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5042A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Google Patents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45042A CN110645042A CN201911102787.1A CN201911102787A CN110645042A CN 110645042 A CN110645042 A CN 110645042A CN 201911102787 A CN201911102787 A CN 201911102787A CN 110645042 A CN110645042 A CN 1106450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umbrella
- main shaft
- rod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1/00—Rescue devices or other safety devices, e.g. safety chambers or escape 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是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该吊起架包括支撑架、卷扬机、滑轮、井壁支撑机构、遮伞机构、开合机构、连接臂、抱持机构和摄像头,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卷扬机,支撑架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卷扬机的卷筒通过拉绳与井壁支撑机构相连接,拉绳贴合在滑轮上,井壁支撑机构底部固定有遮伞机构。本发明通过卷扬机与滑轮来拉动整个抱持机构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井壁支撑机构来撑住井壁四周,使得抱持机构更加稳定。通过遮伞机构来隔离上方落下的杂物。通过开合机构来调整两个抱持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抱持机构来抱紧被救人员。通过摄像头来实时传送搜救画面。本申请提高了井下救援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是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背景技术
井下救援通常都需要将救护人员送入井内进行人员的解救,这种救援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救护人员也构成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通过卷扬机与滑轮来拉动整个抱持机构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井壁支撑机构来撑住井壁四周,使得抱持机构更加稳定。通过遮伞机构来隔离上方落下的杂物。通过开合机构来调整两个抱持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抱持机构来抱紧被救人员。通过摄像头来实时传送搜救画面。本申请提高了井下救援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包括支撑架、卷扬机、滑轮、井壁支撑机构、遮伞机构、开合机构、连接臂、抱持机构和摄像头,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卷扬机,支撑架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卷扬机的卷筒通过拉绳与井壁支撑机构相连接,拉绳贴合在滑轮上,井壁支撑机构底部固定有遮伞机构,遮伞机构底部通过开合机构与连接臂连接在一起,连接臂上固定有抱持机构,开合机构上固定有摄像头。
具体地,所述井壁支撑机构由筒体、转盘、杆体、弧形块、弧形槽、辊子和电机组成,筒体顶端连接在拉绳一端,筒体底端固定有遮伞机构,杆体穿过筒体侧壁上的穿孔,杆体一端固定有弧形块,杆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筒体周围分布有数个弧形块,辊子配合在弧形槽内,转盘上设有数条中心对称的弧形槽,筒体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转盘上,转盘转动连接在筒体内。
具体地,所述遮伞机构由主轴、伞杆、两段连杆、打开圈和卡舌组成,主轴顶端固定在筒体底部,主轴上均匀分布有数个伞杆,伞杆端头铰接在主轴上,打开圈套设在主轴上,主轴的开槽内转动连接有卡舌,卡舌与主轴之间连接有弹簧,两段连杆由两个连接铰接在一起组成,两段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打开圈上,两段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主轴上,两个组成两段连杆的连杆之间的连接处与伞杆的杆体铰接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开合机构由连接板、滑板和滑板驱动气缸组成,连接板固定在遮伞机构的主轴底端,连接板下方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连接板底部固定有两个滑板驱动气缸,两个滑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板上,两个滑板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臂上,两个连接臂底端分别固定有抱持机构。
具体地,所述抱持机构由滑座、侧板、侧板驱动气缸、抱杆、夹爪、抱杆旋转电机、壳体和夹爪驱动气缸组成,壳体固定在连接臂上,壳体内固定有滑座,滑座两侧的轴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两个侧板驱动气缸,侧板驱动气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上,两个侧板上分别固定有抱杆旋转电机,抱杆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抱杆上,抱杆上铰接有夹爪,抱杆内铰接有夹爪驱动气缸,夹爪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夹爪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通过卷扬机与滑轮来拉动整个抱持机构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井壁支撑机构来撑住井壁四周,使得抱持机构更加稳定。通过遮伞机构来隔离上方落下的杂物。通过开合机构来调整两个抱持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抱持机构来抱紧被救人员。通过摄像头来实时传送搜救画面。本申请提高了井下救援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井壁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遮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抱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卷扬机,3.滑轮,4.井壁支撑机构,5.遮伞机构,6.开合机构,7.连接臂,8.抱持机构,9.摄像头,41.筒体,42.转盘,43.杆体,44.弧形块,45.弧形槽,46.辊子,51.主轴,52.伞杆,53.两段连杆,54.打开圈,61.连接板,62.滑板,63.滑板驱动气缸,81.滑座,82.侧板,83.侧板驱动气缸,84.抱杆,85.夹爪,86.抱杆旋转电机,8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井壁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遮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抱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包括支撑架1、卷扬机2、滑轮3、井壁支撑机构4、遮伞机构5、开合机构6、连接臂7、抱持机构8和摄像头9,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有卷扬机2,支撑架1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3,卷扬机2的卷筒通过拉绳与井壁支撑机构4相连接,拉绳贴合在滑轮3上,井壁支撑机构4底部固定有遮伞机构5,遮伞机构5底部通过开合机构6与连接臂7连接在一起,连接臂7上固定有抱持机构8,开合机构6上固定有摄像头9。所述井壁支撑机构4由筒体41、转盘42、杆体43、弧形块44、弧形槽45、辊子46和电机组成,筒体41顶端连接在拉绳一端,筒体41底端固定有遮伞机构5,杆体43穿过筒体41侧壁上的穿孔,杆体43一端固定有弧形块44,杆体4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46,筒体41周围分布有数个弧形块44,辊子46配合在弧形槽45内,转盘42上设有数条中心对称的弧形槽45,筒体41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转盘42上,转盘42转动连接在筒体41内。所述遮伞机构5由主轴51、伞杆52、两段连杆53、打开圈54和卡舌组成,主轴51顶端固定在筒体41底部,主轴51上均匀分布有数个伞杆52,伞杆52端头铰接在主轴51上,打开圈54套设在主轴51上,主轴51的开槽内转动连接有卡舌,卡舌与主轴之间连接有弹簧,两段连杆53由两个连接铰接在一起组成,两段连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打开圈54上,两段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在主轴51上,两个组成两段连杆53的连杆之间的连接处与伞杆52的杆体铰接在一起。所述开合机构6由连接板61、滑板62和滑板驱动气缸63组成,连接板61固定在遮伞机构5的主轴51底端,连接板61下方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62,连接板61底部固定有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板62上,两个滑板62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臂7上,两个连接臂7底端分别固定有抱持机构8。所述抱持机构8由滑座81、侧板82、侧板驱动气缸83、抱杆84、夹爪85、抱杆旋转电机86、壳体87和夹爪驱动气缸组成,壳体87固定在连接臂7上,壳体87内固定有滑座81,滑座81两侧的轴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侧板82,两个侧板82之间固定有两个侧板驱动气缸83,侧板驱动气缸83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82上,两个侧板82上分别固定有抱杆旋转电机86,抱杆旋转电机86的输出轴连接在抱杆84上,抱杆84上铰接有夹爪85,抱杆84内铰接有夹爪驱动气缸,夹爪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夹爪85上。
如附图1所示,卷扬机2驱使卷筒旋转,卷筒拉放拉绳,而拉绳配合滑轮3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井壁支撑机构4、遮伞机构5、开合机构6、连接臂7、抱持机构8和摄像头9在井内的上下升降。
如附图2所示,当井壁支撑机构4进入到井内之后,电机驱使转盘42旋转,而旋转的转盘42会驱使辊子46沿着弧形槽45进行移动,当辊子46沿着弧形槽45的轨迹移动时,会带动杆体43沿着筒体41上的穿孔进行水平直线移动,使得杆体43上的弧形块44往外伸出,使得筒体41周围的数个弧形块44朝井内壁的方向移动,直到弧形块44贴合在井内壁上,从而将整个井壁支撑机构4支撑在井内,实现井壁支撑机构4下方的所有机构的高度进行定位。
如附图4所示,当井壁支撑机构4定位好了之后,将遮伞机构5的打开圈54沿着主轴51往上移动,使得两段连杆53的两个连杆转动,两个连杆之间设有一定角度。此时两个连杆的连接处凸起,会将伞杆52顶起翻转,使得主轴51周围的伞杆52翻转打开。最后将布或膜放置到打开的伞杆52上,这样就可以遮挡上方掉落的杂物。当打开圈54未压紧卡舌时,在弹簧支撑下卡舌伸出主轴51。当打开圈54压住卡舌时,卡舌转动移入主轴51的开槽内。当打开圈54移动至卡舌上方之后,卡舌在弹簧回弹下再弹出主轴51,此时卡舌就作为打开圈54底部的支撑,防止打开圈54往下掉落。
如附图3所示,连接板61下方的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反向设置,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分别朝相反的方向伸出,使得两个滑板62分别沿着连接板61上的轨道,朝反向移动,这样两个滑板62通过连接臂7连接的两个抱持机构8进分别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当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同时回缩时,就会带动两个抱持机构8朝相对的方向移动。两个抱持机构8的开合,就可以适配不同身材体型的被救人员。
如附图5所示,缸体固定在左边侧板82的侧板驱动气缸83的活塞杆伸缩,可以驱使右边侧板82沿着滑座81的轴进行水平移动。缸体固定在右边侧板82的侧板驱动气缸83的活塞杆伸缩,可以驱使左边侧板82沿着滑座81的轴进行水平移动。通过左右两个侧板82的开合,就可以实现抱杆84的抱持动作。当抱杆旋转电机86的输出轴旋转时,可以带动两个抱杆84上下旋转,从而实现抱持角度的调节。当抱杆84内的夹爪驱动气缸活塞杆伸缩时,可以带动夹爪85沿着抱杆84前端的轴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夹爪85与抱杆84之间的角度调节,从而可以利用夹爪85与抱杆84更好的抱持住被救人员。而摄像头9位于两个连接臂7之间,可以实时传输井内的图像信息。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1)、卷扬机(2)、滑轮(3)、井壁支撑机构(4)、遮伞机构(5)、开合机构(6)、连接臂(7)、抱持机构(8)和摄像头(9),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有卷扬机(2),支撑架(1)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3),卷扬机(2)的卷筒通过拉绳与井壁支撑机构(4)相连接,拉绳贴合在滑轮(3)上,井壁支撑机构(4)底部固定有遮伞机构(5),遮伞机构(5)底部通过开合机构(6)与连接臂(7)连接在一起,连接臂(7)上固定有抱持机构(8),开合机构(6)上固定有摄像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支撑机构(4)由筒体(41)、转盘(42)、杆体(43)、弧形块(44)、弧形槽(45)、辊子(46)和电机组成,筒体(41)顶端连接在拉绳一端,筒体(41)底端固定有遮伞机构(5),杆体(43)穿过筒体(41)侧壁上的穿孔,杆体(43)一端固定有弧形块(44),杆体(4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46),筒体(41)周围分布有数个弧形块(44),辊子(46)配合在弧形槽(45)内,转盘(42)上设有数条中心对称的弧形槽(45),筒体(41)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转盘(42)上,转盘(42)转动连接在筒体(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伞机构(5)由主轴(51)、伞杆(52)、两段连杆(53)、打开圈(54)和卡舌组成,主轴(51)顶端固定在筒体(41)底部,主轴(51)上均匀分布有数个伞杆(52),伞杆(52)端头铰接在主轴(51)上,打开圈(54)套设在主轴(51)上,主轴(51)的开槽内转动连接有卡舌,卡舌与主轴之间连接有弹簧,两段连杆(53)由两个连接铰接在一起组成,两段连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打开圈(54)上,两段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在主轴(51)上,两个组成两段连杆(53)的连杆之间的连接处与伞杆(52)的杆体铰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6)由连接板(61)、滑板(62)和滑板驱动气缸(63)组成,连接板(61)固定在遮伞机构(5)的主轴(51)底端,连接板(61)下方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62),连接板(61)底部固定有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两个滑板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板(62)上,两个滑板(62)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臂(7)上,两个连接臂(7)底端分别固定有抱持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持机构(8)由滑座(81)、侧板(82)、侧板驱动气缸(83)、抱杆(84)、夹爪(85)、抱杆旋转电机(86)、壳体(87)和夹爪驱动气缸组成,壳体(87)固定在连接臂(7)上,壳体(87)内固定有滑座(81),滑座(81)两侧的轴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侧板(82),两个侧板(82)之间固定有两个侧板驱动气缸(83),侧板驱动气缸(83)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82)上,两个侧板(82)上分别固定有抱杆旋转电机(86),抱杆旋转电机(86)的输出轴连接在抱杆(84)上,抱杆(84)上铰接有夹爪(85),抱杆(84)内铰接有夹爪驱动气缸,夹爪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夹爪(8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02787.1A CN110645042A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02787.1A CN110645042A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45042A true CN110645042A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901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02787.1A Withdrawn CN110645042A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4504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04752A (zh) * | 2021-03-18 | 2021-07-13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单卷扬式水平装填设备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11102787.1A patent/CN11064504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04752A (zh) * | 2021-03-18 | 2021-07-13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单卷扬式水平装填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088545A (en) | Tower hoist | |
CN107485808B (zh) | 智能全息深井救援系统 | |
CN109859355A (zh) | 一种搭载人脸识别的具有拦截功能的安检设备 | |
CN107521641A (zh) | 一种潜水器布放回收装置及布放回收方法 | |
CN105692488A (zh) | 农电系统野外防汛抢修辅助装置 | |
CN211038480U (zh) | 一种建筑装修用折叠梯 | |
CN110645042A (zh)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
CN108824490B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 |
CN107472486A (zh) | 一种集装箱集成式布放回收设备及布放回收方法 | |
CN210799036U (zh) | 井下救援设备吊起架 | |
CN108557037B (zh) | 一种海上用人员落水搜救装置 | |
CN108696690A (zh) | 一种安装便捷的智能猫眼 | |
CN217728646U (zh) | 一种升降电锤支架 | |
CN201162451Y (zh) | 圆柱形尾随旋转安全门 | |
CN217323302U (zh) | 一种便携式井盖提升装置 | |
CN110239642A (zh) | 混合动力式爬杆装置 | |
CN116446782A (zh) | 一种防磨损便于携带的绳梯 | |
CN115788328A (zh) | 一种油井维修动力钳 | |
CN112295135B (zh) | 一种深井快速救援装置 | |
CN209638880U (zh) | 一种多功能户外灯 | |
CN208316094U (zh) | 一种带滚动式进线固定机构的配电箱 | |
CN209648765U (zh) | 一种安防机器人的自由度调节结构 | |
CN20759788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物料输送装置 | |
CN112451872A (zh) | 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 | |
CN107191762B (zh) | 一种用于研究野生陆地动物的智能跟踪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