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3536A -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33536A CN110633536A CN201910894596.7A CN201910894596A CN110633536A CN 110633536 A CN110633536 A CN 110633536A CN 201910894596 A CN201910894596 A CN 201910894596A CN 110633536 A CN110633536 A CN 1106335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rant
- computer
- standard
- computer system
- standard sam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S1:将各个着色剂单色的颜色特性输入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步骤S2:优选着色剂方案由接收到标准样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步骤S3:确定优选着色剂方案后对标准样进行上色。本发明公开的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在于依托计算机的快速搜索和计算功能,对着色剂进行分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整个制革行业,包括服装、鞋面、沙发革或是汽垫革在内的所有厂家,对颜色同色异谱都会有一定的了解,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得到的颜色信息不一致。所以,同色异谱就成了颜色方面的难点。
在汽车内饰中,存在多个零件的组合,而每个零件间需要颜色的匹配,同一个颜色的不同材料需要在不同的光源下颜色均匀一致,所以要求生产过程中,颜色的控制与标准色卡不能有同色异谱现象,这就需要技术员调颜色时在要求的多个光源下比对完全合格,若有同色异谱现象即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就需要进行调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技术员一个一个地对着色剂去实验,看哪个着色剂在要求的多个标准光源下相对于标准色卡所显现的颜色特性是一致的。这个步骤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及原材料,更会耽误生产,影响交期,而且可能因为调色时往材料里所加的着色剂过多,影响了皮革的物理性能,造成皮革的返工和质量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在于依托计算机的快速搜索和计算功能,对着色剂进行分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能挑选出规定光源下最适合标准色的颜色配方,包括着色剂的名称及其比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具有节省调色时间和做出准确高质量的产品的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各个着色剂单色的颜色特性输入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
步骤S2:优选着色剂方案由接收到标准样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
步骤S3:确定优选着色剂方案后对标准样进行上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颜色特性包括在每种标准光源下波长所显现的不同光谱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波长为370nm-640n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标准样进行命名并且确定需要选用的标准光源;
步骤S2.2:选择不同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3:试用计算机匹配分析后的优选着色剂方案并且进行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标准光源包括自然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2.1: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2: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部分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3:着色剂方案按照从优到劣进行排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3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3.1:采用优选着色剂在标准样上进行喷涂或辊涂;
步骤S2.3.2:在一层喷涂或者辊涂后将标准样和已知标准颜色的测量值进行比对用以判断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
步骤S2.3.3:根据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让计算机进行自动修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标准样进行底浆层上色;
步骤S3.2:对标准样进行着色层上色;
步骤S3.3:对标准样进行顶光层上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浆层包括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底浆层通过辊涂进行上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着色层包括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着色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顶光层包括着色剂、树脂、手感剂和交联剂,顶光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发明所涉及的辊涂、喷涂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各个着色剂单色的颜色特性输入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颜色特性输入要求准确、全面;
步骤S2:优选着色剂方案由接收到标准样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
步骤S3:确定优选着色剂方案后对标准样进行上色。
具体的是,颜色特性包括在每种标准光源下波长所显现的不同光谱数据。
更具体的是,波长为370nm-640nm。
进一步的是,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标准样进行命名并且确定需要选用的标准光源(包括自然光);
步骤S2.2:选择不同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3:试用计算机匹配分析后的优选着色剂方案并且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的是,标准光源包括自然光(也可以选用D65,过滤钨灯,指色温6500K模拟北天空日光),任何产品在自然光下合格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优选地,步骤S2.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2.1: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2: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部分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3:着色剂方案按照从优到劣进行排序(按照综合成本、各着色剂的遮盖性能等)。
优选地,步骤S2.3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3.1:采用优选着色剂在标准样上进行喷涂或辊涂;
步骤S2.3.2:在一层喷涂或者辊涂后将标准样和已知标准颜色的测量值进行比对用以判断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
步骤S2.3.3:根据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让计算机进行自动修正。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标准样进行底浆层上色,上色过程需要均匀一致,表面不能花面(特别是艳的和浅的颜色);
步骤S3.2:对标准样进行着色层上色,上色过程需要均匀一致,表面不能花面(特别是艳的和浅的颜色);
步骤S3.3:对标准样进行顶光层上色,上色过程需要均匀一致,表面不能花面(特别是艳的和浅的颜色)。
优选地,底浆层包括着色剂、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最佳同色异谱方案),包括材料和比例,底浆层通过辊涂进行上色,辊涂量优选为7-8G/SF。
优选地,在底浆层上色后先进行压花再进行着色层上色。
优选地,着色层包括着色剂、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最佳同色异谱方案),着色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喷涂量优选为2-2.5G/SF,上色好着色层后进行检测遮盖性并且检查同色异谱情况然后可以根据计算机测试校正;顶光层包括着色剂、树脂、手感剂和交联剂,顶光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喷涂量优选为2-2.5G/SF,上色好顶光层后进行检测遮盖性并且检查同色异谱情况然后可以根据计算机测试校正,也可以根据主机厂不同的性能要求确定喷涂的次数。
优选地,对标准样进行上色的过程就是同色异谱调整的过程,同色异谱调整不能完全依托于顶光层的上色,在着色层需要调整到最佳时,因为着色层内的着色剂含量较高(14-18%易于调整),而顶光层内的着色剂含量较低(0.5-2%),如果在顶光层上对着色剂进行强改,则会出现着色层和顶光层相差大以至于遮盖性不够,可能会出现每个点数据差别大的情况。
优选地,本发明的原理是不同的物体表面对不同的光源、不同的光波有不同的反射率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波长的表现形式是其光谱数据。故通过比较不同光源下的光谱数据即可明了其同色异谱的性能,通过数据库的分析,找出最与之匹配的产品而进行快速修正。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辊涂、喷涂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用于依托计算机的快速搜索和计算功能进行选择着色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各个着色剂单色的颜色特性输入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
步骤S2:优选着色剂方案由接收到标准样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
步骤S3:确定优选着色剂方案后对标准样进行上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颜色特性包括在每种标准光源下波长所显现的不同光谱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波长为370nm-6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标准样进行命名并且确定需要选用的标准光源;
步骤S2.2:选择不同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3:试用计算机匹配分析后的优选着色剂方案并且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光源包括自然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2.1: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2:选择计算机系统内的部分着色剂并且让计算机进行匹配分析后生成不同着色剂方案;
步骤S2.2.3:着色剂方案按照从优到劣进行排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3.1:采用优选着色剂在标准样上进行喷涂或辊涂;
步骤S2.3.2:在一层喷涂或者辊涂后将标准样和已知标准颜色的测量值进行比对用以判断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
步骤S2.3.3:根据标准样与标准颜色在每种标准光源下的接近程度让计算机进行自动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标准样进行底浆层上色;
步骤S3.2:对标准样进行着色层上色;
步骤S3.3:对标准样进行顶光层上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浆层包括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底浆层通过辊涂进行上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层包括树脂、助剂和由计算机选出的优选着色剂,着色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顶光层包括着色剂、树脂、手感剂和交联剂,顶光层通过喷涂进行上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4596.7A CN110633536B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4596.7A CN110633536B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3536A true CN110633536A (zh) | 2019-12-31 |
CN110633536B CN110633536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6897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94596.7A Active CN110633536B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3353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40078A (en) * | 1995-12-18 | 1998-04-1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ptimum colorant loading using merit functions |
CN1784592A (zh) * | 2003-05-07 | 2006-06-07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制备匹配涂料组合物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US20100228511A1 (en) * | 2009-03-03 | 2010-09-09 | Columbia Insurance Company | Method for managing metamerism of color merchandise |
WO2010100130A1 (en) * | 2009-03-04 | 2010-09-10 | Agfa Graphics N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metameric colors |
CN108519157A (zh) * | 2018-03-16 | 2018-09-11 | 武汉大学 | 一种用于光源检测的同色异谱光谱生成和评价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09-20 CN CN201910894596.7A patent/CN1106335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40078A (en) * | 1995-12-18 | 1998-04-1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ptimum colorant loading using merit functions |
CN1784592A (zh) * | 2003-05-07 | 2006-06-07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制备匹配涂料组合物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US20100228511A1 (en) * | 2009-03-03 | 2010-09-09 | Columbia Insurance Company | Method for managing metamerism of color merchandise |
WO2010100130A1 (en) * | 2009-03-04 | 2010-09-10 | Agfa Graphics N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metameric colors |
CN108519157A (zh) * | 2018-03-16 | 2018-09-11 | 武汉大学 | 一种用于光源检测的同色异谱光谱生成和评价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3536B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4871B (zh) | 制取颜色配方的学习方法 | |
CA2387080C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or matching decorative products | |
US5619434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colored material | |
CN103612483B (zh) | 一种基于光谱匹配的油墨配色方法 | |
WO2019218549A1 (zh) | 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 | |
CN107346653A (zh)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gamma曲线调校方法及装置 | |
CN107110708A (zh) | 用于确定颜色质量的特征数 | |
US7561735B2 (e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dentifying, choosing and matching colors | |
CN105009152B (zh) | 用于匹配涂料的方法 | |
CN107960087A (zh) | 用于修补漆的颜色匹配装置和颜色匹配方法 | |
CN104309300A (zh) | 一种彩印油墨计算机配色方法 | |
CN110633536A (zh) | 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同色异谱性能的方法 | |
Dattner et al. | 20-Characterization of Print Quality in Terms of Colorimetric Aspects | |
JP2024014906A (ja) | 完全統合型デジタル色管理システム | |
TW577005B (en) | A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 |
Lin et al. | The Effect of Texture on Perce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Whiteness. | |
US20020181766A1 (en) | Color management and solu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1537457A (zh) | 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相似度的色差分析方法 | |
Luo et al. | A Total Appearance Reproduction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Colour Management | |
CN1543227B (zh) | 一种平板显示屏色度空间变换修正方法 | |
JPH08179104A (ja) | レンズの染色条件決定方法及び染色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US7352460B2 (en) | Directed color standard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CA307828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lurality of color quality indica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color of a coating | |
CN112888921A (zh) | 用于确定色调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740951B (zh) | 一种皮革涂饰计算机配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