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676620A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6620A
CN110676620A CN201910543961.XA CN201910543961A CN110676620A CN 110676620 A CN110676620 A CN 110676620A CN 201910543961 A CN201910543961 A CN 201910543961A CN 110676620 A CN110676620 A CN 110676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connector
substrate
bas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39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6620B (zh
Inventor
本桥京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676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6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通过使基座柔性地弹性变形,来在不引起锁定凸部磨损的情况下能够维持锁定保持力且实现更高的可靠性。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基座,其包括底壁部、前端壁部、侧壁部以及嵌合空间。各侧壁部包括锁定凸部,锁定凸部配置成当配合基座插入嵌合空间中时与配合基座的配合锁定凸部接合。各侧壁部还包括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其配置成装载有辅助金属配件,辅助金属配件使下端用于固定于基板的表面。端子配置成装载在前端壁部中,包括使下端用于固定到基板的表面的连接部。底壁部具有分别形成在底壁部的与基板的表面面对的表面的左右侧缘的倾斜面,各倾斜面沿前后方向延伸,以朝向基座的外侧延伸并与基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用于将诸如线缆等的导线连接于诸如印刷电路基板等的电路基板的连接器中,导线连接器的基座锁定于安装在基板上的连接器的基座,以维持安装在基板上的连接器和连接于导线的导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图8示出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连接器的基座811示出在图8。基座811安装在用于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等中的电路基板891上。该连接器与连接于线缆(未示出)的导线的末端的导线连接器嵌合。此外,基座811包括左右侧壁817,左右侧壁817限定导线连接器的基座插入的嵌合空间813。此外,基座811包括多个接合用凸部818,各接合用凸部818从对应的一个侧壁817的内侧面向内突出。接合用凹部816直接在对应的一个接合用凸部818下方形成。此外,基座811包括与导线连接器的端子发生接触的端子861。
当导线连接器和安装在电路基板891上的连接器嵌合在一起时,操作员用他/她的手指将导线连接器的基座压入安装在电路基板891上的连接器的基座811的嵌合空间813中。导线连接器的基座的接合凸部越过基座811的接合用凸部818,且由此进入接合用凹部816。由此,导线连接器的接合凸部和接合用凸部818互相结合在一起。因此,导线连接器的基座和基座811锁定在一起,且导线连接器和安装在电路基板891上的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得以维持。
注意的是,当解除导线连接器和安装在电路基板891上的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时,操作员用他/她的手指施加拔出力并拉动导线连接器的基座。因此,导线连接器的接合凸部从接合用凹部816拉出以越过对应的接合用凸部818,且导线连接器的基座和基座811之间的锁定被解除。因此,导线连接器从基座811的嵌合空间813拔出。
专利文献1:JP2006128034A。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常规的连接器中,通过导线连接器的基座所包含的接合凸部和基座811的对应的一个接合用凸部818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锁定(因此锁定是所谓的摩擦锁定)。因此,当导线连接器的基座被压入基座811的嵌合空间813中或从嵌合空间813中拔出时,导线连接器的基座所包含的接合凸部和基座811的对应的接合用凸部818互相刮擦并磨损。因此,锁定保持力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器以及可靠性高的连接器组件来解决上述常规的连接器的问题,以允许基座柔性地弹性变形从而锁定的凸部不会磨损且锁定保持力能被维持。
为此,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以及装载在所述基座中的端子。所述连接器配置成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配合基座以及装载在所述配合基座中的配合端子。所述基座包括面向基板的表面的底壁部、沿所述底壁部的前端侧缘延伸的前端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壁部的左右两端并分别沿所述底壁部的左右两侧缘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以及至少一些边界由所述底壁部所述前端壁部以及所述一对侧壁部限定的嵌合空间。各侧壁部包括:锁定凸部,配置成与插入所述嵌合空间中的所述配合基座的配合锁定凸部接合,所述锁定凸部形成在与所述侧壁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间隔开的部分。各侧壁部还包括: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形成在所述侧壁部的后端且配置成装载有辅助金属配件,所述辅助金属配件使下端用于固定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端子配置成装载在所述前端壁部中,并且包括使下端用于固定于基板的表面上的连接部。所述底壁部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基板的表面面对的表面的左右侧缘的倾斜面,各倾斜面沿前后方向延伸,以朝向所述基座的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基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还提供了另一连接器,其中,所述前端壁部还可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前端壁部的左右两端处的切入部。此外,各切入部可以是从所述前端壁部的后端面向前凹入且从所述前端壁部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槽状的凹部。。
还提供了又一连接器,其中,各切入部还可使下端面是朝向前侧向上倾斜的斜面。
还提供了再一连接器,其中,各侧壁部还可包括形成在所述锁定凸部与所述侧壁部的前端之间以及在所述锁定凸部与所述侧壁部的后端之间的薄壁部。
还提供了还一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凸部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辅助金属配件的下端和所述端子的连接部的下端之间的位置。
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及配合连接器。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配合基座,配置成嵌合所述基座,以及配合端子,配置成与所述端子发生接触。
根据本发明,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器及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器组件能提供成允许基座柔性地弹性变形从而锁定的凸部不会磨损且锁定保持力能被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一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剖视图且是沿图2的A-A线切开的并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一侧剖视图且是沿图2的B-B线切开并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截面图。
图5是导线连接器和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A、图6B是各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基板侧基座的立体图,其中,图6A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而图6B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A至图7C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基板侧基座的三面视图,其中,图7A是平面图,图7B是沿图7A的C-C线切开的且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剖视图,图7C是沿图7A的D-D线切开的且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连接器 11基板侧基座
11a、111a上表面 11b下表面
12基板侧端子收容凹部 13、813嵌合空间
14底壁部 14a底壁开放部
15前端壁部 16、816接合用凹部
17、117侧壁部 18、818接合用凸部
18a、118a第一斜面 18b、118b第二斜面
21倾斜面 21a起点
21b终点 22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
22a辅助金属配件收容凹部 23切入部
23a斜面 24薄壁部
24a前侧薄壁部 24b后侧薄壁部
61基板侧端子 62、82焊接尾部
64、164接触部 81安装件
91基板 91a表面
101导线连接器 111导线侧基座
113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 114、163本体部
117a渐缩面 118导线侧接合用凸部
161导线侧端子 165芯线把持部
166包皮把持部 191导线
811基座 817侧壁
861端子 891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剖视图且是沿图2的A-A线切开的并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导线连接器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一侧剖视图且是沿图2的B-B线切开并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截面图。图5是导线连接器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分解图。
在图中,基板连接器1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且是形成连接器组件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基板连接器1安装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且是例如具有大约1.0~2.0mm的高度(Z轴方向尺寸)、大约3.0~5.0mm的宽度(Y轴方向尺寸)以及大约3.0~5.0mm的长度(X轴方向尺寸)的低高度的连接器。此外,导线连接器10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配合连接器且是形成连接器组件的一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导线连接器101连接于多条导线191的末端,且用于将多条导线191电连接于基板连接器1。导线连接器101是例如具有大约0.98~1.98mm的高度、大约2.0~4.0mm的宽度以及大约2.0~4.0mm的长度的低高度的连接器。导线连接器101垂直嵌合于基板连接器1。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1和导线连接器101是所希望的低高度的垂直嵌合的连接器。这些连接器1、101是水平引出线缆型连接器,其中多条导线191平行于基板91的表面91a引出。
例如,基板91是用于电子设备等中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等。然而,基板91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基板。在图示出的示例中,存在有仅两条导线191。然而,导线191的数量可以依照需要来改变,且由此,例如可以存在有仅一条导线或者可以存在由三条或更多条导线。
注意的是,用于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基板连接器1和导线连接器101的各部分的构成和动作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基板连接器1和导线连接器101处于图中所示的它们各自的姿势时,所表述的方向是合适的。在这些姿势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根据改变之后的新的姿势而被变化地解释。
基板连接器1是插头连接器且是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基板连接器1包括:基板侧基座11,用作与导线侧基座111(即配合基座)嵌合的基座;基板侧端子61,即装载在基板侧基座11中的金属端子;以及安装件(nail)81,用作辅助金属配件,装载在基板侧基座11中。上述的基板连接器1可以称为插头连接器,因为基板侧端子61包括以向后(即沿X轴负方向)突出的插头(plug)形式的接触部64。但是,基板连接器1也可以称为插座连接器,因为两个连接器的嵌合通过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嵌合空间13来实现的。
注意的是,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存在有两个基板侧端子61,但是基板侧端子61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线191的数量按照需要来改变。基板连接器1具有大体长方体的形状。在基板连接器1的下表面11b面对基板91的表面91a的情况下,基板连接器1附接于基板91。通过从上方将导线连接器101插入基板连接器1,基板连接器1和导线连接器101嵌合在一起。
如图所示,基板侧基座11包括: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的底壁部14,面对基板91的表面91a;前端壁部15,沿底壁部14的前端侧(即X轴正方向侧且对应配合的线导连接器101的前端侧)的缘延伸且从底壁部14立设;一对左右侧壁部17,各侧壁部17部沿底壁部14的两侧缘中的对应一个延伸,且各侧壁部17从底壁部14立设。注意的是,在图所示出的示例中,前端壁部15的上表面和一对侧壁部17的上表面大体彼此齐平并且一起形成基板侧基座11的上表面11a。嵌合空间13是至少一些边界(即四个边)由底壁部14、前端壁部15以及一对侧壁部17限定的空间。嵌合空间13是导线连接器101的导线侧基座111插入的从而嵌合空间13和导线侧基座111嵌合在一起的空间。注意的是,在图所示出的示例中,底壁开放部14a(即去除底壁部14的部分)形成在底壁部14的位于底壁部14的后端(即X轴负方向侧)附近的部分。
此外,具有狭缝状开口的多个基板侧端子收容凹部12形成在基板侧基座11的前端壁部15上。基板侧端子61插入且装载在其对应的基板侧端子收容凹部12中。注意的是,在图所示出的示例中,存在有两个基板侧端子收容凹部12,但是基板侧端子收容凹部12的数量可以根据基板侧端子61的数量按照需要来改变。
各基板侧端子61的接触部64从前端壁部15向后(即,沿X轴负方向)延伸且从底壁部14立设地延伸。接触部64露出在嵌合空间13内。注意的是,各基板侧端子61包括用作基板侧端子61的连接部的焊接尾部62。焊接尾部62使其下端从底壁部14的前端向前(即,沿X轴正方向)延伸且通过焊接等手段电连接于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露出的诸如信号线、接触垫及端子的基板侧端子部件。注意的是,基板侧端子61用作配置为将基板连接器1固定于基板91的第一金属配件,而焊接尾部62用作第一基板固定部。
此外,各侧壁部17包括与侧壁部17的后端一体形成的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的辅助金属配件收容凹部22a。各安装件81插入对应的辅助金属配件收容凹部22a且装载在其内。各安装件81包括从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的下表面向下(即,沿Z轴负方向)延伸且用作连接部的焊接尾部82,且各安装件81是一体成形的大致长方形的金属的板状的元件。此外,焊接尾部82使下端通过焊接等手段连接并固定于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形成的诸如连接垫的连接器固定部。因安装件81用作配置为将基板连接器1固定于基板91的第二金属配件,而焊接尾部82用作第二基板固定部。
接合用凸部18形成在各侧壁部17的内表面(即,各侧壁部17的位于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表面)上。接合用凸部18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突出且用作锁定凸部。此外,接合用凹部16形成在接合用凸部18的下侧且用作锁定凹部,接合用凹部16相对接合用凸部18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凹入。接合用凸部18配置为与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接合的部分,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形成为导线侧基座111的一部分且用作配合锁定凸部。接合用凸部18形成在侧壁部17的与侧壁部17的前端和后端均间隔开的部分上。此外,如图3所示,接合用凸部18具有大体三角形的横截面形状。第一斜面18a形成在接合用凸部18的上侧,而第二斜面18b形成在接合用凸部18的下侧。第一斜面18a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斜向下延伸。第二斜面18b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斜向下延伸。
此外,多个倾斜面21形成为基板侧基座11的下表面11b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形成各倾斜面21的位置位于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缘。换句话说,该位置是底壁部14的左右两侧缘中的每一个连接于左右侧壁部17中的对应一个的下端的位置。各倾斜面21形成为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向上延伸同时使与基板91的表面91a之间的间隙变大。在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倾斜面21的区域从起点21a延伸到终点21b,终点21b是倾斜面21与对应的侧壁部17的外侧面的交点。
导线连接器101是插头连接器,且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导线连接器101包括:导线侧基座111,用作配合基座,配置为与基板连接器1的基板侧基座11嵌合;以及导线侧端子161,用作配合金属端子,装载在导线侧基座111中。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形成在导线侧基座111内。各条导线191使其末端连接于导线侧端子161。各条导线191插入并保持在对应的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中。注意的是,在图所示出的示例中,存在有两个导线侧端子161和两个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然而,导线侧端子161的数量和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线191的数量按照需要来改变。
各导线侧端子161包括:本体部163;左右一对板状的接触部164,各接触部164从本体部163向前延伸;芯线把持部165,连接到本体部163的后端;以及包皮(sheath)把持部166,连接于芯线把持部165的后端。一对接触部164从左右两侧挟持对应的基板侧端子61的接触部64且与接触部64发生接触。此外,芯线把持部165把持芯线,芯线为通过除去导线191的末端的绝缘包皮而形成的露出的导电线。因此,芯线把持部165维持与芯线的导通。此外,包皮把持部166把持包含绝缘包皮的导线191。因此,维持与导线191的连接。
导线连接器101具有大体长方体的形状。在导线连接器101的下表面面对基板连接器1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导线连接器1插入并嵌合基板连接器1。换句话说,导线连接器101与基板连接器1垂直嵌合。
如图所示,导线侧基座111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本体部114;本体部114的左右一对侧壁部117;以及多个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用作配合锁定凸部。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从对应的一个侧壁部117的位于导线侧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表面突出。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朝向导线侧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如图2所示,倾斜的渐缩面117a形成在本体部114的前端表面的左右两端中的各端连接于一对侧壁部117中的对应一个的前端的连接部分。此外,本体部114的上表面是平的表面且构成导线侧基座111的上表面111a。在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并嵌合基板侧基座11的嵌合空间13的状态下,导线侧基座111的上表面111a与基板侧基座11的上表面11a大体齐平。
此外,各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的狭缝状的开口(未示出)从本体部114的前端表面形成于下表面。此外,在各导线侧端子161的接触部16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对应的一个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的开口中且导线连接器101与基板连接器1嵌合的状态下,接触部164的该部分与进入该开口中的基板侧端子61的接触部64接触。
多个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是构成配置为锁定导线连接器101和基板连接器1的锁定机构的多个构件中的其中之一。除了多个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外,基板侧基座11的多个接合用凸部18和多个接合用凹部16是该锁定机构的构件。此外,在各侧壁部117的外侧面上,对应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形成在最靠近前端的位置。在导线侧基座111与基板侧基座11嵌合的状态下,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收容在对应的基板侧基座11的接合用凹部16中。此外,如图3所示,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具有大体三角形的横截面形状。第二斜面118b形成在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上侧,而第一斜面118a形成在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下侧。第二斜面118b朝向导线侧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斜向下延伸。第一斜面118a朝向导线侧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斜向下延伸。注意的是,左右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形成为使左右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侧基座11的左右接合用凸部18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导线连接器101与安装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的基板连接器1嵌合,操作员通过用他/她的手指等操作导线连接器101来定位导线侧连接器101,以使导线侧基座111的本体部114的下表面面向基板侧基座11的底壁部14的上表面。此外,调整导线连接器101的姿态使得导线连接器101的前端与形成前端壁部15的基板连接器1的前端指向相同的方向。然后,使导线连接器101相对于基板91移动,从基板91的上方垂直地从上方将导线连接器101的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到基板连接器1的基板侧基座11的嵌合空间13中。由此,导线连接器101与基板连接器1如图1所示地嵌合。
此时,各基板连接器1的基板侧端子61的接触部64进入导线连接器101的对应一个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中,并与位于对应的导线侧端子收容凹部113中的对应一个导线侧端子161的一对接触部164发生接触。因此,经由导线侧端子161和基板侧端子61,导线191的芯线电连接于在基板91上形成的基板侧端元件。
当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基板侧基座11的嵌合空间13中时,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第一斜面118a首先与接合用凸部18的对应的第一斜面18a接触。当操作员对导线侧基座111施加向下的力时,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相对对应的接合用凸部118相对向下移动,同时,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第一斜面118a抵着接合用凸部18的对应的第一斜面18a滑动。因此,基板侧基座11弹性变形,各侧壁部17向外侧倾斜,且相对的左右接合用凸部18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变宽。因此,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移动越过对应的接合用凸部18且向下移动到接合用凸部18的下方的位置。由此,接合用凸部118进入且接合对应的接合用凹部16。因此,如图3所示,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的第二斜面118b此时面对接合用凸部18的对应的第二斜面18b。因此,导线连接器101和基板连接器1之间的锁定被加强,且更可靠地防止基板连接器1与导线连接器101脱离。
其次,下面将详细说明基板连接器1的基板侧基座11。
图6A、图6B是各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基板侧基座的立体图。图7A至图7C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连接器的基板侧基座的三面视图。注意的是,在图6A和图6B中,图6A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而图6B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在图7A至图7C中,图7A是平面图,图7B是沿图7A的C-C线切开的且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剖视图,图7C是沿图7A的D-D线切开的且按箭头所示地观察到的剖视图。
如前所述,当导线连接器101与基板连接器1嵌合时,导线侧基座111的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和基板侧基座11的对应一个接合用凸部18互相刮擦。因此,在基板侧基座11是高度刚性的且由此接合用凸部18未位移的情况下,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和接合用凸部18发生磨损而降低了锁定保持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基板侧基座11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且接合用凸部18被允许容易地弹性位移。
具体地,多个倾斜面21形成在底壁部14的与基板91的表面91a面对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缘。左右两侧缘是基板侧基座111的下表面11b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缘并与左右侧壁部17的下端连接。各倾斜面21在前后方向(即沿X轴方向)沿整个对应的侧壁部17延伸。各倾斜面21形成为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向上延伸同时使与基板91的表面91a之间的间隙变大。
如从图3能容易理解的是,当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基板侧基座11的嵌合空间13中时,通过由对应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压接合用凸部18,下端通过底壁部14彼此连结的左右侧壁部17弹性变形,以使各侧壁部17的上端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倒,即围绕各侧壁部17的下端摆动。这里,倾斜面21形成在与底壁部14的下端对应的部位。沿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形成各倾斜面21的区域从起点21a延伸到终点21b。各倾斜面21形成为使与基板91的表面91a的间隙逐渐变大。因此,各侧壁部17围绕位于其下端的且对应于起点21a的中心摆动,起始点21a相对终点21b位于更靠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因此,与未形成倾斜面21的情况相比,左右侧壁部17中的每一个的上端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摆动。换句话说,左右侧壁部17容易弹性变形,且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此外,左右侧壁部17中的每一个具有连接于前端壁部15的两端中的对应一端的前端,前端壁部15通过基板侧端子61固定于基板91。此外,左右侧壁部17中的每一个在其后端包括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通过安装件81固定于基板91。因此,在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压对应的接合用凸部18且由此接合用凸部18的上端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摆动的情况下,整个侧壁部71扭曲变形。于是,如图6A至图7C所示,前侧薄壁部24a和后侧薄壁部24b分别形成在各侧壁部17上的接合用凸部18的前侧和后侧。注意的是,在前侧薄壁部24a和后侧薄壁部24b统一说明的情况下,它们统称为“薄壁部24”。在各侧壁部17中,接合用凸部18一体形成的部分因接合用凸部18的存在是厚壁且由此不容易扭曲变形。然而,位于上述该部分的前侧的部分和位于上述该部分的后侧的部分是薄壁部24因此能容易地扭曲变形。如上所述,各侧壁部17在位于接合用凸部18的前侧和后侧的薄壁部24处容易扭曲变形。因此,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注意的是,侧壁部17在薄壁部24处的厚度(即,沿Y轴方向的尺寸)等于侧壁部17在接合用凹部16处的厚度。此外,倾斜面21在宽度方向(即在Y轴方向)的尺寸(即,从起点21a到终点21b测量的尺寸)优选设为等于或大于侧壁部17在薄壁部24处的厚度的一半。在倾斜面21具有如上所述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尺寸的情况下,侧壁部17容易摆动,以使侧壁部17的上端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摆动。
此外,底壁开放部14a形成在底壁部14的后端附近的部分。因此,与不具有这种底壁开放部14a的情况相比,底壁部14具有对侧壁部17的移动较弱的约束力,且因此侧壁部17可以更加容易地扭曲变形。因此,各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此外,切入部23形成在左右侧壁部17的前端分别连接于前端壁部15的左右两端的连接部分。各切入部23是从前端壁部15的后端面(即,X轴负方向端面)向前凹入且从前端壁部15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槽状的凹部。切入部23的下端面是斜面23a。注意的是,在各切入部23中,位于基板侧基座11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内表面与对应侧壁部17的前侧薄壁部24a的内侧侧面齐平。此外,斜面23a使后端处于与底壁部14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斜面23a从后端朝向前侧向上倾斜。切入部23导致前端壁部15在与左右侧壁部17的前端的连接部分处的厚度(即,X轴方向尺寸)变薄。因此,前端壁部15具有对侧壁部17的前端的约束力降低。因此,各侧壁部17能容易地在前侧薄壁部24a处扭曲变形。如上所述,各侧壁部17容易在位于对应的接合用凸部18的前侧的前侧薄壁部24处扭曲变形。因此,接合用凸部18与其它方式相比更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注意的是,斜面23a导致底壁部14在前端壁部15的与左右侧壁部17的前端的连接部分的下端的厚度(即,Z轴方向的尺寸)增加。因此,前端壁部15和底壁部14使对侧壁部17的前端的约束力增加。因此,各侧壁部17与其他方式相比在前侧薄壁部24a处更不容易扭曲变形。换句话说,通过形成斜面23a,控制侧壁部17在前侧薄壁部24a处的扭曲变形的容易程度。因此,通过调整侧壁部17扭曲变形的容易程度,能合适地控制接合用凸部18弹性移动的容易程度。通过调整底壁部14在斜面23a处的厚度,能调整侧壁部17扭曲变形的容易程度,而底壁部14在斜面23a处的厚度能通过调整斜面23a的倾斜来调整。
如目前为止已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基板连接器1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板侧基座11装载在基板侧基座11中的基板侧端子61。基板连接器1与导线连接器101嵌合,导线连接器101包括导线侧基座111以及装载在导线侧基座111中的导线侧端子161。此外,基板侧基座11包括:面向基板91的表面91a的底壁部14、沿底壁部14的前端侧缘延伸的前端壁部15、分别连接于前端壁部15的左右两端并分别沿底壁部14的左右两侧缘延伸的一对左右侧壁部17以及至少一些边界由底壁部14、前端壁部15和一对侧壁部17限定的嵌合空间13。各侧壁部17包括:接合用凸部18,其在导线侧基座111插入嵌合空间13中时接合导线侧基座111的导线侧接合用凸部118,接合用凸部18形成在与侧壁部17的前端和后端均间隔开的部分;以及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形成在侧壁部17的后端,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22装载有安装件81,安装件81使下端用于固定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基板侧端子61包括焊接尾部62,焊接尾部62的下端固定在基板91的表面91a上。基板侧端子61装载在前端壁部15中。在底壁部14的与基板91的表面91a面向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缘,倾斜面21形成为沿侧壁部17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尺寸延伸,以使倾斜面21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外侧延伸并使与基板91的表面91a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因此,左右侧壁部17容易弹性变形,且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使柔性的基板侧基座11弹性变形在不使接合用凸部18磨损的情况下能使锁定保持力得到维持。因此,能增强基板连接器1的可靠性。
此外,前端壁部15包括形成在前端壁部15的左右两端处的切入部23。各切入部23是从前端壁部15的后端面向前凹入且从前端壁部15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槽状的凹部。因此,各侧壁部17能容易地在对应的接合用凸部18的前侧扭曲变形。因此,各接合用凸部18能容易地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此外,各切入部23的下端面是朝向前侧向上倾斜的斜面23a。因此,通过调整侧壁部17的扭曲变形的容易程度,能合适地控制接合用凸部18的弹性位移的容易程度。
此外,在各侧壁部17上,薄壁部24形成在接合用凸部18与侧壁部17的前端之间以及接合用凸部18与侧壁部17的后端之间。与上述一样,各侧壁部17在位于接合用凸部18的前侧和后侧的薄壁部24处容易扭曲变形。因此,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此外,各接合用凸部1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安装件81的下端和基板侧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的下端之间的位置。因此,各接合用凸部18容易朝向基板侧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位移。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征。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然地想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许多其它的实施例、修改和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一种连接器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以及装载在所述基座中的端子,所述连接器配置成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配合基座以及装载在所述配合基座中的配合端子,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面向基板的表面的底壁部、沿所述底壁部的前端侧缘延伸的前端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壁部的左右两端并分别沿所述底壁部的左右两侧缘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以及至少一些边界由所述底壁部所述前端壁部以及所述一对侧壁部限定的嵌合空间,
各侧壁部包括:锁定凸部,配置成与插入所述嵌合空间中的所述配合基座的配合锁定凸部接合,所述锁定凸部形成在与所述侧壁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间隔开的部分;以及辅助金属配件安装部,形成在所述侧壁部的后端且配置成装载有辅助金属配件,所述辅助金属配件使下端用于固定于基板的表面,
所述端子配置成装载在所述前端壁部中,并且包括使下端用于固定于基板的表面上的连接部,
而且所述底壁部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基板的表面面对的表面的左右侧缘的倾斜面,各倾斜面沿前后方向延伸,以朝向所述基座的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基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前端壁部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前端壁部的左右两端处的切入部,
而且各切入部是从所述前端壁部的后端面向前凹入且从所述前端壁部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槽状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切入部使下端面是朝向前侧向上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侧壁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锁定凸部与所述侧壁部的前端之间以及在所述锁定凸部与所述侧壁部的后端之间的薄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定凸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辅助金属配件的下端和所述端子的连接部的下端之间的位置。
6.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及
配合连接器,包括:
配合基座,配置成嵌合所述基座,以及
配合端子,配置成与所述端子发生接触。
CN201910543961.XA 2018-07-03 2019-06-21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10676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6477A JP7042711B2 (ja) 2018-07-03 2018-07-03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2018-126477 2018-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6620A true CN110676620A (zh) 2020-01-10
CN110676620B CN110676620B (zh) 2021-08-20

Family

ID=6894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3961.XA Active CN110676620B (zh) 2018-07-03 2019-06-21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005215B2 (zh)
JP (1) JP7042711B2 (zh)
CN (1) CN110676620B (zh)
DE (1) DE102019117669B4 (zh)
TW (1) TWI70086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6935A (zh) * 2020-07-31 2020-11-10 江西巴斯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11367565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708121A (zh) * 2020-05-20 2021-11-26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CN113809604A (zh) * 2020-06-11 2021-12-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0289B2 (ja) * 2020-08-27 2024-04-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7007A2 (en) * 1992-04-18 1993-10-2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surface mouting
US6068502A (en) * 1999-07-02 2000-05-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4178960A (ja) * 2002-11-27 2004-06-24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
US20090191729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CN100530837C (zh) * 2004-11-01 2009-08-1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2801046A (zh) * 2012-08-16 2012-11-2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CN103682824A (zh) * 2012-09-06 2014-03-26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3855535A (zh) * 2012-12-07 2014-06-11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抗拉机制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TWM492558U (zh) * 2014-08-25 2014-12-2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CN206490200U (zh) * 2017-01-25 2017-09-12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电连接器
CN107275842A (zh) * 2016-04-04 2017-10-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连接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3114A (en) 1961-01-09 1962-07-10 Gen Motors Corp Temperature controls for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S5942785A (ja) * 1982-08-31 1984-03-0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5310357A (en) * 1993-02-22 1994-05-10 Berg Technology, Inc. Blade-like terminal having a passive latch
TW330739U (en) * 1995-10-11 1998-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I)
JP3386783B2 (ja) * 2000-07-14 2003-03-1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6638106B1 (en) * 2002-09-27 2003-10-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Multi-port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board locks
JP4115983B2 (ja) * 2004-11-01 2008-07-0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ブレードコンタクト
JP4889243B2 (ja) * 2005-06-09 2012-03-0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装置
JP5105194B2 (ja) 2008-11-04 2012-1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250450B2 (ja) * 2009-02-27 2013-07-3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784673B2 (ja) * 2009-03-24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01351B2 (ja) 2009-05-20 2013-09-2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及び電線コネクタ
JP5590991B2 (ja) * 2010-06-30 2014-09-17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83661B2 (ja) 2011-08-31 2015-09-24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184531B2 (en) * 2011-11-18 2015-11-10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TWM434314U (en) * 2012-01-06 2012-07-21 Uer Technology Corp Assembly of thin type battery and circuit board
JP5638026B2 (ja) * 2012-05-01 2014-12-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251500B2 (ja) * 2013-06-27 2017-12-2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49676B2 (ja) * 2013-08-21 2017-12-20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6352676B2 (ja) 2014-05-13 2018-07-0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254542B2 (ja) * 2015-02-10 2017-1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
TWM512832U (zh) 2015-08-14 2015-11-2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板對板連接器
EP3396790A1 (en) * 2017-04-27 2018-10-31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à r.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safety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7007A2 (en) * 1992-04-18 1993-10-2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surface mouting
US6068502A (en) * 1999-07-02 2000-05-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4178960A (ja) * 2002-11-27 2004-06-24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
CN100530837C (zh) * 2004-11-01 2009-08-1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20090191729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CN102801046A (zh) * 2012-08-16 2012-11-2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CN103682824A (zh) * 2012-09-06 2014-03-26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3855535A (zh) * 2012-12-07 2014-06-11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抗拉机制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TWM492558U (zh) * 2014-08-25 2014-12-2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CN107275842A (zh) * 2016-04-04 2017-10-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连接器装置
CN206490200U (zh) * 2017-01-25 2017-09-12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电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65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708121A (zh) * 2020-05-20 2021-11-26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CN113708121B (zh) * 2020-05-20 2023-11-03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CN113809604A (zh) * 2020-06-11 2021-12-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1916935A (zh) * 2020-07-31 2020-11-10 江西巴斯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59465A1 (en) 2021-11-18
TW202007019A (zh) 2020-02-01
JP2020009532A (ja) 2020-01-16
DE102019117669A1 (de) 2020-01-09
DE102019117669B4 (de) 2024-10-10
US11509094B2 (en) 2022-11-22
CN110676620B (zh) 2021-08-20
US20200014145A1 (en) 2020-01-09
US11005215B2 (en) 2021-05-11
JP7042711B2 (ja) 2022-03-28
TWI700867B (zh) 2020-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6620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1135588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8083527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9634410B2 (en) Connector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8454397B2 (en) Anti-wicking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830849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106972322B (zh) 连接器
US10581184B2 (en) Low-profil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10312221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2012079684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EP162836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9595781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JP2018120686A (ja) コネクタ
EP331640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or
CN102882032B (zh) 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连接器
US72292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grounding path
US1125155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20127904A1 (en) Relay connector
CN105684223B (zh) 插座、具备该插座的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
JP2021002534A (ja) コネクタ
TW201924150A (zh) 端子以及連接器
CN209747761U (zh) 具有保护件能取代电路板金手指的插头连接器
KR101456806B1 (ko) 커넥터 구조
WO2010148228A1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