 | 日吉华株式会社 | 建筑用托架、建筑物墙壁构造、以及板材施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27226A (ja) * | 1993-09-10 | 1995-05-16 | Asahi Kasei Kenzai Kk | パネルの緩み止め取付構造 |
JPH0932167A (ja) * | 1995-07-25 | 1997-02-04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パネル取付金具 |
JP2546106Y2 (ja) * | 1992-03-23 | 1997-08-27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Alc板取付金具 |
JP4804274B2 (ja) * | 2006-08-29 | 2011-11-02 | 三菱マテリアル建材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取付装置 |
CN107206858A (zh) * | 2015-02-12 | 2017-09-26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冲压成形部件的接合构造、具有该接合构造的汽车用构造部件以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
JP6209342B2 (ja) * | 2013-03-14 | 2017-10-04 | アイカテック建材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取付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05992B2 (ja) * | 1992-04-06 | 2000-11-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燃料収納装置 |
JPH11241438A (ja) * | 1998-02-23 | 1999-09-07 | Asahi Chem Ind Co Ltd | Alcパネルの取付金具および取付工法 |
JP4105527B2 (ja) * | 2002-11-05 | 2008-06-25 | クリオン株式会社 | Alc縦壁パネル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
JP3105992U (ja) * | 2004-06-17 | 2004-12-09 | 住友金属鉱山シポ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パネル取付金具 |
JP2006083554A (ja) * | 2004-09-14 | 2006-03-30 | Sekisui Chem Co Ltd | 出隅用外壁パネル及び出隅用外壁パネル取付構造 |
JP4611184B2 (ja) * | 2005-11-24 | 2011-01-12 | 三菱マテリアル建材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の取付工法及び取付装置 |
JP2007154559A (ja) * | 2005-12-07 | 2007-06-21 | Clion Co Ltd | 副パネルの取付固定構造 |
-
2017
- 2017-10-25 JP JP2019546518A patent/JP691317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0-25 WO PCT/JP2017/038540 patent/WO20190694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0-25 KR KR1020207000145A patent/KR102321384B1/ko active Active
- 2017-10-25 CN CN201780091624.0A patent/CN11069188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8-15 TW TW107128413A patent/TWI72231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46106Y2 (ja) * | 1992-03-23 | 1997-08-27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Alc板取付金具 |
JPH07127226A (ja) * | 1993-09-10 | 1995-05-16 | Asahi Kasei Kenzai Kk | パネルの緩み止め取付構造 |
JPH0932167A (ja) * | 1995-07-25 | 1997-02-04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パネル取付金具 |
JP4804274B2 (ja) * | 2006-08-29 | 2011-11-02 | 三菱マテリアル建材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取付装置 |
JP6209342B2 (ja) * | 2013-03-14 | 2017-10-04 | アイカテック建材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取付装置 |
CN107206858A (zh) * | 2015-02-12 | 2017-09-26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冲压成形部件的接合构造、具有该接合构造的汽车用构造部件以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6497A (zh) * | 2019-09-12 | 2021-11-12 | 日吉华株式会社 | 建筑用托架、建筑物墙壁构造、以及板材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2312B (zh) | 2021-03-21 |
JPWO2019069472A1 (ja) | 2020-04-02 |
KR102321384B1 (ko) | 2021-11-03 |
JP6913174B2 (ja) | 2021-08-04 |
TW201915274A (zh) | 2019-04-16 |
WO2019069472A1 (ja) | 2019-04-11 |
KR20200015702A (ko) | 2020-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36504B2 (en) | Mounting structure | |
US10907361B2 (en) | Fixture and wall structure for buildings | |
TWI610009B (zh) | 帽型鋼板樁之縱向連接構造、縱向連接帽型鋼板樁單元、及鋼製壁 | |
CN107989366B (zh) | 一种用于梁模板支撑结构组件 | |
CN110691884A (zh) | 建筑用板的安装金属件以及使用该安装金属件的建筑用板的安装结构 | |
JP6726784B2 (ja) |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の取付構造に使用される挟持部材 | |
RU2565427C2 (ru) | Кронштейн | |
CN112012351A (zh) | 梁顶和梁底双连接的预制墙板干式连接节点 | |
KR102288671B1 (ko) | 내진 및 방수성능이 향상된 오픈 조인트 외장패널의 연결구조 | |
CN1128093C (zh) | 固定块 | |
CN110748024B (zh) | 一种剪切型金属阻尼器 | |
KR101784930B1 (ko) | 지붕판넬용 지지부재 | |
JP6538475B2 (ja) | 防水装置 | |
CN212248350U (zh) | 一种防变形预埋槽道组件 | |
AU2021230503A1 (en) | Garage door panel rail reinforcement devices | |
US20140215960A1 (en) | Grating Clamp and Method for Fixing a Grating to a Support | |
JP4602789B2 (ja) |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の縦積み工法及びその構造 | |
JP6998105B2 (ja) |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の取付構造と、この取付構造に用いる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用ナット | |
JP6839740B2 (ja) | 仕上げ材の取付構造 | |
US20240229836A9 (en) | Overhead rail attachment | |
JP5840634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補強金具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補強構造 | |
JP5192426B2 (ja) | 取付金具及び取付構造 | |
US20240309697A1 (en) | Garage door panel rail reinforcement devices | |
JP2020193560A (ja) |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 | |
KR100892006B1 (ko) | 스틸 하우스의 벽 패널 상부 보강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