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2638A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52638A CN110652638A CN201910959854.5A CN201910959854A CN110652638A CN 110652638 A CN110652638 A CN 110652638A CN 201910959854 A CN201910959854 A CN 201910959854A CN 110652638 A CN110652638 A CN 110652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respiratory therapy
- conduit
- gas inlet
- therapy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61M16/106—Filters in a path
- A61M16/107—Filters in a path in the inspiratory pat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7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 A61M16/109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onnecting tu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其中,所述呼吸治疗设备包括:气体流道,以及用于产生高于等于预设温度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位置足以使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呼吸治疗设备可极为方便的进行整个气体回路或需要消毒的部分气体回路进行消毒,当需要消毒时,只需要发热装置产生高温,而后将热量传导至气体流道内的气体,依靠自带的气体流动驱动源或者外接的气体流动驱动源,使高温气体能够流动至需要消毒的位置即可;或者不驱动气体流动,直接利用冷热交换使气体回路内的气体升温至可以杀毒亦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背景技术
呼吸治疗设备是医疗系统中用于辅助呼吸或者利用呼吸进行麻醉等治疗的设备统称,比如湿化器(配套使用呼吸机或供气设备,通过安装在湿化器上的湿化罐,将供患者呼吸的气体加温加湿,然后输送给需要机械通气或加压呼吸的患者)、呼吸机、集呼吸和湿化一体的设备、高频喷射呼吸机、无创呼吸机、便携式肺功能仪、雾化器及呼吸麻醉机等等,皆属于呼吸治疗设备。
呼吸治疗设备中气体回路的消毒是呼吸治疗设备的消毒重点,气体回路的消毒效果将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若不能进行较好的消毒,则在给患者供气是气体回路内的病毒将随气体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交叉感染。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只能对可拆卸零部件进行消毒,对不可拆卸的零部件尚不能进行有效消毒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包括:气体流道;其中,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用于产生预设温度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位置足以使散发的热量加热气体流道内的气体。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壁或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以及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通气管依次连接,并且流体连通。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第二进气支路及主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气体进气管,所述主流道包括:至少一个主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混合。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所述主流管道的外壁或所述主流管道的外侧;
或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壁或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主流管道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或者,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气体进管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或者,所述第一气体进管和第二气体进管通过接头连通所述主流管道,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所述接头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流管道设置有一个,所述通气管作为部分所述主流管道使用。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流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流管道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通气管依次连接,并且流体连通。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气体流动驱动源,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流动。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气体流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
一种循环发热管道,用于连接呼吸治疗设备,其包括:发热装置及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气体流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所述发热装置用于产生预设温度,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循环管道内的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治疗设备,包括:气体流道,以及用于产生预设温度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位置足以加热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呼吸治疗设备可极为方便的进行整个气体回路或需要消毒的部分气体回路进行消毒,当需要消毒时,只需要发热装置产生高温(具体温度值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进行适应性选择),而后将热量传导至气体流道内的气体,依靠自带的气体流动驱动源(比如风机)或者外接的气体流动驱动源,使高温气体能够流动至需要消毒的位置即可;或者不驱动气体流动,直接利用冷热交换使气体回路内的气体升温至可以杀毒亦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用示例呼吸治疗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用示例呼吸治疗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用示例呼吸治疗设备中气体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发热循环管道与气体流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呼吸治疗设备与发热循环管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的呼吸治疗设备中,对于无法拆卸或者不方便拆卸的零部件而言,很难适用现有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也就导致了气体回路很难进行彻底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若能使高温气体在气体回路内流动或者直接利用冷热交换的方式使气体回路内充斥高温气体,至少流经或充斥需要消毒的位置,那么即可进行至少一部分气体支路的消毒,无论高温气体所流经的零部件是否便于拆卸,皆不影响消毒效果,甚至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消毒方式,原本需要拆卸的零部件,不需要拆卸也可完成通气部分的消毒。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其包括:气体流道及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用于产生高于等于预设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需要对所述预设值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呼吸治疗设备的使用环境、可能感染的病毒等情况进行适应性选择;与此相适配的,发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将决定其能产生的温度值,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由杀菌消毒所需要的温度高低,决定使用何种发热装置(比如电阻丝、通电加热网、发热板及加热管等等,不胜枚举),这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亦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因此,无论使用何种发热装置,在消毒时控制发热装置产生的温度几何,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发热装置应当设置在能够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气体流道内的气体的位置,在具体实施时,符合要求的位置有很多,比如:直接将发热装置设置在气体流道内,当发热装置产生高温并向外散发热量时,可直接将热量传导至气体,令气体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气体;又比如:将发热装置设置在管道外壁上(管道是指形成气体流道的管道),当发热装置产生高温并向外散发热量时,将通过管道壁向气体传导热量,令气体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气体;再比如:将发热装置设置在管道外的空腔,当发热装置产生高温并向外散发热量时,将向管道传导热量,然后再通过管道壁向气体传导热量,令气体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气体;再比如,外置一段管道,将发热装置设置在外置管道内,当发热装置产生高温并向外散发热量时,首先会将热量传导至外置管道的管道壁及其内的气体,而后再通过接通外置管道与气体流道,令气体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气体。不难想到的是,除上述方案外,还有许多可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位置设置发热装置,满足气体流道至少一部分充斥高温气体的要求,本发明对此无法一一列举,而满足该要求的发热装置设置位置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作为本发明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壁或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侧(当发热装置为光照式发热装置时,可将发射出的光线照射至第一气体进气管,令第一气体进气管升温,间接升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作为呼吸治疗设备,至少有一个进气口:对于自身产生气体并供给患者使用的呼吸治疗设备,存在一个进气口(若有多种气体则可能存在两个进气口),用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气体流道;对于从外部引入且仅从外部引入一种气体的呼吸治疗设备,亦存在一个进气口,用于将引入的气体导入气体流道;对于从外部引入多种气体的呼吸治疗设备,可能存在多个进气口,亦可能至存在一个进气口,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共用同一个进气口时,会出现进气口少于气体种类的现象;根据呼吸治疗设备种类的不同,情况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呼吸治疗设备皆存在至少一个进气口。
当气体流道仅存在一个进气口时,优选将发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进气支路处,使发热装置所散发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刚进入气体流道的气体,令高温气体可以遍布或流经整个气体流道,进行整个气体流道的消毒,提高消毒效果,尽可能杀灭气体流道内的细菌与病毒。即使发热装置不设置在第一进气支路的进气口处,也可以通过增加循环管道、控制气体流动驱动源转动方向(吸气吹气)或者冷热交换等方式进行需要消毒位置处的消毒。当气体流道仅存在一个进气口时,第一进气支路亦为主流道的一部分,或者与主流道一体成型且主流道无分支,将发热装置设置于第一进气支路的任意位置,即视为可以将发热装置设置于主流道的任意位置。图3所示的呼吸治疗设备100内部气流道结构,在消毒时,第二进气口112并不需要进行消毒,其所对应的第二进气支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因此,可以视为仅有第一进气支路,而第一气体进气管114与主流管道116之间设置有风机115,则在本实施例中,发热装置优选设置于第一进气支路114处,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一气体进气管114内部、第一气体进气管114外壁和/或第一气体进气管114的外侧。
当气体流道存在一个以上的进气口时,优选根据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设置发热装置的数量及位置,如图1所示,所述呼吸治疗设备100的进气口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气口111用于导入空气,第二进气口112用于导入高压氧气,其中,高压氧气对应的进气支路并不需要进行消毒,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并提高消毒效果,仅在空气对应的进气支路(图3中114即为呼吸治疗设备的第一气体进气管)处设置有发热装置(数量根据单个发热装置的消毒效果而定,如果一个即可达到预设消毒效果,则仅设置一个即可,若两个叠加使用方能达到预设消毒效果,则设置两个发热装置,依次类推)。
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气支路需要消毒,则发热装置设置有多组,具体数量适配于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的数量,即每个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处设置一组发热装置(每组发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热装置,组与组之间的数量是否相同,根据需求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气体流动驱动源(比如图3中的风机115、气泵等等),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流动,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令气体流道内的气体逐渐升温为高温气体相比,流动的高温气体能够更快的流经需要消毒的位置,提高消毒效率。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可以是内置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也可以是外接于呼吸治疗设备的,对于原本结构组成中内置有气体流动驱动源的,本发明优选使用内置气体流动驱动源,降低消毒的操作难度。
较佳地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请参考图3,图3中113即为呼吸治疗设备100所用过滤器。由于本发明采用的高温气体杀菌,因此,在高温气体被排出气体流道时,将携带极大的热量,若附近有生物活动,则极为容易烫伤;在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过滤器可极大的降低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降低烫伤风险;故本发明优选采用可降低高温气体排出速度的过滤器,比如过滤棉、紧密过滤网或者同时具有限流及过滤功能的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气体流道的进口111与出口之间(如图5所示)。在设置有循环管道的情况下,用于消毒的高温气体不需要排出到外界,只在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即可;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连通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消毒循环回路,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烫伤,另一方面保证消毒循环回路内气体的温度,否则始终有外接的低温气体进入,将加大消毒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为双层管道,且两层管道之间预留有间隙,防止管道温度过高,发生烫伤事故。可以理解,气体流动驱动源、过滤器与循环管道是可以任择其二或者三者配合使用的,三者之间并无冲突。
作为本发明地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既作为气体流道的管道使用,又作为发热元件的固定结构使用,发热元件可以是发热丝、发热板等等具备发热功能的元器件或组件。
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仅设置有一个时,所述通气管与该第一气体进气管相连接。在呼吸治疗设备内置有气体流动驱动源时,所述通气管可以设置在第一气体进气管与气体流动驱动源之间,也可以连接在第一气体进气管背离气体流动驱动源一端。即使发热装置不设置在第一进气支路的进气口处,也可以通过增加循环管道、控制气体流动驱动源转动方向(吸气吹气)或者冷热交换等方式进行需要消毒位置处的消毒。当气体流道仅存在一个进气口时,第一进气支路亦为主流道的一部分,或者与主流道一体成型且主流道无分支,将发热装置设置于第一进气支路的任意位置,即视为可以将发热装置设置于主流道的任意位置,例如设置在气体流动驱动源的上游或下游等。
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一气体进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通气管依次连接。若发热装置设置有两个或以上时,则发热装置可以随意设置在多个第一气体进气管之间,或者第一进气支路的首端或末端,对于该多个发热装置的位置,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若发热装置仅设置有一个,则该发热装置可以随意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气体进气管之间,或者第一进气支路的首端或末端,对于该发热装置的位置,本发明同样不作具体限定。但可以理解的是,将发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进气支路的首端(第一进气支路的进气口处)可以使发热装置所散发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刚进入气体流道的气体,令高温气体可以遍布或流经整个气体流道,进行整个气体流道的消毒,提高消毒效果,尽可能杀灭气体流道内的细菌与病毒。
当气体流道存在一个以上的进气口时,优选根据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设置发热装置的数量及位置,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进气口设置有两个,一个用于导入空气,一个用于导入高压氧气,其中,高压氧气对应的进气支路并不需要进行消毒,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并提高消毒效果,仅在空气对应的进气支路处设置有发热装置(数量根据单个发热装置的消毒效果而定,如果一个即可达到预设消毒效果,则仅设置一个即可,若两个叠加使用方能达到预设消毒效果,则设置两个发热装置,依次类推)。
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气支路需要消毒,则发热装置设置有多组,具体数量适配于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的数量,即每个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处设置一组发热装置(每组发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热装置,组与组之间的数量是否相同,根据需求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气体流动驱动源(比如风机、气泵等等),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流动,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令气体流道内的气体逐渐升温为高温气体相比,流动的高温气体能够更快的流经需要消毒的位置,提高消毒效率。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可以是内置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也可以是外接于呼吸治疗设备的,对于原本结构组成中内置有气体流动驱动源的,本发明优选使用内置气体流动驱动源,降低消毒的操作难度。
较佳地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由于本发明采用的高温气体杀菌,因此,在高温气体被排出气体流道时,将携带极大的热量,若附近有生物活动,则极为容易烫伤;在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过滤器可极大的降低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降低气体温度,降低烫伤风险;故本发明优选采用可降低高温气体排出速度的过滤器,比如过滤棉、紧密过滤网或者同时具有限流及过滤功能的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气体流道的进口111与出口之间。在设置有循环管道的情况下,用于消毒的高温气体不需要排出到外界,只在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即可;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连通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消毒循环回路,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烫伤,另一方面保证消毒循环回路内气体的温度,否则始终有外接的低温气体进入,将加大消毒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为双层管道,且两层管道之间预留有间隙,防止管道温度过高,发生烫伤事故。可以理解,气体流动驱动源、过滤器与循环管道是可以任择其二或者三者配合使用的,三者之间并无冲突。
作为本发明地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第二进气支路及主流道。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对于第一进气支路及第二进气支路引入的气体种类并不进行限定,第一进气支路与第二进气支路可以分别独立地引入不同气体,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引入同一种气体;还可以由其中任意一个支路同时引入多种气体,而另一个支路引入多种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另外的一种气体;或者可以二者皆引入多种气体;引入气体的种类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当然,由于引入某种气体,导致支路需要单独进行消毒、改变呼吸治疗设备或参数、或者使该支路不需要进行消毒的情况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该情况引起的结构或参数调整,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所以仍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气体进气管,所述主流道包括:至少一个主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混合。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并联在所述主流管道上,连接方式可以是三通接头(比如“Y”字形接头、一体成型的“卜”字形接头等等);或者直接与主流管道相连接,而不再通过接头连接,或者直接与主流管道一体成型亦可。
本发明举例第一气体进气管通空气,第二气体进气管通高压氧气进行解释。为节约成本,由于通高压氧气的通路不需要加热消毒,所以优选将发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气体进气管,和/或主流管道。
优选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所述主流管道的外壁或所述主流管道的外侧(当发热装置为光照式发热装置时,可以将发射出的光线照射至主流管道,令主流管道升温,间接升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或者,也可以将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气体进气管上内、第一进气管的壁上或者第一进气管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并不排除更多进气支路存在的情况;亦不排除除主流道设置有发热装置外,进气支路(第一进气支路、第二进气支路和/或其他进气支路)上还设置有另外的发热装置。
当仅有主流道需要消毒时,优选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主流道与第一进气支路和/或第二进气支路的交汇处,或者主流道靠近交汇处一端。除这种方式外,还可将发热装置靠近或设置于主流道的任一位置,而通过控制气体流动驱动源正转(吸气)与反转(吹气)等等方式,使高温气体流经需要消毒的位置;或者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使主流道内的气体逐渐升温消毒。因此,无论发热装置与主流道的位置关系如何,只要可以将热量传导至主流道内,皆可实现主流道消毒的目的。
当至少一个进气支路与主流道皆需要消毒时,可以在需要消毒进气支路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或者在进气支路与主流道处都设置有加热装置,或者在进气支路与主流道的自由端之间加装管道,使主流道内的高温气体能够至少流经进气支路一次;或者通过控制气体流动驱动源正转(吸气)与反转(吹气)等等方式,使高温气体流经需要消毒的位置;或者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使主流道与需要消毒的进气支路内的气体逐渐升温。因此,无论发热装置的数量与位置如何,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皆可实现主流道及进气支路消毒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气体流动驱动源(比如风机、气泵等等),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流动,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令气体流道内的气体逐渐升温为高温气体相比,流动的高温气体能够更快的流经需要消毒的位置,提高消毒效率。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可以是内置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也可以是外接于呼吸治疗设备的,对于原本结构组成中内置有气体流动驱动源的,本发明优选使用内置气体流动驱动源,降低消毒的操作难度。
较佳地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由于本发明采用的高温气体杀菌,因此,在高温气体被排出气体流道时,将携带极大的热量,若附近有生物活动,则极为容易烫伤;在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过滤器可极大的降低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降低气体温度,降低烫伤风险;故本发明优选采用可降低高温气体排出速度的过滤器,比如过滤棉、紧密过滤网或者同时具有限流及过滤功能的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气体流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在设置有循环管道的情况下,用于消毒的高温气体不需要排出到外界,只在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即可;气体流道与循环管道连通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消毒循环回路,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烫伤,另一方面保证消毒循环回路内气体的温度,否则始终有外接的低温气体进入,将加大消毒能耗。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循环管道的设置,可以无需顾虑发热装置的位置,即使发热装置设置在气体流道的出气口,也能通过循环管道进行进气支路的消毒。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为双层管道,且两层管道之间预留有间隙,防止管道温度过高,发生烫伤事故。可以理解,气体流动驱动源、过滤器与循环管道是可以任择其二或者三者配合使用的,三者之间并无冲突。
作为本发明地第四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第二进气支路及主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气体进气管,所述主流道包括:至少一个主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混合。引入气体、进气支路与主流道连接的情况请参照第三较佳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并联在所述主流管道上,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接头(比如“Y”字形接头、一体成型的“卜”字形接头等等)连接;或者直接与主流管道相连接,而不再通过接头连接;或者直接与主流管道一体成型亦可。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主流管道使用或者作为所述接头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通气管的位置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参考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位置进行设置,与第三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既作为管道使用,又作为发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对于过滤器、气体流动驱动源和/或循环管道的设置,请参考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循环发热管道,所述循环发热管道用于连接在呼吸治疗设备上,为呼吸治疗设备的气体流道或者部分气体流道进行消毒。所述循环发热管道包括:发热装置及循环管道200,其中,循环管道200用于连接在气体流道的进口111与出口之间,请参考图4以呼吸治疗设备为例给出的示意性结构(图4中116标示气体流道的主流管道);当呼吸治疗设备具有多个出口和/或进口时,所述循环管道200亦具有与之适配的连接端口(若其中一个或多个进口只进不出,且无需进行消毒时,循环管道200用于连接进口的端口随之减少),循环管道200的具体参数(包括端口数量、端口大小及形状等等)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完成至少部分气体流道的消毒,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不难想到的是,本发明并不需要对所述预设值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呼吸治疗设备的使用环境、可能感染的病毒等情况进行适应性选择;与此相适配的,发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将决定其能产生的温度值,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由杀菌消毒所需要的温度高低,决定使用何种发热装置(比如电阻丝、通电加热网、发热板及加热管等等,不胜枚举),这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亦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因此,无论使用何种发热装置,在消毒时控制发热装置产生的温度几何,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发热装置应当设置在能够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循环管道200内气体的位置,比如直接内置于循环管道200,再比如贴附于循环管道200的外壁(当循环管道200为双层管道时,贴附于内层管道的外壁),又比如发热装置可进行非接触式传热时,设置在循环管道200外(当循环管道200为双层管道时,设置在内层管道与外层管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200为双层管道,且两层管道之间预留有间隙,防止管道温度过高,发生烫伤事故。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治疗设备,所述呼吸治疗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和/或连接有如上所述的循环发热管道(参照图5,示出了呼吸治疗设备100与循环发热管道200的连接关系)。所述呼吸治疗设备具体可以是:湿化器、呼吸机、集湿化器和呼吸机一体的设备、高频喷射呼吸机、无创呼吸机、便携式肺功能仪、雾化器及呼吸麻醉机等等,种类较多,本发明无法一一列举。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包括:气体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用于产生预设温度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位置足以使散发的热量加热气体流道内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壁或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以及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通气管依次连接,并且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包括:第一进气支路、第二进气支路及主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气体进气管,所述主流道包括:至少一个主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与第二气体进气管内的气体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流管道内、所述主流管道的外壁或所述主流管道的外侧;
或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内、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壁或所述第一气体进气管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主流管道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或者,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气体进管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或者,所述第一气体进管和第二气体进管通过接头连通所述主流管道,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作为所述接头使用的通气管,以及依靠所述通气管固定的发热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道设置有一个,所述通气管作为部分所述主流管道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流管道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通气管依次连接,并且流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气体流动驱动源,所述气体流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气体流道内的气体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治疗设备还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气体流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
14.一种循环发热管道,用于连接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装置及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用于连接在所述呼吸治疗设备的气体流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所述发热装置用于产生预设温度,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循环管道内的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9854.5A CN11065263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9854.5A CN11065263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2638A true CN110652638A (zh) | 2020-01-07 |
Family
ID=6904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59854.5A Pending CN11065263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5263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2639A (zh) * | 2019-10-10 | 2020-01-07 |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CN111202893A (zh) * | 2020-03-05 | 2020-05-29 | 广东爱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呼吸机 |
CN112587775A (zh) * | 2020-12-28 | 2021-04-02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气治疗设备 |
EP4142814A4 (en) * | 2020-05-01 | 2024-05-15 | SoClean, Inc. | Self-sanitizing medical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17878Y (zh) * | 2005-08-15 | 2006-09-20 | 郑石 | 高温消毒呼吸机 |
CN201110463Y (zh) * | 2007-11-19 | 2008-09-03 |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 沥青管路加热系统 |
US20080310994A1 (en) * | 2005-12-15 | 2008-12-18 | O'donnell Kevin Peter |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
CN102147148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清华大学 | 流体加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492059A (zh) * | 2014-12-02 | 2016-04-13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消毒功能的麻醉呼吸设备 |
CN106310479A (zh) * | 2010-10-18 | 2017-01-11 |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 鼻插管、导管和固定系统 |
CN106890388A (zh) * | 2017-04-10 | 2017-06-27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双回路消毒型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
CN211884851U (zh) * | 2019-10-10 | 2020-11-10 |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
2019
- 2019-10-10 CN CN201910959854.5A patent/CN11065263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17878Y (zh) * | 2005-08-15 | 2006-09-20 | 郑石 | 高温消毒呼吸机 |
US20080310994A1 (en) * | 2005-12-15 | 2008-12-18 | O'donnell Kevin Peter |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
CN201110463Y (zh) * | 2007-11-19 | 2008-09-03 |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 沥青管路加热系统 |
CN102147148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清华大学 | 流体加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310479A (zh) * | 2010-10-18 | 2017-01-11 |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 鼻插管、导管和固定系统 |
CN105492059A (zh) * | 2014-12-02 | 2016-04-13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消毒功能的麻醉呼吸设备 |
CN106890388A (zh) * | 2017-04-10 | 2017-06-27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双回路消毒型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
CN211884851U (zh) * | 2019-10-10 | 2020-11-10 |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2639A (zh) * | 2019-10-10 | 2020-01-07 |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CN110652639B (zh) * | 2019-10-10 | 2024-10-01 |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CN111202893A (zh) * | 2020-03-05 | 2020-05-29 | 广东爱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呼吸机 |
EP4142814A4 (en) * | 2020-05-01 | 2024-05-15 | SoClean, Inc. | Self-sanitizing medical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
CN112587775A (zh) * | 2020-12-28 | 2021-04-02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气治疗设备 |
WO2022142881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气治疗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52638A (zh)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
US1149788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ient-proximate vapor transfer for respiratory therapy | |
JP6480325B2 (ja) | 流体の導管のためのガス殺菌/消毒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4519938B (zh) | 紧凑型加湿器 | |
CN211884851U (zh)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及循环发热管道 | |
AU2021204372A1 (en) | High flow therapy with built-in oxygen concentrator | |
CN2885296Y (zh) | 呼吸机排出气灭菌处理装置 | |
CN112587775A (zh) | 通气治疗设备 | |
US8001966B1 (en) |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supply system to nasal cannula | |
GB2540456A (en) |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 devices | |
CN111359114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病毒肺炎的肩背式呼吸机 | |
CN211158010U (zh)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
CN211536054U (zh)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
TWM544333U (zh) | 醫療用導管的加熱套件及其加熱裝置 | |
CN110652639B (zh) |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 |
CN216934157U (zh) | 回路消毒机 | |
CN215133778U (zh) | 消毒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 |
CN113413530B (zh) | 一种可以应用于高寒冷环境下的空气混氧模块 | |
CN209916975U (zh) | 一种呼吸治疗仪 | |
KR101483361B1 (ko) | 호흡 유도 튜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호흡 유도 장치 | |
CN213466393U (zh) | 通气治疗设备 | |
JP2009160398A (ja) | カテーテル用凝縮防止装置 | |
CN110755726A (zh) | 一种同轴加热呼吸管路 | |
CN213347351U (zh) | 一种湿化瓶的通气阀 | |
CN219941522U (zh) | 一种加湿装置及通气治疗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