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6970B -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56970B CN110656970B CN201910867997.3A CN201910867997A CN110656970B CN 110656970 B CN110656970 B CN 110656970B CN 201910867997 A CN201910867997 A CN 201910867997A CN 110656970 B CN110656970 B CN 1106569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circulating
- water inlet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3/00—Cooling or drying of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其结构包括循环管、进水管、循环泵、回水管、水箱,循环泵水平两端分别连接着进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另一端贯穿于水箱中,水箱中还插有循环管,循环管另一端和进水管机械连接,其结构还包括防冻环,防冻环由下锥、绕环、弹力纤条、嵌口组成,绕环内壁正中间嵌有两个以上的嵌口,本发明采用水作为循环冷却液体,相对风力而言,温度更加容易控制,冷却也比较均匀,且循环冷却过程中,通过循环管的斜置设计,只要循环管中有水,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循环管中的水就会往下流,水在不断地流动,在寒冷的环境中就不会完全冻结,造成管道破裂,加入温水融化也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为线型结构,穿越不同埋深的地层和地质构造带,隧道埋深变化和地温异常地质构造带会导致隧道内存在显著的“地温差”,地温差会改变其中隧道施工中土壤的含水率,若温度过低,隧道壁中土壤被冻结,硬度相比常温下的要提高至少3倍,盾构机、砌台车等隧道施工设备不易开挖,若温度过高,土壤中的含水率提高,在开挖后容易发生土壤松动引起局部坍塌,因此需要对施工的隧道内壁进行冷降或升温处理,现有的冷却系统中一般是采用水冷却,在寒冷的川藏区冬天温度过低,隧道过长,用于水冷却的水会易发生冻结,夏天温度过高,夏天采用循环风的方式,受地质结构影响,隧道内壁的温度不一致,在深度开凿隧道的时候,需要调节不同的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其结构包括循环管、进水管、循环泵、回水管、水箱,所述循环泵水平两端分别连接着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另一端贯穿于水箱中,所述水箱中还插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另一端和进水管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其结构还包括防冻环,所述防冻环由下锥、绕环、弹力纤条、嵌口组成,所述绕环内壁正中间嵌有两个以上的嵌口,这些嵌口呈均匀分布,所述嵌口中安装有弹力纤条,所述弹力纤条和嵌口固定在一起,所述弹力纤条和下锥侧面固定,所述下锥处于绕环正中间,所述绕环和循环管活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锥为倒置的圆锥体结构,下窄上宽的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循环管靠近进水管的那端高于另一端,只要循环管中有水,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循环管中的水就会往下流,水在不断地流动,在寒冷的环境中就不会完全冻结,造成管道破裂,加入温水融化也是比较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循环管由壳体、保温层、流动内腔构成,所述壳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壳体内部空间为流动内腔,所述壳体中嵌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纤维绳交叉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所述纤维绳采用棉、合成纤维等吸水性的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温层中设有集水小管,所述集水小管为空心圆柱管体,所述集水小管半个侧面上开有两个以上的进水口,另外半个侧面则为光滑的侧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水小管所在光滑的侧面两端正中间皆开有一个出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皆是内宽外窄的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水作为循环冷却液体,相对风力而言,温度更加容易控制,冷却也比较均匀,且循环冷却过程中,通过循环管的斜置设计,只要循环管中有水,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循环管中的水就会往下流,水在不断地流动,在寒冷的环境中就不会完全冻结,造成管道破裂,加入温水融化也快。
2.本发明防冻环的设计,利用循环管中不断下滴的水作为动力,并在弹力纤条作用下,上下移动,防止管道中积水冻结,进一步提高防冻效果。
3.本发明循环管中的保温层设计,利用纤维绳交叉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降低温度降温的速率,保证循环管中有一定地温度,进一步地提高循环管中水流流动的防冻效果。
4.本发明保温层中还设有集水小管,若循环管中会集有很多水滴可通过集水小管汇集集体排出,防止保温层过度潮湿而发生腐烂无法保温的问题。
5.本发明集水小管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皆是内宽外窄的结构设计,不仅保温层的纤维丝不会随着水流进入集水小管中,造成集水小管堵塞的问题,也是为了集中流水,把水都排出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水小管的断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集水小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冻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冻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冻环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防冻环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循环管1、进水管2、循环泵3、回水管4、防冻环5、水箱6、下锥5-1、绕环5-2、弹力纤条5-3、嵌口5-4、壳体10、保温层11、流动内腔12、集水小管13、进水口13-1、出水口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其结构包括循环管1、进水管2、循环泵3、回水管4、水箱6,所述循环泵3水平两端分别连接着进水管2和回水管4,所述回水管4另一端贯穿于水箱6中,所述水箱6中还插有循环管1,所述循环管1另一端和进水管2机械连接。
其结构还包括防冻环5,所述防冻环5由下锥5-1、绕环5-2、弹力纤条5-3、嵌口5-4组成,所述绕环5-2内壁正中间嵌有两个以上的嵌口5-4,这些嵌口5-4呈均匀分布,所述嵌口5-4中安装有弹力纤条5-3,所述弹力纤条5-3和嵌口5-4固定在一起,所述弹力纤条5-3和下锥5-1侧面固定,所述下锥5-1处于绕环5-2正中间,所述绕环5-2和循环管1活动配合,只要有水流流动,在水流的作用下下锥5-1会受到压力自动下压,下锥5-1在弹力纤条5-3作用下上下移动,管道冻结。
所述下锥5-1为倒置的圆锥体结构,下窄上宽的结构设计,方便其垂直敲打局部冰层。
所述循环管1靠近进水管2的那端高于另一端,只要循环管1中有水,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循环管1中的水就会往下流,水在不断地流动,在寒冷的环境中就不会完全冻结,造成管道破裂,加入温水融化也是比较快。
所述循环管1由壳体10、保温层11、流动内腔12构成,所述壳体10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壳体10内部空间为流动内腔12,所述壳体10中嵌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采用纤维绳交叉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所述纤维绳采用棉、合成纤维等吸水性的纤维材料制成,网状的空间结构既能作为流动内腔12内部流动中的液体保温结构,又能利用吸水特性,防止其局部有液滴产生。
所述保温层11中设有集水小管13,所述集水小管13为空心圆柱管体,所述集水小管13半个侧面上开有两个以上的进水口13-1,另外半个侧面则为光滑的侧面。
所述集水小管13所在光滑的侧面两端正中间皆开有一个出水口13-2。
所述进水口13-1和出水口13-2皆是内宽外窄的结构设计,进水口13-1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构成保温层11的纤维丝不会随着水流进入集水小管13中造成集水小管13堵塞的问题,而出水口13-2的设计是为了集中流水,把水都排出去。
本系统采用水作为循环冷却液体,相对风力而言,温度更加容易控制,冷却也比较均匀,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循环泵3从水箱6中抽水,温度高的环境下冷水,温度低的环境下用温水,水被循环泵3抽出从循环管1较高的那端进入,只要循环管1中有水,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循环管1中水就会由高的那端往低的那端水下流,水在不断地流动,在寒冷的环境中就不会完全冻结,造成管道破裂,加如温水融化也是比较快,并且,循环管1中的保温层11设计,纤维绳交叉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细孔多,温度散温的速率变慢,还能吸附因为地温差产生液滴,让循环管1中的水不会那么快冷却造成冻结,还可安装防冻环5,在循环管1最底端安装防冻环5后,循环管1中的水往下滴的过程中,在水流的作用下下锥5-1会受到压力自动下压,下锥5-1在弹力纤条5-3作用下上下移动,防止管道中积水冻结,进一步提高防冻效果,若保温层11吸水过多,水会直接下渗,由进水口13-1进入集水小管13,集水小管13的一半为光滑侧面,可形成流动的水道,最后从集水小管13两端的出水口13-2排出,进水口13-1内宽外窄的设计为了防止构成保温层11的纤维丝不会随着水流进入集水小管13中造成集水小管13堵塞,而出水口13-2的内宽外窄设计是为了集中流水,把水都排出去,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循环管(1)、进水管(2)、循环泵(3)、回水管(4)、水箱(6),所述循环泵(3)水平两端分别连接着进水管(2)和回水管(4),所述回水管(4)另一端贯穿于水箱(6)中,所述水箱(6)中还插有循环管(1),所述循环管(1)另一端和进水管(2)机械连接;
其结构还包括防冻环(5),所述防冻环(5)由下锥(5-1)、绕环(5-2)、弹力纤条(5-3)、嵌口(5-4)组成,所述绕环(5-2)内壁正中间嵌有两个以上的嵌口(5-4),所述嵌口(5-4)中安装有弹力纤条(5-3),所述弹力纤条(5-3)和下锥(5-1)侧面固定,所述下锥(5-1)处于绕环(5-2)正中间,所述绕环(5-2)和循环管(1)活动配合;
所述下锥(5-1)为倒置的圆锥体结构;
所述循环管(1)靠近进水管(2)的那端高于另一端;
所述循环管(1)由壳体(10)、保温层(11)、流动内腔(12)构成,所述壳体(10)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壳体(10)内部空间为流动内腔(12),所述壳体(10)中嵌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采用纤维绳交叉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
所述保温层(11)中设有集水小管(13),所述集水小管(13)为空心圆柱管体,所述集水小管(13)半个侧面上开有两个以上的进水口(13-1),另外半个侧面则为光滑的侧面;
所述集水小管(13)所在光滑的侧面两端正中间皆开有一个出水口(13-2);
所述进水口(13-1)和出水口(13-2)皆是内宽外窄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7997.3A CN110656970B (zh) | 2019-09-15 | 2019-09-15 |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7997.3A CN110656970B (zh) | 2019-09-15 | 2019-09-15 |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6970A CN110656970A (zh) | 2020-01-07 |
CN110656970B true CN110656970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903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67997.3A Active CN110656970B (zh) | 2019-09-15 | 2019-09-15 |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5697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10628A1 (de) * | 1986-03-29 | 1987-10-01 | Westfaelische Maschbau Gmbh | Anlage fuer die wetterkuehlung in einem bergbaulichen abbaubetrieb untertage, insbesondere in einer strecke oder in einem streb |
CN2365478Y (zh) * | 1998-12-30 | 2000-02-23 | 杨军山 | 自动排气式防冻水阀 |
CN2491780Y (zh) * | 2000-08-17 | 2002-05-15 | 徐宝安 |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防冻裂冷水导流器 |
WO2005088076A1 (en) * | 2004-03-04 | 2005-09-22 | Graham Paul Bloom |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1016959A (zh) * | 2007-02-06 | 2007-08-1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管道泄水防冻的地埋式阀门 |
CN202483610U (zh) * | 2012-03-05 | 2012-10-10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冷却的装置 |
CN103090709A (zh) * | 2011-11-04 | 2013-05-08 | 大连旭日阳光太阳能有限公司 | 无机超导热管的防冻 |
CN104264740A (zh) * | 2014-10-22 | 2015-01-07 | 贾书洪 | 建筑外排水管防冻系统 |
-
2019
- 2019-09-15 CN CN201910867997.3A patent/CN1106569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10628A1 (de) * | 1986-03-29 | 1987-10-01 | Westfaelische Maschbau Gmbh | Anlage fuer die wetterkuehlung in einem bergbaulichen abbaubetrieb untertage, insbesondere in einer strecke oder in einem streb |
CN2365478Y (zh) * | 1998-12-30 | 2000-02-23 | 杨军山 | 自动排气式防冻水阀 |
CN2491780Y (zh) * | 2000-08-17 | 2002-05-15 | 徐宝安 |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防冻裂冷水导流器 |
WO2005088076A1 (en) * | 2004-03-04 | 2005-09-22 | Graham Paul Bloom |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1016959A (zh) * | 2007-02-06 | 2007-08-1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管道泄水防冻的地埋式阀门 |
CN103090709A (zh) * | 2011-11-04 | 2013-05-08 | 大连旭日阳光太阳能有限公司 | 无机超导热管的防冻 |
CN202483610U (zh) * | 2012-03-05 | 2012-10-10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冷却的装置 |
CN104264740A (zh) * | 2014-10-22 | 2015-01-07 | 贾书洪 | 建筑外排水管防冻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6970A (zh) | 2020-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14600B (zh) | 用热棒群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进行主动热防护的方法 | |
CN108952806B (zh) | 高寒严寒地区隧道排水防冻集成系统 | |
CN103205932A (zh) | 桩柱式桥梁防冰冻系统 | |
JP2015152236A (ja) | 地中熱採熱システム及び地中熱冷暖房又は給湯システム | |
CN105225795B (zh) |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地埋式油冷系统 | |
CN110656970B (zh) | 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 |
CN109083645A (zh) | 富水圆砾地层条件下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同步施工方法 | |
JP2013178017A (ja) | 熱交換システム | |
CN110410131B (zh) | 一种矿井热害治理与综合利用系统 | |
JP5124235B2 (ja) | 地中熱採熱システム | |
CN209482529U (zh) | 一种水循环建筑外墙结构及温度调控系统 | |
CN109024548B (zh) | 一种局部冻结器及制作方法 | |
CN113339873B (zh) | 一种寒区高地温隧道新型防寒抗冻系统及方法 | |
CN111472344B (zh) | 一种提取上部冻结壁内侧冷量用于加强下部冻结的方法 | |
CN112923581B (zh) | 无动力防冻胀聚热装置及其路基 | |
CN204849696U (zh) | 一种锚固排水式渠道边坡抗冻融滑坡防护系统 | |
KR101815897B1 (ko) | 지중열교환식 냉온풍공급장치 | |
JP6303361B2 (ja) | 採熱井及び融雪方法 | |
CN209194628U (zh) | 一种严寒地区冬季取水设施 | |
KR20030061575A (ko) | 빙축열 냉각시스템의 축열조 | |
CN209484887U (zh) |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 | |
CN208106418U (zh) | 一种新型斜井节能冻结器 | |
CN112627889B (zh) | 利用围岩地下水热能的高寒长大铁路隧道防冻结构及方法 | |
CN213233026U (zh) | 一种超耐磨阻燃型免填充草坪 | |
KR101251407B1 (ko) | 동굴을 이용한 수자원 저장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9 Address after: 610000 666 Golden Phoenix Road, Jinniu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ichuan, Chengdu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4 No. 19 Checheng Hubei Road, Xiangyang High-tech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ang Kaixu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